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 父亲节 |

【www.guakaob.com--父亲节】

续写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篇一
《记叙文4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记叙文4)

(美)拉凡·斯蒂恩

①我家住在北达科地州莫特市的一个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

②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自然就学到了从商的技能。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放好包装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

③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了一堂让我永远铭记的课。

④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店里。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⑤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他那钢青色的眼睛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爸你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⑥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⑦“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⑧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共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⑨“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

⑩爸爸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在我为小男孩包装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根断了的鞋带;我只看见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请说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这个标题为何用得好。

2.第②段中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结合全文,说说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3.第③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第⑧段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选文在情节内容上具有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是:

6.文章中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试找出两例。

7.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闯关提醒]

以上试题涉及到表现手法的考查内容有:理解文章表达的言外之意(如第1、2、7题);辨识细节描写,并分析其表达作用(如第4题);理清情节脉络,把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蓄势铺垫和意外转折(如第5题);认识过渡段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如第3题);理解和辨识前后照应的写法(如第6题)。

1.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显得含蓄而警醒,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2.如“学会尊重并关爱他人,尽力帮助他人实现心中的愿望,创造美好的生活”等等。 3.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点题,并带有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这一段细致地描写了小男孩手中紧握的钱,与后句玩具飞机的真实价格形成鲜明对比,为突显“父亲”慷慨大方、无私帮助他人的品质作铺垫。 5.你的钱正好够 6.如:第④段和第⑩段中对小男孩的外貌描写;”我们逐渐了社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和“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等。 7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无私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的赞美。

续写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篇二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湖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

--------------------------------------------------------------------------------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亢(kang)迄(qi)今趾(zhi)高气扬赫(he)然在目

B恬(tian)淡谬(miao)误鳞次栉(jie)比绚(xuan)丽多彩

C横亘(gen)洗濯(zhuo)不无裨(bi)益纵横捭(bai)阖

D蹒(pan)跚徘徊(huai)觥(gong)筹交错不蔓(man)不枝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瑰宝泰然处置雄辨无精打采

B繁植流连忘返范畴奋不顾身

C落款形影不离拔涉笑逐脸开

D晶莹笔耕不辍恢弘专心致志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儿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5下列作者、作品、人物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承恩——《红楼梦》——林黛玉B 施耐庵——《水浒》——鲁达

C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安东尼奥D 鲁迅——《孔已己》——闰土

6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醉汉

(非马)

把短短的巷子左一脚母亲啊

走成一条十年我正努力

曲折右一脚向您

回荡的十年走

万里愁肠来

注:非马,台湾诗人,祖籍广东,1948年离开大陆到台湾。

A诗的开头写道“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万里愁肠”,表达的是一种十年母亲、思念故乡的无奈而又惆怅的情感。

B诗的结尾说“我正努力向您走来”,写出了作者忆母情深、思乡情切的执着,期待着早日团圆的虔诚。

C这首诗言约意丰,辞藻华丽,并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使作者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D这首诗结构别致,句式参差不齐,把一个词甚至单个字排列成行,使“醉汉”的醉态与诗歌内在的情感节奏十分契合。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0题。(10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7文章第一段中用“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意在说明什么?(2分)

8仔细阅读第二段,试概括这一段的中心意思。(2分)

9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10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4分)

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5题。(14分)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美国拉凡斯蒂恩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选自《儿童文学》)

11文中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12文章第二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试找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3文中父亲明知小男孩的钱不够买玩具飞机,但为什么说“你的钱正好够”?(2分)

14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中,“我”懂得了什么?(2分)

15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8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岳阳楼记》)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至若春和景明(2)把酒临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8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资治通鉴》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的阅读

C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

续写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篇三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美国 拉凡 斯蒂恩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选自《儿童文学》)

1.文中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试找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父亲明知小男孩的钱不够买玩具飞机,但为什么说“你的钱正好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中,“我”懂得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圣诞节前(我在八年级的时候)(1分) 父亲接待一个小男孩来店里买玩具飞机。(2

分)

2.外貌句子略(2分)作用:说明小男孩非常穷,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1分)

3.同情小男孩的处境,帮助他完成心愿(或为了保护一颗幼小而又自尊的心)(2分)

4.“我”懂得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2分),还懂得了人与人之间与要关爱。(1分)

5.能结合文中内容。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可(人物1分,理由2分)

