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严格的字

| 信息系统管理 |

【www.guakaob.com--信息系统管理】

形容严格的字篇一
《包含-"严"-字的成语》

1▲壁垒森严 △bìlěisēnyán △典故: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例子:早已~,更加众志成城。(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 2▲不恶而严 △bùèéryán △典故: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出处:《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3▲辞严义正 △cíyányìzhèng △典故: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4▲刁斗森严 △diāodǒusēnyán △典故: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5▲父严子孝 △fùyánzǐxiào △典故: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

色。” 6▲戒备森严 △jièbèisēnyán △典故:警戒防备极严密。 △出处:《国语·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例子:记得那日是烈日当空,两万多人席地坐在大操场上,场外~。(陈若曦《任秀兰》) 7▲门禁森严 △ménjìnsēnyán △典故:指政府机关门口的警卫极严密。 8▲森严壁垒 △sēnyánbìlěi △典故: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例子:早已~,更加众志成城。(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9▲师道尊严 △shīdàozūnyán △典故: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0▲严惩不贷 △yánchéngbùdài △典故: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例子: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不法分子,一定要~。 11▲严气正性 △yánqìzhèngxìng △典故: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12▲严丝合缝 △yánsīhéfèng △典故:指缝隙严密闭合。 13▲严刑峻法 △yánxíngjùnfǎ △典故: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例子:若仍~,使直言者常获重谴;日日讲聚敛,使百姓生机愈困,则天下事不堪问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14▲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yányǐlǜjǐ,kuānyǐdàirén △典故: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15▲严阵以待 △yánzhènyǐdài △典故:指做

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例子: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16▲义正辞严 △yìzhèngcíyán △典故: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17▲庄严宝相 △zhuāngyánbǎoxiàng △典故: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例子:既然现出了~,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形容严格的字篇二
《包含-”严”-字的成语》

1▲壁垒森严 △bìlěisēnyán △典故: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

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例子:早已~,更加众志成城。(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 2▲不恶而严 △bùâãryán △典故: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出处:《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3▲辞严义正 △cíyányìzhâng △典故: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

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鲁迅《华盖

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4▲刁斗森严 △diāodǒusēnyán △典故: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

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5▲父严子孝 △fùyánzǐxiào △典故: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

发乎颜色。” 6▲戒备森严 △jiâbâisēnyán △典故:警戒防备极严密。 △出处:《国语·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例子:记得那日是烈日当空,两万多人席地坐在大操场上,场外~。(陈若曦《任秀兰》) 7▲门禁森严 △mãnjìnsēnyán △典故:指政府机关门口的警卫极严密。 8▲森严壁垒 △sēnyánbìlěi △典故: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例子:早已~,更加众志成城。(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9▲师道尊严 △shīdàozūnyán △典故: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

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

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0▲严惩不贷 △yánchãngbùdài △典故: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例子: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不法分子,一定要~。 11▲严气正性 △yánqìzhângxìng △典故: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12▲严丝合缝 △yánsīhãfâng △典故:指缝隙严密闭合。 13▲严刑峻法 △yánxíngjùnfǎ △典故: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例子:若仍~,使直言者常获重谴;日日讲聚敛,使百姓生机愈困,则天下事不堪问矣。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14▲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yányǐlǜjǐ,kuānyǐdàirãn △典故: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15▲严阵以待 △yánzhânyǐdài △典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例子: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16▲义正辞严 △yìzhângcíyán △典故: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

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17▲庄严宝相 △zhuāngyánbǎoxiàng △典故: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例子:既然现出了~,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清·曾朴《孽海花》第

四回)

形容严格的字篇三
《文字表达能力运用技巧》

文字表达能力运用技巧

文字表达能力体现着考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在政法干警申论考试中,文字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在申论考试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着考生写作的档次和分数,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提醒考生,应该加强对文字表达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一、认识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考试,表达方式有着严格的规定,侧重采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说明,就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关系和功能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平时性、周密性和科学性;陈述,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用词语进行表述,二是有条理地进行表达;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主要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

“简明规范、简明畅达”是对语言风格的要求。申论应使用与机关行文规范相符的特殊语汇、语体和语言方式,文风同机关保持一致,适用严谨平实、庄重大气的书面语体。 “表述思想观点”,不仅要求考生会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形成独立性观点的能力,对写作的思想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运用文字表达能力

