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亡的诗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www.guakaob.com--网络规划设计师】

关于亡的诗篇一
《Emily Dickinson关于死亡的诗歌汇总》

1)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We slowly drove—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We passed the School, 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in the Ring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Or rather—He passed Us—

The Dews drew quivering and chill— For only Gossamer, my Gown—

My Tippet—only Tulle—

We paused before a House that seemed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The Cornice—in the Ground—

Since then—'tis Centuries—and yet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

2) 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And mourners to and fro,

Kept treading, treading, till it seemed That sense was breaking through.

And when they all were seated,

A service like a drum

Kept beating, beating, till I thought

My mind was going numb.

And then I heard them lift a box

And creak across my soul

With those same boots of lead again, Then space began to toll

As all the heavens were a bell,

And being but an ear,

And I and silence some strange race, Wrecked solitary here.

And then a plank in reason broke, And I dropped down and down

And hit a world at every plunge,

And finished knowing, then.

7) There's been a death in the opposite house

There's been a death in the opposite house As lately as today.

I know it by the numb look

Such houses have alway.

The neighbors rustle in and out,

The doctor drives away.

A window opens like a pod,

Abrupt, mechanically;

Somebody flings a mattress out, -

The children hurry by;

They wonder if It died on that, - I used to when a boy.

The minister goes stiffly in

As if the house were his,

And he owned all the mourners now, And little boys besides;

And then the milliner, and the man Of the appalling trade,

To take the measure of the house.

There'll be that dark parade

Of tassels and of coaches soon;

It's easy as a sign, - The intuition of the news In just a country town.

关于亡的诗篇二
《关于束皙《补亡诗》的思考》

关于亡的诗篇三
《现实与信仰_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

2004年第10期

总第18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

2004,№10Serial№187

现实与信仰

———对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的探索

张礼龙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本文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将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生有关死亡的诗歌分为五类:死亡过程的描述;对死后

世界的想象;从死亡看人与上帝的关系;通过死亡看现实人生;以及对死者既感到悲伤而又羡慕的情感。并讨论了这些诗歌产生的根源及其社会意义。

关键词:狄金森;诗歌;死亡;上帝;人生

  Abstract:Fromtheaspectofreligiousbelief,thispaper:realisticdescriptionoftheprocessofdeath;imaginationofw;themanandGod;viewonreallifethroughdeath;ambivalentfeelingofthediscussesthecauseforproducingthesepoemsandtheirsocialsignifi2cance.

Keywords:Dickinson,poems,death,God,life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4)10-0029-03

  艾米莉・狄金森在世时鲜为人知,可她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重要最受关注的诗人之一。“如果我们必须要挑选一位诗人来展示作为整体的美国诗歌的本质和质量,确定其主要关注的事物,其特有的主题和意象,其措辞及其风格,甚至要显示其经常缺乏的主题和关注———我们就应该选择狄金

[1]

森。”也有人将她比喻为“游荡在美国乃至世界现当代诗歌

[2]

原野上声势赫赫的幽灵。”目前中国的外国文学界对她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翻阅狄金森的诗歌即可发现,描写死亡是她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事实上,可以肯定的是她的诗歌有1/3以上是以死亡为主题的。19世纪的一些其他诗人,如济慈和惠特曼,也常常思考死亡的问题,但很少像狄金森那样写了那么多关于死亡的诗歌。上个世纪中叶,不少人认

[3]

为狄金森对死亡的兴趣是一种病态的反应。而现在读者们却对她那种敏感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惊叹不已。

可以想象,在狄金森时代的新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年轻人死亡率一定很高,结核病就是当时的不治之症,根据记载,在波士顿,1851年因结核病去世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4][5]

1/3。而狄金森家里就有多人因患结核病而死亡。家里经常遇到死亡的场景,这可能是她经常思考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因为她长年远离繁忙而喧嚣的商业世界,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既渴望得到爱情,又不断思考死亡后人生的旅程。

狄金森有关死亡的诗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类:

一、死亡过程的描述

[6]

《我听一只苍蝇叫———当我死去———》这首常被看作是狄金森的风格与态度的代表作。第一句就很奇特而富有吸引力。通过描述她死亡的那一刻,诗歌叙述人告诉读者她已经死去。第一节临终病人的房间里寂静的气氛与在病人耳边的一只苍蝇的鸣叫形成鲜明对照。弥漫于此场景的紧张气氛也就被比作风暴前夕的凝滞。第二节集中描述旁观者的神情。他们一个个都睁大着眼睛,屏住呼吸,等待着庄严神圣的那一时刻的到来。也就是被尊为“国王”的“死亡”来临。第三节的注意力又转到了死者。她在用她所有的气力和尚存的感觉观察她自己死亡的过程。

在诗结束之前,这只苍蝇占据了感觉的整个空间,介于诗歌叙述人和光之间,而光象征着白天、生命和知觉。正如宝拉・贝尼特所评论“:在这个时刻,窗关上了,这个窗户象征着灵魂,也代表房间真正的窗户。随后叙述人即陷入了黑暗之中,也就是进入死亡、无知的状态,她也就什么也看不见

[7]

了。”可以说,她对死亡的过程的描述是客观而平静的。二、对死后世界的想像

死后的世界我们不了解。在《因为我不能为死亡而停(712)这首诗中,狄金森用了一种轻松的语调来处理步》“死亡”这样一个沉闷悲哀的话题。在这里,死亡不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形象,而是一个客气、具有绅士风度的求婚者。因为

作者简介:张礼龙(1953-),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收稿日期:2004-06-17(修改稿)

我们通常不愿意终止生命而进入死亡,我们必须被死亡带诗歌的一大特色。正如诺斯罗普・弗莱尔所说“:其实死亡的走。而在这首诗歌里“死亡”,把诗歌叙述人“客气地带去坐世界并不是我们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探索,它每时每刻都实

[9]

车兜风”。车上还有一个客叫“永恒”。所以这样的经历也就实在在地存在着。”没有什么可怕的了。狄金森的又一首反映死亡的诗歌《那些———正在死去》

在这首诗中“,死亡”又可能代表的是葬礼司仪,因为在(1551)在语言上显得特别辛辣,但却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这现代生活中,我们不会看到有任何人比他更文明礼貌地将诗首诗被认为是在1882年写成,当时的达尔文主义、高层对圣中的那位女代言人带入她的新房兼坟墓。一般说来,葬礼的经的批评以及如火如荼的社会变革动摇甚至破坏了宗教信仪式总是缓慢而且威严地进行。此诗中的叙述人是个已经仰。尽管感伤主义者们作过多种努力也无济于事。实际上,死去的人,她当然已经放下了她的工作和娱乐,以非常礼貌“上帝的确死了。”这首诗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信仰的用处的态度面对死亡。至于永恒,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但应和价值。诗歌的第一节既反映了19世纪早期人们坚定的信当知道它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表示了一种状态。死后已经念:即人死后就被引向上帝的右手;而同时那只手的被“砍过了几个世纪,死者却感到还不到一天。这就说明死亡的世去”则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丧失这样一个无情的现实。界实质上很简单,几个世纪没有任何变化或任何戏剧性。第二节则强调没有信仰,人们的行为则变得浅薄和渺小。狄

金森在诗的最后指出:即使是“一颗磷火/胜于毫无光耀。”这

三、从死亡看人与上帝的关系。通过断臂和光耀死亡是个古老的话题:如果上帝是万能而又是善良的,,“怀疑与相信一样狂热

(就在她写了(1551)一年然他的手臂是长的,《那些———正在死去》

著的答案有两个:后,她又写了一首表示信仰的诗歌《她飞向明亮的东方》,一直被清教主义教徒(1573)。这被认为是“她为悼念母亲而写的最优雅的一首挽们思考,。她歌”:[10]

