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的近义词

| 信息系统管理 |

【www.guakaob.com--信息系统管理】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一
《管理中的“加减乘除”》

管理中的“加减乘除”

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以谋略文化为主导的,所以传颂的从来都是军事家、政治家和商人,却是少数学家的。我们的老祖宗似乎认为任何问题都是1的无限叠加的问题,这种思路也延伸到了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中: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把每件平凡的小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我们主张的修为体系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我们主张问题可以一个一个的去解决,比如社会就是无数个“个人和家庭”的叠加,只要解决好了每个“个人和家庭”的问题,社会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难道,管理就真的是这么简单?或者说只有加法的存在吗?

一、管理中的加法

管理中哪些问题是加法问题?或者说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呢?

加法的特征是:若干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都是个体的,个体好,结果一定好;若干个因素又是独立存在的,不因为个体的有无而影响结果的有无。 加法问题的解决思路是:我们可以把一个一个的因素都孤立开来,按轻重缓急来一个一个的去解决,只要把每一个因素都处理得足够好,那么一定会得到一个好结果。

当你的公司有多个不相干的业务块时,几个业务块对公司整体来说,这就是一个加法问题。注:其实,现代企业已经进入协作时代,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都很难找到完全毫无关联的事件,严格来讲,绝对的加法问题或处理手法是不存在也是不合理的。

二、管理中的乘法

管理中哪些问题又是乘法问题呢?

乘法的特征是:若干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哪怕一个个体再好,其他的要是不好,结果也会不好;每一个因素都是致命的,只要有一个因素为零,那么结果肯定为零。

乘法问题的解决思路要求我们:必须统筹的考虑每一个因素的提升,没有先后顺序、不允许有独大而大的观念,要求你通过合理调控来达到一个最大价值。 比如,你是一个开工厂的,产品的“品质和价格”,这两者就是一个乘法问题。你不可以单纯的说我先解决一个问题,把另外一个问题先放在一边,这里没有先后原则;也不可以说我过度的关注其中一个问题而忽视另外一个问题,这里

也没有独大而大的原则;甚至,你的一个问题如果出了漏子(零分或很低分),你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做得再OK也无济于事。你的产品要想好卖,你必须整体考虑好产品的“品质和价格”两个因素,通过合理的平衡来实现你的产品物美价廉。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认为乘法问题是基础性问题。

三、管理中的方程式

管理中又有哪些问题是方程式的呢?如XY+XZ这样的问题有吗?

方程式问题的特征是:各个因素之间既有关联性,也有差异性。纯粹用乘法去解决呢,则忽视了个体之间的独立性;

纯粹用加法问题去解决呢,则又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关联性。

方程式问题的解决思路是:首先把个体因素中的同类性部分给提取出来,作为一部分统一解决,另外的差异部分,分开来逐一解决,在计算中相当于形成了X(Y+Z)这么一个方程式模式。

比如,在公司的各个部门中,企业文化、思考习惯、行为习惯、执行力等,这都是有共性的部分,但是,每个部门岗位技能问题呢,可能又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进行培训工作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是一个方程式问题,得集中培训一部分、分类培训一部分,而且还得认识到这两大块的培训工作是缺一不可、不得偏倚的。

四、管理中的N次方

管理中有N次方问题吗?

次方问题的特征是:不担心个体因素的大小,决定后果严重与否的是N。 它的奥妙在于事件的发端期,到底是加法问题?还是乘法问题?还是N次方问题?是比较难明确的。比如说2+2=4、2X2=4、22=4,开始时没有区别,但是当后一个2逐渐增多、增大时,后果的区别那就大了。

这类问题,以古时候的金融挤兑可以说明问题:三两个人来取100两银子是小事情,但是来人急剧增多的时候,那就立即变成N次方的问题了。这不是简单的加法,不是一个简单的多几个人的问题;这也不是简单的乘法,乘法问题是取过的人他就不动了,一旦形成挤兑,那么前面试探取一点的人,他们会自发的扩大危害,再来取兑。

在公司管理中,管理制度的防微杜渐就类似于N次方问题。一个人起先犯点小错误时,如果不及时警惕和加以处理,本来好好的员工他们会立即跟着违规,本来先犯点小规的员工一看大家都在犯,他就可能犯更大的规,如果一旦形成风气,那么这个团队就坏掉了!

