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网络规划设计师】
悲伤的对联篇一
《白 事 对 联》
白 事 对 联
一、灵堂门联:
1、父亡选用:
劳苦一生今可息 滋味红尘有悲欣 难忘手泽,永忆天伦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
挽联:挽母亲联
疾劳早夺慈母命 悲风难诉儿女情 莫报春晖伤寸草 空余血泪泣萱花 滋竹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香 宝婺云迷妆癌冷 萱花霜萎乡帏寒 未报春阵伤寸草 空余血泪泣萱花 忆慈颜心伤五内 抚遗物泪流双行 去岁慈言常在耳 今春于请再无言 椿树早凋悲未已 萱花才殒泪何穷 冰霜高洁传幽德
圭壁清华表后贤
无路庭前重见母,
有时梦里一呼儿。
1
长记慈惠传后世
永留典范在人间
严父子逝恩未报
慈母别世恨终天
生前记得三冬暖
死后思量六月寒
未盗仙桃调味口
空悲黄土覆慈容
去岁慈言常在耳
今春于请再无音
终天唯在思亲泪
世上痛无救母药
灵前哭煞断肠人
慈母一去杳无影
怜儿千声呼不回
但愿此境成梦境
怎奈哀情是真情
心想慈母心有效
月临中秋月不圆
支覆巫山人不见
月明仙岭鹤归来
慈竹光风空有影
2
晚萱经雨仍留芳
平生性善慈母泪
今日疾病悲儿情
山颓赐也将安放
琴在微之不忍弹
宝婺云迷闰阁冷
萱花霜萎绣帏寒
花落萱帏春去早
光寒婺宿夜来沉
直骨尤超古鹤上
慈教仍存青云中
寸草痛无盖母灵
无路庭前重见母
有时梦里一呼儿
忆慈颜心伤五内
抚遗物泪洒两行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严父早逝恩未报
慈母别世恨终天
惊春花染杜鹃血
3
倚门深得子规啼
世上痛无救母药
灵前哭煞断肠人
慈母一去杳无影
怜儿千声呼不回
但愿此境成梦境
怎奈哀情是真情
心想慈母心有效
月临中秋月不圆
支覆巫山人不见
月明仙岭鹤归来
慈竹光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仍留芳
平生性善慈母泪
今日疾病悲儿情
山颓赐也将安放
琴在微之不忍弹
宝婺云迷闰阁冷
萱花霜萎绣帏寒
花落萱帏春去早
光寒婺宿夜来沉
直骨尤超古鹤上
4
慈教仍存青云中
莫报春晖伤寸草
空馀血泪泣萱花
守孝不知红日落
思亲常望白去飞
梅叶王容含孝意
柳拖金色动哀情
空悬月冷人千古
华表魂归鹤一声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萱红蝶梦寒
玉洁冰清归泉路
孙贤子肖哭灵台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3、灵堂通用: 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二)通用联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
5
悲伤的对联篇二
《对联大全》
对联大全
挽联集锦通用版,7字挽联
恩泽四海 功高九天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教诲永记 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 寄托哀思
秋日鹤唳 夜月鹃啼 寿终正寝 鹤驾西归
寿高德望 子肖孙贤 千秋忠烈 百世流芳
流芳千古 光启后人 情怀旧雨 泪洒凄凉
严颜已逝 风木与悲 精神不死 风范永存
功德无量 青史永垂 名流后世 德及乡里
留芳百世 遗爱千秋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花落水流 兰摧玉折 悲歌动地 哀乐惊天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功德国标彤 史芳依白云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典型如在目 悉思向谁宣 疼心深似海 愁绪密如罗
提耳言犹在 扪心齿欲寒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天下皆**** 吾门独素风 星离成恨事 去散奈愁何
女星沉宝婺 徒饮千行泪 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鹤梦归何处 猿啼在此间 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魂魄昭日月 肝胆映山河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政绩今犹在 清名终古留 忧国身先殉 游仙梦不回
星沉处士里 月冷瘐公楼 学子失师表 老成有典型
知君以忧死 愧我犹独醉 美德垂千古 忠魂上九霄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刚正炳千秋 丹心照日月
高风传梓里 亮节昭后人 雨洒天流泪 风号地放悲
门外奠云聚 堂中悼念多 户听凄风冷 楼空苦雨寒
芳名垂千古 丹心照汗青 苍松长耸翠 古柏永垂青
花为春寒泣 鸟因肠断哀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玉梅含孝意 金柳动哀情 天不遗一老 人已是千秋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一生树美德 半世传嘉风
安危谁与共 风雨忆同舟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陇上留芳迹 堂前仰遗容
画荻踪难觅 扶桐泪欲倾 遍地皆**** 吾门独素风
一生行好事 千古流芳名
素心悬夜月 高义薄秋云 直道至今犹存 清名终古常留
音容笑貌依旧 亮节高风长存 青山永志贤德 绿水长咏雅风 浩气长存天地 英灵含笑九泉 门外红梅绿竹 室内白衣素袍 赤心光照日月 清名永世长留 终身辛勤劳作 一世淳朴为人 友思今成永别 笑绪已为悲端 一生刚直无邪 终身清白光明 身逝音容宛在 风遗德业长存 一夜顶风堆白雪 三年泪水滴红冰 那知别意随波去 无复诗魂入卷来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离里 万里云天归落日 一门两泪洒麻衣 事业已归前辈绿 典型留在后人模 春雨梨花千古恨 秋风桐叶一天愁 绿水青山悲陈迹 落花啼乌泣化身 蓬门日影高轩过 蒿里歌声白马来 热泪常濡春雨湿 愁容暗逐白云飞 风号万树子规啼 雪积重门白马咽 人间未遂青云志 天上先成白玉楼 守孝不知红日落 思亲常望白云飞 想见音容空有泪 欲聆教训杳无声 情凝雪片皆飞白 泪洒枫林尽染红 千山不语齐俯首 万水呜咽共吹萧
