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 信息系统管理 |

【www.guakaob.com--信息系统管理】

篇一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黄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措施

  [农广天地]黄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黄瓜是一种抗逆性较差的蔬菜植物,病虫害较多,特别是在田间管理差、连作地、低湿地、施肥不当的植株上,更容易诱发病害。本期节目介绍黄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措施,具体介绍几种黄瓜的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方法。 

  黄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措施

  1、 黄瓜霜霉病。⑴症状: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最常见的一种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发病严重时,影响黄瓜结瓜或造成提早拉秧。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后迅速扩展,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霜霉状,霉层为灰黑色,病重时,叶片病斑相互连片,病叶枯黄而死,高湿是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⑵原因:黄瓜霜霉病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 ℃,适宜发病湿度为85%以上,温度高于30 ℃或低于15 ℃,可抑制该病的发生,湿度低于60%时,病菌孢子无法产生,湿度低于70%时,病菌孢子不能发芽造成侵染。

  ⑶防治措施:黄瓜霜霉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选用抗病黄瓜品种;二是实行轮作,加强管理,使棚室内的温湿度不利于其发展,且调控好肥水,促进瓜秧健壮;三是药剂防治:①烟熏法。一般在结瓜期发病前进行,用45%百菌清烟剂3 000~3 750 g/hm2于傍晚时将药剂放在棚内,放置密度60~75处/hm2,密闭棚室,次日清晨通风。②喷雾法。常用药剂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2、 黄瓜角斑病。⑴症状:黄瓜角斑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造成侵害,受害部位主要为叶片。初受害时,在叶片上呈现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形成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当外界湿度较大时,有白色菌脓现于叶背病斑处,且容易造成开裂或穿孔。果实及茎受害后,初呈水渍状病斑,有白色菌脓着生其上,果实上的病斑可沿维管束的果肉向内扩展,并可蔓延到种子,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初生水渍状圆斑,稍凹陷,后变褐色干枯。

  ⑵原因:病原菌可随病残体或种子在土壤中越冬,存活期可达2年。种子带菌,发芽后即可引起初侵染,对子叶造成侵害,出苗后子叶病部溢出的菌脓,可借昆虫、水流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侵入部位有气孔、伤口及水孔,从而造成多次重复侵染。低温、高湿、重茬的棚室发生严重,特别是当叶片上有水珠或结露时间长时发病更为严重。

  ⑶防治措施:黄瓜角斑病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从无病瓜上选留种,瓜种可用70 ℃恒温干热灭菌72 h或50 ℃温水浸种20 min,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 min,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 h或100万U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 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三是药剂防治,用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预防,7 d用药1次;当发病较轻时,用氟硅唑咪鲜胺600~800倍液喷施,5~7 d用药1次;当发病严重时,用氟硅唑咪鲜胺300倍液喷施,3 d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决定。

  3、 黄瓜靶斑病。⑴症状: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初受害时,呈现直径1 mm左右的黄色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扩大为不规则形或圆形,病斑整体褐色,中央呈现半透明的灰白色,叶正面的病斑粗糙不平。发病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 mm,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居于病斑中央,当外界湿度较大时,有稀疏的灰黑色霉状物着生于病斑上。

   ⑵原因:黄瓜靶斑病由细菌和真菌混合侵染引起,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存活期可达6个月,第2年外界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雨水或气流进行传播,完成初侵染。该病在结瓜盛期发生较多,发病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最终导致植株枯死。

  ⑶防治措施:黄瓜靶斑病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同时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种子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摘除中下部病斑较多的病叶,减少病原菌数量。三是药剂防治。如发现病情即使用20%硅唑·咪鲜胺1 000~1 200倍液均匀喷施于患病处,效果突出,或用黄斑净对水进行叶面均匀喷雾,或使用黄瓜靶斑净25 g对水15 kg均匀叶面喷施,发生严重地块适当加大浓度,间隔5~7 d再喷施1次,可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4-6]。

  4、黄瓜“戴帽”现象。⑴症状:幼苗出土后种皮不脱落,而是夹住黄瓜一片或二片子叶。⑵原因:播种时覆土过浅,床面湿度不够,种皮干燥;种子成熟度不好,生活力弱等。⑶防治方法:播种前浇足底水,覆土适当,

