【www.guakaob.com--母亲节】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篇一
《为我母亲流过三次泪》
为我母亲流过三次泪
薛峰
(1)母亲今年50岁,而我21岁,在这漫长而转瞬即逝的岁月里,我曾为母亲流过三次泪。
(2)第一次。
(3)那年我8岁,中秋节,我哭闹着非要吃月饼不可,整整哭了一下午,眼睛都肿了,母
亲让大哥去村里的小卖部里买,但已经卖完了,可是,我的哭声一直不停,最后,母亲决定
给我做红薯饼,天黑时分,心里烦乱的她扛着钉钯匆匆下地去刨红薯,结果在地里,她刨着
了脚。
(4)许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母亲被背回来时的情景。她咬着牙,皱着眉,额头聚拢一层
汗水,颤抖的脚面上满是黑色的血,模糊而厚重,看不清哪里是伤口。
(5)“还哭什么啊你?”父亲冲我吼道。
(6)于是,我的哭声戛然而止,只是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母亲疼痛难忍的样子,我想,
那时我的眼里一定充满了恐惧,还有疼惜。
(7)可是到最后,我的泪水又忍不住涌了出来。
(8)这最后的泪水,肯定是为母亲而流,而这泪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也格外的清晰。那贫
困的生活,烙在生命里。不仅仅是饥饿,还有心灵的懊悔。这种懊悔的伤疤不能愈合,那是
一个洞,永远也填不满。
(9)第二次。
(10)我14岁,在镇上念初中。
(11)那年校园里流行穿牛仔服,尤其是牛仔褂,深蓝色的,穿在身上看着十分合适,很精
致帅气,风度翩翩,富有朝气,于是我就要母亲给我买。
(12)几天后,她果然把衣服送到学校来了,但令人不满的是她买的是牛仔裤,而不是褂子。
(13)她说:“那褂子并不好看,不合身,不如这裤子好,耐穿,洗着也方便。”
(14)可满心气愤的我哪里听进去她的话,我把裤子甩在她怀里,大声叫着:“你买的你穿
好了,反正我不要!”然后转身而去,留下惊愕的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15)后来星期天我回家,看见母亲正在挑水。黄昏里,她的白发随干裂的风浮动,仿佛是
一层的雾,寂寞而苍凉。她上身的衣服被风掀得很高,而下身穿的就是那条牛仔裤——由于
母亲个子矮,裤腿卷了一大截,双膝已经磨破了,折皱了,掉了色,看上去十分笨拙,走起
路来也十分艰难。
(16)一刹那,我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17)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穿上那条裤子的,在穿上它之前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又怎样
去面对众人。我不敢想,因为我一旦想起,心田就被泪水淹没了。
(18)第三次。
(19)我20岁,上大学。
(20)寒假回家,母亲正在病重中,让她去城里的医院治疗,可她坚决不肯,一直推托着
说没什么大碍,不用治的。就这样,直到寒假结束。临开学的前一天,在我和哥哥的强烈要
求下,母亲才让父亲陪着去邻村的医生那里买了一包顺气丸回来,母亲说,没什么事,吃下
药就好了,不用挂念。
(21)第二天,我们就离家上学去了。
(22)再回来时已是半年之后,偶尔一次,父亲告诉我,你们走后,你妈又在床上躺了一
个月,她心疼得厉害,想怕是治不好了,她怕你们担心,便要了一些过期的顺气丸回来,不
要钱的。
(23)那一刻,我呆在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转回身,默默地进入房间,然后,我趴
在床上痛哭起来,为母亲,为父亲,为我们这个平凡而苦难的家而哭。
(24)母亲啊,你是岩石,石中的火;你是云层,云中的电;你是沧海,海中的盐;你是
我今生飞翔的惟一方式和力量呵!
