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软件设计师】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一:《质量控制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1 质量控制概述
1.1 质量控制分类
质量控制方法分为两大类,包括:
1. 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方法。
2. 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两大类。 1.2 质量控制方法
1.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以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的控制图为起点,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初级、中级和高级统计管理方法。
2.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系统管理方法,运用这此方法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要到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上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企业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灵活应用这七种工具而得到解决”(石川馨)。初级统计方法包括以下七种工具:
a)括统计分析表; b)数据分层法; c)排列图; d)因果图; e)相关图; f)直方图; h)控制图。
3.中、高级统计管理方法是有关专业人员用于复杂的工程分析和质量分析,如实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等。
2 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
2.1 分层法
分层法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它把收集到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加以分类整理,再据此进行质量分析。分层的目的就是把性质相同的数据归纳在一起。分层法的关键是尽量使同一层内的数据波动小一些,各层间的数据波动大一些。常用分层标志有:操作者、设备、原材料、缺陷项目等。某钢厂的废品分层如表1所示。
表1 某轧钢厂废品分层表
2.2 调查表法
调查表是为了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一类统计图表。调查表法就是利用这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一种方法。常用的调查表陷调查表、不良项止调查表、不良原因调查表、过程分布调查表等。 2.3 散布图
散布图又叫相关图,两个可能相关的变量数据用点画在坐档图上,通过观察分析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这类问题在实际生产中是常见的。例如,热处理淬火温度与工作硬度之间的关系、某种元素在材料中的含量与材料强度的关系等。这种关系虽然存在,但难以用精确的公差或函数关系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用相关图来分析就很方便。淬火温度与工件硬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60
56
54 52 50 48 46 44 42 图1 淬火温度与工件硬度之间的关系
2.4 排列图
排列图又称为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雷特(Pareto)图。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特是有关收入分布的帕雷特法则的首创者,他揭示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规律,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1951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将它应用于质量管理并使之成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有效工具,它是ABC方法的另一种应用。
1.排列图的构成为
a) 左纵坐标表示频数(影响程度),如件数、工时、金额等; b) 右纵坐标表示频率;
c) 横坐标表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或项目,并按对质量的影响程度(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向右排列; d) 排列图中的折线表示累计频率。
2.通常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或项目分为A、B、C三类: a) A类是累计百分比在80%以内的因素或项目; b) B类是累计百分比在80~90%的因素; c) C类是累计百分比在90~100%的因素。
A类因素或项目是改进的主要项目。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曲轴主轴颈车加工不合格排列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轴颈刀痕”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便可以减少经71.8%的质量问题。
件数 累计进分比(%)
213100
200 150 100 5020 0
图2 曲轴主轴颈车加工不合格品排列图
2.5 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因果分析图是一种充分发动员工动脑筋、查原因、集思广益的好办法,特别适合于质量小组实行质量民主管理。当出现了某种未知原因的质量问题时,就可针对问题发动大家寻找可能的原因,每一类原因可能是由若干个子因素造成,与每一个子因素有关的更深入的考虑因素还可以作为下一级分支,进一步从中找出主要原因。因果分析图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因果分析图示意图
2.6 直方图
直方图又叫质量分析图,它是由很多直方形连起来的,表示质量数据离散程度的一种图形,是用以整理质量数据,找出规律,通过对它的观察来分析、判断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根据质量特性的分析结果,进行适当地调整,解决其存在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2.6.1 直方图与质量标准的比较
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以双侧公差标准为例)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到工序生产合格产品能力的大小以及生产的 经济性等方面的情况。
为了便于比较,在直方图所在的坐标系中画上质量标准的界限。比较时: a)一方面要观察直方图的中心是否与标准中心相重合,偏离程度如何; b)另一方面还要观察直方图是还否在标准的范围之内; c)直方图两端余地有多大等情况。
直方图与双侧公差标准的位置关系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典型的几种情况如图4所示。
d) e) f)
图4 直方图与质量标准的比较
B——直方图的宽度 T——公差标准的宽度
——图a)中,直方图的中心与公差中心正好重合,直方图在公差范围之内,直方图的上、下端离公差的上、下
限的距离约为T/8.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产品质同量有保证,生产的经济性好。
——图b)中,虽然直方图浇在公差范围之内,但其中心已明显地偏离公差中心,一端已无余地,产品质量有可
能超差,须采取措施把分布中心移动到公差的中心位置上来。
——图c)中,虽然直方图也范在公差范围之内,但其两端已没有余地,一不小心就可能超差,应采取措施以缩
小分布范围。
——图d)中,分布的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但分布的范围远远小于公差范围。此种上情况下,产品质量有保证,
但生产成本偏高,应考虑提高生产的经济性这一问题,或者缩小公差范围。
——图e)中,实际尺寸分布中心严重地偏离了公差中心,并造成了尺寸超差,应采取措施将尺寸分布中心纠正
过来。
——图f)中,实际尺寸分布的范围太宽,两端都出现了不合格品,应采取措施缩小尺寸分布范围,或是修改档
准,放宽要求。否则,应进行全数检验。
2.6.2 工序能力等级判定与外置对策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理控制状态下,即人员、设备、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工序能力与产品质量的实际波动成反比,即工序能力越高,质量波动越小;反之亦然。
工序质量水平能否满足对该工序的质量要求,可用工序能力指数来判为。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加工精度满足技术要求程度的大小。若工序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差为σ,则工序能力B=6σ.由概率论的理论可知,服从正态分布N(μ,σ)的随机变量取值在μ=3σ范围肉摊概率为99.73%,即6σ近似于工序质量特性值的全部波动范围。
当公差中心与产际尺寸分布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表示为:
T
CP =
6σ
式中:CP——工序能力指数;
T——公差范围; σ——标准公差。
当质量要求只有上偏差,具有单侧上限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TU-μ CP =
3σ
式中:TU——公差上限。
当质量要求只有下偏差,具有单侧下限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μ-TL
CP =
3σ
质量控制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式中:TL——公差下限。
工序能力的等级与状态及问题处置对策如表2所示。 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加工成本越低越好。
——如果CP值太小,说明σ很大,则该工序所生产拉品质量波动大,不能满足技术要求, ——CP值过高,意味着σ值很小,是说明加工成本很高,可能出现粗活细作。
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一般CP值在1.0~1.33之间比较适宜。CP具体取值应从生产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条件进行确定。
