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雨水多麽?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威海市气候特点
威海雨水多麽? 第一篇

威海市气候特点

威海市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威海市大陆度为54.1%,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暧、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春季(3—5月)暧空气开始活跃,但冷空气还有相当势力,造成高低气压系流移动、交替频繁,引起气候多变。4至5月份,南北大风交替出现,为全年大风多、强度大的月份。春季温度低且回升慢,与内陆同纬度地区相比,低2—3℃,季节推迟约半个月。由于暖湿空气尚不能大量输送过来,所以降水量仍较少,只占年总降水量14%。春季由于大风多,降水少,蒸发大,所以常造成春旱。

夏季(6—8月)由于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温度偏低。6—7月份,比内陆同纬度地区低3-4℃,8月份低1℃,凉爽宜人的气候,使威海市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全年以8月份温度最高,年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7、8两月。由于太平洋高压加强北上,夏季季风开始,多为3—4级南到东南风,有利于暖湿空气北上,因而降水多,湿度大,降水量占全年的59%。6月末7月初进入汛期,9月上旬结束,暴雨集中出现在7、8月和9月上旬,暴雨次数频繁,往往形成洪涝;但部分年份,由于太平洋高压控制山东半岛且稳定少动,造成高温高湿闷热天气,形成短期伏旱。另外,由于大气环流的引导,太平洋台风部分年份会北上,一般造成暴雨和大风天气。

秋季(9—11月)初秋,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但暖湿空气还有一定势力,所以9月上旬降水仍较多,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时有出现,还有可能受到台风的侵袭。秋季总降水量占全年的23%,多集中在9月份。9月下旬到10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暖湿空气势力明显衰退。秋季温度偏高,与内陆同纬度地区相比,9月份稍高,10—11月高1—2℃。从10月份起,多晴好天气,秋高气爽,风和日丽,能见度最佳,但往往出现秋旱。从11月中旬起,强大的蒙古高压开始建立,冷空气开始活跃,每旬气温以相差3℃的幅度迅速下降,北向大风次数增多,冬季季风逐步明显。

冬季(12—2月)受强大蒙古高压控制,不断有冷空气爆发南下,气候干燥寒冷,多偏北风。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年极端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上旬。整个冬季温度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偏高约2℃,且昼夜温差小。季降水量为全年最少,占全年的5%。从12月下旬起,由于受海洋的影响,造成地方性的阴天、阵雪天气增多,雨雪量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多3倍以上,日照时数偏少。

威海市水污染问题的现状
威海雨水多麽? 第二篇

威海市水污染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威海市位于胶东东部,境内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环境优美,气候 适宜,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水污染问题,本文针对威海市水污染问题的现状,分析了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字:威海市;水污染;现状;原因;对策;

一、威海市水污染现状

母猪河是威海市第一大河,母猪河流域内废水年排放的总量为1010万吨,其中工业污水排放量为339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71万吨。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为17834吨,其中工业废水COD排放量为1650吨、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为7952吨。氨氮排放量为3823吨。母猪河流域共有重点排污企业16家,年排放废水378.25万吨。乳山河流域内有重点排污企业一 家年排放污水12万吨。

威海市环保局对流域水土流失、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造成的氨氮排放量进行了研究估算,每年排入河流的氨氮总量约为27100t/a,其中因农田施用化肥而流失的氨氮总量约占全年入河氨氮总量的71.2%,水土流失携带流失的氨氮量约占5.4%,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氨氮量分别占14.0%和9.4%。这表明,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流域氨氮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排放的氨氮量占6.6%,而点源排放的氨氮仅占23.4%。

威海地区土壤结构、施肥方式、灌溉方式基本相似,农业污染对水域中含氮污染物的影响很大,是西北地区氮污染的主要原因。内陆和地区湖泊、水库也不同程度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在威海地区农业是不可缺少的产业,氨氮是威海地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之一。而氨氮污染不仅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二、威海市水污染问题的原因