祖国山河埋忠骨 神州十亿颂英雄 情深风木终天恸 泪点寒梅触景思 三更月冷鹃犹泣 万里云空鹤自飞 流水夕阳千古恨 秋霜春雨万人思 人皆贺节双眉喜 我独思亲一片悲 终生俭朴留典范 一世勤劳传清风 山耸北郊埋忠骨 泽留乡里仰遗风 秋草独怜人去后 空林只见日斜时 泪滴千行大地湿 哭声一片墓云低 热血一腔化春雨 壮志千秋泣鬼神 明月清风怀旧貌 残山剩水读遗诗 三径寒松含露泣 半窗残竹带风吟 英灵已作蓬莱客 德范犹薰政乡人 生前爱国勤劳支 临终嘱儿多节俭 眉间爽气无由见 座右清言不再闻 忠节似松凌霜雪 高风如水照苍天 犹似昨日共笑语 不信今朝辞我别 彩落萧辰悲夜月 芳留梓里已青风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哀思 犹执兼恭延后代 尚留名望忆旧人 伤心难禁千行泪 哀痛不觉九回肠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万里山花凝血泪 一溪流水作哀声 有中皆碑留遗范 无言敬奉寄哀思 桃华流水杳然去 清风明月何处寻 凄凉云树愁千里 惆怅春风恨隔年 流水夕阳千古恨 凄风苦雨百年愁 九泉有泪流知已 万户同声哭善人 地下又添高士伴 生前原当古人看 从今不复闻謦亥 此后何堪忆笑容 老泪无多哭知已 苍天何要丧斯人 回忆田园欢乐会 不堪樽洒故人稀 悼念不闻亲教诲 情怀仍忆旧音容 相逢至今犹可忆 旧游何处不堪愁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终生俭仆留模范 一世勤劳传好风 往事昭昭传乡里 精忠耿耿在人间 月霁风光人共仰 山颓木朽天添愁 雨霖杏蕊流红泪 雪压松枝着素装 有灵为子孙成材 多德让后代继业 5·儿子悼念父亲
淡泊处世 犹显一腔正气两袖清风 常思美德哭慈父
悠然跨鹤 遥望满天繁星半轮新月 欲上瑶池会青梅
悼念女性的挽联
音容宛在 懿德长存 南柯梦里 望云思亲
慈颜已逝 风木与悲 寿终内寝 鹤驾西天
烛剪西窗 梅残东阁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情怀旧雨 泪洒凄凉 梅含孝意 柳动倭情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白云悬影望 乌鸟切思遐
女星沉宝婺 仙驾返瑶池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蓬岛归仙驾 萱帏失母仪 画荻踪难觅 扶相泪欲流倾
日碧魂依蔓草 雪红泪洒桃花 户外红梅绿竹 室内白衣素袍
慈竹当风空背影 晚萱经雨不留芳 径扫丹枫皆丧礼 门临白马尽佳宾 西竺莲翻云影淡 北堂萱萎月光寒 花落萱帏春去早 光寒鹬宿夜来沉 倚门人去三更月 立杖儿悲五夜风 雨飘翠竹垂红泪 云压青松带素冠 香消夜月梅花寂 韵冷苍天鹤构寒 雨泣黄花应有恨 风凄翠竹更堪悲 画地曾传贤母荻 引刀谁断教儿机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离言 风吹蕙帐萱花落 月冷吴江杜宇悲 女宗靡依痛深戚里 母范何恃泪滴慈帏 绮阁风寒伤心鹤唳 兰阶月冷泣血萱花
洒昔言欢犹忆风姿磊落 慈容今已杳只余梅影横斜
愁思千缕朵朵梨花含血泪 离情万种声声哀乐悼芳魂
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 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青鸟传来王母归时环佩冷 玉箫声断秦娥去后风楼空
风动帏空青鸟降时魂不返 潭深波咽乌雅啼处梦难回
华月光寒韵满庭前含孝意 愁去寂寞旌飘户外痛哀情
泣杖子凄其中夜慈乌三鼓月 断机人远去北堂萱草五更霜
陟怙痛前年方祝萱帷长白发 辞尘当此日忽悲菽水隔黄泉
夜景写凄清满院寒风声倍惨 云容归缥缈空庭落月痛何如
家有诗仙惜到处名山未能偕隐 身常礼佛觉往生净域确有明证
相夫挽鹿课子丸熊淑德早标彤史范 佛座拈花慈闱摧竹仙纵空溯白云乡
仙去难留望三晋云山德曜未尝偕隐愿 神伤已甚怅一官露冕安仁更赋悼亡诗 忆蟠桃熟时生来多子多孙竞秀阶前承膝下 悟木稚香后此去成仙成佛乐应天上胜人间
悼念男性的挽联
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此日骑鲸去 何年化鹤乘
壮梁悲落月 鲁殿圯灵光 海内存知已 云间涉德音
庾公楼月冷 处士里星沉 寿终德永在 人去范长存
哀慕有余恸 瞻依无尽时 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读礼悲风木 吟诗废蓼我 天下遗一老 人已足千秋
化悲痛为力量 继遗志写春秋 以正气还天地 将身心献人民
正喜春园共把盏 奈何南渍正销魂 鹤唳三更空月冷 鹃啼午夜咽风寒 鹤驾已随云影杳 鹃声犹带月光寒 平生壮志三更梦 万里西风一雁哀 翠色和云悲夜月 鸿雁声哀月一轮 事业已归前辈录 典型留与后人传 碧水青山认作主 落花啼鸟总伤神 称觞沿忆登堂事 挂剑难为过墓情 流水夕阳千古恨 凄风苦雨百年愁 何日一梦飞蝴蝶 竟使千秋泣杜鹃 一趄风烛红霞敛 万古仪型碧草埋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明月清风怀旧宇 残山剩水读遗书 遗世文章多灼见 平生业绩足千秋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堪嗟驾鹤归华表 深痛骑鲸赴玉楼 箧里诗文疑谢后 梦中风貌似潘前 春花正浓人已老 华年刚尽岁方新 公去大名留史册 我来何处别音容 秋水蒹蔚溯回往哲 青风桃李想象斯文
秋色荒凉乔阴莫仰 愁云黯淡仙驭难回
客燕思归悲添秋士 宾鸿信断梦杳仙乡
梅蕊开时噩音忽至 蔚灰动处大梦难回
蒲剑斩邪魔高千丈 榴花照眼血染双行
高风送秋飞霜迎节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如此韶华青犹未老 何来噩耗人竟云亡
功勋盖世为举家同悼 精神不殒与事业长存
貌杳音沉身归静府应无憾 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