表2 工序能力分析与处置
2.7 控制图
2.7.1 控制图的根念
控制图又叫管理图,它是指用来监视、控制质量特性值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波动的图表,它的一般形式如图5所 示。它是判别与区分正常质量波动与异常波动的一种图表,也是分析工序是否处于控制状态,以及保持工序经常处于控制状态的有效工具。
图5 控制图
在任何相同的条件下,工作质量或产品质量总会产生误差和波动的。质量波动有两种类型:
2.7.1.1 一种是正常波动,它由随机性原因引起的,即使工作环境等客观条件很稳定也会产生。这种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难以避免,产品质量或工作质量所允许的,称为偶然性差异。
2.7.1.2 另一种是非正常波动,它对质量的影响很大,是产品质量或工作质量所不允许的,称为系统性差异。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二: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1、 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分析中的作用
数理统计方法是通过对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加工整理,统计计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求事物规律
性的一种科学方法,数理统计方法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用途:
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
在活动中所收集的数据大都表现为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其特征值,显示出事
物的规律性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极差等。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在活动中运用质量改进方法或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需要判断所取得的结果与改进前的状态有无显著
性差异,就可以应用假设检验、方差方析等。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为了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质量问题,在活动中可以应用各种方法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各种原因。如
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等。
4.分析事物两种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活动中常常遇到两个变量之间虽然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但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运用数理统计
方法确定这种关系的性质和程度,对活动的有效性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如散布图、相关分析等。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案,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如随机抽样、优选法、正交试验设计法等
6. 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
在活动中可据此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并对制造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如:直方图、正态概率纸、控制图等。 应该着重指出,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起到的是分析问题、显示事物规律的作用,而不是具体
解决问题。这如同医生为病人诊断一样,应用体温表、血压计、X光透视仪、心电图仪、B超仪等器具,只
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但诊断并不等于治疗,要想治好病,还需要采取打针、服药或其它医疗方法。
因此,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就是利用这些方法,探索质量问题的所在;分析产生质量问
题的确切原因,但要解决质量问题和提高质量还要依靠专业技术以及组织管理措施。
2、 质量管理中的分析活动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基本分类
在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对事物的分析,这种分析活动通常可能会有三种方式表现:
1.调查研究
通过对与事物有关的各个层次进行调查(包括生产实践调查、市场调查、社会调查等)可以采用座谈会、
发放调查表、现场调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
要求:调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适当的方法。要具有一定的广度(范围)和深度(层次)以便取得好的调
查效果。
目的:通过调查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收集基本资料、原始数据和意见反映;
2)检查验证分析方法和具体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总结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实践经验/
4)发现新的问题。
2.数学计算
通过对可定量表达的事物特性进行测试,收集大量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或计算公式)统计计算
得到表达事物质的特征值和其它计算结果。
一般方法有:
数学分析法、图解法、列表法。
3. 论证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语言资料的整理和数据计算结果,对事物的每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和系统分析,以便得
到表达事物本质的肯定性结论,为解决质量问题提供决策依据。特别是对不同的方案和最后的结果都需要进
行科学的论证。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往往是以上三种方式的综合运用,相互补充,达到完善的地步。
3、数理统计方法应用的原则
数理统计方法在应用中,总体上来讲,应遵循“正确、有效的原则。每应用一种方法首先应通过培训掌
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要求,并在应用过程中加深理解。每应用一种方法首先要考虑对解决质量问题是否有效,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要有自助于多快好省的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为用方法而用方法,形成形式主义倾向。
具体来讲有两方面的要求:
1.在表达同样目的的前提下,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要用繁杂的方法,切不可盲目追求高、深、新
的方法。
例如:就原因分析而言,可以用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等方法解决,但这些方法逐一有较高的要求,
对解决现场存在的简单的质量问题,一般用因果图就可以解决。
2.当需要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时,不能因难而阻,要主动学习、掌握一些新的、有效的方法。
例如:对设计、工艺、配方进行优化时,正交试验设计法是理想的方法,可以用最少的试验次数,取得
较好的试验结果。因此,要不断探求这些科学方法的应用,取得多快好省的效果。绝不能因为困难而仍然沿
用陈旧的单因素轮换法去作无谓的繁杂劳动。。
数理统计方法应用的关键在于务实。围绕这一核心,还应注意不同方法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与专业技术的
结合。
4、方法与工具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经常提到“方法应用”和“工具应用”二种说法,从本质上说二者没有原则的区别。
数理统计方法属于应用数学的范畴,是实践的科学,没有实际应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数理统计方
法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从这一点看又要求应用者有较高的素质。日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特别注
意到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许多专家致力于对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简化的研究,先后提出了“质量管理七种工
具”和“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此时,应用者只要根据规定的要求去应用,就会收到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工
人的操作中使用扳手、郎头等工具一样方便。因此称为数理统计工具。
1.新、老七种工具的主要区别
1)老七种工具;包括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分层法、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在老七种工具中,除因果图以外,都属于统计型方法。其主要特点为:
1/ 适用于现场质量管理活动中应用;
2/ 研究对象大都是可定量化表达的;
3./ 收集分析数据和进行统计计算的方法取得分析结果。
2) 新七种工具:包括系统图等七种
在新七种工具中除矩阵数据解析法外,都属于情理型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1/适用于管理层次的应用
2/研究对象大都是定性的
3/很少进行计算,主要以收集语言资料和用图表
4/新七种工具是能提供思考方法,提供一系列科学思维方法的工具。
2.、排列图的应用
2.1 定义: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使用的图。排列图是由两个纵坐标(左边
的纵坐标为项目发生的频数,右边的纵坐标为累积百分数),一个横坐标(按列的项目数均等分),
