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网络工程师】
网络语言参和篇一
《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中的网络语言构成特点及交际功能刍议
徐玮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876)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使用的环境具有特殊性,网络交际的参与者也有着独特的角色特征。网络语言在构成上主要有谐音、缩略、图符语和文符语并用等方式,在网络交际中具有直观快捷、省时高效和标识个性等交际功能。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交际和网络语境;构词原则和特点;交际功能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网络交际正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而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崭新的强势传播媒介,网络不仅扮演着高效通信工具的角色,同时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特定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并广泛影响和渗透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在特定的网络交际体系中普遍使用并蓬勃发展。
“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信息处理时采用的一套有别于现实生活用语的交际符号系统,一般被归类为非标准语言(non-standard language),它有着自己固定的使用环境﹑使用对象和语用功能。“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跟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民﹑他称网虫的语言”。[1](P 244)现在研究学者提及网络语言时多指“网上通用的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1](P 244)
一 网络交际和网络语境分析
1网络语言交际和网络语境的特殊性: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会依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采用不同的交际方式,将语言符号组成连贯的语篇,以完成某个或某几个交际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的使用与交际环境密切相关,语篇的选择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交际方式,网络交际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同样受着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网络交际利用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交际参与者多采用在线聊天的方式进行实时交流,这比另一种在同一时段内多为单向的电子邮件交流方式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即一来一往、实时双向的对话方式。分析和研究这一网络交际过程的实质就必须考虑其交际内容、交际参与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交际的媒介以及语篇内部的上下文(co-context)等环境因素。Halliday[2]提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影响言语交际的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即语场(field)、基调(tenor)和方式(mode),又称三个语域变体(register variables)。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的交际活动的性质,语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基调指的是交际的参与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是正式、随便还是亲密等;方式是指语言信息的传播方式,比如是书面还是口头。语场、基调和方式,这三个语域决定了交际的内容、交际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方式。
由于网络聊天多以实时同步的方式发生和进行,参与者又有着不同于日常会话交流的角色特征,在交际过程中,参与交流者在同一时间内既接受信息又发出信息,通过键盘输入文字进行“键”谈,形成了交流者互不见面的以文字图符等为传播媒介的特殊虚拟语境,产生了特殊的交际效果。
2 网络交际参与者的角色特征
首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具有隐蔽性和模糊性。由于网上聊天的双方或多方无法见面(视频聊天除外),参与者的身份往往是隐蔽的,有一种距离产生的朦胧美,参与聊天的人们并不需要真名实姓,参与者可以取各种各样的网名,而这些网名的形式和数量完全自定。一个网民可以有多个网名,构成方式可以加入数字或符号,如“007, shouting, Big potato, Gladiator”等等。这些名字有的是为突出个性而标新立异,有些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性别”以引起“异性”的注意(网络聊天性别也可以自定)。
第二,交际参与者的年龄结构具有特殊性。目前,网络交际参与者的年龄结构多为20---30岁之间,这一年轻化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求新、求异、求变的特色,从而释放自我、张显个性。比如网民把漂亮的年轻女孩成为“美眉”,相貌一般的称为“恐龙”,把网友见面后因为失望而中断联系叫作“见光死”,把在网上浏览、查找信息称为“冲浪”等等。同时,在网聊中谈话内容也主要集中在年轻人所关心的友谊、爱情、学业、时尚、旅游、游戏等话题上。
第三,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不固定、随意和多变的特点。由于网际交流多在一种非正式的情景语境下进行,参与者身份也相对隐蔽,因此交际参与者话语的责任感较弱,可以暂时脱离日常会话中“得体”、“礼貌”等原则的约束,也可以谈论道德、隐私、身份、地位等敏感话题。另一方面,在网络交际中交际者没有了上下级、长晚辈、亲疏等关系的限制,在语言的运用上还体现出私语性和口语化的特点。
二 网络语言构成原则和用语特色
虽然网络交际语境具有特殊性,网络言语行为的随意性也使得网语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但总结分析网语的构成方法和用语特色,仍会找到以下一些规律性的网语规则。
1谐音
(1) 字母谐音
由于互联网最早发源于美国,计算机技术也主要来自西方,网络语言也因此受到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国家语言的影响。比如用CU表示See you 再见,thx(thanks)表示谢谢,HRU(How are you)表示你好吗,OIC表示我明白了“Oh, I see”, BUX表示Bucks(俚语,美钞,美金),Kool表示酷Cool等等。
(2) 汉字谐音
除了英语中的字母和发音谐音之外,网民还利用汉语拼音创造出了一批“汉语拼音字母词”,有些已经在网络交际中被普遍接受、认同和使用。如GG (哥哥),JJ(姐姐),DD(弟弟),MM(妹妹,美眉),PLMM(漂亮美眉),用大虾(“大侠”)指资深网虫,有戏谑之义,斑竹(“版主”)表示网络版面的负责人。
(3) 数字谐音
在互联网上,许多数字可以利用谐音的特点构成词语或句子,常见的有:W8(wait+eight
8)等吧, B4表示before以前, Some1指 Someone有人,Face2Face表示Face to Face面对面,886指拜拜喽、再见,7456表示气死我了,5211314就是我爱你一生一世,5555„„则表示呜呜„„,哭声,9494 表示就是就是等等。
2 缩略
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打字,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出现了大量缩略型(abbreviation)网络用语。
