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网络工程师】
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毛概第一篇
《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创新公共服务模式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共服务中心
〔内容摘要〕我市公共服务运行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不设集中办公的政务大厅,而是建立以“中心+分中心(窗口)”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此为平台向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
〔关 键 词〕公共服务 高效 模式
成立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共服务中心,组建公共服务体系,是六盘水市委、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实践。公共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探索出 “成本低、阻力小、效果好、群众欢迎”的公共服务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公共服务中心于2004年12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2005年5月1日开始试运行,同年7月1日正式运行。其宗旨是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民”的行政许可服务,职责是“依法行政,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政策法规咨询与服务;协调、监督相关事项办理”。承担着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方便群众办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职责。
为实现“服务内容求全、审批程序求简、工作节奏求快、承诺时限求短、实施成本求低”的工作目标,公共服务中心按照市领导确定的思路,在认真总结各地公共服务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六盘水实际,经过多次论证、调整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制定了现在的运行模式。即市政府成立公共服务中心,作为全市行政许可的综合性服务窗口;具有行政许可职权的部门根据行政许可工作量的不同,分别设立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的公共服务分中心(简称分中心)或公共服务窗口(简称窗口)。目前,全市共设立分中心14个,窗口35个,已覆盖所有具有行政许可职权的市级部门。建成了以“中心+分中心(窗口)”为核心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后,申请人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时,既可以向公共服务中心提交申请,也可向分中心(窗口)提交申请。中心和分中心(窗口)按照首问负责制进行受理。申请人向中心提交申请的,由中心受理并移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办结后由中心向申请人送达行政许可决定。申请人向分中心(窗口)提交申请的,由分中心(窗口)受理并按照内部流转程序办理完毕后,再由分中心(窗口)向申请人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同时,分中心(窗口)的受理、办理、送达过程由公共服务中心进行督办,从而使申请人“只进一家门、只找一个人”即可在规定期限内办结所办之事。
我市公共服务运行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不设集中办公的政务大厅,而是建立以“中心+分中心(窗口)”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此为平台向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第一,可以简化公众办事程序。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后,公众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时,只需到中心或分中心(窗口)提交申请,即可办结所办之事。大大简化了公众的办事环节,避免了过去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科室之间由于分工过细、职能交叉所造成的办事环节多、程序繁琐的现象。第二,可以集中公开行政许可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公共服务中心将分散在49个部门的268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名称、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收费标准和依据、需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目录、投诉方式和各部门的地址、电话、主要领导姓名以及分中心(窗口)的详细情况等,通过公共服务中心网站(网址:
可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公共服务中心通过“接件登记管理系统”,对各部门的行政许可工作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督办,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仅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将按照《行政许可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制》的规定对部门主要领导予以问责,从而强化了领导责任,促进了各部门行政许可工作的公开、规范、高效和廉洁。第四,可以节约运行成本,减少改革阻力。公共服务中心不设集中式办公的政务大厅,而由各部门设立统一对外的公共服务分中心或公共服务窗口。不仅方便了群众,而且节约了资金和费用,降低了运行成本。另外,由于不必对现有的行政许可管理体制作大的调整,避免了大厅集中办公模式设立的窗口与派出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行政许可中的印鉴使用与管理问题、一些部门的专用信息系统与通用信息系统的兼容问题、窗口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奖惩及任用问题等等,减少了改革阻力。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经过艰苦努力,我市的公共服务工作不仅顺利完成了筹建任务,而且通过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对建立公共服务体系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各部门都已认识到,设立分中心(窗口),组建公共服务体系,既是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二是行政许可行为明显规范。一方面实行多渠道的公开和查询。公众可以通过公共服务中心网站、触摸屏或者各分中心(窗口)的公开栏、一次告知单、活页材料等,方便地查询有关信息。另一方面是大力推行收件回执制。制作了行政许可的受理、收件、补正、不予受理等各种通知书和一次性告知单,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使用。从而使办事群众不论是提出咨询还是提交申请,均能得到准确、可靠的书面回复。三是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自7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截止2005年12月31日,中心和各分中心(窗口)共受理行政许可申请10134件,办结10085件,在办49件。其中,按期办结率达到99.99%,超期办结的不到万分之一;平均实际办结时间为13.5天,较16天的平均法定办结期限减少2.5天。四是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通过设立公共服务分中心(窗口),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了各部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窗口意识,较好地改变了部分机关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五是推动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通过推行公共服务工作,大多数部门对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的行政许可,都能按照有关程序,在决策前广泛征求专家、群众或其它相关单位意见,决策后向社会公开。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在公共服务中心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洪兴在视察公共服务中心时指出:“省内有着多种形式的行政服务中心,比较而言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共服务中心机构比较精干。申请人通过触摸屏查询,再加上承办工作人员的介绍,只需在中心这一个窗口即可解决所需解决的全部问题。而且中心作为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具有督办职能,在承办行政许可事项方面较具权威性,因而使行政许可服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速度、质量和效率。希望中心长期坚持下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市委、市政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公共服务工作也受到公众的好评。在公共服务中心组织的问卷调查中,申请人普遍反映现在办事比过去方便,满意率达到89%。另外,各行政许可部门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工作扎实,在2005年度的公共服务目标管理考核中,有34个部门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目前,公共服务中心正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按照“严格依法、高效便民、积极稳妥”的原则,努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六盘水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毛概第二篇
《参考选题》
参考选题
(一)教育方面
1、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2、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3、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当地社会捐资助教情况调查。
5、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6、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7、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二)就业方面
9、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情况调查。
