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网络工程师】
省投资集团2016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2016 年是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之年和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围绕集团公司“创新机制,做实业绩,理顺管控,提升能力”的总体要求,集团办公室信息中心将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适度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集团一体化企业级网络平台。整合信息化硬件资源,打造面向集团成员企业的一体化云计算平台;完善内网门户,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统一管控平台基础设施。
一、建设目标
深入开展集团公司2016年度十大重点任务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2016年信息化预算,保障年度KPI任务顺利实现的总体要求,顺应新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手段为集团总部与下属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提供技术支撑,实现集团“控制、协同、互通、共享、服务”职能并重,基于信息化构建集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模式,逐步将集团总部打造成为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信息化对集团全局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 基本框架
2016年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依托于已有信息资源,按照显示、应用、硬件资源三层模式构建,同时建立强化信息化管理、安全、技术和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夯实信息化基础。
(一)统一门户。
完善内网办公门户相关功能,通过门户网站、移动APP、微信企业账号等渠道,以统一账号的方式,以网上留痕为目的,面向部门和子分公司提供以流程审批为重点的各类信息化服务。
(二)统一管控平台
打造集团公司管控平台基础设施,构建集团公司统一数据交换系统,实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系统、经营分析系统、投资项目管理等业务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实现集团公司和附属单位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实时交换,建设全公司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对公司人员、组织、业务流程实现一体化信息化管理。
(三)统一硬件平台。
统一网络平台。夯实集团公司信息传递通道,建设以集团公司总部为核心,连接裕安、深安、置业、租赁、保理、小贷以及徽商期货等下属单位的一体化企业级的网络平台,按照国家信息安全3级等保标准,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统一云计算平台。采用虚拟化等先进技术,整合集团信息化硬件资源,建设面向集团总部和子分公司的信息化计算
资源一体化平台,为各单位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专业服务,提升信息化项目建设效率,降低信息化投入。
(四)三大保障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参照国家和相关部委的信息化标准,从应用体系、技术体系、信息资源体系、业务流程管理等几个层面,制定集团公司一体化标准化体系,建设集团公司技术和业务标准,避免集团公司内部盲目和重复建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规范和促进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
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网络认证信任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覆盖信息化需求、项目建设、系统运维、后评估等各个阶段的信息化建管维保障体系。
三、建设原则
(一)科学规划,统分结合。加强统筹规划,设计科学完整的集团公司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和标准体系,总部、各下属公司按照规划的统一架构和标准逐级逐层实施,分步落实管理要素流程化电子化和经营数据逐级接入,实现全集团投资业务管控一体化。
(二)整合提升,共建共享。以标准化、开放性、可扩展性为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存量信息化资源,拓展、延伸、完善已有平台的功能,逐步搭建集团公司统一的技术平台,
打破部门、子分公司服务资源和信息系统的条块分割,实现财务、人力资源、经营、风控等数据的汇聚和共享。
(三)需求导向,急用先行。围绕企业和部门的实际需求,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着眼于让集团内需求最为迫切的信息系统,开展系统设计与项目建设,既要保证建设成本低廉又要使得应用系统便捷易用。
(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结合落实管控要素工作,根据集团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合理设定工作步骤,把握轻重缓急,狠抓关键环节,推进试点示范,逐步提升集团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的覆盖面和应用深度。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集团公司信息化现状调研需求分析
集团公司信息化现状调研需求分析是信息化工作中信息中心与各业务系统使用单位间一个互动的过程,沟通信息中心的想法与思路,对成员企业平台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访谈,获取各单位网络和信息资源使用现状、信息化建设需求,以及集团内网改进需求,这是全年各项任务的基础。
具体包括以下工作任务:
1.企业网络现状评估;
2.信息资源现状评估;
3.集团部门与子分公司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4.内外网改进需求分析。
(二)“十三五”信息规划编制
“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编制是立足集团公司现状、面向未来三到五年,按照集团业务发展战略要求,经过层层分析研究设定得到IT战略目标、建设原则、重点任务和实施措施,以及具体信息系统设计、投资估算、和IT治理机制完善建议的系统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工作任务:
1.编制纲要;
2.完成草稿;
3.部门内讨论与领导汇报;
4.完善成稿。
(三)优化提升集团内网门户
内网门户是日常办公平台,通过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统一登录,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由集团总部集中部署,建设目的是实现内部门户及移动门户统一展现,简化信息化展现层的架构。
具体包括以下工作任务:
1.完善移动办公平台,建立移动APP应用;
2.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内网门户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统一登录;
3.完善总部业务活动电子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
2016年信息化扶贫专项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关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为目的,切实提升我市贫困村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二、总体目标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到2016年,农村家庭4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90%;到2020年,农村家庭12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
2、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16年,全市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宽带接入基本解决;到2020年,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
3、贫困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全市扶贫信息服务系统;每个村至少确定1名有文化、懂技术、能服务的信息员,为村民提供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电子商务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加快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入乡进村,降低贫困地区信息入户门槛和使用成本,提高贫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在贫困地区村镇部署公共信息服务终端。推进移动通信弱覆盖补点和贫困村信息通信建设工作,提升偏远山区特别是自然灾害易发地的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向贫困地区覆盖,逐步实现3G、4G信号城乡全覆盖和电信、广电、互联网三网融合,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提供信息服务支撑。(责任单位:市工信委、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广电网络公司)
