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软件设计师】
对城市的喜爱篇一
《我最喜欢的城市》
对城市的喜爱篇二
《对城市规划及其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对城市规划及其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内容摘要: 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城市的发展酝酿了城市规划的诞生。本文以城市和城
市规划的产生为切入点,观察其思想、理论以及实践等的变化,从人类学、生物学的方面探讨了城市及城市规划学科产生的本质原因;在哲学、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探究了城市规划的理论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在生物学、环境学的立场论证了在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有关生态的问题,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关键词: 城市 城市规划 实践 规划师 公众参与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理论 正文:
1.什么是城市?
对于城市,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式,如在地理学、社会学、法律等方面对其的定义都略有不同。
“概括起来,对城市可有如下认识: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要,发挥城市特有功能;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吴良镛,1988)。
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中世纪阶段,即前工业化社会时期;工业化时期;当代或后工业化社会时期。
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澳大利亚著名史学家蔡尔德(V.G. Childe)称城市的出现是人类史上的一次革命,他还强调了在产生古代文明的泛滥平原上灌溉过程与广泛贸易活动的兴起在城市革命上的重要性。但是,美国著名城市学家芒福德(L. Mumford)却认为:“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参变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这是因为从埃及、苏美尔、中国等地城市兴起原因看,王权制度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腓尼基、希腊等城市兴起的因素中,商业的作用更大一些。因此,各个地方城市起源的主要因素有所不同。从公元前1000年以后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衰亡为止,欧洲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罗马文化。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中国,产生了可以与之媲美的春秋战国及秦汉文化,同样是以城市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中世纪是欧洲各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从罗马帝国消亡至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持续达1000年。从总体上说,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人口规模仍较小。据估计,1400年,仅巴黎的人口达27.5 万,布鲁日、威尼斯人口超过10万,伦敦、罗马、那不勒斯、科隆、佛罗伦萨、根特等人口在4到5万之间。与西欧城市规模相比,当时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中国的北京人口达70万,日本的大阪、东京、京都、埃及的开罗的人口达30到40万,显示了更高的城市发展水平。
中世纪末期,即15—17世纪初,资本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工业革命结束了城市中工厂手工业的生产形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形式,使城市中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生产的专业化向着更广的范围发展。工厂企业为寻求协作利益和增强竞争能力,在地域上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倾向。这种倾向直接影响近代城市内部的扩展形式和城市的区域分布格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总而言之,城市是人类集聚居住的场所,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笔者认为,城市的本质就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生存的产物。因为在自然界中,人类缺少保护自己的武器。比如锋利的獠牙、利爪,优秀的奔跑能力,强健的肌肉,以及作为双足直立行走的动物而言所失去的树栖能力等。但是,人类却拥有如同蚂蚁以及蜜蜂一样强大而又比之复杂的集体意识,以此来弥补自身能力的缺失。作为一种营群居生活的集体性动物,多个个体集聚生活不仅可以为集体的每个个体提供更好的保护,也大大提高了狩猎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界中人类所独占的制造工具的能力使得群居的人类能够利用以及制造各种各样的工具来使自己和集体免受损害并且谋取更大的利益(如狩猎等)。所以在我看来,这两方面的因素就是城市形成的本质原因。
2.什么是城市规划?
上文已经提到,城市是作为一个保卫人类利益的场所而存在的。但是,当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时候,他们就不满足于城市仅仅的“保卫”的功能,而是去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这就预示着“城市”必须要发生改变来适应人类新的需求。城市规划,就是人类为了更好的与自然对抗,更好的保卫自身利益并按照人类的意愿来改造城市使其能满足各种新的需求而创造的。
“如果一个物种的繁殖能力远远大于其它物种的,那么这个物种的衰败就不远了”(物种起源)。正当人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并且为其征服自然的胜利沾沾自喜的时候,死神的镰刀划过了大地。十四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它从中亚地区向西扩散到黑海地区,同时向西南方向传播到地中海,然后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并传至波罗的海。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根据今天的估计,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的人口因而死亡。而实际上鼠疫(即黑死病)于公元541年(查士丁尼瘟疫)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至1666年伦敦大火为止死于鼠疫的人数不胜数。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但是,直到黑死病猖獗之后,人类才真正重视城市的规划。有学者认为,是下水道系统的不完善为鼠疫菌的携带者(如老鼠、跳蚤等)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导致了病菌在人类当中广泛传播。从此,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城市规划这门科学。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规划科学,它也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并且具有规划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未来导向性。它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并且在针对目标达成的行动过程中不断地趋近目标。而这种未来导向性,就由它的价值观、理论基础、实践意义等来实现。
理想主义是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预期,必然要带有某些超越于现实的理想。缺少了这种理想,城市规划也就只能成为对现状的描摹, 相对于城市
现实的发展而言,它便只能是一种倒退。比如“乌托邦”。
“乌托邦”这个词在学术的语境中并不具有在汉语中所具有的贬义性成分。美国学者赫茨勒在《乌托邦思想史》中认为,乌托邦思想的基本精神是认为现实社会是一个不完美的社会,它有必要而且可以进行改造以符合某种合理的理念,最终使社会达到理想的境界。但是,鲍曼提出,乌托邦有一种悖论的性质,它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的非现实性。“社会主义和一切其他乌托邦都有一种令人不快的性质,只有当它存在于可能的领域中,它才保有其丰富的生命力。当它宣布它作为经验实在已经完成时,它就失去了其创造力,而不是激发人的想象力”。
实践论是城市规划的意义所在。城市规划正是以实践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城市发展的预先协调,制订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对城市建设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使城市能够协调有序地发展。
城市规划中许多原理、原则的提出也并非完全是理论探讨的结果,而恰恰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出的,或者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然后,它们又指导了以后的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只有转化为实施活动,也就是说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它才是真正具有了实践性。
实践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学科的存在和发展。
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理论”所反映的是“观察力,它所受的严格训练足够使它识别不可见的,经过构建过的秩序,识别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秩序”。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说,“理论本身也就是一种实践”。“人不是在自由实施自己认真考虑过的计划的意义上‘活动’,相反,实践和他人有关,并依据实践的活动共同决定着共同的利益”。
与理想主义对立的是理性思想,也就是城市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理性主义是近代哲学的起点,是近代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同时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基础。
理性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规划能够从传统的注重直觉和观念的思想转变为现代的对科学和现实的关注,其关键就在于规划过程中理性思想的发挥,它所倡导的并加以推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依然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方向。当然,现代城市规划并不仅仅只是理性的分析思考,它的意义更多地来自于多元化的社会实践。
除此以外,系统思想、生态思想以及权威的参与都为城市规划的完善、实施以及系统的建立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规划并不是由原因到结果的循序过程,而是先发生的事情或过程必须由后发生的事情或过程来说明甚至决定,也就是说,规划是以作为组织现在行动和过程的原因和依据,并将成为以后事件发生或过程演进的规范。这样,规划者(规划的编制者、决策者、实践者)就参与到事件发展过程之中,他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意识、技术手段、时代背景等等,都将通过他在规划过程中的行动而影响了事件发展历程,在一定意义上,他已经成为事件未来状态的创造者。因此,规划者本身已经成为对事件发展进行描述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说,事件发展的未来状况已经不仅仅是事件自在发展的结果,而
且已经融入了规划者对此的有意识的控制。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因果观念受到了挑战。
P.S.Laplace曾对因果概念作过总结: “我们应当把宇宙的现状看作它先前状态的结果以及它的后继状态的原因”(陈克艰,1987)。原因与结果这一对范畴之间关系的揭示,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他在分析事物构成要素的四因中就有一个是动力因,即事物运动或静止的根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因果性已经成为思维赖以进行的框架和模式。康德认为因果性范畴是根植于人类精神本性之中的,并且是人类认识基础中几个最基本概念中的一个。爱因斯坦则认为因果性“是人类理智长期适应的结果”,同时他又认为这是人类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无疑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理性经验的产物”。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揭示出在因果框架内容纳不下的科学事实,如量子现象等,现代哲学也将对因果性、归纳理论等内容的讨论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3.谁是规划师?