10、“蚁族”情况调查。
11、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12、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13、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14、当地政府对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情况调查。(担保贷款、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
(三)收入分配方面
1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16、家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原因调查。
17、 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18、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9、“绩效工资”实施情况的调查。
(四)社会保障
20、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21、 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2、 对你所在地贫困户的调查。(他们的生活状况、所在地政府扶持情况、社会资助情况、脱贫措施)
23、 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2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25、 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26、 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情况调查。
27、 当地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情况调查。
28、参加商业保险情况调查。(人员、年龄范围、险种等方面)
29、当地慈善事业情况调查。(机构设置、捐赠人员构成、捐赠对象、捐赠物品范围)
30、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31、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五)医疗卫生
32、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33、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六)社会管理
34、当地中小学生安全情况调查。
35、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36、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37、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38、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39、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毛概第三篇
《社会调查》
实践教学:暑期社会调查活动
附件1调查题目:
本次社会调查主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调查方向及参考内容如下:
(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
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2、调查当地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情况(农业中科技的
渗透、农业技术推广;观光农业的类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监控和销售的作法及政策措施;特色农业如水果、蔬菜的成功经验)
3、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4、当地动植物疫病防控情况(曾经出现哪些疫病,防控措施)。
5、当地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6、当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情况(经营规模的大小等)
7、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调查。(合作项目、组织形式、运行机
制、规模效益等)
8、农民的新型化情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9、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10、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11、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12、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13、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14、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15、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16、农村能源建设情况调查。
17、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二)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8. 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
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19. 调查当地群众对每年国家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情况。(是否了解、关注程度、关注哪些方面等)
20. 调查当地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了解情况(权利、职责、任免程序等)
21、你所在居住地基层政协委员的工作情况调查。(包括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情况)
22、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包括信仰那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23、了解民族自治机构的职能。
24、当地公民意识水平(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25、当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情况调查。
2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
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2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
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2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
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29、你所在居住地的党的侨务政策的落实情况调查。(包括海外侨胞和侨眷的数量、党的侨务政策及侨胞和侨眷如何看待党的侨务政策等)
30、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对你所在居住地的贡献调查。(包括经济投资、文化交流、教育合作、捐资助学等)
31、城乡基层基本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事业、民生、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基本服务体系)
32、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33、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34、基层推进政务公开、政事公开情况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务公开、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政事公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情况)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5、你所在居住地居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情况调查。(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理解和坚持情况)
36 、对你居住地人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的认识情况的调查。
37、对你居住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识情况的调查。
38、对你居住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调查(如开展的形式、效果等)。
39、对你居住地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和践行活动的调查(如开展的形式、效果以及群众反映等)。
40、对你居住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的调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41、对你居住地人们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活动情况的调查(如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
42、对你居住地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情况的调查(如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反对封建腐朽落后文化,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
43、对你居住地人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情况的调查(如继承发展传统伦理观念、传统美德,以及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情况)。
44、对你居住地人们对诚信认识的调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
45、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46、对你所居住地(农村、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47、对你所居住地的居民自办文化(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的调查。
48、你所居住地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工艺、民俗体育、古语言及古文字、各胜古迹)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