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直方柱(“其他”一项除外。无论频数多大,“其它”这一项均应放在最
后位置)和一条累积百分比折线
甲 已 丙 丁 其他
即帕累托折线)所组成的图
2.2 排列图分析的程序
(1)明确排列项目。
(2)收集数据。
(3)作缺陷项目统计表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4)作排列图,并标注必要的说明。
(5)对排列图进行分析,找出A类因素。
2.3.问题分析。
(1)要按规范画法绘制排列图,以便于对排列图找出A类因素。
首先,在确定表示频数的纵坐标轴刻度时,应能容纳排列项目的合计频数。并标出该频数。它在累计%
率坐标轴上对应100%。之后对该坐标轴作均分刻度,按规定程序绘图。当对排列图进行分析时,在累积
百分数坐标轴的80%刻度处作水平线,称为A线。A线所覆盖的百分数所代表的直方项目即为A类因素,
非常直观。
(2)A类因素的“二八”确定原则不是绝对的。只要掌握“夫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则,A类因素的
确定应具体情况选定。如1、2、3项累积百分数虽为
80%,但由于第2项与第3项差距甚大,而第3项
与第4
项相比差距又甚小,此时A类因素以只确定1、2项为好。
(3)作排列图分析时,各项的单位必须是等效的,否则就失去了排列的意义。
(4)排列项目不能过少,否则难以确定出“关键的少数”。 如有的作排列图时,只有两个排列项目,确定
其中之一为A类因素。这种作法显然不妥,一是算不上关键的少数,在实际工作中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不应
只有两项,由于收集项目不全很可能把真正的关键少数丢了。二是如果确实只有两项也就用不着画排列图了。
(5)对比性排列图是效果检查时惯用的手法,确实不错。但应注意两点,一是活动前后两个排列图里收集数
据应注意保持数据来源及工艺条件的一致。二是前后两个排列图取样数差别不能太大,否则会失去可比性。
(6)排列图的取样数不能太少,否则就会造成较大的判断误差。
所有的统计型工具都有这个问题,取样数过小就会增大判断误差,取样数过大又会增加工作量,还可
能造成人为误差,因此应取适当的取样数。
(7)排列项目频数差距不大时就难以确定关键的少数(主次不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项目单位
不当,二没有分层,或分层不合理。
3.、因果图的应用
3.1.定义
因果图是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之间关系的图。
3.2.因果图应用的程序
(1)确定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每一个质量问题要单独进行因果图分析。即因果图只能用于单一目的分析。
(2)对各有关层次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取得大量语言资料。
调查会(俗称诸葛亮会)要做到:
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②对各种意见不批评、不反驳、不争论。
③要详细进行记录。
(3)对取得的语言资料进行整理。
①对取得的语言资料到现场进行认证,排除错误的和不存在的意见。
②按语言资料所属,分为几个必要的大类,如人、机、料,法、环五大类。当然,情况不同分类也会有所不同。
③对划分的各大类中的语言资料,接从属的逻辑关系排列为系统的层次。要保证层次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4)画因果图。画好的因果图要经过讨论,对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对发现问题尚未展开到底的分支,按程序1)至3)再次调查研究、分析整理,直至分析到末端因素。
(5)对因果图中的末端因素进行论证,从中确定主要原因,并在因果图中对应的部位标出记号。
确认要因时必须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个进行论证,论证可以应用各种必要的方法。
*排列图论证:A类因素为要因;
*散布图论证:强相关的因素为要因;
*正交法论证:按正交试验设计法试验结果计算各因素位极的贡献系数,极差大的为要因(也可以将极差转化为排列图进行论证);
*工艺试验论证:通过工艺试验,必要时应用假设检验换方差分析,具有显著差异的为要因;
*凭经验论证:可以邀请多名有关专家进行评价,最后以矩阵评价表的形式表达(也可以将矩阵评价表的评价数据化为排列图进行论证)
3.3 问题分析
(1)情理型方法应用。首先要做到集思广益,不能由一二个人独自闭门造车。
(2)因素展开一定要到底,即末端因素必须是可以直接采取措施的。
例如:某因果图,在“材料”大类中展开到中原因为“保管不善”,对此并未继续往下展开。显然,针对保管不善不便于直接采取措施,因为保管不善的原因可能还会有保管方法、保管人的责任心、保管条件的要求达不到等方面可以展开。
(3)各层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逻辑关系,即因果图干线两侧的所有原因都是针对干线所指的质量问题的。而在各大类分支中,大原因与中原因之间,大原因是中原因的果,中原因是大原因的因;中原困与小原因之间,中原因是小原因的果,小原因是中原困的因,以此类推始终要保持各层次之间的因果关系。
(4)确认要因的论证是对末端因素进行的,因此要因 一定确定在末端因素上,而不应确定在中间过程上。
(5)确定末端因素为要因应有论证过程,并逐一对末端因素论证。
(6)对收集到的语言资料应到现场认证,对于确认为错误的或不存在的因素不要画到因果图上,以保证因果分析的有效性。
(7)因果图是针对单一目的进行原因分析的图,如果现场调查后存在两个以上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分别用两个因果图进行分析,除非有充分的论证说明这两个以上的质量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完全一致的。
(8)画图不规范或用词用语不规范。
因果图右边的方框内应标出的是因果分析的对象,即主要质量问题。问题就是问题,不应用。“为什么„„,或„的原因”来表示
4. 调查表
4.1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它能够促使我们按统一的方式收集资料,便于分析;一般在质量管理活动、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的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2应用调查表的步骤:
1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2/ 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资料(这里强调问题)
3/ 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如运用哪种统计方法)和负责人。
4/ 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其内容应
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
5/ 对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审查表格设
计的合理性。
6/ 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该调查表格式。调查表的样式多种
多样,可根据需要调查的项目灵活设计。
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
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主要用来调查生产现场不合格品项目频数和不合格品率,以便继而用于排列图等分析研究。
5. 分层法
由于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搜集到的质量数据往往带有综合性。为了能真实地反映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和变化规律,就必须对质量数据进行适当归类和整理。
5.1定义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使之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实。
分层法常用于归纳整理所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分层法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分层排列图法、分层控制图法、分层因果图法等等。
5.2 分层的原则
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分层的目的不同,分层的标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分层可采用以下标志:
1)人员。可按年龄、i级和性别等分层。
2)机器。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和工夹具类型
等分层。
3)材料。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层。
4)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生产速度
等分层。
5)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测量取样方法和
环境条件等分层。
6)时间。可按不同的班次、日期等分层。
7)环境。可按照明度、清洁度、温度。湿度等分层。
8)其他。可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缺陷内容等分层。。
分层方法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不断创新,创造出新的分层标志。
5.3 应用分层法的步骤:
1)收集数据。
2)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分层标志。
3)分层
4)按层归类。
5)画分层归类图。
6. 控制图的应用
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各种必要的数据,应用统计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处理,包括制作各种图表,来监视和预测生产过程的趋势,以达到控制生产过程的目的,这就是控制图理论。其中所使用的绘有控制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三:网建部试题
项目管理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在施工生产要素中,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工程造价的关键性因素是( C )。其合理可靠也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
(A)施工设备 (B)劳动对象 (C)施工工艺
