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网络规划设计师】
松鼠的句子篇一
《松鼠》
《松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松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介绍。第一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外形特点,二、三、四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住和吃这三方面,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
设计思路:
文中第一自然段对松鼠的描写栩栩如生,教学中,我设想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逼真地展示松鼠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第二部分写松鼠的生活习性,要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松鼠活动、住和吃这些生活习性写具体的,是教学的难点。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我设计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文章内容后,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加深认识。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动作,让学生加深记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对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根据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给课文分成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给课文分成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松鼠》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出示:
(聪明、可爱、机灵„„)
3、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松鼠的世界,去更深入地认识一下这个可爱的朋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新授: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学习提示:
(2)汇报学习成果。
(3)从哪儿你可以体会到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可见,作者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松鼠。那你喜欢吗?(喜欢)
那么,试着读一下,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价。
(5)对比读
如果去掉这些修饰的词语,好不好呢?为什么?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小面孔上有一对小眼睛,身上有灰褐色的毛,一条大尾巴总向上翘着。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读,体会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形象,让人体会到松鼠的可爱,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
(6)再读课文,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讲了什么?
板书:机灵
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松鼠很机灵?
观看松鼠录象,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一只鲜活的松鼠呈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拉近了松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松鼠的机灵,读出松鼠的机灵。]
(2)第三自然段讲了什么?
板书:搭窝
作者把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找到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词吗? („„先„„再„„然后„„最后„„)
练习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句话。
如果去掉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学生把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词用到日常生活中。]
(3)第四自然段讲了什么?
板书:食物
吃东西的样子的词语:坐、捧、送。
三个“它们”分别表示:松鼠、食物、松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它们各指代的什么。]
三、总结、拓展:
1、你从哪几方面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边指板书边总结:课文从两个方面来表现松鼠的可爱,第一部分用生动的语言,如“玲珑、嵌着、闪闪发光、光滑、搽油、总是”等写出了松鼠外形的可爱、讨人喜欢。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松鼠生活习性的描述,表现了松鼠的机灵、可爱,包括松鼠的活动、搭窝及储藏食物等,都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又有了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
3、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一看。
指名读资料:
(1)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40种,我国有26种。
(2)松鼠一般白天活动,清晨更为活跃,它的听觉和视觉都很好,行动敏捷,活泼。
(3)松鼠的皮毛又轻又暖,质量虽比不上水獭和紫貂皮,但是数量很多,是我国重要的皮毛兽之一。
[设计意图:课外资源的引入,加大课堂信息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兴趣,实现课内向课外生活大课堂的有效延伸。]
4、作者把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介绍得非常清楚,文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呢?
本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我们在习作中也常描写动物,那么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动物呢?首先要有序、具体、准确地描绘动物的静态。有序,指有顺序的观察。应先将所写动物的外形,整体上进行简单描绘,再分部分按一定顺序写。如写刺猬,“活像一只大老鼠,浑身长着钢针般的毛”是整体描写,“头尖、眼小、牙锋利,四肢短、爪锐利”是局部描写。具体,指详细描写动物的外形特点。例如,本文具体、生动地写出松鼠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外形特征,突出松鼠的美丽可爱。准确,指描绘的外形要像,要把该动物的特点写准确,如松鼠毛茸茸的大尾巴等。其次,要形似、传神地写好动物的动态。每种动物都有其特殊的生活习性,我们在描写时,要通过对这些动态准确具体的描写,写得既形似又传神。在写习作时,要细致地描写出动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具体表现,有时可以例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使学生知道应从哪几方面来写小动物。]
四、作业超市:二选一
1、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试写一篇优美的文章。
2、课后收集松鼠的其它资料,结合课文介绍,出一期手抄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选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兴趣,实现课内向课外生活大课堂的有效延伸。]
五、板书设计:
外形 松鼠可爱
生活习性机灵搭窝