(25)母亲,让我流泪的亲人。
16.选文第(1)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点题、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答对一点2分,答对二点3分)
17.文章写了“我”为母亲流泪的三件事,请任选一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答:(1).我8岁,母亲为我能吃上红薯饼而伤了脚,我懊悔的泪水涌了出来。
(2)我14岁时,母亲穿上那条我不要的牛仔裤艰难挑水,我的心田一刹那都被泪水淹没。
(3)我20岁时,母亲怕我们担心,要了一些过期的顺气丸回来治病,我趴在床上痛哭
起来。
18.选文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表
达作用?(4分)
答: 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2分)生动具体地表现了母亲受伤严重,疼痛难
忍,突出母亲的坚强,使母亲的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19.文中的“我”为母亲流了三次泪,这泪中包含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
自 身的实际谈谈你的启示。(4分)
答:包含了我懊悔、痛惜、感动的情感。
示例;生活中的我们也有与文中的我相似的经历,有时我们会任性地要求父母为我们买
衣服、零食等,却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我们应该学会理解方面,关心父母,感恩父母。
(一)18分
雪还是不断地下着,今天从学校回来的时候,雪地里发生了一
件可怜的事;小孩们一出街道,就将雪团成了石头一样硬的小球来往
投掷,有许多人正在旁边通过。行人之中有的叱叫着说,“停止停止!
他们太恶作剧了。”忽然听见惊人的叫声,急去看时,有一老人落了
帽子双手遮了脸,在那里蹒跚着。一个少年立在旁边叫着:“救人啊!
救人啊!” 人从四方集拢来,原来老人被雪球打伤了眼了!小孩们
立刻四面逃散。我和父亲站在书店面前,向我们这边跑来的小孩也有
许多。嚼着面包的甘伦、可莱谛、“小石匠”、收集旧邮票的古路非,
都在里面。老人已被人围住,警察也赶来了。也有向这里那里跑着的
人。大家都齐声说:“是谁掷伤了的?” 古路非立在我旁边,颜色
苍白,身体颤抖着。 “谁?谁?谁闯了这祸?”人们叫着说。 甘伦走近来,低声向着古路非说:“喂!快走过去承认了,瞒着是卑怯的!” “但是,我并不是故意的。”古路非声音发抖地回答。 “虽然不是故意的,但责任总须你负。”甘伦说。 “我不敢去!” “那不成。来!我陪了你去。” 警察和观者的叫声,比先前更高了:“——是谁投掷的?眼镜打碎,玻璃割破了眼,恐怕要变成瞎子了。投掷的人真该死!” 这时,我以为古路非要跌倒在地上了。“来!我替你想办法。”甘伦说着,捉了古路非的手臂像扶病人似的拉了过去。群众见这情形,也搞清闯祸的是古路非,有的竟捏紧了拳头想打他。甘伦推开了他们说:“你们集了十个以上的大人,来和一个小孩作对手吗?”人们才静了不动。 警察携了古路非的手,推开人们,带了古路非到那老人暂时住着的人家去。我们也随后跟着。走到一看,原来那受伤的老人就是和他的侄子同住在我们上面五层楼上的一个雇员。他卧在椅子上用手帕盖住眼睛。 “我不是故意的。”古路非用了几乎听不清楚的低声,抖抖索索地反复着说。观者之中有人挤了进来,大叫:“跪在地上谢罪!”想把古路非推下地去。这时,另外又有一人用两手将他抱住,说“啊呀,诸位!不可如此。这小孩已自己承认了,不再这样责罚他,不也可以了吗?”那人就是校长先生。先生向古路非说:“快赔礼!”古路非眼中忽然迸出泪来,前去抱住老人的膝。老人伸手来摸古路非的头,抚掠他的头发。大家见了都说: “孩子!去吧。好了,快回去吧。” 父亲拉我出了人群,在归路上向我说:“安利柯啊!你在这种时候,有承认过失负担责任的勇气吗?”
我回答他:“我愿这样做。”父亲又问我:“你现在能对我立誓说必定能这样做吗?”我说:“是的,我立誓,父亲!”
