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中秋节】
中秋节伤感诗句(篇一)
《《诗词中秋》》
中秋节伤感诗句(篇二)
《中秋的伤感》
中秋的伤感
心爱-伤感
瞄了一眼时钟,八点十五,八月十五,瞬间感到心从没有的痛,一股伤感的心情刹那喷泪而出,止不住的泪,挡不住心里的血,悲伤、孤独、无助一涌而出,将卷曲的身躯盘倚在床边,让太阳炙热的光线倾入……
妈妈抹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捂住心里流淌的血,就那样痴痴地看着,看着,那微笑驱散了满腹的痛,愈合了悲伤,满屋有了欢声笑语,妈妈,妈妈,心爱的妈妈,双手紧紧地抱住我的妈妈,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温馨,那么的甜蜜,我不敢睁眼,不敢撒手,一动不敢动,您多陪陪女儿吧,一动您就腾空离去,亲爱的妈妈,就这样的持续着……
看着海边的月亮那么圆,而我心中的那个圆让妈妈带走了,永远带走了…...
中秋节伤感诗句(篇三)
《中秋节(许佳雯)》
中秋节伤感诗句(篇四)
《中秋节》
中秋节伤感诗句(篇五)
《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读》
学教育2008.03
文艺杂谈
沈鸿
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
读
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与情感意蕴的“合金”,用庞德的话来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的复合物的东西。
象而远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的灵魂。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能表达“秋愁”的意象颇多,如秋风、秋雨、秋霜、秋月、衰草、枯木、枯荷、落叶、鸿雁等等,“梧桐”这个传统意象更是纷繁出现,且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梧桐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悲愁加以解读。
一、丧偶之痛
梧桐,一种普通的树种,青干绿叶,枝干扶疏。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同生同死,因此,我国民间通常以梧桐来象征男女之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忠贞爱情。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便化用了这一象征意蕴:“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然而,梧桐落叶早,“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人
124
文艺杂谈
深信“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由物及人,见梧叶飘零自然就会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因此,古人常以梧桐半死或叶落来象征爱情的零落。以梧桐象征丧偶,最早可近溯到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后人由此加以引申联想,产生了许多名篇佳句。贺铸在为其爱妻所作的悼之词中写道:“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半死桐》)就是以清霜之后的半死梧桐象征丧偶之痛。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你我一起来这里,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成为枝叶凋零的半死梧桐,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也经历了失伴之苦!留下的一半该是多么孤单、凄凉啊!因为“梧。(孟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郊《烈女操》)李清照在遭遇家破人亡后感慨:“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此时那片片落叶就象用哀愁锻铸的锤子,一下一下重重地敲打在她的心上;阵阵风声,更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这里既有国破家亡的伤痛,又有背
井离乡的哀愁,那数不尽的辛酸,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二、离愁之苦
离愁别绪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古人常借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离愁的凄凉、悲怆。梧桐就是被运用得最为频繁的载体之一。
2008.031
学教育
哭到明。是雨,亦是泪。雨声,亦是心声哭声。雨打在梧桐叶上,更是一滴一滴打在思妇的心上,浸透了思妇的心。“不道”,有不管、不顾、不考虑、不理会的意思,是说秋雨打在梧桐树上,发出凄凉的悲声,完全不顾思妇的内心痛苦。自古以来,雨打梧桐就是表现愁思的一种方式。像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冯延巳《采桑子》:“雨过时。
残花落地红……独倚梧桐,闲想”冯延巳《芳草闲思到晓钟。
渡》:“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韦庄《定西番》:“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晏几道《清平乐》“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晏殊《撼庭秋》“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晏殊《踏莎行》:“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周紫芝《鹧:“梧桐叶上三更雨,叶鸪天》
叶声声是别离。”张辑《疏帘淡月》:“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徐再思《水仙子》:“昭阳殿梨花月色,建章宫梧桐”高启《明皇秉烛夜游雨声。
图》:“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秋天是个忧愁的季节,但是能把秋愁写得深入人心,把秋雨梧桐之悲凉凄清写得如泣如诉,应是集大成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声声慢》)李清照笔下得。
的梧桐细雨,不是听,不是观,而是一点一滴地数,是一字一泪地诉说,这更让读者心颤。李清照把秋雨梧桐写绝了。
1、离人之思
