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实作文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秋实作文选编
秋实作文 第一篇

“秋实”优秀作文选编

作文题:

阅读下面小诗《秋实》,按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变得成熟?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秋实》是一首寓意型诗歌,审题的关键是把我这首诗歌的寓意,即秋实沉思的蕴含意义。改作文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立意构思:

(1) 果实感谢“风吹雨打”给了自己成熟的筋骨,表明果实能够正确对待逆境,能把困难挫折当

做自己成长、成熟的必要条件。

(2) 果实在沉思的过程中,感谢“光照日晒”成就了自己的隽秀,表现出一种感恩的情怀。 (3) 秋天果实成熟了,他没有炫耀自己取得的骄人成果,而是默想自己是怎样变得成熟起来的,

这表明了果实的谦逊之美。

路途虽远,感恩相伴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无意间听到这首尘封在歌曲列表底部的《感恩的心》 ,竟用鼠标点击了重复播放的按钮。听了一遍,又听了一遍,品味这首歌的歌词,使我陷入沉思,感触良多! 我们的人生之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有人说是最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而我认为在我的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是知恩图报,感谢帮助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

学会感恩,是一种情怀;学会感恩,是一种情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感恩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

曾记否,你讨厌父母的唠叨,无意间,你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可是总是要等到最后,才知道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

曾记否,翅膀还未硬的你却想摆脱父母,展翅高飞。可是总是要等到最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

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语。”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时光匆匆,在外求学的我,已在异乡度过了两个春秋。虽说现在已经习惯了离开父母,自己一个人在外生活。但是,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都会深深的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父母,回忆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还记得,在刚来大学的前几天的晚上自己在被单下默默的流泪。在深深思念和回忆中,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

母亲的伟大之处不在于给你多少财富,而是给你生命的同时有呵护你的成长,让你的生命更加完整。母爱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力量,但可以让我们有力量去撼动天地;母爱虽没有阳光那样的火热,但可以让我们有足够的温度去融化冰川。一首《游子吟》道出了千百年来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我们的生命都是母亲给予我们的,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母爱,永远挥之不去!母亲的爱是生病时对你的护理,无微不至;母亲的爱是失败时对你的安慰,不厌其烦;

母亲用无声的爱扶我们走路,用无声的爱感染我们的良知,洗刷我们灵魂的尘垢。清晨起床时,看到自己身上的薄被换成了棉被,这是母亲在深夜时为我们盖上的。这就是母爱,无声!每次从家返校时,母亲苦口婆心的叮咛一遍又一遍。这也是母爱,有声!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母爱之伟大在于无私,母爱之神圣在于纯洁,母爱之美丽在于真诚;是啊,伟大,纯洁,真诚,这就是一个不起眼而又熟悉的母爱一词所包含的!

回家时母亲看到我又黑又瘦,情绪虽没有太大的波动,但是自己还是清楚的看到母亲的眼中含着泪花。在家的时间里,母亲真是变着法的给我做我喜欢吃的。经过母亲不懈的努力和我积极的配合,在家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里,自己历史性的胖了好几斤。这时母亲的脸上露出了才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的笑容。这就是母爱!

母亲,您好似一杯茶,寒夜里饮您的温馨,孤独时饮得清醇,流泪时饮您的淡薄,一生一世饮您的点点滴滴的关爱,您的丝丝柔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责怪时光的不近人情,还是怪我们自己不懂得珍惜。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是越来越少。真正体会到了“常回家看看”对年迈的父母来说是多么重要,也是我们做子女的能做的最贴心的事。

想到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总是忍不住心酸落泪,所以我们应该真正的体会父母的辛苦,记住父母的恩情,学会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和劳动成果。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谢磨难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从远处看,人的一生的不幸折磨是有诗意的,一个人最怕庸庸碌碌的度过

1

一生。”在我们的一生中,肯定会有磨难,要学会用感谢的心情看给我们磨难的人,因为是他们强化了我们的毅力,坚强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知耻而后勇,活出自我的精彩世界。

蝴蝶的幼虫是在自己编制的狭小的茧中度过,当他的生命要发生质变时,狭小的茧将成为他蜕变成蝴蝶的一道鬼门关,它娇嫩的身躯必须竭力破茧而出,许多幼虫用尽气力也无法穿越茧洞,只能死于茧中。有人怀了恻隐之心,他们把茧剪开。但这样一来,所有受到关照的蝴蝶都不是真正的精灵,它们永远不可能飞翔,只能笨拙的在地上爬行。原来,蝴蝶的幼虫在穿越那狭小的茧洞时,身体中的血液通过挤压,才会被输送到蝴蝶双翼,蝶翼充血,才有力量飞翔,爬出来的蝴蝶将永远失去飞翔的力量。

人生成长的过程亦如蝴蝶的破茧,在痛苦中挣扎,意志得到磨练,力量得到加强,心智得以提高,生命在苦痛中升华。有一天,当你从痛苦中走出来,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飞翔的力量,人生如果没有挫折,就象蝴蝶萎缩了双翼,将丧失飞翔的力量。

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某天看金鸡奖颁奖,获得最佳男演员的是《天狗》主人公扮演者富大龙,他的获奖感言,很有意思。他说他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爱我的人,你们给了我信心!”一个是“给我磨难的人,是你们让我成长。”从他平静的感谢中,我似乎可以感觉得到他曾经所经历过的那些困难逆境。当然这些辛苦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最知道。但是这样的法则放之四海却都是一样的。

当今天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曾经的遭遇的困难、逆境、嘲笑、讽刺甚至辱骂、背叛,一切一切的痛苦,都在某一个时间和地点,从某种层次上帮助了我们。而从这件事上,能够学到的是,我们不必在成功了以后,再来感谢,我们可以从现在就开始,从我们遭受磨难和困苦的此时此刻就可以感谢。

我要从现在就心怀感恩,感谢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情。

谦逊,才意味着成熟

飘舞的柳絮,纵然步态轻盈,却不美丽动人,是因其虚无中又多了几分飘渺;成熟的谷穗,虽然低眉颌首,却不失雍容华贵,是因其颗粒饱满中孕育着沉甸甸的希望。

谦逊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亦或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成熟分心理上与生理上的两种,而谦逊是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秋实作文】

翻开儿时的写字本,横竖占满了一个个田字格,恨不得把他们撑破,不禁让人会心一笑,笑那份自信,笑那份义无反顾,打开儿时的书本,言简意赅,几言了事,让人忍不住回想起那份纯真,那份不加揭盖的真诚;取出儿时的相片,吸引你的是那露了十多颗牙齿的小圆脸,你是否想过,你有多少时日没那样笑过了?

成熟了,才学会收拢你自己笔记而更看重于雕刻每一笔;成熟了,才明白了那些洋洋洒洒的笔

墨述说了什么;成熟了,才知道如何保持一份微笑在脸上,却一言留下那份温馨的喜悦。学会了谦虚,学会了收敛,便是成熟。

人生的顺序就像谷穗成熟的顺序,青涩时,积累了一点点,就以为拥有了全世界,直到真正成熟后,才明白那时自己如此可怜且可笑。有人说,青涩时虚荣狂妄也是一宝贵财富。然而,难道因此骄傲至自大的姿态就该备受推崇么?要知,过狂终易折,低调谦逊才是成熟的模样。

如此想来,谦逊是成熟最具体的表现,那为何许多人却欲抛弃如此智慧?有人说,新时代讲究个性张扬,要学习西方精神;自信、外露。我想,他们是因为并未真正了解谦逊的真正意义吧。

谦逊不是内向,而是一种对待人事的态度。谦逊并非让我们永远坐于舞台之下作为看客。若非如此,一个如此讲究谦逊的民族便不会在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上如此活跃。谦逊只是告诉我们永远用正面的眼光看到他人的闪光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谦逊只是提醒我们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看待事物,这样才能使我们再混沌下找到光明,杂乱中理出线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谦逊只是教我们以一种低姿态来看待一切。

常念古人焚香煮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这种成熟后的低调,自我情操的陶冶,岂不比那香车美酒,招摇一路的显摆来得有内涵且自在得多么?