  5、黄瓜“花打顶”。⑴症状:早春黄瓜移栽后不发苗,植株顶端心叶不及时抽出,花、瓜集中顶部,一般情况下是根部发育不良。⑵原因:苗期喷洒乙烯利浓度过大;定植时瓜苗伤根,没有及时缓苗;定植后地温低、水份大产生沤根;蹲苗时间过长。⑶防治方法:首先要摘除雌花,然后根据发病原因对症采取耕作栽培措施。对烧根引起的根系发育不良而导致的“花打顶”要及时灌水;对沤根引起的“花打顶”及时中耕,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太原市黄瓜可以不使用乙烯利,如果使用,一般在一叶一心期使用40%乙烯利水剂3000倍液。 

  6、黄瓜低温障碍。⑴症状:低温过后,轻者叶缘或部分叶片组织呈黄白色,重者叶片枯死。⑵原因:早春定植后,遇到0-5℃持续低温就会发病。⑶防治方法:发芽种子需在0℃条件下进行低温锻炼24小时,增加抗寒能力;根据大棚性能、外界气温,掌握适当定植时期。一般在当地棚内最低气温稳定通过10℃,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时定植比较安全;低温天气采取有效防冻措施,如:盖草帘、生火炉、放烟雾、点蜡烛等;夜晚已发生冻害大棚要缓慢升温,使黄瓜生理机能逐渐恢复。 

  7、黄瓜叶烧病。⑴症状:植株中上部叶片病部叶绿素明显减少,形成白色至黄色斑块。⑵原因:当相对湿度低于80%,遇40℃高温,放风不及时或放风量小;高温闷棚防霜霉病时间过长,均会产生叶烧病。黄瓜产生叶烧病将导致叶片失绿影响光合作用及产量。⑶防治方法:加强棚温管理,及时通风;有经验农户尽量避免采用高温闷棚防治霜霉病的方法。 

  8、黄瓜生理性萎蔫。⑴症状:整株叶片萎蔫,有的早晚可以恢复,几天后死亡,茎部没有发生病变。⑵原因:采瓜初期,瓜田积水造成土壤中产生有毒气体,使根系发育不良,晴天中午出现萎蔫,晚上恢复,几日后植株不再恢复而枯死;高温季节,在炎热中午,突然降雨后转晴,造成棚内高温高湿,使叶片蒸腾受阻,造成萎蔫,甚至死亡。⑶防治方法:避免大棚内田间积水,尽量采用大棚软管滴灌技术;加强中耕管理,晴天高温条件下,增加大棚浇水量。 

  9、黄瓜焦边叶。⑴症状:以中部叶片居多,表现叶缘组织枯黄。⑵原因:高温高湿条件下突然放风,造成叶片失水过多、过急;喷杀虫剂、杀菌剂时浓度过高或量大,使药液集中叶缘;土壤中盐份含量过高,造成盐害,都易形成焦边叶。⑶防治方法:棚内外温差大时,不能突然放大风;使用杀菌剂、杀虫剂时注意使用浓度和使用量。浓度按产品说明配制,使用量以雾滴沾满叶片为准;盐份含量高的土壤,应利用空闲时间泡水洗盐。 

  10、黄瓜畸形瓜。⑴症状:植株生长正常,但瓜呈畸形,表现为尖嘴瓜、大肚瓜、细腰瓜等。⑵原因:尖嘴瓜,目前的大棚黄瓜种子多属单性结实,只要营养条件好,不受精,同样可以结实,反之,营养不良则形成尖嘴瓜、大肚瓜;当雌花授粉不充分,授粉的前端先膨大,营养不足或水份不均匀形成大肚瓜;细腰瓜;当营养和水份时好时坏时,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也容易形成细腰瓜。⑶防治方法:畸形瓜应及时摘出,避免养份消耗,严格进行温湿度管理;增施钾肥,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

篇二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荷兰黄瓜秋季基质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荷兰黄瓜秋季基质栽培技术

   荷兰黄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又名迷你黄瓜、小黄瓜。荷兰黄瓜对土壤要求比较高,且忌连作。专业种植户通常采用基质栽培的方法进行种植。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基质栽培荷兰黄瓜的优点比较多。如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灌溉施肥比较准确,能避免连作障碍等优点。本期节目为大家介绍荷兰黄瓜秋季基质栽培技术的主要技术。

  荷兰黄瓜秋季基质栽培技术

  基质栽培的更换:基质使用一段时间(1~3年)后,各种病菌、作物根系分泌物和烂根大量积累,物理性状变差,基质通气性下降,持水量过高。这些因素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因而要不断更换新基质。
  更换下来的旧基质经过洗盐、灭菌等再生处理后可重新用于无土栽培,也可施到农田中用于改良土壤。