求官远游是大多数古代文人都要经历的生活,这样,他们就不得不与所爱之人天各一方,由此就产生了许多抒发思念离人的作品。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李玉《贺新郎・篆缕销金鼎》)思念离人已苦,立于黄昏中疏桐下思念更苦,夜深人静之时,听着窗外雨儿嘀嗒嘀嗒,一声声地滴在梧桐叶上,思念的人儿缠绕心中,思而不见,挥之不去,则苦不堪言了。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就刻画了这份极苦:“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在华美的画堂之中,玉到明。
炉飘香,红烛堕泪,好像有意和愁思无寐的人过不去,偏将烛光投到她身上,使其更为难堪。涂在眉毛上的黛色已经稀薄,乌云一样的头发散乱不整,在那漫长的秋夜,怎么也不能入睡,只是翻来复去,深感枕冷衾寒!时序已是半夜三更,细雨正打在梧桐树上,此时此景,应是怀人最切,让人最难忍耐的时候。那一滴一滴的细雨慢悠悠地落在梧桐叶上,
声音凄凉,
催人泪下。
雨,这个湿淋淋的灵魂,仿佛有意让思妇痛苦,极力折磨她,竟然“空阶滴到明”,人也愁到明,
125
学教育2008.03
王国维把诗的境界划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其实,优秀的我,何者为物”
诗人在选取意象时,已经把自己也融进了意象之中。把自己当成了物,
或者把物当成了自己。
“梧桐”二字,不正是“吾同”吗?也就是说,诗人们用梧桐做意象的时候,实际是想表达“吾同”这一隐意。“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的这首《长信秋词》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宫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单影孤、卧听宫漏的情景。那句“金井梧桐秋叶黄”,不正是说她的美貌如同秋天的梧叶一般,日益枯黄凋零吗?
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
千里飘零。”(邓剡
《浪淘沙》)离家千里,客居异乡的游子感到自己就像凄风苦雨中飘摇不定的梧叶一样。
在乡愁之苦中,去国之愁恐怕是最深沉、最凝重、最伤感的。去国之人归期遥遥甚至是无期!每念及此,怎不叫人肝肠寸断。把去国之愁与秋味体会得最深刻的当数李煜这个从帝王沦为阶下囚者,而那份浓浓的秋味,正是借助梧桐这个意象表达出来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乌夜啼》)秋风萧在心头。
瑟,秋叶飘零,秋月凄清,孤影,无声!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为全词定下了凄凉的基调。“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会触动他心中的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可见他对故国怀念之甚、眷恋之甚。作者仰头看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这千里地山河”(《破阵子》会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萧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锁”住的究竟是庭院秋意还是作者的幽居之身?感到凄“清”的究竟是秋景还是作者的心?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三、孤高之悲
梧桐高大挺拔,根深叶茂,为树中的佼佼者,自古被人看重。古人更是常把梧桐和凤凰联
师。
文艺杂谈
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它最喜栖于梧桐之上。《诗经・大雅・卷阿》记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梧桐可招致祥鸟凤凰,可阳。
见它是高洁的象征。我国古代就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庄子在《秋水》中云:“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据古书记载,鹓雏就是凤止”
凰的一种。郑玄云“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非梧不栖”。良禽择木而栖,志趣高洁的人自然择明主而事。在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情况下,一些人则宁肯保持自己的高洁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以梧桐自比。虞世南高唱:“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蝉》)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居于梧桐之上,蝉声因梧桐高大挺拔而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苏轼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离乡之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秋天的萧条悲凉,极易使人产生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天涯游子,最难忍受的莫过于思乡之愁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乡之愁能使人断肠啊!“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夜深人静,一弯残月挂在疏落的梧桐之上,月夜朦胧,孤雁独飞。倍受离乡之苦的游子目睹此景怎不引起思乡之愁!“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一幅多么萧瑟凄清的秋夜图。“疏雨洗天清,枕簟凉
(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
“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孟郊《秋怀》)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用,寄托了诗人一生穷困失意的悲哀。刘过在《贺新郎》中感叹:“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颤”
雨中真是愁煞人。然而在众多的树木中,诗人们独钟情于梧桐,只因梧桐是品性高洁的象征。
沈鸿,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教
126
中秋节伤感诗句(篇六)
《黄文宣5104139027唐诗宋词中的中秋与明月》
课程: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题目:唐诗宋词中的中秋与明月
姓名:黄文宣
学号:
时间: 5104139027 2012年7月11日
唐诗宋词中的中秋与明月