她飞向明亮的东方认为,从生活的事实来看,上帝不是爱我们的父亲,他对我们

的行动也不仁慈,与此相反,他经常以我们的敌人的身份出天堂的兄弟们

[8]

现,还不断地伤害我们。将她领回家

(338)这首诗中,狄金森像在《我知道他存在》《莫比・迪无需更换羽翼

克》中的亚哈船长那样把矛头直接指向也许不存在或者已经或情人的日常物品背叛我们的上帝。这首诗歌也有明显的分界,从完全肯定转即被吸引带走。到极端怀疑。然而它的整个格调却与《这个世界尚未终结》设想她如今的状况(501)不同。在《我知道他存在》这首诗中,狄金森使用第一探询她过去的容光人称直接面对死亡的挑战,并直接以愤怒的口气提及上帝。我们认为我们梦想同时这首诗歌也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第一句表明她对上帝以此方式消磨时光的坚定信念,尽管她既听不到也看不到他。第一节解释道,生存在此徘徊

[11]

他躲藏了起来为的是使死亡成为令人喜爱的伏击,而幸福则身在家中却感无家可归。是出其不意的惊喜。刻意安排的过多的快乐和感叹号又成在这首诗里,我们看不到辛辣的词句,也看不到对上帝了讽刺的标记。可以说她正在描述的是一场愉快的捉迷藏的不信,我们仅仅看到,诗人强烈地感受到属于我们的真正游戏,但她又在预测,如果死亡既带不来上帝也带不来永恒,的家却是那样地陌生和遥远。正如麦克白所认为的,死者是

[12]

它就会露出谋杀的狰狞面目,这场游戏就会是致命的,而且幸福的。“当生命的阵阵狂热结束时,他便可长眠了。”而

“徘徊/身在欢乐就会转化成恐怖。如果真是这样,这场游戏就演变成了仍然在这个世上活着的我们却还得要在生存中

恶作剧,所展示的是上帝成了喜欢观看人们愚昧期盼来世永家中却感无家可归”。我们既不属于这个世界,对另一个世恒的无情的骗子。一旦这样的戏剧讽刺意义崭露出来,第一界又没有把握,两者都是陌生的。在狄金森看来,完全就是节所表现的上帝的隐匿和人类的迟钝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于我们的这种状况(这个分裂的矛盾的意识,也就是对生既然上帝只是个恶作剧的骗子,他的隐匿就是伪装的,如果命的两种可能性的认识)使得我们成为人类,使得我们的生人类的谦恭得不到上帝的奖赏,人类的被欺骗也是活该。可命———以及死亡———染上了一种其他任何生物所没有的奇以说这首诗歌是狄金森的所有关于死亡的诗歌中最为放肆特的悲剧色彩。的一首,近似亵渎上帝,但它还是没有流露出极端怀疑的态度。它只是显示上帝很可能不会把我们所期盼已久的永恒五、生者对死者的情感恩赐给我们。不少读者抱怨说狄金森的诗是个无法解开的谜。认为

《伤恸》是她的诗歌中比较难懂的一首。读了第一行我们不

四、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禁要问,究竟是哪些人死了使我们悲伤?诗人接着还说“那从死亡的角度看生,将所有问题最终归结为生的存在,些人我们从未谋面”。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诗人并没有说我们而不是死的存在。通过死亡这个角度来看待人生是狄金森对他们一无所知。我们感到悲伤这一事本身就说明我们是

他们的亲属。诗歌第五行说明了理由:我们对于陌生人的死亡是不会感到悲伤的,也是不会关心的。在诗中我们感到悲伤就说明我们对那些人的死是在意的,这同时也说明他们不是陌生人。

由此我们突然发现人们之间有一种新的关系,也就是与那些看起来是陌生人的永恒的友谊。而这种友谊只有等到他们去世我们感到悲伤了才会显露出来。因此,发现他们死亡使我们瘫痪,这既情有可原,又令人恐怖。

第三节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这些新的永恒的“朋友”在他们死亡的时候向我们显露了自己,他们对我们来说既没有有形的存在,也没有现实的形象。他们“仅对我们的思想至关重要;”但他们突然从我们的生命中抽去了“他们的存在”。他们好像把我们的灵魂也抽走了,或者说我们的灵魂也秘密地跟他们一块儿走了。

看了这首诗,读者被它的生动和扣人心弦的语言所打动。这不仅是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对某些强有力的现实存在的东西的反应。它迫使我们去思考,的陌生人?的年代,牲的军人。

(187)这首也是关于生者对死者的感情为主题的。这是略带讽刺意味的对一个死亡女人的描述。像她的许多关于死亡的诗歌一样,其意象集中在死者僵硬静止的状态,强调突出的是死者与生者之间的距离。此诗的中心场景是安放着即将埋葬的尸体的房间。而诗人的思想却不断回到死者生前的时候,并对生时与死时的状态加以比较。

第一节诗人回忆起这位死去的家庭妇女的生活负担,并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她目前的静止状态。她的感情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她为死者终于摆脱了痛苦和负担而感到安慰。另一方面,她又为目前死去的状态而感到恐怖。第二节诗人请读者或同伴们接近死者,并对死者生前火热的生活与目前的安详宁静比较:以前充满活力,而现在却静止得像块石头。最后一节诗人的注意力从尸体转到了房间。诗人的感情变得复杂起来。房间里出现的苍蝇和窗玻璃上的脏斑显示这位家庭妇女再也不能打扫她的房间了。苍蝇暗示着死亡的压迫,而呆滞黯淡的阳光象征着她的死亡。通过对蜘蛛网的描述,诗人似乎在批评死者的懒惰,好像她就是为了逃避干活而死去一样,最后一行显示,尸体已经被安放在由鲜花衬垫的棺材里,即将被埋入坟墓。这也显示了一种典型的狄金森的痛苦。

如果说狄金森的诗歌里有一个单一的连贯的主题,那就是诗人承认,是对死亡的无知和害怕而不是最终的解脱,是

我们的悲伤与痛苦而不是我们将来的幸福确定了我们生命的限定条件。我们生来无知,但不久我们就懂得太多,但还是不够。因此无论我们旅行到哪块土地上,我们将永远是陌生人。一方面,我们由于意识到死亡的即将来临而无法完全溶入到我们现世生活的这个世界。同时又在向往我们自己永远也无法证实的另一个世界。最后,死亡成了我们听到的永不消失的歌。而我们能听到这首歌便是我们区别于上帝的其他创造物的重要标志。对狄金森来说,完全放弃对死后人生的信仰(也就是对上帝最终拯救之手的信仰)也就是放弃了我们对我们可能有的“家”的希望。

通过对狄金森诗歌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诗人心中,如果死亡不是人生的一个终结,至少是一个重要阶段,对死亡的思考也就成了诗人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对宗教的信度,。她,是她多年对死亡的。

狄金森的语言模式———精确、非正式、经常是出其不意的———具有独特的个性,不属于任何特定的传统和时代,只属于她自己。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狄金森的研究还会进一步深入。注释:

[1]HyattH.Waggoner.AmericanPoets-FromthePuritanstothePresent.

NewYork:DellPublishingCo.,1969:212-213.

[2]张子清.不趋时媚俗的诗歌革新者.载于郭继德主编.美国文学研

究(第一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46.

[3]MordecaiMarcus.CliffsNotesonEmilyDickinson:SelectedPoems.Lin2coln,Nebraska:CliffsNotes,Inc.,1982:80.