续写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篇四
《父亲给我上了一堂营销课》

续写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篇五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 颓唐(tū)踌躇(chóuchú)剜掉(wǎn)惴惴(zhuì)

B.煎熬(jiān)敬赠(zâng)筵席(yán)庇护(pì)

C.祈祷(qí)桀骜(jiã ào)怂恿(sǒngyǒng)报偿(cháng)

D.濡湿(rú) 龟裂(guī) 褴褛(lán lǚ )竹篾(miâ)

2、选出书写全对的一项( )(3分)

A.拮据 狼籍 屡次 蹒跚

B.蔌蔌 号啕大哭 胸脯 肮脏

C.羡慕 纯萃 剜掉 怪诞

D.虎视眈眈 惴惴不安 疥疮 燥热

3、下列句子没有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B、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 的怪物„„

C、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像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雷霆万钧。

D、生命,生命,就是活着,好像是很简单的事。就像根草一样,就像一棵树一样。

4、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的一句话,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的海 , , , 。远处群山晨雾中隐现着。

①现出一片一片的火焰 ②涟波映着融化的太阳

③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 ④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5.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当陌生人请你指路时,你说:“不知道,你自己找”

B.在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说:“你瞎眼了吗?”

C.原来崭新的书,朋友用时弄破了。他连声说:“对不起”你说:“没关系,以后注意就是了”。

D.你到别人家去,你说:“我要光临你家。

6、 仿照画线句式,续写句子,要求与划线句构成排比。(2分) 我爱这色彩丰富的世界。我爱红色,因为它是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忠诚和热

_______。

7、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一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2分)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8、在下列语句之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4分)

黑发不知勤学早 水淡性泊是我师

无边落木萧萧下 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不尽长江滚滚来

竹直心虚乃吾友 一城山色半城湖

9、父母对子女往往运用一些爱称,诸如:宝贝———心肝,子女———心头肉等,对于这些称呼经常和人的身体部位联系在一起。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有哪些?(3分)

首都——— 领导——— 兄弟———

10、根据提示默写(10分)

(1)《登高》一诗的颔联是 , 。

(2)《秋词》中能表现诗人高昂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

(3)《渔家傲》中 , 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

(4)《天净沙 秋思》中写出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5)《登高》中 , 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结合在一起。 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19分)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来问《山海经》,体现她对“我”的________,而“我”认为“________”,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长的________,这些都为下文________设下了伏笔和悬念。(4分)

2.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2分)

3.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2分)

4.选文画横线句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 ______。(2分)

5.结合全文,写出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相照应的句子。(2分)

6.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3分)

7.文中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如何买的?请你结合课本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试写一段阿长买《山海经》的情景。(4分)

(二)(15分)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文中所写的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2.文章第二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试找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3.父亲明知小男孩的钱不够买玩具飞机,但为什么说“你的钱正好够”?(2分)

4. 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中,“我”懂得了什么?(3分)

5.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分)

三、诗歌欣赏(10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4分)

2、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3分)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续写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篇六
初三语文阅读系列训练(一)(12.15)》

初三语文阅读系列训练(十四)

设计:谷远海 2006年12月16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美国 拉凡·斯蒂恩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选自《儿童文学》)

1.文中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中,“我”懂得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①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清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

②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心却象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朦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③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

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地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④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放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秋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

⑤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头四周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中午,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洒落一地的荫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冲洗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⑥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润湿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

⑦但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着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但我确实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三十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

⑧“爸爸,爸爸,再给我做几个哨笛。”不知什么时侯,小儿子也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⑨故乡的榕树啊„„

4、请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记忆里的故事”

5、联系上下文,仿照第6段划线句子续写两句。

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

, 。

6、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

读书卡片上,并将你的感悟写在“品味”栏中。

初三语文阅读系列训练(十四)

设计:谷远海 2006年12月16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答案】

1.圣诞节前(我在八年级的时候)(1分) 父亲接待一个小男孩来店里买玩具飞机。(2分)

2.“我”懂得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2分),还懂得了人与人之间与要关爱。(1分)

3.能结合文中内容。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可(人物1分,理由2分)

4、把榕树中空的凹槽当船划;夏日,在榕树下的石板条上休息、纳凉。

5、略。

6、心却象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朦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 大榕树上。“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 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

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 然,不露痕迹。。“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 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

续写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篇七
《我的父亲母亲 父母给我上的第一堂管理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20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