【摘要】“银色,月圆,嫦娥玉兔临飞天。爱恋,忆怀,中秋望月独伤怀。”又是一年中秋佳节,静谧的夜,明亮的月,丝丝的离愁,缕缕的别绪,月圆人不圆。一轮圆月高悬于天际,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然而“谁能见秋月,不起故山思(屈大均《吹笛》)”,虽与亲人共赏一轮圆月,但是只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一轮圆月,永远成了团圆、相思的代名词,特别是在古代,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加剧了游子的羁旅情怀,人们睹物思情,“月”、“中秋”也成了诗人、词人笔下的高频词汇,同时成就了不少与此相关的名篇佳作。深入研究“中秋”、“月”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唐诗宋词、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与真实遭遇、更好地重现历史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唐诗宋词 中秋 明月
第一部分 唐诗宋词与中秋佳节
中秋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节,大致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故又谓之‘月夕’。晋时就有中秋赏月之举,到了唐代嫦娥奔月、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广为传播, 到了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月饼等食品,明清两
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放假3天。显然,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此夜,家人团聚共品佳肴;此夜,游子仰天寄托乡愁。
中秋习俗:
中秋赏月:中国大约在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到了唐代中秋赏月、吟诗交往颇为盛行。尽管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但随时代的发展,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大抵上充满了愉悦的气氛。描绘中秋节赏月的古诗词很多,例如,唐代诗人徐凝在《八月十五夜》中写到:“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月圆人亦团圆,正所谓“花好月圆人团聚”,这一夜,家人团聚,在庭院围成一桌,准备好美酒佳肴,吟诗作赋、共叙家常,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之乐。
中秋食月饼:关于月饼的来历说法不一,但主要是八月十五月圆如镜, 民间吃圆形月饼以取亲友团圆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 月饼也就成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秋与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中有关中秋,月圆的诗句数不胜数,但大抵上来看有这样一个特点:唐诗中在中唐以前关于中秋节的描写大多是赏月、饮酒、神话故事等,也就是说是节俗、传说、交友、团圆等。气氛大都欢快、欣慰,是一年中不可多得的良辰美景。节日到来,皓月当空,诗人当人不愿错过佳节,交往会客,饮酒赋诗,好不快意。白居易在
《郊陶潜体诗十六首》之一中这样描写“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 皎然的《南楼望月》这样描写:“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 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见盛唐人民生活的安逸、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
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中唐以后国力急剧衰败,在这一时期的关于中秋节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描写羁旅情愁、社会动荡的诗句。在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中写到:“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感。诗前两联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其中“见羽毛”、“数秋毫”两句写得非常好,本应良辰美景,但无奈社会动乱,诗人漂泊无疑愁死满怀,在这团圆之夜却满心愁苦,寂寞空虚只好数秋毫。可见,中秋这个意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民生活状况息息相关。
宋代诗人所描绘的中秋节却都不仅仅停留在饮酒赏月层面,相反,他们更多所要表达的往往是“月圆人不圆”,借明月抒发惆怅、思乡之情。我们来看宋代诗人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诗中描写妻子独自一人,常年的等候,让她产生了怨恨,她恨夫君随意漂泊,不像明月,仰望便可相见;她又怨他像明月,暂满还亏,如同她与夫君的暂聚又别,难得团圆。诗人吕本中常年漂泊在外,与妻子聚少离多。正值中秋佳节,“每逢佳
节倍思亲”,他在远方思念着他的妻子,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他借妻子之口说出自己的相思,而这则更使人动容。
第二部分 唐诗宋词与明月
月作为一个古老的极具文化意蕴的意象, 备受古代文人的青睐。那高悬于天空的明月, 容纳着无数人的憧憬和幻想、欢欣和离愁。“月到中秋分外明”,明月是中秋节的灵魂。月如信使,传达人们的无限思念;月如知己,倾听人们的满心愁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阅读这些诗篇,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诗人的灵魂。总体上来看,“明月”在唐诗宋词中主要用于表达诗人以下四个方面的感情。
明月之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亮本身是皎洁、纯净、明亮的,这就决定了其能给人带来美感。新月如眉,有恬静之美;烟月迷蒙,有朦胧之美; 花月迷离,有典雅之美; 皓月当空, 有纯净之美。写景之诗中,月亮意象的出现,使得全诗的意境立刻变得优美起来。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样描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诗人凭借自己对月光细致入微地描绘,将月夜如梦如幻、幽美恬静的美景展现在了读者眼前。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这样的描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全诗描绘了秋
中秋节伤感诗句(篇七)
《中秋节(精美版)》
上一篇:对情人的苦苦思念的诗句
下一篇:赏月表达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