对城市规划这门学科的定位问题,笔者认为其位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领域,而更多的倾向人文科学。作为一个规划师,不仅要在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的层面上进行规划,同样也要兼顾到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政治、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规划师的背景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背景中,唯一相同的就是都经过正规的规划训练。 但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也吸收了许多有其它背景的人士,特别是大的代理机构和咨询公司。对于规模足够大的代理机构来讲,可能会雇佣有经济学或统计学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分支研究机构;而做交通规划的代理机构可能会雇佣具有土木工程,特别是交通工程背景的人士。大的代理机构经常会处理大量基础数据,因此,也会雇佣一些具有编程和数据处理专业知识的员工。做环境规划的机构还要雇佣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遥感方面的人才。规划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制图和空间数据的组织,所以,一定数量的地理学者和制图人员也会在规划中找到他们的专业方向。规划涉及许多法律问题,特别是关于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因此,许多律师和具有法律和规划双重知识背景的人员也会进入规划界。
国外的“公众参与”也是规划师的一种组成形式,它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物质建设规划、数理模型规划到社会发展规划几个阶段。规划工作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由政府行为转向市民的角度,由理论性、专业性和集中的权力转到感性、具体、由下至上的参与。
二战后,早期的城市规划理论方面功能主义盛行,认为只要有了形态建设规划即良好的物质环境,就可以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甚至文化的种种问题;在对人的认识是单一并且抽象的,把城市中的各种不同的人和集团的价值观念看成是相同的,认为所有人对建成环境的需要也是一致的,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似乎可用自己的知识和价值现来判断城市空间的布局。这段时间的公众参与仅仅限于了解和聆听,处于谢莉·安斯汀在《市民参与的梯子》一文中所描述的“市民象征性的参与”阶段。
上世纪60年代期问,城市规划受系统论思想的影响,规划师希望借助数学模型来整合城市发展的过程,协调城市发展中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把系统方法论运用在规划的各个阶段,于是数理方面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成了规划师追求的重点,而公众参与被视为只能增加种种非理性的、人性的价值观和行为,因而,在建立规划模型时为了其合理性和逻辑性而有意回避公众。既便是征求公众意识,公众面对如此复杂而抽象的数学模型也难以理解,很难真正参与,这样公众参与仅仅限于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的“精英”层次。
60年代后期,随着人权运动的兴起,各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碰擅,使得部分欧美国家的城市、社会动荡不安,特别是一些社会底层人士和少数民族在旧城区发生骚乱,使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处于瓦解的边缘。在美国城市中发生了非常尖锐的、情绪化的“公众参与浪潮”,这是市民“不满现状”的表现。60年代后,联邦政府开始下放规划权力,满足市民自治的要求,以增加市民的信任,去对抗市民的离心倾向,公众参与也被用作解决这些不满的一种手段。因此,公众参与在当时成为解决社会政治冲突的一种手段。 1962 年,保罗· 戴维多夫提出“倡导规划”,他认为规划师应该正视社会价值的分歧,并选择与社会底层人士相同的价值观。约翰·福里德曼认为规划师要从群众那里学习社会的脉络和价值现,群众从规划师身上学习技术和管理,二者共同发展城市规划。这时的城市规划更注重社会科学,价值观念及判断、人和人性的关系成为城市规划中考虑的重点,城市规划也更注重政治科学,认为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建设和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公众参与和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是制度和立法。
规划师是一种既为政府,也为各类委托人服务的职业。一些规划师直接被像土地开发商和房地产企业这样的私人组织雇佣,还有一些是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工作,因为这些群体需要规划师为他们在公共论坛上的观点提供有力证明,他们有可能是邻里或社区群体、环境组织和某类公民团体。
笔者以为,在规划的编制以及实施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规划师”应该是一个团队,而不是某一领域中的人才。在这个团队中应该包括有经济学、统计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编程及数据处理、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地理学专业背景以及律师等从事政治生涯的人士组成,同时规划还应采纳有代表性的公众意见并适当修改内容来满足公众的需求。
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应该由这个团队协同合作来完成,而城市规划专业人士一枝独大,甚至规划由某些政府部门说了算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
4.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这门学科所涉及到的范围的广泛决定了规划师背景的多样性,而且在规划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城市规划师就能够解决的。这里笔者主要以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来论述。
生态是城市规划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人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当中,而城市只不过是整个生物圈中的一个个小的生态系统,人的生活离不开生态系统,或者说,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能脱离生态系统而独立存在的。
生态这个概念贯穿整个城市规划的过程,但是有些建筑师、设计师、甚至是规划师本人对“生态”的概念都是曲解的。那么,何为“生态”?
生态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指的是一种普遍的关联,它既可指生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也可指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过程、以人类
对城市的喜爱篇三
《对于城市设计现存问题的看法》
对于城市设计现存问题的看法
城市规划概论
姓名:、、、、、、
学号:、、、、、、、、
日期:2012年11月26日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做好城市规划是保证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要求的重要保证。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概念被引入我国,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从理论、实践和教育等各方面均展开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多年艰辛的努力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塑造了大量的城市精品,优化了城市的环境品质,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城市形象有了显著的改善。本文对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现状;问题;看法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life,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good urban planning is to ensure the urban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prerequisite, but also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cities, meet people important quality of life requirements guarantee. Modern urban design as a ‘new subject’ the concept were introduced in China, in the 20 years development, from theory, practice and education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are launched a positive exploration, through years of hard efforts to innovation, have made great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accumulated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shaping a large number of urban high quality goods, optimize the urban environment quality,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and charm of the city, the image of the city hav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which is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expounded and talk about my humble opinions.