当然,有加法问题就会有减法,有乘法问题就会有除法,加减乘除是数学中最后归根结底的运算方式,那么企业中的许多根本问题仔细琢磨一下也都不过是加减乘除的问题,无非是大家得善于识别和合理运用了。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二
《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b+a)+c

题例(简算过程):6+18+4

=(6+4)+18

=10+18

=28

2.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

题例(简算过程):6+18+2

=6+(18+2)

=6+20

=26

二.乘法运算定律:

1. 乘法交换律——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 = b×a

题例(简算过程):125×12×8

=125×8×12

=1000×12

=12000

2. 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

题例(简算过程):30×25×4

=30×(25×4)

=30×100

=3000

3.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题例(简算过程):(1)12×6.2+3.8×12

=12×(6.2+3.8)

=12×10

=120

三.减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2

=20-(8+2)

=20-10

=10

1.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6-1.99

= 6X100-1.99X100

=( 600-199)/100

=4.01

四.除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1.25

=20÷(8×1.25)

=20÷10

=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字母公式:A÷B=(AN)÷(BN)=(A÷N)÷(B÷N) (N≠0 B≠0) 题例:80÷125

=(80×8)÷(125×8)

=640÷1000

=0.64

五.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三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字会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求总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求剩余用减法,求相差多少用减法,求比一个数多(少)的数用减法。求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乘数是整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是用乘法(乘数是分数)。求一个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相同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一倍数用除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用除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加减乘除法的定律性质变化规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他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减数的和,差不变。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一个因数扩大(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除数的积,商不变。a÷b÷c=a÷(b×c)

商变化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商就缩小(扩大)相同的倍数。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平均分成十份,一百份,一千份……….得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点移动位置的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十倍;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一百倍……………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四
《加减乘除的英文表达法》

加减乘除英语的表示方法

加减乘除应该说是运算的基本符号,那么这些符号在英语里面是怎么表示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加”用plus,and或add表示;“等于”用is,make,equal等词表示。 2+3=? 可表示为: How much is two plus three?

2+3=5

Two plus three is five.

Two and three is equal to five.

Two and three make five.

Two added to three equals five.

If we add two to/and three, we get five.

二加三等于五

2. “减”用 minus或 take from表示

10-6=? How much is ten minus six?

10-6=4

Ten minus six is four.

Take six from ten and the remainder is four.

Six (taken) from ten is four.

十减去六等于四

3. “乘”用time(动词)或multiply表示

3X4=? How much is three times four?

3X4=12

Three times four is/are twelve.

Multiply three by four,we get twelve.

Three multiplied by four makes twelve.

三乘以四等于十二

4. “除”用divide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

16÷4=? How much is sixteen divided by four?

16÷4=4

Sixteen divided by four is four.

Sixteen divided by four equals/gives/makes four.

十六除以四等于四。

五、分数表示法

1. 分数是由基数词和序数词一起来表示的。基数词作分子,序数词作分母,除了分子是“1”以外,其它情况下序数词都要用复数形式。

3/4 three fourths或 three quarters

1/3 one third或a third

24/25 twenty-four twenty-fifths

3 1/4 three and one fourth或 three and one quarter

1/2 a half

1/4 one quarter或a quarter

1 1/2 one and a half

1 1/4 one and a quarter

2. 当分数后面接名词时,如果分数表示的值大于1,名词用复数;小于1,名词用单数。

1 1/2 hours 一个半小时(读作 one and a half hours)

2 3/4 meters 二又四分之三米(读作two and three-fourths meters) 4/5 meter 五分之四米

5/6 inch 六分之五英寸

3. 表示“n次方”的说法:指数用序数词,底数用基数词。

10的7次方 the seventh power of ten(ten to the seventh power) 6的10次方 the tenth power of six(six to the tenth power)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五
《复数的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六
《Excel的加减乘除》

