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中秋节】
用中秋节团圆月饼写一段话(篇一)
《中秋节话团圆》
用中秋节团圆月饼写一段话(篇二)
《中秋话团圆》
中秋节话团圆
教案背景: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三个单元组成。教科书在设计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贴近现实社会,将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儿童的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消费》 是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的主题,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消费知识。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获取消费的初步感受。第二单元《生活中的习俗》单元以燃放礼花、悬挂彩灯的情景为背景,其目的为烘托节日的喜庆氛围。让学生通过探究节日的习俗,感受到人们节日中享受到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三单元《安全地生活》是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 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使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是家长、学校、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设计本单元让学生在以有的安全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系统地掌握一些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自护本领,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活中习俗”这一单元由“多彩的民族节日”“家有喜事”和“异国习俗”三个活动主题构成,让学生通过探究节日的习俗,感受到人们在节日中享受到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本单元以燃放礼花、悬挂彩灯的情景图片为背景,其用意为烘托节日的气氛。页面又以照片的特写的方式,呈现了我国的部分场景,中间加以文字,说明本单元的活动主题。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团圆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借助明月联想到家人
的团圆;远在异乡的人,也会通过月亮寄托自己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结合教科书中图片,明确中秋节的时间、来历及象征意义。通过设置讨论情境-----交流中秋节的打算,让学生写一写过中秋节的计划,然后充分准备中秋节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了解中秋节。并开展“中秋节赏月活动”,将同学们准备的活动在联欢会上进行表演。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故事法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象征意义,及天体运动的相关常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重点: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难点:了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
学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儿歌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啊
一块月饼一片情啊
爷爷是个老红军哪
爷爷待我亲又亲哪
我为爷爷唱歌谣啊
献给爷爷一片心哪 引出本课题目“中秋节话团圆”
二、创设情境,议议中秋
1、师:中秋节刚刚过去是在哪一天?
师:大家回想一下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2、师:中秋节的月亮特别的圆,一轮皓月当空,是人们赏月的最好季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每当这时,人们望着明月,就会想到家人,身在异乡的人,会借助明月寄托自己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
除了赏月还有吃月饼。 大家吃的月饼是什么馅的?
3、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不管是什么馅的月饼,我们吃到心里都是甜的,俗话说的好:“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是圆的,月饼是圆的,也预示了我们家人应该团团圆圆。古时候,中秋节家人一定要团聚,故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除了吃月饼,赏月,中秋节还有什么习俗呢?我国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明清之后,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4、大家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交流中秋节的来历
三、听听传说,了解中秋;背背古诗,体会中秋。
师: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据说,早在宋朝就已经有了吃月饼、拜月的重要习俗。关于中秋节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诗人也写了许多中秋的诗歌。课前老师请你们搜集相关资料的,都找到了吗?可以讲有关中秋和月亮的故事、诗歌都可以,谁愿意来?
学生讲故事:中秋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木等)。诗歌介绍《静夜思》《水调歌头》。
小结: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四、拓展知识
1、师:大家见到的月亮一直是这么圆吗?
下面我请同学到黑板画一下你见到的月亮的形状。
大家可以看出月亮有时圆圆,有时弯弯,有时晚上出来,有时晚上看不见,有许多人在晚上看不到月亮时,认为“月亮被天狗吃掉了”,是否真的存在天狗食月呢?
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当你晚上散步的时候会感觉月亮在随着你走,这是为什么哪?
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2、了解“嫦娥一号”知识。
同学们,平时你关注新闻、关注国家大事吗?最近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是我国成功发射了一颗什么卫星?
3、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香港和澳门都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你们知道还有哪一个孩子还没有回来吗?
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呀,远在外地的人不能回家过中秋,他们会在这天晚上看月亮,思故乡,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有这样一首歌正好唱出了远在他乡的亲人们的心声。 播放歌曲:《十五的月亮》
听了这首歌,你想说点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份思念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在外地工作的亲人或台湾小朋友表达你对他们的问候和祝福。你可以选择画一幅画、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唱一首歌、跳一个舞等。(学生自由选择活动。)
五、作业:做创新学习
教学反思: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孩子们乐于去了解,去探究,贴近孩子的生活。在这节《中秋话团圆》的课堂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团圆、祥和的上课氛围,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中秋节团圆的幸福。赏月、吃月饼、……中秋习俗源远流长、意义深远,学生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如此丰富多彩深感自豪。同时,运用讲解传说、媒体演绎、音乐烘托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祖国统一产生强烈的渴望,激发民族自尊心以及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由于课堂环节设计的较多,每个环节没有深入进去,犹如蜻蜓点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多给孩子留些探究讨论的时间。
用中秋节团圆月饼写一段话(篇三)
《中秋节话团圆》
用中秋节团圆月饼写一段话(篇四)
《中秋节话团圆》
用中秋节团圆月饼写一段话(篇五)
《中秋节月饼》
寿光市圣城街道南关幼儿园 侯叶田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传统习俗。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 、切、扣等技能。能选择小木棒等辅助工具刻花纹。3.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物品装饰月饼表面,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 和好的泥、橡皮泥,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3——4个。2、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棒、瓶盖、雪花片、模具等)、废旧报纸。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绿豆等各色五谷杂粮若干,花瓣、树叶等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教师利用提问和猜谜语的方式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引起幼儿做月饼的兴趣。(1)“上节课我给大家讲了《中秋月儿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发明了月饼?(后羿)是为了纪念谁呢?(嫦娥)什么时候吃月饼呢?(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中秋节我们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圆圆的象征团圆之意。)”(2)“今天我们来上一次手工课,猜猜要做什么?我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提示一下,‘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月饼)小朋友非常聪明,就是月饼,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月饼。”
用中秋节团圆月饼写一段话(篇六)
《中秋节话团圆(1)》
课题:中秋节话团圆 上课时间:10.14 备课时间:9.30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就来猜谜语好吗?看谁的反应快!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猜一节日)
师:这首儿歌说到的“佳节”是什么传统节日?