  1、选择荷兰黄瓜品种

  适宜品种 秋季气候变化大,因此要选用适于长周期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短果型荷兰进口品种。

  2、播种育苗

  2.1严格控制播种期 没有保温加温设备的,尽量在8月上、中旬播种,以免遭寒潮袭击。

  2.2育苗基质及育苗盘的准备采用100孔塑料育苗盘,使用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育苗基质选用草炭+珍珠岩(v/v=3:2)混合后用多菌灵600倍液喷雾消毒,加入适量水至手捏成团,指缝间有少许水挤出为宜,装入育苗盘,摇实刮平,浇足底水。

  2.3浸种拌种 先用冷水浸润种子,再放人55℃温水浸种lO分钟后捞出,用“久泰肥之源”生物肥拌种,晾干。

  2.4播种先用手指在每个穴孔中间点1个洞,深约lcm,每穴播1粒种子,尔后用基质在整个穴盘上薄薄盖1层,并用20-25℃的温水均匀喷洒,盖上遮阳网,以利避光保湿。注意防治鼠害。

  2.5苗期管理荷兰黄瓜秋季栽培苗期较短. 一般只需4—5天。整个育苗期要注意控制温、湿度。发芽出苗最适温度为25~30℃,基质湿度在90%左右,子叶出土后及时揭去遮阳网,适宜温度为18—20℃,基质湿度保持在70%左右,并降温降湿进行炼苗,以防徒长。如果基质干燥,应及时洒水,特别是当有50%-60%的种子破土时,应洒水1次(20-25℃),以利于种皮脱壳,防止秧苗戴帽出土。在育苗过程中,必须注意:一是播种深度要一致,浇水要均匀,苗床要平整.否则易发生出苗不整齐现象;二是密切注意温、湿度的变化,因为黄瓜幼苗对温、湿度的波动非常敏感,温、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常导致叶片卷曲,根系生长慢;三是出芽期不宜用药剂防治猝倒病,用药易导致出芽缓慢。

  3、荷兰黄瓜定植

  3.1基质采用固体基质槽培。基质选用草炭+珍珠岩(v/v=3:1)混合后用甲醛60倍液浇透,密封闷料5—7天,再用清水冲洗和翻料摊晒(若选用的是干净基质,一般不用消毒),然后加入腐熟有机肥75kg/m3、三元复合肥5.4kg/m3、过磷酸钙1.8kg/m3、硫酸钾1.5kg/m3,充分拌匀后装槽(混合过程中加适量水,让其充分吸水膨胀)。

  3.2定植定植前用敌克松700倍液浇透基质,栽培密度掌握在2.0株/m2,密度不能过高,以免影响大棚内通风,加重病害发生。当秧苗第1真叶露尖时,喷施起身药,开穴定植,浇定根水。定植时一定要注意用力不能太重,

  4、荷兰黄瓜田间管理

  4.1温、湿度管理荷兰黄瓜喜温暖,生长适温18—25℃,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基质湿度,适宜的空气湿度在70%~90%,苗期低温及短日照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昼夜温差要求6-1O℃。

  4.2肥水管理定植后至结果前,一般不用追肥,只需浇灌清水,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滴灌2~5次,每次3—5分钟。坐果后开始补充肥水,随着采收果实增加,肥量由轻到重,一般每3天补1次肥,滴灌三元复合肥0.4~O.7kg/m3,基质湿度保持60%左右。

  4.3植株调整一般采用单杆整枝。当植株长到20~30cm时开始牵蔓绕绳,同时除去所有卷须及3节以下所有侧枝和花芽,3节以上每节留1个花芽。当植株长到生长架时,及时放绳,后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结果期如遇连续阴天,光照严重不足,会出现化瓜,可在叶面上喷l%葡萄糖和尿素500倍混合液,同时控制水分,适当降低夜温,加大昼夜温差。

  5、荷兰黄瓜病虫害防治 

     荷兰黄瓜主要虫害有蚜虫、瓜绢螟、潜叶蝇等。主要病害有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由于病虫害发生发展比较快,发生后彻底根治较困难,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主要依靠生态防治技术:

  (1)选择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合理通风,培育壮苗。

  (2)大棚四周及天窗装置防虫网,棚中放食蚜瘿蚊或黄板。

  (3)科学管理,避免病害发生。在黄瓜生长期间,通过温度、湿度和水分的科学管理,创造一个适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可以在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生态环境来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平时对大棚的管理原则是:当温度适合病害发生发展时,通过人为控制湿度,使其不适宜病害发生发展,当湿度适于病害发生时,再控制温度,使其不利于病害发生。