以报告为范本,掌握申论用语规范

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认真、详细研读相关报告和理论。十八大报告就是最好的范本,学习十八大报告,学习相关政府文件运用语言的艺术,学习机关用语,学习申论文章语言的特点,正确书写书面语,符合机关用语要求,在考试中提升文章档次。 以材料为依托,加工材料语言

材料是考生在考场上重要的资料来源,里面包含着考生作答需要的资料,考生可以把材料中不符合机关行文规范但对答题有帮助的材料,加工成符合规范的语言。有时材料中会介绍相关理论和政策以及领导人讲话,那么考生可以稍作加工,适当运用。

以真题为标准,练习申论语言运用

由经验丰富、实力强的老师编写的真题答案是最好的练习范文,考生要多读、多写,形成语感。同时平时练习模拟真题时,考生要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加强文字表达地练习,多和优秀文章对比,找出差别,不断提升水平。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形容严格的字篇四
《关于进一步规范上交文字材料》

关于进一步规范上交文字材料的通知

各学校、幼儿园:

根据2014年6月25日广东当代民办教育管理研究院的会议精神,遵照张院长提议和胡董指示要求,研究所所有须直接上交院长文字资料要求如下:一、按要求准时提交;二、文档格式要规范,拒绝常识性错误,如文字书写及标点等;三、上交院长的材料须按要求先进行整合及审核再上交。所有须直接上交院长资料须谨遵以上三点原则性要求并先发送给闫永刚助理进行初审,待审定后方可再呈交院长。

为了进一步规范上交材料质量要求,必须进行层层落实,层层负责,层层把关。凡是上交研究所的材料必须校长严格把关、校长负责材料的质量,按时上交。如出现不准时上交,文档格式不规范,出现常识性错误,敷衍应付上交的情况,直接追究校长责任并在全所通报批评。希各单位认真落实通知要求,认真学习《文字材料行文格式》。

附件:文字材料行文格式

二○一四年六月三十日

附件:

文字材料行文格式

一篇文章,大致包括主标题、副标题、单位名称、作者姓名、正文、落款等几项,其中正文里可能还包括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作为正规的材料,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基本的规范和要求。

一、标题的要求

㈠正文必须要有标题(封面除外)。标题使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没有这种字体的可以用宋体加粗。不得将标题字打印大小不一或中间加入其他艺术体。

㈡标题字数较多时,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不能把词、词组和专用术语分开。多行标题的排列方式一般是正宝塔、倒宝塔或棱形,避免出现上下长度一样的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㈢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正文种类。标题中除规范性文件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有副标题则回行居中,字体使用四号楷体。如标题下附属单位名称和时间则用()括住,字体使用四号楷体,单位名称与时间间隔两个空格,时间使用数字形式,如:(荔湾区同心学校 2014年6月30日)

二、正文的要求

㈠正文要与标题隔一行

㈡正文使用四号仿宋体字

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只能在同一行

中。文中一级标题使用黑体,二级标题使用楷体,三级标题使用仿宋体加粗,四级以下级标题与正文字体相同。一级标题后若回行不使用标点。 ㈢全文层次序号的使用

1.第一层为“一、”,以下可排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层为“㈡”,以下可排㈢、㈣、㈤、㈥„„,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不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

3.第三层为“1.”,1后面添加的是圆点,而不是顿号或句号。以下可排

2.、3.、4.、5.、6.、 7.„„。

4.第四层为“⑴”,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不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⑴以后可排⑵、⑶、⑷、⑸„„。

5.第五层为“①”,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圆圈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①以后可排②、③、④、⑤、⑥„„。此序号还可以不单独作为标题序号在句子里使用。

㈣行文格式的要求

1.每个自然段的首行必须左空两格(包括序号)。

2.请示、报告、通知等有称谓的,文章的第一行称谓须顶格。

㈤正文中如有引用的内容则必须准确无误,必要时用括号加以标注。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公文标题使用简称时,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㈥引用内容的要求。正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先在正文下一行左空两格用三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三、正文中一些主要标点符号的使用

㈠破折号。行文中作为说明解释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总结、计划标题中如果使用副标题或文章中使用破折号,破折号的长度为两个汉字的长度,不是数个短横,例“——”。

㈡连接号。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学校计划、总结中使用到的主要有以下情况:

1.表示时间起止的,学期工作计划、总结中学年度中的连接号“—”是两个字符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汉字的长度,不是两个短横或其它。

2.表示数目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的范围,例如:总结、计划中出现的“0~3岁婴幼儿”,0和3之间应用浪纹线。

3.表示地点的,例如:莱芜——口镇,是两个汉字的长度。

㈢省略号。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不是六个句点,也不是六个句号,而是在中文状态下同时按住“shift”键和数字6形成的。

㈣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右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各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四、文章中数字的使用

㈠使用阿拉伯数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有很得体的地方,所表示的数目又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年月日、物理量、非

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如:2009年2月12日 500克 20支等。 ㈡使用汉字。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凡是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星期六二万五千里长征第四方面军一二〇师“十一五”计划零岁教育等。

㈢应当使用的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五、关于时间的写法

㈠要求使用汉字的

1.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使用汉字。如:正月初五八月十五中秋节

2.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使用汉字(采用阿拉伯数字用括号括注公历)。

㈡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的规范写法。

1.公元前8世纪 20世纪90年代 2009年11月14日

2.2008年、2009年不能简写成“08年”、“09年”,必须写完整的2008年、2009年。

3.2008年9月或2009年1月不能写成“2008、9”或“2009.9”。

4.年、月、日扩展格式的写法,月、日是个位单数时,须在个位前加

形容严格的字篇五
《关于异体字整理的几个问题》

关于异体字整理的几个问题

王 宁

北京师范大学

提纲

1.整理异体字的意义

2.关于异体字的定义

3.整理异体字的方法和步骤

4.《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的整理(略)

关于异体字整理的几个问题

王 宁

北京师范大学

1.整理异体字的意义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各种字体的构形首先积淀到《说文》小篆层面。《说文》小篆通过系统得字理分析,优选了少量的字样,用“六书”的前四书进行穷尽分析,构建了一个汉字的构形系统。这个构形系统是理想化的,它影响了今文字的构形,但它没有控制汉字在楷书层面上字数的增多,字书收字现在已经达到8-9万字,还在通过多方面的搜集无限增多。汉字的第一也是主要的功能是记录汉语,也就是使汉语书面化。基于记录汉语的功能来观察汉字的增长,我们可以把楷书层面的汉字分成两种:第一种,实用汉字;第二种,冗余汉字。两种汉字的情况都相当复杂,产生的途径也不一样,我们只能说汉字一定有冗余,但在实际整理前,不敢轻易说哪个字是冗余的。

汉字中最明显的冗余字就是异体字。严格的异体字应当是音义全同、记词职能完全一样、仅仅字形不同的字,它们在任何语境下都能互相替代而不影响表达的意义。这样的一组字只要保留一个就可以了,其他的字我们可以大胆取消它,不会有后顾之忧。因此,整理异体字是减少汉字冗余的第一步工作。一组异体字只保留一个,任何人在书写这个词的时候就会采用同一个字,信息的形式和内容的联系是唯一的,信息传播的信度就能够保证。当然,减少汉字冗余信息不止是整理异体字,还有其他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复杂,这里暂且不谈。

大陆整理异体字的工作是有一定基础的。为了减少汉字的冗余,引导大家更好地使用汉字,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通过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同年12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并决定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表内所列异体字共810组,每组最少2字,最多6字,合计共1863字。《一异表》的公布实施,使汉字使用中的冗余现象得以缓解,给汉字的学习和应用带来了很大方便,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的局限,《一异表》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也给社会用字11 根据《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实际字数统计。

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麻烦。

2.关于异体字的定义

整理异体字是一项应用性的工作,但如果就事论事,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解决少量的问题还可以,一旦面对海量的汉字,就会矛盾百出。整理异体字,首先应该对“异体字”的概念做出科学、明确的界定,但无论是《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一异表》还是《关于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联合通知》,都没有对“异体字”这种特定的字际关系进行认真的甄别。

任何科学概念都属于一个概念体系。异体字是汉字字际关系的术语之一,它必须与关于字际关系的术语形成一个体系,才能不和其他的术语发生冲突或出现交叉。异体字与通假字、分化字等其它字际关系的术语是共存的。这些字际关系得产生不论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在应用层面沟通他们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积淀到一个共时层面上,要想正确使用他们,必须分辨它们。所以,异体字的理论定义应当是也必须是:音义全同、记词职能完全一样、仅仅字形不同的字,它们.........................在任何语境下都能互相替代而不影响表达的意义。只有这个定义,能够做到在一.....................

