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趣闻

| 元宵节 |

【www.guakaob.com--元宵节】

元宵节趣闻第一篇
《元宵节的趣事》

元宵节的趣事

正月十五这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过节,奶奶家人可真多啊!有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还有大哥哥,爷爷奶奶为我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有水果、饮料、还有我喜欢吃的大虾和鸡翅膀,我吃的好香啊!

终于到了晚上,我们吃完元宵,就放起了烟花。我拿起“波彩明珠”,问爸爸:“这是插在地上还是手里拿着放?”爸爸说:“这是手里拿着放的。” 看到有好多人在放许愿灯,爸爸也为我买了一个,妈妈在许愿灯上写下了她为我们全家许的愿,望着许愿灯慢慢地升上高高的天空,我问妈妈:“妈妈你许什么愿了,能告诉我吗?”妈妈说:“许的愿是不能说的,只有装在心里才能实现”。其实,妈妈不说我也知道妈妈许的愿是让我身体好、学习好,让我们全家幸福快乐。我一定努力,让妈妈的愿望实现。

今年的元宵节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啊!

初一:闫泽南

元宵节趣闻第二篇
《元宵趣事》

元 宵 趣 事

今年的元宵节就快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看着这熟悉的场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去年元宵节的趣事。

那天下午,我嚷嚷着要吃汤圆,奶奶在做汤圆时,拿出一枚铜钱说:“这枚铜钱代表平安,谁吃到它,这一年都会很平安。”说完,奶奶把铜钱洗干净,熟练地包进了汤圆里。汤圆捏好后就开始下锅了,不一会儿汤圆煮好了,“圆圆胖胖”的汤圆在锅里翻滚着,像在进行游泳比赛。奶奶在每个碗里放了6个汤圆,象征着“六六大顺”。我看着这一个个白滑软糯就“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马上吃完。

开始吃汤圆了,突然,我发现有个汤圆比别的汤圆大,心想:这里面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吧?还是交给母亲大人来“处理”吧。于是,我把汤圆给了妈妈。可没想到妈妈这段时间在“减肥”,妈妈便又把汤圆给了爸爸。爸爸张大嘴把汤圆吃了。

正当爸爸吃到一半时,突然停了说“我怎么吃到一枚铜钱”? “啊,那是平安铜钱”!

随后,我又“悲痛绝伤”说:“那个汤圆本来是我的却被你吃了。爸爸风趣地说:“汤圆已经被我吃了。如果你要就钻进我的肚子里吧!”爸爸滑稽的语言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

我喜欢元宵节家中快乐的气氛。

姓名:刘欣怡

性别:女

学校:吐市一小三年级五班

指导老师:聂琴

元宵节趣闻第三篇
《元宵佳节趣事多》

元宵佳节趣事多

五年级3班 郑梓健

(一)看灯展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元宵节这一天,春节就算是真正地过完了。在这一天,人们要观灯,放烟花,吃元宵或汤圆。我,最喜欢在元宵节看花灯,赏灯了。 来到大街上,只见大街路灯上都挂满了灯笼,16个路灯为一组,一边8个。我们走走走,走到桥上,桥上也支起了灯笼“门”。“门”的第一排有4个大灯笼,上面写着“恭贺新春”;第2排10个灯笼;下面就16个一排;直到倒数第2排,又是10个;最后排也是4个,上面也有4个大字,为“新春快乐”。

再看桥中心的小广场的休息长廊,一共有10个大理石座椅,大理石座椅上方有4个大灯笼,大灯笼也是10组。平均每个小格格,也是每个大理石座椅上都有4个大灯笼,呈弧形,最侧边还挂着一个大灯笼.

(二)包汤圆

元宵节晚上,我们家要包汤圆。我很高兴,就让妈妈教我包汤圆,妈妈同意了。我看着妈妈把汤圆粉用温水和好,然后将一团和好的汤圆粉压成扁扁的圆形,将一些黑芝麻馅放在中间,最后将它包住,放在手心里滚来滚去,一个圆圆的汤圆就包好了,妈妈把它轻轻地放在撒满汤圆粉的一个大盘子里。

我看完后满不在乎,说:“这么简单呀,我一看就会!”我照着妈妈的办法,先将汤圆皮捏成薄薄的一个片,将芝麻馅放在汤圆皮上,包的时候我用力一捏,馅全出来了。我一看泄了气,决定不干了。妈妈:“一个没包好,再包一个,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妈妈让我不要放太多的馅,手不要捏的太紧。于是,我按照妈妈教我的方法又包了起来,一个又一个,馅已经很少往外跑了。紧接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在捏皮时总是有些地方有点干,我加快了速度,尽量让它多保留一些水分。经过精心地学习,我终于包出了合格的汤圆。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汤圆,看着窗外绚丽的烟花,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甜美的汤圆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呀!