2、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体现组织对质量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与归宿点的原则是( A )。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持续改进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3、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C )。
(A)同时规划、同时批准、同时立项
(B)同时参与、同时标识、同时招标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4、光(电)缆线路路由复测由( A )负责组织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5、电信管道、电信杆路、通信铁塔联合建设的项目竣工验收后,工程相关文件应及时向当地( C )备案。
(A)城市建设管理机关 (B)城市规划管理机关 (C)电信管理机关
6、施工队伍开挖光缆沟时,一旦发现地下( A ),应采取妥善措施并保护现场,同时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A)文物和古迹 (B)电力电缆 (C)自来水管
7、通信建设单项工程的建安费由( A )
(A)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
(B)直接费、其它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
(C)直接费、其它直接费、计划利润和所得税
8、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施工设备、施工设施属于项目资源中的( A )。
(A)物资资源 (B)财力资源 (C)供应资源
9、网络计划中,某工作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称为该工作的( C )。
(A)总时差 (B)持续时间 (C)自由时差
10、通信建设工程实行的保修期限为( C )。
(A)两年 (B)一年 (C)六个月
11、通信建设工程单项工程建设完成,需要提前投产或交付使用时,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按有关规定进行试运转和部分验收。部分验收工作由( A )组织。
(A)业主单位 (B)使用单位 (C)监理单位
12、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对其分析是( A )的一项重要内容。
(A)事前预控 (B)事中预控 (C)事后预控
13、以下( A )是在技术投入方面施工单位内部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
(A)投入的技术力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B)无周密施工计划
(C)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
14、下列( C )不是流水施工方法的特点。
(A)生产专业化强,劳动效率高,操作人员熟练,工程质量一般
(B)生产节奏性强,资源利用不均衡 (C)工人连续作业,工期短,成本低
15、以检查为手段的质量保证是( C )把关。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16、项目实施过程应进行( C ),它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
(A)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B)项目目标的静态控制
(C)项目目标的定量控制
17、施工项目资源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施工资源的( C ),为项目目标的实现提供资源保证。
(A)合理选择 (B)合理使用 (C)合理配置
18、施工方案是( B )的核心部分。
(A)管理计划 (B)施工组织 (C)技术管理
19、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质量偏差的纠正是属于( C )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20、对依法承揽及分包工程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B)施工单位可以依法转包工程
(C)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
21、( A )是工程建设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一种定额,也是工程建设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A)施工定额 (B)预算定额 (C)概算定额
2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由( C )组织编制。
(A)组织的管理层 (B)设计单位 (C)项目经理;
23、在项目实施中,为保证项目目标得以实现,而采取的改进施工方法和改变施工机具的措施是属于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 C )。
(A)组织措施 (B)经济措施 (C)技术措施
24、施工总承包管理的特点包括( B )。
(A)招标时就可确定施工工程总造价 (B)有利于业主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C)业主不需要委托施工监理
25、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属于( B )。
(A)PDCA 循环原理 (B)三阶段控制原理 (C)全面质量管理
26、关键线路是指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 B )。
(A)最短的线路 (B)最长的线路 (C)相对较短的线路
27、下列不属于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方法的是( C )。
(A)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
(B)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不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
(C)故障一安全设计(故障一消极设计,故障一积极设计,故障正常设计)。
28、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如果合理地考虑( A ),将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A)施工资源的运用 (B)施工队伍的素质 (C)施工资金的安排
29、电气化区段的区间通话柱,需要接地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小于( B )Ω。
(A)20 (B)50 (C)25
30、光纤的弯曲半径在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 B )倍。
(A)15 (B)20 (C)25
31、通信管道施工中,水泥管道并排及上下层管块应错开( A )管块长度。
(A)1/2 (B)1/3 (C)1/4
32、在通信管道施工中,开槽时遇不稳定土壤、挖深超过( B )m或低于地下水位时应进行必要的支护。
(A)1.8 (B)2.0 (C)2.5
33、人(手)孔内净高一般情况下为( C )m,遇有特殊情况按设计要求。
(A)1.2~1.5 (B)1.5~1.8 (C)1.8~2.2
34.管道线路工程中,选用管孔的总体原则是( A)。
(A)先上后下,先侧后中 (B)先下后上,先侧后中
(C)先上后下,先中后侧
35、某施工队在某县城建通信管道,施工时正确的做法是( C )。
(A)开凿路面挖出的石块与泥土混合堆放 (B)堆土紧靠土坯墙
(C)堆土高度为1.4m
36、直埋光电缆的埋深在穿越铁路、公路时应≥( B )m。
(A)0.8 (B)1.2 (C)1.5
37、铁路通信线路损坏时,首先应恢复( A )。
(A)列车调度电话线 (B)站间行车电话线、扳道电话线
(C)红外线轴温检测传输线路
38、通信工程设计变更单一般是在( B )时候编写。
(A)发生前 (B)发生时 (C)发生后
39.网络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是( A )之间的矛盾。
(A)覆盖和质量 (B)安全和质量 (C)容量和质量
40、通信管道工程中,管道单段长度超过500米时宜采用( B )。
(A)水泥管 (B)硅芯管 (C)栅格管
41、酸性电池室及贮酸室不应设( C )。
(A)电源线 (B)隔爆灯具 (C)插座及开关
42、通信组网中( A )安全可靠性高
(A)网状网 (B)数形网 (C)环形网
43、电信建筑的消防用电,一般由( B )保证电源供电。
(A)传输机房或电力室 (B)配电室或电力室 (C)传输机房或配电室
44、建设项目编制竣工资料分三部分,分别为:竣工文件部分、竣工图纸部分和( A )。
(A)竣工测试记录 (B)竣工验收记录 (C)洽商记录
45、对通信管道路由的确定要求表述错误的是( C )。
(A)避免在规划不定,尚未定型,或虽已成型但土壤未沉实的道路上,以及流砂、翻浆地带修建管道
(B)管道宜建于电缆集中和城市规划不允许建设架空线路的路由上;避免沿铁路、河流等用户不多的地带敷设
(C)选择管道路由应在管道规划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在道路两侧敷设
46、光缆敷设、接续或固定安装时的一般弯曲半径要求为( C )。
(A)10倍 (B)15倍 (C)20倍
47、下列对设备开箱作业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设备开箱之前应仔细检查箱体外观后直接开启外包装
(B)开箱检验后,重新封箱,并设专人看管,避免偷盗及破坏行为
(C)搬运时,应轻拿轻放
48、下列哪一项对既有线开挖光(电)缆沟描述正确的是( C )。
(A)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地下管线。
(B)未明确底下管线、设施情况前,不得使用大型机械施工。
(C)开挖时通知地下管线产权单位进行现场配合。
49、施工调查中可以不包括的是( C )
(A)运输条件 (B)水源、供电、通信 (C)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50、拉线铁塔倒塌的预防措施:要注意拉锚工程质量,( C )、深度应符合要求;塔身材料和钢绞绳索规格质量应符合要求。
(A)开挖基础深度 (B)基础用的钢筋材料 (C)埋设位置
51、通信线路损坏时,首先应恢复( A )
(A)列车调度电话线 (B)站间行车电话线、扳道电话线
(C)干、局线长途传输通道
52、可以从特殊光缆接头点向两端配光缆,在配盘时不需要考虑( C )
(A)根据到货光缆的短段光缆数量合理安排,使其尽量减少接头数量,少截断光缆
(B)光缆接头位置应避免在河中、过公路铁路的穿越处和建筑物以及地形复杂不易接续操作的地点
