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诗句赞美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庐山诗句赞美篇一
《赞美庐山、小草、梅花、春雨的诗句》

赞美庐山、小草、梅花、春雨的诗句

庐山:1、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7、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8、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柳树:题州北路傍老柳树--白居易 皮枯缘受风霜久, 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 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 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 逢春犹胜不逢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腊日》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杜 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小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草长莺飞二月天

1、《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敕勒歌》【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立春偶成》【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7、《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9、《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10、《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1、《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12、《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13、《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14、《晴》【清】杜于皇

海角收残雨,楼前散夕阳。行吟原草泽,醉卧即沙常

骑马人如戏,呼鹰俗故狂。白头苏属国,只合看牛羊。

春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春雨贵如油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下面给出一些关于春雨的诗句

并就其中的一句进行赏析

[解题过程]

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西湖:毕竟西湖四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梅花:《雪梅》

年代:宋 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年代:宋 作者: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卜算子 咏梅》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年代:现代 作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临江仙》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2]。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早梅》

年代:唐 作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玉楼春》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泰山:《岱宗》明代徐文通 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

《泰山》 李梦阳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泰山咏》 晋代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郑生至自泰山》 明代诗人李梦阳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登岱 明代王世贞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现。

泰山石[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泰山颂 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 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元曲《登泰山》 张养浩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

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

人类学家说:树林是人类的乐园

生物学家说:树林是生命的摇篮

艺术家说:树林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画家说 树林是灵感的源泉

庐山诗句赞美篇二
《描写庐山的诗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题西林壁 》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诗句赞美篇三
《描写庐山的诗词》

描写庐山的诗词

2007-4-8 12:07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 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水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宿香山寺石楼 李 颀

夜宿翠微半, 高档闻暗泉。渔舟带远火, 山馨发孤烟。衣拂云松外, 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蔼蔼花出雾, 辉辉星映川。深林暑莺满, 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 苔径入渐微。日暮东林下, 山僧还独归。常为炉峰意, 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 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 岂复无清机。

远 公 龛 王 维

松路向精舍, 花龛归老僧。闲云揿锡杖, 落日低金绳。入夜翠微里, 千峰明一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 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起, 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 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 庐山未来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 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 三年官满却归来。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县)。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十二三岁,避知越中(今浙江)。由于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白居易十五六岁初到长安就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菱郎顾况时,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及至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29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后授官周至县尉、朝霞林学士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

(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九江居留3年多的时间内,经常往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后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晚年,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庐 山 独 夜 元 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峡 石 西 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龙。

峡石西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龙。

・〔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生于唐大历三年(768),殁于唐长庆四年 (824)。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寄白阁默公 贾 岛

已知归白阁, 山远晓晴看。石室人心静, 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 古木落薪乾。 夜后风飘磬, 西峰绝顶寒。

庐 山 瀑 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杜荀鹤

仙径闲寻采药翁, 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 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 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遂, 明月马蹄尘土中。

聪明泉 皮日休

一勺如琼液, 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 还似饮贪泉。

庐山寺 马 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 数处阶墀石叠成。东谷笑言西谷响, 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 猿戏山灵撼紫柽。别有一条投涧水, 竹筒斜引入荣铛。

双剑峰 来鹄

倚天双剑古今闲, 三尽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 殆应农器满人间。

石门山泉 郑 谷

一脉清泠任所之,萦莎漱藓入空池。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迟。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星子陂。

白鹿洞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栗里 颜真卿

张良思报韩, 龚胜事新。狙击不肯就, 舍生悲缙绅。呜乎陶渊明, 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 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 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 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 心随还鸟泯。

・〔颜真 卿简介〕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唐中宗李显景龙二年(708),开元进士,累迁侍御史,因遭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度安禄山必反,乃阴为备,禄山叛,平原独完”;他又联络从兄常山太守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1都响应,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后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被派前往劝谕,为李希烈缢死,时德宗李适兴元元年(784)。赠司徒,谥文忠。传说颜真卿幼贫,无纸笔,以“黄土埽墙习书”。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新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曾这样评其书法:“鲁公书法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_目,力士挥拳。”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忆李十二白读书匡山 杜 甫