食物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松鼠的外形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体会到了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在学习松鼠外形的美丽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先让学生读出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然后口头填空,让学生初步感受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外形介绍具体的,学习这部分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松鼠的美丽、可爱;再让学生找到中心句,学习总分的写法;最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松鼠的美丽。并通过比较读,知道这些修饰词语(玲珑、闪闪发光、光滑、„„)不能少,如果去掉修饰的词语,就没有课文中的语言形象、生动,不能让读者感受到松鼠的美丽、可爱。
在学习松鼠生活习性这部分时,了解作者是从机灵、搭窝、食物三方面来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的。在活动这一部分时,让学生找出松鼠机灵的句子,再观看录象,体会松鼠的机灵,读出松鼠的机灵、可爱。在学习搭窝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划出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鼓励学生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学习最后一段时,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点出了文中三个”它们”所指的不同的事物。
在学完课文后,我设计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明白了文章是从外形、生活习性这两方面给我们介绍松鼠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松鼠》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充满趣味的教学环节中去,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但这节课还后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有些词语的理解不够精确;教学过程中,太注重知识方面的传授,忽略了人文方面的教育;此外,对学生“放”的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适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更注重教给学生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
松鼠的句子篇二
《10.松鼠(完美版)》
松鼠的句子篇三
《松鼠》
《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震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同学热爱自然、维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介绍,导入课文
1. 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说明文《松鼠》。(板书课题)
2出示介绍松鼠的资料,自由读。
3出示介绍作者的资料,自由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认读本课的词语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可以在相应自然段旁做标注,或对重点词语进行勾画
3课件出示练习,理解词语
4.同桌小声说一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5.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可爱 外形
驯良 活动 活动范围 活动时间
乖巧 性格 动作 进食 声音
搭窝
胎生
6.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 7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阅读感悟,体会情感
1.从文中找出中心句,画住。
2.明确结构:总分式
3.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松鼠的这些特点,画住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标注。(3分钟)(可以抓重点词语,或修辞手法,抓动词,抓表现的内容,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好像看到的什么,句子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等)
4.小组商议选择松鼠性格的一个方面(或可爱,漂亮,乖巧,驯良等),交流你们画住的句子,做好回报的准备。(读句子,说感受,分配任务)(5分钟)
5.各组回报
第二自然段:漂亮部分
第三自然段:乖巧部分
第四自然段:驯良部分
四.小结写法,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的比喻,拟人句。自由读,说说你的发现。
2.这是这篇课文在语言方面的一个重大特点,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松鼠的特点。这样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出示文艺性说明文的概念)而《鲸》在语言风格上更加精炼朴实,运用了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这一类说明文叫科普性说明文。(出示科普说明文的概念)
3对比《鲸》和《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2分钟。小组合作完成)
4作业延伸:仿照课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一种小动物。
松鼠的句子篇四
《《松鼠》》
松鼠的句子篇五
《松鼠》
松鼠的句子篇六
《松鼠》
松鼠的句子篇七
《松鼠》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
第 页(总 页)
第 页(总 页)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达 标 检 测 设 计(试用)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松鼠的句子篇八
《松鼠》
松鼠的句子篇九
《松鼠》
10、松鼠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与《鲸》对比,体会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教法、学法:
导引法、阅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松鼠影片,再现课文内容。
2.看了录像,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3.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也非常喜欢松鼠,在他的笔下,松鼠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看一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读音。注意读准“玲珑、苔藓、勉强、圆锥”等词语。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布封笔下的松鼠给你什么印象?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大家先读一读,勾一勾。
2.依据要求,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2)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并说说喜欢它们的原因,想想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品读有关句子。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自学探究,再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就不同意见进行磋商,并听取同学的独特见解。师生评议。
五、全班交流,突破重点
1.阅读文章,抓住要点。
引导学生从总体入手,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要点,知道文章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文各段第一句点名了说明对象,即文章是从松鼠“外形漂亮”“行为乖巧”“性格驯良”三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2.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本课的教学重点。
(1)设计下列句式引导学生归纳。