[4]WilliamW.Hall,BronchitisandKindredDiseases[M],8thed.New

York:J.S.Redfield,1854:301.

[5][8][10]RichardB.Sewall.TheLifeofEmilyDickinson[M].New

York:Farrar,StrausandGiroux,1980:395-97,61,79.

[6]木宇译.最后的收获———艾米莉・狄金森诗选[C].广州:花城出

版社,1996:146.

[7]PaulaBennett.EmilyDickinson—WomanPoet.IowaCity:Universityof

IowaPress,1990:78.

[9]NorthropFrye.AnIntroductiontoEmilyDickinson[A]inPerryMillered.MajorWritersofAmerica[C].NewYork:HarcourtBraceJo2vanovich,Publisher,1966:659.

[11]ThomasH.Johnsoned.TheCompletePoemsofEmilyDickinson[M].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61:652.

[12]Shakespeare.Macbeth(III.ii.23).NewYork:AirmontPublishing,1965:56.

关于亡的诗篇四
《关于死亡的诗歌,Thomas Gray,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by 澄_LOST_!》

[订阅] 关于死亡的诗歌,Thomas Gray,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by 澄·LOST?!写评论名字 ( 必填 )Email ( 选填,不会在页面中显示 )主页 ( 选填 ) 记住我的信息 如何插图、加链接? 发 布 取消首页 爱米胖 美食 小游戏 | 我 | 朋友 群组乱翻帮助 注册 | 登录 全部LIVE YOUR LIFE尽日灵风不满旗日志 | 照片 | 朋友 | 更多▼ 回澄·LOST?!的空间首页关于死亡的诗歌,Thomas Gray,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写于2008-11-18 12:57:31 1条评论今天早上难得的早起,赶上了久违的 英国 文学,今天刚好上的是Thomas Gray的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128行的长诗。读着读着突然想起海明威的《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丧钟为谁而鸣?记得上学期20世纪 美国 文学的老师说,她最喜欢的就是《丧》的开篇,海明威引用了约翰· 邓恩一段著名的布道辞:No Man Is an Island 没有人是座 孤岛No man is an island, 没有人是座 孤岛 ,entire of itself 独自一人,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一片,A part of the main 是大地的一部分。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水卷走,Europe is the less 欧洲 就少一点,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如同一座海岬少了些一样;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Or of thine own,were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因为我处于人类之中,And,therefore,never send to know 因此不必去知道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It tolls for thee. 它就为你而鸣!!Mainly by John Donne(1572-1631)翻译:当时我读的那个荡气回肠啊,立马就背下来了,可是一个假期以后就 忘光光了,直到今天看到Elegy的时候才恍然想起,没人是一座 孤岛 。就像Gray说的,在无名的角落也许埋葬着权贵与智者,每个人 的一生都值得回味。最喜欢《挽歌》里的这一句,网上能找到的官方翻译太矫情。我的理 解就是:无论是谁,都渴望被铭记;在弥留之际,那些过往的欢乐时 光与痛苦焦虑,谁不会渴望回头在看看这个世界?For who, to dumb forgetfulness a prey,This pleasing anxious being e'er resign'd,Left the warm precincts of the cheerful day,Nor cast one longing lingering look behind ?On some fond breast the parting soul relies,Some pious drops the closing eye requires;E'en from the tomb the voice of Nature cries,E'en in our ashes live their wonted fires.我那一刻突然觉得死亡是那样的近,无论此刻我是多么的年轻,会说 会笑,脸色红润,总有一天我会像诗里那样,不舍的离开。一大早就 读这些东西,让我的心灵突然被净化了好多,以致后来朋友给我看N C-17

的蝙蝠超,我还依然没有缓过神了。我曾经是那么的讨厌学文学,也许以前我是没有带着心去,如果可以 学进去的话,文学确实让人收益良多。关于死亡,我最喜欢的是Th omas Hardy的Drummer Hodge,死亡在他的笔下是另一段旅程与生命的开始,他会重 新长成一棵南方的大树,却带着北方的胸怀和头脑。苍凉却不绝望, 正是中文里所说的“哀而不伤”。这里有全文,喜欢的人可以看下,这个版本的翻译也很好,Hard y的东西语法是很难懂的。鼓手霍奇托玛斯·哈代鼓手霍奇被扔进坑里掩埋,正如找到时那样,没有棺材:他的坟地是 南非 的一座小山,把周围的 平原 稍稍撕开;这坟墓上空的每个夜晚,异国的星座在西边摆开。刚从威塞克斯老家来到这里,年轻的鼓手霍奇弄不明白,灌木丛丛,沃土扬尘,广阔干旱的高原意义何在?昏暗的黑夜茫茫一片,闪烁的星座好生奇怪。正是这无名 平原 的一角,霍奇将要长眠,永不离开;他将长成一棵南方的大树,带着北方质朴的头脑、胸怀,任凭星星闪烁陌生的眼睛,把他的命运永远主宰。Drummer Hodgeby Thomas HardyThey throw in Drummer Hodge, to restUncoffined – just as found:His landmark is a kopje-crestThat breaks the veldt around;And foreign constellations westEach night above his mound.Young Hodge the Drummer never knew –Fresh from his Wessex home –The meaning of the broad Karoo,The Bush, the dusty loam,And why uprose to nightly viewStrange stars amid the gloam.Yet portion of that unknown plainWill Hodge forever be;His homely Northern breast and brainGrow to some Southern tree,And strange-eyed constellation reignHis stars eternally.至于挽歌我就不贴了,太长了,估计有欲望看的人看了这个长度以后 也恶心了,如果想看的话,去网上一搜就有了。发表评论 通过Email发送给朋友标签:诗歌 Gray Thomas分类:随笔前一篇: [郁闷]居然侵权了后一篇: [原创] 浅析《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人性,以及对 后世精神层面的影响(好久没碰的老本行)评论(1)米米去去 2008-12-28 13:19:47很有意思呐~发表评论 点这里写评论 相关文章关于成都的记忆(一) - 黯蓝诗情画意:窗里窗外的风情 - 文苑樵夫袁袤翔诗情画意:龙柏情思 - 文苑樵夫袁袤翔挂甲峪的领路人——张朝起 - 心欲如风诗情墨影:春花墙外一枝横 - 文苑樵夫袁袤翔澄·LOST?!发送信息加为好友其他日志09滇东北流水账之束河篇 2009年1月16日[原创][书评] 渡边淳一《紫阳花日记》,假面婚姻 2008年11月22日[原创] 浅析《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人性,以及对 后世精神层面的影响(好久没碰的老本行) 2008年11

月20日» 关于死亡的诗歌,Thomas Gray,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2008年11月18日[郁闷]居然侵权了 2008年11月17日拿到Monash的full-offer了 2008年11月13日[非礼勿视][BL][蝙蝠侠/超人同人翻 译] [Part 4完结]On Second Thought By evangelene 2008年10月5日更多日志...该空间浏览统计: 30237订阅日志热门日志 热门照片

关于亡的诗篇五
《诗亡然后春秋作》

【专题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2

【复印期号】2005年04期

【原文出处】《东方丛刊》(桂林)2004年04期第45~61页

【作者简介】程世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陕西 西安 710062)

在我们看来,汉赋产生以前,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着一个文学缺失的时代。自《诗经》而后至汉初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除了有楚辞特出于南楚大地以外,几乎不见有文学作品的呈现。先秦诸子文本、先秦史传文本或为诸子对现实、历史的理性运思之作,或为史家对历史人事的载述与理思,大致可以划分成哲学文本、政论文本、史学文本三种类型。这三种文本类型,就其实质而言,均属于非文学形态的理性文本。

