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清明节】
第一篇:《清明 王禹偁》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注释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第二篇:《王禹偁“清明日独酌”阅读试题及答案》
清明日独酌1 王禹偁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2酒,笑把《离骚》独自倾。[注]1王禹偁,北宋政治家、诗人。本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所作。2商山:今陕西省境内。相传秦末汉初的唐秉等四位著名学者,因不愿做官,长期隐居商山。12.(7分)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B.颔联写了诗人看到“春来春去”的时序更替而触发的愁情,“闲恨闲愁”指的是诗人浓浓的伤春之情。C.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清明”“独酌”叙事写景,首联和尾联分别与题目相呼应,构思颇具匠心。D.这首诗用语浅近,平易自然,又善用修辞,融情于景,读来平淡中自有深意,耐人寻味。②颈联中,“夸”和“斗”两字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字进行赏析。(4分)13.“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巧用典故,请你结合这两句诗并另举一例,分析古诗词中用典的作用。(不少于150字,8分) 参考答案::12.(7分) ①B(3分) ②(4分)评分要点:①解释词义,1分;②结合诗句相关内容分析出表达效果和作者的情感,3分。答案示例:夸:示例一:“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漆燕和黄鹂在美好春光里争相鸣叫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受到鸟儿欢快鸣唱的感染而暂时忘掉“闲愁闲恨”,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示例二:“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作者将漆燕和黄鹂人格化,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春光里彼此炫耀歌喉的情景,形象地喻指官场小人邀功请赏、自我夸耀的嘴脸,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鄙视与嘲讽。 斗:示例一:“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花和榆荚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受到美好春光的感染心情变得轻快愉悦。 示例二:“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作者将柳花和榆荚人格化,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形象地喻指官场小人追逐名利、互相争斗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鄙视与嘲讽。13.(8分)评分要点:①能指出两句诗中的典故(一个即可),举出一例,2分;②能结合两句诗和所举的诗句,分析出用典的作用,4分;3语言表达,2分。
第三篇:《唐宋诗人的清明情怀》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时节,神州大地气候回暖,草木繁茂,是郊游踏青的最佳时节,民间也习惯于这一天去扫墓,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在唐宋诗词中,有关清明节的作品很多。由于诗人的人生遭际、感情思想的各不相同,所以下笔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们的心态和社会风貌。
南宋吴维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将郊游的题表现得最为直接: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抒写到杭州西湖游览的感受,后两句通过描绘傍晚的景象,抒发了对西湖和对这个节日的无限迷恋。
然而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流传最广的清明诗还是唐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虽已家喻户晓,然而“断魂”的原因却是一个疑案。有人说是因为扫墓时想起先人而满怀悲伤,有人说是因为下雨破坏了“踏青”的游兴。看来,前者缺乏直接的证据。杏花村的所指也有争议。最著名的杏花村有两个:一在山西汾阳市东,相传自唐宋以来即以生产汾酒著名;一在安徽贵池市西,也向以产酒著名。杜牧写这首诗时正在池州(今贵池市)任刺史,所以诗中的杏花村应当是后者。
杜牧是吃皇粮的官员,所抒发的不过是郊游的“闲愁”而已。穷困的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情绪可大不一样,有宋人王禹偁的《清明》为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穷困、单调得就像深山野寺的和尚,境况很凄凉。古代,清明前两天是寒食节,习俗禁火,这与春秋时期晋国的名人介子推有关。晋国公子重耳倒霉时,介子推忠心耿耿地跟随左右,重耳即位(史称晋文公)后,他却避入深山拒受封赏,文公焚山逼他出来,他却宁愿焚死,后人遂在这一天禁火来纪念他。“新火”是禁火后新燃之火。王禹偁称从邻家讨新火来点亮油灯读书,可见他在这个节日里还不忘艰苦拼搏———目的自然是要实现通过科举考试晋身官场的理想王禹偁的清明的情感情变化
清明诗也有以扫墓为主题的,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写得很不错: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妆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三四句描绘扫墓的情景,突出扫墓人的悲伤;然而随即展现事后墓地的凄凉和揭露世情的虚伪(当然,也有许多人是满怀诚挚去扫墓的,但我们不必对诗求全责备)。诗人主张人生有酒就必须饮个醉,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他确信“一滴何曾到九泉”的事实。
宋代名诗人黄庭坚的《清明》也涉及墓地,但立意也大不相同: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以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对比,隐约抒发世事无情的叹息。“人乞”句用《孟子》中的故事:齐地有个男子很穷,他乞取别人拜祭余下的酒饭,回家却对妻妾炫耀自己受富人的款待。“士甘”为介子推的故事。诗人用这两个品格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作对比,进而述说千古以来不论贤愚好坏,人们死后都归于野草离离的土堆,字里行间含着“看破红尘”的情味。这并不奇怪,因为黄庭坚当时正被流放,他是借此来抒发愤懑之情。
第四篇:《题目0e6474eeaeaad1f346933fb2》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第五篇:《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考纲解读】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级:鉴赏评价。
“诗言志,文传情”,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会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思
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所以高考把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倾向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考查对象,且每年必考。
【知识清单】
理解思想情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感类别:如欣喜、欢快、哀怨、忧愁、忧国忧民、建功报国等。
2、情感载体:如杨柳——离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知识储备】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忧民
①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②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王禹偁的清明的情感情变化
④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⑥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反对残酷的战争: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建功报国
①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③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④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思乡怀人
①天涯羁旅的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②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⑤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⑥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4、超尘脱俗 ①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5、感时伤逝
