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情人节】
思念情人之诗篇一
《思念情人诗句》
表达思念情人的诗句
藏头诗
深深夜色柳月中,
爱若轻歌吟朦胧。
马过柳堤知寸草,
晓云萦月映心红。
别离是淡苦的水,孤独是一匙咖啡,我把相思煮得浓浓,品你留下的芳味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张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
泪纵能干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 ----温庭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俞彦----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徐再思----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关于爱情的日志《虞美人》 ----纳兰性德----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玉楼春》 ----周邦彦----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减字浣溪沙》 ----况周颐.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晏殊----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思念情人的诗句《燕子楼》 ----张仲素相思的诗句----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赵必豫----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思念的诗句《凤求凰·琴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赋别》 。----郑愁予----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六首其三》 ----李商隐----
最伤感的思念的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月满西楼》 ----李清照----
最痛苦思念的诗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 ----晏殊---- .
王---子公主结良缘
征---战情场勇向前
彬---彬有礼来献媚
我---睡孤枕有谁怜
爱---海悠悠为君顾
你---拥我身共入眠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思念情人之诗篇二
《情人节写给思念情人的诗歌》
情人节写给思念情人的诗歌
情人节情人的诗歌 有种感动叫无声语言 有种语言叫心情无声 有一种爱叫无从表白 有一种爱叫两地相思 有一种期盼叫相知你我 有一种快乐叫有你陪伴 有一种约定叫今生有约 有一种幸福叫相拥孤单 有一种感触叫真心祝愿 有一种幸福叫妙不可言 有一种相思叫做苦不堪言 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 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眼欲穿 有一种幸福叫做有你相伴 有一种思念叫做魂牵梦绕 有一种感觉叫做有你真好 有一种企盼叫做等你归来 有一种感觉叫没你我孤单 有一种祝愿叫你携手相牵 有一种感觉叫我幸福永远 有一种痛苦叫做没你相伴 有一种爱怜叫心疼你相伴 有一种爱情叫做望眼欲穿 有一种爱叫今生无法实现 有一种幸福叫做等你归来 有一种爱情叫做爱你真好
思念情人之诗篇三
《相思之诗》
相思之诗
峰回路转,沧海桑田,虽然世界一直在发生着千般变化,但是人的感情却一直绵延不断。不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海誓山盟的爱情,这些感情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歌颂的主角。诗人以他们细腻的感情和温润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感情线索。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繁华鼎盛的一个朝代,诞生了很多伟大的诗人,这些诗人的诗歌风格或豪放,或柔婉,各不相同。而他们中的李商隐则以他旖旎的诗歌风格,描写了欲语还羞的细腻感情,以《无题》为代表作。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昨夜星光灿烂,夜风习习,欢聚的酒宴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东边。
诗歌一开篇,诗人并没有交待诗歌要写的内容是什么,而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风光旖旎的画卷。在晴朗的夜空下,繁星点点,伴之凉风习习,如此良辰美景,还有比欢聚的酒宴更加合适应景的吗?果然,欢聚的酒宴就选在了画楼西,桂堂东。诗歌的开头是欢愉的,但是这些都是昨夜的回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上虽然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双飞;但是彼此的心灵就如同有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从这句诗歌我们知道昨夜的欢宴已经结束了,现在诗歌的主人公和自己的爱人已经分隔两地。但是正如“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一样,只要两个人思念着对方,即使没有传说中的翅膀,依然能够接受到对方的心意。
这句诗歌作为爱情诗中最著名的一句被大家熟知,它不仅写出了双方分隔两地的小悲伤,却也同时写出了那种可以领会对方心意的小甜蜜。酸酸甜甜正是大部分人爱情的初体验,那种深深相爱但是又不能长相厮守的复杂心理,那种享受而又煎熬的心理体验。这种惟妙惟肖的描写也是这句诗歌能够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在宴会上,大家猜钩嬉戏,隔着座位对饮春酒,心中一片暖意。分组来行酒令,通红的烛光映在脸上,红光满面。