Key wards:city planning; planning and desig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view
引言:所谓城市规划,系指保证城市各项建设事业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中小城市分布比例极其不协调,因而我国的城市规划面临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做好规划,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求得综合平衡,使城市各项建设各得其所乃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设计是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城市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课程设计学会分析城市空间环境,
提出问题,并利用城市设计手段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学习目标:能够从城市形体环境设计的层次,掌握国内外城市设计学科的现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城市规划或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对特定区域进一步提炼城市景观要素,重点塑造区域特色,深化完善景观系统、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建筑容量控制等要求;对城市局部地段的土地使用、空间形态、建筑形体、广场绿地、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等进行详细安排与设计,进一步明确地块性质和开发强度。据我了解,城市设计专业目前在中国的就业前景很好,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即不同的专业角度必然会使得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在从事城市设计研究中有着各自的相对局限性,在城市设计中,应既重视技术性因素,又注重制度性因素;应提高城市设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城市设计的总体意图是进行各自的工程设计。进行现代城市设计除了学习、借鉴传统的和现代的优秀实例以外,尤其应该深刻理解现代城市生活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并用现代的技术和手段予以解决。重视功能,包括人的流动和交往,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城市的物质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舞台”。正如设计舞台必须了解戏剧一样,设计城市必须熟悉和研究城市生活,并对理想的城市社会有所探索的追求。适应时代,是城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汽车时代的道路景观设计与马车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群众性活动的公园、广场与为少数人享用的古代私宅园林,在设计方法上也迥然不同。城市设计者要创造与时代相适应的城市体型环境。在我国城市建设以大规模物质形态建设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学科具有浓厚建筑学科色彩的氛围中,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规划形式,作为一种宣传手段,作为一种研究议题,作为一种发展策略被广泛地运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大约1O年的时间,城市设计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现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城市设计是对一定地域空间内的各种物质要素,在实现预定统一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设计,使城市达到各种设施功能相互配合和协调,空间形式的统
一、完美,综合效益的最优化。一般认为,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城市设计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直接设计具体的城市建筑物及其外部空间,其操作主体是建筑师;二是通过拟订城市设计指导大纲对具体的空间设计提出建议或规定,其操作主体是规划师。因此,将不可避免地涉及这样两个问题:1)建筑师设计城市空间,如何超越建筑专业本身的视野,克服无系统性,使之不流于建筑空间的简单相加;2)规划师拟订的城市设计指导大纲,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得到相对具体的贯彻落实。这是城市设计操作主体存在的分歧。事实上在具体实践中,不同的专业角度必然会使得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在从事城市设计研究中有着各自的相对局限性。对于建筑师而言,单纯从建筑角度出发设计城市空间,往往流于建筑空间本身的自然膨胀,各个建筑单体之间往往缺乏有机的联系,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间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切割的片断,被动的形成,而非有意识的主动创作。在目前大量缺乏城市设计的状况下,建筑整体效果的成败,往往寄希望于建筑师的素质,建筑师的视野。这种完全依靠建筑师的方式毕竟是一种冒险的选择,何况建筑师可以对现状的建筑和地形做出判断,却难以了解今后规划的情况,即今后规划对该项目的形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师在实践中很容易将城市设计狭隘地“建筑化”,城市设计的范围也就此被硬性地缩小。另一方面对规划师而言,相对广阔的知识背景使得他们往往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由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在空间的综合立体投影,从而能够从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城市,
做出的城市设计往往更能够在整体上突出城市这个复杂统一体的大致轮廓。但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间有时仅仅停留在虚空、形而上的层面上,细节的缺乏常常使得城市空间显得苍白、空疏、无着落。无疑,在这里,大量的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术语仍有待建筑形态层面上的具体化。于是常常会看到,建筑师和规划师相互诉说对方的不是,前者说后者空对空,不着边际,后者则讥讽前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最终却无任何结果。
另外,一个设计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有无一个相对明确的城市设计大纲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环节,而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师从事的“城市设计”实践恰恰是在大纲欠缺或大纲的内容尚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实践至多只能算是建筑的外环境设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我国的城市规划仍未摆脱物质规划的束缚,从“城市规划设计”的用语中即可见一斑。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如控规制定的关于建筑形体的一些指导性指标,而总体规划中的一些分项,如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也类似于城市设计。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轻三维形态的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因三维整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易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但是将来一块块分而开发的基地如何与漂亮的设计模型取得一致,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城市设计在微观方面还有其他一系列问题。城市广场是城市最富魅力的公众空间,在城市设计中占重要地位,被誉为城市的“客厅”。城市广场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交通广场、集会广场、纪念性广场、建筑广场、休闲广场等,也可按所处地段而命名(如天安门广场,热河路广场等)。事实上,自二千年前在古希腊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以来,广场不但是城市空间体系构成的需要,而且历来是城市进行社交往来、休闲娱乐和信息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接触自然、陶冶情趣的城市空间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广场的多功能、多层次属性愈益强烈。也就是说,大多数城市广场是多元化、复合型的。 但是,不论何种广场,其使用主体都是市民。因此,城市广场都是市民的广场,没有市民与非市民的区分。个别城市把某几个广场称作“市民”广场,是混淆概念,且不合逻辑。城市居住区的结构组成系列为组团-街坊-小区-居住区。不同级别的市民集居规模,其相应的公建配置、道路级别、交通设施与绿地等均有不同要求。其中,居住小区是指由城市道路或由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在以上界限内,不仅能保证居民生活的方便、安全和安静,而且还有利于城市道路分工和交通组织,从而减少城市道路密度。具体说,居住小区规模以设置一个小学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城市只重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搞市政广场、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大草坪、宽马路,而忽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这些密切关系市民利益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这种在公共产品提供中轻重缓急倒置表现出一种不妥的政绩观。接而破坏性的建设和建设性的破坏使城市的记忆丧失,把城市中人们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赖以维持的整个组织结构的基础清除了。当推土机把旧城区变成空荡荡的平地,开始新的建设的时候,常常意味着把城市中人们几个时代的合作及其对城市的忠诚也一笔勾销。而这些城市文明的恢复远不像重建一片房子和一条街道那样容易。同时过分强调城市的美化运动,研究城市的“化妆”艺术多,研究人的需求
少,使城市居民成了城市的观众,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
其实,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评价考核体系。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考核公共产品提供是否遵循应有的轻重缓急顺序;城市建设的成本和收益在人群中是否做公平的安排;是否创造出令人享受到中国人审美自尊的空间环境。以《城市宪章》确立城市理想,以百年关怀作“反规划”。在世界著名的大城市中,几乎都有若干大片的生态用地,成为城市之肺。这些绿地都是这些大城市成长之初时规划和建设的。因此,绿地规划要有百年眼光。同样,城市中的文化遗产也要以“反规划”的方式保护下来,以城市规划的绿线(绿地)、蓝线(水系)、紫线(历史文化街区)的方式明确下来。经人大审议通过,使绿地、水系和历史文化街区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在其中做违反规划的建设性开发。均衡建设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实现城市空间的“公平”。只有这样,公共产品提供的均衡才能达到百姓的满意。巴塞罗那有公共空间450个,墨尔本有公园450个。我国有些城市建设了不少十几公顷的广场,而这样的广场由于只有周围的人们经常使用,所以不论从效率还是公平上都是不合理的。还得慎言拆除“不漂亮的”旧建筑和旧街区。因为,美与丑的评价是带有相当大主观性的。以深圳的“城中村”为例,其街道狭窄,握手楼、村内少绿化,各种社会生活混合布局而缺少明确的功能分区,都是人们诟病的理由。其实,走进城中村就会感到因年轻人聚集而带有的充沛活力,许多城中村的街道尺度宜人,两边的商业服务业乱中有序,如同我们建设步行街所追求的目标。那自然形成的尺度,在威尼斯、佛罗伦萨、斯德哥尔摩都可以看到,完全没必要拆除。政府对健康向上有民族特色的广场活动给予适当补贴支持。公共空间的美在于人,在于人的活动。政府有必要对于各类城市广场的市民健身活动和各类健康的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和扶持,以促进城市文明的成长。创造城市运营商的成长的条件。实践证明,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可以营造出更好的城市环境。现在,在城市建设用地上实施招拍,使得土地开发权的获得归结到出钱多少,这会导致开发商更加急功近利。所以,应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将城市设计作为一项必备的条件,从而选出合适的企业为城市创造人性的空间。