①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①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
【方法点拨】王禹偁的清明的情感情变化
一、抓住诗歌情感的方法
1、从时代特点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文如其人,一个时代的特征也通过这个时代的文学来体现。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
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2、“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如2004年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朱淑真的《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作者的孤寂情感从诗歌表面信息中是很难分析出来的。但是假如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就能够准确把握本诗的感情了。朱淑真出身仕宦之家,出嫁后随夫宦游异乡,因婚姻不遂素志,抑郁而终。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境遇,她的诗多写个人寂寞生活,抒发内心的苦闷和孤独。
3、从体裁上来抓住诗歌情感。
正像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题材一样,古典诗歌在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上也有着不同的
要求,所选题材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掌握诗歌一般种类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整体理解诗歌,体味诗歌的情感。比如咏怀诗多表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咏史诗多感叹昔盛今衰,缅怀物是人非;边塞诗多表达对战争厌恶,对家乡人民、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多咏物言志,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合污的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山水田园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在清新如画的山水风光中,多表达了作者的志趣追求,等等。
4、通过“序”来体味诗歌情感。
到了苏轼的时候,诗词创作有了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
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甚至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有》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具体说明了该词创作的时间,"怀子由"的原因,交代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即兼怀子由,同时隐含着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之情。
5、从内容和意境来体味诗歌情感。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的情感总是通过一定的形象,营造某种意境来表达出来的。
因此在阅读古诗时,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画面的色调,来体味其情感。诗歌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一般情况下,乐景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但有时也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
6、固定的意象包含着固定的情感。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有些特定的意象包含的情感有一定的固
定性。比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
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
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
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
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
的爱国情”。等等。
7、固定的事象——典故包含着固定情感。
典故是诗歌中运用的典型故事,这些故事包含着人们固定的情感。例如:“楼兰”。《汉书》
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
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这些常用典故
还用化碧、鸿雁、长亭等等。
8、抓“诗眼”、关键词,抓住诗歌情感。
诗歌,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歌,讲究用极少的文字在极短的篇幅里尽可能地表现多的内容,
这就要求诗歌特别讲究语言的凝炼,讲究一字传神。于是便有了“诗眼”之说。“诗之有眼,犹
人之有目也。”诗眼是洞察诗词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歌的意境和
旨趣具有要的作用。
9、注意诗歌中情感的复杂性。
一般来说,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较固定的创作风格。浪漫主义的李白展现给人的是豪迈奔
放、明朗、活泼的个性,而从杜甫现实主义的诗中我们体味到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但是,我
们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
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
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豪放派的诗人也有情意缠绵的作品,
反之一样。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二、思想情感的规范答题
1、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主旨是什么”,“有什么社会意义”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2、规范答题: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有关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了什
么情感。
3、特别注意:对诗歌情感的考查,答题时不但要说出思想感情和主旨,还要谈诗歌是通过
描写什么样的形象意境来体现这种情感主旨的。在分析时,既要注意对意象的描绘,又要注意
对事象的叙述和诗歌“卒章显志”的抒情特点。
【答题举隅】
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答案♦ 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
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答案♦ 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
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巩固达标】
一、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
明人倚楼。
2、辛弃疾《菩萨蛮》王禹偁的清明的情感情变化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
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王安石《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6、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
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9、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
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
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杜甫《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
息断,愁坐正书空。
【真题演练】
1、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然后回答问题。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2、阅读王禹偁的《村行》,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3、阅读宋代文同的《新晴山月》,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
要地。②谢枋得: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
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答案
【巩固达标】