(二)推进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教育云”项目建设,推动教育信息服务向贫困地区覆盖。重点扩大宽带网络在农村中小学、职业学校等村镇公共服务区域的覆盖面,全面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宽带接入问题。加强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校信息化设施的支持,加快校内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逐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城镇名优学校向贫困地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缩小城乡教学差距。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
(三)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依托96333群众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扶贫和移民网、农业和粮食网、农网等现有资源,建立市扶贫信息服务系统,把全市贫困村、贫困户和市、县、乡三级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对口联系的详细数据精准录入数据库,实现联络服务信息全覆盖;同时把贫困户、贫困村的贫困信息、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等进行对接共享,为社会力量扶贫和贫困户提供帮扶通道、政策咨询、答疑解惑、专业技术查询等服务。整合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市场价格等涉农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适用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生产生活遇到的问题。加强贫困村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拓展信息服务站点“村务公开”、“便民服务”、“学习培训”等功能,提升信息服务站点服务水平。推广普及农技宝等手机应用,在线向农业专家咨询相关问题,及时接收农
事提醒,实时查询农产品价格,线上进行农产品买卖,通过信息技术帮助脱贫致富。(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工信委、市“三送办”、市委农工部、市农粮局、市果业局、市科技局、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
(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加快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村、示范店和示范龙头企业,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手段、拓宽采购、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扩大电子商务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实现线上与线下交易的融合,带动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与标准化。推进贫困村邮政网络建设,支持邮政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农村e邮”)做好农村电商配送工作,在农村养老院、农民新区等建立便民服务站,依托已有电商平台,帮助农民把土特产品卖出去,使农民通过互联网改变生活、发家致富。多渠道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重点对农村残疾人员、贫困农民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及技巧、网购操作等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并鼓励电商企业聘用该类人员。(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
(五)开展贫困地区信息化培训活动
加大对贫困村农民信息技能培训力度。市、县二级农业部门、人社部门、商业部门、通信运营公司等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充分利用现有培训项目,在贫困地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活动。要以集中培训或远程教育的方式,培训各村农业信息员,使他们学会电脑和网络应用,掌握农技宝、农技通等手机应用App的信息采集、发布、查询等功能。要组织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从事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服务,拓宽农民信息化培训渠道。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农村中青年等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操作水平,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有效带动贫困村农民信息就业、信息创业,走上信息致富道路。(市委农工部、市农粮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市各责任单位要把贫困村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认真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市、县二级信息化扶贫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加大资源投入
各县(市、区)、市直、驻市各单位要逐步加大对帮扶贫困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各项建设有效落实。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单位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宽带网络和通信设施的部署与升级改造,加快贫困地区宽带及通信信号的覆盖。鼓励和引导软硬件制造商、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科研院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化力量共同参与帮扶贫困村信息化建设。
(三)提供优惠政策
各县(市、区)和市有关单位要在农村信息化政策制定及落实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针对农村贫困户,可通过政府补贴一部分,通信公司优惠一部分的模式,以公益为先、自主选择、不增加困难户负担为原则,制定专项通信业务营销政策,鼓励贫困农民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服务。
(四)注重实施效果
结合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推广农民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服务产品。注重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确保各项建设保质保量完成。
2016年-2020年XX市“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为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 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 2020 年)的通知》、《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 省“十三 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和《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XX 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结合XX 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 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提供公共服 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 生产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由党委统一领导、 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目前,全市有17 个城市街道、112 个乡镇、251 个城市社区。 “十二五”期间,各县、区、园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十二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XX 省人民政府关 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X 府发〔2011〕7 号)和《中 共XX 市委办公室、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 市建设和 谐社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X 委办发〔2011〕11 号)、 《中共XX 市委办公室、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 市农 村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 年)的通知》(X 委办发 〔2011〕16 号),社区服务体