现在网友中流行的缩略词有这样一些类型。上一节提到的谐音词也可以看作是缩略型的一种,它是同音之间的相互代替,比如U代替了You, C代替See, 4代替for等。另一种非常流行的是单词缩略,尤其是首字母词(initials),类似于电报用语,它是由每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例如GA代表Go ahead(干吧),TIC代表Tongue in Cheek(虚情假意),KISS代表Keep It Simple, Stupid(简单一点,蠢货),MORF表示Male or Female(是男还是女),E-Me表示Email Me(用电子邮件写信给我),MOTOS表示Member of Opposite Sex(异性成员),MOTSS表示Member of the Same Sex(同性成员)等;还有一种常见的是由几个单词的缩略构成的类型(clipped words),即要么省掉前面的几个字母,要么省掉后面的字母,或者省掉中间的字母,或者从单词中挑出几个字母,例如CHK代表Check(支票或检查),ENF表示Enough(足够),PPL表示People(人们),SRI表示Sorry(对不起), THRU表示Through(通过)等。此外,还有一种缩略后再混合(Blending)的单词类型,如人尽皆知的E-mail表示Electronic mail(电子邮件),Donno表示don’t know(不知道),mailbot指的是mail robot(邮政机器人),interpedia表示internet encyclopedia(因特网百科全书),infowindow指information window(信息视窗)等。
3 图符语和文符语
(1)图符语
图符语多见于网络交际中网民用图画或符号来传递信息、表达个人喜怒哀乐等感情的会话过程中。常用的有表示笑脸的:)或:-),B-)表示戴着眼镜的人笑,:-D表示哈哈大笑, :-〈表示悲哀,:-O表示惊讶,:-@表示尖叫,:-0表示唱歌,:-Q表示吸烟,如果在以上图符的左边眼睛换成数字8则表示戴眼镜的人,后面加上数字8则表示系着围巾或飘带的美眉。
(2) 文符语
文符语是指在交流者在虚拟语境中进行实时交谈时,还常在尖括号〈〉放进自己说话时的伴随动作或表情的说明和描写,比如〈grin〉〈g〉表示笑,〈shake〉指摇头,〈nod〉指点头等。此外,在电子邮件或某些用户新闻网的文稿中符号“^”、 “_”和 “*”常被加在某些词的下方起强调突出这些文字的作用,例如This is really_great_. I’m * really *sorry about posting your phone number. 再如常见于网络帖子中的SO.02(two cents, 两分钱)表示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形象生动的图符语和文符语的使用,增添了网络交际中的亲切感和人情味,拉近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距离。它们虽然只能算作副语言范畴,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它们的出现却极大丰富了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活跃了交际气氛,有效发挥了辅助交际的作用。
4 译化词
这种构词方式主要是指汉语中出现的有关英语网络词汇的音译词,在一定的使用范围内已经为网民所接受并运用在日常的会话交际中,例如把电子邮件Email译作伊妹儿,Java技术称为娇娃,Windows 98被叫作瘟酒吧,调制解调器Modem说成猫,下载Download称为荡(多作动词),hacker说成黑客,网络主页homepage称作烘胚鸡或烘胚姬等。
5 旧词新义和新词新义
网络是一个全新的交流空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虚拟平等的语言环境里,一些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比如nerd指电脑鬼才,buggy software指到处是毛病的软件,不可靠、不稳定的软件,buggy就是由臭虫(原指钻进食物和家具内部进行破坏的臭虫)引申出的新义,指因设计疏忽而遗留在软件中的漏洞或隐藏在文件中使软件或操作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程序错误,再如carpetbagger一词原指美国内战后经济复苏时期的北方投机商、暴发户,现在在网语中多用来贬称那些想利用互联网陡发横财的投机分子。除此之外,一些全新的网语新词汇也源源不断的出现,比如kook指怪人,grrrl表示网络生活中的女权主义者,B1FF/BIFF
指网络新手等。
四 网络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交际功能分析
作为网络交际的媒介,网络语言在其运用过程中也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不断丰富,在交际中发挥了高效而又复杂的交际功能,反映出使用者的不同个性和内心世界,丰富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交际效果。
1 网络语言简洁明快的特点突出体现了网语省时高效、灵活易用的语用功能。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在运用中始终是为达到交际目的、实现交际功能而服务的。而网络交流需要通过敲击键盘进行文字录入来实现,因此较难达到思维和交流的同步,有时甚至会造成对话的延迟和脱节。为了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加快会话节奏,网络语言多偏好使用短词缩略、语义转换等手段,辅以一目了然的图符来表达意义,加快网络传递速度,同时还有利于缩短上网时间,节省开支。比如用BTW(By the way) 来表达“顺便说一下”,BAK(Back at keyboard)表示“回到电脑旁”,ASAP(As soon as possible)就是“越快越好”,再如7456四个数字边代表了短语“气死我了”,用886和网友道别显然比输入“再见了”要方便快捷的多。以上各种网络语言的使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网络交际的简约性,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省时和高效,还有效的促进了网络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了沟通效果。
2 网络语言新奇独特的特点突出了网语追求多样化和标识个性的交际功能。由于使用的语境特殊,网络语言在交际使用中还体现出兼容并包、复杂多样的交际功能,这一现象也折射出社会和文化正日趋多样化的特点。比如网语经常把文字、数字、字母及其他图符巧妙组合,以丰富交际模式,新版本的QQ等聊天工具为用户提供了很多剪切画,包括了表情符号等图形,网民在聊天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在自己的发言中,这一辅助表达方式使网语有了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弥补了表达手段上的一些先天不足。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网络交际中网民为了张扬个性、突出自我,有时甚至是为了标新立异,也需要用常变常新的网语来达到个性化的目的,以避免千人一词、千人一面。比如用lady-killer指帅哥,newbie表示网络新手,蛋白质表示笨蛋白痴加神经质等。这些新新词汇的使用,不仅营造出轻松诙谐的交际气氛,还标识出了不同交际参与者的个人言语风格和感情特点,突出了多样化网络世界中的个体特色。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中网络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作为网络信息的最重要载体,网络语言也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并在特殊的交际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体现出缩略简约、新奇独特、杂糅多样的鲜明特色,折射出网络时代人际网络交流口语化和私语性的倾向,反映了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的审美体验、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
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语场、基调和方式这三个因素对网语的语用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在网络语境中,交际参与者角色和身份隐蔽,交际者的相互关系也相对不固定,网语在运用中还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交际功能,提高了网际交流的效率,标识了个体参与者的个性,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整个语言系统的丰富、发展和创新,这对研究网络信息化中的社会文化发展和变化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Brook G. L. Varieties of English [M]. London Macmillion, 1984.