元宵节趣闻第四篇
《元宵佳节趣事多》

元宵佳节趣事多

新年刚过,余兴未完,又迎来了民俗盛会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晚上,和妈妈一起去逛街,刊看灯,一路上,那件件让人难以忘怀的趣事以及让人流连忘返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时时沉浸在幸福而甜蜜的回忆之中。元宵佳节趣事多。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逸闻趣事。

走在路上,一路上的花灯十分美丽,一路上可谓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走着走着,忽然,一个小孩子朝我跑了过来,对我说:“哥哥,来买一个灯吧。”我出于好奇,走了过去,看地上各种各样的花灯,虽然很漂亮,可是却没有买意。本想走开,忽然,小孩子又拉着我的手,说:“哥哥,你就买一个吧。”我看了看小孩子的眼睛,十分的晶莹剔透,十分的纯洁可怜。我已是经不住诱惑,买了一个几十元的灯笼。 我走了几步,觉得奇怪,一转头,看到那小孩子和大人击掌,大喊:“太好了,又成功了!”我一听就知道上当受骗了,可是又不好意思去退钱,只好拿着灯笼,一路上被妈妈嘲笑。

七点刚过,大街上的人就开始多了,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花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许多的人们前来观赏。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很妈妈从人流中好不容易挤了出来,

终于挤到了家里。在家中,我比在大街上更没有空了,我一会儿接收短信,一会儿发出元宵佳节的祝福,一至忙到了安上九点多钟,我仍然在手机上奋斗者。

十点啦,妈妈催我上床睡觉,这时,手机邮箱响了一下,我知道一定有人给我发来祝福了,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心情,请求妈妈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匆匆的跑下床,;来到手机前,只见手机显示:我想请你出去玩,快出来吧。我一看,受宠若惊,心想:谁那么好呀。可是,我马上又想到了自己的“尊容”,害怕对不起发信着,可是,我一转头,马上又找了一下镜子,觉得自己还是挺帅的,于是,便安心下来,美美的睡了一觉。

元宵佳节趣事多,在元宵节里,我们看花灯、赏花灯,好弄不快活。我期盼明年,再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元宵节趣闻第五篇
《元宵节手抄报2-0》

元宵节的来历

主编:吴永成 2008年3月5日

四年级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

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

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

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 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

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宵节的由来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节的故事

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故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

根据考证,元宵节的来历,有说与祭祀“泰一神”有关。泰一神亦称“太乙神”,主宰人间的风雨、饥馑和瘟疫。据说,汉朝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后竟奇迹治愈,乃于元鼎5年(公元前122年)开始建太乙祠坛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达旦以盛大的灯火祭祀,从此便形成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了。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

元宵节趣闻

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 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吃元宵

吃 宝” 。元宵即"汤圆"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

四年级

元宵节趣闻第六篇
《闹元宵传统文化》

岁逢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相沿被潮汕人家认为是张灯结彩、欢庆大团圆的节日,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的美好良宵。上元是春回大地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夜、元夕,潮俗称“十五夜”。古代是一年之中最迷人最热闹最“放夜”的灯火通明时光。这天夜晚不但明月皎洁,而且千家万户灯火璀璨,闪闪烁烁,故又称“灯节”。清·同治元年(1862年),潮阳知县陈坤监生咏《潮州元宵》诗云:“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制来工?”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也留有盛赞元宵灯节脍炙人口的绝妙诗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笙星歌赛社神;不展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诗文道出了红男绿女闹元宵的动人情景。

潮汕人闹元宵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千姿百态,富有特色,引人入胜。各地除传统的花灯外,还有燃放烟火、动物舞蹈、弄狮舞龙、扮涂戏、扭秧歌、广场戏、抽影戏、荡秋千、猜灯谜;还有蕴含着民风民俗趣闻的“坐大菜”、“推厕墙”、“抱大猪”、“求喜物”、“做丁桌”、“挂榕树枝、竹梢于门上(俗称榕竹插门)”、“赌糖狮’:,潮家祭祖还必备有甜粿、酵粿、菜头粿各笼,俗称“三甑齐”。尤其澄海樟林古港家家户户都要做鼠粕粿美食和馈送亲朋好友品尝,此粿桃最惹海外潮人乡思。元宵之夜,阖家团圆,举宴把盏吃“合家欢”,在盛馔佳肴的筵席上,蚶、蒜、鱼是必不可缺的美食,蚶壳古代是代表钱币的意思,吃蚶意味“有钱算”;食蒜象征诸年吉祥如意“会合算”;食鱼祈求家财富裕,年年有余等’祝愿。

