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网络工程师】
教务处发[2012]12号
关于开展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
教学质量网上测评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
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和考核机制,我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全体学生均利用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网上评教。现将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1、本学期参加网上评教的主要是、09级(本科)、10级(本科、专科)、11级(本科、专科、专升本)学生。每一位学生须由本人登陆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对其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测评的组织:学生既可以在测评时段内自己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进行零散测评,也可以在学校安排的机房进行集中测评。
3、测评时段和地点:测评时段为2012年5月28日—6月3日。其中6月2日-3日为集中测评时间,学校提供专门的机房用于测评。具体安排为:
(1)西校区
(2)东校区
(3)外出实践、实习、实训的班级请学生所在二级学院务必通知到每位学生于2012年5月28日—6月3日通过登陆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异地网上评教。
4、网上评教操作流程:
第一步:登录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第二步:2011级学生初始用户名为学号,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六位,其余年级学生初始用户名及密码均为学号; 第三步:登录后点击左侧菜单中的网上评教;
2
第四步:点击提交教学评价表;
第五步:在打开的提交教学评价表窗口,点击各未评课程对应的未评,对相应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完毕后点击提交;返回提交教学评价表窗口,再对其他任课教师进行评价,直至完成。
5、学生进行网上评教之后,教务处将利用我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对评价结果统一汇总(不含学生的个人信息),直接打印出来,集中反馈给相关二级学院(部)及教师本人。
6、各二级学院(部)须高度重视学评教工作,指定专人在以上相应机房内负责组织参评的班级、统计学生数、维持测评秩序,杜绝学生代测。各班级辅导员要确保每个学生在规定测评时段内完成网评工作。
教 务 处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3
教学质量网上测评及公选课选课的通知
非毕业班全体同学: 一、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和考核机制,我校决定从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利用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网上评教。现将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1、本学期参加网上评教的主要是08级(本科)、09级(本科、专科)、10级(本科、专科、专升本)学生。每一位学生须由本人登陆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对其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测评的组织:学生既可以在测评时段内自己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进行零散测评,也可以在学校安排的机房进行集中测评。 3、测评时段和地点:测评时段为2011年1月5日—9日。其中8、9日为集中测评时间,学校提供专门的机房用于测评。机房开放时间安排为:8、9日早上8:00—下午17:00,晚上18:00—20:00,具体地点为: 西校区: ①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在信息楼三楼301、303机房进行网上评教。 ②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在信息楼二楼第一机房进行网上评教。 东校区: ①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和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在东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行网上评教。 ②数学与统计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学生在实验楼314机房进行网上评教。 ③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工程学院的学生在工科楼B414、B410 、B405 、B501 、B505、 B401机房进行网上评教。 4、网上评教操作流程: 第一步:登录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第二步:以学生身份登录,初始密码为学号; 第三步:登录后点击左侧菜单中的网上评教; 第四步:点击提交教学评价表; 第五步:在打开的提交教学评价表窗口,点击各未评课程对应的未评,对相应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完毕后点击提交;返回提交教学评价表窗口,再对其他任课教师进行评价,直至完成。 5、学生进行网上评教之后,教务处将利用我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对评价结果统一汇总(不含学生的个人信息),直接打印出来,集中反馈给相关教学单位及教师本人。 6、各教学单位须高度重视学评教工作,各班级辅导员要确保每个学生在规定测评时段内完成网评工作。 二、经研究,我校2010-2011年第二学期为2008级本科、2009级本科、2010级本科(含专升本)学生开设公选课。 选课要求:2008级本科、2009级本科、2010级专升本、2010级英语专业本科同学任选1门课程。2010级非英语专业本科同学只能选修英语口语与听力这门程课,也可以不选,学校将会在以后的学期中继续开设英语口语与听力这门公选课。各学院学生原则上不能选修本学院开设的公选课程。每个学生只有一次选择机会,请慎重选择。 选课时间:2011年1月5日上午9:00 —1月9日晚上23:00。【宿州学院网络教务系统】
