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尊的古诗

| 励志名言 |

【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关于自尊的古诗篇一
《诗》

所谓中国新诗,是指打破古典诗歌固有的形式与内容,接受外国诗歌和本民族文人与民间诗歌的影响,以现代白话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新的诗歌。 中国的旧诗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到近代以后,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僵化,陈词滥调充斥诗坛,诗歌离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远。所以打破传统诗歌形式,解放诗体成为必然。中国传统诗歌的危机由来已久,但由于人们固守旧体诗的形式而只敢进行局部的零敲碎打,所以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五四时期,诗人从语言出发,从根本上推翻了旧诗的体制,取得了成功。但必须看到,他们对于古典诗歌的颠覆更多地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形式上,所以成就有限。胡适首开新诗革命之风,但他的诗歌,基本上还用了旧诗的意境。五四白话新诗对传统的变革最初只停留在形式方面,因而成就有限。而郭沫若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白话新诗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从主体精神上对传统进行大胆的革新.《女神》充满了对社会黑暗势力的深恶痛绝,表达了诗人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英雄气概。诗人不仅猛力抨击旧世界旧事物,而且对自己的“旧我”的批判也毫不留情。郭沫若的创作彻底抛弃了传统旧诗词那种专一的对于纯意境的追求,而在飞动和呼啸中传达“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他创造的一种囊括万物而又不拘形迹的豪放诗风。他的诗作的基本精神在创造,就象凤凰涅槃一样,在旧的毁灭中寻找再生的能源。《女神》的思想非常芜杂,爱国主义,泛神论,追求民主等思想闪烁其中,而其创作方法则采用浪漫主义。与其主体精神的释放相比,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也取得巨大突破,在韵脚,诗节,诗行等方面都吸收了古诗的格律特点,为以后新月派的探索开了先声。《女神》之后,诗坛急需确立新的诗艺形式和诗美规范,以及形式与内容统一、"自由--规范"辨证统一的新诗范作。以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为代表的新月派担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徐自摩是新月派的主将,他的诗语言鲜亮,色彩清丽,具有流动的质感,让人觉得世上一切都鲜明,灵动。他的诗一般歌颂一种空泛的人生理想,寻求人的尊严和爱情的自由。但他的人生追求,却常常如同一匹拐腿的瘸马,虽然也想冲出黑暗迎接光明,但却始终无法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对于新诗的贡献在于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富于节奏感,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美的享受。如著名的《再别康桥》。他的诗有不少都描绘出优美深邃的意境,但给人的震撼力偏弱。闻一多是新月派中理论和创作全面发展的诗人。

他的《死水》贯彻了自己的理论,以设想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齐而著称于世。闻一多惯于锤炼字句,所以他的诗中有不少警句。从主题上看,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许多诗中都燃烧着炽热的感情,深受人们喜爱,如著名的《七子之歌》中的一节后来被用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颂歌。《死水》一诗表达了诗人对黑暗腐败的抗争,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应该看到,闻一多大部分的诗都未能达到他自己理论要求的标准,而且过分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必然使诗句不太自然。 之后便是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朦胧诗的崛起可以说是共和国诞生后诗歌的最重大事件。一大批优秀的诗歌青年,用一种跟前人迥乎不同的语言,讴歌着理想与爱情,呼喊着自由与真诚,他们的诗曾一度被认为是晦涩,但时至今日,他们作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创造者的地位却已经奠定下来。但是朦胧诗的发展不久就被更年轻的一种诗风所扼制,因此朦胧诗的崛起就如人们对它们的称呼一样,短暂而朦胧,只是昙花一现。朦胧诗人们普遍坚持的一个美学原则。它强调诗歌表现自我主观精神,客体是诗人主体精神的强大证明。这类诗歌强调“自我”,突出生命个体的价值,但仍是以“大我”为“归属”的,诗中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参与意识。在艺术上,以意象的营造和呈现为中心。由于诗歌中“自我”的强大作用,对生活进行变形处理成为一种普遍艺术。如:“走向冬天/在江河冻结的地方/道路开始流动/乌鸦在河