尽管先秦诸子文本、先秦史传文本在其“理思”展开中因不时显露出人之精神情性与文采之美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这种文学价值终究只是这些理性文本的派生之相,不能视作是文学文本的自我本相。考察诸子文章演变过程,从《老子》近于诗体、《论语》饶有情性的人生絮语到《庄子》、《孟子》以论说为主的“理思”繁衍以至于《荀子》、《韩非子》纯理性的缜密深刻,大体上显露了文学性渐次消减的趋向。这种文学性渐次消减的趋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诸子文本的非文学形态性。着眼于先秦诸子文本、先秦史传文本的非文学形态性,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认定先秦时代存在着一个文学缺失的时代。

今人所撰多种中国文学史从中国古代文史哲交汇互通的实际出发,以“先秦诸子散文”与“先秦历史散文”两章置放于诗骚之间。这样一种编排形式有助于从大文学史的角度建构一部先秦文学史,但不能够对诸子史传之文的非文学形态与诗骚的文学形态作一种必要的鉴别,流行今世的诸种中国文学史遮蔽了一个自《诗经》至屈骚之间所存在着的文学缺失时代。

接续于这一文学缺失时代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秦之无文时代。对秦代文学的匮乏,文学史家都予以了确认并将其归因于秦之反文化的无文暴政。这样的因果判断符合历史的实际,却又不免流于表面化。实质上,秦代文学的匮乏不过是上一个文学缺失时代的延续。在两者之间,看似有楚辞这一南楚(注:《史记·货殖列传》有三楚之说:“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依此三楚之说,南楚为楚之文化本土;西楚、东楚为楚之东扩所得,带有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吴文化相杂糅的特点,与楚之本土南楚在文化风俗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今人多将西楚、东楚与南楚文化混为一体,似应区别而论。刘邦诸人出自北方丰沛之地,丰沛虽曾旧属楚国,但其文化风俗明显带有中原色彩,今人多将刘邦诸人视为楚人,有误。)文学横亘其中,但楚之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以周为共主的北中国文化的特异性,楚辞的出现在当时几乎只限于楚之文化腹地南楚,不能够视作是对发生于北中国文化系统内的文学缺失现象的改变。不可否认,楚辞特别是《离骚》中有一种北中国理性精神的显现,不过,这种北中国理性精神的显现只意味着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之理性先觉者对北中国文化的单向接受。对当时的北中国文化而言,南楚文学因寄寓于被北中国视为蛮夷的楚

之文化母体中而难为北中国文化所注重,故此也就难以改变北中国文化的内在理路。秦之一统天下将南楚旧地纳入了大一统中国版图之内,但秦所循引的仍然是北中国文化的内在理路。不论它对诸子文化作出了怎样的否定,终究发生在北中国文化内部。秦以诸子之一种法家思想否弃诸子百家,正说明了这一点。基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暂且将南楚文学予以悬置,视《诗经》而后至汉初约四百年为文学的缺失时代。

我们前已指明先秦诸子文本、先秦史传文本为非文学形态的理性文本。秦之《吕氏春秋》与李斯文章承续其后,自是先秦理性文本的流别。先秦为中国历史上一次理性自觉的时代;而先秦诸子、先秦史传理性文本之涌现,正是这一理性自觉时代的精神标志。从现象上来看,除南楚楚辞以外,自《诗经》诗性文本而下以至于汉赋文学文本产生之前,理性文本覆被于整个先秦时代而成为这一时代文本的唯一样式。由此看来,汉初以前的文学缺失时代之成因与先秦诸子重“理思”的精神显相有着必然的联系。对由《诗经》诗性文本而变为先秦理性文本、由诗性时代而变为理性时代这一精神过程,孟子就曾以其深微之心予以揭示:“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在儒家看来,《诗经》的产生根源于一个王道淳厚的时代,是王道以德化治天下的确证;而伴随着王道的衰微,伴随着乱臣贼子竞相兴作,指刺浊乱之世以“当一王之法”(《史记·太史公自序》)的《春秋》也就应时而出。撇开孟子的儒家立场,孟子所言实际勾勒出了中华民族在上古封建秩序崩坏后从素朴的诗性时代走入以《春秋》为起始的理性时代的历史过程。就此而言,《春秋》的出现正标志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与一个文学缺失时代的开始。

依循孟子所言的内在思路,下一个诗性时代的出现有赖于一个“王者之迹”复兴时代的到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两汉融政治大一统与文化大一统于一体,以儒之礼义教化造就了一个大一统礼义中国,这种文化中国的诞生,昭示着一个“王者之迹”复兴的时代。正是在这一时代里,不唯有礼义文化的氤氲沉蕴,亦复有以汉大赋为代表的两汉文学之兴盛。这样一种由《诗经》诗性时代经文学之缺失时代而进入两汉文学兴盛时代的历史过程,几乎与孟子所言构成了一种两相对应、两相冥合的互证关系。当然,我们并不能将孟子所言“王者之迹”的有无作为诗性时代、文学时代有无的依据,也不能将孟子的儒者话语视为不易之论,但孟子以其深远宏阔的历史视野对《诗经》时代与《春秋》时代所作出的断代式之划分,对我们确认一个理性崛起而诗性消退的文学缺失时代的实际存在有着相当的启迪意义。

按照文学研究一般性思路,文学研究当以文学实存为研究对象,一个文学缺失时代似不应纳入文学研究的范围。但在我们看来,一个文学缺失时代仍具有文学研究之意义。其文学研究之意义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探究文学缺失时代文学缺失的时代成因,这种文学反题之研究可以作为文学正题研究的补充,并有助于对文学正题研究的深化;其二,文学缺失时代先行于下一个文学时代出现之前,对文学缺失时代的研究实质就是对下一个文学时代的前期研究,没有对一个文学时代的前期研究,也就难以对这个文学时代的产生背景有一种深入而全面的把握。 二

如果说中国上古神话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式的恢宏悲壮显示了中华民族走出原始莽荒时代的艰难与伟大,那么,《诗经》则以充满人间气息的爱与美的诗性描写和反映了中华民

族走出莽荒后进入文明时代的自在与自足。从上古神话的悲壮到《诗经》的优美,正表明了中华民族以宏大气魄取得与莽荒世界相抗争这一人类历史上极其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从而造就了一个足以诗意栖居的人间乐土的历史进程。《诗经》诗美意识的涌现,无疑是中华民族凭借自身伟力摆脱莽荒世界困厄而能进行“人”之自我歌唱的精神象征。然而,人类在进入不为莽荒世界困厄的文明时代以后,又开始进入了一个充满社会矛盾、充满“人”之自我精神困惑的历史时期。伴随着这一历史时期的到来,孕育《诗经》的那样一种自足的诗美时代也就结束了。按照雅斯贝斯的观点,在公元前8~2世纪,特别是公元前5世纪,神话时代的宁静心情和自明真理从此结束,而人类的意识则普遍地觉醒,人类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哲学家,他们感到自身的存在及其有限性,并提出了根本性的问题,从而开始了超越自身与超越世界的历程(注:参见雅斯贝斯所撰《人的历史》一文,《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38~4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雅斯贝斯的观点出于他对中国、希腊、印度等诸种人类文明的实际考察,对我们考察由《诗经》时代到诸子时代的历史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学界一般将《诗经》篇什产生的年代考定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与雅斯贝斯所言人类“哲学突破时代”出现于公元前8~2世纪特别是公元前5世纪大致相符。沿用雅斯贝斯提出的概念,中国的“哲学突破时代”诞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而《诗经》的主体部分“正风”、“正雅”则大体上形成于“礼坏乐崩”以前。可以说,“礼坏乐崩”是区分《诗经》“宁静心情和自明真理”的诗性时代与诸子“哲学突破”的理性时代的历史性标志。孟子之所谓“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早于雅斯贝斯二千多年就已经指明了这一点。正是“礼坏乐崩”造成了“王者之迹熄”,造成了淳厚自足的诗性时代的结束,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封建秩序崩裂、诸子“裂道而议”的历史时期。诸子之学是中国“哲学突破时代”的精神显相,而诸子之学又本出于“礼坏乐崩”以前的周之王官文化。王官文化因“礼坏乐崩”而散落民间,导致了原初之士演变为先秦之士。先秦之士的诞生,带来了“哲学突破时代”的崛起,带来了中华民族精神史上的一大飞跃。但在这一历史性精神飞跃中,先秦之士也饱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痛苦。这种精神痛苦一方面根源于诸侯兴作、天下纷乱的现实惨厉,以及对“礼坏乐崩”后人心淫乱、道德沦丧的忧惧;另一方面也根源于“人”在理性崛起后意识到“人”存在的有限性,独自彷徨于天地苍茫之间而“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庄子·天下》)的生命难处之大悲。