[2] Grice. Logic and Conversation Cole, P. & Morgan, J.(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01.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3] Mead H. The On-line E-mail Dictionary [Z]. New York: Berkley Books, 1997.
[4] Sperling O. The Internet Guide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M].. New Jersy: Prentice Hall, 1997.
[5] 曹岭岚. 因特网常用词汇手册[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2
[6]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蒋悦飞. 简论网语的衍生原则[J]. 修辞学习,2003,(2)
[8] 易文安. 网络时尚词典[Z]. 海口:海南出版社,1987
[9] 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0] 朱萍. 网上聊天语言的特殊语境和交际语境[J]. 修辞学习,2002 (4)
The Tentative Study on Cyber-language Features and Its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XU Wei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Language School Beiji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cyber-language has more and more impacts on our life and language system. The context of cyber-language owns it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the participants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play a dynamic and unique role in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The cyber-language is mainly formed in the following lexical techniques such as homonym, abbreviation and symbol expressions etc. It also has efficient and powerful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Key words: cyber-language; cyber-communication and cyber-context; lexical techniques and features;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网络语言参和篇二
《谈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谈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对于网络流行语言,有人说好,有人表示反对。而我看来网络语言有弊有利。
对于利的方面:
一、它新鲜,使人们很容易记住,满足人们的新鲜感。
二、方便快捷,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符号就可以表达意思,不要用烦琐的语言去表述。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又言简意赅。
三、它对我们的汉语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1,网络语言的发展补充了现代汉语浩瀚的词汇。
2,网络语言的兼容性,突显了现代汉语的发展的方向。 3,网络语言的幽默特点增强了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幽默感。 4,网络语言使现代汉语的词汇更加简易化。
对于弊的方面:
(一)网络语言毕竟不是大众化语言,毕竟没有在全社会流通,还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奥内涵,往往会使人一头雾水。
(二)网络语言的盛行使现代汉语失去了语言的音乐性与字词的严谨性。
(三)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与多变灵活性及多种语言的混用,导致了现代汉语语音方面产生极大窘境。
更有甚者,重庆晚报消息:“偶班的GGMM酱紫决定去操场上给他+U”,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重庆赛区开赛半个多
月来,已有200多篇作文因为这样滥用网络语言被大赛组委会“红牌”罚下,取消了参赛资格。网络语言的滥用,是当下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在青少年的语言表达中,把正规汉语肢解得七零八落的网络语言,已经走出了网络的范围,闯入了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有很大危害。有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习惯了这套所谓“时髦”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变得贫乏、单调、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语言应有的朝气和亲和力。
我们的做法:
网络语言是一种具有强适应性和强生命力的语言,虽然存在着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暗藏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应该趋利弊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正确健康地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 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1、我们在网络论坛留言或者在网络聊天室使用“网络聊天语言”的时候,使用的是一种社会方言,一旦离开了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就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遵守汉语语言的规范,不要使用特殊环境下的网络聊天语言。
2“网络语言”如果符合我国有关的语言文字规范,应该允许使用;“网络符语”在网络上可以允许存在,但应向规范化的语言靠拢。
3、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汉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要努力维护汉语的规范和健康,决不能让汉语受到伤害。“网络语言”中不是语言里的积极成分的部分,不能允许它到处泛
滥
网络语言参和篇三
《网络语言》
人类交际和信息传播历史:
阶段一:原始的身体语言阶段(身体行为、表情、眼神);阶段二:言语阶段。(声音+意义,口头信息传播);阶段三:文字阶段。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阶段。(时空位移);阶段四:网络传播阶段。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
网络传播是以往的传播方式的累计和增值。
网络交际和传播的特点:
1、网络传播方式快捷。(古代传播、光速)2、网络传播容量巨大。(纸质、广播电视)3、网络传播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表现形式来实现。(文字、动画、声音、图片、视频等)4、网络传播在传播功能上多样灵活,可以进行同步传播。(bbs、网络会议、各种聊天工具等等)
5、网络传播范围广,信息可瞬间到达网络连接的各个角落6、网络传播检索方便。 进入网络时代之后,改变最明显、最直观的就是:语言。
网络语言:
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的信息符号系统,是在世界通行的网络自由空间中的语言文字,它是传统语言与高科技产品相结合后的产物。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网民”们所说的语言。
网络语言的分类:
从网络语言与其所反映对象的关系来看,可将之分为三类:一是网络专业术语(网络、电子技术),如硬件、软件、鼠标等。二是网络应用常用言语,如:网民、黑客、网恋等。三是网民日常交流用语,如菜鸟、东东、酱紫等。(这也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与社会方言:
语言总以具体的形式即变体存在,语言的变体有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两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即地域方言。语言的社会变体即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是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在某些场合所使用的词语,语音甚至语法。
