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名言

| 励志名言 |

【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笛卡尔的名言篇一
《笛卡尔的名言》

笛卡尔的名言

笛卡尔 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笛卡尔 当感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己不要立刻作出任何判断,用另一些思想使自己定一定神,直到时间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笛卡尔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

笛卡尔(法国)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

笛卡尔(法国) 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谈话。 笛卡尔(法国)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笛卡尔(法国) 恐惧的主要原因是惊奇,摆脱它的最好办法是临事先思考,并使自己对所有不测事件(惊奇是由对它们的害怕引起的)有所准备。 (法)笛卡尔 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法)笛卡尔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

笛卡尔 我思故我存

1. 反对的意见在两方面对于我都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一方面是多数人看到的比一个人看到的更明白。

2.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3. 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的谈话。

4.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5. 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6. 我思故我在。

7. 读好书,有如探访著书的先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

8. 行动十分迁腐的人,只要始于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9. 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笛卡尔的名言篇二
《笛卡尔》

笛卡尔的名言篇三
《笛卡尔的智慧-学说版》

笛卡尔的智慧

笛卡尔帮你成为自然的主人获得幸福。

笛卡尔(Rene Descartes 1596-1650),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同时也因为其突出的成就被世人称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尔的一生成就辉煌,他对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尤其是哲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

在数学领域,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学,把几何问题化成代数问题,并提出了几何问题的统一作图法。在物理学领域,笛卡尔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物质和运动的总量永远保持不变。在天文学领域,他第一次依靠力学而不是神学,解释了天体、太阳、行星、卫星、慧星等的形成过程。在生理学领域,笛卡尔提出了刺激反应说,为生理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哲学领域,笛卡尔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方法论、“我思,故我在”、天赋观念论、论世界等。

内容简介

1596年3月31日,笛卡尔出生于法国图赖省拉艾市的一个贵族家庭。笛卡尔对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尤其是哲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而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笛卡尔在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硕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是整个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基石。 天赋观念论:“天赋观念论”是笛卡尔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笛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

关于上帝和外部事物的存在的证明:“上帝”是笛卡尔第一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

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笛卡尔利用二元论把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直接地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精神、灵魂和肉体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实体。

论世界:笛卡尔在《论世界》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物理学和宇宙学观点。

灵魂的激情:《灵魂的激情》一书是笛卡尔于1645年至646年间完成的。 目录

第一章 关于学习的思考

论学习方法

论学校教育

各学科的批判

人类知识之树

第二章 方法论

惟一的方法

怀疑的方法

直观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列举和归纳

第三章 我思,故我在 第一真理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和近代哲学 第四章 天赋观念论 观念和天赋观念 直接呈现说 潜在发现说 能力潜存说 第五章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上帝的存在 上帝存在的第一论证:先天论证上帝的存在 上帝存在的第二论证:从上帝之观念的来源证明上帝的存在 上帝存在的第三论证:由自我之存在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六章 关于外部事物存在的证明 物质事物的存在 物质事物存在的证明 第七章 灵魂与肉体 二元论 灵魂 灵魂与肉体的区别 灵魂与肉体统一 第八章 论世界 感觉与产生感觉之事物 火焰中的光和热 空气 元素 一个全新的世界 人 第九章 灵魂的激情 激情生理说 激情心理学 特殊的激情 附录 致神圣的巴黎神学学院院长和圣师们 蜘蛛启发了笛卡尔 笛卡尔名言录

书摘

第一章 关于学习的思考

论学习方法

笛卡尔是方法论的疯狂推崇者。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搞研究,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方法论是判断人类、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程度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笛卡尔把普遍怀疑当成是怀疑的起点和方法论的开端。他并不承认人和人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如果真的存在差别,那也只是因为“我们由不同的路径引导我们的思想”。当然,方法并不能像良知那样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人和人之间就不会存在意见上的分歧。但是,方法从哪里来呢?笛卡尔认为他研究哲学的使命就是在探索新的方法、发明新的方法。在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笛卡尔认为,方法并不像“良知”那样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我们在后天的生活中研究才能得来的。