49、对你居住地运用正确思想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情况的调查(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
50、对你居住地对互联网应用和管理情况的调查(如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等)。
51、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52、对你居住地群众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调查(如居民自办文化,对传统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53、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如有无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
与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等问题上采取的活动及效果等。)
54、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5、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56、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57、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58、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59、当地社会捐资助教情况调查。
60、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61、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62、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63、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创业情况调查。(包括创业人群的比例、创业的方向及内容、创业的成果等)
64、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65、当地政府对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情况调查。(担保贷款、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
66、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67、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
6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毛概第四篇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
公共管理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
贾凌民 吕旭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的深化,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加公平、有效、快捷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公共服务本身的特点出发,,一、化、合理化,明显成效,并且在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中不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为我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打下了现实基础。
(一)公共服务总量不断增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各级政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初步形成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国防、农村公共服务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
(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公共服务的水平也不断提升,反映公共服务水平的各种指标(如婴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人文发展指数等)都不断提升。尽管我国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处于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许多重要指标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一经济社 22
会发展阶段基本相适应。
(三)各级政府不断探索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各级政府都加快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改革步伐,在实践中创新了许多有益的做法,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行开放,,,,二、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中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公共服务的供给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公共服务供给决策难以有效反映公民需求。现在,许多公共服务并不是根据公民的真正需求来提供的,而是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的意愿和利益来决定,由公民外部的各种因素来决定公共服务的需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不能反映在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缺乏科学有效的论证和评估,导致了对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判断不准确,公共服务供给的方案设计不合理,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得不到有效执行,预期的供给效果难以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过高等等,使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不能有效反映和满足公民的需求。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公民对公共服务的关注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中来,要求改革不合理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方式,改变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相脱节、相偏离的问题,扭转公共服务供给过度和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
(二)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单一。我国政府与社
2007年第4期 总第262期
[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共管理
会关系的重大变化,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要求尽快改变以政府为唯一中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目前,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有效的落实,在缺乏有效监管的同时,市场失灵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力量发展迟缓,自主性、自治性和服务性作用较弱,还不能成为承载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的有效主体。这些都造成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政府仍然承担着大量不应该做、也没有能力做好的工作,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单一,供给效率低下。
(三)公共服务供给的缺位、越位和错位并存。一是表现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三种供给主体间的分工不明确,主体间的缺位、越位和错位并存。在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公共服务领域,三种主体都争相供给、过度供给;而在回报缓慢甚至无利可图的公共服务领域,则明显供给不足,如在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等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现象。楚,清”的问题。,,财权过于集中在中央,财权不对等,从而影响了公共服务的有效和稳定供给。
(四)公共服务供给的低效率和不公平性。目前,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过于强势,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由于缺少竞争,其本身往往没有任何动力和激励去提高效率。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往往不计成本,不重绩效,不考虑用最小的成本来提供更多的服务。
我国的特殊国情,使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失衡和城乡失衡。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不同,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三者之间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条件较好,资源充足,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比较高;而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地方由于资源条件落后,底子较差,公共服务的供给则呈现短缺的态势。公共服务的城乡失衡,突出表现在对农村和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村不同地区间也存在着公共服务不平衡的现象。
(五)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机制不健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公共服务领域的2007年第4期 总第262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逐渐开放,多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开始并存。但各种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动机、能力、资源和质量却存在很大差异,这就给公共服务的监管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中的监管制度还很不完善,政府职能不清晰,管理权限不明确,监管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一些政府部门将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作为一种推卸责任、甩掉包袱的方法,疏于管理和监督。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的低效率和无序增长,增加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成本。