社会方言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二是特定的交际场合。
特定的交际场合:交际场合对语言表达有明显的影响,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前一种场合往往用正式语体。后一种场合往往用非正式语体。这两种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差别主要是对标准语言采用的程度不同,在不少语言中这两种语体往往表现为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
网络语言具有社会方言独特的表达功能:
网络语言的功能:
作为一种社会方言,网络语言必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功能,能满足青年网民的某些表达要求。根据我们现在的观察和理解,网络语言至少有以下几种独特的表达功能:
第一,快捷。网络交际是靠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进行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多的信息,必须通过降低敲击键盘的次数来提高输入的效率,于是网民们创造了大量的数字组合、字母组合。如:5366我想聊聊;5646无聊死了
第二,有趣。青年网民在网上聊天、发帖的重要目的是娱乐,普通话中现有的词语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于是利用各种手段创造了大量妙趣横生的网络语言,如:稀饭(喜欢)木有(没有)
第三,调侃。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增大,青年网民需要释放内心的压力、郁闷,他们网聊时不仅要娱人娱己,还要调侃,有些网络词语就满足了网民的这种需要。如:神童:神经病儿童;色友:摄友,喜欢摄影的网友;人类:人渣+败类
“网络语言”的构成:
1、符号组形类。将标点、数字和字母等符号组合在一起,模拟一定形态,用以象征某种意义。
2、数字会意类。不是组成某种形象,而是用一定的数字或数字符号暗示某种含义叫人领会。如:1775,表示我要造反;13579,表示此事真奇怪
3、谐音替代类。(1)同音汉字“假借”。如:水饺——睡觉;板斧——版副。(2)数字谐音代替。如:9494,就是就是;56,无聊
4、缩略简称类。如:MM——Meimei;JP——极品
5、转义易品类。(1)词义引申。如:帖子(网络论坛发表的文章或电子邮件);楼上(指上面的帖子)(2)词性转品
6、双语混杂类。句子或词组里,同时用汉语词和英语词;甚至将一个英语词分解成英汉两部分,或取各自的义,或取各自的音。如:小case——小事一桩;B4——before从前。
7、重字赘语类。故意用重字法模仿儿语,或者故意用赘语作嗲味。如:东东——东西;漂漂——漂亮;坏坏——坏蛋
网络语境特点:
1、网络交际空间的无限开放性。
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交谈双方所处的时间、地点、场景等是相同的、共有的。电话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交际的时间限制,两个身处异地的人通过电话也可以进行言语交流。
网络与电话一样打破了现实时空对交际主体的限制,而且更彻底。网络覆盖全球,把五湖四海的人联系起来,把想参与网络交际的人集中到虚拟的网络中,网络交际空间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交际“时空无阻碍”。
2、语码输出的低效性。
面对面语言交流,可以同时传递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在有限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在网络语境中,信息的交流收到了明显的限制。首先,有声语言必须转换成无声视觉符号;原来辅助性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传递的信息,也必须转换成视觉语言符号。
3、网络匿名促成的交际环境和交际主体的虚拟性。
网络交际语境是交际双方互相不见面的“双盲”的语境,这是构成语境虚拟性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网络匿名的使用更提高了语境和交际主体人们上网聊天目前通行的是使用网络匿名,即上网的“现实人”需要在网络上申请一个网络虚拟身份(ID),这个虚拟身份就成为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虚拟人”。
网络语境的特殊性对网络语言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输出的低速度与网上即时互动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促使语言符号朝简化变异。(1)打出别字,将错就错。如:斑竹(版主)。(2)利用数字,谐音代替词语。如:88==byebye
(3)利用声母,代替词语。如:JJ=姐姐,nlm=妹妹。(4)创造合音词,如:表=不要,酱紫=这样子
2、信道的线性化,迫使网络语言负载额外的副语言信息,使网络言语具有很强的表情性。面对面交际时,可以采用表情、体态、动作等副语言手段来辅助语言表达,网络交际中副语言手段传递的信息必须转化为视觉符号。如: :)==微笑
3、网络匿名制过滤掉了现实语境的诸多要素。网络匿名制使交际者身份抽象化,交际双方的地位平等化,言语行为和责任分离,这就大大减弱了语境对言语行为的约束力,使得交际者心态更轻松,少顾虑。语境的宽松,交际者心态的自由,对网络语言风格有重要影响。 网络匿名制的影响:
积极的一面:交际者可以更大胆地进行语言创新,使自己的言语更新奇独特,富有个性,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在客观上凸显了网络语言的“游戏”功能。具体说,网络语言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方音词,例如:银=人,额=我,稀饭=喜欢
(2)使用儿童语,例如:东东=东西,觉觉=睡觉,饭饭=饭
(3)把汉语与英语合璧,例如:羡慕ing==羡慕状态中,吃ed==吃过了
这些都是构成网络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特点的重要因素。
消极的一面:部分交际者肆无忌惮地使用污言秽语,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使得某些情况下,某些人的网络用语带有粗鄙、暴力倾向。
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工具,不可能脱离通常的语言系统,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违背通常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的规律。但考虑到网络语言使用人群、使用方式和使用环境的特点,因此网络语言自身也具有了鲜明的特色:新颖奇怪,形象幽默,简单实用。
1、解构的文化特征:“解构”在哲学上的定义是“指对有形而上学稳固性的结构分裂或解体,但是每一次解构的结果则是产生新的结构”。在网络语言中,最具有结构特点的要数网名和称呼语。
2、语言形式的多样化:语言形式指的是网络语言的外在表征,即其组合形式,除了姓名和称呼语之外,网络中的言语表达也是去核心化的,甚至是刻意偏离常规,并形成一些新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群体特征的表达方式,使“外行人”看来完全不明。所以,这种特点反映在网络语言的形式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组合元素的多元化。即把数字、英文、拼音、汉字等多种符号杂糅在一起,如“天上的☆”(2)一义多形。主要指的是网络语言中各语速组合意义的多元化。在现实社会中,语言的使用一直提倡规范,这种规范化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意义上,总的来说就是要尽量减少混乱,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避免用完全不同的词去表达一样的意义,减少等义词的产生,这样语言系统的冗余度降低,符合其内在的经济性原则,也能够减轻人们记忆和学习的负担。可在网络中,网民们追新尚奇,一定要有自己的发明创造,才能够彰显自我。如:控制住——hold住;什么——神马 (3)一形多义。这里所说的一形多义,指的是某一词语由于字形或者谐音等方面的缘故,被网民们赋予新的内涵,从而与原有的意义脱节,在网络交际中肩负起新的言语功能。如:业主——野
网络语言参和篇四
《网络语言》
请你以网络语言为例,说明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异。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所使用的语言,从方言学的角度看,网络语言应该属于社会方言的范畴。它的使用不受地域的影响,是通行于全国各地“网民”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语言。
社会方言,是指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教养、阶层等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社会方言最常见的显著差异在词汇方面,有时也有发音色彩(如北京的"女国音")或音位分合上的差异。一般来说,社会方言的差别较小,自由通话不成问题("黑话"除外)。