对于城市设计,我们需要有学科的认识,首先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即城市规划的完成,并不是万事大吉,并不能保证建设工程就会有序推进,特别是只有总体规划没有详细规划的城市;或只有修建性详规而没有控制性详规指导的城市;其次,在规划和具体工程之间,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普遍地缺少城市设计这一环节。纵观城市的发展历史,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在概念范畴上基本是无明显区别的,城市设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中国古代的京城、西方中世纪的广场,以及近代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等不仅被认为是城市设计的典范,同时也被认为是优秀的城市规划现代建筑运动早期,城市设计的倡导者伊利尔沙里宁就曾经说过:“为了在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在不牵涉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城市设计是控制城市形象,特别是城市空间形象的一门学科。它区别于城市规划。详细规划规定了地块的性质、容积率、退线、绿化率等指标,但缺乏对建筑形态上的控制要求,缺乏各地块之间的建筑形体上的关系指导。而城市设计则补充了这一主要城市形象的重要需求。城市设计应该从宏观着手,将城市空间掌于自己的手中,避免过细地专注对建筑立面形式的考虑。城市设计的工作范围是介于规划和建筑之间,补充规划对建筑的形体要求,做到全局域范围内
对城市的喜爱篇四
《对城市建筑的文化阅读》
对城市建筑的文化阅读
摘要: 关于城市的界说之一,是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确,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 音乐 ”,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 艺术 ,而且是不同 时代 的 社会 文化、 历史 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政治 文化等等。关键词: 建筑文化 城市建筑中国 现代 大都市的形成主要源自两种不同的历史:一些口岸城市如上海、香港、青岛、大连等,在殖民统治或租界时期,主要是在外国人的管理下形成的今天的城市格局和面貌;而内地的历史文化古城,如北京、南京、西安等,主要是在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中,由中国人自己管理、建设和改造,形成的今天的城市面貌。作为新中国首都,北京成为一个活的标本,一个令人读之不尽、百感交集的“文化的容器”。它不仅在体制文化的塑造下,而且在各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张力中,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和品性。而发生在北京的事往往是具有全国性的。北京和南京虽然在许多方面,北京和上海最显著地形成一种对比;但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最具有可比性的却是北京和南京,它们是两个时代分别由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的国都。1927 年国民政府
迁都南京后,即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以美国设计师墨菲和古力治为顾问,负责制定《首都计划》。于1929年底完成并公布的这一计划,包括史地概略、人口预测、中央政治区、建筑形式、道路系统、水道改良、 交通 管理、铁路与车站、港口计划、飞机场、自来水、电力、住宅、学校、 工业 、浦口建设、城市分区、实施程序、款项筹集等许多方面。按照《首都计划》,南京城明确分为几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如中央政治区、南京市行政区、公园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这是我国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按功能分区进行城市规划的最先尝试。如何设臵首都的政治功能是该规划最核心的 问题 之一。起初,也有仿照柏林、伦敦之例,在南京城外另建新都的设想,因费时耗力,未予通过。规划确定的是在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新建中央政治区。在规划和城市建筑风格的指导思想上,《首都计划》称其主旨是“发扬光大固有之民族文化”,城市建筑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以中国之装饰 方法 ,施之我国建筑之上”(罗玲《近代南京城市建设 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8月)。沿街的重要建筑,均为传统大屋顶的民族样式,如财政部、励志社、兵工署、中央博物院等。出现了一批现代宫殿式建筑,如南京大学教学楼、南京师范大学教学楼等;以及一批在实质上融合中西的优秀建筑,如中山陵音乐台、军区总 医院 、江苏省美术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的
爆发,该规划的不少 内容 未能全部实施,包括中央政治区的建设。但现代南京的城市格局、城市面貌基本是由这一规划奠定的,今日南京浓荫匝地的城市道路,鼓楼、新街口的环岛式街心广场,都是在那时形成的。与南京相似的是,五十年代初新中国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也是由一批留学欧美的建筑家进行的,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央政治区的设臵。出于保护古都文化的考虑,梁思成、陈占祥按照按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提出在旧城之外的公主坟一带另建中央行政区的方案,遭完全否定。当时之否定另建新区,除 经济 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也有坐拥皇城的心理,以及视旧城为封建遗留,需要加以“革命”和改造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深层原因。随着大规模拆毁城墙、城楼、牌楼,在旧城区内对王府、坛庙、名宅等“废物利用”,见缝插针地兴建工厂、机关、学校,北京古城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五十年代确立的以旧城改建、扩建为中心的思路一直延续至今。对二环路以内旧城的超强度开发,致使人流、物流、车流向内城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住房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它被恰当地定名为“破坏性建设”。其实际效果,就建筑面貌而言,吴良镛先生 总结 为“好的拆了,滥的更滥,古城毁损,新建凌乱”(吴良镛《城市规划设计论文集》,燕山出版社, 1988年)。虽然建立功能分散的、多个城市中心的意见始终不绝,但北京仍以“铺大饼”的方式迅速扩张。近年来在近郊已经
建立了若干个规模巨大的新居民区,然而,那些拥有几十万人口的新区却并没有建立和发育城市的功能,居民们仍需长途跋涉,到市中心工作和活动。今日北京 发展 的事实已经回答了当年的争论。城市轮廓线东起高碑店,西至石景山,南抵大红门,北达清河镇,方圆约六百平方公里,已经是老北京城面积的十倍。换而言之,我们已经建设了相当于十个北京城,而那个世界上独一无二、具有高度历史文化价值的北京明清古城,却终于在我们眼前日新月异地消失了。新北京: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新北京的建筑风貌成为我们透视体制文化变迁的一个窗口。1953 年所作的首都建设“规划草案”,其基本要点包括:以旧城的中央区为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使其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首都要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特别是要成为中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 科学 技术中心;改建扩建北京,要打破旧格局的限制和束缚,使首都成为适应集体主义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城市;改造道路系统、改变水资源缺乏等 自然 条件,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其总方针的表述十分奇特也很传神:“为生产服务,为中央服务,归根结底就是为劳动人民服务。” (《当代中国的北京》上册,第86页)这一实现革命化、工业化的思路,直接导致了“破旧立新”的城市建设方针。五十年代北京建设的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天安门广场,长安街的建设和一批标志性公共建筑上。十里长街,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人
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十大建筑”,构成了以雄伟、庄严、壮丽、堂皇、开阔等为特征的新国都的视觉形象,以寄托解放、新生、自豪感之类的情感。中南海、天安门城楼等历史建筑文化意蕴的转换,突出体现了新体制文化对传统权威的借助和重构。在很长的时间内,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已不再是一个历史建筑,而成为党中央、毛主席的象征符号,如 “天安门上太阳升”、“中南海的灯光”之类话语所寄寓的意义。“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一文化公式在建筑学上的体现,是“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美观”的原则。一批民族风格的公共建筑,体现了当时主流的建筑理念,其典型为三里河一带“四部一会”琉璃瓦大屋顶的建筑。它很快就遭到制止和批判━首先是由于“反浪费”,然后上升为政治问题━但这一早期尝试毕竟为新中国建筑的文脉写下重要一笔。这一时期的建筑实践与南京民国时期的新建筑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看来,当年新北京的形象塑造,首都建筑的“宏大叙事”大体上是成功的,透露出那一个时代、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气度和有明确理念的审美追求,以及城市控制(规划)的能力。在城市建设的历史上,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停滞和平庸的时期,唯一迅速增长的是人口。以北京为例,198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比1949年底增长了
4.8倍,达917.8万人。那也是简易房、筒子楼大行其道的时
对城市的喜爱篇五
《铁路发展及铁路客站建设对城市发展影响》
合同编号[ ]
铁路发展及铁路客站建设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委托单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承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一○年四月
摘要
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统计数据分析及相关案例归纳两种方法,针对铁路发展及铁路客站建设对城市的影响进行研究。
首先,本研究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以我国拥有铁路客运站的232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将上述城市的铁路客运量与城市其他经济社会指标进行比较,得出了“1、大型铁路枢纽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2、铁路枢纽对区域整体的影响作用大于单个城市3、铁路对城市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促进作用与铁路客运的规模直接相关。”三项结论,并初步归纳总结了大型铁路枢纽与城市各项经济指标的函数关系。
其次,本研究结合国内外铁路客站建设与相关城市与地区发展的实际案例,从城镇群、城市和铁路客站周边地区等三个层次出发,讨论在普速铁路建设时期和高速铁路建设伴随区域一体化这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铁路及铁路客站建设对城市空间功能与形态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从铁路客站周边的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角度出发,对铁路枢纽进行初步分类,并概括各种分类的主要特征。
本研究所提供的成果,可以为铁路站点选址及与之对应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周边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等规划提供借鉴,从而使铁路及铁路客站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引导作用。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2.1
2.1.1
2.1.2
2.1.3
2.1.4
2.2
2.2.1
2.2.2
2.2.3
利用的研究
2.2.4
第三章
3.1
3.2
3.3