附答案:1、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昔胜今衰之愁;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羁旅之客愁;8、亡国之愁;9、人生失意之愁;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真题演练】答案
1(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1答案:(1)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2答案: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凄苦悲凉,并暗寓被贬的失意。
3答案:这首诗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风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
4解析:如果能读懂诗中的托物言志,再结合注释②,本题的解答应该不是很难。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但也要“坚如猛士敌场立”、“江山有此障狂澜”,依然怀有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希望自己能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
参考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第六篇:《诗歌鉴赏思想情感参考答案》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参考答案
1.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以及内容与题目的关系。这要紧扣题目中的“晚”和“望”字,并结合全诗来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指出这两句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并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不要忽视诗歌所给的注解。
答案: 1诗人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几乎多至“万重”;在遍山皑皑白雪中,采樵人缓然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
2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这两句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景色全是望景,这一声清亮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动人的局面。
2.
解析: 1从内容来看,是一首写景诗,融情于景。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诗歌的寓意。关于寓意,要结合注解中“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来回答。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颈联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眼前之景结合起来,再结合注解,不难看出诗人的无奈与愤激。
答案: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道路被淹没而时隐时现的迷漫景象,寓意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渺茫,杳不可知。意思对即可,一、二句的寓意分开写亦可
2颈联以比喻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愤激之情。“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说是“报国无门”亦可
3.
解析: 1抓住描写月、桐、人声、鸿等事物时使用的缺、疏、断、孤等词语,就能较容易把握作者营造的氛围。
2“无人省”“不肯栖”是作者心绪和人生态度的体现。
答案: 1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2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4.
解析: 1本题侧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可抓住上阕中“湖海”“日落”“君山云气”“草木”“缺月”等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摹景色。
2本题侧重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应根据题目要求,联系全词分析,依托上下阕中一些关键的词和句,如“湖海倦游客”“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吊沉累”“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等,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 1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降临,一弯残月高挂天际。
2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和怀才见弃的幽怨情思,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5.
解析: 1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一般而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可以通过意象景物或借助关键词例如能够直抒胸臆的字词来品味。在作答本题时,考生可结合“恨”字,写出作者“恨”什么,想要“忘却”的又是什么。因为苏轼是考生熟知的诗人,虽然题目没有给出必要的注解,但在回答作者心境时,考生还是要结合作者的相关经历作答。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考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鉴赏,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按照情景交融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先结合景物特征,再现诗句内容,然后点明景物下作者的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作答。
答案: 1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2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的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心灵自由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意思相近即可
6.
解析: 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水国指的是蔡州。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后还要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命运,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麻呢?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屈原和白居易以自况,颈联是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包含了对小人的轻蔑,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尾联袒露了作者在前途渺茫伸冤无望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情。
答案: 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7.
解析: 上阕写登上超然台所见到的城中的景色。头两句点明季节特色,春虽已到,但尚未老。三四两句直叙登台远眺所见。最后一句以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作结。这五句全是写景,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阕作者因景生情。先是点明了作者登超然台的具体时间,那就是寒食清明时节。清明节又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作者从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思乡之愁,尤其是在清明节前后这样的日子。但他无法回家乡,于是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叹息一番,无奈地说:不要对老朋友说什么思乡之愁,倒不如用新火煮新茶来聊以自慰吧!“休对”“且将”,这是无奈的,但也是最好的、最实际的一种解脱办法。最后诗人发出了“诗酒趁年华”的呼声,认为还是抓紧时间,借诗酒来自娱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这里“年华”与前文的“春未老”又相呼应。作者政治上屡不得志,性格上又桀骜不驯,所以只好用旷达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排遣自己的苦闷!这首词上阕写作者登上超然台所见台下“春未老”之景,下阕因景生情,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乡思之情,情景交融为一体。
答案: 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8.