古人亦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成熟和理性。低调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后的强者。唯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谦逊与自信并不相矛盾,自信是一种展示自我的角度,而谦逊则是一种向他人取经的方法,自信引导我们实现自己,而谦虚使我们完善自己。无论谦虚与自信都是教人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正如绿肥红瘦或红肥绿瘦都会给人带来不和谐感一样,谦虚因自信的映衬变得更加完美,自信也由于谦逊才可称为成熟。

谦逊亦是自信的源头。没有水源,哪来的滔滔江水?谦逊使人吮吸智识的甘露,在生命的树枝干上长叶生花从而有了茂密的树冠,才有了树冠的迎风招摇。因而谦虚便是一种成熟。

成熟的果树,开的花向上,所结的果实都是向下的。越是成熟的稻穗,头垂得愈低,这便是谦逊了。

2

《秋实》作文
秋实作文 第二篇

姓 名: 彭乃奎

电 话:13598584913

工作单位: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464300

(河南省息县一高12月月考作文题)阅读下面小诗《秋实》,按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秋实》是一首寓意型诗歌,审题的关键是把我这首诗歌的寓意,即秋实沉思的蕴含意义。改作文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立意构思:

(1) 果实感谢“风吹雨打”给了自己成熟的筋骨,表明果实能够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

能把困难挫折当做自己成长、成熟的必要性。

【秋实作文】

(2) 果实在沉思的过程中,感谢“光照日晒”成就了自己的隽秀,表现出一种感恩的情

怀。

(3) 秋天果实成熟了,他没有炫耀自己取得的骄人成果,而是默想自己是怎样变得成熟

起来的,这表明了果实的谦逊之美。

【学生佳作】

成功的前奏曲

三(11)班 温志勇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听着五月天的《倔强》,回想起过去的我,不禁自问:我是这样的吗?

成熟的果实没有自我陶醉,而是感谢风吹雨打和光照日晒,因为是风使它没有霉烂枝头,是雨使它没有枯落山沟,是光使其拥有醒目的光芒,是热使其拥有饱满的精神。果实尚且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我们通往成功路上的坎坷和磨难呢?

曾经的我也成功过:没命地听歌,拼命地嘶吼,直到声音嘶哑;激情地看教程,疯狂地打台球,风雨无阻;打乒乓球直到精疲力竭,直到凌晨仍在继续„„取得了这种种方面的成功,如果不是那些流过的汗水,我能成功吗?然而,在面对高考时,我失败了!

“我曾怀疑我,走在沙漠中,从不结果,无论种什么梦,才张开翅膀,风却变沉默,习惯伤痛能不能算收获„„”《海阔天空》中无助的音律飘在我的耳际,而我是这样的吗?无

人回答,只是有你那无助的旋律还在继续:“终于发现,真的有绿洲,每把汗流了,生命变得厚重,走出沮丧才看见新宇宙。”是啊,走出失败的阴霾,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沉默与倒下只是弱者的表现,而我绝不能站在此行列,我要成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于是,我选择了复读。

“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旋律陡转,变得奋然激昂,如怒涛激流不止,冲散我心中最后一丝顾忌,坚定着我向前的信念,重新面对伤痛。我心坚定,直步向前!

“凌晨的窗口,失眠整夜以后,看着黎明,从云里抬起了头,日落是沉潜,日出是成熟。只要是光一定会灿烂的„„”自信的音符在我脑海中萦绕,激发着我全身的细胞。我相信,我的明天也将会同阳光一样灿烂!

“海阔天空,狂风暴雨以后,转过头,对旧辛酸一笑而过,最懂我的人,谢谢一路默默地陪我,让我拥有好故事可以说。看未来一步步来了„„”曲终,充满了会心的笑意。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是失败让我更加懂得了成功,感谢一路的坎坷和磨难。 我仍在敲打着音符,奏响成功的前奏曲,而成功,已悄然降临„„

【疯狂点击】“成功前奏曲”标题醒目而新颖,自然而然的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文章以歌词串联起来,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匠心独运。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在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能够把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来,确实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写作的细心人。

困境造就成功

三(11)班 付娜

若无烈火的焚烧,何以有石头的清白和坚硬;若无刺骨的寒冷,何以有梅花的傲雪绽放,一支独香;若无茧的沉痛包裹,何以有蝶今日的花丛觅飞;若无蚌的反复磨砺,何以有沙粒今日的璀璨。

纵然观之,若无恶劣环境的摧蚀,怎会有日后的耀眼成就。

十九载俘一日还的苏武,面对单于的百般折磨,他没有低头,仍保持大汉朝臣子的威严。困境使苏武的信念更坚定,困境使苏武更懂得生存的价值,于是他做到了。于十九年之后再返大汉,成为中国史上最伟大的使者,他名字也在中国历史长卷中永垂不朽。

苏武的美名得益于他在困境中不低头,不退缩。若无这些困境,他或许因知识汉朝的小官员而早已被风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他是一位文学巨匠,虽身残但志不残,他用巨笔表达出人生的真谛,他就是史铁生。面对身体的残缺,史铁生并没有颓废,而是由此感悟出生命的真正意义,即人生贵在有价值,而不在于生命的长短。他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在精神世界里寻找依托,终成就辉煌人生。

史铁生的成功也在于于困难之中磨练自我,使心志更坚,信念更强。每个人都不喜欢困境,但困境却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史铁生证明了这一点。

不但人因困境而成功,自然界万物均需困境。熊熊烈火造就凤凰的再次重生,天地捕杀造就非洲豹的勇猛和迅速,生存需要在就海上杀手“大白鲨”的强悍和威力。

困境是成功者无限的荣耀。古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就是此道理。风吹雨打造就果实的成熟,使其变得更筋骨和俊秀。同样,我们的成长也需要困境,生活的困境使我们更加勇敢、自信。

总之,成功背后隐藏着无数困境,困境之中蕴含无数泪水和汗水。成功的道路总是曲曲折折,随时都有障碍。也正是这些困境才使我们的步伐更坚定,前途更光明。

【疯狂点击】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本文开头以自然生活现象入笔,并以排比句式表

达,文采飞扬而又气势恢宏,从而提出论点,即困境造就成功。在选材上,作者选用苏武和史铁生,典型而有力,再联系到自然界的凤凰、非洲豹额大白鲨,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结尾回归到材料,重申论点,全文结构完整,一气呵成。语言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精炼而准确,不愧为考场作文的佳作。

路途虽远,感恩相伴

三(12)班 徐蓝天

如今行走在时间的刻度上,我心悲戚欢喜,不管有多颠沛,经过多少辛苦,心中的感激足以抵过一切,感恩上苍许我降临于世上,感谢它用漫长的时间梯度见证了我的成长,感谢它见证了我的人生因感恩而完满。

人生伊始,感谢父母将我带到这个世界,让我有了光与影、色与声、行与识的感知,让我懂得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的价值,让我懂得平和、善良、纯真的美好。他们用爱汇成的一泓碧波浸润我,是我享受到恩宠的甜蜜,使我对生活拥有善男信女匍匐在庙宇前的虔诚,使我如同麦子般对着太阳热烈地拔节生长。人生伊始,我看到的世界温暖、安泰、祥和。

青春伊始,感谢老师将我引领探知新知的世界,让我得知昆虫振翅、葵盘落籽的真切;让我有了春秋转徙,人生即逝的感伤;有了人生苦短,不留名必会遗憾终生的斗志。我如蛰伏在山坳的蚱蜢,对“新绿”有近乎痴狂的向往,对知识有近乎贪婪的索求。青春伊始,我看到的世界新鲜、怅惘、激烈。

所行之路,感谢曲折代替了一马平川,让我轻浮的脚步变得稳健;感谢沟壑代替了平坦让我枯燥的旅途变成灵动的蹁跹;感谢狂风代替了轻拂,让我柔弱的身躯变得磐石般坚定;感谢荆棘代替了埋没脚踝的芳草,让我的前进获得所向披靡的力量。坎坷是一双耐穿的鞋,艰险是一枚闪亮的奖章,我有不可取代不可动摇的信仰,全世界都会为我唱响凯歌。所行之路,我看到的世界坚强、壮阔、勇往。

前途迷茫,感谢它使我已有了成熟的心智,向往天神击响太阳的金黄美妙,热恋月光的澄碧浑圆,大野的寂寂,河流无翅飞翔的狂野。未来的路在自已脚下,靠自己的力量把它踏得铿锵;未来的花在不远的曼妙之处,靠自己的力量把最美的一朵采撷。我看到未来的世界神秘、奢美、奇幻。

记忆是过往的记录,未来是现在的幻象,未来的路途是我的罗盘指不到的地方,我唯一可做的是把感恩带在身旁。

【疯狂点击】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从自己人生伊始到青春,回顾所行之路,以及展望未来之路,作者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主题鲜明而突出,结构清晰而完整,扣题紧密。语言上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优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

《秋实》作文
秋实作文 第三篇

姓 名: 彭乃奎

电 话:13598584913

工作单位: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464300

【秋实作文】 【秋实作文】

(河南省息县一高12月月考作文题)阅读下面小诗《秋实》,按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秋实》是一首寓意型诗歌,审题的关键是把我这首诗歌的寓意,即秋实沉思的蕴含意义。改作文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立意构思:

(1) 果实感谢“风吹雨打”给了自己成熟的筋骨,表明果实能够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

能把困难挫折当做自己成长、成熟的必要性。

(2) 果实在沉思的过程中,感谢“光照日晒”成就了自己的隽秀,表现出一种感恩的情

怀。

(3) 秋天果实成熟了,他没有炫耀自己取得的骄人成果,而是默想自己是怎样变得成熟

起来的,这表明了果实的谦逊之美。

【学生佳作】

成功的前奏曲

三(11)班 温志勇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听着五月天的《倔强》,回想起过去的我,不禁自问:我是这样的吗?