笛卡尔是方法论的疯狂推崇者。这从他的“普遍怀疑论”里就可以看出来。在普遍怀疑里,笛卡尔把普遍怀疑当成是怀疑的起点和方法论的开端。实际上也正如笛卡尔论述的那样,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搞研究,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方法论是判断人类、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在笛卡尔看来,从本质上讲,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笛卡尔在这里所说的平等是从人类的本性的角度来说的。例如笛卡尔说:“良知是世界上分配得最公平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良知,就连那些在别的任何事情上最难满意的人,也不能希望获得比现有的更多的良知。”在这里,笛卡尔所说的良知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天性。从天性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人类之种群的,我们天生遗传了人类应该拥有的所有天性。从智慧的角度来看,笛卡尔认为,我们任何人从一生下来就获得了我们应该有的,足够帮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智慧。更具体一点讲,这里的良知可以理解为——“辨别真伪的天性”。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样多的同质智慧和作为人应有的天性,都拥有一样多的同质的辨别真伪的天性——良知。即使是那些对自己的很多地方不满意的人,他也拥有像那些对自己任何地方都满意的人一样多的“良知”。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五官长得不够美,有的人天生就是残疾——但是不管他们的身体有什么缺憾,他们的天性,他们所拥有的“良知”却像所有人拥有的一样。也就是说,人,至少在拥有天性或者辨别真伪的能力上,天生就是平等的。用笛卡尔的话说:“因为理智和良知是惟一使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并与动物有区别的东西,我相信它是完整地存在于个人身上的。”

笛卡尔的名言篇四
《关于笛卡尔和蒙田的介绍》

搜索“ 笛卡尔 ”,找到 10 个名言 作者

笛卡尔

笛卡尔

笛卡尔

笛卡尔(法国)

笛卡尔(法国)

笛卡尔(法国)

笛卡尔(法国)

(法)笛卡尔

(法)笛卡尔

笛卡尔 名言 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当感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己不要立刻作出任何判断,用另一些思想使自己定一定神,直到时间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 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们谈话。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恐惧的主要原因是惊奇,摆脱它的最好办法是临事先思考,并使自己对所有不测事件(惊奇是由对它们的害怕引起的)有所准备。 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 我思故我存。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公元1596~公元1650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 笛卡尔常作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笛卡尔-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生于1533年。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尝试集》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另辟新径,不避谦疑大谈自己,开卷即说:“吾书之素材无他,即吾人也。”(je suis moi-meme la matiere de mon livre.)。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蒙田的母亲是西班牙人的后裔,父亲则是法国波尔多附近的一个小贵族,当时的贵族不看重学问,以从戎为天职,所以蒙田常常说他不是学者;他喜欢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他不治学,只不过是“漫无计划、不讲方法”地偶尔翻翻书;他写的东西也不润色,不过是把脑袋里一时触发的想法记下来而已,纯属“闲话家常,抒写情怀”;我们从他的代表作《蒙田随笔全集》里完全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写作心态和风格,其实他当时万万没有想到,这正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需要和审美情趣。

蒙田蒙田在37岁那年即继承了其父在乡下的领地,一头扎进那座圆塔三楼上的藏书室,过起隐居生活来了。

蒙田把自己的退隐看作是暮年的开始,是从所谓“死得其所之艺术”的哲理中得到启示的。其实他退隐的真正原因是逃避社会,他赞美自由、静谧与闲暇,向往优游恬适的生活,不过他的隐居生活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他除了埋头做学问而外,还积极从事写作,自年开始一直到1592年逝世,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

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陆续写出了这部宏篇巨著,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蒙田的名声在十七世纪已远播海外,在英国,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响。在十七世纪上半叶那个古典主义时代,有人认为他那结构松散的散文不合人们的口味,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他又声名鹊起,著名作家、哲学家狄德罗欣赏蒙田的散文恰恰在于所谓的“无条理”,认为“这是自然的表现”。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似乎特别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层面,因此对于后代的各式各样的人都具有无穷无尽的引力,大概这就是包括蒙田在内的古代大师的秘密。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

作者

蒙田

蒙田

蒙田

蒙田

蒙田

蒙田 名言 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 沉默较之言不由衷的话更有益于社交。 真正的学者就象田野上的麦穗。麦穗空瘪的时候,它总是长得很挺,高傲地昂着头;麦穗饱满而成熟的时候,它总是表现得温顺的样子,低垂着脑袋。 与别人交流有助于自己的思想的修养。 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因为,俗语说得好,无所不在等于无所在。 和其他美德一样,勇气也是有限的

帕斯卡语录

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

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目前的时代,真理是那样晦暗不明,谎言又是那样根深蒂固,以致除非我们热爱真理,我们便不会认识真理。

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

别把劳动认为只是耕耘物质收获的原野,它是能同时开拓我们心灵原野的尊贵锄头。无论如何,我们可以借劳动加强我们的心身,除尽蔓延在我们心田的各种邪恶野草。然后,把幸福和喜悦的种子撒在此地,四季茂盛,以至开花。