相同点之一:《松鼠》和《鲸》都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例如相同点之二:《松鼠》和《鲸》都__________,例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比较《松鼠》和《鲸》的不同之处。
3.学生交流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六、拓展延伸
在布封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位著名的博物学家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 40年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阅读《自然史》。
七、作业布置:完成《黄冈小状元》的练习
板书设计:
10、松鼠
外形漂亮
行为乖巧
性格驯良
教学反思:
松鼠的句子篇十
《松鼠导学案带答案》
《松鼠》导学案
Xx中学七年级备课组 主备:xxx
教学目标
1、 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
2、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准确把握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3、 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预习导学
1、关于松鼠 相关知识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用昆虫和鸟卵…… 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动物学》中关于松鼠的介绍:经济价值高的动物,根据他们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肉用兽、毛皮兽和药用兽三类。毛皮兽有水獭和松鼠等。松鼠栖息在树林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等地,毛皮可以做成大衣,尾毛可以制笔。
2、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说明文。
说明文总的要求是用“说”的手段达到“明”的目的。特点是:一 客观性。不论是介绍事物,剖析事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应。二 科学性。说明文的任务之一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给人以真知。 三 实用性。说明文要求词能达意,词尽意旨,使人“明其言,知其意”。
说明文有多种样式,科学小品是其中一种。科学小品有两个特点:一 短小精练。也可称千字文,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二 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它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松鼠》一文的文体是 。作者 ,是 国博物学家,科学家,贵族家庭出生,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皇家科学院,曾任法国皇家植物园园长,是净化思想的先驱者,著有 36卷。
自学指导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能体现松鼠总特点的句子。以及在文章中相应的段落
2、 自主学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驯.良( ) 乖.巧( ) 矫.健( ) 机警.( ) 玲珑 ) 帽缨.( ) 榛.子( ) 榉.
实( )
橡栗.( ) 蛰.伏( ) 苔.藓.( ) 梳.
理 ( ) 3、 自由朗读课文,作者是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的,写得生动而形象,
每位同学选择你最喜欢的片段朗读,并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合作探究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 回答:第①段总括松鼠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2、 作者总括这三个特点的目的是什么?
3 、第②段中作者从四个方面描述了松鼠漂亮的形态,分别是哪四个方面?
4、在文中画出突出它们形态漂亮的词语有:
5、文中画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达标检测
㈠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 )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的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经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是那建筑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盖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
1、填入①段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驯良 B 乖巧 C 警觉 D 聪明
2、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②“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
3、选文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写松鼠搭窝的过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找出语言标志。
① ② ③ 4、“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这句的通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松鼠的窝口具有什么特点?其好处是什么?
6、选文部分主要表现了松鼠怎样的特点?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
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2分)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
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松鼠》
参考答案:
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布丰 法 《自然史》
自学指导
总特点:漂亮、驯良、乖巧
明确:(总)第1段,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
第2段,松鼠的漂亮。
(分)第3段,松鼠的驯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补充)第6段,松鼠是一种有用的动物。
板书
《松鼠》
松鼠的特点:(总说) 漂亮,驯良,乖巧
漂亮:面容,肢体 (外) 尾巴 吃食的样子
驯良:活动范围(内) 活动时间 食物
乖巧:过水动作
主 警觉 筑窝
其他习性用途(补充说明) 次
研读相应段落,完成表格。
2、课前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驯.良(xùn) 乖.巧(guāi) 矫.健(jiăo) 机警.(jĭng) 玲珑ng ) 帽缨.(yīng) 榛.子(zhēn) 榉.
实(jǔ) 3
橡栗.(lì) 蛰.伏(zhé) 苔藓..(tái xiăn) 梳.
理 (shū) 合作探究
一、1 漂亮、驯良、乖巧 2 说明松鼠很讨人喜欢。3 ⑴面容 ⑵身体 ⑶四肢 ⑷尾巴 4 清秀 闪闪有光 矫健 轻快 5 比喻 、 给人以美感。
达标测评
1、C 2、作比较,将松鼠和山鼠进行比较突出松鼠不冬眠的特点;将松鼠与黄鼠狼进行比较,突出松鼠叫声的尖锐。3、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的特点.时间顺序。解析:抓住关键词“先搬些„„再用一些„„然后„„”即可。
4、不能,“通常”表示大多数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绝对化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5、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盖起来,其好处是可以使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6、乖巧、机灵能干
人类水资源现状答案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
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4
上一篇:一句话形容天冷了照顾好自己
下一篇:走不进的心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