“礼坏乐崩”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先秦之士这种前所未经的精神痛苦发轫于《诗经》诗性时代的末期:“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黍离》)“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诗经·正月》)“忧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诗经·桑柔》)“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诗经·瞻卬》)此类“变风变雅”之作,不唯以一种无以复加的生命痛楚显示出迥异于“正风正雅”恬然自足的精神状貌,而且还以其直陈现实、直抒胸臆的赋笔形式改变了“正风正雅”多用比兴手法表情达意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之变已自呈露出走出《诗经》诗性世界以进入诸子理性世界的端倪。

如果说“变风变雅”所表现的是在“礼坏乐崩”的历史过程中原初之士不忍面对人心始乱、秩序开裂的痛楚难抑之情,那么先秦诸子显露出的则是在“礼坏乐崩”后正视人心大乱、天下无序既成局面的“我思”理性之冷静。尽管先秦诸子内心深处仍带有一种与“变风变雅”相承续的感愤于世道人心的悲怆之情,但这种悲怆之情与“变风变雅”相比已深蕴于理性冷静中,不似“变风变雅”那样径直呼告于天地之间。正借以一种“我思”理性之冷静,先秦诸子不再停留于愤对现实的情感抒发而开始了对历史、对现实的理性探索,以求寻找到救蔽扶危的治世之道,由此也就造成了由原初之士以“诗”直抒感愤之情到先秦诸子以“文”阐述治世之理的精神表达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诸子百家又各持己见,彼此争讼,更为强化了诸子文章的思辨性与议论性。所谓诸子“裂道而议”,正显明了先秦诸子以论事析理为务的精神本质。从“正风正雅”的诗美感兴到“变风变雅”的悲情直陈以至于先秦诸子的论事析理,中华民族渐离诗性之路而转入了理性之途,转入了对社会人生、宇宙天地的历史探求与哲学运思,由此而出现了一个史学与哲学隆盛而文学缺失的时代。我们前所述及的诸子文章之文学性呈历时态消减的演变趋向,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礼坏乐崩”后一个文学缺失时代的实际存在。

这一文学缺失时代的出现,实乃人类文明史发展之必然过程。上古诗性时代虽有一种孩童似的天真浪漫之美,但人类终究不能自醉自蔽于纯任天真的感性世界中而丧失在更深更高的层面上开拓人类历史新纪元的理性能力。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随着社会诸多矛盾在人类社会复杂化过程中的渐趋加剧,人类势必会被种种问题与冲突所困扰,势必会被不可抗拒的历史过程赶出精神自足的伊甸园而被抛置于必须以理性之思应对社会纷乱的苍茫世界。对中华先民而言,一个诗美时代的结束除了根源于自身内部的社会纷乱之外,又复根源于犬戎交侵中国的外部威胁。面对来自于外部的威胁,先民们也不可能自安于一己的诗意栖居中。在这一内外交困的历史时期,天真浪漫式的自由歌唱只能是一种精神自杀;唯有以忧患之理思,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重新开创一个既能整合内部秩序又足以抗御外部侵夺并能极大地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新纪元。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从《诗经》诗性时代而进入到一个与理性崛起相伴而生的文学缺失时代,不唯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亦复为一种应然而然的历史进程。 三

为了在历史进程中不为历史的无情洪流所淹没,中华民族必以告别天真浪漫的诗性时代为代价,必以丧失感性之美而借理性之智应对现实惨厉为代价。历史发展的长期性与艰难性,使得民族理性在展开过程中必然要经过一个从“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之分途深化而终至于精神整合以凝结民族统一意志的漫长苦旅。正因如此,这一漫长苦旅自《诗经》而后的文学缺失时代一直延续至汉之大一统中国初步显露出中华民族无限活力时才得以宣告结束。在这一漫长苦旅中,中华民族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牺牲,承受了告别生命鲜活生动之美的形神煎熬、理思之苦。就儒墨道法四家而言,儒家的“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墨家的“摩顶放踵”(《孟子·尽心上》),道家的“真悲无声而哀”(《庄子·渔父》),法家的“不死则亡”(《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赞》),都莫不显出了与民族苦旅相对应的生命悲色。

从表象上看,《庄子》有一种被后世乐道的艺术精神的体现,但实质上这种艺术精神的体现并非是庄子的本愿。从《庄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及其后学的本愿全在于面对混战厮杀的社会苦难,面对“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庄子·齐物论》)的人事纷争,面对“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庄子·齐物论》)的生命大哀,力求通过自己的理性运思以求洞悉宇宙人生之真谛,从根源上消解人世间的烦恼痛苦,消解现实社会血腥拼杀的战乱局面。在庄子看来,人世间的烦恼痛苦与血腥拼杀根源于人以“我”为中心的是非之争,根源于物我对立的分别之念;欲求摆脱人之烦恼痛苦,根除战争罪孽,就必须“吾丧我”,去是非,齐物我;唯有如此,人人才有可能获得生命大全的逍遥,社会才有可能达到一种清净自化的理想状态。由此观之,庄子的理思不唯是一种生命理思,亦是一种向往理想社会的政治理思。庄子这种着眼于苦难现实的政治理思,也正是深溺于战国“天下大乱”之局的先秦民族渴求息事宁人以入太平之世的精神表达。把握住了庄子哲学实乃一种以现实苦难为运思起点的政治理思,我们就自能感到庄子看似达人超世,看似“遥而无闷”(《庄子·秋水》),实际上内心深处始终蕴含着一种对人间现实苦难的深深忧惧。综观《庄子》之文,诸如“不亦悲乎”、“可不哀邪”、“可不谓大哀乎”(《庄子·齐物论》)之类悲凉之句随处可见,正显明了庄子因社会苦难的深重而无以自安于一己逍遥的精神本相。总括庄子哲学的内在理路,庄子的运思起点在于对时代苦难的关怀,在于对深陷于是非纷争而不能精神自安的现实生命的关怀;庄子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注: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43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庄子哲学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一大法门,纯因庄子所推崇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生至境不期然而然地冥合了一种艺术至境。

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及其后学对于一般意义上的美、乐、巧之类的感性艺术持有一种激烈否定的态度:“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庄子·胠箧》),“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乱目,使目不聪”(《庄子·天地》)。不论庄子对感性美的否定与墨子的“非乐”、韩非子的“好质而恶饰”、“处其实不处其华”(《韩非子·解老》)有着怎样的本质区别,道、墨、法三家大抵都在否弃感性之美、反对礼乐文化上取得了现象上的一致。

