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晓意思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古诗春晓
古诗春晓意思 第一篇

古诗《春晓》赏析
古诗春晓意思 第二篇

【古诗春晓意思】

古诗《春晓》赏析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古诗春晓意思】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古诗春晓意思】

4.夜来:夜里。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点评】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四十岁时曾赴京城长安考进士,结果没考上,便回到家乡襄阳,隐居在鹿门山。他的性格孤傲,终身为做官,以作诗自得其乐。孟浩然漫游过东南各地,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推向顶峰,在当时很有名气,连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也都很推崇他的山水田园诗。

古诗《春晓》赏析
古诗春晓意思 第三篇

【古诗春晓意思】

古诗《春晓》赏析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点评】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

【古诗春晓意思】

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四十岁时曾赴京城长安考进士,结果没考上,便回到家乡襄阳,隐居在鹿门山。他的性格孤傲,终身为做官,以作诗自得其乐。孟浩然漫游过东南各地,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推向顶峰,在当时很有名气,连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也都很推崇他的山水田园诗。

古诗春晓的意思
古诗春晓意思 第四篇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晓:早晨,天亮。
2、闻:听见。古诗春晓的意思
3、啼鸟:鸟鸣。

译文:

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
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
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

赏析: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
古诗春晓意思 第五篇

一、关于春天的古诗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3、<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忆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7、<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8、<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关于夏天的古诗

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三、关于秋天的古诗

1、<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4、<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秋日>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关于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4、<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6、<观雪>

宋·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7、<雪望>

清·洪升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8、<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关于西湖的古诗
古诗春晓意思 第六篇

1、<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2、<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关于西湖的古诗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3、<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关于西湖的古诗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4、<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5、<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6、<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7、<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8、<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11、<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12、<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13、<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14、<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15、<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16、<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17、<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18、<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19、<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20、<平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21、<涌金门见柳>

元·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22、<南屏晚钟>

明·万达甫

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23、<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24、<花港观鱼>

清·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25、<西湖柳枝词>

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25、<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6、<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春题湖上阅读答案_春题湖上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古诗春晓意思 第七篇

<春题湖上>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春题湖上阅读答案_春题湖上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译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鉴赏]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 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69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