(C)在需要的地方多截断光缆,以适应长度需要
53、通信网中常说的支撑网包括( A )、同步网和管理网。
(A)信令网 (B)数字数据网 (C)传输网
54、程控数字交换系统中,用户模块属于( A )。
(A)话路系统 (B)控制系统 (C)外围设备
55、水渠小于8m,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时,光(电)缆埋入河床的深度不应小于( C )m。
(A)1.2 (B)0.8 C)1.5
56、光缆配盘时,应最先确定( B )的位置
(A)管道光缆 (B)特殊光缆 (C)光缆接头
57、通信机房拆除旧设备时应先拆除( C )
(A)光纤 (B)信号线 (C)电源线
58、站场通信直埋电缆引上电杆或沿墙引上采用钢管保护时应高出地面( C )m。
(A)1.8 (B)2.0 (C)2.5
59、电气化区段隧道内吊挂漏缆应在接触网回流线的( B )侧。
(A)同侧 (B)另一侧 (C)无所谓
60、通信电缆线材主要使用的是退火实心标准软铜线,一般局所在4公里以内的选用( A )mm线径。
(A)0.4 (B)0.5 (C)0.9、
二、填空题
1、常见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有:组织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 资源风险 , 技术风险 等。
2、工程管理目标包括 质量控制 目标、 进度控制 目标、成本控制目标、安全控制目标、环境控制目标等。
3、第一类危险源指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害物质。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① 人的不安全行为 ② 物的不安全状态 ③破坏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4、通信工程常用数理统计方法有调查分析法、分层法、 排列图法 、 因果分析法 、直方图法、管理图法、相关图法。
5、横道图 和 网络图 是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最基本制度是 安全生产责任 制度。
9、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①声源控制② 传播途径的控制 ③接收者的防护④严格控制人为噪声⑤ 控制强噪声作业时间 。
10、 质量记录 是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体系中各项质量活动进行及结果的客观反映,它具有可追溯性的特点。
11、SDH传送网是一种以 同步时分复用 和 光纤技术 为核心的传送网结构。
12、在通信网中,拓扑结构是构成通信网的节点之间的互连方式,基本的拓扑结构有: 网状网 、 星型网 、 环形网 、总线型网、复合型网等。
13、施工技术调查是工程前期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工作,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应及时取得更翔实的现场实际资料,作为 优化设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向业主进行 调概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四:第四章第六节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五:华南理工网络学院2013年 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一次作业
1. 请简述不同阶段对质量的不同理解。
答: 质量管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始于本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工程师、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F.W.Taylor),其主要贡献是:将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专职检验制度;包括设立专职的检验人员,检验机构。制定检验的基本依据――技术标准。泰罗还适应大量生产的要求,实施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与之相关的计量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最终是质量检验走向科学。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提出了“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认为质量管理除了检验外,还应做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解决的方法就是采用他所提出的控制图。 与此同时,同属于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的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mig)又共同提出,在破坏场合采用“抽样检验表”,并提出第一个抽样检验方案。质量检验阶段一种延续到40年代。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简称SQC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形成于本世纪40-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W.A.Shewhart)博士、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mig)等。 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产生废品并检验产品质量,在方式上由专职检验人员转到由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这标志着由事后检验的观点转变为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概念,是质量管理工作前进了一大步。
在统计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以及世界上的众多学者都做出许多贡献,在实践中也取得显著的成果。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简称TQM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理论提出于本世纪60年代,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A.V.Feingbaum)朱兰(J.M.Juran)等他们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或称“综合质量管理”。费根堡姆于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主张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去加强质量管理,提倡讲究质量成本,加强企业经营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标志是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数理统计技术手段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密切地结合起来,建立一套质量体系,以保证经济地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
2. 请简述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答:1、检验质量管理阶段;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40年代至60年代)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3. 请简述什么是质量管理小组。
答:QC即英文QUALITY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 是“为达到品质要求 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企业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 所谓QC小组,是企业员工围绕生产活动中的问题自由结合、自愿参加组织起来,主动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
3. 请简述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的区别。
答: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重要到次要进行顺序的一种图示技术。主要作用为: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影响和作用;找出“关键的少数”,抓住关键问题,识别质量的机会。它是从影响产品的众多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是把加工过程中测得的数据按一定的组距加以分组归类做出直方图,然后与设计规格的公差范围对比,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目的和用途为:直观的显示了质量波动的状态,较直观的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当人们根据直方图的图形研究质量数据波动之后,就能掌握过程的状况,从而确定在什么地方进行质
量改进方法。直方图是用来整理质量数据(连续性数据),从中找出质量分布规律,预测工序质量好坏和估计不合格产品率的一种常用工具。 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是寻找质量问题原因的一种方法。
5. 请解释工序能力。
答:处于稳定状态下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力,就是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加工产品质量正常波动的经济幅度,通常用质量特性值分布的6倍标准偏差来表示,记为6σ
6. 请简述控制图的统计原理。
答:1、±3σ原理;2、两类错误。
7. 请问如何进行相关图的相关检定。
答:﹝1﹞作中值线。﹝2﹞数点。﹝3﹞计算。﹝4﹞判定
8、请简述试验设计中0.618法的步骤。
答:0.618法一般步骤
1、 确定实验范围,在一般情况下,通过预实验或其它信息,确定了实验范围[a,b]
2、 选取实验点,按0.618、0.382的特殊位置定点的,一次可得出两个实验x1,x2