地域方言,是指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地域方言的差别一般大于社会方言,汉语的不同大方言之间往往无法自由通话。地域方言最显著的区别一般在语音方面,但语法和词汇也可有不少区别。地域方言是方言中最重要的类型,因此泛称"方言"就指地域方言。
.举例说明什么是网络语言发展中的补位、过滤、虚位和挤位?(参见张斌主编《现代汉语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74-277页)
答:网络交际随网络的产生而产生,新事物新行为不断出现,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缺位,网络语言起到填补缺位、满足交际的作用。如“聊天室”、“冲浪”等,当“补位”任务基本完成后,语言自我调节就进入了“过滤”阶段,补位阶段的大量遗留问题还需解决,比如“虚位”和“挤位”现象仍然存在。“虚位”是一种形式占据了多个词位,如“大虾”、“潜水”、“恐龙”、“水牛”等;“挤位”是一个词位上有多种形式,如“妹妹”、“美眉”、“MM”等。
.什么是网络语言的三多三少?举例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网络语言的三多,即缩略词语多,如网格、私聊、网管;类推词语多,如网盲、网警、网校;字母词语多,如DIY、JJ、MM、DD。因为网络语言本身构成手段是对原词进行改造或旧词换新意。不少网络文字中频繁运用口语中的倒装、省略、方言、语气词,在句式上出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单句多,复句少;短句多,长句少;非主谓句多,完整句少。三少是与网络的信息高速传递有关。
.网络语言会不会对现实语言产生负影响?应该如何规范?谈谈你的看法。
“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对规范的现代汉语形成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这样分析。“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世界里乱用惯了,就有可能把那些不合规范的词语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既然现在还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去规范网络语言,那么网络语言将走向何方?美、英等国一些权威词典已经收录了部分网络语言,作为国内普通话用词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否也会收录它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一些专家表达了他们的看法。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作“大哥大”,但是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主管部门没有规定说“大哥大”不能叫,也没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但大家觉得“大哥大”这个词不好听,带点黑社会的性质。现在手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没有必要把它叫成“大哥大”,于是这个词就被淘汰出局,中间还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网络语言参和篇五
《浅谈网络语言的特点》
浅谈网络语言的特点
【摘要】:网络语言的出现,对我国汉语言文学造成了巨大冲击,引起中国文化领域不小的震动。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世人对网络语言流行的看法褒贬不一。本篇论文立足于网络语言的流行现状,着重论证网络语言的特点。论文依托流行于现今互联网上网民之间真实的交流语言,分别从影响力, 创新性、诙谐化 ,粗俗化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对网络语言的特点加以诠释及论证,以求准确地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语言 粗俗化。
网络语言是网络参与者在网上用来交流的文字、符号(字母、数字)、图形等组成的网络语言形式。它是一种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语体类型,具有新颖、简洁、追求修辞效果等特点。同时它也是一种“另类”语言。说 它“另类”,是因为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它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语言呢?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网络语言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因此,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的载体,这一载体快捷、自由和方便。载体的变化造成了语言风格或者语体的变化,网络催生了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我国在1990年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中国的网络语言——在网络这种特殊环境中(如BBS、OICQ、E—MAIL、HOMEPAGE等)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社会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语体。
网络语言除了传统的汉字和标点符号外,还包括有数字、符号(不同于标点)、拼音和英文字母等。它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造字过程 ,基本上是以象形文字为主,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语言,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象形文字的特点,栩栩如生,表现力强,而又不失幽默。简而言之,网络语言其实就是用
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来完成。基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就是要快速、便于理解、沟通方便。
现在来谈谈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创新性
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语言不受外来的束缚,构思更为巧妙,常常语出惊人、令人瞠目,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
(一)、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网络语言的词汇根据使用人群、使用方式上的特点,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1 .造词新颖怪奇,形象幽默,简捷实用。网络上的新词触目皆是,有不少词初见者会觉得怪异而不知所云,不过也不乏生动有趣的词语。比如, “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据说此词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写作“大虾”,后一种写法很能表现弓背于电脑前的网络高手的形象。 “竹本一郎”用来称愚笨者,“竹本”是“猪一样笨”的意思。“猫”是调制解调器modem的汉译缩略语。这些词语都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还有一类是网络中形成的新词语,如“菜鸟”,指初上网的新手;“见光死”,指网恋后与网友初次见面感到不满意而迅速各奔东西;“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这些词语在普通话中是没有的,至少是没有这样解释的,而在网络中却已习焉不察。有的新造词是借用已有的词形而赋予新的词义,如“狂”,网络速度很慢叫“狂慢”,“很难看”叫“狂难看”。再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
“水母”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 “斑竹”是网上聊天,讨论中负责专题版面维护的人,“版主”的谐音。虽然“斑竹”、“版主”字面意义毫无联系,但写成“斑竹”却使平实而缺乏生气的“版主”平添了一种朦胧的浪漫意境。还有一种洋径风的词语,如“开玩笑的”说成“jokingde”,也属于怪奇之列。等等。