不见李生久, 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杜甫简介〕杜甫,字子美,其先本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后迁至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再迁巩县(今河南巩县),唐睿宗先天元年(712)杜甫便出生于此。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对杜甫影响较大。7岁开始赋诗,举进士不第,向玄宗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又为宰相李林甫所抑。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逃至凤翔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官军收复长安后,因疏救房g,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依剑南节度使严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在成都西郊筑草堂以居。武死,出蜀入湖,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病殁于衡阳至耒阳的湘江途中。杜甫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痛苦中度过的,由于他的忧伤与痛苦和他生活的时代联系深刻,他在诗中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各种压迫和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加之他的诗歌语言精炼,风格沉郁,故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

行经庐山东林寺 杜牧

离魂断续楚江耄,叶坠初红十月天。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眼。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他岁若教为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杜牧简介〕 杜牧,字 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26岁时进士及第又制策登科,授宏文馆校书郎。为牛僧儒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又为湖州刺史。逾年,拜

考功郎中。唐宣宗七年(853)病逝。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孟浩然简介〕孟浩然,生于唐武则天永昌元年(689 ),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少好节义。40岁以前隐居襄阳鹿门山;40岁时漫游京师,谋求进取,失意东归。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因背疽而逝,时年52岁。其诗风格恬淡,多写山水田园和羁旅行役,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有《孟浩然集》传世。

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九六一年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石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宿香山寺石楼 李 颀

夜宿翠微半, 高档闻暗泉。渔舟带远火, 山馨发孤烟。衣拂云松外, 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蔼蔼花出雾, 辉辉星映川。深林暑莺满, 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常为炉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

远公龛 王 维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闲云揿锡杖,落日低金绳。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起,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县)。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十二三岁,避知越中(今浙江)。由于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白居易十五六岁初到长安就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菱郎顾况时,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及至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29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后授官周至县尉、朝霞林学士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九江居留3年多的时间内,经常往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后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晚年,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峡石西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只疑蝌蚪是蛟龙。

・〔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生于唐大历三年(768),殁于唐长庆四年 (824)。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寄白阁默公 贾 岛

庐山诗句赞美篇四
《关于庐山的诗》

关于庐山的诗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钱起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苏轼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 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 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 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 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 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 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 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 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 毕趣当来同。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

庐山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庐山诗四首 易中天

其一

云养精神雾暖魂,无垠绿浪涤红尘。 千株古木参天出,百孔新泉夺地陈。 好汉坡前多好汉,仙人洞外有仙人。 名山面目由君识,万丈高梯一步登。 其二

风骚独领赖天成,云有茶香雾有声。 山雨山烟山涧水,铁船铁壁铁人心。 花开草径通幽径,虎守松门望国门。 影落明湖浑不觉,回眸却见大江横。 其三

僧言此地无荣辱,老蒋拿来作夏都。 覆雨翻云称净土,开山辟路是浮屠。 石人峰下栖贤寺,佛手岩前得道庐。 进退盈虚谁省得?请君去问鄱阳湖。 其四

俗人能有几多闲?遭遇名区便是缘。 未近山门先拜佛,才临溪畔已成仙。 唯将风月酬知己,懒用文章换酒钱。 最爱东林晚课后,一泉清水半坡烟。

庐山诗句赞美篇五
《描写庐山的诗词》

描写庐山的诗词

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九六一年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石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 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水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宿香山寺石楼 李 颀

夜宿翠微半, 高档闻暗泉。渔舟带远火, 山馨发孤烟。衣拂云松外, 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蔼蔼花出雾, 辉辉星映川。深林暑莺满, 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 苔径入渐微。日暮东林下, 山僧还独归。常为炉峰意, 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 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 岂复无清机。

