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南开15春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二)》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第一篇

15春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二)》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于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对秋柳的的吟咏,表达惆怅伤感的情调

B. 对杨花飘零受到冷落而又不甘消沉的姿态进行了描写

C. 表现作者洁身自好、自我化解的士人品格

D. 物我交融,神形相合

正确答案:A

2. 对于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艺术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B. 具有深邃之境

C. 形散神聚的结构

D. 不以物伤性

正确答案:D

3. 下列对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南明诸王覆灭的事实为背景

B. 善于用典,比喻象征

C. 抒发作者抗清复明的坚定意志和信念

D. 表达作者及时享乐的人生态度

正确答案:D

4. 下列哪项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家()

A. 方苞

B. 汪中

C. 姚鼐

D. 侯方域

正确答案:B

5. 下列哪项不属于清初词坛的代表()

A. 阳羡派

B. 浙西词派

C. 常州词派

D. 纳兰性德

正确答案:C

6. 下列作家中,号石湖居士的是()

A. 范成大

B. 杨万里

C. 吴文英

D. 张孝祥

南开15秋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二)》在线作业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第二篇

15秋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二)》在线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蒲松龄《婴宁》中婴宁的形象特征()

. 爱花成癖

. 豪放不羁

. “呆痴如婴儿”

. 笑口常开

正确答案:

2.下列关于高启《秋柳》说法错误的是()

. 高启此诗实际是借咏秋柳暗示一种政治氛围和诗人处境

. 气势雄浑境界开远

. 明顾起纶《国雅品》云:“高侍郎季迪,始变元诗之体,首倡明初之音,发端沉郁,入趣幽远,得风人激刺微旨”

. 反映了诗人蔑视功名,不满现实,追求归隐之乐的生活意愿

正确答案:

3.下列哪项作品不属于清代遗民诗人()

. 顾炎武

. 钱谦益

. 吴嘉纪

. 屈大均

正确答案:

4.下列哪项不属于清初散文文人之文的代表()

. 魏禧

. 汪琬

. 顾炎武

. 侯方域

正确答案:

5.下列戏曲中,“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是()

. 《桃花扇》

. 《长生殿》

. 《牡丹亭》

. 《西厢记》

正确答案:

6.下列哪项不是宋初模仿唐诗的三大流派()

. 学白居易的白体

. 学李商隐的西昆体

. 学晚唐诗人的晚唐体

. 学李白的太白体

正确答案:

7.对于欧阳修《秋声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通过对自然秋景的感叹,转入对人事忧劳、形神日渐衰丧的悲叹

. 诗化的笔法

. 写景、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炉

. 骈偶和铺排的延续

正确答案:

8.关于词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从音乐方面说,词的产生与当时流行的音乐"宴(燕、讌)乐"有关

. 从文学方面说,词是诗乐结合的新创造

.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 从社会方面说,词是城市形成,城市生活日渐繁荣,文人娱乐活动频繁的结果

正确答案:

9.下列哪项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家()

. 方苞

. 汪中

. 姚鼐

. 侯方域

正确答案:

10.被分为两段的一首词可以被称为()

. 单调

. 双调

. 双叠

. 四叠

正确答案:

11.下列对于清代小说戏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清代小说:中国小说发展的顶峰

. 清代戏曲横向:传奇胜过杂剧

. 清代戏曲纵向:前期胜过后期

. 清代戏曲横向:杂剧胜过传奇

正确答案:

12.在下列戏剧作品中不属于历史题材的是()

. 《梧桐雨》

. 《西厢记》

. 《长生殿》

. 《桃花扇》

正确答案:

13.下列哪项作品不属于明代白话通俗小说的繁荣()

. 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

. 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小说

. 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

. 以《金瓶梅》为代表的拟话本小说

正确答案:

14.对于欧阳修《戏答元珍》内容主题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描绘了山乡早春之景

. 表现了谪边的悲凉

. 表现了思乡恋京之情和不遇之苦

. 章法布局错落有致

正确答案:

15.被王国维举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词作家是()

. 辛弃疾

. 姜夔

. 朱彝尊

. 纳兰性德

正确答案:

16.下列关于秦观《踏莎行》的分析错误的是()

. 表达了谪居之恨的内容主题

. 本词塑造作者的自我形象,超越现实风雨的闲人形象,超越人生坎坷大丈夫形象

. 王国维以此词为有我之境,并说:“少游词境最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为凄厉矣”

. 对于本词艺术意境,苏轼曾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以至书于扇面,永志不忘 正确答案:

17.对于欧阳修《秋声赋》对赋体发展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是对悲秋的主题的深入发掘

. 散文化的笔法

. 写景、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炉

. 骈偶和铺排的延续

正确答案:

18.下列关于词的体制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音调来划分的

.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

.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属于广义诗歌

正确答案:【《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19.下列关于苏轼《定风波》的分析错误的是()

. 本词表达的人生态度,超越风雨,超越人生坎坷

. 本词塑造作者的自我形象,超越现实风雨的闲人形象,超越人生坎坷大丈夫形象 . 以自然风雨喻政治风雨,语意双关,寓意深刻

. 表达了作者低沉消极的情绪

正确答案:

