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 母亲节 |

【www.guakaob.com--母亲节】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第一篇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活动目的:

人文性目标:

1、全面了解黄河,培养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2、关注黄河现状,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工具性目标:

1、积累关于黄河的诗词。

2、口头表达目标:训练充满感情地演说。

书面表达目标:

1、灵活运用所搜集的资料,恰当取舍。

2、个性化表达。

活动整体设计:

一、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所以,黄河流域被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被称为“母亲河”。

二、黄河知识竞答

1、黄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2、 黄河流经的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3、 黄河流入地?

渤海

4、 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

第二大河

5、 黄河全长有多少公里?

5464公里

6、 黄河附近最著名的瀑布是?

壶口瀑布

三、黄河的全貌(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图片)

一位诗人曾经说,黄河是太阳和月亮降下的神女。

神女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奔腾东下,在甘肃南部展身躯,舒广袖,划出了第一道优美的曲线,留下了著名的“九曲黄河第一弯”。【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四、黄河的历史

黄河早在我们华夏民族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约110万年前,古代先民“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开始在黄河流域内生息繁衍,最终形成黄河文明。 你知道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有哪些吗?

作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人类文化遗址有很多,其中最为人知道的就是半坡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蓝田猿人文化也是很有名的,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除此外还有:西侯度猿人文化,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大荔猿人文化,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丁村古人文化,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河套新人文化,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

期智人;细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铁器文化。

五、黄河边上的故都

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

秦朝定都于咸阳

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定都于洛阳

魏晋均定都于洛阳

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六、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的地方: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与陕西之间的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之魂。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七、黄河之歌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谱写了一曲曲精美绝伦的诗歌,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1、黄河相关的成语

河山带砺—— 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象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河清海晏——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 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泾渭分明 ——古时泾浊渭清。在交汇处,清浊十分明显。后来,常用泾渭分明来比喻人品的清浊。

中流砥柱 ——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2、黄河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流泪。

3、黄河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

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

4、名家笔下的黄河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李白《古风》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李白《寄远》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唐)杜甫《黄河》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刘禹锡《浪淘沙 》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唐)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

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唐)李商隐《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

5、诗词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八、黄河之忧(图片展示)

【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两岸百姓对其近乎漠视的污染和掠夺,却日日威胁着这条母亲河的健康。【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治理黄河,拯救黄河

我们把黄河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看着母亲遭受这些灾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无动于衷。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郑重发出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请大家思考讨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拯救黄河?

1、认识、宣传保护黄河的意义。

2、树立忧患意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4、兴修水利。

5、统一整治工业、农业、生活排污。

九、治黄成果

1、小浪底工程是景区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不光仅是中国治黄史上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杰作,投资额420亿元人民币,共创三项世界纪录,六项中国之最,呈现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山水交融,水光潋滟,风光旖旎,构成一副山青水秀、北国江南的壮丽画面。

2、黄河三角洲新生陆地。

十、跟同学们说说你心中的黄河。

十一、用你心中最美的语言说出你对黄河的感谢。

十二、结束语

让我们积极投入到拯救黄河的运动中来吧,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流碧水之日、焕昔日光彩之日将不远矣。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原因论文》
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第二篇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原因探析

摘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文章主要探讨黄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关键词:黄河;母亲河

是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为什么把黄河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据在哪里?我们从如下几个大的方面论证黄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第一,中国轰动世界的主要文物考古成就以及世界著名遗产在中国的部分大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例如,甲骨文的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河南殷墟的发现这些考古成就在黄河流域发现;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曲阜三孔这些文物古迹也坐落在黄河流域。 第二,中国通行的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的天文历法体系诞生在黄河流域。由于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耕社会,春耕秋收都与天气气候息息相关。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据太阳运行的周期,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的变化,用以指导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是直接为农事活动服务的,二十四节气的测量与绘制,依据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气候状态,因而原始的二十四节气所形容的农事活动的准确性在黄河中游一带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按现在情况来

看,在山西南半部、陕西北半部、河南全境、河北东南部较适用。” 显而易见,二十四节气诞生在黄河流域是不争的事实。

《黄河和长江为什么是母亲河》
称黄河母亲河为甚 第三篇

黄河和长江为什么是母亲河

黄河: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长江,横贯中华大地,日夜奔腾不息,迄今大约有两亿多岁了。它同黄河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生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属于“猿人”阶段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的历史,是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考古学家在长江上下游,还发现不少地方仍留下中华民族童年的遗迹。如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就有云南“丽江人”、四川“资阳人”、湖北“长阳人”的化石和石器。这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遗迹,距今亦有十几万年至一万多年了。70年代发现的江西清江美城和湖北黄陂盘龙城两处商代遗址,证实了这里至少在3000年以前已经发展了和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基本相同的文化。在距今4000至6000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人已经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定居生活,创造出较高水平的原始社会文化。 之所以长江被称为母亲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45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