选课网址:,用户名和原始密码为学号,密码修改后忘记的请找本系教学秘书重新设置密码。请先仔细阅读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主页上的公选课选课通知,再进入系统选课。 选课注意事项:登陆后,首先对任课老师进行网上测评,测评结束后才能进行选课。单击菜单项“网上选课→选课→正选”,在课程范围下拉选定“主修(公共任选)”,单击“检索”按钮,即可加载相应页面。 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中英语口语与听力这门公选课的上课时间、地点及任课教师是为选课临时设定的,具体上课时间及上课地点下学期开学后另行通知。公选课每门课程选修人数低于20人,原则上不开课,需重选,重选人员名单及重选时间将于1月11日后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主页面公布,请同学们按时登录教务网络管理系统选课。 2010年12月30日
教务处
2010-12-31 09:45:50
教务处发[2012]25号【宿州学院网络教务系统】
补(缓)考通知
各二级学院:
现定于2012年9月15日(周六)进行上学期公共课的补(缓)考工作。公共课所在的院(部)9月25日前将公共课补(缓)考成绩交教务处教务科。
考试作弊的学生不予参加正常补考,其相关课程的补考放在相应年级的毕业考试后进行。实行学分制的年级按规定进行重修。
专业课补(缓)考工作由各二级学院从9月22日开始自行安排,9月27日前将补(缓)考成绩登陆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并将纸质成绩交教务处教务科。
学生必须带上考试证参加考试。
公共课补(缓)考名单各二级学院通知学生登陆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内部自行查询核对,若有遗漏,请于9月15日前到教务处登记相关信息,且勿耽误补(缓)考。公共课补(缓)考学生名单查询网址
公共体育课的补(缓)考工作由体育学院组织,时间安排如下:
1, 9月18日(周二)下午4:30-5:30。西区10、11级补(缓)考,地点:西区篮球场。
2, 9月19日(周三)下午:3:00-4:30。东区10、11级补(缓)考,地点:东区田径场。
详情见体育学院通知。
附:公共课补(缓)考日程
二0一二年九月十日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公共课补(缓)日程
注:2011专科《高等数学》、《微积分》由各二级学院安排补考
宿州学院信息化建设
“十三五”发展规划方案
(初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校园”为核心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成为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辟专门章节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深刻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皖政〔2014〕25号)文件精神,以建设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总体目标,立足当前实际,制定“十三五”期间我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
基于校园网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从无到有,逐渐丰富和完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历程,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
1.网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经建成连接两个校区的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IPv4/IPv6双栈校园基础网络,覆盖除学生宿舍以外的全部教学、科研、家属区域。校园网拥有教育网、移动、电信、联通四个出口链路,总出口带宽1G,无线校园网已经实现对部分公共楼宇的覆盖。
截止到2015年底,校园网信息点3000余个(不含学生公寓),实名认证的注册用户数近20000余名。铺设各类光电缆超过30公里,部署网络交换机数量300余台,两校区之间租用电信裸光纤直连互通。建成专业化的网络和数据中心机房一座,统一管理的公共服务器近30台,专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的网络存储空间超过40TB。
2.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具备一定基础。立足校园网,提供稳定的门户网站服务、DNS 服务、认证计费服务、Email 服务、VPN 服务等公共基础服务。教学科研资源方面,建设了包含10490门全球开放课程、全国精品课程、清华精品课程、视频资源的“清华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库,150余门尔雅视频公选课,历年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自行建设的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MOOCs课程等,电子图书资源已达106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6个。文化资源方面,为全校师生提供IPTV(网络电视)等特色网络文化资源服务。
3.门户网站成为学校主要展示和交流渠道。宿州学院门户网站是校园网的首批应用项目,由网络信息中心自行开发和管理,建成已有近10余年历史,历程了四次改版,功能不断完善,在促进信息公开、网络办公和对外宣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将新闻网与门户网站进行互嵌,强化了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此后,又重点推动了各二级部门网站,以及本科教学评估、质量工程、信息公开、文明创建、教育思想大讨论等专题网站和互动栏目的建设,促进校务信息公开,强化门户网站对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服务职能。目前我校门户网站日访问数超过2万次,是学校对外最主要的窗口和平台。