有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做的这件事有多么的好玩,而是要看你和谁一起做这件事。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却是印象最深刻的。诗人在这句诗中回忆了宴会上的场景,如此热闹欢快,应该是两个人一起参加的。
大家一起在宴会上猜钩,饮酒,热闹的氛围下,燃烧的红烛仿佛在迎合大家的心情。而让主人公高兴的是宴会中有他心念之人。他笑你就笑,他哭你就难过,这也是很多恋爱中的人才能够体会的一种心情。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可是令人叹息的是听到更鼓就要去上朝了,骑马感到兰台,像随风漂泊的蓬蒿。
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即使你再留恋,大家也有分别的时候。而诗歌主人公离开爱人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要到兰台上任。如此良辰美景,美酒佳人,主人公却要听到更鼓的时候走马上任,怎能不让人叹息。
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的爱人,不管在哪里,都像是随风飘荡的蓬蒿草一样,孤苦伶仃,居无定所。诗歌最后一句不仅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爱人的思念,同样表达了对漂泊的仕途官场的厌倦之情。
思念情人之诗篇四
《选修1-07-白居易诗四首》
选修1-07白居易诗四首
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二、课文简析
(一) 轻肥 【★背诵篇目】
1.背景简介: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秦中吟》自序云“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问,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妇吟》。”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轻肥,用《论语•雍也》句:
1 / 7 第 7课 白居易诗四首
3.鉴赏要点:本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对宦官的骄横之态作了深刻的讽刺和揭露。对比手法的使用。诗人不作一句评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悟出应有的结论,这比主观议论更有说服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 花非花
1.写作背景简介:
“孺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诵琵琶篇。”这两句虽说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但也正说明了白居易诗原本以通俗著称,白居易的其他诗篇,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之类,更是脍炙人口。可奇怪的是这首《花非花》却在白居易的诗中别具一格,很像一首朦胧诗,诗意相当朦胧。这种情况不仅在白诗中是很少见的。作于何时,为何而作,均无从定论,它被自居易自编于集中“感伤”部分。
2.基本解读:
一帘春梦几多情
——《花非花》的多重解读
这首诗诗意朦胧,但还不至于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这首诗所提供的可资解读的直观信息确实不多。全诗仅二十六个字,而且是连续用比喻的形式表现。笼罩在全诗的象征意味很浓,也就是说诗的朦胧意味多,不确定性大,因而也就很难把握其真正的意蕴。但这也恰恰给欣赏本诗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再从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方面对本诗加以考查,我们约略可以得到如下信息。本诗被作者收录在“感伤”诗中。在白居易“感伤”诗中,还收录了其他一些与此诗比较接近的诗篇,如《真娘墓》中写道:“霜催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yí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再如《简简吟》中写道,“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似乎看
2 / 7 第 7课 白居易诗四首
到诗人是在怀念某一位知己红颜,这位红颜也许在他生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给他的情感带来过流连与慰藉,这对解读本诗有所帮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花非花》可以解作是诗人梦中忆知己。 当然,作品一旦被作者创作出来了,就不再是作者所能控制得了的。由于阅读个体的经验、阅历、知识及情感经历不同,对诗歌的体验也就不同,此即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因此,抛开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就对文本本身的阅读体验来说,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除了上文所说,可以把本诗解读成一首思念情人的诗外,也可以把本诗解读成一种人生感喟之诗。此种解读又可包含以下几种情况。一叹人生漂泊无依,居无定所,似花非花,似雾菲雾,美梦匆匆,转瞬即逝,无处寻觅。再叹人生短暂,如飞花,似浓雾,来匆匆,去匆匆,在这短暂的生命之河中,并不能留下些什么,去了也就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作为颇有朦胧意味的诗,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只要能唤起你某种情感体验与共鸣即是好诗。白居易的《花非花》的美妙之处也许正在此吧!