3.3.1
3.3.2
3.3.3
3.4
第四章
4.1
4.1.1
4.1.2
4.1.3
4.2
4.2.1
4.2.2
模和竞争力
4.2.3
4.2.4
4.2.5 概况 ......................................................................................................................... 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4 区域层面 ................................................................................................................... 4 经济学领域关于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结构影响的研究 ....................................... 4 地理学领域关于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形态影响的研究 ............................... 4 规划领域关于生长与形态、功能与形态的研究 ................................................... 6 交通经济带理论 ....................................................................................................... 8 城市层面 ................................................................................................................... 9 古典经济学派的区位论中对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讨论 ................................... 9 芝加哥学派的土地利用模式中对交通的考虑 ..................................................... 10 “数量革命”阶段城市地理学、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交通与土地10 “数量革命”后的多元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 11 铁路客运站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12 大型铁路枢纽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 12 铁路作为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对区域整体的影响作用大于单个城市 ..... 13 铁路对城市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促进作用与铁路客运的规模直接相关 ......... 14 0-300万铁路客运量与城市发展指标相关性 ....................................................... 14 300-1000万铁路客运量与城市发展指标相关性 ................................................. 15 1000万以上铁路客运量与城市指标的相关性 .................................................... 16 大型铁路枢纽与城市各项经济指标的函数关系 ................................................. 17 铁路建设对城镇群发展的影响 ........................................................................... 22 快速城市化时期铁路发展对城镇群格局的影响 ................................................. 22 传统经济中心与铁路枢纽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城镇群结构 ............................. 22 沿铁路线城市获得跨越式发展,新的城市发展带逐步形成 ............................. 24 轨道主导的郊区化模式,带动了大城市郊区的发展 ......................................... 26 高速铁路建设对城镇群格局的影响 ..................................................................... 26 高速铁路建设的背景与服务特点 ......................................................................... 26 通过新的极化方式,构建了新的点轴状交通经济带,加强了设站城市的经济规29 对沿线城市第三产业的影响尤为明显 ................................................................. 32 对重新构造城镇群的内在组织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 35 带动了其1小时经济圈之内新城节点的发展 ..................................................... 37
第五章
5.1
5.1.1
5.1.2
5.1.3
5.2
5.2.1
5.2.2
5.2.3
第六章
6.1
6.2
6.2.1
6.2.2
6.3
6.3.1
6.3.2
6.4
6.4.1
6.4.2
6.4.3 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 40 快速城市化时期铁路客站建设对中心城区的影响 ............................................. 40 铁路客站直接影响城市中心和轴线的形成 ......................................................... 40 铁路客站周边往往聚集大量商业设施,成为城市商业中心 ............................. 46 带动周边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社区的发展 ............................................................. 48 区域一体化时期高速铁路客站建设对中心城区的影响 ..................................... 49 高速铁路客站推动城市再城市化 ......................................................................... 50 高速铁路客站是城市实现多中心型发展的重要工具 ......................................... 60 与区域机场相结合,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 ......................................................... 74 铁路客站对城市周边地区发展的影响 ............................................................... 80 铁路客站对周边地区影响的空间分层 ................................................................. 80 从铁路客运与城市发展关系的角度,看铁路客运站的分类 ............................. 82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综合型铁路客运站 ......................................................... 82 区域一体化时期,铁路客运站的功能分化 ......................................................... 83 快速城市化时期铁路客站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 88 铁路客站核心区功能特征 ..................................................................................... 88 铁路客站直接影响区功能特征 ............................................................................. 89 区域一体化时期高铁客站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 91 高铁客站核心区功能特征 ..................................................................................... 91 高铁客站直接影响区功能特征 ............................................................................. 92 站点区位 ................................................................................................................. 97
第一章 概况
第一章 铁路建设与发展概况
铁路作为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区域内的兴建大多正值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初期。其后,世界上的铁路建设普遍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图1世界铁路发展的3个阶段 1
第一阶段:铁路迅速兴起和发展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1825年——20世纪30年代是铁路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以英美两国为代表,1890年英国全国性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美国从1850~1910年的60年间,共修筑铁路37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1887年筑路达20619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共408745公里。在这一阶段,铁路取代了中古时代的内河、马车驿道,成为城市发展史中新的生命线,铁路的迅猛发展与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快速城市化恰相呼应,铁路车站对城市的扩展及乡村的城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区域层面,既有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沿铁路向外辐射传播,区域中崛起了新的交通经济带,沿着这些新兴的经济走廊,新的小城镇应运而生,铁路带来产业与城镇的集聚,在改变区域城镇群的整体格局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在城市发展层面,铁路客站一般选址于既有城市的边缘区,2在其后的发展中,城市原有的结构在铁路客运这一引力中心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形与重构:在铁路站与原有城市之间,形成了新的城市轴线,城市用地以这些新的结构为骨架迅速蔓延,并将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铁路客站逐渐包裹起来,铁路客站周边地区通常会从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逐渐演化为城市商业服务中心区或城市新兴的居1
2摘自《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及发展趋势》,王晓刚,建筑机械2007.03 (上半月刊) 英国学者Carroll Meeks在其所著《铁路站》(1956)一书中提出早期铁路站一般建设在城市边缘区。
对城市的喜爱篇六
《针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针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摘 要 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受到了土地、环境、交通、劳动力等各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更要持续。当前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系列问题的突显,逐渐加剧了经济和社会的矛质,严重制约着城市进一步现代化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解决发展过程中问题 ,及时制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缓解经济与社会的矛盾,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交通;;环境;;房地产