EXCEL加减乘除通则

在Excel中的运算符号:

加——+

减——-

乘——*

除——/

如果单元格A1、B1中分别有数字1、2,则在C1单元格中编辑运算公式为:

加法—— =A1+B1

减法—— =A1-B1

乘法—— =A1*B1

除法—— =A1/B1

注意:

每一个公式中,第一个符号是等号“=”,这是Excel中公式的基本特点。然后用鼠标点击你要选择的数字,输入你要进行的运算符号,之后点击回车键,计算结果就会出现。比如

其中C1就是A1和B1的求和结果,D1、E1、F1、G1、H1分别为A1和B1的减、乘、除、百分比、占比。然后将光标放在C1上,按住鼠标往下拖动,就会将此列都公式化。以此类推,D1、E1、F1都是如此。G1和H1是在菜单—格式—单元格格式—数字,或者点击鼠标右键单元格格式,选中百分比或是分数之后变化的。其中还可以设置小数位和分数类型。如下图所示:

大家看见A13会发现有个78的数字,它的计算方法就如图下所示,当A1至A12中有任意数字变化时,A13都会跟着变化,这也是Excel的便捷之处,利于数字的随时变更。

如果从程序内置的粘贴函数来说:

加法——求和函数SUM()

如上述题可以在C1中编辑公式

=SUM(A1:A12)

或者

=SUM(A1,A12)

括号内的数字用逗号分开,数字个数不超过30个。

减法没有特定的函数用来进行计算。

乘法——计算所有参数的乘积函数PRODUCT(),括号内的每个数字用逗号分隔,数字个数不得超过30个。

如前述可以在C1单元格中编辑公式

=PRODUCT(A1,A12)

或者

=PRODUCT(A1:A12)

如果求一个数的乘方,可以用函数POWER()。

在C1中编辑公式

=POWER(A2,B2)

也就是求2的4次方幂。

注意:指数可以是分数,此时乘方更转化成了开方运算。

除法——没有特定的函数使用,有一个常用的求余数函数MOD()

比如求2与5相除的余数是多少,可以编辑公式为

=MOD(2,5)

回车确认后返回值是1。

注意:括号里面也可以是单元格的引用。

除此之外,计算函数中还包括求平均值AVERAGE,求最大值MAX等等,可以点击fx,在弹出的插入函数中选择你需要的运算,其中对函数的作用也有文字的说明,点击确定即可。

Excel所有单元格同时进行“加减乘除”多个运算

比如现在我需要在Excel的A2、B4、B5、C6、D3等这些单元格数值中全部减去“5”,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呢?

案例如下:

①首先随便在一个空白单元格中输入“5”,然后点右键复制该单元格,如下图,我在E1单元格中输入了5;

②接着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依次点击A2、B4、B5、C6、D3这些单元格,将其选中;

③单击菜单栏的“编辑”中的“选择性粘贴”,在弹出的“选择性粘贴”窗口中选择“运算”中的“减”然后确定。(如下图)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七
《成语中的加减乘除法》