驾鹤难回终隔云山家万里 骑鲸采石五百年明月重圆
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 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
忆杖履追随直节清严犹在望 怅老成凋谢名贤言行未终篇
(六)挽丈夫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
(七)挽妻子
恩爱良妻,苦雨凄风摧汝去
可怜儿女,大啼小哭要娘回
天何无情,怎能教我丧良侣
人各有寿,不忍听儿啼亲娘
只望儿女成人,生活日美,你我同享快乐
不料人愿难遂,好景不长,夫妻从此永别
(五)通用联横批
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
永垂千古,功业长存,孝慰忠魂,举世同悲,留芳千古
浩气长存,千古长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典范长存,风木悲伤,松柏风凋,挥泪含悲 苦雨凄风,五夜风凄,音容宛在,返魂无术,夜月鹃啼,鹤驾西天 碧落黄泉,含笑九泉,痛切五中,俭朴家风,德集梓里,千古流芳 骑鲸西归,宝婺星沉,淑德可风,名留后世,教子有方,永垂不朽 松柏长青,风落长空,楷模宛在,驾返蓬莱,鹤归华表,驾返瑶池 祖父丧
祖德难忘,风凋祖竹,哀号王父,燕贻恩深
祖母丧
孙枝洒泪,含饴难再,陈情无地,忍泣桐孙
父亲丧
严训难忘,椿庭日黯,父魂何之
椿难傲雪,风摧椿萎,云掩大椿
母亲丧
母仪千古,女史流芳,慈颜难再,风荡慈云,慈竹霜摧
白云望断,萱堂风冷,无母何恃,慈爱难忘
实用挽联大全(一)
一、挽男性联
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此日骑鲸去 何年化鹤乘
壮梁悲落月 鲁殿圯灵光 海内存知已 云间涉德音
庾公楼月冷 处士里星沉 寿终德永在 人去范长存
哀慕有余恸 瞻依无尽时 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读礼悲风木 吟诗废蓼我 天下遗一老 人已足千秋
化悲痛为力量 继遗志写春秋 以正气还天地 将身心献人民
正喜春园共把盏 奈何南渍正销魂 鹤唳三更空月冷 鹃啼午夜咽风寒 鹤驾已随云影杳 鹃声犹带月光寒 平生壮志三更梦 万里西风一雁哀 翠色和云悲夜月 鸿雁声哀月一轮 事业已归前辈录 典型留与后人传 碧水青山认作主 落花啼鸟总伤神 称觞沿忆登堂事 挂剑难为过墓情 流水夕阳千古恨 凄风苦雨百年愁 何日一梦飞蝴蝶 竟使千秋泣杜鹃 一趄风烛红霞敛 万古仪型碧草埋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明月清风怀旧宇 残山剩水读遗书 遗世文章多灼见 平生业绩足千秋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堪嗟驾鹤归华表 深痛骑鲸赴玉楼 箧里诗文疑谢后 梦中风貌似潘前 春花正浓人已老 华年刚尽岁方新 公去大名留史册 我来何处别音容 秋水蒹蔚溯回往哲 青风桃李想象斯文
秋色荒凉乔阴莫仰 愁云黯淡仙驭难回
客燕思归悲添秋士 宾鸿信断梦杳仙乡
梅蕊开时噩音忽至 蔚灰动处大梦难回
蒲剑斩邪魔高千丈 榴花照眼血染双行
高风送秋飞霜迎节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如此韶华青犹未老 何来噩耗人竟云亡
功勋盖世为举家同悼 精神不殒与事业长存
貌杳音沉身归静府应无憾 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
驾鹤难回终隔云山家万里 骑鲸采石五百年明月重圆
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 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
忆杖履追随直节清严犹在望 怅老成凋谢名贤言行未终篇
二、挽女性联
音容宛在 懿德长存 南柯梦里 望云思亲
慈颜已逝 风木与悲 寿终内寝 鹤驾西天
烛剪西窗 梅残东阁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情怀旧雨 泪洒凄凉 梅含孝意 柳动倭情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白云悬影望 乌鸟切思遐
女星沉宝婺 仙驾返瑶池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蓬岛归仙驾 萱帏失母仪 画荻踪难觅 扶相泪欲流倾
日碧魂依蔓草 雪红泪洒桃花 户外红梅绿竹 室内白衣素袍
慈竹当风空背影 晚萱经雨不留芳 径扫丹枫皆丧礼 门临白马尽佳宾 西竺莲翻云影淡 北堂萱萎月光寒 花落萱帏春去早 光寒鹬宿夜来沉 倚门人去三更月 立杖儿悲五夜风 雨飘翠竹垂红泪 云压青松带素冠 香消夜月梅花寂 韵冷苍天鹤构寒 雨泣黄花应有恨 风凄翠竹更堪悲 画地曾传贤母荻 引刀谁断教儿机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离言 风吹蕙帐萱花落 月冷吴江杜宇悲 女宗靡依痛深戚里 母范何恃泪滴慈帏 绮阁风寒伤心鹤唳 兰阶月冷泣血萱花
洒昔言欢犹忆风姿磊落 慈容今已杳只余梅影横斜
愁思千缕朵朵梨花含血泪 离情万种声声哀乐悼芳魂
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 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青鸟传来王母归时环佩冷 玉箫声断秦娥去后风楼空
风动帏空青鸟降时魂不返 潭深波咽乌雅啼处梦难回
华月光寒韵满庭前含孝意 愁去寂寞旌飘户外痛哀情
泣杖子凄其中夜慈乌三鼓月 断机人远去北堂萱草五更霜
陟怙痛前年方祝萱帷长白发 辞尘当此日忽悲菽水隔黄泉
夜景写凄清满院寒风声倍惨 云容归缥缈空庭落月痛何如
家有诗仙惜到处名山未能偕隐 身常礼佛觉往生净域确有明证
相夫挽鹿课子丸熊淑德早标彤史范 佛座拈花慈闱摧竹仙纵空溯白云乡
仙去难留望三晋云山德曜未尝偕隐愿 神伤已甚怅一官露冕安仁更赋悼亡诗 忆蟠桃熟时生来多子多孙竞秀阶前承膝下 悟木稚香后此去成仙成佛乐应天上胜人间
三、通用挽联
恩泽四海 功高九天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教诲永记 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 寄托哀思