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社区服 务设施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市建有县、区社区服务中心7 个, 建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7 个,建有乡镇社区服务中心51 个。各 社区基本上设有警务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劳 动保障站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8.3%。
二是社区服务 内容不断拓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社 会治安等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向社区覆盖,社区志愿者注册登 记制度广泛推行,社区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 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再生资源回收等便民利民服务 项目及超市、菜场、早餐等服务网点逐步进入社区,方便了居民 生活,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三是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依法 选举产生一批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社区 工作人员,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愿意为群众服务的 居民走上社区工作岗位。截至2015 年底,全市共有1389 名社区 工作者。有7.6 万名社区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服务各领域,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
四是社区服务方式不断改 善。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方便快捷地满足居民 多样化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开展项目补贴 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 动,增强了社区服务活力
和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
五是社区服务 制度环境初步形成。围绕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工 作以及社区卫生、社会救助、劳动就业、文化教育、社区服务设 施建设等内容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县、区、园区也相继出台了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政策措施,社区服务的政策逐步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越来越重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强。
实践证明,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全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全市仍有30 个社区未建社区服务站; 有8 个街道未建社区服务中心;有128 个社区服务站的面积低 于300 平方米;有9 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低于800 平方米; 全市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仅14.5 平方米,与国家 规定“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 平方米” 的要求尚有不小差距;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亟待提高,结构 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亟待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 志愿互助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十三五”时期,随着“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 城乡进程逐步加
快,我市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区 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 发展高度重视,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转型、 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 大量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区转移,社区居民的服务 需求日趋个性化、多元化,社区的“兜底”功能作用日趋明显, 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已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市情、统筹城乡、加快发展,逐步建立面 向全体社区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 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 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以社区建设推动 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城乡 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居民的服务 需求为导向,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真 正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2.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政府在 规划制定、政策
引导、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确保社区服务的公益性和便民利民特点,增强社区服务可持续发 展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 区服务,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中的作用。
3.统筹城乡,整合资源。统筹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充 分发挥现有服务设施和网络作用,逐步整合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有关的资金、项目和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防止资源 浪费。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三有一化” (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工作,与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注重社区 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 制和共驻共建机制,发挥综合效益,增强服务功能。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要全面谋划、科学布局、注重长远、整体推进,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既要把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统一要求,又要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分类指导,力戒形式主 义。
(三)发展目标。
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出发,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 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社区服务 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到2020 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 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
论 文
题目:谈谈自己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编辑:梅国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不仅已经成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在此背景下,针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进行了研究,报道了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论述了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方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各单位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益及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企事业单位;现状;建设;工作效益