(一)工业污染

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财富积累才能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因此,一些企业法人,就把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一切生产成本要从利益最大化中削减下来,排污就成为削减企业成本的丰厚利润。①未经处理直接排污,不需支付任何费用。②配备安装治污设备,供相关部门检查之用,也就是说检查时开机,检查后关机,基本上不支付费用。③虽有治污设备,常常开开停停,支付费用较少;④选择时间排污,白天不排,晚上排;五是深埋管道排放。一些企业检查时河水变清,走人时河水又变黑变臭。污水排入江河、径流入海,最终造成近岸海域的严重污染。

(二)、农业污染

1、农药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水环境污染。近年来,农村的农药使用量逐年递增。一般来讲,只有10%一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一oo%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作用下污染地下水。另外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料施用的大幅度减少,氮、磷、钾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化肥使用的快速增长也造成水环境污染。

2、农业种为增加产量,大量使用化肥,有害物质流入水中,造成水环境污染。

(三)、禽兽养殖业污染

从调查的情况看,流域内禽畜养殖业的污染是流域内重要的环境问题。养殖场的废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最近几年随着城乡居民对肉类消费需求的大增,农村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农民依靠养殖业致富的家庭不少。但由于农村很少建沼气池,畜禽类粪便、废弃物和畜禽宰杀废水、废弃物等直接排放到溪水中,这些废水又随溪水流入河流,这种处理方法扩大了污染区域,造成了河流的富营养化,浮藻、水草丛生鱼类死亡加剧了治理的难度。

(四)、城市治污设备老化导致超标排放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大量聚集,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垃圾迅速增加,成为陆源污染的重要

来源。①治污企业设施老化,能力建设投入明显滞后。由于部分企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治污设施陈旧,治污能力弱,直接导致超标排放。②城市管网配套建设滞后,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低。③排污单位的治污设施都由排污单位进行管理。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以及其他原因,有的排污单位不顾对环境的污染,而采取污染治理设施空转、停转,减少污染治理药剂投放量,污染物偷排,甚至采取“游击战术”,逃避环保部门的执法监察,造成违法排污现象频发。 (五)

三、威海市水环境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工业方面

对工业污染的防治我认为要贯彻执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比如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源严重的企业,优先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努力推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角度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威海市已提出跳跃式、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翻三番,为了避免生产翻番污染也翻番,必须把工业生产发展规划和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协调一致。

再要加强污染的全过程控制,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大力降低能耗,控制住污染物的产生源头,其次切实加大污染物排放末端治理设施的投入,努力实施污染企业的再提高工程。点源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在实施点源分散治理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集中控制的规模效益,可考虑工业污染治理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建设。

(二)、农业方面

1、化肥污染防治

以流域面源污染的化肥控制为目标,针对作物、土壤、气候条件等特点,结合种植布局和肥料施用现状,对有机化肥与化肥,养分供应比例等不合理肥料机构进行调整;加强对肥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禁用低劣和有污染的工业垃圾、污泥、含病原体的粪便等,防止含有重金属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肥料进入土壤,降低化肥用量,使肥料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在确定合理化的施肥量的基础上,推广科学的施肥技术,增施有一机肥,实行用地养地结合,不断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化肥。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加强土壤和化肥等化验与监测,科学定量施肥。调整化肥品种结构,采用高效、复合、缓效新的化肥品种。增加有机复合肥的使用例如加强造林、植树、种草,增加地表覆盖,避免水土流失以及肥料流入水体或者渗入地下水。加强农田工程建设,防止土壤和肥料流失,这些措施还能有效防治化肥污染。