一生最重要的事是选择职业,但我们往往凭借“偶然”决定它。

骄傲可以压倒一切可悲。人要么是隐蔽自己的可悲;那么是假若他提示了自己的可悲,他便认识了可悲而光荣化了的自己。骄傲压倒了并扫除了一切可悲。这是一个出奇的怪物,也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偏差。

信仰和迷信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信仰有异于迷信,若坚信信仰甚至于迷信,则无异于破坏信仰。

虚荣心在人们心中如此稳固,因此每个人都希望受人羡慕;即使写这句话的我和念这句话的你都不例外。

记忆是一切脑力劳动之必需。

作品

圆锥曲线专论(1639) 关于真空的新实验(1647) 算数三角形(1653)

致外省人书(1656-57) 几何的精神(1657or1658) 写在签名的形式(1661) 思想录(未完成即死亡)

笛卡尔的名言篇五
《笛卡儿》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公元1596~公元1650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 笛卡尔常作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笛卡尔-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 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我思故我在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笛卡尔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目录基本含义来源含义原文理论历史争论绝对的怀疑理论确定过程描述确立笛卡儿简介哲学思想对科学的贡献基本含义 来源 含义 原文理论历史 争论 绝对的怀疑理论确定过程 描述 确立笛卡儿 简介 哲学思想 对科学的贡献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含义来源  笛卡尔的哲学命题(法:Je pense, donc je suis. 拉丁:Cogito ergo sum 英:I think ,therefore I am.),直译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含义  笛卡尔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原文  至高的形而上   在时间的拐弯处   你的影子 无处不在   穿越过世纪的尘埃   因为一种思想 你的光芒一路照耀   在人类精神的花园   你是一片长青的叶子   “I think, therefore I am”   来自哲学的呓语 谁的声音如梭   在每一个交叉的路口   智者如此说编辑本段理论历史争论  在笃信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人们眼里,笛卡尔却有一个致命的把柄被人抓在手里,那就是他那句回荡了几个世纪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这句被笛卡尔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过去的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

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绝对的怀疑  笛卡尔的哲学历程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他的哲学追求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历程的开端:“一切迄今我以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外部世界对我们的认知的帮助是这样的不可信赖,那么,我们的主动感知活动(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叫做“实践”)和思维是怎样的呢?这些活动也常常出现在梦境之中,使得我们无法确切地区分“梦”与“醒”。因此,我不得不怀疑,整个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梦幻(我们记得庄子与蝴蝶的故事)。   从这些简单、初步的“疑点”出发,笛卡尔把他的怀疑推到极致:“我愿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数,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我要这样来观察自己:好像我既没有双手,也没有双眼,也没有肉体,也没有血液,也没有一切的器官,而仅仅是糊涂地相信这些的存在。”(《Discours de la Methode》)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笛卡尔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尔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编辑本段理论确定过程描述  Descartes接着说:“正当我企图相信这一起都是虚假的同时,我发现:有些东西(对于我的怀疑)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那个正在思维的我’!由于‘我思,故我在’这个事实超越了一切怀疑论者的怀疑,我将把它作为我所追求的哲学第一条原理。” 《Discours de la Methode》确立  通过Descartes对自己哲学历程的细腻描述,我们可以明白地知道,这句名言的含义不是:由于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是: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   “我思,故我在”的中文的表述是很含糊、不确切的,我们的同胞的对哲学大师Descartes的误解基本上是这个中文表述所导致的。不过,在这件事上,我们中国人并不是哲学世界中唯一的迷途羔羊,几百年来,欧洲哲学界也是这样看待他的。造成这个误解的根源是Descar

tes的法文名著《Discours de la Methode》的拉丁文翻译。在这本书的拉丁译文中赫然可见:cogito ergo sum!由于当时的哲学著作绝大部分使用拉丁文,而法文只是一种地方语言,从此,这句拉丁文不胫而走,成了Descartes哲学的代名词,而那法文的原文je pense, donc je suis反而淹没不张了。Descartes的初衷是建立一个不容置疑的学术方法体系,而他哲学原则的出发点首先就遭到了广泛的误解,历史就是这样的不公平。   笛卡尔简介   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另译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Continental Rationalism)哲学。   生平笛卡儿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在他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La Fleche)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Université de Poitiers)。毕业后笛卡儿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1621年笛卡儿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儿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1649年笛卡儿受瑞典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   1663年他的著作在罗马和巴黎被列入禁书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为了对当时在法国流行起来的牛顿世界体系提供一个替代的东西。编辑本段笛卡儿简介  说Rene Descartes(笛卡尔)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大概也不过分。德国存在哲学大家Heidegger(海德格尔)曾说:“自从Leibniz(莱布尼兹)以来,德国思想界所达到的,Descartes的基础理论的(各种)主要发展(变化),丝毫没能超越这个基础理论,而恰恰展开了它形上学的广度,而为十九世纪创造了前提。”哲学思想  笛卡儿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儿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