又:
《花非花》是一首禅味十足的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是一首禅味十足的诗,可以说是句句是禅,字字是禅。在禅者看来,清净无为的本心,便是禅的大千世界。外部世界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尽管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但在他们,不过是那颗无所不包的“本心”的幻化;而这种外部世界物的外化,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眼即逝,终归于无。所以,眼中的花,不是实实在在的花;雾,也不是实实在在的雾,只是“本心”外射的花与雾的“幻化”。这些东西,“夜半来,天明去”,瞬间即逝,无影无踪。来的时候,就像那“来如春梦几时多”,突如其来,毫无知觉;去的时候,“去似朝云无觅处”,不可追寻,不可捉摸,无影无踪,全归于“空无”。
解读3:
把欲望融入文字的白居易(《花非花》新解)
这首《花非花》是白居易成年后的回忆之作,回忆他处在“第二性征”时期的情形。 学过生理卫生的人都清楚“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刚刚出生的婴儿,从生殖器外形就能识别是男还是女,这就是两性之间不相同的特征,称第一性征。到了成年,男女在身体外形上的性别差异是显著的。这种差异是从青春期开始逐步形成的,就称为第二性征。例如,男性高大的身躯,粗壮的肌肉,突出的喉结,低沉的声音以及长出胡须,汗毛加重等特点;女性皮肤细腻,骨盆变宽大, 乳房隆起,声调高细等特点。 第二性征是由于性激素的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男性睾丸分泌的是雄激素,女性卵巢分泌的是雌激素和孕激素。
白居易这小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想到了自己刚刚发育时候的懵懂,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很好笑,傻乎乎地看着自己在被单上印制的地图发呆。
《花非花》这首诗应该这样理解:
由于诗人处在“第二性征”时期,有时候会在早晨醒来的时候发觉被单上湿漉漉的一片,他很好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如果是尿床的话,应该不止这么一点的面积,究竟是怎么了呢?于是,诗人就开始琢磨,就想到了昨天夜里做的梦,好像是和一个女生亲热了,但是又不记得她的模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于是诗人就开始对自己制造的地图敏感起来,由于次数的增多,他逐渐摸清了规律,发现自己经常在“半夜”(虚时,并不是特
3 / 7 第 7课 白居易诗四首
定的半夜)的时候会起反应,这时候自己就进入了梦乡(春梦),又见到了那位女孩,每次都是在刚想去看清楚女孩的模样的时候就会醒来(几多时),然后就会发现被单上湿漉漉的一小片。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自己病了啊?难道是自己得了大人们常说的“花柳病”?不可能,自己那是梦,又不是真实的亲热,可这湿漉漉的一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无觅处)?“遗精”现象把诗人搞得很慌张,让诗人觉得自己迷迷糊糊的,就像雾里看花似的(花非花,雾非雾),怎么都解释不透“遗精”现象,有的时候还会因为这些事想入非非,真是奇怪啊!
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之处是诗的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中的“朝云”二字。如果不从最后一句着手,而是按照传统的解读技术从第一句开始翻译的话,就会误读诗歌,谬之千里了。更何况诗人也不见得就是按照逻辑规律来遣词排句,尤其是白居易这样的大神。
“去似朝云无觅处”中的“朝云”出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有云气变化无穷。玉谓此气为朝云,并对王说,过去先王曾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称是巫山之女,愿侍王枕席,王因幸之。巫山之女临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在这里是用“朝云”表示男女恩爱之事。与白居易是好朋友的元稹曾在《离思五首?其四》中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的“巫山”和“云”和白居易《花非花》中的“朝云”是出自同一个典故。曹雪芹曾在《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改版了《高唐赋》这一典故。
而“来如春梦几多时”中的“春梦”泛指和性有关的梦,通常做梦者在梦中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性体验,清晰可见的春梦还可以产生性满足和性高潮,并出现梦遗(不分男女)。
白居易回忆起自己刚发育时候的趣事觉得很荒唐,自己当时可真笨,竟然不知道那(遗精)就是成熟的形象代言。为了能够表达诗人小时候对生理卫生知识的缺乏,特意地在遣词排句上下工夫,让诗的意境有了深度,让诗的本意朦胧了一些,这也符合刚发育时期的孩子的性幻想心理,这就是艺术加工!