2、农药污染防治

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油剂农药的使用量。研究采用多效抗虫害农业,发展低毒、高效、低残留量的新农药。完善农药的运输与使用方法,提高施药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造成的水环境污染。要加强对农药的管理,研制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易分解的替代化学农药,禁止生产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产品,逐步减少和淘汰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我们认为要大力推广微生物、农用抗生素、生化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采取农艺措施,综合运用育种、栽培、耕作等手段,调控农田生态平衡,防治病虫草的危害。积极发掘和使用植物性农药和土农药,如大蒜、洋葱、夹竹桃等植物含有对害虫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成分,只需简单加工即可制成无污染的植物农药。对虫害可推广机械物理防治法,如利用人工器械捕杀、利用昆虫趋光性、对某些特定植物的趋性诱杀等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三)、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

由于分散的养殖产生的污染不易控制,因此从发展的角度和污染控制的角度讲,禽畜养殖要集中规模,使其污染由分散的面源转为点源进行控制,对规模养殖产生的废水,要通过污染治理

回用于农业生产,变废为宝。

(四)调整收费标准,提高公众的水环境意识

适时调整水利工程水费、水资源费、排污费、污水处理费标准。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促进调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的良性运行。治理中国江河污染,我们并不缺少文件、规定、制度、人力甚至资金,缺少的是有创意的、人性化的、精心设计的有效制度和协调执行力。社会公众是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直接参与者,规范而有效的众参与机制将使流域水环境管理更易被群众接受,对破坏水环境的各种行为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实现一种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加上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各用水单位为满足自身利益的需要,长期对水资源任意、无偿使用,严重浪费,超标排污,对河流生态系统、水环境的破坏及下游地区的用水考虑甚少。公众的环境意识还十分淡薄,有待提高。

(五)积极推行节约用水

树立节水观念,努力创建节水型社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GDP观念,争取通过三到四年的努力,按照国家建设部等三部委制定的《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通知》要求,在全市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增强节约用水意识,树立节约用水观念,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从源头上防治水污染,降低污水处理压力。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措施,建设防渗渠道、管道,发展喷灌、微灌技术,尤其是推广水稻控制灌溉,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药化肥的流失量,还能减轻对河流的面源污染。中水具有量大稳定、就地可可、用水成本低的特点饰l。在城市中可将洗涤水、雨水等优质排水稍作处理后实施回用,或将污水处理厂部分尾水作深度处理后实施回用,为城镇供水开辟第二水源。中水可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循环冷却水、绿地浇灌、喷泉用水、景观用水、环境用水及洗车用水等,生活中可用于厕所冲洗,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威海市己经制定了《威海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任务,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下一步要尽快制定《威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将节水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节水基础管理和指标体系建设,调整和完善行业用水标准和产品用水定额,建立节水器具、节水设备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水价体系,用水价杠杆、技术标准推动节水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运行新机制,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污水资源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中水回用率。

威海8.10暴雨洪水浅析
威海雨水多麽? 第三篇

威海市“8.10”暴雨洪水浅析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辖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辖区内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5座。由于三面环海,形成明显地区性差异,沿海地区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时有暴雨台风的袭击,给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因此防汛工作变的越来越重要,防汛抗旱任务十分艰巨。

2007年8月9日6时至8月12日10时,受热带低压和西风带系统的共同影响,威海市遭受特大暴雨洪水袭击。全市平均降雨量334m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9亿元人民币。为我市1951年有水文资料记载中,3日降雨量最大值(第二位1997年309mm),经频率分析,3日降雨量达百年一遇。各地的降雨量分别是:环翠区412.3mm;文登360.7mm;荣成234.6mm;乳山328.3mm。最大点降雨量467mm(乳山市花家疃水库),最小点降雨量153mm(荣成市八河水库)。