3、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留好去坏“的原则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留下好点,从坏点处将实
验范围去掉,从而缩小实验范围。在新实验范围内按0.618特殊位置再次安排实验点。
4、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得到满意结果,找出最佳点。
9. 请简述正交表记号中各部分的含义。
1、正交表的符号:正交表是运用组合数学理论在正交拉丁名的基础上构造的一种规格化的表格。符号:Ln(ji)
其中:L-正交表的符号
n-正交表的行数(因素的位级数)
j-正交表仲得数码(试验因素的个数)
i-正交表的列数(试验因素的个数)
N-ji-全部试验次数(完全因素位级组合数)
10. 请简述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
答:产品质量是产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要求的能力。顾客购买产品时对产品一组固有特性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性能特性、专门特性、及时性、适应性等。性能特性用性能指标表示,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它可以通过各种测量仪器及设备对性能的每一个参数逐一进行测试,顾客很容易就能对产品是否合格做出评价,也能对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出不同品牌产品的优劣。及时性指的是产品的开发和供应者能否进食提供给顾客需要的产品,也就是产品的交货期,这也是顾客能直观的作出决策的。产品的适应性也是顾客可以直观得出结论的。在质量特性中惟独专门特性是顾客最关心,但也是顾客难于直观判断的。所谓专门特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可靠性与性能最大的区别是:性能是确定性的概念,而可靠性是不确定性概念。产品可靠性是产品性能随时间的保持能力,也就是不出故障,或者出了故障能很快维修好。要使产品高可靠、好维修就要在产品开发中开展可靠性、维修性设计、试验与管理工作。
11. 请简述MBTF的含义。
答:平均无故障时间(MBTF)
同批次UPS出现故障概率的平均时间。一般来说是由统计数字的来,而理论上则是其中
的元器件寿命经数理推算得来。
12. 请简述质量检验的含义。
答: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每项质量特性合格与否的一种活动。
13. 请简述顾客满意度指数的含义。
答:顾客满意指数是指顾客在购买某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或购买后与购买前的心理期望相比较后得出的函数值。
14. 请列出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答:常用的七种工具:因果分析图法、排列图法、分层法、散布图法、统计调查分析表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
15. 请问什么叫矩阵图法,它有哪些类型。
答:矩阵图法,即把各个质量问题的问题因素按矩阵的行和列进行排列,找出问题所在。这是一种多维思考的模式 有六种不同形状的矩阵:L型、T型、Y型、X型、C型
16. 请简述六西格玛管理的内涵。
答:六西格玛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通过业务流程优化达到管理目标的有效管理方法,更是一套改善经营业绩的管理体系。其将理念变成行动,将目标变成现实。6σ管理是由在1987年,时任摩托罗拉通信部门经理的乔治·费希尔在TQM的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一种质量管理先进运作模式,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6σ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强调预防为主,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17. 请简述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条件。
答:1、企业(单位)高层领导对六西格玛管理有足够认识,并有决心推广六西格玛管理。
2、企业(单位)已通过ISO9000标准的认证,取得合格证书(注册)。3、须有能够担任六西格玛管理过程的负责人和“黑带大师”,或称六西格玛管理教练的人才,而且还要有一群具有六西格玛管理知识并热衷于这一工作的骨干人才。4、企业(单位)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统一认识,进行互相协助,支持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话,并积极参与。5、企业(单位)要具有足够启动六西格玛管理活动的资金,否则六西格玛管理也无法开展。
18. 请简述质量成本率。P414
答:
质量总成本
质量成本率 X100%
企业总成本
19. 请简述质量经济分析。P395
答:所谓经济分析,就是从经济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应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的质量水平和不同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挑选出能使质量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结合的质量管理方案,并用以指导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
20. 请简述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 对质量管理的认识逐步深入发展的实际, 表明了全面质t 管理发展固有的逻辑和必然趋势. 即没有全公 司的全面质量管理, 就不会有全行业的全面质t 管理; 没有全行业的全面质里管理, 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全面质 量管理; 没有全社会的全面质t 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就不会有全人类的全面质童管理。质量管理的发展在逻 辑上必然存在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六:QC工具及数理统计方法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七: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八:管理重点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1页
项目立项是项目决策的标志。1页
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3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3页
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4页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往往是该项目的项目管理的核心。4页
项目的质量目标不仅涉及施工的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和影响项目运行或运营的环境质量。5页
项目范围管理涉及范围计划编制、范围定义、范围验证和范围变更控制的管理。15页 影响一个系统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除了组织以外还有人的因素、方法与工具。16页
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17页
组织论主要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工作流程组织。17页
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之间的指令关系17页。
组织分工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的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17页
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都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17页
工作流程组织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18页
组织工具包含: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工作任务分工表、管理职能分工表、工作流程图。18页
项目结构图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18页
项目结构的编码依据项目结构图。22页
组织论的三个重要工具是: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22页
项目组织结构图反映各单位、各部门、各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26页
编制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前应对项目任务进行详细分解。27页
管理的职能:1、提出问题;2、策划;3、决策;4、执行;5、检查。30页
建设工程项目策划旨在为项目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增值。37页
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策划的主要任务是定义项目开发或建设的任务和意义。38页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如何组织该项目的开发或建设。39页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意义是为项目建设增值。42页
民用项目总承包的招标多数采用项目功能描述的方式,而不采用项目构造描述。43页 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但可以通过竞争取得施工任务。44页 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时,分包合同由业主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46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47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涉及项目整个实施阶段,它属于业主方项目管理范畴。48页。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应由组织的管理层或组织委托的项目管理单位编制。51页。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51页