个共时的字符集里认定汉字冗余信息所在,并大胆地取消一些字的使用资格,也就是使一些实用价值较低的异体字“退役”。这就是有些专家所说的“狭义异体字”或“严格异体字”。

如果我们对异体字的定义不严格,与分化字、假借字、部分通用字等概念混淆,造成术语混乱,首先是不利于汉字理论建设。不要以为这是理论教条,而要看到,理论上的不周严,必然对继续整理汉字产生不利影响。或者说,概念上的混乱,会直接造成应用上的不便。要知道,我们整理异体字的目的是在应用领域优选字形,与正字对应的异体字,意味着以后不能再用,这也就是民间常常说的“取消异体字”或“淘汰异体字”,在这个理念的支配下,被列入异体字的汉字,按规定已经被正字取代。但是,一旦正字与非正字不完全对应,相互之间存在着交叉现象或正字无法包含异体字的现象,完全淘汰取消异体字,势必在应用领域中产生矛盾,影响表达的准确。

如果我们把完全无关的字误以为异体字,危害就更大。例如《一异表》将“券”与“劵”列为异体字,但两者读音与意义均不同。“券”读quàn,主要的义项有“契据;凭证信物;票证;证据”;又读xuàn,义为“拱券”。“劵”读“juàn”,

主要义项为“疲劳;止”。二者字形虽相近,记词职能并无重合之处。又如,《一异表》把“咱”与“倃”“偺”都列为异体字。从字际关系看,“咱”与“偺”是严格异体关系。但是,“咱”与“倃”无论历史还是现代,音义均完全无关,“咱”读zán,是第一人称代词;“倃”读jiù,主要义项为“怨咎,诋毁”。《一异表》因“倃”“偺”形近而将“倃”也牵进“咱”的异体,从而把两个音义无关的字视为异体字。

3.整理异体字的方法和步骤

(1)分析义项:义项全部相同才可能是严格异体字。例如:嶄(嶃)、插(挿)、坂(岅)、褓(緥)。以下情况不应属于严格异体字:

义项部分相同。例如:注(註):在“~射;~视;下~”等义项上只用“注”,其他义项两者相同。又如:仇(讎):“讎”在表示“校讎”时只能作“讎”,其他义项两者相同。

义项交叉。例如:資(貲):在“资质;资格”等义项上只用“资”;在“所费不赀”义上只用“貲”。

意义无关。例如:諂(謟):两者的读音与意义均不相关。諂,chǎn,谄媚;謟,tāo,疑惑;诞妄。

(2)甄别字际关系:严格异体字应当包括:

(1)异写字,即同一个字的不同字样,是同一个字因写法不同而造成的形体差异。例如:删(刪)、冉(冄)、厮(廝)。

(2)职能完全相同的异构字,指在任何情况下音与义都相同,而在构件、构件数量、构件功能等方面至少有一项存在差别的一组字。例如:趁(趂)、猪(豬)、唇(脣)、床(牀)、蛇(虵)。

(3)历史上的某一个阶段曾经是异体字,但由于存废时间的长短不同,其中某个字会多出一些后出的义项,而这些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例如:箸(筯):两者分别是在不同时代为“筷子”这个词造的字,属于声符不同的异构字。而“箸”在使用中曾表示“显著”义,如《荀子·王霸》:“致忠信,箸仁义,足以竭人矣。”此义后作“著”。但是,在现代汉语中,“箸”已经不再具有“显著”义,因而可将“箸(筯)”视为现代汉语共时的异体字。

(4)从来源看,并非为同一个词所造的异体字,但由于长期使用中的义项通

用,使它们在现代汉语中成为音同、义同而只有形不同的字组。例如:鋤(耡):两者本义不同,“鋤”本字作“鉏”,表“锄头”,《说文》:“鉏,立薅所用也。”而“耡”原指“古代的一种税赋制度”,《说文》:“耡,商人七十而耡。”由于使用中的同音借用,“鋤”与“耡”在义项上互用,发展到现代汉语,两者在义项上已完全相同。

下面情况不应视为异体字:

(1)分化字

分化字指原来用一个字记录的词和义,为了区别,分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记录。分化字在发展中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分化之后两个字的记词职能明确,在义项上不再相互通用;另外一种是分化之后母字在记词职能上仍然能够涵盖分化字,此类型又可称为分化未果。在《一异表》中,涉及到的分化字属于后一种情况。例如:贊(讚),“讚”分化了“赞”的“称赞;文体一种”意义,但这种分化并没有持续下来,在现代汉语中,“赞”既可以表示“称赞;文体一种”,又可以表示“赞助”义,在使用中完全可以涵盖“讚”。

(2)部分通用字

部分通用字指正字和非正字除在某些义项上的记录职能相同外,还存在着不能相互通用的现象。从理论上分析,造成部分通用的原因主要是正字与非正字因同音借用或同源通用而形成的在现代汉语中义项相同。例如:

蠢(惷):两者在来源上各有本义。《说文》:“惷,亂也。”“蠢,蟲動也。”在发展中,由于读音相同而在“愚蠢”义项上发生同音借用。但“蠢”由本义发展而来的“蠢动”却并未产生借用现象。因此,在现代汉语中,两者在义项上交叉,即都具有“愚蠢”义,而在“蠢动”意义上只作“蠢”。

由于对《一异表》的整理建立在应用目的上,因此,更需要关注的是非正字在现代汉语中是否有存在的价值。而这种存在的价值取决于非正字的用法是否完全被正字涵盖。如果正字全部涵盖了非正字,非正字也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反之,如果非正字的义项有超出正字的地方,完全将其淘汰出应用领域,就是不妥当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可以把部分通用字分为两类:

第一、正字义项包含非正字义项。例如:

吃(喫):在“口吃”义项上只用“吃”,其他义项相同。

形容严格的字篇六
《关于严以用权的思考》

权为民用 用权为民 民权为用

***

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作风建设讲话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要求,其他的可以适用于一般党员、一般干部,甚至一般的人,唯有“严以用权”的要求,是完全针对掌握权力的官员所讲的。严以用权,在总体上需要制度的配套,然而,从官员的个体上,则无权埋怨,必须自洁自好,对权力有正确的认识。我个人认为,严以用权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三个词:一是权为民用;二是用权为民;三是民权为用。

一、权为民用

权力是干什么的?权(權)字的真实意义为:权字中的木指由木头做的秤杆,指秤;草字头在此字中指民众;双口指众多的民众之口;隹就是好;所以,权就是在众多的老百姓心理有杆秤,大家都说好,都赞成、都同意,权力才被许可,这是民主的象征,否则水即覆舟。可以说权力是人民赋予领导主体支配公共价值资源份额的一种资格。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几千年来,人民终于取得了权力,人民终于成为权力的主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但是权力的具体执行掌握在官员手里。人民把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再由多数代表的意志授予各级各部门的国家机关,这些被委托权利的人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人民公仆”。“人民公仆”四个字,

含义深刻,但是在很多时候人民公仆们确实忘记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和存在的真正意义。“人民公仆”四个字有着比较复杂的理论渊源,现在我们看到“人民公仆”,字面意思是指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党政干部。所谓“官”“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本源上讲就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而绝不是后来被长期“异化”的那种所谓“官父”与“子民”的关系。

在我国,使专制统治开始走向全面毁灭的事变,是从清末民初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开始的。早在旧民主主义时期,孙中山就曾明确指出:我们之所以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就是因为:所谓“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专制国家,人民是君主的奴隶;共和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仆”所以,直到清末民初掀起的民主革命,才使我国从理论上最终开始了从“主权在天”、“主权在神”、“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变。 当好人民公仆,就要“权为民用”。公仆意识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础,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么服务才能让人民满意?权力是人民赋予我们的,人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依法用权。不依法用权,就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本意,造成更多的不公平。切实保障“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用好手中权力,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二、用权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

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甘当人民公仆,用手中的权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用权为民必须“忠诚于民”。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地位观、价值观,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进一步明确权力界限、划清权力红线、守住权力底线。要牢记权为民不为己,为公不为私,要守好公与私的分界线,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磨亮大公无私的公仆本色,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这样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

权力如流水,在沟渠河道之内奔涌,可灌溉田地、运输货物。倘若破堤决坝,肆意泛滥,将会淹田毁屋,损害巨大。为防止权力之水泛滥,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必须公私分明。“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就是用权为公,用权为民。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领导干部要坚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责任意识,掌权为民、用权为民、利为民谋;特权是祸根,享特权必违公心。要摒除特权思想,严禁特权行为,消除特权现象,真正实现党员干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

三、民权为用

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建立行使统治权的政府,统治权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立法权,二是执行权,三是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其它部分的统治权都统属于立法权;立法权只是“受委托的权力”,那么,立法权与哪一种权力有“统属”关系?谁拥有“委托权”?