在城市化迅速推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来不少尖锐的城市间题。纵观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均是以消耗自身的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为代价的。城市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城市病”问题表现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贫困、高失业率和犯罪率、住房和财政危机等方面。属于城市化后发国家的中国,原本有机会借鉴各国的历史经验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遗憾的是,我们非但未能如此,很多时候反而变本加厉。
一、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现状
(一)普遍拥挤的城市交通
在城市所面临的各种交通问题中,交通堵塞和拥挤最为突出也最为普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大城市市区机动车平均时速已由过去每小时20公里左右下降到了现 在12公里左右。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机动车平均时速已下降到每小时8-10公里。全国31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大部分交通流量负荷接近饱和,有的城市中心地区交通已接近半瘫痪状况。一些城市不得不采取小汽车分单双号行驶的措施。因城市交通不畅,运输效率下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二)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
1.空气污染加剧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式严峻。
2.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每日排放的废污水量约1亿多吨,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河段受到污染。在我国目前66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以上,如辽宁省的城市每天缺水8.5×105吨,每年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
3.固体废物排放量大,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
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已超过5亿多吨,并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综合利用和处置率非常低,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以上,占地5万余公顷,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恶劣情况,影响城市景观,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空气,孳生着各种传染病菌。
4.城市噪声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噪声已成为城市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城市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和建筑工地。目前我国约70%的城市人口遭受到高噪声的影响,社会生活噪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5.天然植被减少,城市绿地覆盖率低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生产的发展和保证居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城市发展建设,自然环境被开发利用,代之以稠密的人口、建筑物,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
(三)无序无度的房地产开发。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当土地的市场价值被发现以后,政府与开发商看到了土地的巨大增值前景,各地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无序无度的“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
1.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
截止2011年房地产业占国家GDP比重接近10%。2009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月回升,1~6月同比投资增长速度已达24.2%,超过上年同期增速0.7个百分点。可见,房地产业投资已在我国形成较大的规模,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2.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
目前房地产价格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使普通居民无力购买所需住房。目前,大多数城市中低收人阶层和在城中打工的农民工没有能力购买正规的房地产市场的商品房,只好在城市的周边和城市的缝隙中自发搭建简易住房;加上城市扩张的加快,使大批仍然保留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农舍村落或完整的农村社区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形成了“城中村”现象,直接影响城市观瞻以及城市卫生、交通、治安等。
3.商品房结构不合理
据分析,住房供应结构中经济适用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等政府调控房源应占总房源的30%~35%比较合理,但现在市面上商业营业用房、别墅、高档公寓的比率较大,无法满足中低收入消费者的购房需求,引发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
4.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2006年以来,外资投资房地产增长较快,境外居民和非居民机构直接购买在建项目和成熟物业等较为集中,至6月底,新设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同比增长25.4%,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7.9%;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商品房一季度结汇同比增长2倍以上。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过猛,市场准入规则不够规范,扰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房地产销售市场上也是一片混乱的景象。
二、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1.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规划者对于城市的功能定位缺乏一个系统、科学、前瞻性的考虑。
例如北京这样的城市采取单中心、向外扩张的城市模式,主要商务区、金融区和行政区都集中于三环以内,形成典型潮汐式交通出行,二环路内的面积仅占市区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量的30%。
再从上海市道路网运行现状来看,占中心区道路长度22%的主干路网承担了该区域总流量的69%,流量过于集中造成了主要道路的拥阻。由于路幅较狭窄、容量有限断头路等原因,占中心区道路长度64%以上的支小道路系统,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却不到25%,交通流量在道路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均衡。
再如广州,由于各种限制没有按照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将城市生活区、办公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等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路面交通的不合理性分布逐渐显现,
2.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随着近几年我国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加,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城市道路的拥堵程度。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区私家汽车无序发展、过度使用,使中心区的道路网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3.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我国早在2005 年就确立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但在实践中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轨道交通、快速公共交通建设滞后,致使小汽车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4.静态交通容量不足
近年来,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而停车资源供应不足、分布不均,导致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据国际经验,停车泊位应达到机动车保有量的
1.1~1.2倍。
5.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多采取被动适应式的交通管理模式,通过大规模的道路建设来增加交通供给量,道路建设仍无法赶上车辆的需求,相反诱发了更多新的需求使得交通越来越堵。
(二)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原因
1.空气污染原因
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首先表现在空气污染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不少大城市的大气污染类型由煤烟型转变为汽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和城市垃圾焚烧炉以及其他燃油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使污染物的类型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
2.水污染原因
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各种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即排人周围环境,造成城市的水环境污染。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许多 城市都出现了严重的缺水问题。除此之外,中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水域,使 淡水资源供给受到水质恶化和水生态系统破坏的威胁。
3.物体废弃物污染原因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滞后,形成垃圾围城的现象。我国城市长久以来对垃圾一直没有实行分类,使危险垃圾混入普通垃圾,大大增加了垃圾对于人们的危害,也大大增加了城市处理垃圾的成本。
4.噪声污染原因
如上文所述,由于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交通噪声污染,另外,噪声污染还包括来自生产和各种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而产生 的工业噪声,还有生活和社会活动所造成的噪声,如宣传或做广告用高音喇叭、户外或街道人声喧哗等等。
由此可见,中国城市环境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而不断恶化的,这种状况及趋势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三)房地产开发不合理的原因
1,房地产供需结构不均衡及房价增长过快
从供给方来看,由于高档楼盘利润高,投资商竞相开发,追求利润最大化,偏重高档商品住房的供应,忽视低价位的商品房投资,从而引发了供给结构上的矛盾。
从需求方来看,我国住房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但由于高涨的房价已超越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人者的收人承受能力,多数城市居民住房水平低下,特别是城市里的中、低收人阶层、弱势群体所需中低价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小户型低价位住房严重短缺,形成住房供需结构上的严重失调,以至于住房空置率过高。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不规范。
2.土地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健全,
造成房地产发展不合理的原因,除了房地产商贪图大的利润之外,还由于土地使用权的费用是一些地方财政非常重要的来源,商品房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地方的税收、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地方政府在决策上的偏激性也导致了商品房结构失衡。