1.暴雨分布及特性 1.1暴雨分布情况

9日6时全市有局部地区开始降雨,到10时降雨停止,平均雨量18.6毫米。又从10日4时开始降雨,到12日10时各地降雨基本结束,平均雨量315.4mm。

雨量的分布情况是:全市23个报汛站,3日雨量超过400mm以上的站有7个,大于300mm小于400mm的站7个,大于200mm小于300mm的站

-1-

7个,大于100mm小于200mm的站只有2个。见 表1《报汛站降雨情况统计表》。

报汛站降雨情况统计表

(2007年8月10日4时至12日8时) 表1

到12日8时降雨终止,连续降雨历时52小时,中间无间断。

1.2暴雨特性

第一、连续降雨持续时间长,从10日4时全市开始普降暴雨一直

-2-

第二、前期影响雨量大,降雨强度较大,从10日6时到18时,1

4小时的连续降雨过程中,2小时雨量均在20mm以上,且各时段的降雨量相差不是很大。最大降雨强度为2小时80mm。

第三,降雨笼罩面积大、范围广。从全市乡镇雨量情况统计分析,最大点雨量422mm,最小点雨量100mm,全市平均297.4mm,各市区的平均雨量分别是:环翠区384.1mm,文登市323.9mm,乳山市307.4mm,荣成市最小203.2mm。全市共有55个乡镇,雨量在200mm以上的乡镇是47个,从乡镇雨量和报汛雨量统计分析,本次降雨总量大、持续时间长、特大暴雨的笼罩范围广,见表2《各镇降雨情况统计表》。

各镇降雨情况统计表

(2007年8月10日4时至12日8时 ) 表2

-3-

【威海雨水多麽?】 【威海雨水多麽?】

3、洪水概况

从8月10日6时到13日6时全市15座大中型水库共计来水总量3.55亿m3,有13座水库开闸泄洪或溢洪,截至15日6时,共计泄(溢)洪水量2.82亿m3。据统计本场洪水除八河水库外,其余14座大中型水库中,有12座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其中两座大型水库(米山、龙角山)都出现了建库以来最大的泄洪流量。鲍村水文站测得780m3/s的最大洪峰流量,是建站以来最大的一次洪峰流量。大中型水库来水及蓄水情况详见附表3。

-4-

威海市2007年8月10日至15日大中型水库水情统计表 表3

说明:出库水量计算时间截止15日6时,入库水量计算时间截止13日6时

-5-

青岛-烟台-威海城市的气候
威海雨水多麽? 第四篇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北纬35°35′至37°09′,东、南濒临黄海。总面积10654.1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

青岛气候有着鲜明的特点:四季分明,夏短冬长;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降水适中,热量充足;春夏多雾,冬春风大。青岛夏季较内地短,一年平均只有80天,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为25.1摄氏度,由于受海洋影响,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疗养和游泳的最好季节。

青岛近代历经沧桑,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景观,根据景点的分布和文化内涵,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即:西部旧城区(西方近代城市风貌)、东部新区(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市区腹地(胶东民俗文化风貌)、郊区(历代文物古迹风貌)。到青岛来游览,即可享受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又可在观赏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中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和启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景观:趵崂山、八大关、栈桥、五四广场。 青岛气候背景分析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左右;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38℃,是夏季避暑的绝好去处;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摄氏度,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0.5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约660毫米。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山光海色,道教名山。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胶州市位于胶州湾畔, 1987年2月胶州市撤县建市,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

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1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面积1210平方公里,人口78万。到2005年底,胶州市市区人口28万,市区建成区接近40平方公里。

胶州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胶济、胶黄、胶新铁路横贯境内,济青、环胶州湾、同三、青红高速公路、204国道纵横交错。胶州距离青岛港35公里,黄岛前湾港30公里,距离流亭国际机场25公里。境内有全国第三个铁路集装箱编组站,是进出半岛的咽喉,重要的交通枢纽。

胶州物产丰富,文化灿烂。胶州大白菜即鲁迅先生所说的胶菜名扬海内外。45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三里河文化。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又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北方唯一通商口岸。胶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画家高凤翰的故乡。胶州又是胶州大秧歌和茂腔的发源地,胶州大秧歌又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茂腔的特色唱腔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之列。渊源流长的历史使得胶州素有“金胶州”之美称。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南依崂山,近靠青岛。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即墨处于北温带沿海区域,年平均气温12℃,降雨量750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润相济,气候宜人。