2、缩小词语丰富。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网络中的语言符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汉语拼音的缩写,如“GG(哥哥)、DD(弟弟)、PPMM(漂亮美眉,即漂亮的女性网民)、PMP(拍马屁)、SK(烧烤)、GXGX(恭喜恭喜)”等;2.英文的缩写,如:BTW(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FM(follow me跟我来)、GF(girl friend女朋友)、BRB(be right back马上回来)等;3.数字和字母的谐音,如“1314(一生一世)、1573(一网情深)、596(我走了)”“U(you你)、CU(seeyou回头见)、How a u (How are you你好)、Whoau(Who ar eyou你是谁)”等;4.英语、拼音、数字谐音混用,如:u2(you too你也是)、me2(me too我也是)、3ku(thank you谢谢你)、CBA(Cool bi la酷毙啦)等。
网络缩写词大量出现的原因首先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网上的时间太宝贵,多泡一分钟的网就多花一分钟的钱;同时,在网上聊天中必须以较少的字符来表达意义,提高网上聊天的节奏,减少对话的延缓脱节。
3、符号代词。用符号代替词表达意义是网络语言词汇的重要特色。符号代词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是“谐音代码式”,如网虫们用520表示“我爱你”,用59430表示“我就是想你”,345是“相思苦”,9494就是“就是就是”5366是“我想聊聊”,657是“对不起”,078是“你去吧”之类。另一“形象联想式”, 就是利用计算机键盘上的特殊字符表情达意也是网络语言的一个特点。这种键盘表情符号的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日本一位网民在网络留言的尾端加上了一个‘^_^’符号,像一个眯起眼在笑的人脸,很快风靡全球。受此启发,网友们创造出一系列带有键盘特点的网络语言符号。 键盘符号语言主要是表达丰富的面目表情和肢体语言,如:*_^(使眼色)、T_T(流泪)、=~_~=(脸红了)、●-●(很没
劲),@_@(大吃一惊)等等。后来这种符号扩大到描述人物、动物特征,如*<—:-(倒看像一个戴着尖顶帽的圣诞老人)、C=:-)(倒看像一个厨师形象)、●_●(熊猫)等。这些代号形象而有趣。
4、不拘一格的起名。作为网络上身份标识的网名(ID)真是五花八门。网络虚拟社会的环是相当宽松的,网民言论的自由度肯定超出常规媒体、出版物的开放程度,网民所用的网名也相应的十分个性化;另一方面,借助计算机技术构成的虚拟社会中标识身份的名比现实社会的姓名更严格地起着区别成员的作用,所以称名避同就特别重要。在现实社会中,区别一个人往往不单只靠姓名、相貌、年龄、社会角色等等的不同也有区别角色的作用,所以即使重名往往也并不妨事。而在网络中,成员的实体、实相一般并不出现,一旦重名,交际秩序就可能乱,而且数码技术在很多情况下也不容许有重名现象。所以五花八门的网名也就应时而需,应理而需的出现了。这种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在文字形式上表现为可用汉语名,如“小白猫”、“大灰狼”、“三剑客”、“四进士”之类,也可用英语名如:apple,sky,bright,或者用汉语拼音,如laoda,xiaoer等,只要用网络系统允许,尽可不拘形式地选用。从命意上看,也是随意而为与着意创造各有不同。有的是随便敲个AAA,或是1234就成为自己的大名;有的则是“是非不分”,以丑为美的用上“魔”,“痞子蔡”,“苍蝇”、“大老刁”这样的名字;有的也颇顾及形象,讲究韵味,如起名“轻舞飞扬”,“月桥院”;还有的干脆自我物化叫什么“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两条没有尾巴的鱼”、“三匹疯狂的老马”;有的是追星族、电影迷,叫什么“还珠格格”、“玻璃樽”;有的又颇有追求、富含哲理,自谓“平淡是真”、“无欲则刚”;诸如类,不一而足。 上面就这四个方面对网络语言词汇的特征作了分析。关于网络语言词汇的特征还有很多我认为,这四个方面是最主要的,能集中体现网络语言词汇的特征。至于其它方面,暂不做具体分析。
(二)、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
网络语言是虚拟世界的语言。根据使用环境的特点,网络语言在使用上具有不受语法制约的随意性,以及出现了语码干扰——汉语词的超常转类。
1.使用不受语法制约的随意性。网络语言的开放性为大众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虚拟空间,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也
可以自由的进行网上交际,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书面语的规范,只要不妨碍交流,各种材料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任意组合,标新立异,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比如“下载”称为“当”或“荡”,是去download(下载)的前一半的英语发音。还出现了汉英混用,由于英语在网络中的优势,汉英混用在网络语言中越来越频繁。如“有事给我发E-mail”,有的甚至干脆说成“有事E我”。BBS 中汉英混用就更为显眼,比如不管代号还是昵称,都是即可用英文,又可用中文,什么Fox,Fish,“大萝卜”,“小白菜”,都悉听尊便。另一方面,不少英语词,包括缩略词,已经成了网上用的词汇,成了网虫们的习惯用语。如“R U there?”(你在那里吗?),“SEC„”(等一会儿)之类。有时网民们也会使用汉语拼音。这些都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习惯或技术问题,不受语法的制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语码干扰——汉语词的超常转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不是彼此隔离或相互独立的,因此英语对汉语的影响不会仅仅局限于词汇。网络上使用的汉语在英语的影响下,出现了部分语序变化或变异,进而造成了汉语词的超常转类现象。
第一, 名词作动词。在网络语言中,名词作谓语、带宾语随处可见,例如“①别忘了伊妹儿我!②你雅虎了吗?”。汉语名词不直接充当谓语,更不能带宾语,例①中的“伊妹儿”是E-mail的音译,即“电子邮件”,是名词,在此处却作了动词。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 Don,t forget to e-mail me的英语句子。在这里翻译方法起了关键作用。虽然在网上“伊妹儿”作动词的情况比比皆是,可是从没见到有人说“别忘了电子邮件我”或是“电子邮箱我”。例②也来自网上,其英文原形是Do you Yahoo!?“雅虎”是网站Yahoo!的中文名称,是典型的名词,可后来被网友们效仿英语,用作了动词并且在网上广泛传播,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第二, 形容词用作动词。汉语形容词一般不能带宾语,更不能用于被动结构。可是网络语言甚至在各大媒体上,如下的例子却屡见不鲜。
① 澳大利亚政府被黑。
② 一旦被黑,不要轻易放弃,什么手段都应用一下„„
以上二例中的形容词“黑”均被用在了被动句里。而汉语句子中,“被”字多由“被”+动词构成,而非形容词。显然,这里“黑”已转为动词。这与“黑”该种用法的来历是分不开的。这个意义上的
网络语言参和篇六
《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09—10年度第二学期
《语言文字应用》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班 级:研五班
姓 名:杨明星
学 号:09440529
摘要
网络语言是网上交际所用语言,是“网民”们说的话语,它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语言,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作为一种新型语言,网络语言的流行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原因;其表现类型和特点更是丰富多样、别具一格。因为承载于网络并拥有年轻的使用群体,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但同时网络语言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网络语言的利与弊,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主要从网络语言的基本概况入手,浅层次分析网络语言的利弊,以及针对这种利弊我们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关键字:网络、网络语言、非正式语言、现代汉语
引言
随着世界的进步和发展,电脑逐渐深入到了百姓当中。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网络媒体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这几年中,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经济、技术等领域。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网络而急剧变化,网络语言就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她的产生及迅速发展正在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下面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利弊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网络语言概述
1、什么是网络语言?