成熟的果实没有自我陶醉,而是感谢风吹雨打和光照日晒,因为是风使它没有霉烂枝头,是雨使它没有枯落山沟,是光使其拥有醒目的光芒,是热使其拥有饱满的精神。果实尚且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我们通往成功路上的坎坷和磨难呢?

曾经的我也成功过:没命地听歌,拼命地嘶吼,直到声音嘶哑;激情地看教程,疯狂地打台球,风雨无阻;打乒乓球直到精疲力竭,直到凌晨仍在继续„„取得了这种种方面的成功,如果不是那些流过的汗水,我能成功吗?然而,在面对高考时,我失败了!

“我曾怀疑我,走在沙漠中,从不结果,无论种什么梦,才张开翅膀,风却变沉默,习惯伤痛能不能算收获„„”《海阔天空》中无助的音律飘在我的耳际,而我是这样的吗?无

人回答,只是有你那无助的旋律还在继续:“终于发现,真的有绿洲,每把汗流了,生命变得厚重,走出沮丧才看见新宇宙。”是啊,走出失败的阴霾,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沉默与倒下只是弱者的表现,而我绝不能站在此行列,我要成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于是,我选择了复读。

“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旋律陡转,变得奋然激昂,如怒涛激流不止,冲散我心中最后一丝顾忌,坚定着我向前的信念,重新面对伤痛。我心坚定,直步向前!

“凌晨的窗口,失眠整夜以后,看着黎明,从云里抬起了头,日落是沉潜,日出是成熟。只要是光一定会灿烂的„„”自信的音符在我脑海中萦绕,激发着我全身的细胞。我相信,我的明天也将会同阳光一样灿烂!

“海阔天空,狂风暴雨以后,转过头,对旧辛酸一笑而过,最懂我的人,谢谢一路默默地陪我,让我拥有好故事可以说。看未来一步步来了„„”曲终,充满了会心的笑意。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是失败让我更加懂得了成功,感谢一路的坎坷和磨难。 我仍在敲打着音符,奏响成功的前奏曲,而成功,已悄然降临„„

【疯狂点击】“成功前奏曲”标题醒目而新颖,自然而然的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文章以歌词串联起来,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匠心独运。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在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能够把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来,确实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写作的细心人。

困境造就成功

三(11)班 付娜

若无烈火的焚烧,何以有石头的清白和坚硬;若无刺骨的寒冷,何以有梅花的傲雪绽放,一支独香;若无茧的沉痛包裹,何以有蝶今日的花丛觅飞;若无蚌的反复磨砺,何以有沙粒今日的璀璨。

纵然观之,若无恶劣环境的摧蚀,怎会有日后的耀眼成就。

十九载俘一日还的苏武,面对单于的百般折磨,他没有低头,仍保持大汉朝臣子的威严。困境使苏武的信念更坚定,困境使苏武更懂得生存的价值,于是他做到了。于十九年之后再返大汉,成为中国史上最伟大的使者,他名字也在中国历史长卷中永垂不朽。

苏武的美名得益于他在困境中不低头,不退缩。若无这些困境,他或许因知识汉朝的小官员而早已被风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他是一位文学巨匠,虽身残但志不残,他用巨笔表达出人生的真谛,他就是史铁生。面对身体的残缺,史铁生并没有颓废,而是由此感悟出生命的真正意义,即人生贵在有价值,而不在于生命的长短。他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在精神世界里寻找依托,终成就辉煌人生。

史铁生的成功也在于于困难之中磨练自我,使心志更坚,信念更强。每个人都不喜欢困境,但困境却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史铁生证明了这一点。

不但人因困境而成功,自然界万物均需困境。熊熊烈火造就凤凰的再次重生,天地捕杀造就非洲豹的勇猛和迅速,生存需要在就海上杀手“大白鲨”的强悍和威力。

困境是成功者无限的荣耀。古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就是此道理。风吹雨打造就果实的成熟,使其变得更筋骨和俊秀。同样,我们的成长也需要困境,生活的困境使我们更加勇敢、自信。

总之,成功背后隐藏着无数困境,困境之中蕴含无数泪水和汗水。成功的道路总是曲曲折折,随时都有障碍。也正是这些困境才使我们的步伐更坚定,前途更光明。

【疯狂点击】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本文开头以自然生活现象入笔,并以排比句式表

达,文采飞扬而又气势恢宏,从而提出论点,即困境造就成功。在选材上,作者选用苏武和史铁生,典型而有力,再联系到自然界的凤凰、非洲豹额大白鲨,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结尾回归到材料,重申论点,全文结构完整,一气呵成。语言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精炼而准确,不愧为考场作文的佳作。

路途虽远,感恩相伴

三(12)班 徐蓝天

如今行走在时间的刻度上,我心悲戚欢喜,不管有多颠沛,经过多少辛苦,心中的感激足以抵过一切,感恩上苍许我降临于世上,感谢它用漫长的时间梯度见证了我的成长,感谢它见证了我的人生因感恩而完满。

人生伊始,感谢父母将我带到这个世界,让我有了光与影、色与声、行与识的感知,让我懂得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的价值,让我懂得平和、善良、纯真的美好。他们用爱汇成的一泓碧波浸润我,是我享受到恩宠的甜蜜,使我对生活拥有善男信女匍匐在庙宇前的虔诚,使我如同麦子般对着太阳热烈地拔节生长。人生伊始,我看到的世界温暖、安泰、祥和。

青春伊始,感谢老师将我引领探知新知的世界,让我得知昆虫振翅、葵盘落籽的真切;让我有了春秋转徙,人生即逝的感伤;有了人生苦短,不留名必会遗憾终生的斗志。我如蛰伏在山坳的蚱蜢,对“新绿”有近乎痴狂的向往,对知识有近乎贪婪的索求。青春伊始,我看到的世界新鲜、怅惘、激烈。

所行之路,感谢曲折代替了一马平川,让我轻浮的脚步变得稳健;感谢沟壑代替了平坦让我枯燥的旅途变成灵动的蹁跹;感谢狂风代替了轻拂,让我柔弱的身躯变得磐石般坚定;感谢荆棘代替了埋没脚踝的芳草,让我的前进获得所向披靡的力量。坎坷是一双耐穿的鞋,艰险是一枚闪亮的奖章,我有不可取代不可动摇的信仰,全世界都会为我唱响凯歌。所行之路,我看到的世界坚强、壮阔、勇往。

前途迷茫,感谢它使我已有了成熟的心智,向往天神击响太阳的金黄美妙,热恋月光的澄碧浑圆,大野的寂寂,河流无翅飞翔的狂野。未来的路在自已脚下,靠自己的力量把它踏得铿锵;未来的花在不远的曼妙之处,靠自己的力量把最美的一朵采撷。我看到未来的世界神秘、奢美、奇幻。

记忆是过往的记录,未来是现在的幻象,未来的路途是我的罗盘指不到的地方,我唯一可做的是把感恩带在身旁。

【疯狂点击】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从自己人生伊始到青春,回顾所行之路,以及展望未来之路,作者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主题鲜明而突出,结构清晰而完整,扣题紧密。语言上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优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

阅读下面小诗《秋实》完成作文
秋实作文 第四篇

语基练习一、二作文指导

阅读下面小诗《秋实》,按要求作文。(60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秋实作文】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春华秋实,夏阳冬雪,四季的轮回里;根深几尺,叶发几度,自然的交替中;你带我走向成熟。春花中,你向我微笑;秋实中,你引我沉思;夏炎中,你如冰;冬寒里,你似火。成功后,你指出我又一个人生目标;失败时,你将信心塞满我空空的行囊。你给我的启迪是,走过四季,走过回忆,体验着丰富的人生。乘清风而来,踏月色而去。你是谁?