20.下列对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以南明诸王覆灭的事实为背景

. 善于用典,比喻象征

. 抒发作者抗清复明的坚定意志和信念

. 表达作者及时享乐的人生态度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唐宋派主要人物有( )

. 王慎中

. 唐顺之

. 曹溶

. 归有光

正确答案:

2.北宋主盟诗坛的代表人物( )

. 王安石

. 苏轼

. 黄庭坚

. 陆游

正确答案:

3.晏殊《浣溪沙》在艺术特色上有哪些特点( )

. 一为“惜春”

. 二为“怀人”

. 境界深远

. 浑然圆整

正确答案:

4.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在内容上有( )

. 通过遭贬遇赦途中的感受,表现作者心胸坦荡,荣辱不惊

. 对待困境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和幽默性格 . 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 随遇而安的放达

正确答案:

5.清中叶关于诗词学说有( )

. “本性”说

. “格调”说

. “肌理”说

. “性灵”说

正确答案: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6.桐城派代表人物有( )

. 方苞

. 刘大櫆

. 姚鼐

. 侯方域

正确答案:

7.明初诗坛代表人物( )

. 高启

. 白朴

. 刘基

. 胡惟庸

正确答案:

8.宋末爱国诗人有( )

. 文天祥

. 汪元量

. 郑肖思

. 陆挚

正确答案:【《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9.刘因《渡白沟》表现的主题是( )

. 宋末战乱之象

. 士人报国无门之叹

. 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 随遇而安的放达

正确答案:

10.马致远《恬退》艺术特色是( )

. 描写、议论与抒情相结合

. 风格典雅清丽

4 顾炎武 又酬傅处士次韵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第三篇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又酬傅处士次韵》

顾炎武

拼音:yòu chóu fù chú shì cì yùn 朝代:清体裁:七律 作者:顾炎武

jiā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jìchóu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雠旧相家。 qu

â【《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chá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清 顾炎武

又酬傅处士次韵[1]

其一:

清切频吹越石笳[2],穷愁犹驾阮生车[3]。时当汉腊遗臣祭[4],义激韩仇旧相家[5]。陵阙生哀回夕照[6],河山垂泪发春花[7]。相将便是天涯侣[8],不用虚乘犯斗槎[9]。

其二:

愁听关塞遍吹笳[10],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11],一成犹启少康家[12]。 苍龙日暮还行雨[13],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14],五湖同觅钓鱼槎[15]。

[1]此诗是顾炎武在康熙二年(1663年)游山西太原时酬答友人傅山所赠《晤言宁人先生还村途中叹息有诗》的和韵之作。傅诗如下:"河山文物卷胡笳,落落黄尘载五年。方外不娴新世界,眼中偏认旧年家。乍惊白

diāo

羽丹阳策,徐颔雕胡玉树花。诗咏十朋江万

里,阁吾伧笔似枯槎。"傅处士:傅山(160

sâlú

2-1683),字青主,初字青竹,号啬庐,别号公之它,山西阳曲人。为人讲义气、重节操,博通经史诸子、兼工诗文书画、金石篆刻。明亡,为道士装,穿朱衣,住土穴,隐

居山中,以医为业。康熙中征举博学鸿词,不应,授中书舍人,不就,卒,以朱衣黄冠

kān

殓。有《霜红龛集》十二卷行世。次韵:依对方原诗的韵脚及其次序和作。

其一:

清切频吹越石笳[2],穷愁犹驾阮生车[3]。时当汉腊遗臣祭[4],义激韩仇旧相家[5]。陵阙生哀回夕照[6],河山垂泪发春花[7]。相将便是天涯侣[8],不用虚乘犯斗槎[9]。

[2]清切:形容声音清越激切。越石笳:晋kūn

刘琨,字越石,魏昌(今山东无极县东)人,任并州刺史。晋室南渡,长期坚守并州,与

yào

石勒、刘曜对抗。《晋书·刘琨传》:"琨在晋阳(今太原),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

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去。"笳: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间,故称胡笳。这里越石笳比喻坚持

不渝的斗争精神。这句意思是说傅山在危难的环境中而仍保持昂扬的民族气节。

[3]穷愁:比喻环境窘迫险恶。阮生:指晋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为竹林七贤之

一。《魏氏春秋》:"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去。"这里喻傅山我行我素、坚持气节、隐居清啸、课子力学的生活。

[4]汉腊:《后汉书·陈宠传》:"宠曾祖父咸,成、哀间,以律令为尚书。……及莽篡位,召咸以为掌寇大夫。谢病不肯应。时三子参、丰、钦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与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腊:岁终祭神的节令。汉朝腊祭行于农历十二月。此处借以指明朝的正朔、汉民族的节令。遗臣:前朝之臣,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

[5]韩仇:指张良为韩国复仇一事。《史记·留侯世家》:"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