  6、荷兰黄瓜采收

  大棚荷兰黄瓜要及时采收。前期适当带小采收,单瓜重约100—125g,中后期150g左右。采收标准及质量:瓜色由淡绿色转为深绿色,瓜条粗细均匀,鲜嫩,无虫蛀,不弯曲,无伤口,即可采收。

篇三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瓜田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灰霉病、黄瓜黑星病、黄瓜菌核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八大病害;虫害形成危害的主要有瓜蚜和美洲斑潜蝇,就上述黄瓜病虫害的识别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以简述,供防治时参考。

一)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又称“跑马干”、“黑毛”,各地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尤以保护地黄瓜危害为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40%。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茎、卷须和花梗。叶上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病斑连合成片,全叶卷缩干枯,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该病由黄瓜霜霉病菌侵染致病。黄瓜霜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离开黄瓜植株不能长期存活。黑龙江省为北方寒冷地区,可在冬季温室生产的黄瓜植株上越冬。冬季没有黄瓜生产的地区,最初菌源来自于邻近早发病的地区。孢子囊借风、雨传播,高湿是发病的有利条件,从中心病株形成到扩展全田,只需10-15天,形成暴发流行,故有“跑马干”之名,形容其叶片发病和枯死速度之快。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栽培条件的抗病品种。

2.生态防治:对保护地黄瓜,利用黄瓜霜霉病发病要求的湿度和温度条件,通过通风换气,进行人为调节加以控制,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害发生,而有利于黄瓜生长。

3.高温闷棚:保护地黄瓜普遍发病后可采用此法。选择晴天上午关闭棚室,升温到45℃持续2小时,可控制病害蔓延。注意在闷棚前一天必须浇透水,温度计必须挂在黄瓜“龙头”即生长点相同高度的位置,摘掉近地面20厘米内的重病叶,闷棚结束后应缓慢降温到正常的温度。闷棚的温度不可随意提高,严格按以上要求操作,防止高温灾害。

4.药剂防治:保护地应采用烟剂,在发病初期,每公顷45%百菌清烟剂3.0-3.75千克熏烟,隔9~10天防治1次,连防4-5次。露地黄瓜用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2克/升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5次。上述农药宜交替使用。喷药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每公顷加0.01%天丰素150毫升或0.1%硕丰481可溶粉60克或0.003%爱增美75毫升,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毫升,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

二)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是黑龙江省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尤其是保护地黄瓜受害严重。一般棚室发病率为3-5%,严重的可达50%左右。此病多在开花结瓜期陆续发病。初时瓜株在中午是中、下部叶片似缺水状萎蔫,早晚叶片尚可恢复正常,翌日中午再次萎蔫,并且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叶片。叶片萎蔫、恢复如此反复,少则2~3天、多则5-7天萎蔫叶片不再恢复。病株茎基部变褐色,水浸状,病部表面生出白色和略带粉红色的霉状物,有时病部溢出琥珀色胶质物。几天以后,病部开始干缩,纵裂如麻状,整个瓜株枯死。病株极易从土中拔出,根部变为黄褐色,腐烂。

该病由尖镰孢菌黄瓜专用型侵染致病。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拟菌核在土壤、病株残体及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中越冬。从病株上采的种子可以带菌并远距离传播。土壤、有机肥、灌溉水、昆虫及农具等均可传播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最高达10年以上。连作、土质粘重、定植时伤根、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黄瓜不同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可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采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从无病田中采种。种子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消毒1小时。

3.选用无病土育苗:用新土或消毒的土壤做营养钵育苗,培育无病健苗。

4.土壤消毒。已发病的棚室土壤带菌率高,又难进行5年以上轮作时,应进行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60千克,混入适量干细土,拌匀后均匀施入土层中。

5.灌根治疗:在田间初见病株时,用30%甲霜·噁霉灵(瑞苗清)水剂2500倍液、或99%噁霉灵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0.5升。

三)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在黑龙江省各地均有发生,以保护地黄瓜发生较重。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叶部病斑近圆形,初为水浸状,干枯后呈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常是几个小病斑连在一起,成不规则的大病斑。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粘稠状物,在干燥条件下病斑易开裂、穿孔。瓜条上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凹陷病斑,后期病斑上多生粉红色粘稠状物。