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1.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   2.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儿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   由此,笛卡尔第一步就主张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怀疑,而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他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怀疑。而当人在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基本公式――“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笛卡儿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儿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儿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必定存在。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儿再次证明,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灵魂”和“扩延”),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儿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它的基础,“我思故我在”被后人证明是并不十分可靠的,因为该公式其实是建基于承认思想是一个自我意识这一隐蔽着的假设上的,如果摈弃了自我意识,那么笛卡儿的论证就失败了。而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论点,也下得很匆忙。对科学的贡献  数学   笛卡儿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儿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儿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笛卡儿引入了坐标系以及线段的运算概念。笛卡儿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   物理   在物理学方

面,笛卡儿也有所建树。他在《屈光学》中首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儿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儿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扩展阅读: 1 《何谓哲学》开放分类: 勒内·笛卡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笛卡尔)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此条目列出了一些参考来源或外部链接,但由于缺少内文脚注,条目中部分信息的来源仍然不明确。(2011年5月9日)请通过加入合适的内文脚注来改善这篇条目。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1年5月9日)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会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勒内·笛卡儿 西方哲学家17世纪哲学家 //zh.wikipedia.org/wiki/File:Frans_Hals_-_Portret_van_Ren%C3%A9_Descartes.jpg 全名 勒内·笛卡儿 出生 1596年3月31日法国图赖讷拉海(今安德尔-卢瓦尔省笛卡尔) 逝世 1650年2月11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学派 / 流派 笛卡儿主义、理性主义、基础主义 显示▼隐藏▲受影响于阿·卡加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安瑟伦、阿奎那、奥古斯丁、奥卡姆、苏瓦雷茨、梅森、恩披里克、蒙田、司各特 显示▼隐藏▲施影响于斯宾诺莎、霍布斯、阿尔诺、马勒伯、帕斯卡、洛克、莱布尼茨、莫尔、康德、胡塞尔、布伦士维格、乔姆斯基 签章 勒内·笛卡儿(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儿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目录 [隐藏] 1 生平 2 哲学思想 3 对科学的贡献 4 琐事 5 参见 5.1 数学相关条目 5.2 其余条目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编辑] 生平笛卡儿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 Joachim 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1岁多时母亲患肺结核去世,而他也受到传染,造成体弱多病。母亲去世后,父亲移居他乡并再婚,而把笛卡儿留给了他的外祖母带大,自此父子很少见面,但是父亲一直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使他能够受到良好的

笛卡尔的名言篇六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是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年)的一句名言。现在我问一下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或者这句话出自他的哪本书?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回答上来,包括我在内。直到前几天看了笛卡尔的哲学名著《谈谈方法》,我才知道点他这句话的来历以及大概的意思,我也才知道,他的方法论的重要性:怀疑,但不是怀疑一切。 在中国正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笛卡尔的这句话一直是受到批判的,大学里讲到这句话,老师告诉我们说,它的意思是我在思考,所以我才存在。所以这句话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当时也就这么想了,觉得老师说的非常对呀。现在,想起来真是为自己的无知而汗颜。 笛卡尔的原句是:Je pense,done je suis(法语)。Ego cogito,ergo sum(拉丁语)。我不知道是谁把这句话翻译成为这么挺有哲理的话:“我思故我在”。但是在我看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系列的这本《谈谈方法》中,中文译者王太庆没有把这句话这么翻译,他翻译成:“我想,所以我是”、“我在思想,所以有我”。同时,在第二部分对“Ego cogito,ergo sum”的注解中委婉地批判了中国有关学者把这句话翻译成我思故我在的说法。译者王太庆的大意是,中国法国之间的语言结构、文化差异造成了翻译上的不同理解。下面,我根据原来具体谈谈笛卡尔为什么,在什么地方说出了Ego cogito,ergo sum这句话。