1、本文出自____(国家)作家_____作的《 》。 3分
2、试给本文拟一个不超过十个字的标题____________2分
3、古路非闯祸后,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请选择三种人并写出他们的不同态度。6分
4、本文的语言描写很成功,它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试以甘伦为例,分析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必须分析两个方面)。4分
5、本文好多地方能给人以启迪,请写出三点,语言要求简洁。3分
答案: 1、_意大利_ 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 3分
2、_打雪仗的启示(有理即可,但只写打雪仗的给1分)_2分 3、6分 如:观者,很气愤,想打他;甘伦,要求他去承认;校长,宽容,同时也要他认错;父亲,旁观,但要我吸取教训等。
4、4分 如:“喂!快走过去承认了,瞒着是卑怯的!”表现甘伦正直,不包庇朋友,勇于认错;“那不成。来!我陪了你去。”表现甘伦很热心;“你们集了十个以上的大人,来和一个小孩作对手吗?”表现甘伦很仗义。(意思对即可)
5、请写出三点,语言要求简洁。3分如:在街道上玩要小心,别伤着他人;犯了错误要勇于认错;他人对犯错误的人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人要善于从一些平常事件中吸取教训等。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篇二
《母亲只流三次泪》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篇三
《母亲的泪》
母 亲 的 泪
贵州省普安县第二中学八(9)班 黄丹丹
不知道是哪一晚上,月亮异常的皎洁,就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是个让人感到温暖、有无限遐想的日子。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的人都进入了梦乡,周围死一样的寂静,就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滚,这里不是你的家,每天12点还不回家,还喝得不成人样„„”这是,客厅里传来的“战争”的声音,紧接着是噼哩啪啦的砸东西的声音。
我躲在房间里吓得哭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又静下来了,母亲轻
轻地进了我卧室,坐在我身边,用纸巾为我擦试眼角的泪水,安慰地说道;“别害怕!一切都会过去的。”我心里顿时没那样害怕了,抬头望望妈妈,不由得好奇,她怎么像什么也没有了生过一样,想到这时便问道:“妈妈,刚才你和爸爸的事我都看见了,他那样做我们不理他了。”“好孩子,他是你的爸爸,怎么能不理呢?大人的事你不用操心,早早睡觉,明天要上学„„”我想起刚才的一幕,心里还心有余悸,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妈妈轻轻在扬了扬嘴角道:“做人要坚强,不是什么事都写在脸上,一点小事都哭,这样让人看不起你。”这些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那夜母亲没有掉一滴眼泪,第二天同样像什么也没发生过的做她的事。
母亲在家里任劳任怨,伤心的事不写在脸上,伤心的泪往心里流,我没有看见她流过一次眼泪,但有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那天放学,天下起了很大的雨,我望着学校大门外的人群,眼睛
在人群里搜索一个人和身影,却一直没有出现,我几乎失望了,同学
们都一个个被父母的伞接走了,只有我看着越下越大的雨发愁,心里有一分失落感,从家到学校要一个多小时,再等等,她肯定还在路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渐渐的暗下来,我终于等不下去了,我直接冲向风雨中,冰凉的雨水打在我的脖子里,我低着头在雨中跑着。
拐过一个弯,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近了,原来她就是我亲爱的妈妈,可是我心里却在生她的气,故意把头歪在一边。“对不起!我来晚了,丹儿。”母亲微笑着把伞偏向了我的头顶,我表面生气,其实心里高兴母亲的来到,母亲用她半湿的身体包住了我,顿时,我的冰凉的身体感受到一阵暖流涌入。突然一滴带有温度的水滑过我的脸颊,流到了我的嘴角边,我舔了一下,是淡淡的咸味,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母亲的泪。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原来她也会落泪的。
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母亲,她的发丝已经开始泛白了,身体也变得瘦弱了,皱纹也多了„„
母亲不轻易掉泪的,而今天她却为了我而流了泪。
(指导老师:彭亚飞)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篇四
《泪为谁流阅读答案》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泪 为 谁 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楼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9.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4分)
答:
20.“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答:
21.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3分)
答:
22.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你最欣赏说小中哪一种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写一段鉴赏文字。(在80字以内)(6分)
答:
答案:
19.①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 ②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如: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注:每个要点2分)
20.①宽厚仁慈,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二点给4分)
21.老天爷为这对父子在生活的泥沼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苦苦挣扎的意志与真情感动得流泪。(或: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评分标准:不要求字面一致,但如只答“泪为父子二人流”则给1分)
2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强求一致,能言之有据,自圆春说即可。小说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①对举(或对应),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②倒叙,产生悬念,扣人心弦;③烘托,让黑夜烘托悲剧的色彩;④诗化的语言,使小说充满了抒情色彩等等。能就其中一点鉴赏得较好的,符合小说实际,就可给满分。只能点其表现手法,而不能作具体评述和分析的,只给2分。分析欠妥,语言有毛病的,酌情扣分。
316|评论(21)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篇五
《初二语文《母亲只流三次泪》教案》
课题:《母亲只流三次泪》
初二语文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篇六
《母亲的泪》
母亲的泪
我的母亲很坚强,不管生活的负担多重,从来没听她抱怨过一声,更不曾见她流过一滴泪。但在我24岁那年,母亲却流泪了。