滩的鹅卵石上/孵化出一个个月亮/谁醒了,谁就会知道/梦将降临大地/沉淀成早上的寒霜/代替那些疲倦不堪的星星/罪恶的时间将要中止/而冰山连绵不断/成为一代人的塑像。”北岛《走向冬天》 北岛是朦胧诗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由和民主的强烈需求,诗风凝重,语句犀利,具有非常强的概括性。他的《回答》被誉为是一代人的心声。他的诗歌最大的特色在于具有如岩石一般坚韧的质地,许多警句式的诗行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憾。舒婷是新时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朦胧诗人。她的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呼喊人的真诚和包容。《致橡树》表达了女性独立的决心。《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炽热情感。她的诗带有传统女性温情的调子,但又具备现代女性的刚强气质。顾城被称作是“童话诗人”,他的诗歌简单,纯洁,却又能一针见血,直指人心。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传诵一时。他似乎是用孩童的眼睛去看待万事万物,希望寻找他心目中的纯美境界。但这种诗风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他对寻找陷入痴迷,他就很难自拔,因而也会丧失诗歌本应有的智性的光辉。 在朦胧诗的其他诗人中。杨炼,江河两人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史诗意识,追求历史与时代感觉的融合。杨炼的《半坡》《幽居》《降临节》等系列组诗对文化有强烈的自主性追求,江河的《太阳和它的反光》用宁静,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命和宇宙相辉映的图景。此外如梁小斌,王小妮,严力,也都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诗歌。从最早胡适的白话诗,一直到80年代的朦胧诗,新生代,中国新诗一直在贯彻一个主题,即强调个人的独立,自尊,平等。这与中国古诗大量为群体,为国家服务的诗歌有本质的区别,体现了现代精神。

关于自尊的古诗篇二
《关于风筝的古诗》

关于风筝的古诗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 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清 骆绮兰《春闺>>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比魏征。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绝句是否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丹心”始终不得报国。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作飞鸟一样看待了。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善翔。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筝十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牵缠到底不能归

半纸浮名寄太虚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影飘仙侣曳露裙

一丝不挂儿童手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安排线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风展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终嗟破碎委埃尘

牵来拽去成何用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

博得飞翔纤指上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学絮颠狂落草丛

皮骨飘零丝络在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几回放去便收还

丝纶何必全设施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翩然白鹤度青山

春光远览应无限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糊涂片纸任高骞

看来爷面人无限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暗中返照带灯燃

春风催促清明到栖止园林没挂牵

谁解风云继点狂鸢鱼飞跃见天章

五丝续命能冲举一叶横空入混茫

俯仰尘寰何扰扰仰探璇宇但苍苍

神游八极求归宿斗张虚窗藉纸张

蹴罢秋千斗草慵纸鸢浮动寄游踪

翩翩似逐寻巢燕声响如传度岭钟

大小随宜俱活跃高卑无意较腾冲

卷怀偃息乘春晓纵尔穿云第九重

空外秦筝何处闻遥看片片起巫云

霓裳逶逦飘罗带翠袖招摇曳练裙

舞柳飞花呈幻景和风丽日动星文

仙真控鹤来蓬阆相与徊翔趁逸群

浮游踪迹等云藻御气凭虚赋物形

荡荡飞空无阴碍萧萧委运自清宁

丝联绳引终须断律改春归毕竟停

法界依然舒广望消除点缀湛青冥

----《咏物诗·卷下》

纸鸢

(元)谢宗可

弧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爷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弛空碧东风晓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回看高举绝红尘

谢宗可,生卒经历不详。清乾隆辛亥年刻有其《咏物诗》两卷。《风筝十首》摘自卷下。另《纸鸢》一首,观其风格,与《风筝十首》倒了相近,原引何处,尚待查考

关于自尊的古诗篇三
《关于爱情的古诗》

关于爱情的古诗:

天不老,情难绝 ,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 李之仪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李清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成幼文《谒金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欧阳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山无棱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

《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白蛇与许仙、孟姜女哭长城、《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乱世佳人》

名言:

1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才是高尚的——苏霍姆林斯基

2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作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席勒 3爱情能让人在生死关头抵制巨大的压力与恐惧,冷静理智地替对方考虑,浑然忘却自己的安危。

4真正的爱情不论高低贵贱,不会嫌贫爱富,它应是真挚与真挚的拥抱,是真诚与真诚的交往,容不得半点虚伪和自私,尤其是在患难之中见真情。

5爱情不是没有自尊的一味迁就,爱情的基础是互相尊重。

6志同道合的爱情是长久的,将爱情之花开在事业之树上的爱情是高尚的。迎着阳光开放的花朵才美丽,伴着人生理想的爱情才甜蜜。

7鸟儿飞向高空要搏击空气的阻力,爱情需要永恒的责任、义务、忠诚。雏鸟的翅膀无法划过爱情的天空,因为稚嫩的翅膀无法负担如此的重荷。

关于自尊的古诗篇四
《关于山的古诗》

1.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

2.

3.

4.