4.建设了一批部门级应用信息系统。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学校各项业务系统逐渐建立。网络教务管理系统构成了我校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体系,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环境,数字图书馆已形成了图书的采购、编目、查询、借还等全程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图书管理系统、移动图书馆等管理应用平台。此外,数字迎新系统、学工管理系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了学校资产、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基于校园网的“一卡通”系统即将进入全面实施应用的阶段。
5.初步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在建设校园网和应用系统时,安全管理体系也逐步建设。成立了由分管领导、学科专家、网络管理部门组成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宿州学院网络信息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宿州学院信息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宿州学院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宿州学院校园网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校园网管理机构体系、总
体规范、监管方式、职责划分和安全保障的具体措施,初步形成了校园网“校、院(部)、个人”三级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省内外许多兄弟高校都着手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成效显著。对于我校,虽然信息化应用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建设力度不够,信息化发展步伐较慢。主要问题表现在:
1.实施策略上:全校层面的整体规划制定较晚,没有形成统一的推进机制。学校信息化建设十多年来(自1999年校园网建立),直至2014年才从学校层面制定了数字校园和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专项经费支持不足,长期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各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编码标准,数据来源多样,信息各成壁垒,就必然出现“信息孤岛”,并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现象。
2.实施方法上:重建设轻管理,运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对教学、科研、管理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但自身的管理维护能力明显滞后,维护技术人员不足,二级部门信息化管理队伍更是缺失。导致学校整体信息化运行维护能力还不高,各类应用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维护不能及时到位,故障发生的概率较高。
3.建设效果上:总体水平低,与学校定位不相称。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与省内同类高校仍存在较大差距,对“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的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当前,国内多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数字校园的“第二代”、“第三代”阶段,而我校基于信息系统整合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全实现校级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和交换体系,“信息孤岛”现象还很突出,这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三、“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指导,从加快学校“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出发,适应当代师生对数字校园的强烈需求,坚持以下原则,实现我校信息化的超越式发展: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具体项目,保证规划的逐步落实。
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根据统一规划部署,促进全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领域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同时避免全面铺开,抓重点项目,提高有限建设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示范效果。
需求驱动,务求实效。立足学校各部门具体业务需求,满足师生教学和研究对数字校园的需求为根本导向,只有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才能真正生根。
立足高端,跨越发展。坚持网络“扁平化”,计算“云端化”的理念,高起点制定发展信息化规划,尽可能引入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充分发挥我校后发优势,争取技术、管理机制与经费到位,实现我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四、“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构建以“云服务、云计算”为核心的资源虚拟化、管理集中化的公共计算环境,实现信息全方位获得和共享;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项业务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同时建设稳定、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为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的支撑,最终实现与学校整体定位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五、“十三五”规划建设内容
(一)建设完善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