生:(齐答)中秋节。 (板书 中秋节)
师:月是故乡明,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年的中秋节,你们家是怎么过的?(学生自由交流)
中秋节又是一个团圆节,其实亲人不在一起过也是常有的事,那么今天,咱们四年级一班这个充满温暖与友爱的大家庭,就集体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好吗?板书(中秋佳节话团圆)
二、新授
师:首先,进入第一个话题:话中秋
活动一:神话中秋:
⒈同学们,关于中秋,你都知道什么?
⒉学生交流中,谈到了嫦娥奔月。让学生讲故事。
⒊你还知道什么?
当学生谈到吃月饼时,关于中秋节吃月饼,也有一些传说呢。(视频)大家可要看仔细啊!
⒋同学们,看来庆中秋吃月饼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了,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
教师:“是啊,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披着神秘的色彩,蕴含着古老的中国文化,代表着人们追求完美、追求正义、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为传承民族文化,从2008年起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日。”
⒌同学们,你还了解祖国各地、各民族欢庆中秋是什么样子吗?(各小组汇报)
⒍领略了各地、各民族的中秋风情,你有什么感受?
⒎是啊,人们欢庆中秋的场面可真热闹,丰富多彩的各地中秋文化令人眼花缭乱。
活动二:诗意中秋:
圆圆月饼品快乐:
⒈孩子们,各地庆中秋都有不同的方式,大家想一想,今天,在咱们班级这个大家庭里,你有什么好的主意来庆祝中秋?(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交流)
⒉我觉得大家的主意太棒了!我们就来个庆中秋联欢会好吗?
那就开始准备吧。请大家先在小组里研究准备一下,每个小组尽量推选出与中秋或月亮有关的精彩的节目,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到台前来表演。
⒊学生自由表演节目:
当学生表演到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同学们,漂泊在外的游子常以月亮的诗词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请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各小组展示搜集的中秋佳句)
出示句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师:中华诗文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些诗歌,让我们似乎看到一轮明月下浓浓的乡情和不尽的情思。
⒋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赏月对诗会友是必不可少的。咱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过过诗瘾,如何?
请大家开动脑筋,续编这首儿歌。看哪个小诗人能够续编的合情合理押韵,老师,先来续编一下,
现在请大家静静的想一想。谁先来?
出示大屏幕:
八月中秋月儿圆,--------------。
师:佩服,佩服!同学们还真有两下子,小小年纪就能作诗颂文,,将来肯定要成为小诗人!孩子们,你的心情怎么样?(板书:快乐)
⒌是啊,刚刚和同学在快乐中品味了中秋的诗情画意,品尝
中秋美食也不容错过。
中秋团圆品幸福
⒈拿出老师颁发的奖品,打开看看是什么?
⒉同学们,看到是什么礼物了吗?对,是月饼.爱吃月饼吗?你们都吃过什么口味的月饼?
⒊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现在,咱们就来一起品尝月饼吧。美味不可以多食,一人一块细细的品味,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品味的感受。
⒋请小组长将月饼均匀地分到每一个孩子的手里。
⒌老师想随机采访一下同学,品尝的滋味怎么样?
⒍同学们,品尝完月饼,谁来说说你品味月饼的感受?
⒎是啊,月饼是圆圆的,吃到嘴里的感觉是香香的,甜甜的。我们这个大家庭在一起联欢,吃月饼,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板书(幸福)
甜甜月饼话感恩:
⒈同学们,今天,我们团圆了幸福了快乐了,你们可知道,在这幸福的背后,有多少人在我们默默付出。(出示图:各行各业的人们。)
⒉同学们,你都在视频看到了什么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⒊是啊,为了让我们过一个团圆祥和的中秋之夜,他们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能回家过节和亲人团聚。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感恩、珍惜)
⒋是啊,我们应该心存感恩的心,好好珍惜拥有的这份幸福。(板书:感恩)
中秋佳节倍思亲:
教师:“孩子们,中秋夜,我们和家人团聚了,今天,咱们班级这个大家庭团圆了,幸福了,可是你们知道吗?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大家庭,香港和澳门都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是我们的祖国母亲还有一个孩子还没有回来,你知道是哪里吗?”
生:宝岛——台湾!
教师:“台湾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秋节,是我们共同的传统节日。而中秋赏月是我们共同的中华风情。而中秋赏月时,台湾人又是怎样思念大陆的亲人的呢?我们来共同欣赏台湾诗人彭邦桢作词的歌曲---月之故乡。(播放歌曲)
教师:“孩子们,这首诗的意境美不美?感情深吗?让我们再来饱含深情的品味台湾同胞对亲人的思念吧!我们共同期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
活动三:送祝福
⒈同学们,刚才我们领略了我国千年的文化,体验了今人的情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把那美好的祝福送给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建设者,送给台湾的小朋友和世界各地的华人,送给灾区的孩子,送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吧。
⒉谁先来表达一下你的祝福?(板书:感恩 团圆 统一)
用中秋节团圆月饼写一段话(篇七)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月饼赞》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月饼赞
摘要: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