即墨向为山海形胜之地,物华天宝,文物古迹较多,“形胜为东方冠”,实为旅游佳境。城东20公里之鹤山,风景奇绝,素有“崂山之秀”的美誉,元明时为北方著名的道教胜地,著名羽士张三丰、邱处机、李灵仙、徐复阳等遗迹至今可寻。城西5公里之马山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上石林耸立,硅化木保存完整。历史名岛——田横岛现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即墨的海水温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建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青岛培训中心等培训疗养基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疗养人员。华山国际乡村俱乐部、金口天后宫、七级双砖塔、留村小龙山、海上仙山千里岛、耐冬宝岛长门岩等旅游景区,异彩纷呈,点缀着即墨大地。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四五千年前,先祖就在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秦代置县,汉初已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隋朝建城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即墨因墨水河而得名。“即墨”之名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多次出现。战国时期,即墨被称为“三齐名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与齐都临淄“并夸富饶”,尽享渔盐之利。秦统一中国后,即墨正式定为县,隶属于齐郡。馆藏北宋金银书写《妙法莲花经》为“国宝”。

胶南市位于青岛市区的海西岸,北纬35°35′至36°08′,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它东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南及东南临海,海岸线138公里。全市1894平方公里,84万人口。胶南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1℃,是人们避暑、疗养和观光旅游的滨海胜境。2000年,国家旅游局公布胶南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平度处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环渤海湾经济圈、山东半岛制造业中心地带的平度,是连接【青岛】、【潍坊】、【烟台】三大城市的“枢纽”,更是胶东半岛制造业中心、青岛经济发展潜力之都,被誉为青岛这座美丽海滨城市的“后花园”。

莱西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隶属于青岛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也是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位于青、烟、威三大沿海开放城

市之间,居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中心,距青岛港9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在青岛市“一小时经济圈”内,素有“青岛后花园”之称,属山东最适合居住和创业的首选城市。

地处北纬36°34°—37°09,南临五沽河与即墨市为邻,南北长63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72.8万人。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濒临渤海和黄海,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

烟台历史悠久,古称芝罘。《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岛;汉武帝也曾驾临芝罘行登基大典。烟台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公元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海寇侵扰,在芝罘筑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

烟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尤其是夏季,海风抚面,清爽可人;山花烂漫,沁人心脾;海光山色,交相辉映。既是避暑纳凉之胜地,也是各地游客旅游观光的理想境地。景观:烟台山、蓬莱、长岛、金山滩等。

烟台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51.9毫米,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风速内陆地区3-4米/秒,沿海地区4-6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210天。

烟台市常年平均的年降水量为672.5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总降水量的70%。烟台的年平均气温12.6℃,最冷的1月份平均温度-1.2℃,最热的7月份平均温度24.8℃。

山东长岛,历称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由32个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6公里,隶属烟台市。

长岛属亚洲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243天。全县森林覆盖率53.2%,独特的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之成为候鸟迁徒的必经之地,每年途经的候鸟有200余种,百万只之多,

享有候鸟“驿站”的美誉,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岛南临蓬莱,北接旅顺,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岛屿周围有星罗棋布的港湾,众多的海水浴场,还有千姿百态的奇礁异石,素有“海上仙境”之称,它与蓬莱被列为蓬莱长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岛无岛不秀,无岛不奇,是一处天然的海上大花园。著名的景点有:九丈崖(半月湾)、庙岛、龙爪山、宝塔礁、珍珠门、砣叽岛等。