施工进度计划反映了最佳施工方案在时间上的安排。53页
施工平面图是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53页
施工组织总设计包含:1、工程概况;2、总体施工部署;3、施工总进度计划;4、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5、主要施工方法;6、施工总平面布置。53页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55页
规模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和审批。56页
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57页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第一步是将目标进行分解。57页
动态控制的程序:1、进行目标分解;2、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3、比较,纠偏。57页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的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当发现项目目标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58页
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60页
未经发包人书面同意,承包人不得擅自更换项目经理。61页
发包人有权书面通知承包人更换其认为不称职的项目经理。61页
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64页
沟通有两个要素:思维与表达。66页
沟通障碍:1、发送者的障碍2、接受者的障碍3、沟通渠道的障碍。66页
项目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项目资源计划、配置、控制和处置。68页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68页
劳动合同应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劳动者所在工地保留一份备查。69页 风险量反映不确定的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的概率。70页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相应、风险控制。72页
风险响应:规避、减轻、自留、转移。72页
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进行监理活动(委托合同)73页
工程建设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应在召开第一此工地会议前报送业主。77页
直接成本包含人工、材料、施工机具费用。间接成本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79页
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80页
施工成本计划有三类指标:数量、质量、效益。81页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保证金返还的全过程。82页 施工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1、计算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2、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82页
施工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82页
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83页
竣工成本核算,分为竣工工程现场成本和竣工工程完成成本。83页
施工成本分析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83页
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关键,纠偏是核心。83页
施工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83页 成本计划有三类:1、竞争性成本计划2、指导性成本计划3、实施性成本计划。86页
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对比:1、编制依据不同2、适用范围不同3、发挥作用不同。88页 在编制实施性计划成本时要进行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对比分析,通过两算对比,分析节约和超支的原因。89页
两算对比的方法:实物对比法、金额对比法。89页
两算对比的内容:1、人工量及人工费的对比;2、材料消耗量及材料费的对比;3、施工机具费的对比;4、周转材料使用费的对比。89页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90页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有:1、按施工成本构成编制2、按施工项目组成编制3、按施工进度编制。90页
在编制成本支出计划时,要在项目总体层面上考虑总的预备费,也要在主要的分项工程中
安排适当的不可预见费。92页
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应在充分考虑进度控制对项目划分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确定施工成本支出计划对项目划分的要求,做到二者兼顾。92页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1、工程承包合同2、施工成本计划3、进度报告4、工程变更。96页
能否达到预期的成本目标,是施工成本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98页
决定分包范围的因素主要是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和项目规模。102页
偏差分析常用的有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104页
横道图法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等优点,它能够准确表达出费用的绝对偏差,而且能直观的表明偏差的严重性。104页
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1、会计核算2、业务核算3、统计核算。112页
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广。不但可以核算已经完成的项目,而且可以核算尚未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112页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112页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对比技术经济指标,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方法。113页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113页
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1、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2、月(季)度成本分析3、年度成本分析
4、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116页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无法也无必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116页 企业成本要求一年结算一次,不得将本年成本转入下一年度。117页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包括:1、进度目标的分析论证2、编制进度计划3、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122页
各种进度计划编制所需要的必要资料是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也是逐步形成的。123页
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141页
选择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时,宜考虑因素:1、缩短持续时间而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工作2、有充足的备用资源的工作3、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相对较少的工作。152页 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158页
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进行质量目标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159页
质量管理“三全”方法:1、全面质量管理2、全过程质量管理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中包含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170页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结构:1、多层次结构为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2、多元结构。172页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程序:1、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首先明确系统各层面上的工程质量控制负责人。2、制定质量控制制度3、分析质量控制界面4、编制质量控制计划。173页 事中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控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181页