不同于道、墨、法三家,儒家自觉以礼乐文化传承者自居,自觉保持着与《诗经》的传承关系。但也正是儒家对《诗经》的诗性之美、艺术之美作出了近乎非诗性的理性判断。我们从《论语》中看到,孔子一方面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总评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另一方面又作出了似与这一总评两相矛盾的断语:“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不论孔子在评说《诗经》话语中是否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不邪”与“淫”都自是一种道德话语、政治话语而非艺术话语、文学话语。《诗经》中充满了男女爱情的描写,而“郑风”在爱情描写上更有一种大胆直露的风格。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现实人生并对人情、人性体察颇深的圣者,孔子绝不至于感知不到《诗经》中那充满爱的显豁字眼;作为一个“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的仁者,孔子面对民间众生男女之情的自足享受也当会有一种爱护与宽容。问题的关键在于: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史记·太史公自序》)的春秋乱世,而世乱如此,实乃根源于人心的淫动,“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史记·卫康叔世家》),“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之”(《史记·伍子胥列传》)。因好色之心的淫动,宣公杀死太子,平王追杀太子建,由此分别埋下了卫国内乱、伍子胥覆楚的伏笔。而众所周知的骊姬之乱更是使晋国危机四伏,险象迭生。纵观春秋历史,几次大的祸乱都与淫有直接的关系。可以

关于亡的诗篇六
《中国古代悼亡诗词》

关于亡的诗篇七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

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生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背景】: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衣

——诗经·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文】: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

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

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背景】:

这首诗同样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第一首‘悼亡诗’,和《葛生》一样,其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否归属悼亡范畴亦有争论。旧说谓诗的主旨是卫庄姜伤己,《毛诗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但后世多家注本均点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奉为悼亡诗经典。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晋潘岳《悼亡诗》很出名,其实在表现手法上是受《绿衣》影响的。如其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等,实《绿衣》第一、二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怀》,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全由《绿衣》化出。可见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实为后代开无限法门。 第三首:魏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悼亡诗

——潘岳·魏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作者】: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中牟县大潘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他少年时即以才颖见称乡里,十二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背景】:据说,潘岳的妻子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潘、杨两家原是世交,潘岳十二岁时第一次见到杨氏的父亲杨肇,杨肇很喜欢这个聪颖过人的美少年,便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他。潘岳十二岁时与杨氏订婚,结婚之后,夫妻两人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杨氏于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卒,当时不到五十岁。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氏去世后,潘岳除过《悼亡诗》三首外,还有《杨氏七哀诗》等。

潘岳所做《悼亡诗》一共三首,分别作于杨氏去世的下一年的春天、秋天和冬天。其二首分别为:

其二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其三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另注】:

潘安以前,中国古代文学并无‘悼亡’一说,正是潘安所做《悼亡》三首,开中国悼亡诗歌之先河。《辞源》对“悼亡”的解释:“晋潘岳妻死,赋《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该辞典也收“潘岳”条,其释文中有:“工诗赋,辞藻艳丽,长于哀诔之体,《悼亡》诗三首最著名”的内容。第四首:南朝·沈约《悼亡诗》之: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悼亡诗

——沈约·南朝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作者】:

沈约(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仕至尚书令,卒谥隐。政治上主张严格区分士族与庶族,维护封建门阀制度。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所创“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曾据何承天、徐爰等宋史旧本,稍加更益,撰成《宋书》。所著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

第五首:唐·元稹《离思》五首之四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其四

——元稹·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

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

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八岁丧父,少年贫贱。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征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

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背景】:

元稹有离思诗五首,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做。韦丛为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首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曾经经过沧海的人,再看到其他的水,不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便觉得别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从成千的美女中走过,都懒得回过头看他们一眼,一半固然是为了修身治学,一半是没有忘情于你呀!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词意豪壮,用笔极妙。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成为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名篇。

元稹的悼亡诗一直以前都是传唱的经典,除此之外,其还写了悼念亡妻韦氏的《遣悲怀》三首,同样堪称中国悼亡诗歌的绝唱。‘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之类的诗句已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遣悲怀》三首如下:

钗。

斋。

开。

哀。

词。

眉。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

第六首——北宋·苏轼《江城子》之: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关于亡的诗篇八
《中西死亡诗歌比较》

同中求异,异中有同

——中西死亡主题诗歌之比较

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发出了“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呐喊。生是一件大事,与生同时到来的就是死。生与死是世间唯一两大平等的东西,人人都有,不论贫富,不分国籍。也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了中外诗人笔下共同的题材。虽然题材有共同之说,但是二者仍有很多不同之处。这里我们就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艾米莉的《忆》为例,管中窥豹,看看二者的异同。

首先看看二者内容上的异同。我所选用的两首诗歌都是怀念亡人的诗,是对故人的怀念。但是,仔细对比二者不难看到,两首诗的侧重点是有明显区别。先看看第一首,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魂,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写的是“我”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以及阴阳两隔的无奈。十年了,你走时,我们还都是青丝矫健,如今呢,我以是鬓如霜,阴间的你是否和我一样,十年了,我们分隔的太久,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记,即使再见面,恐怕也是无法在人海中认出对方。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透给读者的是一种沉重而又压抑的无法喘息的无奈与悲哀。再看看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用一幅妻子生前梳妆打扮的图景思念具体化。接下来的两句便是直接抒发思念。全诗从思念入手,从思念收尾,是标准的悼念亡人诗。艾米莉的《忆》却大相径庭。前五节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似,也是写的对故去的“你”的深深思念,而后面三节,都是些你走之后“我”怎样生活,怎样从你的阴影里走出来,过上正常的生活。“我学会了对生活珍惜、支持, 靠其他来充实生活,而不靠欢乐。”我爱你,这爱从不减退,但是我必须“禁止我青春的灵魂对你渴望,抑制无用的激情迸发的泪滴,严拒我对你坟墓的如火的向往”

《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忆》在内容上的差别实际上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死亡主题诗歌与外国死亡主题诗歌在内容上的差别。同为死亡主题,中国诗歌描写的内容偏向于对故人深深的思念,而西方的死亡诗歌除了写思念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写失去“你”后,“我”怎样带着对你的思念走向新的生活。

除了内容上具有可比性,诗歌的感情基调也不得不提。上一部分对诗歌的内容作了简单的诠释,对诗歌感情基调实际上也有了大致的把握。同为死亡主题诗歌,都是讲述的对逝去的爱人的怀念。所以两首诗歌基本的感情基调都是思念和伤感。但是二者在思念和伤感的基础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别。苏轼的诗歌从开篇到收尾都扣准一个思念,一个无奈,一个悲痛。所以整体上读来,给人的感觉是沉重的,像将要下雨的乌云厚重的天空。如果用一种颜色做比,最恰当的是灰色,比黑色略为淡色,但是却是其它颜色中最深的一种。而艾米莉的《忆》却是在思念与感伤这个深沉的基调上加上了对重建美好生活的构想,将思念的尾巴斩断,换上了一束曙光。她的这首《忆》则是像雨后的天空,大雨刚过,天空还没有放晴,所以也没有夜里的云彩,依然有些灰蒙蒙的压抑,但是厚厚的乌云层已经远去,天空也被洗的爽朗。除此以外,两首诗歌在画面感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前者没有较多的跟色彩有关的词语,唯一的一句便是“尘满面,鬓如霜”,《忆》却大不相同,有很多色彩明丽的画面,如“从棕色的山冈上融成了阳春”,“ 金色梦中的日子”等等。也许这与东西方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吧。中国人一贯喜欢素色,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分明就是画面,黑比白纸就是一副泼墨山水画。西方则偏爱的是色彩艳丽或者说色彩繁多的油画与水彩。所以,即使是诗歌,也打着深深的色彩烙印。中国的死亡主题诗歌,感情基调分明,伤感就是伤感,不会再有笔转峰回的可能,西方则比较浪漫化,伤感过之后调子还得往回走,所以他们的死亡诗歌虽然也带着死亡的幽暗,实际上感情基调是往明朗方向走的。