《秋实》是一首寓意型诗歌,审题的关键是把握这首诗的寓意,即秋实沉思的蕴含意义。该作文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立意构思:

(1)、果实感谢“风吹雨打”给了自己成熟的筋骨,表明果实能够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能把困难挫折当作自己成长、成熟的必要条件。

(2)、果实在沉思的过程中,感谢“光照日晒”成就了自己的隽秀,表现出一种感恩的情怀。

(3)、秋天果实成熟了,他没有炫耀自己取得的骄人成果,而是默想自己是怎样变得成熟起来的,这表明了果实的谦逊之美。

秋实的沉思

梦,就是林子下斜过的夕阳,是易逝的沧桑的凄美。而我,不就是在追寻着青春的梦幻吗?——题记

叮叮咚咚的琴声覆盖住了连绵的雨丝,交织成一片此时有声胜无声的境界。琴声更兼细雨,悠扬婉转。春天就这样来临了,在这个充满梦幻的季节,我开始了我的琴之梦,这艘船朦朦胧胧地行驶在浅海湾上,此时却也风平浪静,但预示着危险和残酷。我的琴声顺着细雨流淌入我的心底。

夏天伴着蝉鸣悄悄降临了,夏日的蝉鸣与炎热,包围着我的琴声,使我透不过气来。我就击着那熟悉的键盘,却发不出悠扬优美的琴声。汗水顺着我的脸颊一滴一滴地,似时间在流逝。炎热的折磨过后,接踵而至的却有是暴风雨的折磨,此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覆盖住了我的琴声,当我正踟躇不定时,终于,一个趔趄,我掉下了梦之船。

我顺着海水,突然想到了随波逐流。这时,一口海水进入了我口中,咸咸的,我的眼泪也是咸的,我尝到了残酷与痛苦的滋味。我终于知道了通往光明之路的艰难。这一路上每一个足迹都带着伤痕,是血与泪的融合。可是,我该怎么办呢?我禁闭双眼,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这时,一个词跳入我的脑海中:“梦”。我努力地分解着它,我看到了“林”和“夕”。我突然明白了:梦,就是林子下斜过的夕阳,是易逝的沧桑和凄美。是的,梦是易逝的,放弃了自己的梦幻,梦就会离自己很遥远,甚至自己看不见。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过来,我醒了。我知道,我要为梦而努力,尽管经历酷暑与寒冷,我仍然对眼前的困难喊一声:“不!”声音响彻大地……

秋天在我的悠扬婉转的琴声中来临了。我的微笑留在了这个秋天。而我的梦之船又驶在了浅海湾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彼岸……我为我曾经的刻苦努力而自豪。在这片寂静的秋天,我唱起了那首亘古不变的歌:我才发现梦想与现实间的差别/逆着风让我自己体验每一个感觉/就像是预言流泪喜悦看过每一天/我想飞/飞过完美的世界/我要飞/飞得更高更远在我的世界……

感谢乌鸦

正如果实的成熟,不但要感谢光热雨露,也要感谢风吹雨打,是风雨让它学会坚持,让它在秋日垂下。

正如人的成长,不但要感谢歌颂的夜莺,也要感谢低吟的乌鸦,是乌鸦让你变得清醒,让你保持步伐。

正如民族的成长,不但要感谢洒血的缔造者,也要感谢一旁的冷语者,是他们让我们惊叹,发现还有那么多的阴暗面纱。

[以排比、对偶、比兴句式,既简述材料——符合材料作文的写法,又引出“乌鸦”话题(同时与“夜莺”对比),并在第三节点出“乌鸦”的象征意义。]

悲叹的诗人,失望的作家;沉重的乐者,暗色的画家。他们都是民族的乌鸦,他们在枝头鸣叫,让人们惊慌厌恶。无数人视他们为死神的使者,不幸的信笺。(简述)可是,正是他们,发现了世人欢笑的尴尬,市井人言的粗鄙。(正面分析)他们的声音永不及夜莺悦耳,却永远让人警醒,是他们让精神世界鲜血淋漓的民族,脱去伪装的风衣。他们应得的,不是冷眼,而是感谢。(对比分析)(面上一笔带过)

如果说徐志摩是小径枝头的夜莺,那鲁迅便是只不折不扣的乌鸦。(由面过渡到点,对比引出鲁迅)他在祥林嫂死去的夜晚呜叫,在放着花环的墓地低吟,在冰冻死火的山谷嘶叫。他在中华民族的荒原上,传播着无数血淋淋的故事,却让一个巨人在一片血腥中睁开了双眼。又有哪个中国人不感激他。(述评结合,从点上分析,详写。)

正如德国人永远铭记歌德,也永远不会忘却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正如英国人永远铭记雪莱、拜伦,也永不会忘却艾略特。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忘却了那些“乌鸦”?又有什么资格不去感谢他?(由中国而外国,面上略写。反问句式,加强表现力。)

可恨的是,我们中国人,曾一度全赶走了这些乌鸦!整整十年的浩劫,除了是泛滥的歌功颂德,哪里还有沉重的声响?乌鸦,有的变了嗓子,成了夜莺;更多的,沉入黄土,永不鸣叫!没了乌鸦的中国,他们沾沾自喜地贫穷,安逸舒适地暴动!

(以上四段为正面,本段从反面引出赶走“乌鸦”的深刻教训。)

而今,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切不可少了乌鸦!切不可让中国有了大国的经济和政治,没了大国的思想。希望中国城市丛林中,多站些乌鸦,而枝下,多些感谢他们的人群!

(回到现实,论述我们该“怎么办”。)

想到爱伦·坡的《乌鸦》,如今对这说着“永远不复”的乌鸦,我只想说:“感谢你,乌鸦!” (引用名言总结、点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在《不小心睡着了的光阴》一文中写道:在成长的途中,或许你偶尔打一个盹儿,就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事情。而更令人失落的,是你原本并不想睡,只是装睡,或只

想眯缝一会,可竟真的睡着了。

也许类似的情况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指导】

新课标提倡学生写作密切关注自身的成长,关注现实生活,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明显出现生活化的趋向,我们应充分重视。这则考试题目就体现了这一命题趋势,不但题中明确出现了“在成长的途中”,“也许类似的情况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之类的提示语,而且题目提供的材料本身就富有生活哲理。高考资源网

准确把握材料中哲理直接决定立意的深度与品位。材料总共两句话,分别代表两层含义。第一句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打一个盹儿”,可简单地理解为本义,还可拓宽思路,将其理解为“疏忽”、“失误”、“放弃”之类的比喻义与引申义;另一个是“美好的事情”,可理解为“成功的喜悦”、“生活的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温馨的亲情”、“纯洁的友情”、“甜蜜的爱情”等含义。第二句含义更深更进一步,句中的“睡”与第一句中的“打一个盹儿”含义相同。“原本并不想睡,只是装睡”中则隐含了“装睡”的各种可能原因:或迫于世俗的压力、旁人的眼光,或源于自身的矜持、懈怠、幼稚、冲动、逃避、犹豫等。写作时,我们可只从第一层含义立意选材,也可从第二层含义切入。很显然,从第二层含义切入写作的难度更大一些,但立意更深刻更新颖。

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不妨按照材料中隐含的生活哲理,从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身边的亲朋好友中取材,写成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叙事类文章,适当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如能做到叙事生动细腻,写人凸显个性,感悟自然深刻,则可写成一篇优秀的叙事类文章。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以抒情与议论为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力求做到说理透彻而让人信服,语言自然而富有文采,能彰显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

【审题】

1、保持一种清醒、睿智的思维,不让美好的事情从身边错过。

2、不要迫于世俗压力或自己的放弃,让美好的事情从身边错过。

3、只有一心一意地去做,全力以赴地去做,才可能让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不错过。

4、要学会珍惜,不要错过人生的美景,造成人生的缺憾。

流光容易被人抛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匆匆,韶光易逝,转眼间,世间已是花红叶绿,春将逝,人已老,怎不令人伤感?但更多的时候,是流光容易被人抛,也许我们只是打一个盹儿,或不经意地装睡一会儿,我们就错过了许多红花绿叶般的美好事物。高考资源网

无论煽情的偶像剧还是纯情的文艺片,都为我们不断重复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镜头“飞机即将起飞!”广播在偌大的候机厅里重复着,男人和女人在机场互相寻找着对方,但始终无法联系上。一个坐着电梯上去,一个从另一边下来,他们太匆忙,以致被某盆花草或某个行人挡住了视线,近在咫尺的对方竟然这样擦肩错过。随即飞机起飞升空,在蓝天划出一道乳白色的轨迹。从此,男女主人公就这样山水不相逢,遭受漫长的离别之苦。是的,剧中的男女主人公说不清谁对谁错,只是因一时的匆忙和疏忽而留下终生遗憾,这种令人唏嘘的情节也不断在真实生活中演绎。

常常想起初三那年自己到外校参加入校考试的意外错过,若不是当天跟妈妈争吵赌气,泪眼朦胧搭错车的话,我也许会通过那次考试,考上那所理想中的高中,然后信心百倍地完成自己的高中学业,而不必像现在这样惶惶不安地担心着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只是在踏

上那个车门之前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疏忽,然而车有自己的固定路线,不会因为我的疏忽而改变,这个疏忽让我永远失去了一次良好的求学机会。生活中总是充满着意外的或情理之中的错过,我们有时因为一个疏忽,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们不得不以不同的初速度、重力和加速度,描绘出不同的人生抛物线,落进不同的生活漩涡。

“在成长的途中,或许你偶尔打一个盹儿,就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事情。”《不小心睡着了的光阴》中这么写道。美好的事情包括太多太多,一句真心的问候,一个温情的动作,一位真挚的朋友,乃至课堂上一种重要而简捷的解题方法,或许就因为大脑的暂时待机,让你永远错过了他们而不会第二次拥有。更令人失落的是,你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错过的到底是什么。

崔护的一首《题都城南庄》从另一角度道尽了这种错过后的惆怅与伤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错过的桃花与春风虽然让人惆怅,毕竟今年会重来,而真正让人无法释怀的是错过的人面不知身在何处,错过的人不知情归何处,错过的机会不知重现何处……

在成长的路上,让我们多一份清醒,少打一个盹,好好享受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快乐,倍加珍惜身边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

秋实按要求作文
秋实作文 第五篇

阅读下面小诗《秋实》,按要求作文。(60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春华秋实,夏阳冬雪,四季的轮回里;根深几尺,叶发几度,自然的交替中;你带我走向成熟。春花中,你向我微笑;秋实中,你引我沉思;夏炎中,你如冰;冬寒里,你似火。成功后,你指出我又一个人生目标;失败时,你将信心塞满我空空的行囊。你给我的启迪是,走过四季,走过回忆,体验着丰富的人生。乘清风而来,踏月色而去。你是谁?