当时,我正在北京上学,由于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有些心灰意懒,不仅漠视周围的人,更嘲弄人性的弱点,对家中的亲人也不愿多想,两三个月没同家里联系。不久,我收到弟弟的一封信,信中说:"姐姐,你很长时间没同家里联系,家里很担心,特别是母亲,一个人偷偷地掉眼泪。"这封信震醒了我,我暗骂自己,太自私了,只顾自己的感受,却不考虑别人的心情。那刻,我的脑海中充满了母亲流泪的脸,亲情、愧疚代替了往日的怨尤。我奔向电话,我要告诉母亲,我一切平安。
我珍视母亲的眼泪,母亲不愿流泪,是因为她坚强,但是,再坚强的女人,在牵挂她最亲密的人时也会变得很脆弱。
妹妹出嫁那一天,母亲又一次流泪了,看到一直在自己怀里撒娇的小女儿成了他人妇,母亲既欣慰又担忧。我劝慰着母亲,遽然发现母亲浓密的黑发已经夹杂了白发!母亲正在慢慢变老,曾经的年轻美丽已经不复存在。 母亲因为她的孩子变得脆弱,孩子们则因母亲变得坚强。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篇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彷徨(pánɡ) 校补(jiào) 哽咽(yàn) 磐石(pán)
B、重荷(hã) 深邃(suì) 归省(xǐnɡ) 不惮 (dān)
C、炽痛(chì) 踱步 (duï) 气氛 (fēn) 祈祷(qí)
D、亘古(ɡânɡ) 嗥鸣(háo) 惬意(qiâ ) 蓦然(mî )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声鼎沸 万丈狂澜 提心掉胆 九屈连环
B.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绝壁断崖 家喻户晓
C.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潜心贯注 一反既往
D.从山叠岭 义愤填膺 一泻万里 博学多识
3.将下面三个短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缓缓地、曲折地 ②从浅浅的山谷中 ③如同一道小溪
我的生命的道路, 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
③②①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
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
了,喻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丑小鸭》一文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可以看作是
作者的自传。“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
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他的创作
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
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
D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6.开明大戏院有一场文娱演出,你的一位同学给你买了一张票,约你
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回答得体的一句是( )(2分)
A.对不起,你怎么买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别人吧!
B.对不起,我正好有事,如果你诚心请我看,就去改换明晚的吧!
C.谢谢你,这场戏,我已经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C.谢谢你,听说这一场演出很吸引人,但因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
享,实在遗憾。
7.根据提示默写诗句.(8分)
(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2)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5)《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6)古诗词中有很多勉励人们勤奋学习的名句,请写出相连的两
句: , 。
二.名著阅读。(4分)
8.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
①《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
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1分)
②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3分)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完成诗后9—10题。(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第一句中“ 化;“ ”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2分)
10.诗歌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各题。(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1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3.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答:
14.事实上,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
度来看“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作者本人来看,“ ”。(填原文)(3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7题(10分)
日益严重的淡水危机
①目前,全世界约40%的人面临淡水不足问题,约3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状态中。如按当前的水资源消耗模式继续下去,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5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超过40个
②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速增长。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7倍,其中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全球用水量每年都以4%---8%的速度持续递增,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③2009年2月,郑州市民原来的“大水缸”——西部的西流湖完全干涸。2009年7月15日,甘肃会中县八里湾乡团结村村民在山沟里的泉水边苦苦地等水,为了能获取必需的生活用水,村民们需要等几个小时才能得到半桶水!
④也许有人会问“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水资源总量如此之大,怎么会缺水呢?事实上?地球的水资源中,97.5%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南北两极冰盖、冰川等,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很难被利用。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有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
上一篇:母亲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