秋日鹤唳 夜月鹃啼 寿终正寝 鹤驾西归
寿高德望 子肖孙贤 千秋忠烈 百世流芳
流芳千古 光启后人 情怀旧雨 泪洒凄凉
严颜已逝 风木与悲 精神不死 风范永存
功德无量 青史永垂 名流后世 德及乡里
留芳百世 遗爱千秋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花落水流 兰摧玉折 悲歌动地 哀乐惊天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功德国标彤 史芳依白云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典型如在目 悉思向谁宣 疼心深似海 愁绪密如罗
提耳言犹在 扪心齿欲寒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天下皆春色 吾门独素风 星离成恨事 去散奈愁何
女星沉宝婺 徒饮千行泪 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鹤梦归何处 猿啼在此间 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悲伤的对联篇三
《对联的八大禁忌》
对联的八大禁忌
在对联的创作或赏析中,比较常见有以下几种重要的禁忌需要留意:
1、忌上重下轻
对联忌上联气盛,下联势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 例如: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下联就显得弱了许多。
又如: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前句高唱,后句低吟,应当避免。
2、忌乱脚
无论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例如: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
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
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联尾最后一个字若出现平声对平声或仄声对仄声,均为乱脚。是对联大忌。
例如:党恩比海深;
人心向阳红。
其中的深、红同为平声,犯了乱脚的禁忌。
(幻注:对联的韵脚上仄下平,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少数对联反其道而行之,韵脚采用上平下仄,这是因为上下联在表意上前后呈现顺序的需要,以及遣词用字的限制而采用的一种变通方式。由于这样的情形在对联中极少出现,这里不再细说。所以真正的乱脚应是同平同仄。)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三平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定理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 ”。
例如:一年春作首(仄平平仄仄),
万事公为先(仄仄平平平)。
还有的联家也忌上联末三仄尾,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尽管诗律中没有提到,但同三平尾一样(特别是音调也一样)读起来很单调,还是应当避免才好。
例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但“可”是三声,有时还可通融。(参加比赛当中,最好连此能避免则能避免)
(幻注:这一规矩通常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两种的语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照意节说,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偶有所见的,尤其在长联的创作中。只是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能避免当尽量避免。至于三仄尾,个人认为除了三种同声调的需要避免以外,其余的可以完全不必顾忌。因为仄声韵还有三调的变化,在听觉上不会产生单调的感觉,而三同声不仅在听觉上感觉单调,比如连续的三去声,
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三同声仄韵的概率比较小,所以不必有太多的顾忌。)
4、忌孤平和孤仄
孤平句只出现在句脚是平声字的下联里。同理,孤仄句也只出现在句脚是仄声字的上联中。
关于何谓孤平、孤仄以及忌孤仄在联界一直有争论,下面引用一些老师的话,我觉得足以将本题搞清楚了:
关于“孤平”,目前大多数都赞成王力教授的定义:除句脚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王力《诗词格律》: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大蒙)
关于“孤仄”一说,是由“孤平”的概念类推出来的,忌孤平和忌孤仄应该是为了使得对联声律和谐,孤平的句子,会造成音韵不顺,当然要尽量避免(犯孤平为诗家大忌)。孤仄的句子,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几音,尚不显呆板。所以可以通融.(苏三)
简单明了地记着以下的这三种情况:五言七言律句犯孤平,只有三种情况: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阳光在线)
孤平是诗律的专有名词.但在联律中,为了提倡音节交替和音律和谐,在提倡马蹄韵的论述中,借用了这一名词并衍生了相对于孤平的"孤仄"的说法.但往往会和诗律混淆而造成不少误区.在联律中确实可以放宽要求,只要音节交替,可以不避所谓的孤平孤仄之说.但要做古体的律诗或律绝,则应遵守诗律.在比赛中,因要区分优劣,当然在联意第一的前提下,符合马蹄韵的得分会更高.故弄明白诗律中孤平的规定还是必要的.