浅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一、概述
1.1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向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比较广义而且模糊,对信息的含义没有明确的定义。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使人们开始探讨信息的准确含义。
1.2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十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是: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效果,使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管理水平、经济运行质量和
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取得明显进展;推动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促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充分、有效的利用;信息服务业形成规模,社会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初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模式创新,互联网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围绕信息获取、利用和控制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保障信息安全成为各国重要议题。但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所拉大,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信息安全工作的战略统筹和综合协调不够,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防护能力不强,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给信息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1.3信息化和信息社会
信息化和信息社会随着融合了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全面进入千家万户,使得信息共享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激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活跃的生产力,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物质、能源与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人类开始从主要依赖物质和能源的社会步入物质、能源和信息三位一体的社会。信息技术是当代人类最活跃的生产力,正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各种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它们支撑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科学研究、网络教育、能源、通信、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必须的重要资源。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和重视未来的信息社会,发达国家借助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本国产业结构重组,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我国社会在思想文化、基础设施、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多元结构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必须按照国家既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引导和强有力的约束。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践中,存在大量全局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目标,建设基础设施、全面提高产业结构和国民素质、实现观念和体制的转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全局的、长远的、基础性的任务。
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取得一系列成就
(一)自20世纪末,信息化建设有了良好开端。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采用信息资源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利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推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在“九五”、“十五”期间都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战略任务,并把国家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目标之中。2002年以来的四届全国信息化发展论坛的目的都是围绕国家信息化建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政府积极推动和引导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国家制定信息化发展的宏伟战略,这为经济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二)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昆明路政支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信息化建设状况并不理想,整体水平不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有待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法制建设。
2.2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昆明路政支队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信
息化项目建设、网络建设、路政移动执法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建设完成。
首先,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办公效率,为建设路政执法提供必
备的管理条件。
其次,增加了科技含量、降低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路政执法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再次,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加大监管的力度和手段,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打造透明政府;路政执法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路政执法信息化则能够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经济的交通出行服务。
2.2.1信息化建设初期
2010年底,昆明路政支队的领导组织科技科工作人员,到各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分别对信息化项目建设、网络建设、OA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学习,并对信息化建设制定了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方案。
2.2.2信息化建设中期
2011年中旬,为了顺利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我单位针对一些老旧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提高我们整体的工作效率。
2.2.3信息化建设后期
2012年初,我单位对机关大楼的办公网络再次进行改版升级,网络线路进行重新铺设,网络速度的扩容,并且对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试用,在5月又进行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云南省各路政办公网(内网)的集成,成功实现无纸化办公。较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信息共享、协同办公部门实行无纸化办公,降低工作成本以及资源的浪费。