《谈谈方法》其实讲的是笛卡尔的科学研究方法——他本人主要是个数学家、物理学家,大家知道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吧?就是他的成果。在这里我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西方的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准确的说自然科学才是他们研究的主要领域,只是当他们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此有一定的体系,系统化了,并提炼出了自己的哲学,而中国哲学家不一样,中国哲学家绝大多数都不是自然科学家,我知道的只有一位——墨子,他是哲学家,同时是科学家,但是他的科学(逻辑学、武器制造、农业技术等)都是为他的哲学思想服务的。至于这个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大家可以看看何兆武老先生的一本书《西方哲学精神》。 笛卡尔在这本书中,谈到了他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我还是具体摘抄几段吧: p5 我并不打算在这里教给大家一种方法,以为人人都必须遵循它才能正确的选用自己的理性,我只打算告诉大家我自己是怎么样运用我的理性的。 P14 我们所听信的大都是成规惯例,并不是什么确切的知识;有多数人赞成并不能证明就是什么深奥的真理,因为那种真理多半是一个人发现的,而不是众人发现的。所以我挑不出那么一个人我认为他的意见比别人更可取,我感到无可奈何,只好自己来指导自己。 P16(笛卡尔方法论规则)第一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

的东西,我绝不会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第二条: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第三条: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在上面的几段话中就可以看出,笛卡尔并不是什么怀疑论者,他是一个惟理者——以自己的理性方式行事,他的几条方法论规则就是他科学研究的准据,完全都是他自己给自己建立的规则。就像他在书中说的那样,我们应该抹去砕沙和泥土,才能看到真实的地面,并从这个真实的地面上建起自己的建筑。在他把他研究的方法规则确定好了之后,抛弃一切不确定的虚假后,他开始寻找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还是真实的?什么才是真的真理?Ego cogito,ergo sum这句话就在下面的一段话中出现了:

P26 任何一种看法,只要我能够想象到有一点可疑之处,就应该把它当成绝对虚假的抛掉,看看这样清洗之后我心里是不是还剩下一点东西完全无可怀疑……既然如此,我也就下决心认定:那些曾经跑到我们心里来的东西也统统跟梦里的幻影一样不是真的。可是我马上就注意到:既然我因此宁愿认为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那样想的时候,那个在想的我就应当是个东西。于是我发现,“Ego cogito,ergo sum”。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看吧看吧,现在你也大概知道Ego cogito,ergo sum是什么意思了吧:笛卡尔首先排除一切虚假,然后想什么是真的真理:我因为在想这个问题,那么很明显,我应该就是一种存在的东西,不然我自己怎么会想呢?这个是什么派、什么学说的人都不能否认的!所以才说:我在想,所以我是(东西)。这个是他运用自己的方法论理解到的第一条真理。这个唯心不唯心根本就不是他关心的问题,而且他肯定不会理解,为什么在几百年后的中国有人把他的这个真理当成是唯心的著名名句! 《谈谈方法》这本书,笛卡尔还用他的这种方法论推导出了上帝是存在的,运用的是理性推导方法,在下面我摘抄的《西方哲学通史》里有说明。 《西方哲学通史》中的介绍:

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年)出生于法国都棱省拉爱伊镇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主要著作《谈谈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集》(即《形而上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等都是在荷兰发表的,这些著作在当时都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普遍怀疑在《谈谈方法》中,笛卡尔对自己早年所学的各种知识如神学、哲学、逻辑学等都表示了怀疑——神学断言天启真理是我们的智力所不能理解的,这些观点只能使人困惑;哲学千百年来始终处于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这些彼此对立的哲学观点无一不是值得怀疑的;哲学既然如此,建基于哲学之上的其他学问就更是不足为信了;至于逻辑学(传统的形式逻辑三段论),充其量只能用来向人们说明已知的事物,而不能用来进行发明和求知。惟一具有牢固基础的学问是数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人们仍然没有在其上建立起知识的大厦。面对着这些充满了谬误的陈旧知识,笛卡尔明确表示惟有将其从心中彻底清除,“或者把原来的用理性校正后再收回来”。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把“清楚分明”的理性确立为判定真理的惟一标准,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我在那些东西里找到哪管是一点点可疑的东西就足以使我把它们全部都抛弃掉”

[30]。怀疑就是思想,思想必然就会有一个思想者即“我”存在,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了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拉丁文为:cogito,ergo sum)。

笛卡尔的名言篇七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

目录

基本含义来源

含义

原文

理论历史争论

绝对的怀疑

理论确定过程描述

确立

笛卡儿简介

哲学思想

对科学的贡献

基本含义 来源

含义

原文

理论历史 争论

绝对的怀疑

理论确定过程 描述

确立

笛卡儿 简介

哲学思想

对科学的贡献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含义

来源

笛卡尔的哲学命题(法:Je pense, donc je suis. 拉丁:Cogito ergo sum 英:I think ,therefore I am.),直译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含义