例如: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勿恨人。
这里上下联中的“勿”即不具备特别的强调作用,也不具备不可替代*(可以用“莫”取而代之),那么就属于犯了“同位重字”的禁忌了。
但有两种“同位重字”的情形是例外的,要注意区别对待:
一是个别多少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可以重复。这可视为骈句格式在对联中产生的影响而流传下来的一种表现手法。明代学者薛暄,山西河津人,学宗程颐、朱熹,死谥文清。其故里薛文清公祠有联云:
开绝学于胡叔心、陈公甫、王阳明之前,享祀方堪从庙庑;
集大成于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后,诞灵应不愧河津。
二是个别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实词,也可以重复。
湖南岳阳楼就有这样一副: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这副对联重复了“天下”二字,不但不使人有重复之感,而且充分显示了岳阳楼的非凡气势。这种情形应视为一种积极的修辞,但不是可以随便采用的。
5、忌异位重字
所谓“异位重字”,也就是不规则的异位重字,即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的不同位置。
例如:玉女飘飘如天降,
珠花滚滚似玉倾。
此联上联第一字、下联第六字同为“玉”字,属于异位重字,犯忌。
这里要注意犯忌的“异位重字”有别于一种特殊的对联表现格式——换位格: 例如: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与“你”,就是异位互重,属于同字换位。
又如: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这是林森先生挽孙中山先生的联,“一人”与“千古”是属于同词换位。这种类型的换位重字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不属于犯忌的类型。
6、忌合掌
所谓合掌是指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即:是同义相对,又称雷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 部分词语合掌者,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远”对“遥”“夜久”对“更深”等等„„
上下联合掌者,如:“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青波永泄”对“碧水长流”等,表达的均为同种意思,属于合掌。
合掌,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上下联词语同义、句意相近,语意表达上没什么区别,就好象左掌和右掌的形状一样,毫无变化。其所以忌“合掌”是因为对联一般都很短小,要求每个词语都要表达不同的、丰富的内容,内容如果合掌,就会显得字乏意寡。
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相似或雷同,若在联中比重很
小,对表达的意境并无伤损的,而采用一些含义相近的词语相对,也未尝不可。
7、忌上下联无关
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即:格调不同,上下无关联。
例如: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前言不搭后语,就象两个人在各自表达不同的心境或感受。
所谓对而不联:上下联或上下联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关联性不强,难以表达完整的主题,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也叫“隔”。比如:囊无半卷书,心中羞涩;军备几颗弹,国内安宁。这就犯了上下联意隔的大忌。
8、忌失替,失对
撰写对联时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切忌失替。 例如: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起还要读良书。
联中的“起”对“略”为仄对仄,失对(上下相同联位置)。起与要为二四位字同仄,失替(同一句中)了。
注意:1、一三五不论的原则,是要在回避上面的忌禁的基础上应用的。2、在参加比赛当中,最好是尽量做到全论,这对自己有好处 :))
(幻注:关于什么叫“失对”这里表达的只是在音律上失对的一种情况,并不是“失对”的全部含义。“失对”主要是指对联的上下同位关系未能遵循对联的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失对应包含韵律、对仗等关系。总之,对于现在的对联评价,大家不要将“失对”看成仅仅是韵律上的不对应,或者是词性上的不对应。它的含义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
悲伤的对联篇四
《对联大全》
婚联
一、大门用联
红莲开并蒂 /彩凤乐双飞
红莺鸣绿树 /对燕舞繁花
万里长征欣比翼 / 百年好合喜同心
一世良缘同地久 / 百年佳偶共天长
映日红莲开并蒂 / 同心伴侣喜双飞
日丽风和桃李笑 / 珠联璧合凤凰飞
三千珠履光门户 / 一对青年结风俦
大驾光临门第耀 / 良辰聚会主宾欢
蓬门且喜来珠履 / 侣伴从今到白头
连理枝喜结大地 / 比翼鸟欢翔长天
碰杯邀客开宏量 / 举箸筵宾表至诚
天喜地喜催得红梅放 / 主欢宾欢迎将新人来
席上愧无鱼贵客来临弹铗唱 / 门中能引凤愚男正喜弄箫吹
二、头门用联
扫净庭阶迎客驾 / 携来笙管接鸳舆
严父开怀观凤舞 / 慧儿合卺学梅妆
拴马不教宾客返 / 碰杯漫听凤凰鸣
头上青霄鸾比翼 / 门中珠履客谈心
三、厨房门用联
酒肴味淡惭无理 / 主客情浓幸有缘
厨无美酒殊惭主 / 席乏佳肴强宴宾
自愧厨中无盛馔 / 却欣堂上有嘉宾
客有隆情来庆贺 / 厨无美味实怀惭
门外移来皆玉步 / 厨中捧出尽金瓜
厨内精心调五味 / 堂前聚首会三亲
四、重门用联
绿蚁浮杯邀客醉 / 蓝田得玉喜婚成
愧乏茅台酬上客 / 喜烧花烛映重门
喜溢重门迎凤侣 / 光增陋室迓宾车
父喜子喜重重喜 / 友欢戚欢个个欢
五、侧门用联
礼周全迎凤侣 / 双亲欢笑看儿婚
宜把欢情联左右 / 愧将薄席款西东
鞠躬致迓嘉宾至 / 侧耳遥闻彩凤鸣
左右逢源君赐驾 / 东南溢美我倾樽
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 佳宾驾到筚户倍生辉
燕席重闻雅爱亲朋来似雨 / 鹿车今挽多情姐妹送如云
六、中堂用联
子媳早相知同德同心密室 / 岳翁原旧友有情有意明堂
合欢偕伴侣 / 新喜结亲家
婚事近新年倒履迎宾椒酒 / 姻缘原夙世肯堂接媳姜汤
连斟酬客意 / 渴望解吾心
稚子结良缘喜事从心慈母 / 嘉宾援百赐感怀雅意亲朋
欣然开笑口 / 相聚叙衷情
七、宴厅用联
三杯淡酒酬宾客 / 一席粗肴宴懿亲
客溢篷门家有幸 / 席陈淡酒主怀惭
几杯淡酒难称宴 / 一意留宾莫说归
陋室摆筵酬厚意 / 嘉宾上座叙欢情
节值仲冬迎淑女 / 时逢吉日款良朋
青梅酒熟凭君醉 / 红烛春浓任客谈
八、后门用联
后话慢谈留客住 / 复邀相聚叙亲情
后槽关马留佳客 / 门第惭蜗宴上宾
九、祖台用联
光前振起家声远 / 裕后遗留世泽长 乔木千枝思已本 / 长江成派溯清源
祖功宗德流芳远 / 子孝孙贤世泽长 燕翼贻谋承后裔 / 凤毛齐美耀前人
寿联
诗书济世古稀年,亲友欢聚同庆喜
耕读传家七十载,儿孙满堂齐贺寿
勤劳换得良田遍野衣食无忧
豁达迎来子孙满堂福寿双全
横批:古稀乐道
松峰披岁月开筵依北极如梅花挺秀
鹤语寄春秋祝寿颂南山似松柏长青
晚年逢盛世朱颜伴白发莫道桑榆晚
夕照沐苍松碧海映青天笑迎桃李人
岁月常青树江山新图画白发朱颜寿
江山不老松松柏老精神丰衣足食时
天上星辰应作伴足食丰衣晚景好人生不满公今满
人间岁月不知年勤耕劳作老来红世上难逢我竞逢
霄汉鹏程腾九万天护慈萱人不老凤凰枝上花如锦
锦堂鹤翅展三千云弥寿树岁长春松菊堂中人比年
数百岁之桑过去五十再来五十
问大年于海春华八千秋实八千
堪贺福星高照康如西岭倚天石
尚愿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不老松
达材成德幸相期小子春风一月
耳顺心从无止境业师杖履千秋
从幼年壮年至晚年学期随日月并进
修体育智育及德育人寿与天地同增
50岁男生日的对联
1,五十画筵开北海,三千朱履庆南山
2,半百光阴人未老,一世风霜志更坚
50岁女生日的对联.