3.政府不合理的考核标准及片面追求GDP增长 房地产虽然在我国如火如荼,但并非像某些开发商所说的那样,完全是来自市场需求因素,而在于一些更加诡秘的潜制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形成的某种联盟。这一联盟即是‘你发财、我发展,成本社会掏’的畸形增长模式。地方政府为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为房地产推波助澜。事实证明,以房地产泡沫拉动经济无疑是饮鸩止渴,日本、美国、西班牙都是前车之鉴。
三、维护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
1.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增加交通供给
在城市规划时,应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单纯靠增加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是无效的,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增加供给模式并不是单纯地增加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应结合城市交通路网存在缺陷,调整城市交通结构和完善交通管理方式,有效利用道路资源来缓解交通拥堵。规划路网、停车场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提出建立智能交通系,利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来治理交通拥堵。重于整合现有交通管理资源,完善路网建设来增加通行能力。
2.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优先安排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安全、便捷快速的城市换乘体系等。实施不同程度的小汽车总量调控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有效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针对特大城市,大力发展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快速交通等公共交通方式。
对城市的喜爱篇七
《城市有关理论》
城市有关理论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晨霖,李晓彤,李少龙
摘要:城市自人类文明发展至早期城市(3000~5000年前)时开始,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最重要载体。城市的主要功能体现了当时最重要的活动的空间分布及选位需求,而城市的功能分区或内部结构,体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及秩序。本文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分类、城市的职能、城市的布局四方面出发,进行城市相关理论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分类、城市的职能、城市的布局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城市起源常常被认为是国家和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的史前研究中,在对一些大型遗址发掘和分析时, 判断该遗址是否是最早的城市,往往是国家起源探索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早期城市完全不同于现代城市(它们是18 世纪以来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人口都市化) ,而在形成结构上与许多大型聚落遗址十分相近。因此,如何判断一处大型遗址是否已达到城市发展水平, 往往会因为发掘者和研究者的观点不同而引起争议。为此,了解城市起源的原因和条件以及早期城市所应具备的特点,是城市起源研究的关键所在。尽管在讨论城市、国家和文明起源时有将三者混为一谈的现象,但是应当指出这三者是不同的概念。
城市起源一般来说是指人类社会栖居方式的变化而使一处聚居点成为与政治、经济、生产、贸易、宗教或军事活动相关的中心。原始国家是指一种脱离了血缘关系而按政治和疆域分界的等级制政体,对内运用权力来维持秩序, 对外实施主权。文明的概念较为抽象, 总的来说是泛指一种广泛和世代延续的文化现象。国家的起源往往伴有城市的形成和文明的开始, 但是也存在例外。比如中美洲玛雅低地的国家和文明并未伴有城市的出现, 非洲一些早期国家统治着广阔的区域而未形成过城市。我国北方草原地区以游牧经济为特点的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可能也不一定伴以城市的出现为特点。因此, 国家、城市和文明固然关系密切,但是在具体分析时最好分开来讨论。
一、缘起 从群落到城市
要探究城市的起源,我们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人类自身的动物性渊源所造就的人类的群居特质。许多动物,诸如昆虫类、鱼类、鸟类以及我们熟知的大部分哺乳类动物,都有着共同生息的习性。群生群居的生存方式有利于繁衍和养育后代,避免了因个体危殆而可能导致的物种性毁灭,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物竞天择的必然性规律,也是人类城市最终得以出现的生物学背景。人类是一种群生群居性的生物。在已有的考古挖掘中,我们发现的古人类遗迹都体现出明确的集体居留传统。无论是原始岩洞还是利用各种材料营造的巢穴、地窖、房屋,都成为温情脉脉的集体居留地,人们在这里相互关爱,相互照顾,分工合作,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人类得以延续和承继的物质文化条件。或许这些群落最初是游动不定的:原始人类被迫受自然条件的驱赶而迁徙流动,寻觅安身之所;或是根据季节的变化,因采集、狩猎的需要而风餐露宿,不断变更居所。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加深,随着人类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的加强,集体居留地逐渐安定下来,壮大起来,并发展成类似村落式的永久性聚居地。
(一)多种视野的城市起源说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来思考,城市是人类高级情感需求的产物。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城市的起源与人类的原始宗教情感有关,城市的萌芽早于原始村庄出现之时,甚至早于人类习惯于定居之前。原始人类不仅为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所震慑,也对生育、死亡和梦境等现象存在着难以解释的忧虑和恐惧,普遍形成了原始的宗教情感。人们敬重死去的同类,同时也困惑和畏惧于他们在自己梦境中反复出现,因此早在旧石器时代不安定的游动生涯里,就已经开始将死去的人安葬在固定的地方,形成了“死人城市”,并时常回到这些地点来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怀念,祈求祖先的庇护。坟墓与自然界的山峰、岩石、大树、河流等,都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目标。人们汇聚到这些固定的地点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获得了超越其他一切生物所及的精神刺激。“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即各方人口朝觐的目标,就是城市发展最初的胚胎。”在人类学视野中,城市的产生无疑是一种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依照已有的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遗址是位于约旦河注入死海北岸的古里乔,距今已有9000 年的历史。大约在5000 多年前,首先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稍后在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华北等地区,城市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出现,成为一种稳定的、区别于农村社会的集体居住群落。
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 Gordon Childe)于1950 年发表论文《城市革命》,将这种远古城市从无到有的现象称为“城市革命”(Urban Revolution),并视之为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究竟是城市催生了人类文明,还是人类文明孕育了城市?我们有理由质疑柴尔德“城市在先,文明在后”的观点,但是综观世界各地传统文明发展的历程,城市与文明的共生互生性是不容否定的。与文字、国家、社会秩序等文明要素一样,城市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成果。经济学领域则将商品经济视为城市起源的基本动因,即先有“市”,后有“城”。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原始社会后期的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三次大的产业分工:一是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二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三是商人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工机制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构建了所有制结构,划分了阶级,而且从地理上来看,直接导致了城市的出现。因为在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社会中,人类迫切需要一种集聚性的空间形式,也即城市,起到降低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协作成本、保护私有财产的成本等)和实现规模效益的作用。
二、传播是城市起源的原动力
柴尔德在《城市革命》中曾提出,鉴别城市文明是否到来有十项标准:大型居住区、财富集中、大规模公共建筑、出版物、表演艺术、科学知识、对外贸易、从事非生产劳动的专业人员、阶级社会、以居住区而不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组织。由此可见,尽管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的形态差异巨大,然而其内核特质却是在产生之初即已定型了。集会、祭祀与集市这三种以传播活动为根基的颇具影像感的古代社会交往形态,分别展现了原始社会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三个侧面的风貌——它们的综合体则唯有用“城市”这一概念来涵盖不可。由此可见,无论从社会发展的任何角度来看,传播活动均以其不可替代的交流功能而为城市起源提供了本初动力机制。简言之,传播是城市起源的原动力。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关于语言和沟通的故事:诺亚的子孙们向东迁移,在一片平原上定居下来。他们同心协力,统一而强大,很快就建造了一座繁华美丽的城,又建成了一座直插云霄的塔,以至于惊动了上帝。上帝不能容忍人类的狂妄和虚荣,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分散在各处,荒废了城和塔。这座城被叫作“巴别”,也就是变乱的意思。
今天看来,巴别塔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悲剧的隐喻,透露出人类对于沟通不善命运的无奈,然而它更折射出人类对于信息传播的崇敬和感激,折射出人类对于传播所能发挥作用的莫大信心。人们建造通天塔,创造人为空间,为的是征服并改造自然,这些行为和目的与人们建造城市的初衷是何其相似!如果说每一座城市都好比巴别塔,是人类欲望和意志的集中展现,那么在城市起源这个问题上,我们同样可以从故事中得到启示:城市的出现是各种传播媒介协力沟通的结果,城市是传播的产物。
三、城市形成的标准
关于城市形成的标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但至今尚难形成共识。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从考古学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形成的十项标准:
(1) 可容纳更为稠密人口的大型聚落的形成;
(2) 人口构成与功能呈现多样化;
(3) 纳税及其剩余财富的集中化;
(4) 巨大的公共建筑的出现;
(5) 出现了从事非体力劳动的统治阶级;
(6) 发明了文字及精确的、实用的科学;
(7) 几何学与天文学进一步精确化;
(8) 形成了专职的艺术家;
(9) 对外贸易已经出现;
(10)以地域而非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共同体形成。
苏联学者古梁耶夫根据古代东方和中美洲的相关材料概括出城市形成的八项标准:
(1) 出现了统治者及其王室居住的宫殿群;
(2) 出现了宏大的寺庙和宗教区域;
(3) 最重要的宫殿、寺庙建筑群与平民的房舍相隔离;
(4) 宗教区域与住宅区明显不同;
(5) 具有奢华的王陵和墓葬;
(6) 产生了大型的艺术品;
(7) 形成了文字(碑铭石刻) ;
(8) 数量上的标志: 大型广场、大量住宅和公用房屋, 较密集的居民等。
日本学者狩野千秋将古代城市形成的标准归纳为七个方面:
(1) 原始的国家组织和王权的确立;
(2) 稠密的人口;