成语中的加减乘除法

一、成语加法

1、(零)敲碎打+(一)来二去=(一)事无成

2、(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两)全齐美

3、(双)凤齐鸣+(一)鸣惊人=(三)顾茅庐

4、(三)生有幸+(一)呼百应=(四)海为家

5、(四)世同堂+(一)脉相承=(五)世其昌

6、(五)子登科+(一)锤定音=(六)亲不认

7、(六)神无主+(一)马当先=(七)窍生烟

8、(七)步之才+(一)举成名=(八)面威风

9、(一)帆风顺+(八)仙过海=(九)霄云外

10、(九)天揽月+(一)鼓作气=(十)面埋伏

11、 (七)上(八)下+(一)干(二)净=(九)流(十)家

11、(三)令(五)申+(一)板(三)眼=(四)通(八)达

12、朝(三)暮(四)+(一)丝(一)毫==(四)分(五)裂

13、(一)穷(二)白+(三)头(六)臂=(四)平(八)稳

二、成语减法

1、(十)全十美-(一)发千钧=(九)霄云外

2、(九)鼎之言-(一)孔之见=(八)面玲珑

3、(八)方呼应-(一)网打尽=(七)零八落

4、(七)窍生烟-(一)塌糊涂=(六)神无主

5、(六)亲不认-(一)无所知=(五)花八门

6、(五)马奔尸-(一)刀两断=(四)分五裂

7、(四)面楚歌-(一)意孤行=(三)灾八难

8、(三)元及第-(一)尘不柒=(两)袖清风

9、(双)管齐下-(一)孔之见=(一)落千丈

10、(三)更(半)夜-入木(三)分=(半)生不熟

11、(一)毛不拔-(一)星半点=(无)济于事

12、(百)折不挠-(九)牛(二)虎=(八)面玲珑

13、(十)室(九)空-(七)擒(七)纵=(三)心(二)意

14、(四)通(八)达-(三)头(六)臂=(一)石(二)鸟

三、成语乘法

1、垂涎(三)尺 × 志在(四)方=数(一)数(二)

2、文房(四)宝 × (三)国演义=(一)清(二)楚

3、(三)顾茅庐 × (四)脚朝天=说(一)不(二)

4、(一)石(二)鸟 × 退避(三)舍=(三)头(六)臂

5、(五)体投地 × (七)窍生烟=(三)令(五)申

6、(一)日(三)秋 × (三)阳开泰=(三)教(九)流

7、才高(八)斗 × (六)马仰秣=(四)通(八)达

8、(八)面威风 × (七)夕佳节=(五)颜(六)色

9、.(五)光(十)色 × 心无(二)用=(百)折不挠

10、(百)感交集 × 漏洞(百)出=(万)象更新

四、成语除法

1、(一)日(千)里 ÷ (百)炼成钢=(一)目(十)行

2、(四)面(八)方 ÷ 独(一)无(二)=(四)面楚歌

3、(四)平(八)稳 ÷ (八)仙过海=(六)亲不认

4、.(七)手(八)脚 ÷ (一)波(三)折=(六)畜兴旺

5、(万)世师表 ÷ (百)步穿杨=(百)尺竿头

6、(万)马奔腾 ÷ (一)暴(十)寒=(千)载难逢

成语加减法。(在成语中填恰当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1)( )打碎敲+( )来二去=( )事无成

(2)( )见钟情+( )往情深=( )全其美

(3)( )死( )生+( )言( )鼎=( )全( )美

分享到:

上一篇:一位母亲的育儿经

(二)龙戏珠+(一)鸣惊人=(三)令五申

(零)敲碎打+(一)来二去=(一)事无成

(八)面玲珑-(一)网打尽=(七)零八落

(五)颜六色-(四)平八稳=(一)落千丈

……

3 作文部分一、活动乐园玩一玩和小伙伴一起,来个“成语接龙”的游戏,看看谁是成语大王。查一查在许多成语中蕴藏着有意思的故事,查一查,看看这其中藏着哪些故事,然后认真地读一读。讲一讲把你读到的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是周围的小伙伴听,相信他们

一定会感兴趣的。猜一猜你能猜出下面分别是哪些成语吗? 12345609 () 1256789() 1+2+3 () 333 555 () 5 10 () 9寸+1寸()找一找带有数字的成语、一三两个字(或二四两个字)互为近义(反义)的成语、ABCD式成语、ABAC式成语、AABB式成语。聊一聊成语之“最”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最大的工程:(移山填海)最厉害的贼:(偷梁换柱)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好的生意:(一本万利)最佳减肥法:(画饼充饥)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最大的差距:(天壤之别)最富的资源:(取之不尽)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最大的人:(顶天立地)最大的手:(一手遮天)最大的步:(一步登天)最大的嘴:(气吞山河)最尖的针:(无孔不入) 4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最贵的字:(一字千金)最无奈的事:(木已成舟)最有学问的人:(博