1,萱草荣敷,正百岁平分,春浓璇闼;桃花开满,又千年结实瑞献瑶池.
2,鹤算同延,天地数五;蟠桃并献,花实三千.
90岁男的生日对联
1,九十曾留千载笔,十年再进百令篇.
2,三祝筵开歌大寿,九如诗涌乐嘉宾.
3,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
长春不劳,添闰当称百岁人
50岁女生日的对联.
萱草荣敷,正百岁平分,春浓璇闼;
桃花开满,又千年结实,瑞献瑶池.
2,鹤算同延,天地数五;
蟠桃并献,花实三千.
挽联
(一)灵堂门联:
1、父亡选用: 难忘手泽,永忆天伦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3、灵堂通用: 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二)通用联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
(三)挽男联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 名留后世,德及乡梓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 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 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 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
(四)挽女联 秋风鹤唳,夜月鹃啼 独剪西窗,梅残东阁 慈颜已逝,风木与悲 白云悬影望,鸟鸟切遐思 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 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 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销锦帐梦来惊 西地驾已归王母,南国辉空仰婺星 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观佛前身 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 鹃啼五夜凄风冷,鹤唳三更苦雨寒 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 绮阁风凄伤鹤唳,瑶阶月冷泣鹃啼 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 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 情操白如银,洁净晶莹光如雪 慈心红盛火,鲜明炽烈映红梅
(五)通用联横批 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 永垂千古,功业长存,孝慰忠魂,举世同悲,留芳千古 浩气长存,千古长存,
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六)挽丈夫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
(七)挽妻子 恩爱良妻,苦雨凄风摧汝去 可怜儿女,大啼小哭要娘回 天何无情,怎能教我丧良侣 人各有寿,不忍听儿啼亲娘 只望儿女成人,生活日美,你我同享快乐 不料人愿难遂,好景不长,夫妻从此永别
(八)挽各界人士 政界 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 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 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 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 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 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 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 军界 中天悬明月,前军落大星 碧血染风采,青史留英明 英明垂千古,丹心照汗青 大树国搞万人敌,将军星陨一天寒 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 一身肝胆生无敌,百战威灵殁有伸 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 无私慷慨身殉国,含笑牺牲志凌空 一代国粹垂青史,千秋美名化金星 铁券分封剑气当年横塞北,黄粱入梦将星一夜陨江南 天上大星沉万里云山同惨淡,人间寒雨迸三军笳鼓共悲哀 守土共存亡先鞭作我三军气,挥戈思勇决信史传兹百世名 学界 学界泰斗,人生楷模 学子无良师,老成有典型 殁可祭于社,天将丧斯文 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 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 三登庆厉三入第,四人熙宁四辅中 文艺界 壮怀忧在风云上,诗卷长留天地间 墨云香冷来琴馆,蕴露寒生赋鹏文 文章卓越生无敌,风骨精灵殁有神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锦章留于后世读,挚友还在梦间交 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 还巢失凤,游国遥想牡丹亭 雄笔卷苍茫丹青都带风云气 双溪流日夜猿鹤犹闻呜咽声
(九)自挽联 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 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 有二绝句述怀可歌可泣 曾三上书乞死知命知仁 生不害人,死不累人,雄心无愧,吾亦可去 志在救国,举在济民,伟业未成,我应重来
(十)挽联横批 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典范长存,风木悲伤,松柏风凋,挥泪含悲 苦雨凄风,五夜风凄,音容宛在,返魂无术,夜月鹃啼,鹤驾西天 碧落黄泉,含笑九泉,痛切五中,俭朴家风,德集梓里,千古流芳 骑鲸西归,宝婺星沉,淑德可风,名留后世,教子有方,永垂不朽 松柏长青,风落长空,楷模宛在,驾返蓬莱,鹤归华表,驾返瑶池 祖父丧 祖德难忘,风凋祖竹,哀号王父,燕贻恩深 祖母丧 孙枝洒泪,含饴难再,陈情无地,忍泣桐孙 父亲丧 严训难忘,椿庭日黯,父魂何之 椿难傲雪,风摧椿萎,云掩大椿 母亲丧 母仪千古,女史流芳,慈颜难再,风荡慈云,慈竹霜摧 白云望断,萱堂风冷,无母何恃,慈爱难忘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 名留后世,德及乡梓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 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 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 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
春联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悲伤的对联篇五
《对联答案》
对联特点:
一、“对” 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二、“联” 内容相关
什么叫内容分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检测反馈】
1、 前——香2、下联的是——为3、来到——到来4、长城外——长城内外
二、略
三、小苑西回 莺唤起一庭佳丽 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 此间有舜日尧天
欣赏: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慷叹鲁迅先生逝世后对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本联虽为挽联,但哀惋而不乏磅礴之气,格调悲壮而意境恢宏。特别上联中的“领”字,为“带领”之意,很令人感受到先生的卓著勋劳和崇高形象。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仅十六字,却气势磅礴,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宽广磊落的胸襟和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课堂巩固】
三、1、 A.上联:扫千年旧习 下联:树一代新风
B.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 神州面貌新
2、 A.上联:静聆雨润绿草 下联: 笑看风拂红花
B.上联:学海无涯千舟竞渡 下联:书山有路万众争攀
悲伤的对联篇六
《对联》
悲伤的对联篇七
《优秀对联集锦》
优秀对联集锦
1.红梅报喜平安户, 牡丹花开富贵家。 魏纪乐 2.迎春神州多瑞雪,文明果园遍春风。 毛 蒙 3.山林内,枯藤老树昏鸦一片,万籁俱寂 小村里,紧锣密鼓筹办新事,喜气洋洋 牟科研 4.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张天宇 5.(1)门盈喜气喜盈门,屋满春风春满屋。 (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郭宝珠 6.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 雨露滋润桃李芬芳蓓蕾红。 李书佩