该病由黄瓜炭疽病菌侵染致病。病菌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靠种子、风雨、灌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温、多湿、定植过密、氮肥过多、保护地连作、通风不良等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方法同黄瓜枯萎病。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2.培育无病壮苗:为防止床土带菌,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按苗床面积每平方米用药8克,拌适量细土,育苗时下铺上盖,培育无病壮苗。

3.加强栽培管理: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通风排湿,增强植株抗病力。</P><P>4.药剂防治:保护地黄瓜在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公顷每次用量3.75千克,每10天熏1次,隔8-10天喷1次。防止因施用液体药剂增加棚室内湿度。露地栽培黄瓜,在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250克/升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倍液;或250克/升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80%福·福美锌(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

5.注意田间卫生:对病叶、病果及时摘除,集中深埋,消灭菌源。

四)黄瓜灰霉病

黄瓜灰霉病是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尤其在保护地发生更重。此病主要危害幼瓜,也能危害叶片、茎蔓。幼瓜受害多由残花先发病,花瓣腐烂,长出淡灰色霉层,并向上扩展至瓜尖以至整个幼瓜。幼瓜病部迅速变软萎缩,而后变褐腐烂,表面密生灰色霉层。较大的瓜受害时,组织先变黄并生灰霉,被害瓜受害部位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烂花、烂果落在茎叶上,引起茎叶发病,病部生灰褐色霉状物,导致叶片湿腐,茎蔓腐烂折断,瓜株死亡。

该病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致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核落入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病菌靠风、雨、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连年种植黄瓜的棚室内,越冬的菌源量大,温湿度条件有利,黄瓜移栽开花后即可受侵染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棚膜滴水和农事操作或操作人员在瓜株间走动,都可传播分生孢子,引起重复侵染,使病情迅速蔓延。病菌喜低温、高湿、弱光条件。春季阴湿多雨或棚室内湿度大、放风不及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搞好棚室生态防治:保护地栽培黄瓜采用高畦覆地膜技术,棚膜使用无滴膜,灌水采用滴灌,选时放风降湿,减少病菌发生和传播机会。

2.加强棚室卫生管理:果实膨大前1周及时摘除病花、病叶、病瓜和无用的花,集中深埋,保持通风透光,棚室清洁卫生。

3.药剂防治:保护地应首选烟剂法,采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公顷每次用量3.75千克。二是喷雾法,发病初期用400克/升嘧霉胺(施佳乐)悬浮剂、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的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50%嘧菌环胺(和瑞)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喷雾。药剂防治要立足预防发病,宜在发病初期进行,并每隔7-8天施药1次,连施2-3次。喷药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每公顷加0.01%天丰素150毫升或0.1%硕丰481可溶粉60克或0.003%爱增美75毫升,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毫升,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

五)黄瓜黑星病

篇四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黄瓜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篇五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黄瓜病害综合治理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篇六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黄瓜病虫害各类与防治方法

篇七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摘 要 ...................................................................... 2

前 言 ...................................................................... 3

1 黄瓜幼苗异常 ................................................................ 4

1.1黄瓜苗“戴帽” ......................................................... 4

1.1.1 黄瓜苗“戴帽”的症状及病因 ...................................... 4

1.1.2 防治措施: ...................................................... 4

1.2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 4

1.2.1 黄瓜幼苗子叶畸形的症状及病因 .................................... 4

1.2.2 防治措施: ...................................................... 4

2黄瓜茎叶异常 ................................................................ 5

2.1黄瓜的生理性萎蔫 ....................................................... 5

2.1.1 萎蔫症状及病因 .................................................. 5

2.1.2 防治措施 ........................................................ 5

2.2 黄瓜叶片的边枯 ........................................................ 5

2.2.1黄瓜叶片边枯的症状及病因 ......................................... 5

2.2.2 防治措施: ...................................................... 5【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3 黄瓜花果异常 ................................................................ 6

3.1 黄瓜花打顶 ............................................................ 6

3.1.1黄瓜花打顶的症状及病因 ........................................... 6

3.1.2 防治措施 ........................................................ 6

3.2 苦味瓜 ................................................................ 6

3.2.1苦味瓜的症状及病因 ............................................... 6

3.2.2 防治措施 ........................................................ 6

4 温度异常对黄瓜的危害 ........................................................ 7

4. 1 高温障碍 ............................................................. 7

4.1.1高温障碍的症状及病因 ............................................. 7

4.1.2 防治措施 ........................................................ 7

4. 2 低温障碍 ............................................................. 7

4.2.1低温障碍的症状及病因 ............................................. 7

4.2.2 防治措施 ........................................................ 7

参考文献 ...................................................................... 8

致 谢 .............................................................. 9

对黄瓜幼苗子叶及成苗期茎叶、花、果的常见生理病害的病症、病因及相应防治措施进行论述,并对因温度异常引起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阐述。黄瓜生理性病害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以及不当的水肥管理等因素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此类病害不相互传染,当致病因素消失后就不再发生,及时识别并及时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非常必要。