蓬莱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东接烟台、威海,风光秀丽,北与庙岛群岛和辽东半岛的大连市隔海相望。市政府所在地登州镇,距烟台市区73公里。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蓬莱旧称登州,历史上人杰地灵,文官武将名人辈出,因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而得名。蓬莱又是新兴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蓬莱港旧称登州港,唐代时就与泉州、扬州和交波(即宁波)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港,近代是中国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蓬莱也是闻名中外的滨海旅游胜地。有“海市蜃楼”的奇观和“八仙过海”的美传,在山东省“儒、岱、仙、海”四大旅游资源体系中,蓬莱独占据仙、海合一的优势。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蓬莱阁、蓬莱水城、戚氏牌坊,均属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烟台龙口(原黄县)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总面积893平方公里,海岸曲线长68.4公里;辖13个镇(区街),人口63万。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东临烟台,南近青岛,北与大连、天津、秦皇岛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海阳市地处黄海之滨、东半岛的中南部、胶东半岛南翼,南临黄海,北接半岛内陆,位于北纬36°16'至37°10',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该市地处烟台、青岛、威海三个开放窗口城市中心地带。

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7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4万人。因县地处黄海之北,故名“海阳”。1996年4月29日撤县市。

海阳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达200余天,宜人的气候,非常适合旅游观光和居住,多年平均气温为11.9℃,年降水量700mm左右。

春季受海洋气候调节,气温回升缓慢,大部年份无晚霜冻危害,有利于各种农作物及林果的种植、生长和发育;盛夏盛行东南风,气候凉爽,是盛夏避暑胜地;秋季多受大陆变性冷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冬季虽受大陆气团西北季风控制,但在山东半岛东西向山脉的阻挡下,冷流降雪少,受黄海海洋气候影响,气温降幅小,无寒冷之感。

烟台栖霞市,总面积2016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64.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2万人。【市名由来】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

福山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14′-37°29′。北临黄海和烟台经济开发区,东、南、西与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栖霞市、蓬莱市接壤因境内有福山而得名。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1131年(金天会九年)置县,故名。【威海雨水多麽?】

牟平,素有“南山北海”之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南依“胶东屋脊”昆嵛山,山间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山下有“龙泉温泉”,水温达四十多度,素有“华夏第一汤”的美称。在这里沐浴,对各类皮肤病、关节病等均有明显疗效。北濒黄海,海岸线长60多公里,距城区7.5公里的养马岛,是昔日秦始皇牧马之地,如今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牟平现在是烟台市的一个区,在此之前是烟台市的一个县,更早还曾是宁海州的治所。

莱阳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临黄海丁字港。地理坐标为北纬36°34′10〞~37°9′52〞。东南隅濒黄海丁字湾。东西最大横距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5千米。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地处北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5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1.6℃,年平均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平均无霜期173天。【威海雨水多麽?】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莱州湾。地理坐标为北纬36°59′-37°28′。西、北濒临渤海湾。夏称莱夷地,有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晋为东莱国治。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1941年1月,析掖县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复并入掖县。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同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招远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位于北纬37°05′~37°33′之间。北以龙口市为邻,西北濒临渤海,海岸线长13.5公里。

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地带,山区、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32.9%和38.4%,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地势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偏高,东北部的罗山山脉高为群首,主峰海拔759米,有“势压登莱百万峰”之说。周围分布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头21个,群山环翠,峰峦叠嶂。境内河流11个流域160余条,多为源短流急的时令河,分为渤海水系和黄海水系。境内长48公里的大沽河为第一大河,界河流域为第一大流域。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河流51条。海岸线略呈凹形,均为海饰作用的沙岸,平缓细腻,为天然的海水浴场。礁岩中盛产刺参、梭鱼、对虾及三尤梭子蟹。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部、黄海之滨,是我国距韩国最近的地区。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石岛港。海岸线总长达到1000多里。三面环海,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成山头、桑沟湾、石岛、槎山四大风景区绚丽多姿,各具特色,构成千里海岸旅游线,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客人游览观光。威海市大部分地区为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委变化及季风进退明显。但由于三面环海,地形复杂,形成了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虽属大陆性气候,但具有海