三、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思路和措施
(一)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思路。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是由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机制、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中,决策机制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生产和提供机制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根本,监督和管理机制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保证,,紧紧围,综合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进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
(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具体措施
11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机制
一是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观念。观念创新是供给决策机制创新的前提,必须把强化服务意识、提供有效服务、满足公共需求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政府要从恩赐者的角色转到服务提供者和需求回应者的角色上来。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着眼,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确定公共服务供给项目,改善公共服务的生产与提供。
二是要实现供给决策的科学化。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要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改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决策导向,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
三是要推动供给决策的民主化。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必须代表和体现公众的意愿和需求,要注重并建立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特别是要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和需求,加大农村和落后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力度。同时,要扩大供给决策的公众参与程度,疏通政府与公众对话交流的渠道,了解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四是要加强供给决策的评估。(1)进行需求评
23
公共管理
估,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了解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情况;(2)进行过程评估,就是要在供给决策开始执行之后,对决策方案得以按原定设想执行的程度进行考察,并且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供给决策取得较好的效果;(3)进行效果评估,主要是针对供给决策的有效性、供给决策的效率和供给决策的公平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21创新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机制一是要形成“多中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公共服务在生产和提供上是可分的,在投资和管理上也是可分的。应该根据不同公共服务的特点,结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优势,采取不同的供给模式,实行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应该从自己不该做、做不好的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中退出,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让它们向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通过三者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形成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在内的“多中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供给的效率和水平。
,务供给者,用。(1)调整和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政府要从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特别是竞争性和经营性的经济领域中退出,要从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把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转移到涉及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等领域。(2)在政府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利用竞争机制产生的压力促使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同部门提高供给效率。(3)推进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技术创新,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提供公共服务。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推进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供给手段,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4)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保证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对称统一,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协作机制。(5)积极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实行政事分开,构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使事业单位成 24
[2]
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
三是要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公
共服务供给力度,切实解决公共服务的地区失衡和城乡失衡问题。要根据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同特点,坚持“广覆盖、低水平、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不断扩大公共服务不同群体的覆盖范围和不同地区的覆盖范围,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现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原则,实现人人都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31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一是要强化政府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消失,只是政府负责任的方式要随之相应改变。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强化政府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管理手段,、行政指导、行,、公平、公正,要建立科学的,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二是要适应开放社会和履行公共服务供给职能的要求,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注重公民参与,使公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行为。
三是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的民主监督制度和法律制度,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将事前的预防性监督、事中的过程性监督和事后的追惩性监督结合起来,加强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力度。要保证监督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确保监督主体的监督活动不受监督客体的直接控制和干扰。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健全的法律,使公共服务的供给始终在政府的有效监管下进行,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及时和有效。行●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63-641
[2]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50
-4511
(作者单位:贾凌民,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研究
员,北京 100017;吕旭宁,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0)
(责任编辑 方 晋)
2007年第4期 总第262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毛概第五篇
《社会调查》
实践教学:暑期社会调查活动
我布置了暑假必须要做的社会调查,要求每个人都做,并写成调查报告。
注意,最好一个同学写一份报告,暑假开学上交电子版(用U盘拷的),交给学委,有学委统一交给任课的毛邓老师(下学期有可能我们轮换不是我上课).注意调查给出了91个参考题目,可以从其中任选一个进行调查,要求必须是自己真实写的,不能抄袭.
同时,我有一个公共油箱,告诉大家,从上面也可以看到这些资料 密码sunlina 注意这是公共油箱,千万不要改密码.