笛卡尔

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

原文

至高的形而上 在时间的拐弯处 你的影子 无处不在 穿越过世纪的尘埃 因为一种思想 你的光芒一路照耀 在人类精神的花园 你是一片长青的叶子 “I think, therefore I am” 来自哲学的呓语 谁的声音如梭 在每一个交叉的路口 智者如此说

编辑本段理论历史

争论

在笃信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人们眼里,笛卡尔却有一个致命的把柄被人抓在手里,那就是他那句回荡了几个世纪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这句被笛卡尔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过去的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

绝对的怀疑

笛卡尔的哲学历程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他的哲学追求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历程的开端:“一切迄今我以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外部世界对我们的认知的帮助是这样的不可信赖,那么,我们的主动感知活动(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叫做“实践”)和思维是怎样的呢?这些活动也常常出现在梦境之中,使得我们无法确切地区分“梦”与“醒”。因此,我不得不怀疑,整个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梦幻(我们记得庄子与蝴蝶的故事)。 从这些简单、初步的“疑点”出发,笛卡尔把他的怀疑推到极致:“我愿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数,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我要这样来观察自己:好像我既没有双手,也没有双眼,也没有肉体,也没有血液,也没有一切的器官,而仅仅是糊涂地相信这些的存在。”(《Discours de la Methode》)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笛卡尔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尔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编辑本段理论确定过程

描述

Descartes接着说:“正当我企图相信这一起都是虚假的同时,我发现:有些东西(对于我的怀疑)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那个正在思维的我’!由于‘我思,故我在’这个事实超越了一切怀疑论者的怀疑,我将把它作为我所追求的哲学第一条原理。” 《Discours de la Methode》

确立

通过Descartes对自己哲学历程的细腻描述,我们可以明白地知道,这句名言的含义不是:由于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是: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 “我思,故我在”的中文的表述是很含糊、不确切的,我们的同胞的对哲学大师Descartes的误解基本上是这个中文表述所导致的。不过,在这件事上,我们中国人并不是哲学世界中唯一的迷途羔羊,几百年来,欧洲哲学界也是这样看待他的。造成这个误解的根源是Descartes的法文名著《Discours de la Methode》的拉丁文翻译。在这本书的拉丁译文中赫然可见:cogito ergo sum!由于当时的哲学著作绝大部分使用拉丁文,而法文只是一种地方语言,从此,这句拉丁文不胫而走,成了Descartes哲学的代名词,而那法文的原文je pense, donc je suis反而淹没不张了。Descartes的初衷是建立一个不容置疑的学术方法体系,而他哲学原则的出发点首先就遭到了广泛的误解,历史就是这样的不公平。 笛卡尔简介 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另译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Continental Rationalism)哲学。 生平笛卡儿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

的议员。在他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La Fleche)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Université de Poitiers)。毕业后笛卡儿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1621年笛卡儿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儿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1649年笛卡儿受瑞典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 1663年他的著作在罗马和巴黎被列入禁书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为了对当时在法国流行起来的牛顿世界体系提供一个替代的东西。 编辑本段笛卡儿

简介

说Rene Descartes(笛卡尔)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大概也不过分。德国存在哲学大家Heidegger(海德格尔)曾说:“自从Leibniz(莱布尼兹)以来,德国思想界所达到的,Descartes的基础理论的(各种)主要发展(变化),丝毫没能超越这个基础理论,而恰恰展开了它形上学的广度,而为十九世纪创造了前提。”

哲学思想

笛卡儿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儿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1.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 2.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儿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 由此,笛卡尔第一步就主张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怀疑,而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他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怀疑。而当人在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基本公式――“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笛卡儿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儿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儿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必定存在。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儿再次证明,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灵魂”和“扩延”),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儿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它的基础,“我思故我在”被后人证明是并不十分可靠的,因为该公式其实是建基于承认思想是一个自我意识这一隐蔽着的假设上的,如果摈弃了自我意识,那么笛卡儿的论证就失败了。而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论点,也下得很匆忙。

对科学的贡献

数学 笛卡儿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儿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儿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笛卡儿引入了坐标系以及

线段的运算概念。笛卡儿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 物理 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儿也有所建树。他在《屈光学》中首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儿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儿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

笛卡尔的名言篇八
《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笛卡尔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尔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但他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 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

