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元宵节】
篇一:《关于元宵节的歇后语》
关于元宵节的歇后语
正月十五赶庙会——随大流
正月十五看花灯——走着瞧
正月十五卖元宵——抱成团
正月十五贴春联——晚了半月了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云遮月——不露脸
茶壶里下元宵——只进不出(比喻非常吝啬,只许别人给他东西,他的东西从不外给。)
茶壶里煮元宵——满腹心事(食)
墨汁煮元宵——漆黑一团;一团漆黑
柳条篮子摇元宵——滚蛋
元宵掉进糨糊盆——糊涂蛋
元宵掉进肉锅里——说他混蛋,他还心里甜
元宵里裹爆竹——糖衣炮弹
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块儿
苞谷面做元宵——捏不拢
肉锅里煮元宵——浑蛋
肉汤里煮元宵——混(荤)蛋
正月初一捧元宵——只只好;个个好
正月十五才拜年——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打灯笼——年年都一样
正月十五打牙祭——一年一回
正月十五的龙灯——任人耍;由人玩耍 正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正月十五的走马灯——反复无常 正月十五放烟火——好景不长
篇二:《有关正月十五的文章》
霓虹灯下
赵子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青砖铺就的路旁,光影阑珊。
漫步在并不宽敞的小径上,静静聆听穿越千年的呼唤,灯光,渐渐迷离。
满城的火树银花,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在繁杂喧嚣的人声鼎沸中,却体会到了从未如此浓郁的年味。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刻着“西津渡”三个大字的石旁,设起了喜气洋洋的“门户”,原本历史的沧桑感,竟莫名地失去了,多了几分长青的慈祥,在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看着忙碌一年、各自一方的人们团聚一堂,不禁也舒展了心中的牵挂,放下了忧思,于此共同欢歌。
依稀记得,那年正月十五,站在江边,看着一盏孔明灯冉冉升起,深沉静寂的夜被划破,橘红色的光晕透过纸糊的灯面,暖暖的,呼啸而过的西北风,也被安抚了似的,渐渐平和下来,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向江的对面飘去。不知不觉地陷入那柔和的光芒所带来的抚慰之中。黑夜之下的一切,宛若都被这橘色的光辉笼罩,那时的我,从未觉得有什么比这更美好,所有的人、树、草、木,甚至连一江春水在此刻都散发着一种亲切,宁静,心浮气躁皆被抹去,只是带着一种虔诚的企盼。
原来,世界也可以如此温柔。
自古以来,元宵的灯,就从未灭过。它照过繁华开放的唐,照过
积贫积弱的宋,照过金戈铁马的元,照过被世人误解的明,照过初始进取最终却闭关锁国,饱受外来侵略者蹂躏的清......元宵的灯,照亮过多少人的心扉?元宵的灯,从不会灭,也永不会灭,它是在黑夜中熠熠生辉的一线希望,是别离中无法相见亲人的一抹相思,更是人们在新年之末,对全新生活的企盼。元宵的灯,载着太多太多这世间所寄予它的一切,都会化为它飞向天际的能量与动力。因此,即便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生灵涂炭、满目疮痍之时,仍能倔强地发出微弱的光芒,纵然忽明忽现,却给人鼓舞。
记忆中那盏孔明灯,早已悠悠地飘走,而我,却驻足于此地停留,夜渐沉,月光将无边的思绪挂在林间枝头,那一点光亮,却始终难以从心中抹去。
提步向前,漫无目的地在如织如潮的游人中穿梭,向前、向前、向前,也许没有尽头,那一抹曾点亮星空的光华,终究静静地停在某处,等待着有一天,有一个人去发现,它曾在这里停留。
不急,时间,早已成为过往云烟。
霓虹灯下,光影绚烂,很美。
月色灯火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于辰昕
夜未央,灯火阑珊诉寒凉。寒风谁思量。此山不解此水语,此水似懂霓虹光。几载烟雨几许风霜,岁月只顾自流长。淡淡模样,波光
影里暗荡漾,远去,还有绕指香、缠耳乐。
——题记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曾这样形容元宵夜:“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虽然如今的传统节日大不如从前隆重,但传统习俗依旧在。即使没有东风夜放花千树,也有一夜鱼龙舞,热闹非凡,曾经只能看到红红火火,现在更能看到五彩缤纷。
千年之前的元宵,辛弃疾曾在灯火辉煌处众里寻她千百度,却蓦然回首时看见在灯火阑珊处的她。光阴似箭,如今辛弃疾不再,诗中的她亦不再,一世长安,终究没入岁月红尘„„
西津古渡畔,华灯初上,夕阳隐去了光辉,灯火映亮了长江。夜幕垂临,不闻静寂,却听得熙熙攘攘。脚下青砖,穿梭千年,通向未来,亦通向历史过往。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点一盏灯,听一夜孤笛声,忆江上风起云涌,愁煞渡头人;看就生红船乘风破浪,济渡救生。走进待渡亭,渡船已在一百多年前,或是更早的时候离去。在待渡亭中,侧耳倾听,已听不到江涛拍岸、桨橹击水,没有船工的吆喝、渡江人杂沓的脚步,也听不到独轮车的吱吱呀呀,只有风簌簌掠过树梢,还有不知从哪座房屋中传出古琴的音韵,很轻,很美,很悠远。
花市灯如昼,有老者凝视着大红灯笼,忆往昔、念故人,奈何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有孩童提着荷花灯,轻轻放在池塘,许下单纯的心愿。在游人笑语中,灯火绵延千里,从远古而来,向未来奔去。
灯,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寄托着美好的愿望,一盏明灯,一曲箫音,涟漪了前世今生的眷恋。