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不足且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是事业单位的一个较大的投入,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软硬件,当然维护和管理工作也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撑总体来讲周期长、投入多。企事业单位局限于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高层领导急功近利,对信息技术期望值过高,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明显提高,就会迅速截断资金投入,显然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2016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adend--2016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在xx市统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xx区统计局全体干部职工积极配合下,XX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会议精神,积极创造条件,真抓实干,做好统计信息公开建设工作,我区统计局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一把手亲自抓
如果没有领导重视,工作就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绩。统计信息公开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推进我区统计信息公开建设,局长居中调停,亲自组织,成立了统计信息公开建设领导小组,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专业统计人员为组成成员。此举加强统计信息公开建设的领导,促进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我局干部已经实现人手一台电脑,从硬件调配方面满足了工作需要,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我区已制定了《望城区统计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望城区统计局计算机网络机房管理制度》,上网用户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制度。除了相关制度外,给每一台计算机配备了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加强办公室日常防盗管理,配备了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电路安全。由于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管理严格,统计信息化稳步推进,不断完善。
三、局域网建设和设备更新
今年元月份,我局搬迁进新办公楼,通过政府采购招标形式,重新组建了单位局域网、配置了闭路电视、笔记本电脑、高档台式电脑、ups稳压设备、激光打印机、移动硬盘等,为确保工作中的数据处理、数据备份和机器维护等统计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局拥有各类微机31台(其中服务器2台,手提电脑1台),投影仪1台,3kva不间断电源1台。全部电脑已完成局域网连接,全面完成乡镇统计站vpn内网接入工作,做到统计资源的共享,且在不断完善现有的局域网络,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实现数据传输与市局的对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四、数据处理与管理
积极为专业统计报表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做好网络设备和单机的维护,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并对微机进行全面查杀病毒工作,保证各专业统计工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上报市局的数据文件无毒上载,定期要求各专业将专业数据资料和各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备份,确保全局统计数据资料的完整与安全。
五、存在的问题
技术力量薄弱是影响我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现我局绝大部分干部职工对计算机知
识大都了解不多,仅仅能应付一般操作使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工作如局域网络维护、电脑自查、信息报送等都落在一个人身上,计算机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2016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20xx年上半年征管科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征管科在市局计算机管理处、县局党组的领导下,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围绕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把握重点,着力打造知识共享工程,构建高效运作工作平台,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下面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特点对上半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找出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一、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县局到税务所广域网络改换工作。县局到各所总共10网点的网络运营网由广电改为电信后,网络通信故障大为减少,局内网络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上半年因网络线路故障的原因引起的网络通讯故障仅3起,且都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
2、完成内网与外网的完全隔离,开通机关大楼21个网点光纤上互联网,其余各税也通过adsl方式相继开通互联网,各单位查询资料、获取最新信息的问题得到解决;
3、完成到市局网络双线路改造工程。改造后的网络到市局带宽由由2m增大到8m,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且双线路互备份,出现故障后自动切换到另一条线路,确保了到市局网络24小时无故障不间断运行,到市局网络改造后县局上市局网没有出现一次通讯故障;
4、整合机房服务器功能,合理配置机房资源。一是今年以来相继对县局ftp进行分类整理,开设临时存放和全局共享文件夹,临时存放文件夹解决了部门间文件临时传递只能通过办公室周转的问题,避免临时文件(相片等)存放散乱,长期得不到清理,占用大量磁盘空间,影响服务器运行性能;全局共享文件夹主要是将全局共用的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各类应用软件及各种软件使用说明及期使用手册集中存放,解决以前此类公用信息分布于各个科室,不利于基层单位甚至本部门使用人查找和使用;二是开通数据备份ftp(单位内部ftp)服务器,解决各单位数据文档的安全存储(备份),作为县局ftp的有效补充;5、事前预防,加强监控,网络安全管理上新台阶。一是督促全局内网所有电脑安装由市局统一配备的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不留死角,并加强监控,发生问题机及时通知处理;二是用好市局下发给我局的防火墙、防入侵检测等网络产品,通过每天的数据流量监控、统计分析,实现了网络安全预警、问题及时发现、事故及时处理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我局网络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半年通过网络监控发现问题计算机10次以上,每次都在安全问题大规模爆发前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理,避免病毒的大面积感染和网络中断;下半年拟对问题计算机(不关机/杀毒软件报警/异常发包)进行定期通告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实现增多事前管理、减少事后管理;
6、用好市局下发的vpn资源,用vpn方式实现了远程办公。目前已对局领导、人教科、【2016年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办公室、计财科以等特殊重要岗位通过配备vpn实现了家庭远程办公,为解决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今年以来多次发生带病毒到局内网络,由此引起局内网络多次安全事故的问题,拟对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采用vpn方式通过互联网进入市局运输发票服务器进行进行拷盘/写盘操作,通过这一方式将有效解决运输企业带病毒的网络安全问题;
7、软件运行维护工作进入正常状态。由于以前搞信息化建设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致使去年因人员变动后工作出现脱节,今年以来配合计财科完成了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预算款编码的更新,以及完成了对煤碳基金、网上办税等程序的升级,保证了ds2.0程序的正常运行;
8、初步完成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技术知识资料的整理,知识的归类归档,解决了因岗位变化、人员调动等情况引起的技术、管理脱节问题,实现岗位的知识共享。上半年主要完成对县局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服务器资料、网络布线工程、服务器重要参数、软件安装运行技术文档、重要岗位机器数据备份、计算机设备档案等方面的归类存档工作;