7.(1)开源能引千泓水,节流可聚万盘金。 (2)笛弄梅花曲,莺啼杨柳风。 李 峥 8.鸟语花香喜迎春,天南地北同贺年。 赵 倩 9.喜鹊传喜讯,红梅报新春。
徐 军 10.辞旧岁送走旧烦恼,爽快! 迎新春换了新思想,加油! 李 洋
11.(1)春潮传喜讯,爆竹报佳音。
(2)爆竹声声辞旧岁,红花朵朵贺新春。 李 爽 12.(1)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晶莹冰雕静静伫立。
(2)天空飘来鹅毛雪,电波传来亲情信。 王雪凯 13.(1)鞭炮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2)燃放烟花姹紫嫣红,
幸福生活和谐美满。 杨贺娜 14.(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昨晚旧月西落去,今朝新日东升起。 赵晓迪
15.春风万里玉梅开,火树银花迎佳节。 徐晌晌 16.今晚日,明朝日,天天日落连日升。 今霄尾,明日头,年年尾尾接年头。 梁思宇 17.辞旧迎春,万家齐欢乐。 精神饱满,人人都喜爱。
孙 磊 18.屋外万物各抗严寒,
屋内数人共取温暖。 周盈丹 19.看窗外,天寒地冻。
看屋内,温暖如春。 李 江 20.民殷国富盼龙飞,鼠去牛来欣大治。 无限春光亮马蹄,数声牧笛传新曲。 王文哲 21.庆元旦,祝国家绮丽繁荣。 迎新春,愿祖国美丽富庶。
王天宇 2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刘逸凡 23.望操场,红旗招展,气势如虹 看教室,笔尖细沉,心若古井
袁领东
24.鼠年鼠辈鼠目寸光,牛年牛人牛刀小试。 赵亮天 25.笛弄梅花曲,莺啼杨柳风。
杨向阳
26.(1)大地春回添锦锈,江山雪后更妖娆。 (2)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万事和。 陈晶晶 27.昨夜星辰昨夜旧,今朝红日今朝新。 张书健
28.(1)春风春雨春光好,新岁新年新来多。 (2)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瑞雪 2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谢遵礼 30.(1)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勤学好问为求学前提。
(2)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任美凝
1
31.(1)有志者,事竞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孟庆辉 46.寒尽天地桃花嫩,春归人间柳叶新。 丁朝阳
47.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入古寺
双木成林林上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森林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杨 慧 32.碧桃满树,风暖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高青青 33.寒尽桃花嫩,春归柳叶新。 刘 畅 34.春人春天春不老,福照福气福无边。 刘 焕 35.望天地,琼田千顷绿。 漾东风,小苑万花红。 王 乾 36.汶川地震憾九州,齐悲伤 北京奥运惊世界,众欢腾 李 朋 37.腊梅香千里,东风暖万家。 神州山河壮,人民幸福多。 郭 辉 38.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樊彩虹 39.翠竹节节贺新年,梅花点点闹春意。 许赟瑜 40.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 张东波 41.鹊登红梅歌盛世,燕剪春风秀新年。 王 燕 42.春江桃花莺啼湿,夜雨梅花蝶梦寒。 马梦琪 43.水冷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 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阙云飞 44.新村喜盼铁牛到,农家笑望春燕飞。 刘志广 45.月影轻柔,几许疏狂诗酒后。 风情烂漫,无边警幻水云间。
刘 鹏 48.傲雪娇梅烂漫,轻风嫩柳多姿。 许 莉 49.无限大道马扬蹄,有庆年头牛得草。 王 玉 50.放歌纵酒赏日暖,泥融平野万木春。 李亚伟 51.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劲发而见春。 蔡梦娇 52.人勤一世千川绿,牛奋四蹄万顷黄。 张世豪
53.(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胸中有志乾坤大,心底无私天地宽。 袁玉娇 54.门前山青水秀,院内鸟语花香。 郭甜莉 55.大地回春百花齐放,和风甘雨四季丰收 郭 兵 56.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赵玉茜 57.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任 聪 58.蝶不恋花花自恋,琴非送雁雁空鸣。 倪东坡 59.乘风破浪驰学海,披荆斩棘越书山。 徐 鹏 6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车 凯 61.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栗 凯
2
悲伤的对联篇八
《对联考题》
对联考题
一、对联撰写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或上联);二
是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对对联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
下联:(2006年湖北)
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
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2006年浙江)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清楚对联的知识。对联有五大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
同、意义相关、结构相近、情境相似。例1要分析上联的词性、结构,然后根据
其意义对出下联。例2也要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但内容受到了限制,必须是
来自名著。参考答案:例1:如廉洁奉公为百姓、勤政爱民得民心、贪污腐败失
民心等。例2: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
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等。
二、对联匹配即根据上联选出下联,或根据下联选出上联。
例3、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
作为下联的一句是()(2006年福建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
春妩媚
此题根据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对应,上下联内容要相互关联来表达
一个共同的主题的知识,可以得知本题应选A。
三、对联删改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二是改动散句,
使之形成一副对联。
例4、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
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
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
花夕拾》忆往昔。
例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
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无论是何种类型,解答此类试题都要根据对联的知识,即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
词性要相对,句法结构也要一致来进行删改。参考答案:例4:周树人深情怀旧,
《朝花夕拾》忆往昔;例5: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五、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
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
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小石潭凄寒幽静
本题比上面的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它既要运用对偶规则,又要领悟课文内容,
方能对出贴切的下联。参考答案有“琅琊山蔚然深秀”、“岳阳楼壮美雄
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等。
《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此题要求学生对联的内容必须与课文《岳阳楼记》有关,并运用对偶的知识拟出
下联。根据上联我们可对“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六、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这种题目什么提示都没有,所以此类题难度是最大的,因为有些学生会感到无从