《秋实》是一首寓意型诗歌,审题的关键是把握这首诗的寓意,即秋实沉思的蕴含意义。该作文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立意构思:

(1)、果实感谢“风吹雨打”给了自己成熟的筋骨,表明果实能够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能把困难挫折当作自己成长、成熟的必要条件。

(2)、果实在沉思的过程中,感谢“光照日晒”成就了自己的隽秀,表现出一种感恩的情怀。

(3)、秋天果实成熟了,他没有炫耀自己取得的骄人成果,而是默想自己是怎样变得成熟起来的,这表明了果实的谦逊之美。

秋实的沉思

梦,就是林子下斜过的夕阳,是易逝的沧桑的凄美。而我,不就是在追寻着青春的梦幻吗?——题记

叮叮咚咚的琴声覆盖住了连绵的雨丝,交织成一片此时有声胜无声的境界。琴声更兼细雨,悠扬婉转。春天就这样来临了,在这个充满梦幻的季节,我开始了我的琴之梦,这艘船朦朦胧胧地行驶在浅海湾上,此时却也风平浪静,但预示着危险和残酷。我的琴声顺着细雨流淌入我的心底。

夏天伴着蝉鸣悄悄降临了,夏日的蝉鸣与炎热,包围着我的琴声,使我透不过气来。我就击着那熟悉的键盘,却发不出悠扬优美的琴声。汗水顺着我的脸颊一滴一滴地,似时间在流逝。炎热的折磨过后,接踵而至的却有是暴风雨的折磨,此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覆盖住了我的琴声,当我正踟躇不定时,终于,一个趔趄,我掉下了梦之船。

我顺着海水,突然想到了随波逐流。这时,一口海水进入了我口中,咸咸的,我的眼泪也是咸的,我尝到了残酷与痛苦的滋味。我终于知道了通往光明之路的艰难。这一路上每一个足迹都带着伤痕,是血与泪的融合。可是,我该怎么办呢?我禁闭双眼,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这时,一个词跳入我的脑海中:“梦”。我努力地分解着它,我看到了“林”和“夕”。我突然明白了:梦,就是林子下斜过的夕阳,是易逝的沧桑和凄美。是的,梦是易逝的,放弃了自己的梦幻,梦就会离自己很遥远,甚至自己看不见。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过来,我醒了。我知道,我要为梦而努力,尽管经历酷暑与寒冷,我仍然对眼前的困难喊一声:“不!”声音响彻大地……

秋天在我的悠扬婉转的琴声中来临了。我的微笑留在了这个秋天。而我的梦之船又驶在了浅海湾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彼岸……我为我曾经的刻苦努力而自豪。在这片寂静的秋天,我唱起了那首亘古不变的歌:我才发现梦想与现实间的差别/逆着风让我自己体验每一个感觉/就像是预言流泪喜悦看过每一天/我想飞/飞过完美的世界/我要飞/飞得更高更远在我的世界……

感谢乌鸦

正如果实的成熟,不但要感谢光热雨露,也要感谢风吹雨打,是风雨让它学会坚持,让它在秋日垂下。

正如人的成长,不但要感谢歌颂的夜莺,也要感谢低吟的乌鸦,是乌鸦让你变得清醒,让你保持步伐。

正如民族的成长,不但要感谢洒血的缔造者,也要感谢一旁的冷语者,是他们让我们惊叹,发现还有那么多的阴暗面纱。

[以排比、对偶、比兴句式,既简述材料——符合材料作文的写法,又引出“乌鸦”话题(同时与“夜莺”对比),并在第三节点出“乌鸦”的象征意义。]

悲叹的诗人,失望的作家;沉重的乐者,暗色的画家。他们都是民族的乌鸦,他们在枝头鸣叫,让人们惊慌厌恶。无数人视他们为死神的使者,不幸的信笺。(简述)可是,正是他们,发现了世人欢笑的尴尬,市井人言的粗鄙。(正面分析)他们的声音永不及夜莺悦耳,却永远让人警醒,是他们让精神世界鲜血淋漓的民族,脱去伪装的风衣。他们应得的,不是冷眼,而是感谢。(对比分析)(面上一笔带过)

如果说徐志摩是小径枝头的夜莺,那鲁迅便是只不折不扣的乌鸦。(由面过渡到点,对比引出鲁迅)他在祥林嫂死去的夜晚呜叫,在放着花环的墓地低吟,在冰冻死火的山谷嘶叫。他在中华民族的荒原上,传播着无数血淋淋的故事,却让一个巨人在一片血腥中睁开了双眼。又有哪个中国人不感激他。(述评结合,从点上分析,详写。)

正如德国人永远铭记歌德,也永远不会忘却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正如英国人永远铭记雪莱、拜伦,也永不会忘却艾略特。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忘却了那些“乌鸦”?又有什么资格不去感谢他?(由中国而外国,面上略写。反问句式,加强表现力。)

可恨的是,我们中国人,曾一度全赶走了这些乌鸦!整整十年的浩劫,除了是泛滥的歌功颂德,哪里还有沉重的声响?乌鸦,有的变了嗓子,成了夜莺;更多的,沉入黄土,永不鸣叫!没了乌鸦的中国,他们沾沾自喜地贫穷,安逸舒适地暴动!

(以上四段为正面,本段从反面引出赶走“乌鸦”的深刻教训。)

而今,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切不可少了乌鸦!切不可让中国有了大国的经济和政治,没了大国的思想。希望中国城市丛林中,多站些乌鸦,而枝下,多些感谢他们的人群!

(回到现实,论述我们该“怎么办”。)

想到爱伦·坡的《乌鸦》,如今对这说着“永远不复”的乌鸦,我只想说:“感谢你,乌鸦!” (引用名言总结、点题)

2015课题工作报告
秋实作文 第六篇

第1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考试制度实施与学生信息素养相配套的实践研究”是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课题规划立项课题,又是本校重要研究课题。

本课题周期为两年(2015年1月—2015年2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课题负责人张国栋校长,魏宏丽、屈建伟、孙文娇、贾新颖、陈笑竹、尹钰老师共同研究,目前课题研究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工作,课题实施阶段、现在进入课题结题部分,自从立项以来,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工作,作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概述

将信息技术考试与学生信息素养进行整合,找到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编著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与素质,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经过短短的几十年,信息素养的含义已很明确的演变成此时代的所需的一种品质与素养。

由此我们即可总结出新的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科课程教学为"主食"

学科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食",学生在学科课的学习中增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储备,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主题性研究"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科课程整合为"配菜"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其它课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

3、各种传媒为"佐料"

电脑报刊、杂志和相关的电视频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学生运用好这些资源,学生将受益非浅。

例如,如果学校给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班级规定了读报时间,让学生定期学习相关读物。若学生在学习《电脑小神童》,IT行业成功人士的经历,以及对制造病毒程序人员的惩罚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4、建好学习环境"生力军"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

5、学校教育是"主力军"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校必须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加强硬件、软件和潜件建设。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上的不到位,大多数学校只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和潜件的发展,导致硬件设备成了摆设,信息技术教育成了口号,学科教学成了形式。因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必须加强"三件"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件"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6、家庭教育是"地方军"

现今,电脑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地方军",我们通过"校-家"联合培养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7、社会教育是"游击队"

社会培训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我们可以引导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社区教育或少年宫的电脑爱好者俱乐部,鼓励他们参加少儿计算机水平考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实践证明,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参加水平考试,拿到了证明自己学习水平的证书时,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劲头更大了。这样,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因材施教。

8、搭好学习形式"表演场"

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信息技术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只有以多种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学习铺路搭桥。

9、建设生活应用"主舞台"

提高信息素养最终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时,应尽量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接近,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中有生活,生活中有信息技术。

10、组织个性发展"分会场"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个性特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偏爱信息技术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是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要形式和有效方式。

(2)结合课例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价、判断、组织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动态幻灯片>是选自河北大学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三节<播放效果>的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点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这节课是使演示作品由静态的变为动态,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所以这一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能过这个典型课例让学生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并学会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比较,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享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信心;同学们之间交流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适时的提出愿望,将课堂

内容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表线肤浅,不求甚解,老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让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才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3)落实《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如何将建构主义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在提高信息技术会考过关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信息素养?对学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对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要求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主学习必须以充分的信息资源作为保障,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几本习题集是远远不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的。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纲要》从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的地位,突出了对信息技术课考查的操作方式(无纸化),侧重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模式,大致经历了从Dos(笔试)到Windos(上机操作)的一个过程,形式上立足于计算机网络,采用工作站/服务器的网络化模式,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发展性。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改的一个发展方向,也预示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肯定该课题在本校或本地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研究该课题的背景.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组建一个长期稳定不变的研究团队.确定总课题的研究目标,达成度及总体方案.以课题负责人具体分工落实各项研究任务.