9、计算机日常维护模式实现远程维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目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兼职的情况下,县局计算机管理人员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只要与县局网络保持畅通,就能实现远程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这一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前计算机出现小故障要到现场进行维护的老大难问题,为单位节省费用,为基层计算机使用人员节约了时间,这一点得到基层人员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10、改变计算机设备管理模式,实现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实行这一管理模式后将大大减少计算机随意调换,不爱护公共财产,以及不注意电脑的日常维护等不良习惯,延长公共财产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效率;【2016年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11、计算机设备管理进入有序轨道。一是上半年对淘汰下来的废旧电脑进行了及时处理变现,程序公开、公平,最大限度的使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二是完成对培训室电脑的升级安装,培训室电脑全部更新为奔四机,安装电子教室教学软件,培训室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三是合理配备计算机资源,上半年分别为东、西城所配备两台质量较好的激光打印机,更新局领导打印机,合理调配收回可用的打印机,使资源得到整合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算机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在信息化建设日显重要的今天,我局计算机管理人员不增反降,县局计算机管理员目前只有一人明显不足;基层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分配不合理,有的单位有两个或以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而有的单位却很难选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管理员,导致计算机维护工作全部依赖局里;
2、计算机专项经费使用不合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每年县局以每台电脑500元的维护经费拨付给基层单位,但从了解的使用情况看,有的单位计算机专项经费用于计算机维护方面的费用却很少,以各种明目挪作他用,计算机出了本应由基层单位自己解决的故障总是依赖局里来解决等等问题;
3、县局每年没有对计算机相关设备进行统一维护。对县局机房、各税务所机房、网络设备、网点、针式打印机等重要部位、重要设备每年没有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清洁、检查、维护,往往就是等到出了问题后才去排除解决,造成维护滞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甚至造成设备浪费;
4、考核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一是由于没有好的考核机制和责任界定导致网络安全事故频发,今年以来西城所因运输企业拷盘引起的网络安全事故的责任问题无法界定,导致多次发生病毒带到全局网络,影响到全局正常的办公;二是县局制定(转发)的文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年初征管科转发市局关于内外网完全隔离的文件,并提出了转发意见,但真正在实施时按文件规定在开通互联网之前向征管科报批备案的只有两个所,其余三所有两所已经开通县局没有向县局报批,另一所甚至将内外网接入一台机器没有完全实现物理隔离,且没有向县局作任何说明;
5、部分人员工作缺乏责任心,计算机设备使用不合理,浪费严重。今年以来县局通过对各单位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情况进监控,发现计算机经常下班不关机,计算机、打印机人为损坏现象屡有发生,打印机随意打印或无用打印导致打印机故障频发,有的税务所打印机未到使用年限却故障频频,多次申请购买或更换新打印机,有的甚至提出过分要求,比如放着好的打印机不用,非要使用双面的打印机不可;
6、培训工作做得不好、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力度不够。上半年培训室设备已经更新换代,开通了电子教室,能随时保证30台以上的计算机正常使用,但使用率低,培训质量不高,包括计算机管理员在内的培训今年都还没有进行。由于计算机方面的培训仅限于县局的业务培训,对针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日常维护的知识没有进行,导致大部分人对工作出现一些简单软硬件故障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借助计算机使用技巧来帮促税收工作了。
7、计算机与征管工作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信息化辅助征管工作成效不大。上半年由于人手及本身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事情杂的情况下,屈指可数的是仅在国地税信息比对中做了一些工作,其它与征管结合的工作基本未涉及,导致与征管工作的结合得不好,未能发挥信息化技术促进税收征管的应有作用。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1、对机房线路进行改造,对机关大楼、基层单位机房、网点进行统一维护;
2、对税务所打票用的针式打印机请专业打印机维护人员进行一次统一维护;
3、加强数据备份管理,特别服务器数据的冷热备份、异机备份、异地备份,以及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数据安全;
4、修订《计算机设备类管理办法》,明确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增加对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管理内容,增加县局机关科室计算机管理员和税务所计算机管理员a、b角制度;
5、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界定网络安全事故责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6、建立内部交流平台(rtx),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内部的交流与协作;
7、开展一期针对基层计算机管理员的计算机日常维护操作培训;
8、对计算机专项经费的使用是否应有县局计算机管理部门的参与,考核制定可行性方案;
9、为ds3.0上线积极作准备。
篇二: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一、求真务实,实现由急躁冒进到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的思想转变
经调查发现,一些同志在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上存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分析原因,主要是把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看偏了,以为跨越式发展就可以超越现实,用不着扎实苦干和艰辛努力;把信息化建设看轻了,认为买几台微机,建立个网络,就实现了信息化;把现有的基础看高了,觉得机关办公有了自动化的雏形,部队训练有了模拟化的探索,政治有了网络化的尝试,稍加完善和整合就是信息化了。针对这各思想情绪,必须引导各级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双重历史任务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规律。一是要树立辩证的思想方法。既要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又要继承传统保持优势;既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又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既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又要协调发展整体提高;既要雷厉风行紧张快干,又要把握节奏稳步推进。二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搞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切实把战斗力标准落到实处。三是要强化夯实基础的观念。完成双重历史任务,离开基础建设这个平台,跨越式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必须自觉克服浮躁情绪和思想,注重在强根固本上下功夫,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抢抓机遇,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我党历来重视我军的军事变革,他多次用中国近代史的沉痛教训警示全军,指出近代中国,由于政治统治的腐朽,丧失了一些军事变革的机遇,总是走在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后面。这是我国近代长期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1998年江主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从现在到下个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紧要的。这个时期,是新的世界军事变革的初始阶段,只要我们看得准,措施得当,实际工作抓得很紧,就可能使我们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大大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许多新生科技资源尚未纳入国防储备和管理之中,国防建设总体结构的技术含量较低,以人力数量优势为主要牲和步兵分队为主体的后备力量结构,以粮、油、车等一般物资、装备和普通战备设施、技术为主的储备结构,以传统方法为主的指挥手段,难以适应未来战争高技术对抗的需要。紧随军事变革和军队建设两个根本
上一篇:2016最流行的词汇
下一篇:个人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