1.全面建成先进的下一代校园网。校园网对全校建筑的覆盖率保持100%,师生校园网入网率超过100%。两校区实现两条光纤直通互联和互相备份。校园网主干带宽升至10G。IPv4链路的出口带宽达到8G,利用率达到70%;IPv6出口带宽不低于2G。实现校园网的IPv6普遍访问和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完善教育网、公网多链路的负载均衡、安全管理,实行多种精确的带宽和流量控制策略,切实提高网络运行管理的专业水平。
2.大幅度提升无线校园网建设与管理水平。无线网覆盖全校全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的所有建筑,以及校园内主要室外空间。引入和逐步普及4G、802.11ac技术,扩大无线校园网容量,实现无线用户的应用快速漫游功能,使上网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适应多种智能终端自由接入,实现普遍时段、普遍地点、多终端的移动上网。实现有线/无线网的一体化安全管理。
3.探索拓展新技术条件下校园网功能。基于CNGI网络的推广,探索IP技术、4G、5G及“物联网”技术条件下,对校园资产、设备和能源调度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跟踪管理,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校园安全监控,打造一个绿色、低碳、智能的数字校园网络环境。
(二)建设高效节能的云数据中心
1.建立全校集中的云计算服务中心。采用虚拟化、集群等技术和高性能计算集群设备建立面向全校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着力解决当前学校各部门服务器计算资源分散、利用率差、高耗能、高空间占用的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耗能、管理运维等成本,面向部门和用户提供公共性和个性化的计算资源基础服务。
2.构建学校公共网络存储系统。包括满足学校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要的大容量、可扩充、可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离线备份系统和异地容灾中心,确保学校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备份。网络存储空间不低于500T。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面向部门和用户的个性化存储、网络空间以及公共网盘等,为实现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习提供条件。
(三)建设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支撑平台
1.制定统一标准与规范。统一标准是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信息孤岛”的前提。“十三五”期间,建立包括《网络信息工程建设规范》、《信息系统开发及数据交换标准》、《信息编码标准》等全校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2.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人、财、物、业务信息等各类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切实解决现有各部门数据来源不统一的问题;建设全校公共数据平台,构建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数据共享,以及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
3.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各信息系统统一的授权机制及一套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解决各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口令不统一的问题,使用户只要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授权访问的所有信息系统。建立学校CA认证系统,建立健全我校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四)建立专业高效的信息技术管理服务体系。
宿州学院学生成绩考核办法
(2005年8月12日院长会议审议通过)
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培养规格,特制订本办法:
一、命题原则
考核命题必须坚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覆盖教材的主要内容,既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要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保证学科教学质量。命题原则如下:
1、命题内容限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
2、试题的难易程度要合理。一般基本题约占60%,综合运用题占30-35%,难度较大的试题约占5-10%。基本题应以数量多,类型广、覆盖面大为特点,把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综合题和难度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3、试题份量要适中,一般应以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容题完毕为宜。
4、试题的表述明确、清晰,不得有歧意。
二、拟定试题
1、试题由任课教师拟定,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审定签字后,按试题模板印制好后于考试前两周交教务处教务科按保密要求复印。
2、教考分离课程的试题拟定由系和教务处协商处理,必要时可以请外校教师拟卷。
3、考试课程应拟定两套难度相当的试卷(A、B卷),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考前由教务处决定采用一套用于考试,另一套封存,留待补考时使用。参与命题、制卷及保管的有关人员应对试题严格保密,失密者应追究责任并严肃处理。
4、同一要求、同一进度的课程,期末考试一般由教研室或系组织统一命题、统一拟定答案和评分标准,统一考核时间,采用相关教师集体阅卷的方法,统一评卷。
5、各系对各门课程历年的命题,应有计划收集整理,逐步建立试题库。凡有试题库的课程,应使用试题库命题。暂时没有试题库的课程,要逐步实现每学期有一门新的试题入库。有条件的课程,应逐步向标准化考试过渡。