施工工艺的先进合理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施工工艺的合理可靠也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安全。187页
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包含:1、计量控制2、测量控制3、施工平面图控制。188页 数理统计方法:1、分层法2、因果分析图法3、排列图法4、直方图法。208页
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的进行,以便准确有效的找出问题及其原因之所在为分层法。208页
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理和管理的方法为因果分析图法,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209页
排列图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累计频率0-80%定为A类问题。210页
政府质量监督的职权:1、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2、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3、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整改。214页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督机构接受建设单位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申报手续,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签发有关质量监督文件。建设单位凭工程质量监督文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施工许可证。215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比较:1、管理目标基本一致2、管理原理基本相同3、不规定具体绩效标准。218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由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四个部分组成。218页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该标准 由1、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四个部分组成。220页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与PDCA模式相同。220页
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办理各种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审批手续: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1、管理手册2、程序文件3、作业文件三个层次。225页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228页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3年,期满3个月前办延期手续。230页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干部安全教育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3、典型事故案例剖析4、本系统安全及其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230页
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1、三级安全教育2、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3、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形式。232页
安全措施计划范围:1、改善劳动条件2、防止事故发生3、预防职业病4、职业中毒。233页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按一下步骤进行:1、工作活动分类2、危险源识别3、风险确定4、风险评价5、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6、评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充分性。233页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五定)。235页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生产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36页
在构建预警体系时,需遵循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237页 预警体系建立的原则:1、及时性2、全面性、3高效性、4、客观性。238页
预警体系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两大子系统作用的发挥。239页 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危机管理三个活动阶段。239页
建设工程安全隐患包括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247页
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治理,既可以及时消除隐患,又可以避免小的隐患发展成大的隐患。反映动态治理原则。249页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评审、备案、实施和奖惩。255页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256页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257页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260页
项目经理为现场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261页
施工总平面图是现场管理、实现文明施工的依据。261页
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261页
噪声污染: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来考虑。265页
传播途径控制:吸声、隔声、消声、减振降噪,一般晚10点至次日早6点停止强噪声作业。 无论是会议纪要还是对个别投标人的问题的解答,都应以书面形式发给每一个获得招标文件的投标人,但对问题的答复不需要说明问题来源。273页
评标分为评标的准备、初步评审、详细评审、编写评标报告等过程。273页
详细评审是评标的核心。评标方法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273页 物资采购验收方式:1、驻厂验收2、提运验收3、接运验收4、入库验收。292页
交货日期:1、供货方负责送货的,以采购方收货戳记的日期为准2、采购方提货的,以供货方按合同规定通知的提货日期为准3、凡委托运输部门或单位运输、送货或代运的产品,一般以供货方发运产品时承运单位签发的日期为准,不是以向承运单位提出申请的日期为准。293页
对施工分包单位进行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是施工总承包单位或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328页 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7日内,公布期限为6个月至3年;良好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为3年。335页
经批准,可缩短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但公布期限最短不得少于3个月。336页 索赔意向通知是索赔工作程序的第一步。342页
索赔文件内容包括:1、总述部分2、论证部分3、索赔款项计算部分4、证据部分。343页 由于工程范围的变更、文件有缺陷或技术性错误、业主未能提供现场等引起的索赔,承包人可以列入利润。346页
索赔费用计算方法:实际费用法、总费用法、修正的总费用法。实际费用法是计算工程索赔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346页
工期索赔的计算方法:直接法、比例分析法。350页
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旨在通过有效的项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为项目建设的增值服务。358页
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包括:组织类信息、技术类信息、经济类信息、管理类信息、法规类信息。358页
信息管理手册描述和定义信息管理做什么、谁做。359页
信息管理核心手段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平台。359页
项目的投资项编码应综合考虑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和工程款的支付等因素。项目的进度项编码,应综合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深度和不同用途的进度计划工作项的需要。361页 项目信息门户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为建设工程增值的重要管理工具,是当前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中信息化的重要标志。365页
项目信息门户实施的条件:组织件、教育件、软件、硬件。组织件的创建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的完善组织件是项目信息门户实施的最重要的条件。367页
项目信息门户主要核心功能:1、项目参与方的信息交流2、项目的文档管理3、项目各参与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九:QC小组的数理统计基本知识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直方图法篇十:品质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