笛卡尔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最著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在笛卡尔那里,首先把“我思”(纯粹的思)和“我思的内容”(具体思想的东西)区分开。然后“我思”推出“我在”,这个“我在”的“我”和“我思”是同一个东西。也就是说,“思”和“反思”都是同一个“思”。换句话说,笛卡尔是从普遍怀疑开始的,可以怀疑一切都是虚假的。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怀疑本身。如果对“怀疑”进行怀疑,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怀疑”。因此我思推到出我在,因为这两个就是同一个东西。用行话说就是思维的主体和反思的主体是同一个主体。

笛卡儿的哲学命题,采用所谓“怀疑的方法”,是在求证“知识”的来源是否可靠。我们可以怀疑身边的一切,只有一件事是我们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笛卡儿也就是从他的 “我思故我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这个思想的主体不能被“怀疑”,那么就有一个使“我”存在的更高“存在体”。换句话说,因为我存在,所以必须有一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而那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也必定是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因此,能够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就必然只有上帝才有可能了。

这句被笛卡儿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过去的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笛卡儿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笛卡尔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儿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笛卡尔本想在一本题为《世界》的书中介绍他的科研成果,但是当该书在1633年快要完稿时,他获悉意大利教会的权威伽利略有罪,因为他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笛卡儿在荷兰未受到天主教权威的迫害,但是他还是决定谨慎从事,收书稿进箧入匣,因为在书中他捍卫了哥白尼的学说。但是在1637年他发表了最有名的著作《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通常简称为《方法论》。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1. 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2. 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3. 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4. 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笛卡尔的方法论对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他在古代演绎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演绎法:以唯理论为根据,从自明的直观公理出发,运用数学的逻辑演绎,推出结论。这种方法和培根所提倡的实验归纳法结合起来,经过惠更斯和牛顿等人的综合运用,成为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作为他的普遍方法的一个最成功的例子,是笛卡尔运用代数的方法的来解决几何问题,确立了坐标几何学即解析几何学的基础。

笛卡尔的名言篇九
《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名字叫周晓亮,那么今天我所要讲的一个主要人物,他的名字叫笛卡尔。大家一提到“笛卡尔”这个名字,可能就如雷贯耳,为什么呢?他有一个重要的格言,就是“我思故我在”。那么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光从这一句格言

可能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把这一段西方哲学的发展,作一个基本的一般的了解和梳理,然后我们再能通过比较细致深入地了解笛卡尔,他的思想是什么样的,他的思想是怎样反映了当时的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这方面的要求的。而且,从这里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我想大家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历史事实,就是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这样,就有了一段

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刻骨铭心的丧权辱国的历史。1840年的甲午战争以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等等,甚至再往后,中国处于一个在西方列强入侵之下日益贫穷破败、衰落这么一个境地。

本来中国是闭关锁国的,长期的这个封建帝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部世界不开放,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情况,都不甚了解。可恰恰是西方的列强的这些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你不开放也得开放,你不了解,你也得迫不得已去了解,就为什么来了这么多列强侵略了中国?

中国本来是世界自以为是世界中央帝国,泱泱大国,但是,却败在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之下,为什么?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这种反思,不是绝对地把西方那些东西作为蛮夷的东西、不可用的东西,

一概排除在外,

而是在想,为什么西方列强能够达到国力强盛,文化先进这么一个地步。所以大家才知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的文化界出现了一股潮流,就是研究和介绍

西方的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的思想。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西学东渐”,所以现在大家经常提起“西学东渐”,“西学东渐”什么意思?这不是我们主动去学的,不是说我们在泱泱大国的时候,中央帝国的时候主动去学的,是在西方列强的打击、压迫之下被迫去学的。要学习西方的思想,到底有什么先进,

它怎么这个国家就强盛,因为过去根据遥远的历史,咱们从来不知道西方有这样的国力,而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得出一条什么样的基本结论呢?首先一方面,确实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各方面比较先进,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

他们这种先进的国力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军事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文化方面。所以大家知道,中国有个著名的改革家梁启超,他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

正由于近代西方思想的革新,才造就了西方的新道德,新政治,新技术,新器物,就是你的技术先进也好,你的器物,比如说你的船坚炮利也好,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革新了,有了新思想,才做到这一步的。所以应该说,梁启超的话正确地概括了近代西方国家

由于思想的进步带来社会的进步这么一个历史进程。所以梁启超说,正由于它这些进步,它才造成了西方的新国家和新世界,就是说,整个那是个新世界,这是和中国那时候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那么梁启超,他通过对西方的了解,因为他也

