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 感恩节 |

【www.guakaob.com--感恩节】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一)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一、 教学设计理念: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有的学生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太礼貌,甚至顶撞父母;有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甚至嫌弃父母老化、啰嗦、贫困;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甚至做出忘恩负恩、伤害父母(动辄要“告”父母)的事。所以我设计了《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这堂以孝敬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孩子认识到,在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

在设计上,我一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唱主角”,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逐渐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学生感受关爱,学会感恩父母。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 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展示在亲子关系方面的各种表现,体会父母的 关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通过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通过活动,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的方法,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并通过活动把自己的所想所感与父母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的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的改善亲子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与小学时相比、亲子关系表现为如下特点: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降低;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认可,信任,甚至赞赏;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是

自己的私有财产,因而不能公平,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色彩减少;内心矛盾冲突强烈,其理性相对较差,感情、行为冲动较多;亲子关系由简单到复杂。情感方面,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意父母再的把自己当成小孩子看待;而在父母的心目中、却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还很不成熟,还需要呵护。这时,经常会使孩子感到父母过分把自己当成小孩子,过多干涉自己的的事,因而会产生种种不满情绪,与父母发生冲突。

四、教学内容分析:

1、报答养育之恩这是从父母对孩子成长,进步的作用这一角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父母不仅仅赋予我们生命,更重要的是父母在我们的一生中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父母永恒而又无处不在的爱里、培育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享受爱,读懂爱,更应回报爱。来自父母的恩情是世界上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可以从每天的日常生活放手,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孝敬父母。

2.爱的冲突从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在亲子关系中出现在不和谐虽然是正常的现象,但任其自由发展将会破坏亲子关系,破坏正常的亲子沟通.对于大多数现代家庭来说,家长对自己的独生子女一般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对他们的未来倾注了全部的希望、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使他们获得较好的教育, 以便将来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对他们的心理世界却了解甚少,很少关心和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造成双方心理上的沟通发生困难,亲子关系出现紧张,因此学会处理和化解这种爱的冲突十分重要。

五、课前心理情感的准备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受到教育,感受到父母的真情,产生爱父母的情感,而不是靠枯燥的说教往学生的头脑中灌。我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开始了以下准备工作:

1、加强宣传发动,向学生公布了本次《感受关爱,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部分活动方案,进行全员发动,营造活动氛围。

2、选定主持的同学。

3、制定“感恩调查问卷”。

4、收集一系列反映父爱、母爱的感人肺腑的文字材料、歌曲、MTV和背景音乐。

六、教学过程:从一首歌曲,一个故事导入新课。

班会正式开始前播放音乐视频《感恩的心》,让同学们说出《感恩的心》背后的故事。(小女孩雨中用手语做着“感恩的心”的故事,略。)引导学生思考谈感受:你是否像故事中的主人一样真正感受到了那种刻骨铭心的爱了吗?你认为生活中你有要感恩的人吗?步入班会主题《心系父母,学会感恩》

(一)、分发“感恩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抽样分析。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

(2)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3)爸爸妈妈每月为你花费的钱占了工资的多少?

(4)爸爸妈妈每月为自己花费的钱占了工资的多少?

(5)在你的学习上,你爸爸妈妈给过你帮助吗?

(6)你父母知道你生日吗,给你过生日吗?

(7)(8)(9)(10)、、、、、、

通过“问卷”的调查引起学生的思考,明白:父母为我们终日操劳,默默奉献,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汗水,而我们作为儿女的对父母的关心却远远不够。

(二)、通过书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整理、摘抄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诗文、歌曲和故事,如《游子吟》、《感谢》等感恩诗文。《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等感恩歌曲。“黄香温席”、“陈毅探母”等感恩故事。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亲情的温馨,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三)、通过情景小剧场、亲情对对碰,由学生来演绎亲子之间的交往场景,提示由于某种原因看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认识便不同、认知中有彼此一致,也有偏差,尽管生活中部分子女与父母的认知有偏差,但要让学生懂得父母的心、父母的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体会父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化

解与父母冲突的方法。并设置: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用最短的语言说出心里面最想和父母亲说的话、或建议,或看法,在活动体验中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

(四)、教师小结,由老师对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做一个小结,提出目标方面的要求

(五)、课后作业:“爱心”行动——“升华亲情,学会感恩”