答案: 1秋景秋意,勾起了作者怀乡思归的感情;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朝代兴亡变化,江山依旧,人、物不同的感叹之情。或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不禁感伤不已,生发昔盛今衰的惆怅之情。或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抒发了对物换星移, 江山依旧,人事无常、人世沧桑的悲伤之情。
2①颔联通过对山高水深、游人罕至的描写,侧面烘托出环境的荒凉,古迹的零落。②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暮色中,只有夕阳依旧照着旧台,空疏的林中回荡着钟声,更加突出了环境的萧索、僻静。或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亦可。
附诗意:
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秋景秋意,勾起了我怀乡的心情。荒山野寺,来此旅游的人太少了,因为山太高水太深,隔断了路程。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
9.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思念不得的愁绪。(2分)第一、二句借“北雁“岁欲昏”点出季节和时令,岁暮正是与家人团圆的时节,妻子的来信更勾起归家之念,于是诗人渴盼团圆的情感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本当团圆,却要远行,无奈的诗人只能在梦中与家人团聚,而秋凉岁昏,则烘托出了难以团聚的愁绪。(2分)
(2)“一夜西窗雨不闻”化用了李商隐(1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1分),巧妙地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归家的思想情感,既亲切自然,又增加了诗的内涵。(2分)
10.
(1)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11.
(1)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离家在外时的恋家思归之情(2分)。整首词都是以思妇的口吻写成(1分),上片写思妇的所想所忆,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未归;下片是思妇的所思所念:而这一切都是身为征人的作者所设想的,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分析1分)。
(2) 词的上片利用雪与杨花形状相似,却代表着两种不同节候的特点,互为比喻(1分),这种手法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气候由极冷到极暖,历时长久,也说明抒情主人公的思念之久思念之深,无时无刻不在惦念(2分),二是可以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雪与杨花互喻,既有表情上的深度。又有形象上的美感(1分)。
12.
1、此句当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1分)以及无法解脱而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1分)
2、示例: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的风平浪静(1分),此时作者的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暗含词人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世界。(意思相近即可3分)
13.
(1)描绘的画面是:一夜风雨之后,园里的花朵凋落,残红败蕊,满地落英,一片狼藉,如同被污损的宫锦。(得2分) 借“满地残红”“宫锦污”表达了作者叹惜春景归去的惆怅之情。(得2分)
(2)这两句借助比拟的手法(答“托物言志”亦可),描写暮春时节杨花自由自在随春风飞扬,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表达了作者孤高自傲、不肯依附权贵的品质。(答对表现手法得1分,分析得当得3分)
14.