是一个对西方学术非常注重,非常认真研究的人。

他就说,谁是西方的这一思想革新以及随之而带来的政治、经济、国家的新兴,这个开创性的人物,谁是呢?谁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始祖呢?他提出两个人。一个是弗兰西斯·培根;弗兰西斯·培根,大家很熟悉,

他是个英国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个政治家,因为他在世的时候,曾经当过英国的大法官。那个时候的“大法官”和咱们现在的“大法官”那个含义是不一样的,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我们对他的思想了解得不多,但是我们对他的一句话是绝不会忘记的,

什么话呢?“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在建设我们的祖国的时候,总是提到“知识就是力量”。他这句话实际上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的号角。西方注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根那时候,对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它的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他作了非常详尽的论述,

这样就把知识,把科学知识,放在了人们所关注的一个中心。所以为什么西方的自然科学那么发达呀?尤其在那个时候。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用的土枪土炮打不过他的洋枪洋炮?因为它有个自然科学技术的基础在那支撑着。这是培根。另一个就是笛卡尔,笛卡尔,我们说讲笛卡尔,

他是法国哲学家,如刚开始我所说的,他的一个重要的名言,就是“我思故我在”。这个口号,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就不太好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很简单,很直观,很容易接受。但“我思故我在”,恐怕一般人就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恰恰体现了笛卡尔的一个特点,他是从事哲学研究,他是在高度抽象的层面上来考虑人的本质,人的地位,人的知识,以及我们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当然,他虽然说了

“我思故我在”,但是如果我们看笛卡尔的全部思想,实际上他这个命题具有代表性,但还不是他的思想的全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逐一地、一一地把他的思想娓娓道来这么一个缘故。但是不管怎么说,笛卡尔对人类思想文化的

最大贡献就在于他提供了一种普遍科学的构想,开创了一个人类理性发展的新时代。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人类自身和整个世界的看法,这是对他的一个基本的定位。那么刚才大家也听我说了,你是讲西方哲学的,甚至讲西方哲学史的,大家知道,西方哲学史的发展

从时间的跨度上不比中国哲学远,基本上是旗鼓相当,也有数千年,甚至在某些地方,可能还可以追溯得更远一点。比如说公元前六、七世纪,西方哲学它的思想的萌芽就已经有了,有一些还有些记载。那么我们从事西方哲学史研究的, 一般把这个西方哲学史的断代划了这么几块。为了说清或者使大家理解笛卡尔他是处于个什么地位,所以,我大概地给它说一下,就是说我们搞西方哲学史的,这么多年,你不能从头到尾地一股脑儿地给我灌下来,它是有一个分期的。这个分期当然大家都知道,任何思想文化的发展,它的分期

都和它社会发展有关系。那么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大概的分期,我简单说一下。一个就是,也可以说是第一个时期,就是古代希腊和罗马哲学。因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它的形成主要是在古希腊,尤其是爱琴海流域,爱琴海的周围,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们把这一段,也称作它的古代哲学,或者说,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哲学。这段时间,这段哲学的跨度大概可以从公元前七、八世纪一直到公元后的5世纪,大家可以算一算,时间很长。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作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从社会形态上来讲,

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封建时期的哲学。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封建社会时期比较长,西方,也不短。按照西方的一般说法,就把这一段就称作中世纪,甚至还说是黑暗的中世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这一段,封建的专制和神学的压迫,宗教神学的压迫,还有教会

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控制是非常严酷的,所以称作“黑暗的中世纪”。黑暗的表现之一,就是说,在思想文化上,受到很大的禁锢。所以甚至有的,黑格尔都说了,就是中世纪这一块,哲学思想没什么发展,咱们可以穿上所谓“七里靴”,这也是西方神话中说,穿上这个靴子,就像咱们那个一步七里地就跑了,

就是说这一段你干脆跨过去不要去,不要去研究它了,黑格尔都这么讲。这个时间跨度大概从公元5世纪到16世纪。这也包括后期,比如就14到16世纪的时候,有一段时期,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文艺复兴”,我们有时候也把它放在这里面。那么再往下,封建社会

当它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萌芽产生。在我们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链条被打断了,尤其是被西方列强入侵打断了。所以,咱们中国没有自己自然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但西方,它是从中世纪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那么这一段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它的整个社会状况,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它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在这两种经济和社会形态发生变革的时候,

当然就出现了革命,它不是自然而然就过来了,因为到最后的时候,你要继续向前发展的时候,封建的统治者觉得,这种发展不适合他的要求,他需要的是专制是独裁,这个时候,就要和这资产阶级发生斗争,那就发生革命。这些革命在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14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