1、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

做一天爸爸或做一天妈妈。洗衣叠被、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预决算开支等,体会父母工作生活的辛苦。在真切体会之后,学生才能有感而发。

2、完成爱心家庭作业: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七、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大家感受着、思索着、回忆着来自父母的爱,沉浸在爱与被爱中。

2、以前,孩子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都理所应当,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这一堂课以及课后活动的延续,会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憾,使孩子们明白,原来爱就在生活中最平常最细微之处。

3、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让孩子们由体会到感激,从而更敬爱他们的父母。从感激父母开始,感激老师的教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所有给过他们帮助和关怀的人。

4、希望教学活动过程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争当“好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一心想着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的方法。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二)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理念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乌鸦反哺,

羔羊跪乳”“知恩图报”等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曾经为培养中华民族的高尚道德情操起到很好的作用。可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 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了,无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和爱护,以致对父母不太礼貌,甚至顶撞父母,嫌父母啰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 。造成亲子关系冷淡,代沟加剧。

在设计上,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唱主角”,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逐渐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学生感受关爱,学会感恩父母。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2、难点: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创设情境、讲故事、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懂你》《感恩的心》、《母亲》、《父亲》、《烛光里的妈妈》等。

六、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播放音乐《懂你》故事导入:有两个人同时去见上帝,问上天堂的路怎么走。上帝见两人饥饿难忍,就给他们一人一份食物。一个人接过食物,甚是感激,连声说:“谢谢,谢谢!”而另一个人接过食物,却无动于衷,好像别人就应该给他似的。于是,上帝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被拒之门外的人很是不服:“我不就是忘了说句‘谢谢’吗?”上帝说:“不是忘了,没有感恩的心,就不可能说出谢谢的话;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爱别人且也得不到别人的爱”那个人还是不服:“那少说一句‘谢谢’差别也不能这么大呀?”上帝说:“这没有办法,因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铺成的,上天堂的门也只能用感恩的心才能打开。”

问题思考:“上帝为什么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呢?”引导学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亲情回顾

1、走进亲情,问题调查

①父母亲的生日是_________。②父母亲的体重是_________。

③父母亲的身高是________。④父母亲穿_______码鞋。

⑤父母亲喜欢颜色是________。⑥父母亲喜欢食物是________。

⑦父母亲喜欢的日常消遣活动_____。⑧父母亲喜欢做的运动是________。 ⑨妈妈经常用来教育你的口头禅是_______。

2、体验亲情

反思讨论:自己都做了什么?

1、让两学生诵读《感恩父母》

落叶在空中盘旋,那是树叶对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天上飘扬,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

我们沐浴着父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母爱的亲情成长。

是他们让我们体验了生命。

是他们让我们茁壮成长。

父爱是最广阔、真诚的爱。

母爱是最圣洁、无私的爱。

父爱崇高伟大,他刚中有柔。

母爱深明大义,她柔中有刚。

父爱之恩,与江河同流,与日月风辉。

母爱之情,能惊天动地,感泣鬼神。

愿天下儿女,别忘了回报父母一缕浓浓的芳馨。

让我们真诚的祝愿天下父母——健康快乐!

2、听音乐《父亲》和看视频演讲——邹越教授《让生命充满爱》

3、感恩父母,回报于行

爱的回报不仅要言于口,更要见于行,古有结草衔环,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要感恩的是我们的父母,怎样回报我们的父母?(小组展开讨论并交流)

马上就到三八妇女节了,自己想对辛苦了一年的妈妈说什么、做什么?(全班交流)

四、感恩父母,铭记于心——宣誓

全体学生起立,举起右手,握紧拳,郑重宣誓:

亲爱的爸爸妈妈,从今天起,我一定听您的话,不惹您生气,坚决不做违法的事,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以优异的成绩作为对您的孝敬和报答,将来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一定好好爱你们,尊敬、孝敬你们。【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五、总结拓展

1、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2、讲述: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有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爱父母要体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处做起,去爱我们的父母,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爱我们的祖国。【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六、课后实践作业

1、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感恩之情。

2、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做一件让妈妈感到幸福的事。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三)
班会方案:《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理念

小学生守则第七条提出: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可在和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设计了《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这堂以孝敬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孩子认识到,在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

二、课前心理情感的准备。

在确定班会课的主题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受到教育,感受到父母的真情,产生爱父母的情感,而不是靠枯燥的说教往学生的头脑中灌。我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一方面让学生开始了以下准备工作:

1、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活动氛围。播放《父亲》和《母亲》的mtv,让学生感受到那如山的严父爱、如水的慈母心,进行全员发动,并公布了本次《心系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2、选定主持的同学。

3、收集一系列反映父爱、母爱的感人肺腑的文字材料、歌曲、mtv和背景音乐。

4、然后将适合本节班会课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5、活动准备。

(1)你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让学生在回家与父母交流自己名字的含义中明白:自己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自己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织。

(2)搜集班级中反映母爱和父爱的震憾心灵的亲情故事,让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把它写下来,并在班级中进行了一次朗诵比赛。另一方面与学生家长对话,搜集学生在家中的突出表现。

(3)课间播放感恩歌曲,结合音乐课,

全班同学边做手语边学唱《感恩的心》

(4)开展我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端一杯茶,说一个笑话等孝敬活动,让孩子明白如何来回报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课前资料的搜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用心感受父爱和母爱,学会感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知恩图报。

三、注重体验感悟,在活动中进行教育,使教育源于生活,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比空洞的说教更为有效。因此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使教育走进生活,贴近学生,使整个课堂在情感体验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我给学生创设了多个情境: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讲述与母亲发生的感人故事,关心父母的小统计,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你打算怎么做,把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等。所有这些都来自学生生活,是那么亲切,可以看见,可以摸到,这样的设计也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学生行为的指导更有效。班会不拘于形式,让学生从真正的参与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1

、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大家感受着、思索着、回忆着来自父母的爱,沉浸在爱与被爱中。

2、以前,孩子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都理所应当,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这一堂课以及课后活动的延续,会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憾,使孩子们明白,原来爱就在生活中最平常最细微之处。

3、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让孩子们由体会到感激,从而更敬爱他们的父母。从感激父母开始,感激老师的教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所有给过他们帮助和关怀的人。

4、希望教学活动过程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争当“好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一心想着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

”,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我们这节课,就是要给他们创造一个爱的氛围,让他们学会关心,知道感恩,创造更为和谐的社会。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四)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信阳镇小学第八届课堂教学大比武

暨“同课异构 同课异教”活动执教教师教学设计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五)
《学会感恩——感恩父母》说课稿

学会感恩——感恩父母》说课稿

一、确定主题: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孩子形成高尚的情操;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因此把《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确立为我班的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二、分析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班上孩子多数处在长辈的呵护状态之中,导致他们形成了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总想自己主宰他人,却很少去读懂父母的爱,更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当然有部分学生在感恩父母这方面也是做得很好的。)再加上在较长时间里,我们忽视了学生成长中的“感恩教育”,所以现在的孩子普遍有“自私、冷漠、孤僻”的一面,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学会感恩对孩子至关重要,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要让学生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有一颗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前苏联有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感恩教育我们必须从教育感恩父母开始。

【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说课稿】

五、说活动方式:

根据以上的设计理念,我采用了以下的指导策略:(一)自主选择的策略: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和向父母表达感恩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二)主动参与的策略:通过让学生唱歌、倡议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活动。(三)个性发展的策略: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照反思自己感恩父母的行为,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个性化的发展。(四)自主合作的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成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五)探究体验的策略:通过多媒体播放故事、广告、音乐等材料,激发学生的体验;同时,学生在看,听,说、唱的探究过程中也获得了体验。

六、说活动流程:

(一)自主活动流程:(我指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收集信息,让学生自愿参与自己喜欢和特长的小组,并给自己的小组命名:记事小组、故事小组、名言小组、歌唱小组、倡议小组)

1、记事小组:记自己感恩父母的事情。

2、故事小组:收集感恩父母的故事。

3、名言小组:收集感恩父母的名言。

4、歌唱小组:学唱歌唱父母的歌曲。

5、倡议小组:写感恩父母的倡议书。

(二)集中活动流程:

(三)生成活动流程:

我说:刚才倡议小组提出来的意见很好!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例如:(用大屏幕出示以下的方式。)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3、给父母打个电话,送去一声问候;

4、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

5、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这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生成新的子课题。]

(四)活动结束流程:

1、现在以一首动听的歌曲来结束我们这一阶段的活动,多媒体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651186.html

    上一篇:写给儿子的寄语 精选

    下一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