【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关键词:生理性病害;黄瓜;防治措施;病因

黄瓜,别名王瓜、胡瓜,属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瓜类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我国保护地蔬菜生产中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黄瓜根系分布浅,再生能力较弱。茎蔓性,长可达3米以上,有分枝。叶掌状,大而薄,叶缘有细锯齿。

花通常为单性,雌雄同株。瓠果,长数厘米至70cm以上。嫩果颜色由乳白至深绿,果面光滑或具白、褐或黑色的瘤刺。有的果实有来自葫芦素的苦味。种子扁平,长椭圆形,种皮浅黄色。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栽培普遍,历史悠久。黄瓜可生食、熟食,也可以用于加工。黄瓜的营养成分每100g含蛋白质0.6~0.8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6~2.0g,灰分O.4~0.5g,钙15~19mg,磷29~33mg,铁0.2一1.1mg,胡萝卜素0.2~0.3mg,硫胺素0.02~0.04mg,核黄素0.04~0.4mg,尼克酸0.2~0.3mg,抗坏血酸4~11mg。此外,还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米糖、果糖、咖啡酸、绿原酸、多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油、葫芦素、黄瓜酶等。【黄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同时黄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例如:抗肿瘤、抗衰老、防酒精中毒、降血糖减肥、强体健脑安神等。

在黄瓜的栽培过程中,做好黄瓜病害的识别辨认以及防治措施是重中之重,黄瓜常见的细菌,真菌性病害等,菜农易于识别,而对于黄瓜的生理性病害,如黄瓜幼苗时期的异常、生长时期的茎叶以及花果异常和逆境以及营养元素的失调等则不易于识别和防治,这就对黄瓜的产量以及质量有所影响。

1 黄瓜幼苗异常

1.1黄瓜苗“戴帽”

1.1.1 黄瓜苗“戴帽”的症状及病因

症状:在黄瓜育苗出土时,经常遇到有种皮夹在子叶上而不脱落的情况,俗称“戴帽”。发病时轻者造成幼苗生长不良而形成弱苗、小苗,重者子叶烂掉,幼苗因饥饿而死亡。 致病原因:(1)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弱,出土时无力脱壳。(2)苗床底水不足,种皮干燥变硬,夹住子叶而不易脱落。(3)种子竖直插入土中,上部接触的土壤面积减少,种子出土过程中吸水不均匀。(4)幼苗刚出土即撤掉塑料薄膜,种皮在脱落前变干,致使种皮不能顺利脱落。

1.1.2 防治措施:

(1)精选种子,挑选粒大饱满无虫的种子。

(2)播前浇足底墒水,播后用潮湿土覆盖。

(3)育苗床加盖塑料薄膜或草帘进行保温,使种子从发芽到出苗期间保持湿润状态。

(4)幼苗发生“戴帽”时,用喷壶先在幼苗上喷少许清水,在清晨种壳潮湿时人工辅助“摘帽”。

1.2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1.2.1 黄瓜幼苗子叶畸形的症状及病因

症状:幼苗子叶畸形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两片子叶大小不一、不对称,有的子叶展开方向不在同一条线上,有的子叶抱合在一起,有的子叶开裂,有的子叶粘连在一起。子叶是黄瓜幼苗生长初期的主要光合器官,子叶畸形会对幼苗生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粘连在一起的子叶会影响真叶的伸展,减少黄瓜幼苗的光合面积。另外,子叶的质量是黄瓜种子质量和幼苗质量的标志,子叶畸形,往往说明种子质量差,将来这样的幼苗的产量和瓜的品质往往也较低。

致病原因:子叶畸形主要是种子质量本身造成的,如种子不成熟,发育不完全,放置时间过长,留种时选择母株不当,母株不够健壮等。

1.2.2 防治措施:

栽培者自行留种时,要选择植株中部大瓜留种,而不要用下部瓜,甚至根瓜留种,因为下部瓜发育时植株幼小,环境条件差,授粉不良,种子质量差,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清选或漂洗,剔除瘪籽,残破籽,小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841837.html

    上一篇:刚出的小鸡怎么饲养

    下一篇:雪莲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