答案:(1)(3分)“云鸠”云色如鸠,形象绘出乌云墨黑;(1分)“拖雨”则贴切状出乌云翻滚过后下雨的情景。(1分)生动而形象地画出春江烟雨图。(1分)(2)(5分)示例:一个“闲”字,看似不经意,实则是作者一晌短梦后,产生了难以遣除的愁思,所以借饮茶来消解这一份梦后的惘然。词人静看燕子不辞辛苦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燕子的忙与词人的静形成对比。一个“静”字,暗示的是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隐隐写出了一份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表达了词人心中面对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为的伤感。(分析3分,情感2分,答到意思即可)
第七篇:《王禹偁《清明日独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2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注]○1王禹偁,北宋政治家、诗人。本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所作。○2商山:今陕西省境内。相传秦末汉初的唐秉等四位著名学者,因不愿做官,长期隐居商山。
12.(7分)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
B.颔联写了诗人看到“春来春去”的时序更替而触发的愁情,“闲恨闲愁”指的是诗人浓浓的伤春之情。
C.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清明”“独酌”叙事写景,首联和尾联分别与题目相呼应,构思颇具匠心。
D.这首诗用语浅近,平易自然,又善用修辞,融情于景,读来平淡中自有深意,耐人寻味。
②颈联中,“夸”和“斗”两字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字进行赏析。(4分)
13.“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巧用典故,请你结合这两句诗并另举一例,分析古诗词中用典的作用。(不少于150字,8分)
12.(7分)
答案示例:
夸:示例一:“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漆燕和黄鹂在美好春光里争相鸣叫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受到鸟儿欢快鸣唱的感染而暂时忘掉“闲愁闲恨”,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示例二:“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作者将漆燕和黄鹂人格化,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春光里彼此炫耀歌喉的情景,形象地喻指官场小人邀功请赏、自我夸耀的嘴脸,表达了诗人对 本文来自
斗:示例一:“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花和榆荚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受到美好春光的感染心情变得轻快愉悦。
示例二:“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作者将柳花和榆荚人格化,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形象地喻指官场小人追逐名利、互相争斗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鄙视与嘲讽。
13.(8分)评分要点:①能指出两句诗中的典故(一个即可),举出一例,2分;②能结合两句诗和所举的诗句,分析出用典的作用,4分;○3语言表达,2分。
诗文大意:
一个地方官清闲的职位唯有(团练)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节日只是清明节。
春去春来什么时候是尽头,闲恨闲愁所到之处就萌生。
燕子和黄鹂争相鸣叫,柳絮和树荚竞相飞扬。
脱去官服换来(隐士所居)商山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
赏析:
作者王禹偁(954—1001),北宋政治家、诗人、散文家。因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这首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任团练副使时所作。
诗题点明诗意、诗境,透露出诗人的谪宦之苦。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颔联表面上看是恼人的春,实际上是让诗人惊心的“闲”。颈联的“夸”与“斗”两字生动传神,用拟人手法凸显春天的生趣,同时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被贬愁绪与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的愿望。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情绪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整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在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言浅情深、意味深长。
第八篇:《杜甫《绝句漫兴》王禹偁《春居杂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绝句漫兴
[唐] 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①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春居杂兴
[宋] 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②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杜甫《绝句漫兴》王禹偁《春居杂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杜甫《绝句漫兴》王禹偁《春居杂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注】①野老:杜甫自称少陵野老。?②商州副使:王禹偁当时官任商州团练副使。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 的情景,都表现了诗人的 情怀。(2分)
2.王诗和杜诗在写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试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春风吹折桃李(春风吹折桃杏) 恼春(惜花)
杜甫《绝句漫兴》王禹偁《春居杂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文章杜甫《绝句漫兴》王禹偁《春居杂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出自诗人住所的竹篱下侧生长着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装饰点缀着。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
杜甫《绝句漫兴》王禹偁《春居杂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古诗词鉴赏
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了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还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与黄莺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
《蔡宽夫诗话》记载,诗人作此诗后,其子曾提出诗的后半部分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诗人听后高兴地说:“我诗的命意竟能与杜子美暗合吗?”不但没改,还又咏一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诗人在遣辞命意上与杜甫诗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包含有新的境界。
此诗首句写景;第二句落实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分,为下文的发问作铺垫;第三句以发问来抒情;第四句补述所感之由。全诗篇幅虽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第九篇:《下雨时的诗句_形容下雨天的句子_描写下雨天的诗词》
1.带我去畅游梦的天堂
2.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3.《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5.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6.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7.《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作者:苏轼
8.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1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13.惨淡游丝景,阴沈落絮辰。
1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6.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7.《喜春雨有寄》作者:李中
18.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2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2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4.我的心在雨中醉舞飞扬
25.路遥遥,心漫漫,伤离别,何感叹;风潇潇,夜长长,盼君至,不觉眠。
26.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27.《秋宿湘江遇雨》作者:谭用之
2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9.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0.双屐著频看齿折,败裘披苦见毛稀。
31.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32.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33.总有些这样的时候正是为了爱才悄悄躲开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月光下踯躅睡梦里徘徊感情上的事情常常说不明白不是不想爱怕是不去爱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
34.秋雨送相思、梧桐老树、点点寒芒透竹窗。静夜抚心动、铜绿深城、处处哀鸣点凄凌
35.哭的万物都忐忑不安
36.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3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9.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
40.兼风飒飒洒皇州,能滞轻寒阻胜游。
4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远瞧近却无。
43.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44.《宿灵岩寺》作者:戴叔伦
45.卖弄着青春淡黄的绿意
4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7.你的难过我来分担你的快乐我来分享好朋友永远在你身边
48.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49.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5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