三、考核形式
1、考核形式可根据课程特点、班级人数,采用笔试、口试、笔试口试结合,开卷、闭卷、开卷闭卷结合的方法。某些实践性课程(如实验、野外实习、社会调查、艺术实践等)可根据课内外作业、平时测验、学习或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定学期成绩。
2、允许和支持教师进行考核方法的改革,但教师提出的考核改革方案须事先征得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的同意,并经教务处审定同意后付诸实施。
四、考核时间
1、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每学期中间可以安排一次期中考试,期中考试不安排停课复习时间。每学期结束前两周为学期考试考查时间,考查课程一般在考试前结束。
2、每学期期中考试的课程、考场、日程、监考教师由系科统一安排,并在考试前一周将课程、考场、日程、监考教师报教务处,以便学校安排巡视。
3、每学期期末考核的课程、考场、监考教师仍由系里安排,但教务处统一安排考试日程。考核日期不得随意变动,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变动,须向所在系提出并报教务处同意。
4、每门课程的考试时间,闭卷笔试一般为120分钟;开卷笔试,属考场内限时性的,一般不超过150分钟。
五、考核资格认定
1、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考核成绩记入成绩记分册,并记入本人学籍档案。
2、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课终考核:
(1)在全程考勤情况下,学生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的;
(2)在抽查考勤情况下,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抽查考勤总数的1/3者;
(3)未按规定完成作业、实验的。
以上不准参加考核的学生,成绩按零分论处,名单由任课教师提出,交系主任审定后报教务处备案。
3、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试,须事先向本系申请,经系领导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可予缓考。其成绩按正常考试归档。
4、凡擅自缺考或考试舞弊者,课程成绩无效以零分计,不准参加正常补考,并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但如确有悔改表现的,经教务处批准在毕业前可以给一次补考机会,在成绩栏内注明该门课程“作弊”或“旷考”字样。
六、组织实施
1、教务处统一安排试卷的选定、印刷、封存、分发和全校公共课的考场安排工作。
2、各系负责安排系内课程的考场、监考教师。考场内应实行单人单桌、张贴座号、分单、双号入座进行考试。
3、各系应选派作风正派、原则性强的教师监考。30人以下的考场每考场2人,30人以上考场应每考场3人。
4、考试期间,每系每天须有一名系领导值班,负责处理考试中的有关事宜。
5、学校将抽派教务处及有关部门组成考试纪律检查组,对各系考场进行检查、监督、评比。【宿州学院网络教务系统】
6、学生须持学生证参加考试。并按学号顺序单、双号分考场顺序就座.迟到半小时不得入场。考试后半小时内不准交卷离场。
七、成绩评定
1、考核成绩按百分制或五级计分评定。百分制与五级计分制按下列标准换算: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评定课程考核成绩的依据,仅限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优劣程度,不应包括德育考查范围内的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以及对学生的好恶印象。
3、教师应按标准进行评卷评分,做到公平、准确。评卷老师不得以其它任何理由给学生扣分、加分。对有创见的考卷,经集体研究后可给予适当高分。
4、学期成绩评定,由主讲教师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10%。无期中考试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5、学期成绩评定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如遇错评,则由评卷教师把错评试卷交系主任审核,方能改正。
八、成绩记载
1、学生原始成绩单由任课教师负责填写,交所在系秘书存档,公共课原始成绩须一式两份,一份交所在系,一份交教务处。
2、每学期教师离校前应将学生成绩交到系里,由系安排系秘书或班主任按学生原始成绩单将本学期的每门课成绩录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并提交到教务处。
3、学生期末考试的试卷,应保留到学生毕业后一年为止。
4、学生原始成绩单,应保留到学生毕业后三年为止。
5、学生补考成绩为60分记分,并注明“补及”字样。
九、补考
1、学生考试、考查不及格,由各系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如学生已离校应函告,以便作好补考准备。
2、补考时间,在下学期开学后二周内进行(实习班级在实习结束后进行),公共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补考。专业课由各系组织补考,补考不及格的,毕业前可再补考一次。毕业学期课程不及格,须于毕业后次年五月前由本人所在系提出补考申请,经教务处核准后通知该生于五月至七月份予以补考。
3、补考须按正常考试的规定进行,不得随意降低要求,进行补考时必须严格考场纪律,学生参加补考时必须出示本人考试证。
4、补考成绩应于补考结束后一周内交系办公室。系办公室应在补考结束二周内提出留级或退学学生名单,送交教务处研究作出学籍处理。
5、公共体育课为必修课,不及格者应重修,体育课的成绩要按出勤、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情况综合评定。
十、其它
1、考试前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划范围、圈重点,更不能暗示、泄漏考题,不得在考试中给学生以任何提示,违者按教学事故处理。
2、学生凡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者,将按有关学籍管理的规定从严从快处理。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宿州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http://211.86.128.141/jwweb/
上一篇:广西外国语学院教务系统网
下一篇:洛阳师范学院教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