潮汕人闹元宵最为体现“邹鲁遗风”的潮乡特色,且最为精彩动人,使人喜闻乐见的民俗风情殊多,仅作扼要简略分述于下:

元宵灯 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正月十一日夜起,庙街张灯,士女嬉游,歌声达旦。元夜竞赛花灯,张灯结彩,竟为鳌山,人物台榭如绘,称为‘不夜天”’。 明代嘉靖年间,潮剧传统剧目《荔镜记》的“观灯”中有:“三街六巷好灯棚”句,佐证了当时潮州花灯繁盛情景,惹得黄五娘主婶私自走出宅院到街上赏灯。五娘见到灯下意中人陈三,遂掷下荔枝相赠。清代乾隆时期,澄海的樟林古港兴起的元宵灯节和花灯竞赛更加繁盛。新编《澄海县志》记载有“东陇的灯橱,澄城、莲阳、樟林的纱灯,店市的涂灯,都是别地少有或没有的”。

各地不但到处有多姿多彩的座灯、屏灯;还有挂灯、灯橱、灯牌、宫灯、走马灯等等。元夜,儿童们成群结队,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街玩耍,热闹非常。潮汕民谚有:“正月灯、二月戏”和“勿乞人 (不要让人)画落灯橱”的俗语,这也显示着元宵灯彩绘漫画所起着的警示作用。 潮乡万家灯火闹元宵的热闹情景,要持续到十八日才“落灯”。偶逢“天公不作美”,“雨淋元宵灯”,今人已流传为一句气象农谚。

敬糖狮 潮汕元宵神前敬糖狮,祈求着新年吉祥如意,求来好运,大吉大利。传说狮子是神州大地炎黄子孙的吉祥物之一,能辟邪驱恶,有庄严、富贵之象征。历来特别深受潮汕人的敬爱。香港潮籍诗人邱亦山(笔名石头翁)咏《元宵》诗云:“元宵佳节在龙香,潮俗民风似故乡;是夕神前求好运,糖狮果品表安详。”诗文道明了香港潮人流传着元宵拜糖狮的风俗习惯。 糖狮是一种用白糖加工制成的甜食(用糖浆灌入雕刻模具铸成),色彩晶莹鲜艳,造型纹饰优美,千姿百态,集工艺美术、饮食文化和乡土风情于一体。成双成对,大的富有气势,小的小巧玲珑,令人喜爱。元宵之夜,干家万户拜糖狮向神朋借来求好运,明年元宵如数奉还,故名为“赌糖狮”。

坐大菜 澄海诗人李绍雄的《元宵坐大菜》诗云:“观灯已罢夜阑珊,小妹良宵兴未完。相约田间坐大菜,将来嫁得好郎官。” 潮汕农民冬种的大芥菜,茎叶肥嫩,菜蕾硕大,浑圆碧绿,鲜艳秀丽,俗称大菜。古代少女于元宵夜偷偷到郊外田野菜地坐大菜,默念着:“坐呀坐大菜,嫁个好夫婿。”情真意切地祈望嫁个合自己心意的好郎君,宛如大菜的叶蕾一样簇拥、紧抱、亲密、好合,未来家庭美满和谐,生活幸福。 另有红男则偷偷到郊外推倒厕所墙,说是可以娶到“雅姐”(漂亮的妻子)。

抱大猪 潮汕农家,旧俗于元宵节白天到郊外选择好一块状如肥猪的石头,十五夜独自悄悄将这块石头费尽力气抱回家中猪圈(栏)槽前,摆敬祭品,燃点大红烛,供奉香火,由家中主妇诚心诚意跪拜,祈求新年自家饲养的猪苗长膘快、肉膘厚、猪肥大,口中默念着:“饲猪大过牛”。这就是“元宵抱大猪”的习俗。

元宵节趣闻第七篇
《鲁迅趣事——元宵对联》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263001.html

    上一篇:元宵节里写的句子

    下一篇:元宵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