什么是网络语言呢?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网络语言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因此,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的载体,这一载体快捷、自由和方便。载体的变化造成了语言风格或者语体的变化,网络催生了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它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造字过程 ,基本上是以象形文字为主,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语言,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象形文字的特点,栩栩如生,表
现力强,而又不失幽默。简而言之,网络语言其实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2、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来完成。基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就是要快速、便于理解、沟通方便.,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流行主要有三大原因。 ⑴ 首先,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
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减少上网费用,网民在网络交流中经常将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进而形成公认的新词汇,即网络语言。例如“版主”用“斑竹”代替,“主页”用“竹叶”代替,这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事实上无论是谐音语、同音字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是叠加,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更节省上网费用了。
⑵ 其次,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据调查,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年龄一般在20—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追求特立独行的个性,他们的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于是开始审视以往自己受到的教育,并抛弃中规中矩的语言,追求形象生动的网络语言,积极创作为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语,这也是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⑶ 第三,张扬个性以引起别人重视。
虽然我国网络已进入大众时代,但事实上大多数网友仍然是年轻人。网上真实的或自称的美女、帅哥数不胜数,你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网络语言成了网友展示其个性的最好的工具,风趣幽默、新奇的网语自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⑷ 最后,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
随着网聊、bbs等的普及,网络语言与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联系日益密切,公共事件或者社会矛盾变成某种意味深长的语言符号开始流行,例如,汶川大地震后,“范跑跑”这个名字就是网友起的。这个名字将“跑”字以叠音的方式嵌入人名之中,一下就点明了这一新闻人物的特性。随后的“郭跳跳”也沿用了相似的命名法。2009年,“周至尊”、“躲猫猫”又以极快速度被网友捧为网络流行语。由此可见,网络语言体现了网民的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性。
3、网络语言的类别
经研究发现,目前网络语言基本包括四类:
⑴ 数字型
一般是谐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也是阿则最喜欢用的一个符号);886=拜拜了.
⑵ 翻译型
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
字代替,例如“伊妹儿”=e-mail;“瘟都死”=windows;“荡”=download,下载.
⑶ 字母型
造词方法分三种一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现在叠音词因为其发音的重复性,给人以可爱之感,目前尤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E文=英文;S=死。还有一些在英文里经常用到的(目前书面语也渐趋口语化):u=you;r=are;二是缩写,有汉语拼音缩写如JS=奸商 BT=变态 GG=哥哥。还有英文缩写,这个在语言学上也比较常见,如BBS= 电子公告牌系统 OMG=Oh My God BTW=By The Way 还有比较特殊的通过象形的方法创造的,比如OTZ orz =拜倒小人 这个也可以归到符号型中,但主要是英文字母做成的,和通过标点符号做成的符号型有一定区别
⑷ 符号型
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如“- -”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T T”表示“流泪”的表情; | | |表示“汗”。这种表情型符号起源于日本漫画,后演变为漫画杂志中常出现的文字符号。成为网络语言后出现了更多形式。符号表示文字的多以谐音有关,如“=”表示“等”;“o”表示“哦”;“**”表示不雅语言等。o(∩_∩)o... ^_^ 表示高兴的心情 ╭∩╮(︶︿︶)╭∩╮表示鄙视你!