正月十五是元宵,也是月圆之夜。有人家月圆人圆共赏明月,也有游子孤身一人,唯有祝愿千里共婵娟。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张祜在西津渡停歇,道“一宿行人自可愁”。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吹彻霓裳清路下,嫦娥独自对芳樽。香榭亭台阁楼宫阙,细雨轻浮波无烟。亭台楼阁,灯火依旧;浮世三千,谁人记得。
照明现在,点亮未来
——西津渡观灯有感
镇江实验学校 胡景峰
在新年爆竹声的回响中,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嘴中还余着元宵的美味,我们来到了西津古渡。
渐渐地,时间一点一滴地溜走,到了太阳公公下班的时间;夜幕悄悄降临,它带来了星星、月亮,也将天上的街市带入了人间,带到了西津渡。那万丈的光芒吸引着我,走啊走,来到大门前,西津渡仿佛将古老的气息甩在了一边,换上了流光溢彩的花衣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驶于江上的救生红船,红色的船身为遇难的人员带来了希望,给肆虐的浪涛发出警示,白色的船帆拥抱着海
风,在给救生红船以前进的动力,“一帆风顺”四个大字,是对航海事业的美好期盼,闭上双眼,我仿佛站在船上,迎着风,顶着浪,即使有重重的阻挠,我也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睁开眼,便已经是另外一片天地,以往古色古香的小巷一改往日的风貌,这是一片灯火辉煌的集市。大灯,小灯,亮着,闪着,仿佛会说话一样!
穿过小巷,扑面而来的是一束刺眼的光芒,缓缓睁开眼,才发现那是一盏美丽的巨型莲花灯,那柔情的粉色令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宝莲灯》的传奇故事,正回味着沉香劈山救母的宝贵品质,又望见了另一番景象,让你觉得自己在时空隧道中自由的穿梭着。这不是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嘛!就连咖菲猫也在一旁捧场,别有一番滋味!争逢羊年,羊村的几只羊也纷纷赶来报到,平如镜面的湖里倒映着多才多艺的羊羊们:弹着钢琴,吹着笛子,唱着歌曲,拉着提琴,敲着锣鼓„„京剧脸谱传承者中国古老的文化,一张张生动的脸谱让我们欣赏着,思考着„„舞台之上,功夫熊猫正在大展身手,好似在为自己的电影代言呢!
我们登上塔楼顶端,远远地眺望灯景,五颜六色的花灯到处都是,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灯文化也在传承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灯不仅会照亮我们的当下,更可以展望美好的未来!
又是一年元宵节,又是一次灯展,又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篇三:《有关春节的谚语》
有关春节的谚语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2.
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那年味多浓啊
3.
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有关正月十五的谚语。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大年初一街上走。
4.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有关正月十五的谚语。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有关正月十五的谚语。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5.
有一首旧北平的歌谣十分有趣
地道出了当时北京腊月的习俗: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白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宵„„
6.
天津年俗文化(年前、年后的习俗)有关正月十五的谚语。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帖吊酉、
三十的夜里闹一宿。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盒子往家转(赚)、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包饺子(捏小人)。
7.
“小寒大寒,打春过年。”民谚如是,童谣也如是: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8.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饭,
十一、十二八宝粥,
十三、十四窜汤丸,
正月十五元霄圆。
歇后语:
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块儿
茶壶里下元宵――只进不出(比喻非常吝啬,只许别人给他东西,他的东西从不外给。)
茶壶里煮元宵――满腹心事(食)
墨汁煮元宵――漆黑一团
肉锅里煮元宵――浑蛋
元宵掉进锅里――说你是混蛋你心里更觉甜
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正月初一捧元宵――都是好
谚语: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
俗语
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
一年一度元宵明
十五夜抱大猪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红火
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