2.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的研究目标下确定自己的了课题,每一子课题都要有一具体负责人,由总课题负责人进行协调.子课题的研究提倡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同样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研究重点.

3.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研究过程,需要课题组全体人员创造性的劳动,持之以恒.团结协作才能达到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要避免开题轰轰烈烈,过程冷冷清清,结题拼拼凑凑的现象发生.课题研究的过程重点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开展了课例研究。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把握课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和处理的全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案例过程”,然后围绕案例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值得研讨的问题,最终形成教学案例。具体地说,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经过前期准备、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形成案例等步骤。

(⒈)前期准备。课题组成员认真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通过有关的调查,搜集详尽的材料(如阅读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访谈等),同时初步确定针对课题案例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初步确定案例的体例、类型、结构等。还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

(⒉)收集材料。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课题组成员收集案例材料的具体方法有课堂观察、访谈与调查。⑴课堂观察。观察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状态等教学现象进行观察研究。收集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借助摄像机等作为辅助观察的手段,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在课堂观察中事先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这样对教学情景的洞察可以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对观察的资料,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这样为后续分析案例提供详实的原始材料。

⑵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度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度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我们通过与教师的交谈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从这些访谈、调查的材料中,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发现造成各种课堂教学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⒊)分析研究。围绕案例材料作技术分析,教师自己进行课后反思,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理念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理论进行阐释。注意对课堂教学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体现案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发挥教研组等集体的作用,集体攻关,分工合作,共同研究。进行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了案例分析的说服力。同时,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

(⒋)形成案例。在对案例材料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结构进行表述形成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经过以下步骤:撰写——讨论——修改——再讨论的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断完善。撰写案例做到目标明确,描述真实具体,情节合情合理,材料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表达力求生动。

2、寻求信息技术考试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中力求将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并重,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1)以阶段性目的而言,信息技术会考是高中阶段计算机教育水平的衡量尺度,而且是最直接的尺度,使学生掌握考试的方法和相关知识无疑是重要的目标。就这一点来说,需要教师在宏观上先于学生完成对课程脉络的提炼,而这种精练的直接指向就是课程的考核内容,并把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微观上,分清该课程知识的核心性知识和外延性知识的界限,以及两者的内在联系,理清形成知识体系的知识点各自的外延。

(2)在丰富考核点以提高知识含金量、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目的下,在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下,又需要教师以点带面,将课堂内外打通,深入细致的了解该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的具体应用状况,以及未来可能涉及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

(3)由教师在课堂上先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相关话题引出课题,然后讲授核心知识,并且明确诸如哪些是考试重点内容等,再介绍相关的外延性知识,在介绍的同时,对前面的基础性知识点进行应用形的回顾,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这时学生的兴趣也应该随之达到新的峰值,随后做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就会加强该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实际上吸收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优点所在,对教师备课以及备课之前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把师生比喻成金字塔,那么教师这个塔基的宽厚程度,就决定了学生这个塔尖的高度。

3、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课题组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每周开展活动,涉及信息浏览、信息查询、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分析传递、信息的报告和总结等各个方面,其中结合学习、生活制作电子报刊、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页设计、FLASH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等内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内容,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不同爱好的学生能在不同的领域得到自主发展。并且在保定市、涿州市教育局等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中有几十名学生获奖。

4、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河北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和信息技术会考大纲,自行编制符合教学客观实际需要的习题集。将《大纲》中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落实、分解到各章节知识的学习中去,实现日常教学信息技术会考和信息素养养成的结合。

5、发表研究成果论文多篇:《浅议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信息技术课上的提问设计》;《关于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二、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1.组内讨论并确定课题

开题的方式一般是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由课题负责人报告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统一认识,确定任务,明确分工。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评选工作。组织课题开题,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班,结合课题内容与本校课程改革的实际,对学校学生举办如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期间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学生课外学习,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意识的进行有意义的信息活动.。教师校本培训;软件、硬件设备的建设、维护。

2.查找资料

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1)怎么搜集资料

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采用适当的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档案、调查访问、发放问卷、实验观察、实验测试、学生作业等多条渠道、多种手段,传统手段、现代手段,广泛搜集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实际的包括文字、实物、声像等各种资料;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力求收集基础材料,采集原始数据;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设计调查问卷

一是题目,要与调查目的相符,不要给被调查者以不良的心理刺激;

二是指导语或说明信,包括称谓、调查目的、调查意义及与被调查者的利益关系、回答问题的要求、两方的责任,最后注明联系人、联系地址及电话等;

三是问卷的具体内容有事实问题、态度问题(意见、情感、动机、观点等);

开放式问卷,就是不事先给出问题选择答案有由问答者自己作答的一类问卷。这种问卷任由调查对象发表己见,更有利于反映真情,了解调查对象的独特观点、思想;但数据不标准化,处理就困难。对于不能用几种简单的答案就能概括清楚而要详加讨论的复杂问题,使用开放式问卷比较恰当。

2.课题研究【秋实作文】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的相套的课题研究,使学习能够进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互学习状态。寻找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强调考核、考试形式多样化。以作品、论文,会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能够使用各种会考内容所要求的应用软件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应考能力水平进一步步为营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活动课外小组的实践活动使学习能够写出一定水平的论文,提高利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并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规律。

教师通过编写适用于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的习题集,强化训练学生的应考能力。

4.进行资料整理并着手写论文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编著将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发表有关研究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推广。提高教师新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5.结稿

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请领导对项目质量进行终结性测评。评选优秀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优秀报告及论文集。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

最终成果:

1、学生会考及格率达到80%以上,

2、学生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

3、编著将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

最终成果转化:

1、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熟练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

3、学生能掌握网络的有关操作

4、学生信息素养有了提高,动手能力增加

5、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推广。

6、提高教师新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论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发表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丛书;论文《浅议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在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贾新颖的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获市级三等奖。

2、优质课、教学设计:魏宏丽的教学设计《网页动画》获市级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教案《函数运算》获市级三等奖;孙文娇的教案《EXCEL入门》获市级教案评比三等奖;魏宏丽指导的作品《透视环境》获市级一等奖并获市级“三八”红旗手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标兵”称号。

3、型课例、主题性学习网站:

典型课件《动态幻灯片》获保定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主题性学习网站《信息检索》获三等奖;

4、课件:《计算机硬件组成》在保定CAI课件评比中获高中组三等奖;《FLASH动画制作—符号绘制》、《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Internet基础知识》均获奖。

5、在2015会考中取得参考1194人、获A等为539人占参考人数45%,获B等为499人占参考人数42%,获C等为137人占参考人数11%,获D奖19人占参考人数2%,其中优秀率为98%,不合格率为2%。

6、竞赛获奖情况:在2015年保定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活动中,教师魏宏丽、孙文娇、屈建伟、尹钰、陈笑竹、贾新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王凯军获高中组一等奖、殷跃、罗淼、于颢柏、侯颖、白玉宝获高中组二等奖、邢辰轩、赵晶晶、康举、朱祺龙、董昊铭、李栋、赵乾宇、马龙、景岩柳获高中组三等奖。

四、经验

体会、问题与不足

更新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

曾经作过一次书面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劳技课。在高考指挥棒下团团转的人们很难理解信息技术的普及对即将走进大学校门甚至社会的学子们有多重要。人的主观意识落后于客观现实,这是不争的事实,观念的更新十分困难,但要认识这件事很重要并不容易。在传授知识这方面,学校教育正逐渐失去优势地位。在中学中,计算机课程受到忽略的情况并不鲜见。

小平同志1984年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在信息时代,人们不仅要学习一般的知识,还应当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既是人们从事各种工作不可缺少的现代工具,也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环境通过人机对话和人工智能化,突出了学习的交互性,改变了世界了界限。从课程的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研究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信息技术不仅只是中学的一门课程,还应该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学校更应看清形势,超前思维,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及现代先进教育设施、设备,加大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和运用的力度。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相关学习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主题探索、研究性学习、分组协作、创设的情境、任务、激励机制来进行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等。

第2篇:课题工作报告

本课题研究周期三年(20XX年11月—20XX年12月),分前期准备、课题立项、实施研究、中期评估、深化总结五个阶段进行。目前课题研究完成了前期准备、课题立项和部分子课题实施研究工作,正进入课题中期评估阶段,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1.宏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时代要求中学生不仅有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品德,还应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虽然已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但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且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严重滞后因素。

2.中观

中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开展,但学生仍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学习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课程改革进入再出发时期,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再思考,重拾“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并研究如何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3.微观