孙丽娜
附件1调查题目:
本次社会调查主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调查方向及参考内容如下:
(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2、调查当地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情况(农业中科技的渗透、农业技术推广;观光农业的类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监控和销售的作法及政策措施;特色农业如水果、蔬菜的成功经验)
3、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4、当地动植物疫病防控情况(曾经出现哪些疫病,防控措施)。
5、当地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6、当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情况(经营规模的大小等)
7、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调查。(合作项目、组织形式、运行机制、规模效益等)
8、农民的新型化情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9、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10、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11、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12、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13、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14、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15、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16、农村能源建设情况调查。
17、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二)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8. 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19. 调查当地群众对每年国家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情况。(是否了解、关注程度、关注哪些方面等)
20. 调查当地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了解情况(权利、职责、任免程序等)
21、你所在居住地基层政协委员的工作情况调查。(包括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情况)
22、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包括信仰那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23、了解民族自治机构的职能。
24、当地公民意识水平(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25、当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情况调查。
2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2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2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29、你所在居住地的党的侨务政策的落实情况调查。(包括海外侨胞和侨眷的数量、党的侨务政策及侨胞和侨眷如何看待党的侨务政策等)
30、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对你所在居住地的贡献调查。(包括经济投资、文化交流、教育合作、捐资助学等)
31、城乡基层基本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事业、民生、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基本服务体系)
32、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33、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34、基层推进政务公开、政事公开情况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务公开、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
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政事公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情况)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5、你所在居住地居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情况调查。(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理解和坚持情况)
36 、对你居住地人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的认识情况的调查。
37、对你居住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识情况的调查。
38、对你居住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调查(如开展的形式、效果等)。
39、对你居住地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和践行活动的调查(如开展的形式、效果以及群众反映等)。
40、对你居住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的调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41、对你居住地人们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活动情况的调查(如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
42、对你居住地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情况的调查(如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反对封建腐朽落后文化,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
43、对你居住地人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情况的调查(如继承发展传统伦理观念、传统美德,以及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情况)。
44、对你居住地人们对诚信认识的调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
45、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46、对你所居住地(农村、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47、对你所居住地的居民自办文化(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的调查。
48、你所居住地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工艺、民俗体育、古语言及古文字、各胜古迹)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
49、对你居住地运用正确思想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情况的调查(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
50、对你居住地对互联网应用和管理情况的调查(如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等)。
51、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52、对你居住地群众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调查(如居民自办文化,对传统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53、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如有无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等问题上采取的活动及效果等。)
54、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5、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56、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57、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58、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59、当地社会捐资助教情况调查。
60、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毛概第六篇
《2012年邮电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概论)》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概论》课程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30年多来的巨大成就和对“十二五”的展望为主线,以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自身发展五大类为基本内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服务大众、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由院团委安排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调查)实践活动。
四、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10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建议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区)县镇(街道)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提出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要照几张能证明自己参与实践(调查)的照片,比如在调查的几家企业大门前留影,并将照片放在封面上相应区域打印出来。
5、居住地相近的同学可以自行结组、明确分工、合作完成调查报告,但是调查报告必须个人独立完成,不能雷同。
6、开展社会实践(调查)需要认真填写《<概论>课程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
7、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
8、调查报告成绩由指导教师(任课教师)根据报告完成质量评定分数。
9、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统一用A4纸、小四宋体字打印。(封面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
(3)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4)自行打印《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阅意见表》(附件三)附在报告正文后。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6)材料顺序:封面、正文内容(正反面打印)、《<概论>课程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阅意见表》。
10、开学第一周周二下午2:00——4:00,各班学习委员将本班社会实践(调查)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收齐并按学号先后顺序排列后交给思政教研室(3教学楼3509教室斜对面),逾期不予受理。开学初有外出实习任务的班级可提前将所有材料收齐后委托老师或同学代交。联系人王老师15827510220、黄老师13659810335。
11、各班学习委员按班级学号先后顺序填写《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汇总表》(附件四)电子版并将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并交思政教研室。学习委员下载并打印《暑假社会实践(调查)诚信承诺书》(附件五)供自愿在承诺书上签字的同学签字。
五、参考选题
(一)和谐社会类
1、教育方面
(1)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2)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3)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当地社会捐资助教情况调查。
(5)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6)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7)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2、就业方面
(9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情况调查。
(10) “蚁族”情况调查。
(11)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12)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13)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14)当地政府对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情况调查。(担保贷款、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
3、收入分配方面
(1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16)家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原因调查。
(17)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来源、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18)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9)“绩效工资”实施情况的调查。
4、社会保障
(20)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21)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
(22)对你所在地贫困户的调查。(他们的生活状况、所在地政府扶持情况、社会资助情况、脱贫措施)
(23) 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2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25) 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26) 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情况调查。
(27) 当地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情况调查。
(28)参加商业保险情况调查。(人员、年龄范围、险种等方面)
(29)当地慈善事业情况调查。(机构设置、捐赠人员构成、捐赠对象、捐赠物品范围)
(30)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31)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5、医疗卫生
(32)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33)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6、社会管理
(34)当地中小学生安全情况调查。
(35)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
(36)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37)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38)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39)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二)自身发展类
1、大学生就业问题
2、大学生低碳意识的培养
3、大学学校创新教育调查
4、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5、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毛概第七篇
《2013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试题之一答案》
上一篇:玄幻小说经典诗句
下一篇:为什么家里网络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