古通今)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反常的天气:(晴天霹雳)二、习作天地写什么你一定玩过有趣的成语游戏吧!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这个游戏吧!怎么写提示小语:这次的写作记录和以前写过的游戏写法大致相同,只不过这次的游戏是与成语有关的。同学们只需要写清楚玩了什么游戏,以及把大家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过程写具体就行了,怎么玩就怎么写。提笔试试第一部分,可以先交代一下玩了有关什么成语的游戏,并简单写写游戏的规则: 作文课上,老师带我们玩了有趣的_____________(填游戏的名称),游戏规则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就写写大家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注意,不必吧每一次的游戏都写出来,可以选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两个过程写下来,其余的一笔带过。在写的时候,尽量注意描写大家的表情动作,当然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心情,这样你写的游戏过程就会让人身临其境。试着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游戏结束了,你的心情或感受如何?不妨就此作为文章的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范文示例趣猜成语哇!又可以上作文课了。我知道,每当上作文课时,老师都要带领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写作文不仅有了灵感,还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这不,你看,老师一进教室,便在黑板上写下了“猜成语”三个大字。我不禁疑惑了:猜成语难道与写作文有关?哦,原来今天写作文的题目就是“猜成语”啊。嘿嘿!我倒要看看这成语怎么个猜法。老师说完规则后,刘云飞同学第一个举手,老师便让他先来表演,让我们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成语。游戏就正式开始了,只见刘云飞同学不紧不慢地搬来一把椅子,这下,同学们可有些疑惑了,一个个挠挠脑袋,抓抓下巴,就是不知道刘云飞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一会儿,只见老师手中攥着根棒像赶小狗一样追着刘云飞,呀!刘云飞拔腿就跑,可那张凳子却挡住了去路。突然,刘云飞同学急中生智,猛得一跃,随着“汪—”的一声他便跳到了椅子的另一边。这时,老师才停止了追打。表演结束了,我埋头想了半天,始终百思不得其解。我赶忙回想着刘云飞同学做的动作,这是,老师又提醒了一句:“刘云飞同学在跳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我又仔细想了想,哦,答案原来在这儿,刘云飞“汪”的一声这不正是小狗,他还跳过了凳子,对了,“狗急跳墙”对了,就是“狗急跳墙”!知道答案后,我连忙举起手,不过,还是被人捷足先登了。第一个游戏结束后,我们又一起猜了好几个成语,到了最个游戏了,我们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期待,终于,最后一个游戏拉开了序幕,只见杜梁云同学握紧拳头,又是跺脚,又是拍胸口,简直与大猩猩没什么两样,惹得同学们一个个哄堂大笑。可笑过之后,我们个个绞尽脑汁也没猜出来,最后还是老师公布了答案。原来这个成语叫做“捶胸顿足”。看来今后我们还得多积累些成语呀!嗯!这真是一节难忘的作文课呀!我不仅感受到了游戏给我带来的快乐,还从中学到了许多成语,增长了知识,我真是开心啊!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八
《4.2复数的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九
《“加减乘除”的由来》

加减乘除(+ -×÷)等数学符号都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到了17世纪,才得到广泛使用。

加法符号,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的词“et”。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写“et”也嫌慢了,为了加快速度,把两个字母连着写,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

减法也是同样,使用英文minus(减少)的字头m,而它为了便于速写,逐渐变成了“-”号。

在“+”号出现了100年左右后,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据说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得来的。因为乘法运算是从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例如,13×5就是13+13+13+13+13。也就是说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做变动,就变成了现在的乘号“×”。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作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但也有人觉得,“〃”容易与小数点相混,仍坚持采用“×”号。

除法的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例如,100个水果分给10为小朋友,每人得多少,就是100÷10。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但在德国,莱布尼兹是使用“:”表示比,因为比的含义和除的含义是一致的。

加减乘除的近义词篇十
《度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17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