51.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52.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53.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5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5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57.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苏秀道中》
58.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59.拥抱着万物的别离。
6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下雨时的诗句_形容下雨天的句子_描写下雨天的诗词下雨时的诗句_形容下雨天的句子_描写下雨天的诗词
61.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6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
6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64.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6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6.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6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68.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69.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70.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7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
72.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73.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74. 江南曲四首 【唐、储光羲】
75.回低飞蝶翅,寒滴语禽身。
7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77.《清明》作者:杜牧
78.《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7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0.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81.漫步在这春光的毛毛细雨里
82.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前程如朝霞般绚烂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成功如灯火般辉煌也许,只能是这样攀援却达不到峰顶也许,只能是这样奔流却掀不起波浪也许,我所能给予你的只有一颗饱经沧桑的心和满脸风霜
8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8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85.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秋思》
8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87.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8.《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89.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 《菩萨蛮·大柏地》
90.紫苏寂寞红,亭亭发几丛。凝露仰宿雨,窈窕舞薰风。宜男不忍配,仙人岂相通。解语朝暮伴,忘忧了残生.
91.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9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93.一场秋雨一场凄寒在冷清里淡定心无杂念起身回转走在湿辘辘的街头徘徊在一个陌生的路行人奔走伶俐地躲闪恍惚的瞬间看见你温热的脸清醒的念头糊涂的平淡微醉的眼神暧昧地纠缠想象的幻境在漆黑里明灭哪些妖艳在风的蛊惑里次第灿烂糊涂的遗忘清醒的苍白那个铭心的春天什么时候到荒芜的思念席卷地醒来花开的季节可否经得起等待
94.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
95. 江南柳 【宋·张先】
下雨时的诗句_形容下雨天的句子_描写下雨天的诗词文章下雨时的诗句_形容下雨天的句子_描写下雨天的诗词出自《秋思》
114.我不想用那迷雾把我的心灵遮住让你凝望了半天感觉仍是一片模糊我不想用一道藩篱把我的思想束缚笑就灿烂地笑哭就晶莹地哭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倘若我不能真实地袒露自己我是多么痛苦
1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11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1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11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0.我全都勇敢地接过欢乐的爱那样欢乐哪怕往往少了点思索痛苦的爱尽管痛苦却常常多了些收获
12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12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2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2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25.让禾苗感到润雨的力量;
126.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7.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2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2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3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31.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132.《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
13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
134.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135.百舌春来哑,愁人共待晴。
136.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137.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3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39.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40.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141.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1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翦梅》
143.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144.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14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
146.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147.朦朦胧胧袅袅升腾
148.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14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50.《郡南亭子宴》作者:张谓
下雨时的诗句_形容下雨天的句子_描写下雨天的诗词好词好句好段-一句话-名言警句-格言-成语-伤感句子-优美诗句-唯美句子
151.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15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3.小草赢来勃勃生机。
15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5.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伤。
156.我不知道是否还在爱你如果爱着为什么会有那样一次分离我不知道是否早已不再爱你如果不爱为什么记忆没有随着时光流去回想你的笑靥我的心起伏难平可恨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有婆娑的夜晚一如从前那样美丽
15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58.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15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160.《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6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6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
163.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164.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
165.《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66.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67.《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
168.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69.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回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冷。
170.路遥遥,心漫漫,伤离别,何感叹;风潇潇,夜长长,盼君至,不觉眠。
171.大帝闲吹破冻风,青云融液流长空。
172.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17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
174.红旗渠水进田间,禾苗长的绿艳艳。
175.柳如是《岳武穆祠》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17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77.昔日的繁华永远无法弥补今生的痛
178.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7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80.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