《花非花》这首诗不但告诉我们白居易这小子是在回忆自己刚发育时期的尴尬,还告诉了我们他曾经患过“青春期综合症”,经常会想入非非,有时候还会手淫,但是他不清楚自己患的是青春期综合症,这也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系。
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正好碰上李希烈暴乱,就跟着他老妈远走江南。老爸白季庚是诗人,也做过县令,由于夫妻关系不和谐,经常不回家,给幼年的白居易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他很懂事,经常安慰他妈妈,说长大了孝敬她。他妈妈听了后十分欣慰,给他取名白居易,字乐天,希望他以后能够安居乐业,天天快乐。
逃难的生活十分地艰苦,有时候,白居易跟着妈妈去讨饭,遭到一些大户人家的冷落和侮辱。
(摘编自《推动历史的厚脸皮》作 者:窑门姜 出 版:河南文艺出版社)
3.鉴赏要点:此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
博喻手法的使用。由一连串比喻构成,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这种手法为博喻,主要表现为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个并未说明的主体。
(三)杜陵叟
1.写作背景简介: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把戏而已)。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处,故称杜陵。
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农夫之苦,并对统治者玩弄权术剥削人民表示强烈的愤慨之情。(主旨)
4 / 7 第 7课 白居易诗四首
【译文】
杜陵老头居住在杜陵,每年种了贫瘠的田地一顷多。
三月份没有雨刮着旱风,麦苗不开花不多枯黄死。
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没熟都已经干枯。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报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征税以求通过考核得奖赏。 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规定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 剥去我们身上的衣服,夺掉我们口中的粮食。
虐害人伤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钩、牙齿象锯一样地吃人肉! 不知什么人报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怜悯、了解人们的困苦。
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 昨天里长才到门口来,手里拿着公文张贴在乡村中。
十家缴纳的租税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们君王免除租税的恩惠。
3.鉴赏要点:对封建统治者用“双簧戏”方式剥削农民暴行的深刻揭露。“长吏”明知天灾却不奏报,仍然强征暴敛;一个小小的“里胥”一直等到“十家租税九家毕”才慢腾腾地宣布“免税”的“德音”,背后明显有官府的支持;皇帝一直等到有人奏报后才下诏“免税”,此前却一直不闻不问,装作不知,虚假伪善。这种“双簧戏”的演出,封建统治者演起来驾轻就熟,时机控制得恰适其时,可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样的把戏不止一次上演,诗的讽刺力度可见一斑。
人称的变化写出诗人愤激的情感。如对“长吏”的控诉时,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变成直抒胸臆:“剥我身上帛„„”,而诗中这一“我”的形象,极为
5 / 7 第 7课 白居易诗四首
思念情人之诗篇五
《抒发思念之情的古诗》
关于爱情的)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诗经-伯兮
伯兮朅兮,帮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便我心痗。
千秋岁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江城子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
(关于亲情)
李 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思念情人之诗篇六
《古诗词赏析(3)》
《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⑦。
悠哉悠哉⑧,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⑨。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⑩。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 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配偶。
⑤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⑧悠:忧思的样子。
⑨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亲近。
⑩芼:拔取。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
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3lian.com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蒹葭赏析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蒹葭》是《诗经· 秦风》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及,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写景,后六句述事抒情。“蒹葭苍苍”等写景句子,作为诗歌的发端,写出了蒹葭茂盛、霜露高洁,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挚烈的追求和纯洁的爱情,同时兼有写景叙事的作用,它是全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主人公触目所见、情之所趋。作者又以秋水的描写连接思念之人的深情。秋水盈盈,似乎是相爱者之间的脉脉深情;盈盈秋水,又是意中人顾自生盼的眼睛。秋水牵动情思,在水一方是特定环境中的深情流露,又是痴情者的独特感受。
此诗采用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
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抒其可望不可及的心情,使抒情不断加深。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注释]
蒹葭(jiān jiā):芦苇。
苍苍:茂盛深色状。
伊人:那人。
方:旁一方,即一旁。
溯洄:逆流向上。
从:追寻,探求。
阻:险阻;崎岖。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凄凄:同萋萋,茂盛状。
晞:干。
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跻(jí):高起、登上高处。
坻(chí):水中小沙洲。
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停止。
涘(sì):水边。
右:向右转,道路弯曲。
沚(zhǐ): 水中小沙滩, 比坻稍大些。
[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思念情人之诗篇七
《2013年新版第二册名句》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3) 山不厌高——。——,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 2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不绝如缕。(苏轼《 赤壁赋》)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湖北卷)
1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赤壁赋》)