故。"以上两句是以陈咸的不忘汉腊和张良义报韩仇,比喻傅山不忘明室、志在恢复。

[6]陵阙句:用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词意。

[7]河山句: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意。

[8]相将:相随,共同。天涯侣: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天涯海角均可相随的朋友。

[9]犯斗槎:宋之问《鲁忠王挽词》:"气有冲天剑,星无犯斗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

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犹观星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廓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

又酬傅处士次韵翻译赏析_作者顾炎武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第四篇

<又酬傅处士次韵>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其全诗如下: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雠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又酬傅处士次韵翻译赏析_作者顾炎武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译文]
顾炎武是明末著名的抗清义士。抗清失败后,他拒绝入仕,遍游华北各省,考察边塞山川形势,访求各地风土民情。这首诗作于1663年(康熙二年),作者51岁,当时在太原认识了著名文人傅山,二人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皆有志于为反清复明作斗争。此篇即是与傅山相互唱和之作。当时清兵已控制大部分国土,而内地却没有足够的武装反抗力量,[鉴赏]
全诗运用反衬手法,首联以“愁听”和“不见”,写出当时令人忧虑的形势:清朝已统一了中国,抗清的斗争在清军镇压下逐渐沉寂。又酬傅处士次韵翻译赏析_作者顾炎武。接下三联,先写清朝必灭,明朝必复的坚定信念;次写自己虽老而斗志弥坚;后写反清复明斗争必胜和自己功成身退的心迹。这三联的抒写与首联形成了强烈的反衬,说明斗争的形势虽然可忧,但有信心将斗争进行到底。前后反衬,更表现了作者爱国精神的可贵和民族气节的坚定不移。
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和比喻。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和少康复国的典故,表示反清复明的决心和斗志,用范蠡归隐五湖的典故,表明功成身退的心迹,都很恰切,颇能表现其坚强不屈、光明磊落的气节。“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用苍龙日暮行雨,老树春深著花,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志豪情,不仅对偶工整,而且比喻生动新颖,含意遥深,风格高古,气概豪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秋夜喜遇王处士翻译赏析_作者王绩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第五篇

<秋夜喜遇王处士>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绩。其诗词全文如下: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译文]
由隋入唐王绩,诗风朴素自然,洗去齐梁华靡浮艳旧习,在唐初诗上独树一帜。秋夜喜遇王处士翻译赏析_作者王绩。这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小诗,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诗情。颇能代表他艺术风格。
[鉴赏]
诗中选取“北场”、“东皋”、“秋月”、“夜萤”这不同方位的四景对诗人逢友的兴奋心情进行点染,但每景又都饱含着诗人喜悦的情愫。前两句描绘在满载劳动的喜悦中与好友相逢的场景,有喜上加喜的意味蕴含其中。后两句写天公作美,友人得团聚,以喜庆之景来烘托遇友之喜,使诗歌境界弥漫着一种欢快的氛围。由于善于调动场景以映衬心境,因此,诗人没有喜字,而其喜情却从字里行间中跃然纸上了。这首诗歌语言质朴无华,王绩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不少诗篇尽管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羁束不满却又往往表现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思想。他名篇<野望>同样不免有这种消极倾向。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美以及对这种美心领神会色调明朗富于生活气息。他诗有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之长但有时却过于率直质朴而乏余蕴。这首诗则既保持朴素自然优点又融情入景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意境。从田园诗发展上看陶诗重写意王维田园诗则着意创造情景交融优美意境。王绩这首诗不妨看作王维田园诗先声。从诗中还可以看到陶诗影响但它从整体上说已经属于未来诗歌发展时代作品了。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翻译赏析_作者高适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第六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高适。古诗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翻译赏析_作者高适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译文]
我叹息与二位作别,不知有何意想?请下马,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李少府去巫峡,听到猿啼落泪数行,王少府到衡阳,多寄雁书是我所望。去长沙的可见到青枫江上远航秋帆;往巴东的可想象白帝城边古木疏黄。如今盛世,朝迁恩泽有如雨露普降;别离总是暂时的,请别再犹豫彷徨。
[鉴赏]
这四句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读来自有一种苍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所写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作者在两联中,一句写李、一句写王,然后一句写王、一句写李,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并且采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中的对句互见的方法,在一联中上句隐含着下句,下句隐含着上句,“巫峡”一联上句写贬谪荒远的凄凉,下句说要多通音信,表面看是对李、王分开讲的,实际上是对两人共同而言。同样,“青枫江”一联上句说流连光景,下句说寻访古迹,实际也是对二人共同讲的。这样,在精炼的字句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照顾到了二人不同的地点,又表达了对双方一致的情意,诗人巧妙的处理,使写分送二人的困难迎刃而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秋凉晚步阅读答案_秋凉晚步翻译赏析_作者杨万里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二原文及译文 第七篇

<秋凉晚步>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译文]
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秋凉晚步阅读答案_秋凉晚步翻译赏析_作者杨万里
[鉴赏]
秋风飒飒,秋雨萧萧,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落,所以,秋天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悲凉情绪的时候,而诗人却在诗中说,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这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67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