同是死亡主题诗歌,二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区别。死亡观透露出的多半是

对生的理解,所以我想,中西死亡主题诗歌差异的本质性因素还是中西方对生的理解的差别吧。中国自古就有着守身殉节,在家从夫,夫死从子的走向,尽管这是针对妇女而言,但是,谁敢说它没有荼毒男性的思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人的生命好像从来都没有属于过自己,中国人也好像从来没为自己好好活过哪怕是那么一次。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殉葬,殉情。方正是一个不为别人生,但为别人死。西方就不同,他们的生命属于自己,他们只愿意为自己活。还记得当年红极一时的《泰坦尼克号》,杰克死了,罗斯很安静,既没有哭天喊地,也没有寻死觅活,她知道,她是杰克拼了命救下来的,她要为了杰克好好的活着,而不是跟着杰克去死。谁敢说他们不爱,谁敢说那些殉情的爱情故事比他们感人,谁都不敢说。中国传统的死亡诗歌在传统中出身与成长,难免也就染上了这种色彩,而西方一贯如此,把生命看的无上崇高与伟大,所以,他们的诗歌也就跟着这种思维方式运行。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随着封建思想的远去,中国的死亡主题诗歌也在慢慢的像光明靠拢,汶川地震涌现出的大量诗歌就很好的反映了这一趋势。死亡是对生存最好的诠释,我们期待死亡的阴影散去,期待生命在死亡里重生。亦如汶川的废墟里传出的坚定地口号,逝者安息,生者坚强。透过阴森森的死亡,生命之光永垂不朽。

附: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忆(飞白译)

关于亡的诗篇九
《狄更生诗歌的死亡主题》

第4卷第8期2005年8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ofJoumalNany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

V01.4No.8

Aug.,2005

狄更生诗歌的“死亡主题

,,

磊1.胡天赋2

(1.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信阳464000;2.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死亡主题是狄更生诗歌的主旋律,文章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意义,并从她儿时的“死亡”经历及加尔文教派的家庭的影响,分析她创作这些诗歌的原因。

关键词:爱弥丽・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中图分类号:1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05)08—0084一02

我们暂停于一幢房子前

艾米莉・狄更生,183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艾

默斯特小村,56年后死于出生时的房舍。在她的一生当中,她只离开本州一次,离开她的村子有十多次;1872年+以后,她基本上都呆在家里,不再到外边的世界看一眼。在晚年的岁月里,她身着白装,避见生人,只是利用简短的便条或诗句与极少几位朋友保持联络,甚至去给她看病的医生,也只许通过半开的门观察这位病人。可以说在半神秘的状态下,她于1886年辞世。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她:她只发表过7首小诗,而且都是匿名的…。

艾米莉・狄更生在她总数1700多首诗的1/4涉及死亡主题【2l。她用“心灵之眼”对死亡主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索。

《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亡》是狄更生死亡诗歌里意境最为遥远,想像最丰富的一首13】:

因为我不能够停下来等待死亡——他友善地为我停下——马车只裁着我们——

还有不朽

看上去好似一片地面隆起——屋顶几乎看不见——

只有房子的上楣柱——凸现在地面自那时——若干个世纪——已往矣可相比还是感觉比那一天短,我最初就猜测那马头的方向——是朝着永恒前进

诗人以一个逝去几个世纪的人的口吻,回忆了那个“死亡”伴作车夫,彬彬有礼地“邀请”她的经历。“他”(死亡)将她引向永恒。“死亡”优雅地将诗人带入最终的“房”——“一片地面隆起”之地。一种接受者的平静的语调暗指诗人信仰的“不朽”,这种不朽即是伴她上路的伴侣。

“死亡”被诗人拟人化,他是一位不可避免的征服者:他伴诗人上了马车,在缓慢的进行中,诗人意识到,这次旅行将走向永恒。这个“永恒”的经历发生在数世纪之前,在永恒的时空里,“数世纪”的时间比“(尘世)那一天更短”。诗歌以回忆的方式把人生几个特写镜头定格:象征性地写出孩提时代“学校,孩子们正在竞斗”;成年时代:“凝望我们的五谷之野”;老年:“落日”。艾米莉・狄更生运用意象,将想像与现实连接在一起。

尽管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写成,诗歌并不是自我展现,而是情感、视野与直觉的集成。诗人将个人生活转化为诗歌主题,天衣无缝。“死亡”是位绅士,他彬彬有礼地邀一位女士出游;诗的意境有微妙的色情色彩,因为浪漫主义诗人总是将爱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爱与死亡可互换地象征。这位斯文的“绅士”最终使出了杀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正是“不朽”和“永恒”服务者。诗歌通篇揭示的是一个基督教永恒的主题:人类的意志最终都将付与实际的经验体验,思想的不朽也不能弥补肉体的消亡。

狄更生的诗歌缺乏传统的韵律,省略和压缩的句子很多,用破折号也较多。有人认为她的有些诗歌不可理喻,主要是文字表达力较差,像未受过教育的人的言语方

我们慢慢行进——他知道不用着急而我也搁置了

我的工作和安逸

只因他谦逊有礼——

我们经过学校,孩子们正在竞斗享受课间休息——

他们围成环形——做游戏

我们经过凝望我们的五谷之野我们经过落日——

还不如说是他经过了我们——露水带来了颤冷——因为薄纱是我的礼服

我的披肩——也不过是绢丝之物

收稿日期:2005—0l一20

作者简介:宛磊(1963一),男,河南漯河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教师;胡天赋(195卜),男,河南南阳人,南阳

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2005年第8期

宛磊,胡天赋:狄更生诗歌的“死亡主题”

・85・

式;但多数读者认为,这种非传统的诗歌形式表现了诗人的独创力,挑战了美国诗歌的维多利亚传统,即韵律严整,节奏平稳。她大胆运用长短句和跳动的节奏,讲究含蓄的比喻和深奥的象征,是“独自式”的珍品,是在超验主义影响下以时代的精神来写实的先驱。就此诗而言,“死亡”(Death)、“不朽”(Immortality)、“永恒”(Etemity)等字眼英文原文都是大写,运用的是拟人化的修辞格。而“薄纱”(Gossamer)的礼服和“绢丝”(Tulle)的披肩,英文原用词都较冷僻,是用象征的手法,可解释为纯洁的思想,抵抗不了欺骗者的诱惑;或解释为人赢弱的肉体,最终不能战胜死亡。这些词语的运用,一次的阅读很难了解其意。

从狄更生的传记来看,读者应注意到她的诗不是用来发表的,她无意展示自己。真实的心扉流露是诗人具备高贵的品格,她的诗展示的是个性与客观现实的一种永久性的统一。她不断地考问自己与人类意识所涉及的起源、状态、关系的命运与永久性的问题。