我校是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的母校,我们确定“明德尚才、与时俱进,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把吴健雄的“爱国奉献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学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得天独厚的伟人文化和科学氛围。然而,根据课题组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我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与学校的办学精神和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存在很大的偏差;学生缺少相对稳定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品质,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

我们试图通过该课题研究,包括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机器人教育活动、德育主题教育和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探索和构建一个整合的模式,着力培养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善于观察,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动手实践、大胆创新的科学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具体目标为:

1)通过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创设浓重的精神文化氛围,使全校学生对吴健雄的精神内核,特别是吴健雄“科学创新精神”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以精神塑造学生,让吴健雄精神走进每一个班级,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2)通过对德育主题教育的研究,使全校学生养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品质。

3)通过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使更多学生形成科学创新的意识,掌握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他们的持续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4)通过对机器人教育的研究,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机器人搭建和编程等动手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创造力。

2.研究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标,课题组努力探索和构建一个以精神文化为引领、整合“德育、教学、机器人课外活动”于一体的模式,有效促进学生从“科学情感态度----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科学创新能力”的循序渐进的发展,使全校学生在吴健雄精神的启迪下,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意识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我管理和动手实践,从而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和思考、实践、创新的动手能力,促进我校更多学生健康、稳步、良好发展。所以,我们设立如下5个子课题:

1)《我校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现状研究》

2)《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

3)《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研究》

4)《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策略研究》

5)《开展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进程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20XX年3月—11月)

1.对学校已有课题的研究

课题组通过查阅、梳理材料,对学校“九五、十五”期间的所有课题进行摸底调查,把握学校总体课题研究走向;理性分析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方向,找准突破口。经校行政会议商讨,邀请教科研资深教师论证,确定学校“十一五”课题的研究方向。课题组着手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初稿。

2.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课题组通过对学校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寻找适合教师教科研工作实际、迎合教师不同发展需求、构建学校教科研网络的切入口,初步确定各子课题研究内容。

3.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课题组通过对XX、XX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吴健雄精神的熟悉程度”和“科学情感态度和创新意识”两方面情况,分析、研究调查结果,完成“我校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研究报告,确定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申报和开题工作(20XX年11月—20XX年3月)

1.课题研究方案撰写、申报工作

课题组通过研究创新教育文献、学习理论、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寻找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明确目前的宏观形势和中观教育背景,修改课题研究方案。邀请市教科研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初步论证,课题组再次修改,准备申报。

自20XX年9月被立项为苏州市滚动课题起,课题组正式成立,由5个一级子课题和11个二级子课题组成,分别对《我校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现状研究》、《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研究》、《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策略研究》和《开展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进行研究,学校由此形成了“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绿荫场式的教科研局面,教科研工作呈郁郁葱葱之势。

2.开题论证会

20XX年11月6日,学校邀请太仓市教育局尤培亚副jú长、教培研中心苗长广主任、顾永丰副主任、严乃超老师以及兄弟学校教科室主任等领导专家进行开题论证,后课题组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和建议,对课题方案再调整、修改,并申报省教科院,20XX年3月,课题被立项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20XX年课题。紧接着,各子课题确定组长和成员,完成子课题研究方案,落实具体研究任务,启动课题研究。

(三)实施研究工作(20XX年3月—20XX年12月)

(主要研究内容、策略方法)

1.开展子课题1《我校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现状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组运用调查问卷法,从学生对“吴健雄精神的熟悉程度”和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创新意识”两个方面,针对学校XX、XX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我校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现状,完成研究报告。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20XX年10月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中期问卷调查,分析XX级学生在研究前、后的科学素养变化情况,同时了解XX级新高一学生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和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探索、调整部分研究内容,逐渐转移研究重点,着手研究适合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机器人教育实践。

2.开展子课题2《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组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吴健雄精神的本体开展研究。首先课题组老师搜索文献、查找资料,充分挖掘、归类整理吴健雄人文资源。再组织、指导高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吴健雄科学创新精神”内涵实质,督促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吴博士,把“吴健雄精神”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将内隐的精神以“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外显出来。

3.开展子课题3《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坚持用行动研究,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研究。

1)利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和经验,组织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包括①理论知识笔试;②教育案例评比;③演讲比赛;④主题班会方案设计,通过学习、交流、实践,增强了班主任的改革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促进主题教育的有效开展。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凸现吴健雄精神。课题组充分利用吴健雄形象、精神和品德这一人文资源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在以吴健雄人文资源为背景德育教育氛围的熏陶下,学生获得了主动和谐的发展。

3)以吴健雄精神为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课题组在吴健雄精神引领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吴健雄的人文和科学创新精神,感受伟人的文化熏陶和精神的力量,使每位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在体验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情感态度。

4.开展子课题4《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策略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组主要采取理论学习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结合总课题具体安排,扩大研究群体,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学习—感悟—设计—实践—反思—改进—总结”的研究方式,开展“生本教育实验”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和探索,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科学知识、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科学方法、在动手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具体研究工作:

1)专家引领,理念决定方向

课题组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分别邀请原山西省教科所所长杨进发先生,生本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和江苏省丹阳六中朱万喜校长、荆志强主任来校做报告。课题组老师既享受了前沿的教育理论又得到了一线的实践培训,引起了对课题的深入思考,找到了研究的抓手----“生本教育”,更加明确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的方向。

2)自我研习,意识决定行动

20XX年秋季以来,学校每月一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经验的文章、著作以及国家最新政策法规,并撰写学习心得。先后派13位教师赴广州学习考察,多次组织全校性的教师心得交流,共21位教师做了主题发言。课题组老师更是时刻把握教育动向,紧跟素质教育步伐,使不断更新的理念内化为自觉的意识。

3)同伴互助,沙龙催生感悟

学校分别于20XX年7月12日、11月27日、20XX年1月31日举行了三次主题沙龙活动。老师们围绕“我帮你学”的主题,从“前置性学习任务设计、小组建设、生本课堂组织管理”等方面,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交流了对生本理念的深刻体会和课堂实践的成功做法。课题组老师一致认为,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五严规定的大背景下,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生本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抓手,是真正解放学生学习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教育。通过沙龙,老师对生本教育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且以主人翁的态度对课题进行了全面、到位、深刻的思考,同伴互助使老师更会学习、会理解、会思考。

4)课堂磨练,实践促进提高

自课题实施研究以来,课题组始终扎根课堂,开展了三次课题研讨课、四次生本课堂教学展示和多次生本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反复的课堂磨练,课题组老师坚持尝试“先学后教”模式,不断摸索如何有效、因材设计“前置性作业”;深入思考,有序、因才管理小组学习;科学合理组织学生讨论,努力改进学生课堂展示效果;研究有机、因势评价激励学生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而教”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前置性作业--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课堂教学流程已初步构建。学生学习状态良好,积极投入,敢于发言,善于思辩。生本教育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有力后盾。

5)课后总结,反思形成思想

课题组每开展一次研讨课,在集体听课后进行研究总结,以小组集体的智慧,对研讨课进行深度剖析,梳理出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有益尝试,分析出潜在的有待改进拓展亮点,挖掘出下阶段的重点突破之处。通过常态开展反思性教学研讨,课题组在总结中突出反思,在碰撞中形成思想,以思想指导行动,以行动验证思想。

4.开展子课题5《开展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的工作

子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和跟踪随访,对典型个案进行系统观察与剖析,了解学生学习机器人后的感受,研究分析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还进行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研究,认真上好机器人课,组织机器人第二课堂活动。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探索机器人活动的实施途径,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研究如何通过机器人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个案。

三、课题研究初步成效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通过“学习—感悟—设计—实践—反思—改进—总结”的研究方式,教师经历了思想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阅,从对课题方案的感性认识到对研究过程的理性思考,老师们都能侃侃而谈----个个“拉得出”,从有意识地将理念落实在行动,到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常态化,很多老师驾轻就熟----人人“打得响”。生本课堂的实战演练,使学生的观念逐步转变,思想趋于成熟,分析思考渐显深刻,自我学习逐渐自觉、自悟。生本,把教师、学生与学校紧紧连在一起;课题研究,生本实验,使学校目睹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师生的隐性成长,充实着自己的生命,丰富着学校的内涵。

学生层面

(一)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课题组通过观察、座谈、调查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表现在:

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明显改善,学习指向更加明确;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他们在对待平时的家庭作业时,能坚持独立思考按时完成。在遇到不会解答的难题时,基本不放弃,而是多角度思考。

学生基本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一些陈述性知识时,他们能遵循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考虑用恰当的、适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一些程序性知识或带有挑战性的内容时,学生会借助课本和参考书提出假设并解答,在解答后会重新检查,并试着总结解题办法。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学生开始学会独立思维,自主学习,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机器人小组屡获佳绩

