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数据库系统】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选择。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正确把握文化传承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而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1 展示新闻图片,提出问题:
习近平中式礼服展现文化自信
2014年03月24日 01:28:22来源: 新华网
习主席身着中式服装参加外交活动,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说明习主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
习主席的中式服装与传统的中式服装如中山装在风格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说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像习主席那样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如图所示:
文化继承
文化发展
必 要 前 提
必 然 要 求
要 求 要 求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正 确 态 度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课堂探究2
马年春节,央视向国人发问:“家风是什么”,引发公众关注。几天前,我布置课外作业,让同学们整理自己家庭的家风。下面请四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成员家风中的积极成分、过时成分,并提出新的家风建议。
小组展示
教师归纳:每个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崇德明礼、向善向上、讲求礼义的。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它们都是传统家风中的优秀成分,应当继承。但传统家风中也存在一些带有封建色彩的内容,如三从四德等,应该摒弃。同学们提的家风建议主要有:平等、尊重、宽容、独立、不啃老不坑爹,反对家庭暴力等。同学们认同吗?认同的请举手。我也完全认同。因为这些建议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潮流,反映了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传承家风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让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成为传统家风文化的继承者和享用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过渡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那么,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课堂探究3
请四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课前收集的影响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
学生展示
教师归纳: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文化的发展方向。
(外部因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内部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内部因素)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 特定功能、重要角色、越来越大的影响。
课堂探究4
问题(1)2014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进军在线教育,你看好还是看衰?
问题(2)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继承这一文化遗产,有专家提出珠算应重新进入课堂,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你支持,还是反对?
学生分成四组,第1组(正方)和第2组(反方)讨论问题(1),第3组(正方)和第4组(反方)讨论问题2。
小组展开讨论,代表总结发言
教师归纳:
问题(1) 正方认为互联网巨头进军在线教育,能发挥当代信息技术超越时空的巨大威力,家里即课堂,便捷、省时间、花钱少、学知识多、能享受海量优质教育资源,有一定道理。反方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没氛围、不交流、很容易分心,也有一定道理。正方略占上风。
问题(2) 正方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珠算进课堂,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资源,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有道理。反方认为科学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珠算作为一项实用技能,已被计算机等取代。珠算作为一种文化,完全可以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进行传承,或者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珠算进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道理。双方难分伯仲。让我们为双方的精彩表现鼓掌!
活动2【讲授】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有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才能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也才能使我们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其中,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思想运动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活动3【讲授】板书设计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文化的发展方向。
(外部因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内部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内部因素)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 特定功能、重要角色、越来越大的影响。
活动4【测试】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
②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先继承,后发展。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2013北京文综,25,4分)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途径
3、(2013江苏南京一模,22)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为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有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城镇化建设要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记住“乡愁”就需要 ( )
A.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B.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文化因素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D.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5、《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许多治国理政辩证法。“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就被习见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宣传工作,许多宣传理念和方法,也能从《道德经》中找到思想痕迹,由此可见 ( )
①我们应该发挥传统思想的积极作用
②传统思想能使人们工作和生活得更好
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就能使事业获得成功
④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13山东文综,31(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1 展示新闻图片,提出问题:
习近平中式礼服展现文化自信
2014年03月24日 01:28:22来源: 新华网
习主席身着中式服装参加外交活动,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说明习主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
习主席的中式服装与传统的中式服装如中山装在风格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说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像习主席那样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如图所示:
文化继承
文化发展
必 要 前 提
必 然 要 求
要 求 要 求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正 确 态 度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课堂探究2
马年春节,央视向国人发问:“家风是什么”,引发公众关注。几天前,我布置课外作业,让同学们整理自己家庭的家风。下面请四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成员家风中的积极成分、过时成分,并提出新的家风建议。
小组展示
教师归纳:每个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崇德明礼、向善向上、讲求礼义的。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它们都是传统家风中的优秀成分,应当继承。但传统家风中也存在一些带有封建色彩的内容,如三从四德等,应该摒弃。同学们提的家风建议主要有:平等、尊重、宽容、独立、不啃老不坑爹,反对家庭暴力等。同学们认同吗?认同的请举手。我也完全认同。因为这些建议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潮流,反映了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传承家风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让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成为传统家风文化的继承者和享用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过渡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那么,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课堂探究3
请四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课前收集的影响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
学生展示
教师归纳: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文化的发展方向。
(外部因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内部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内部因素)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 特定功能、重要角色、越来越大的影响。
课堂探究4
问题(1)2014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进军在线教育,你看好还是看衰?
问题(2)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继承这一文化遗产,有专家提出珠算应重新进入课堂,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你支持,还是反对?
学生分成四组,第1组(正方)和第2组(反方)讨论问题(1),第3组(正方)和第4组(反方)讨论问题2。
小组展开讨论,代表总结发言
教师归纳:
问题(1) 正方认为互联网巨头进军在线教育,能发挥当代信息技术超越时空的巨大威力,家里即课堂,便捷、省时间、花钱少、学知识多、能享受海量优质教育资源,有一定道理。反方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没氛围、不交流、很容易分心,也有一定道理。正方略占上风。
问题(2) 正方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珠算进课堂,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资源,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有道理。反方认为科学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珠算作为一项实用技能,已被计算机等取代。珠算作为一种文化,完全可以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进行传承,或者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珠算进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道理。双方难分伯仲。让我们为双方的精彩表现鼓掌!
活动2【讲授】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有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才能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也才能使我们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其中,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思想运动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活动3【讲授】板书设计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文化的发展方向。
(外部因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内部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内部因素)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 特定功能、重要角色、越来越大的影响。
活动4【测试】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
②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先继承,后发展。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2013北京文综,25,4分)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途径
3、(2013江苏南京一模,22)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为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有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城镇化建设要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记住“乡愁”就需要 ( )
A.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B.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文化因素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D.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5、《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许多治国理政辩证法。“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就被习见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宣传工作,许多宣传理念和方法,也能从《道德经》中找到思想痕迹,由此可见 ( )
①我们应该发挥传统思想的积极作用
②传统思想能使人们工作和生活得更好
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就能使事业获得成功
④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13山东文综,31(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
高兴周评论
优点:
课堂有探究过程,联系实际,从家风导入,体现新课改精神。有讲有练,面向高考,注重三维目标达成
缺点:
注重课堂探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上一篇:悠悠球怎么收球
下一篇:手机图案解锁忘记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