远 公 龛 王 维

松路向精舍, 花龛归老僧。闲云揿锡杖, 落日低金绳。入夜翠微里, 千峰明一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 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起, 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 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 庐山未来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 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 三年官满却归来。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陕西渭南县)。772年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了解民生疾苦。十五

六岁到长安就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顾况时,顾况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29岁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授周至县尉、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九江)司马,居3年多,常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后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晚年,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拾遗风采消失,乐天知命。846年卒,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庐 山 独 夜 元 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峡石西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龙。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生于唐大历三年(768),殁于唐长庆四年 (824)。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寄白阁默公 贾 岛

已知归白阁, 山远晓晴看。石室人心静, 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 古木落薪乾。 夜后风飘磬, 西峰绝顶寒。

庐 山 瀑 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杜荀鹤

仙径闲寻采药翁, 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 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 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遂, 明月马蹄尘土中。

聪明泉 皮日休

一勺如琼液, 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 还似饮贪泉。

庐山寺 马 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 数处阶墀石叠成。东谷笑言西谷响, 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 猿戏山灵撼紫柽。别有一条投涧水, 竹筒斜引入荣铛。

双剑峰 来鹄

倚天双剑古今闲, 三尽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 殆应农器满人间。

石门山泉 郑 谷

一脉清泠任所之,萦莎漱藓入空池。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迟。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星子陂。

白鹿洞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栗里 颜真卿

张良思报韩, 龚胜事新。狙击不肯就, 舍生悲缙绅。呜乎陶渊明, 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 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 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 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 心随还鸟泯。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西安)人,708年出生,开元进士,累迁侍御史,因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山东陵县)太守,“度安禄山必反,乃阴为备,禄山叛,平原独完”;联络从兄常山太守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1都响应,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后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784年,李希烈叛乱,前往劝谕,为李希烈缢死。赠司徒,谥文忠。传说颜真卿幼贫,无纸笔,以黄土埽墙习书。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开创新风,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曾这样评其书法:“鲁公书法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_目,力士挥拳。”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忆李十二白读书匡山 杜 甫

不见李生久, 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杜甫:字子美,京兆(西安)人,后迁襄阳(湖北襄樊市)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著名诗人,对杜甫影响较大。7岁赋诗,举进士不第,待制集贤院,为宰相李林甫所抑。安史之乱任左拾遗。不久弃官入蜀,在成都西郊筑草堂以居。出蜀入湖,770年病逝衡阳至耒阳的湘江途中。杜甫一生在忧伤痛苦中度过,他的诗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压迫和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诗语言精炼,风格沉郁,被称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

行经庐山东林寺 杜牧

离魂断续楚江耄,叶坠初红十月天。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眼。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他岁若教为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西安)人803年出生。26岁时进士及第又制策登科,授宏文馆校书郎。为牛僧儒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又为湖州刺史。逾年,拜考功郎中。唐宣宗七年(853)病逝。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孟浩然:689 年出生,襄阳(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40岁前隐居襄阳鹿门山;40岁时漫游京师。740年,因背疽而逝,年52岁。诗风格恬淡,多写山水田园和羁旅行役,与王维合称王孟。有《孟浩然集》传世。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诗句赞美篇六
《庐山之美(关于庐山的诗)》

庐山诗句赞美篇七
《关于庐山的诗》

四(4)班 欧阳加一

关于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 石 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庐山诗句赞美篇八
《古诗》

小学古诗文鉴赏作业

课程名称:

任课老师: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小学诗词鉴赏 陈瑜 王维祎 11级中文四班 1113000131

《题西林壁》鉴赏及教案设计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连,“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象。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本质吗?„„

这一切不都是由于当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诗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 1

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2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3

4

庐山诗句赞美篇九
《5古诗》

1

2

3

4

5

庐山诗句赞美篇十
《庐山资料精华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7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