课题组通过开展机器人教育,加强对课堂教学、兴趣小组活动和机器人比赛等的研究,学校机器人小组屡屡获奖。

XX年4月,在江苏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知识产权局、省青少年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常青藤”杯机器人大赛中,我校获得团体亚军,我校学生获FLL工程挑战赛、机器人灭火比赛、机器人踢足球比赛和常规比赛四个项目一等奖。XX年7月,我校参加了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和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XX苏州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赛,在RoboCup青少组搜救比赛中,我校获得了中学组搜救比赛独立队亚军和联队亚军。XX年12月,我校在江苏省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第一届科普机器人大赛中,获灭火接力团体冠军。

XX年4月,在江苏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知识产权局、省青少年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狮山”杯机器人大赛中,我校获得机器人灭火比赛、机器人踢足球比赛项目一等奖。09年12月,我校在江苏省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第二届科普机器人大赛中,获灭火接力团体冠军、个人冠军。09年12月,我校参加了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和RoboCup中国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XX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第一分区赛”,获得双足竞步机器人比赛中学组狭窄足印和交叉足印两个项目的冠军。

学校层面

(一)学校科研在传承中发展

独有的吴健雄人文资源及其深远的辐射作用,逐渐形成了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和传统。课题组坚持继承传统,依托资源,创新发展,正在形成以主打课题为线,以生本教育实验为抓手,以德育、教学和科技特色为整合的学校科研网络,营造了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二)课堂教学改革在发展中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研修、实践、感悟齐步走,课题、课堂、课程相融合,实现科研、教学、管理共发展。课题组在生本教育理念引领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改革教学方式为途径,实现了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发展提升。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转变为学生陈述知识要点、讲解解题过程、总结做题思路。教师努力做到“不见自我”,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学环节上,学生经历了领受、领悟和提升三阶段。教师准备的前置性作业(学案)----有质,能抓住学科最本质最根本的内容,巧妙设计跟踪训练和变式练习,举一反三,方便学生领受;适量,在不影响其他功课的前提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又无需很刻意地完成,有利常态化实施生本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看书阅读时认真仔细,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交流展示时落落大方,整个课堂,学生显得自觉、自然、自在。

(三)教师队伍在提升中优化

课题组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具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观察等,深入了解大部分教师的发展需求,采用教师主动成长、课题推动发展、科研孕育人才的教师发展策略,成长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推出了一批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都有所成绩的典型教师和群体。特别是实施生本教育实验以来,教师基本把“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总结反思、研修提升”成为一种生命自觉,科学理论素养迅速提高。因为有了生本教育实验这一抓手,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比以前有明显提高。教师会观察思考、会分析研究,在20XXX年“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微型课题申报中,我校共立项10个课题,列太仓前位。近三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和获奖比率显著提高,由20XX年教师人均发表、获奖论文篇数0.43篇提高到20XX年的0.98篇,两年增长了1.3倍。

课题组继续借助学校生本教育实验的推进,围绕“生本管理、生本课堂、生本服务”三个层面,更好营造教师成长的立体环境,有力促进所有教师“教学、管理、研究能力”不同程度提高,学习型、研究型团队逐步形成,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稳步持续发展。

(四)科技教育特色在优化中凸显

学校的科技教育,尤其是机器人教育已经闻名省内外,走出国门,形成特色。通过课题研究,以科普宣传周活动、机器人活动、青少年科技模型活动、天文观测活动等常规活动,进一步弘扬吴健雄科学创新精神,把吴健雄人文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到科技教育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由苏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到20XX年度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五星级”先进集体,学校品牌得到巩固,学校科技教育特色进一步凸现。

四、课题研究差距

反复思考研究思路,认真分析课题运作环节,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课题组发现有来自课题方案的、研究者自身的以及来自学生等方面的不足与差距,现主要剖析自我,得到点滴感悟,以待今后改进。

1.弄明白研究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前提

课题组老师一定要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潜心思考研究现状,认真寻找解决对策,科学合理提出研究目标,克服急于冒进和研究表面化、形式化。

2.理清楚操作思路是保障

必须用系统论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理清研究内容的逻辑顺序,有主次重点地形成操作思路和研究蓝本,保障各项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益。

3.深挖掘课题活动是策略

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支撑下,紧密围绕研究内容,精心组织策划课题活动,充分体现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价值和意义,有机将研修、教学、管理整合起来,发挥系统结构的功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实效。

4.提炼研究成果是关键

厚积薄发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策略,课题组要重视每一个研究活动的实施、每一个微小成果的积累、每一位教师成功的积淀,以丰厚课题研究的成果。但是,有概括才有迁移,高度提炼研究成果是延伸课题意义的关键,课题组要提高自身的提炼概括能力,从堆砌的成果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出成果背后的规律性的内容,真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第3篇:课题“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工作报告

“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是2015年批准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的。课题立项以来,在省市教科院(室)和有关专家的帮助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了扎实有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工作,教学与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品质与学习习惯得以养成,语文课逐步由心理负担变为精神享受。与此同时,课题研究产生较为广泛的科研辐射作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

1、课题开题

2015年12月26日,苏州市和常熟市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课题组的开题活动,大家对课题的意义、内涵和研究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拟定了课题研究相关计划及实施细节,并进行了初步的人员分工。

2、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组拟定了年度阅读书目,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深入研究语文审美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并学习有关教育学、美学与心理学理论,搜集相关论文与资料,形成课题思想,研讨具体的操作策略,为教学实践做好理论准备。重点研读的文献有:①于漪著的《语文教学谈艺录》、②钱梦龙著的《导读的艺术(修订本)》、③王纪人主编的《文艺学与语文教育》、④陶小平著的《审美态度心理学》、⑤阎承利著的《教学最优化艺术》等。这些著作在描述与探讨语文学习心理和语文教学策略的同时,对语文的审美教育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透视,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课题培训

课题研究组成员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类教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培训内容有:

(1)2015年8月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2)2015年8月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3)2015年4月全国中学语文“文本的适度解读”研讨会

(4)2015年9月省苏教版作文教学研讨会

(5)2015年12月全国第二届“两岸四地同课异教”中学语文课堂

教学研讨会

(6)2015年8月江苏省新课程培训

(7)2015年8月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4、研究过程

课题组首先在专家指导、合作探讨的基础上拟订出课题研究相关计划及实施细则,围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条主线,按计划实施,定期进行课题研究的跟踪,反馈与评估。

2015年5月中期评估,在认真听取苏州市和常熟市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意见后,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5年1月、4月两次发出课题结题准备工作函,整理材料,讨论研究成果结集等事宜。5月撰写、修订主课题报告并准备申请专家结审议题。

2015年4月,召开课题结题评估报告会,常熟市教育局教科室韩建光副主任率相关专家进行了课题结题现场评估。

5、课题推广

课题组成员多篇相关经验总结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位教师运用以“营造氛围——开展欣赏——点拨升华——启发创造”为基本程序的审美教学策略在省市级教学案例或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结合课题研究,自编多本校本教材,在学校进行推广。另外,课题组的研究引起了同行的关注,组内成员多次在省内外上观摩课,做专题讲座,介绍教学经验,为提高区域语文教学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课题成果

1、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具体体现在:①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尽快进入审美主体的角色,勇于发表具有独创性的意见,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②学生感性审美能力提高,注重迁移,注重习得,有多篇学生习作在各类报刊发表,多位同学在全国、省比赛中获一二等奖。朱常溪同学在2015年省高中生作文现场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校园文学社刊物《晴川》定期出版,2015年公开出版《青春诗页——〈晴川〉十年精选本》。③语文成绩稳定提高,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大考成绩均列同类学校前茅。

2、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职业思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不断走向成熟。具体体现在:①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教育教学,从而使得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得以转变,真正摆正了学生学习和审美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②教师自身教研能力大幅度提高。彭尚炯老师的审美教学思想研究被收入名师成长研究丛书之《把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文章收入《学作文和教作文》、《春华秋实——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选》等书中;钱建江老师的文章收录于《名师成长丛书》,《校园文学概论》等书中,并出版了个人专著《语文:另一种表达》。另外,彭尚炯老师,钱建江老师,朱新华老师,王振荣老师,陈丹老师的多篇文章先后发表于《成才导报》、《苏州教育》、《语文报》、《文汇报》、《语文世界》等刊物上。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先后有十多篇论文在省级比赛中获奖。③课题组教师积极开发语文教育资源,制作了网络教学网页《诗经》,构建了《红楼梦》视听文化课程,开设多种语文自选选修课,并据此编写了《古典诗词欣赏》、《古今佳联欣赏》、《感受吴文化》多本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具有审美特色的语文课程。

三、问题反思

就全国语文界而言,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还未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研究美学的专家往往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因而缺乏鲜活的实证和理论创新,指导意义不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的摸索大多缺少科学的理论观照,审美教学仍处于自发状态。尤其是没有与国内外现代文艺理论联系起来,因此,对它的理性认识还远未能揭示其基本原理和规律。本课题的研究,虽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一些问题作了探究和回答,但总感到理论研究仍缺乏系统性,研究还不能辩正地阐述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如何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审美性和谐地统一起来。

我们对本课题还会作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当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将审美教学的理论与美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理论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借鉴专家和同行的成功经验,力争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77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