下手。它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解答好。我们要根据对偶要求,搜寻有
关知识对出恰当的下联。如可对“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也可对“义盖云天,
关羽私放曹”,还可对“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2009上海春考诗歌试题及答案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背景资料】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五十九岁的叶梦得卸任归居吴兴。此词为他
独登卞山绝顶亭时北望中原的抒怀之作。
14.作者“惆怅”的原因是?(2分)
细解:“独在千峰上”,诗人有两点思绪:“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
想”。最后,又自我解嘲:“空惆怅”。所以,惆怅的原因一是孤独,一是“老去”。
答案:(2分,各1分)(1)感慨自身孤独寂寞(无志同道合之人相伴);(2)虽有恢复中原
的豪情壮志,但因年老闲居在家,心有余而力不足,遂生无奈之感。
15.与作品中画线句所寄寓的情怀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细解:作品中画线句所寄寓的情怀是什么?“老去„„犹”,所以,应是“人老心不老”。再
看选项,四项中只有“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为思乡之句,其它三句均是“不服老”
的名句。
2007上海春考诗歌试题及答案
梦寻梅
方岳
野迳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注:金貂是汉代的官饰,玉华是唐代的宫殿名。
14.(2分)诗中显示“隐者家”特征的事物和场景有“黄叶拥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分)围绕“寻梅”,颔联前句表现了寻梅的___________,后句突出了得梅的
___________。
16.诗的结尾是诗人跳出梦境后的感慨,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4分)
【参考答案】14.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15.艰辛(执着),欣慰(欣喜)16.诗人
宁愿终身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2分),而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2分)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
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看一‘弄’字而
境界全出矣。”请你就一“弄”字,谈谈它所显现的“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
2.“沙上并禽池上暝”描写了什么景色?作者写这一句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
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中吕]卖花生·怀古(两首)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
开暮春时候。
(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
人一声长叹。
1、其一“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是写景象地______________特点。
2、其二中的“美人”是指________,“烧赤壁山”的主帅是________________。
3、对两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阿房舞殿翻罗袖”一句指秦始皇在骊山造阿房宫以宴乐。
B “野花开暮春时候”一句以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与前三句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
C “美人自刎乌江岸”一句写唐玄宗痛失杨玉环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和忧虑。
D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揭露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马牺牲的都是普通百姓的严酷现实。
4、对这两首元曲,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首前三句所用典故,不在一时,不在一地,并且只写事情发端而不写结局,意在与
后三句形成强烈对比。
B 第二首前三句所用典故,虽然异时异地,却揭示了“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的含义。
C 第一首的三个典故意在说明封建统治者穷极奢靡而终不免败亡,第二首的三个典故则表
达了对穷途末路的英雄美人的同情。
D 两首诗的对比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但前者以景语作结更含蓄,后者以惊心动魄
的一声长叹作结,直抒胸臆,感情激烈。
5、请分析这两首诗的立意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首词主题相同,但风格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①摇落是:____________。暄妍这里形容__________。横斜形容____________。浮动形容
________________。偷眼指____________,以白鸟偷眼____________。
②“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二句的含义是:
要求:1、背诵,
2、借助《诗歌阅读赏析辞典》理解诗意, 3、完成练习
●背景简介
林逋(967~1028),钱塘人。北宋诗人。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
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才能写出这首流传久远的咏梅绝调来。
此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此诗一出,后人奉为咏梅的绝唱。
《山园小梅》这首诗它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一首名诗。林逋是北宋初期的一个诗人,他的字叫做“和靖”,人们称他林和靖。他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一生也没有娶妻子,但他又非常喜欢梅花,以梅为妻,加之他非常喜欢白鹤,他养了很多白鹤,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之称。他写了很多歌颂梅花的诗歌,其中《山园小梅》是非常突出的一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梅花它是开在冬天和春天相临的时候。“众芳摇落”梅花暄妍,“暄妍”就是风景非常美好。“占尽风情向小园”,把整个小园里的风情都占有了,一开始就把梅花写得很不一般。下面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是写这个梅枝稀稀疏疏的,在这个清清的水倒映之下映入清清的水上。“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写的梅香,在这个朦胧的月色之下阵阵的梅香飘浮过来。所以他一句写梅的姿态,一句写梅的幽香,这两句是非常有名的句子。后来南宋词人姜白石,他就以“疏影”和“暗香”作为词牌的名称写了两首歌颂梅花的词。那么下面他接着写的“霜禽欲下先偷眼”,这个“霜禽”有两种说法:一个就是它是冬春时候霜有冷的意思,一种说霜是白的意思。“霜禽”有人联系到林和靖他特别喜欢白鹤,所以可能是指的白鹤,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霜禽欲下先偷眼”“先偷眼”写得非常形象,特别是这个“偷眼”偷偷地窥看一下。说这个“粉蝶如知合断魂”,蝴蝶如果知道如此美好的梅花的话,它一定快活地要晕了。“断魂”就是销魂,销魂就是一个人的感情极端的快乐,或者极端的悲伤,这里是指极端的快乐。因为春天的蝴蝶它是不能看到初春时候的梅花的,如果粉蝶看到如此好的梅花的话,可能是要快活极了、高兴极了。最后诗人说“幸有微吟可相狎”,有这种在这个梅花前面,在淡淡的月色下面,诗人非常高兴地吟诗。“不需檀板共金樽”,不需檀板啊金樽啊那些华丽的高贵的东西,在这种非常美好的梅花和非常幽香的梅香下面诗人自我沉醉、自我欣赏、自我吟诗,这是最佳的境界。所以在咏梅的诗歌当中,这首诗是非常突出的一首诗歌。特别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欧阳修是特别推崇,认为这句诗歌在咏梅诗中是最杰出的。所以林和靖的这首《山园小梅》,在我们整个中国的咏梅诗歌当中也是一枝独秀的。
这个林和靖的一生是非常特殊的,他一生隐居在西湖孤山,20多年都没有到杭州城市里去窥一窥,这也是他非常难得的。他这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悲伤的对联篇九
《奇妙的对联》
悲伤的对联篇十
《中考对联题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