是人民拥有委托权,人民不但拥有委托权,把立法权委托给政府即立法机构,而且还拥有收回立法权的权力,即罢免和更换政府即立法机关的权力。换言之,人民拥有任命、授权、罢免和更换政府的权力,这是人民拥有的、高于政府统治权的、对政府行使的一种权力,是与统治权互为“统属”关系的权力,社会始终保留着一种最高权力是人民的权力。

一切政府及其统治权,都是经过人民的同意和授权而产生的。限制专横和防止滥用权力的最有力的办法就是行使人民的权力。人民是一个实体,是能够行使人民的权力的实体。社会始终保留着一种最高权力就是人民的最高权力,

人民的权力不是主权,不是统治权,而是安排和明确谁享有这种权力的权力,是对谁行使统治权进行选择并裁决的权力,现代民主的精髓就在于肯定和落实人民的权力,必须在宪法及其它法律中以明确的条文确保并落实人民的权力,这是一条检验是否推进民主化的首要标准;如何达到标准可以有不同路径,但这一标准不可改变。如果有哪些理论和主张要取消这一条、回避这一条、歪曲这一条,那么,对于向往民主的人们来说,必须擦亮眼睛,三思而后行。

民权为用,党员领导干部在使用手中的任何权利的时候都要时刻记住,我们使用的是人民的权利,是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要用人民的权利解决人民的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首先要讲大

公无私、公私分明。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秉公办事,明察公断,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在工作中做出成绩。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珍惜、尊重手中拥有的权利,谨言慎行,权为民用、用权为民,民权为用,每一次权利的行使都要看做神圣的使命,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祖国的未来,为实现中花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形容严格的字篇七
《关于严以律已专题学习研讨会发言稿2015》

关于严以律已专题学习研讨会发言

稿2015

“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严”是内在要求,针对主观世界改造,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要求坚持“严”字当头,包括严肃的政治追求、严格的组织原则、严明的纪律要求,如果离开了这个“严”字,就会导致信仰迷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最终失去凝聚力、战斗力。“三实”是行为约束,针对客观世界改造,反映了党员干部做事的行为准则,要求坚持“实”字筑底,

包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尊重实践、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忠诚老实、厚道朴实、认真踏实的处世态度,如果离开了这个“实”字,就会导致脱离实际、图做虚功、贻误事业,最终失去民心民意、失去执政基础。“三严三实”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必须严实结合、融为一体。 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严以律己、严守党的纪律”,其核心是自重

自警自醒、为政清廉。说白了,就是自己要管得住自己,特别是能够做到慎独、慎微。也就是说不仅在众目睽睽之下能够遵规守矩,独处之时也能够反躬自省、谨言慎行,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同时,在细微之处时刻保持警惕、警觉、警醒,“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把好小节。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说明小事当慎,小节当拘。从已查处的案件看,很多都是由小贪变巨腐,由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面对诱惑能够稳得住心神,面对利益纠缠能

够守得住操守,自觉构筑起廉洁自律的防火墙,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我们从事水利财务工作的党员干部,在践行“严以律己、严守党的纪律”中,必须从“小”做起,坚持职业操守,恪守干净原则,在履行水利财务管理职责上坚决做到“常在河边走,始终不湿鞋”。

一是从“小事”做起,真抓实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做好小事,就不能成大事。财务工作关键要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兢兢业业,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坚持高标准,干一件事成一件事,积小

胜为大胜。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摒弃浮躁,一切从实际出发,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在做好一件件小事的基础上,谋求创新,有所突破,实现水利财务工作的升级转型。

二是从“小处”入手,节俭理财。牢固树立“节俭办一切事”的思想,确立正确的角色和定位,做到关口前移,把好每一笔经费支付审核关,明白“节俭理财为什么、节俭理财靠什么、节俭理财为了谁”,要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做基层之所需。站在基层的层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财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24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