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2)——,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005全国卷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
斯, ;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天津卷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2)_________,依依墟里烟。___________,鸡鸣桑树颠。(陶元明《归园田居》)
重庆卷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4分)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朱自清《荷塘月色》) 湖南卷
17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2————,————。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北京卷)
。”
②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周公吐哺,
天天归心。”
(福建卷)
⑴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⑤选四小题,⑥—⑧选二小题)(6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安徽卷)
(王羲之《兰亭集序》)
(浙江卷)
(4)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
重庆卷)
(1)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 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⑵① ,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全国卷1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何可胜道也哉!” 重庆卷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卫风•氓》)
挟飞仙以遨游, 。 ( 苏轼《赤壁宫赋》)
,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湖南卷
16.古诗文默写(6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
辽宁卷
16、填空。(4分,每小题1分)
(2)苏轼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 ”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山东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全国I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全国新课标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诗经。
思念情人之诗篇八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内容分类__(终极版)》
思念情人之诗篇九
《古诗》
阅读材料: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另一版本为揽。
⑻销:另一版本为“消”。
⑼称(chèn)意:称心如意。
⑽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李白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
李白(公元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其生平大事如下:
1、701年 出生在蜀。
2、726年,25岁时出蜀游览天下。
3、742 年,李白41岁,被唐玄宗召入宫中,为其写诗娱乐,侍晏陪酒,但自始都没能为朝廷所重用,只是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
4、744年,李白43岁,由于不能实现报国的志向,李白离开宫庭再次回到民间过着到处游览的生活。
5、753年,李白52岁,从汴州梁园(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在此逗留期间遇到时任校书郎(管理国家图书的人)的族叔李云即将离开宣州,于是在谢朓楼送别李云时写下此诗。
6、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李白为平安史之乱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军队。 7、758年,永王李璘的军队被唐中宗镇压,李白受牵连蒙冤入狱。
8、759年,李白被朝廷流放到夜郎(在今贵州省遵义一带),但在中途遇赦。
9、761年,一心报国的李白又去金陵准备参加李光弼平安史之乱的东征军,但却在半道得病。
10、762年,李白病逝于安徽当涂县。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言击中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天宝十二载(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要送行的李云,又名李华,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天宝十一载(752年)李云任监察御史。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
阅读资料: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独酌:独自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银河。
写作背景:
当时,唐朝开始败落,李林甫及其同党排除异己,把持朝政。李白性格孤傲,又“非廊庙器”,自然遭到排挤。但他身为封建士大夫,既无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其他前途可言,只好用饮酒、赏月打发时光,排遣心中孤寂苦闷。
阅读材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 1.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2.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 见赠:送给(我)。
4.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7. 怀旧:怀念故友。
8. 吟:吟唱。
9.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达。
11.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12.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3.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14. 侧畔:旁边。
15.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创作背景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阅读材料: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注释: 1.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2. 几何:多少。
3.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8.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9. 鼓:弹。
创作背景: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这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思念情人之诗篇十
《程超诗词 思念恋人 疯子程超》
思念恋人
(程超-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开城镇人)
一片冰情透骨凉,捧不起,无处藏;
繁华独锁,心苗种君旁;
不问前生与来世,惜今朝,娶新娘;
十江秋水丹心量,百征途,千战场;
万变不移,日月两情赏;
执子之手携子老,共此生,天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