(3) 社会阶级的分化与职业的专门化;
(4) 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的出现;
(5) 文字、金属器物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发达;
(6) 由于剩余产品的生产而出现了有余暇从事的知识性的活动;
(7) 商业的出现和贸易组织的发达。
国内学术界就此也进行了长期的讨论,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许多更为深入的见解,如许宏将中国早期城市与乡村相比较,提出了城市形成的标准:
(1)作为邦国的权力中心而出现,具有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王者作为权力的象征产生于其中,在考古学上表现为大型夯土建筑工程遗迹(包括宫庙基址、祭坛等礼仪性建筑和城垣、壕)的存在。
(2)因社会阶层分化和产业分工而具有居民构成复杂化特征, 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展开使城市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非自给自足的社会;政治性城市的特点和商业贸易欠发达, 又使城市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聚敛中心和消费中心。
(3)人口相对集中,但处于城乡分化不甚鲜明的初始阶段的城市,其人口的密集程度不够成判别城市与否的绝对指标。
依据中外早期城市发展的历史实际情况,总结学术界关于城市形成标准的相关讨论及其观点,从城市的要素、本质和定义出发,通过归纳、概括和抽象, 我们可对城市形成的标准进行新的更为全面的把握:
一是区域范围内政治、宗教、文化等的中心聚落的形成。城市是不同于乡村的一种聚落,它的出现是人类早期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 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为剩余产品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私有制开始出现,财富形成积聚,阶级对立出现,国家形成。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相适应,城市作为新兴聚落应运而生并得到发展。城市一出现就充当了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的中心场所,同时在人类早期崇尚宗教祭祀的社会氛围中,城市又有可能是区域范围内宗教祭祀和地方文化的中心所在。区域范围内政治权力、宗教祭祀、地方文化等的综合的或者某一方面的中心聚落的出现,是城市形成的标志之一。
二是军事防御功能得到加强的聚落的出现,其中许多以城墙的兴建为标志。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城市聚落开始形成。城市聚落是作为区域政治、宗教、文化等的中心而存在的,在社会剧变、战事频繁的时代,出于保卫政权和其他利益的需要,加强防御外来侵略的能力, 就成为新建的城市聚落的必然要求。城市聚落适应了这种社会变化的需求,其军事防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城墙是作为新兴聚落军事防御能力不断加强的防御设施而出现的, 城墙在中国城市和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对中国人的城市观念来说,城墙一直极为重要,以至城市和城墙的传统用词是合一的,‘城’这个汉字既代表城市,又代表城垣。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有城墙的城市中, 无城墙
对城市的喜爱篇八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b》
对城市的喜爱篇九
《对城市发展与交通关系的思考》
对城市的喜爱篇十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而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是城市软环境的建设,是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只有秩序的繁荣才是真正的繁荣,而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渴望的。城市管理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当前我市城市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高度重视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魅力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工作,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形象得到了整体提升。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经历了由农村集镇向城市聚变的过程中,我市确立“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管教并举”的理念,实施城市管理的“三个转变”,即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由突击整治活动向长效管理转变;由依靠行政命令向
依法管理转变。同时确立经营城市理念,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对一些养护维修作业逐步实行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石。
2、改革体制,理顺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我市抓住机构改革契机,成立了城市管理局,明确了其管理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改变了过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个部门的模式,实现了建管分离,形成了城市新的管理格局,依法管理城市有了良好的开端。
3、广泛宣传,扩大参与。加大了城市管理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建设美丽新东莞”,并向社会实行“三公开”即公开政务、执法程序和投诉电话,扩大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积极引导群众支持现代城市管理。
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尽管日益得到市、镇各级政府重视而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人口密集、整体素质较差、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目前,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集中流向沿我市,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引发资源配臵、劳动就业、福利保险、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人口质量存在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种不适应
表现为,文化素质不适应,受教育程度不高,人口中大学生比重偏低;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不适应,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的素质需要;文明素质不适应,意识观念、自我修养、言行举止、人际关系的诸多方面,同城市文明的要求存在不少的差距。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相对不足,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威胁。
由于现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向市场,这部分动态群体在没有找到固定工作时,往往在街头上以各种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谋生,例如加工、维修、开小餐馆、做小生意、摆摊点等,对这些经营活动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科学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难以形成合力,难以形成共同负责,共同参与管理的制约机制,城市管理仍处于行政管理与依法管理并存,人治与法制相连,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中,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走上科学、长效的管理轨道。
实际上暴力抗法问题属于法律体系不完善问题的范畴。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执法者与执法相对人之间的矛盾,就性质而言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由于执法相对人的素质参差,层次不齐,矛盾的尖锐程度很高,暴力抗法屡见不鲜。诸如取缔无证占道摊点,制止倚门开店等执法行为,遇到暴力抗法的频
率十分高,执法受阻、执法队员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市民的文明素质亟待提高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人口动态性强,构成日益复杂,这部分人群多以个人经济利益为追逐的根本出发点。当加强城市管理与个人的私利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抛在一边,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由于受到经费、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文明的宣传教育机制难以形成。因此,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方向虽然明确,但真正实施起来往往举步维艰。其所以难,就在于它始终贯穿着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简言之,即是个人、局部利益与整体、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无疑从全局的长远利益发展,这必然与个人的局部利益,无视整体的长远利益,甚至为了前者而不惜损害后者相矛盾。建设的违规违章,管理中的脏乱差问题,都能从此找到根源,有城市存在,就必然有管理,管理与被管理的就一定存在矛盾,就必须处理好这对矛盾,行使有效的管理,基本前提是以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规划个人的局部的利益。
三、加强城市管理的对策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策略,这是我们党在执政方式和治国方式上的重大转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而通过纽约市长的“城市资源观”,可以对我市城市管理做出很大的启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依法行政。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在城市范围内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因此,从哲学的高度对这一本质进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城市,人的城市,人为的城市,为人的城市。城市因人而建,有了人才有了建设城市的必要,有了人建设城市才有意义,人创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社会,人成为城市的主体。城市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由人创造而且有很强的人为性,但是人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和属性,而只有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城市环境,这个人为的环境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否则,这一环境就相当脆弱,容易崩溃,给人和城市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就是说城市的人为性要与自然规律性相统一,在统一中获得创造城市的主动性。人建设城市并不是目标,是为了人的社会生活,城市必须为人服务,为城市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服务,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就是为了最好的实现城市的价值,使人、自然、社会在城市这个空间里得以协调发展。因此,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意识,才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坚定不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承认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发展模式,发展
上一篇:2014年车辆及油耗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