4、网络语言的特点
⑴ 创新性
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大部分网民都是受过教育且有着创新意识和好奇心的年轻人。他们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遐想无限,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
例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二是在网络中使用自创的新词语,如“菜鸟”,指初上网的新手;“见死光”,指网恋后与网友初次见面感到不满意而迅速各奔东西;“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
⑵ 经济性
出于节省上网费和上网时间的考虑,网络语言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征。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前面提到的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它是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逾越,而一旦跨越,便会带来一种愉悦,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此外,从句式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或是在打字时没有耐性,他们很少运用长句子、复杂句子,而多用短句。句子的省略现象也很普遍。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在某聊天室随机选取了10句聊天记录,其中字数低于5个字的有9句,超过5个字低于10个字的有一句;标点符号1个;有修饰成分的3句;没有复句。虽然这不能代表网上聊天的所有记录,但也可窥一般,透露出网络语言经济性的特点。
⑶ 形象性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
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网络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成分:它没有语音形式,书写形体也不同于文字形式,但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内容。它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实在感、即时感。例如:圣诞节到了,网友间都会互相问好,这时,发个“*<|:- )”过去(表示圣诞老人、圣诞快乐),可以让对方很容易明白你的意思,而且比单纯问声“圣诞快乐”要幽默诙谐得多。对方则发了个“^-^”(表示咪着眼睛笑)过来,又让这边感到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因为你也许笑了但人家还不知道。这样一来,网络的即时性和
网络语言参和篇七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
谢峰(2009),重庆教育学院中文系
[摘要]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规范汉语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社会发展与网民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 产生 原因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1]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言语现象,其形成及被广泛使用与时代、社会、文化均有着密切的联系。简言之,网络语言无论其“语言”的身份是否得以承认,但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一种言语现象,依然是语言和社会共变的结果。本文拟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做简要分析。
一、社会外部原因
对社会外部原因的分析,网络语言研究者们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依据吉林大学吕明臣教授在《网络语言研究》一书中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
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网络并广泛使用于网络交际与网络表达的一种语言变异形式,因此,网络的出现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互联网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繁
荣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互联网(Internet)被誉为是20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互联网1989年开始进入我国,从而揭开了中国网络时代到来的历史序幕。1994年4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从此,中国计算机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起初,由于对这种“无声”的即时交流方式的不适应,加之“说话”的速度要求与文字输入较慢的矛盾,“词不达意”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为了消除这些矛盾,维护交际的顺利进行,经过网络用户的不断实践,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2.网络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最佳环境
“网络这种工具本身提供给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网络语言的创造是充分利用、又只是利用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和拼音输入法的结果。”[2]当人们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来尽情组合、改造词语,甚至用谐音、怪词、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犯禁的快感。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复杂规则,人们可以而且也试图在网络中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忽视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职业,不必担心自己因为说错话而导致人身伤害或遭致种种麻烦。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伪装,多了轻松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佳环境“。可以这样说,除了现实性,网络给了网民最大限度的交际自由,使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任意创造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语言形式。”[3]
3.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社会背景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
发展,观念的变革及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动空前活跃的整体局面,新事物、新观念的层出不穷,这是网民们乐于创造、敢于创造、便于创造的重要的社会背景。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就是与传统语言不一样,就是标新立异,就是求新求异。如果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网民们哪敢放开思路、张扬个性,去大胆创造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呢?如果没有广泛的文化交流,外语中的某些表达法又怎能运用到网络语言中来呢?
4.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
网络交际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这一物质基础。网络和计算机都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网络语言主要出现在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和虚拟聊天室中,受制于特定的交际环境。这一交际环境要求使用者必须懂电脑、必须会上网、必须能顺利的完成文字和符号输入、必须多少懂点外语。而当今中国会使用网络语言的大部分正是具备中等或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并且略懂外语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其文化素质普遍提升了,这就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
5.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约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因素
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输入电脑并不像英语那样简单。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笔画输入法,如五笔字型和台湾的仓颉码等;一类是拼音输入法,如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笔画输入法输入汉字时重码率较低,但因为这种输入法常将汉字拆成100-200个字根,较难掌握,需经过专门训练;因此,大多数网民均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汉语拼音输入汉字的弊病是重码率较高,在网络交际过程中,需要选用的字或词很难找到,网民们没有耐心打准确的字,于是使用大量的同音字词代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网民公认的
词汇形式。如用“斑竹”代替“版主”,用“幽香”代替“邮箱”,用“青筋”代替“请进”。“斑竹、幽香、青筋”都是网民们使用智能ABC输入汉语拼音“banzhu/you xiang/qing jin”直接跳出的词语。网民们并不追究这些错误,他们追求交际中能为交际双方理解就可以了。
二、群体内部原因
外部社会原因是网络语言得以产生的外在条件。除此而外,网络语言的产生还有网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内部动因,这种内部动因一方面突出的表现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接受与认同,无论这种接受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形成的对表象思维的依赖。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语言学、哲学和一般知识论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现代主义突出人的个体性、主观性、个体间的协同性、实用性;在一系列问题上都离经叛道,突出自我表现,蔑视社会认同;反对理性和逻辑作用,强调非理性和潜意识作用;反对权威和人为中心,主张无政府主义和返朴归真;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反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主张描述现象、解释学和解构主义;反对哲学、终极和绝对,主张多标准、多规则、多模式和相对主义;反对群体意识,主张个体主义和纵欲。 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悄然登场,导致了我国新型“现代人”的出现——即所谓的80后、90后。他们通过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介接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有意无意的接受与认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互联网的开始普及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权威统计报告显示,1997年以来,我国网民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青少年网
民为主,这一情况的年龄描述实际上即为我国网民目前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网民年龄结构上将呈现更大的包容性,80后、90后作为现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将持续作为一股重要力量,和他们之后的青少年共同分享网络资源,80后、90后在网络使用上的共存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实际上是说,作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力量,80后、90后是携带着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弥漫于中国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而步入网络交际的快车道的。后现代主义的颠覆、解构、张扬与去标准化的多元追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内驱力量。
2.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对思维习惯与表达习惯的影响
简单来讲,浅阅读就是以简单轻松、不做过多思考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较为浅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有时甚至以娱乐性为终极追求。浅阅读主要表现为:一是流行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这里的读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赏画”,而是指插上零碎文字的图片、卡通、动漫等图书。事实上,随着浅阅读时代的来临,读图已经不仅仅指读“图书”,也指依据严肃的文字文本制作的视频文本。如现代年轻人不愿意阅读需要充分调动思考和想象的文学名著而热衷于看经过名著改拍而成的影视剧作,这也是一种读图现象。这种对文字文本的疏离而对图像文化的热衷久而久之必然会对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产生影响,从而在思维与表达中产生对图像或形象化符号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读图”的习惯,网民们也更乐于接受新颖、诙谐、轻松的图形化的表达而对一本正经的规范语句不敢兴趣。网络语言中大量的表情类、图片类词汇形式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群体心理创造出来的。
三、语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