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父亲节】
表示伤心的词语
心疼难过的词语(一)
若丧考妣 〖解释〗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泪如泉滴 〖解释〗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疾首痛心 〖解释〗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透骨酸心 形容极度伤心。 目断魂销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额蹙心痛 极度忧愁伤心貌。 触目伤怀 见“触目伤心”。 抱璞泣血 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五内俱崩 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痛哭流涕 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痛心入骨 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痛心拔脑 形容伤心到极点。 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伤心惨目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泣下如雨 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 如丧考妣 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泣不成声 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泪干肠断 形容伤心到极点。 肝肠寸断 比喻伤心到极点。 大放悲声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抱头大哭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哀痛欲绝 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悲痛欲绝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抱头痛哭
描写伤心的成语
心疼难过的词语(二)
哀痛欲绝 抱头大哭 大放悲声 肝肠寸断 泪干肠断 泣不成声 泣下如雨 人琴俱亡 如丧考妣 伤心惨目 痛哭流涕 痛心拔脑 痛心入骨 五内俱崩 抱璞泣血 抱头痛哭 悲痛欲绝 触景伤心 触目伤心 额蹙心痛 疾首痛心 泪如泉滴 目断魂销 人琴俱逝 人琴两亡 若丧考妣 伤心蒿目 伤心疾首 透骨酸心
为什么难过时会“心痛”
心疼难过的词语(三)
为什么难过时会“心痛”?
回答者:壹心理2014-11-17
还记得那位一直疼爱你的长辈悄然离开这个世界时的感受吗?还记得那位承诺要和你永远在一起的人最后还是对你说出“再见”时的感受吗?还记得曾经一起开开心心度过无数时光的朋友即将各奔东西再难相见时的感受吗?
那种感受,不仅像北方的深秋没穿秋裤,还有那么点透不过气来,细细的像有根针,如果尝一下,应该是酸酸的,我们叫它“心痛”。而且,当我们在心理上感到“心痛”的时候,在心脏的位置好像真的会感觉到生理上的疼痛。
这一切看似如此难解,而我们词语中的“心痛”“心碎”“伤心”又真的只是文学上漂亮的比喻说法,还是确有其痛呢?
一、从情绪的理论说起
情绪理论众说纷纭,在这片土壤上,谁都没有绝对的证据驳倒其它理论而一枝独秀。 19世纪末的“詹姆士—兰格理论”认为情绪体验是由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心率、血压、激素水平等的变化)造成的。
而之后的“坎农—巴德理论”则认为丘脑接收到外部刺激后,其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都是丘脑控制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阿诺德提出“评定—兴奋”说,认为情绪是大脑皮层对于刺激和环境的评定结果,按照“情景—评估—情绪”的过程产生情绪。
随后60年代的沙赫特提出了两因素理论,他认为情绪由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产生。第一,个体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出汗、心慌等;第二,个体对于生理变化进行了认知性的唤醒。【心疼难过的词语】
情绪的各派理论林立纷繁,但综合可以看出,心脏在情绪中并不仅仅是受制于大脑皮层的控制那么简单。
二、心脏比看上去更复杂
虽然现代解剖学认为大脑是产生意识活动的基础,而心理学绝大部分研究又是分析颅骨中那大团灰质和白质,但在东西方文化中,仍倾向于将心脏视为灵魂的居所。一些学者认为,心是有一定特殊功能的。
心理学博士Rollin Mc Craty认为心脏具有自己的情感智能。在一个实验中,他让被试坐在计算机前观看一张张能够诱发一定情绪的图片,比如毒蛇、血腥场面、痛哭的人们……同时,用仪器记录下被试的生理数据。结果研究者惊讶地发现,心脏居然会在呈现图片之后比大脑更快做出反应,之后才是大脑,最后才是身体。
心理学教授Gary Schwartz认为心脏具有类似于大脑功能的“小脑”,叫做心内神经节。这些心脏的小脑可以和人类的大脑一样处理一些信息,甚至反馈给头颅中的大脑。Schwartz用一些做过心脏移植手术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那些做过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变得更像心脏原来的主人。例如一位叫詹姆士的英国老汉本是一个粗鲁散漫的人,但却在心脏移植手术之后变成了一个善良细腻的诗人,这正是心脏原主人的特点。【心疼难过的词语】
如果心脏真的具有自己的情感的话,那么在难过的时候,它可能不仅仅是由于激素造成的不适,而是你的心脏也在悲伤,是不是觉得很有诗意?
不是风痛,不是幡痛,
仁者心痛
但这种观点还缺乏足够的证据,大家比较公认的一点就是,心脏是一个敏感的器官。
三、心脏其实很敏感
伦敦大学学院的Andrew Steptoe教授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让被试想象自己是在超市被冤枉偷东西。许多被试都感觉到这个任务会产生压力反应和不好的情绪体验。主试则记录下被试的各项生理指标,并且立刻抽取一部分血液,检测其中含量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除了血压升高之外,被试的血液中压力激素的含量也上升了,包括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它们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比如更有活力地去同危险的野兽搏斗。此外,血液中使人凝血和发炎的化学成分也会增加,它们和压力激素有相似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一样,不断地抽送血液,让血液能在全身循环。但是它并不仅仅是一团会抽动的肉,它也是很敏感的。对于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变化也会产生反应。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心脏的不适了。
而且,有研究表明,情绪会影响人在生理上的感受性。当我们产生负性情绪的时候,对于疼痛的感觉性也会大大提高,主观上更容易察觉到生理上的痛。平时感觉不是很明显的微弱疼痛,此刻会被放大。反之,快乐的时候,疼痛感则会降低。
四、让你痛是为了让你活下来【心疼难过的词语】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难受时会心痛,是具有进化学意义的。人类作为哺乳类动物进化而来具有较长的成长期,在这个过程中人很脆弱,需要依附于哺育者(主要是母亲)的保护,才能很好地在危险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依恋被视为人类最早最重要的情感关系形式。在我们嗷嗷待哺的时候,最让我们悲哀的事情就是妈妈不在身边。为了能引起妈妈的注意,就要用哭声将她唤过来。而唤起哭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疼!这样,社会性疼痛便和生理疼痛有机结合起来了。
苏格兰是心脏病高发的国家,他们的医学专家长期分析心脏病产生的各种原因。他们发现,在苏格兰经济和社会极动荡的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心脏病发病率极高。为此他们做了一项调查,从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各选取350人。结果发现出生自贫穷地区的人体质更易发炎,也更易患心脏类疾病。也就是说,不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让人们愁于生计,总是怀着负面的情绪,还会给我们一个应对恶劣环境的身体机制(发炎机制、肾上腺素神马的),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敏感的心脏并不好。
苏格兰的Harry Burns医生认为:“动荡的环境,困苦的家庭,似乎将信息送到了婴儿的脑袋,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危险,需要让大脑内负责紧张压力的区域多发育一些。”准备面对恶劣的环境结果,使得这一代生于忧患的孩子拥有更接近心脏病的体质。
心痛其实更像是一个信号,它不仅仅反映了当时让人痛苦的情景,其实它也在给我们一个提示,那就是别再让自己疼着了。就像摸热炉子我们会烫的缩回手一样。在发生了心痛的事时,我们应该学会用心理学的方法平复自己的悲伤情绪,别老让自己疼着。
我们可以学学冥想,通过安静地集中精神,来改善情绪。或者就用詹姆士提出的一个简单办法:开心地坐直身体,并假装很开心地说话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