威海
威海雨水多麽? 第五篇

第1天

2011-06-14

威海

威海市是中国第一支现代海军的摇篮,也是1894-1895年甲午战争时北洋海军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1895年,日军从荣成登陆,攻占威海卫。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7月1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英国强租32年后,在1930年归还中国,设为省级威海卫行政区,准用直辖市法规。抗战时期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将其改为县级特别区,隶于烟台下。抗战胜利后由中共解放,改称威海卫市,隶于山东省胶东行政公署治下。

威海市三面向海,是山东半岛的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6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85.9公里。威海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另外,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1.9℃,历年平均降水量730.2毫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38.2小时。2005年,全市气温偏高;降水荣成市偏少,其他市区偏多;光照偏少。

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

乳山银滩拥有绵延20公里的沙滩,坡缓滩平,沙质细腻松软,洁白如银,“银滩”因而得名。这里天然质朴,清洁环保,保持了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1.3万亩的海边防护林带,为游客提供了森林旅游之乐趣。

度假区拥有3个大型海水浴场,可供10万人游人沐浴,长达21.7公里的海岸线上开展着多种水上游乐项目。

景区内人文景观同样丰富,有“一桥跨海陆、脚踏天地间”感觉的仙人桥、有秦始皇东巡经过的三观亭、有日本圆仁和尚讲经打坐的和尚洞、有八仙过海时铁拐李抛拐留念的仙人杖、有云雾飘渺、恍若海市蜃楼的宫家岛、有七仙女的珍珠演化而成的幺岛、有中国第一座潮汐发电站、有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内陆潮汐湖等20多处景观。【威海雨水多麽?】

【威海雨水多麽?】

交通

在威海长途汽车站可乘坐威海—海阳所的班车,票价10元,车程约1.5小时。

景区附近乘坐6路公交车或银滩1路公交车可直达景区。

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

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

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

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

定远舰

一百年前的风云不在,可历史仍然激荡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定远”舰是中日甲午战争时黄海大战的旗舰,在威海市中心繁华地带,按1:1比例复制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就活生生地把你带入那场激烈的海战中。

海舰中,通过各种齐全逼真的武器装备,一处处再现的历史场景,细节而微地介绍北洋海军、“定远”舰历史的展览、环幕影院,以及游客能亲手参与互动的海战模拟,合力营造了一座能切身感受历史,走进百年前铁甲巨舰生活的独特海上人文景观。

交通

在威海汽车站、火车站坐1路公交车,到海港大厦站下车,右手即是。

定远舰

定远舰

定远舰

定远舰

海驴岛

亮点

1. 海鸥的世界,可来此看日出,观海鸟。

海驴岛位于成山头的北部海域,因常年经海浪的冲刷,形成了岛上怪石崚峋的自然风貌,整个岛形似一只瘦驴卧于海中,所以因此而得名。海驴岛不大,但是风景优美,因远离陆地,故吸引着无数的海鸟来此栖息、产卵,因此这里是海鸟的世界。

游客坐船来此主要以观鸟和看日出为主,从成山头坐船上岛约20分钟的船程。可以选择前一天上岛,在岛上住一晚,第二天早上起来看日出,也可以当天一早赶在日出前前往。上岛后放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耳边是海鸟声和海浪声,到处都是怪石崚峋的礁石和盘旋在天空中的海鸟。选择一个较好的位置,面向东方,等待日出。

看完日出,看海鸟。岛上已经修建了简易的木栈道,游客可以顺着栈道步行,而海鸟也会时不时的飞落在此,悠闲在你的身边漫步。在沿着岛的岩壁处也有简易的隧道,是砂石路,仅两人的宽度,步行的时候需小心。这是一段峭壁间的隧道,在这里可以拍摄到海鸟觅食、盘旋空中的景象。沿着中部的登山步道则可以爬到岛的最上面,这里有一处观景台,在这里岩壁上的海鸥清晰可见。而岛的北面大部分没有修栈道,游客可以很小心的顺着岩石爬到岛的西北面,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78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