在狄更生有限的生活空间里,她曾亲历多次“死亡”:阿兰・舒尔法及其他人曾讲诉过狄更生的经历【4】:她父亲在世时,她向阿兰夫人保证说,父亲在“黎明国王”的关照下休息了;她还问他父亲“变成了什么样”?“他在哪?爱弥丽要找到他。”当华滋华斯牧士1882年去世时,她问他“是否生活在别的世界/我的信仰不能回答”;同一年晚些时候她母亲去世,她平静地说:“尽管这么多人说她走了,我不知道她在哪儿。”当朋友詹姆士・克拉克次年去世时,她问:“你们能确定有来世吗?我非常想知道这事时,但几乎无人能回答我。”她的侄子吉伯特是狄更生喜爱的孩子,她描述说:“‘开门,开门,他们在等我。’这是吉伯特精神错乱时发出的甜蜜要求;谁在等他,我们真想知道。”甚至在1860年她喂养的狗卡洛死时,她给海金森这样写信道:“卡洛死了……你现在该教导我怎么做了吗r“死亡”经历可能是狄更生狭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死亡是她诗歌的一个主要主题。读者不能忽略的是: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都与她的上帝信仰密不可分,只不过有时在她的诗歌里遣词上变动一下而已,如《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亡》一诗中的“不朽”、“永恒”即是。她的“死亡诗歌”以一种复杂的形而上学的玄思表现了她作为诗人的天才,平常的词句创造出丰富的诗意。

今天,狄更生的诗歌已被广泛地认为是美国诗歌的一个里程碑。她以生动的想像力和强大的创造力,广泛地创作出涉及生命、爱与自然主题的诗歌;当然,最多的还是“死亡诗歌”。它的死亡主体的诗歌初看起来是冷酷的、厌世的。因为诗人并不能具体地证明死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给她的“死亡诗歌”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想像

和描写空间。尽管死亡诗歌的格调是冷酷的,诗人事实上仍在加强自己的生活信心,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众多死亡现象作抗争;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死亡诗歌的创作,表现了诗人为现实的生活更加有意义而勇敢的面对它。

出生在一个加尔文教派的牧师家庭,狄更生从来未怀疑过上帝的存在,父亲是那个新英格兰乡村有影响的人物,也是她最早的启蒙者。狄更生的生活无外乎家里、教堂以及村子;消磨最多的时间是阅读,而阅读最多的是《圣经》。另外,清教用“创造物”及日常琐事来证明上帝的伟大与关怀,“爱默生、惠特曼和狄更生都是用清教的思想工具来达到他们惟信仰论的目的”[5】。“通常来说,狄更生在自然中发现主题,发现与上帝的关系,发现死亡的直觉”…。从这个意义上说,狄更生的“死亡主题”与清教的思想密不可分。她以女性的眼光对自然和生存进行观察、沉思,尤其体悟死亡及永恒。她坚信人在后世仍保持意识的存在,正是这种对死亡的敬畏以及想知道后世无数秘密的好奇心,应是她“死亡诗歌”创作的源泉。

除此之外,在她创作的时期,爱默生等所领导的“超验主义”运动在她家乡阿默斯特不远地康科德兴起。她年轻时曾接触爱默生的思想,爱默生反对权威,崇尚自我的观点,应该使她与正统的宗教感情发生冲突。超验主义实际上是将传统的宗教观念进行了转型。超验主义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尤其在主张观察自然,提倡个人主义,主张天人合一方面更是如此。因此,超验主义的作家和诗人,认为自然的灵性和个人的精神是一致的。从这方面来说,狄更生试图在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之问寻找一条出路:一个是清教主张的对神敬畏和个人得救,另一个是超验主义的自我感受及情感表露,狄更生在二者之间难解难分。她的诗歌中所表现出的高傲,孤独,对永恒的追求,对死亡的探讨,以及对自然之物赋予的灵性等,都反映了她这些复杂的心理状态。参考文献:

【1】Nnina[M】.New

Baym.Ⅳ0non

AHtb幻gy£o

A脚心口n£it删【£ure

York:Norton&CompaJly,1989.

[2]HenryW.wells.如£rod∽£ion细点机渺Dic枋访on【M】.

HendrickHouse.1958.

[3】EmilyDickinson.死e

comp如fed

Po咖5矿Em渺Dic&一

SuZ勘on,

i,坫Dn.Boston:LittleBmwnandCompany,1994.

【4】AllanShucard,FredMommarco.矸吒啦口m朋D如mAm洲∞nP(膨叮[M】.TwaynePublisher,1989.

[5】Allan

ers.1989.

Shuard.Amer记nn

Poet7),[M].7I’wyayne

Publish・

0ntheDeath—ThemedPoemsofEmilvDickinson

WAN

Lei

1.

HU

Tian—fu

ofForeignLanguages,xinyangAgricultuIalCollege,Xinyang,Henan464000,China;

2.ForeignLangIlagesSchool,NanyangTeachers’College,Nanyang,Henan47306l,China)

Abstract:Thisthesisfocusesonananalyticalexplanationofthepoem“BecauseIcouldn’tstopfordeath”by

(1.Department

EmilyDickinson,andexploresthefactorsthatinnuencehercreationofsuchdeath—themedpoems.

Keywords:EmilyDickinson;death—themd;poem8

【责任编辑:杨潮

狄更生诗歌的"死亡主题"

作者:作者单位:宛磊, 胡天赋, WAN Lei, HU Tian-fu

宛磊,WAN Lei(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信阳,464000), 胡天赋,HU Tian-fu(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刊名: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5,4(8)被引用次数:

0次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6日

关于亡的诗篇十
《诗与死亡》

诗与死亡

----观《死亡诗社》有感

初听到这个题目,我的第一个反应怎么那么像一部恐怖片,还频频猜测剧情。带着猜测和疑问观看了这部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所贵族学校里的故事。拥有百年传统的威尔顿贵族学校一向坚持四大信条: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开学时,学校新来了一位英语教师基丁。然而,基丁不像校长所希望的那样循规蹈矩,他以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诗句“船长,我的船长!”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他甚至要求学生们站到讲台上,试着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基丁的特立独行为学校注入了生机,他也因此逐渐赢得了学生尼尔、查理、纳克斯等人的信任。不久,尼尔在学校的一本年鉴上找到了基丁的照片,才知道基丁曾经当过学校橄榄球队的队长,还是学校著名的“死亡”诗社的成员。尼尔等人决定重建诗社,学生们从此有了自己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事情,甚至唱歌、跳舞。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不会受到学校里那么多的陈腐条规的限制。

尼尔在努力摆脱父母为他设计好的人生道路——进医学院学医,而试着从事自己想从事的行业——表演,为此他报名参加亨利剧院将要排演的莎士比亚的名剧《仲夏夜之梦》,并被录取为主角。然而,就在他演这场戏的时候,他的父亲不期而至,将他带回了家,并决定为他办理退学手续,转到医学院去学习。半夜,绝望的尼尔用父亲的手

枪自杀了。由于告密,诗社遭到查封,基丁也被逐出学校。临行前,基丁来到教室里,就在他离开时,托德率领大家一起,不顾校长的威胁,集体站到课桌上,高喊着“船长,我的船长!”

现代生活的节奏,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为何活着?为何我们一直在做和自己年龄不相符的事?大人们的世界如此复杂,以为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对我们最好的保护,但却一直缺乏着人文色彩。生命的精髓没人教给我们。就像哪个古板的校长所说:按学校的传统教学,其他方面任其发展。传统,传统!我们存在不是为了传统,而是为了创新,为了革命。 生命是什么?在电影里,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戏剧,生命是一场演出里最为充满华彩的那个篇章。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我们应该从电影中借点激情面对生活,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很少遇到一个让我尊重的老师,现实没有,那么死亡诗社,我借你来面对现实,我的船长。

14121091 王嘉扬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8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