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7.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8.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9.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3.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钟山

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关于自尊的古诗篇五
《有关新诗歌的历史》

有关新诗歌的历史

一 何为新诗

所谓中国新诗,是指打破古典诗歌固有的形式与内容,接受外国诗歌和本民族文人与民间诗歌的影响,以现代白话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新的诗歌。本章主要讨论中国新诗发展所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体制的变革

中国的旧诗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到近代以后,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僵化,陈词滥调充斥诗坛,诗歌离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远。古典诗歌所采用的语言和口语严重脱节,它在格律上的种种限制,对于人们表现日益复杂的生活是一种严重的束缚。所以打破传统诗歌形式,解放诗体成为必然。但是一味的西化,向西方现代诗歌靠拢,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句式的欧化和意象的难解。而且由于大量优秀古诗的存在,新诗的成就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大部分中国诗人在创作新诗时,对古典诗歌采取的态度都是暧昧不清的,正所谓剪不断,理还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独立的意志

从最早胡适的白话诗,一直到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新生代,中国新诗一直在贯彻一个主题,即强调个人的独立,自尊,平等。这与中国古诗大量为群体,为国家服务的诗歌有本质的区别,体现了现代精神。

三、智性的生长

古诗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抒情性,讲究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很少把抽象的意志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表现内容。而中国现代新诗则有不少诗人如卞之琳,穆旦等在这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

四、叙事的萌发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少有叙事诗,而现代很多诗人如艾青作出了努力,到了当代,则叙事诗一时成为诗坛的主潮。与叙事相伴随的是诗歌的口语化。当然,叙事的过分泛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二 挣脱语言的牢笼

中国传统诗歌的危机由来已久,但由于人们固守旧体诗的形式而只敢进行局部的零敲碎打,所以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五四时期,诗人从语言出发,从根本上推翻了旧诗的体制,取得了成功。但必须看到,他们对于古典诗歌的颠覆更多地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形式上,所以成就有限。

一、胡适:且准备擎旗作健儿

胡适首开新诗革命之风,但他的诗歌,基本上还用了旧诗的意境,只是语言变了而已。所以算不上好诗。

二、新潮诗人:在黑夜荒山中摸索

与胡适同期的诗人有刘半农,沈尹默,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等,他们团结在《新青年》等几本杂志周围,共同开创以白话创作新诗的风气。刘半农对民歌的形式多有借鉴;周作人的《小河》基本摆脱了旧体诗的影响,被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朱自清的《毁灭》是新诗草创期不多见的长诗;沈尹默的《三弦》则较好地将新诗的形式和旧诗的韵律结合起来。

三、小诗运动:一春潺潺的细流

五四时期还掀起一阵小诗运动,可能受到了印度泰戈尔和日本俳句的影响。冰心的小诗清丽脱俗,表现了人性主题下的母爱和童心,很受读者欢迎。宗白华的诗中常有哲学的思考。

四、湖畔诗派:琴声恋着红叶

另一群比较受关注的诗人是“湖畔”诗社四诗人。他们中以汪静之的《蕙的风》较为有名。湖畔诗人的诗主要反映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这跟时代的主题是息息相关的。

三 精神的狂飙

五四白话新诗对传统的变革最初只停留在形式方面,因而成就有限。而郭沫若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白话新诗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从主体精神上对传统进行大胆的革新。

一、凤凰涅盘

郭沫若的创作彻底抛弃了传统旧诗词那种专一的对于纯意境的追求,而在飞动和呼啸中传达“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他创造的一种囊括万物而又不拘形迹的豪放诗风。他的诗作的基本精神在创造,就象凤凰涅盘一样,在旧的毁灭中寻找再生的能源。《女神》的思想非常芜杂,爱国主义,泛神论,追求民主等思想闪烁其中,而其创作方法则采用浪漫主义。与其主体精神的释放相比,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也取得巨大突破,在韵脚,诗节,诗行等方面都吸收了古诗的格律特点,为以后新月派的探索开了先声。

二、浪漫主义的升沉

但是郭沫若的个性主义并不坚定,他在《女神》中的呐喊很大程度上是一时的激情迸发,而缺乏长久的信念。在《星空》以后的几本诗集中,郭沫若又回到了对传统的怀念。而接下去的《前茅》空有雄浑的架子,却已经没有五四那种呼啸而行的精神气概了。而象蒋光慈等后起的浪漫主义诗人所写的诗虽然依旧热情澎湃,但却十分空洞。

四 格律的探索

随着自由体新诗的勃兴,新诗体式因不加节制而趋于散漫,便转而要求便于吟诵的格律化。集中体现这一要求的是新月派的形成

一、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自摩是新月派的主将,他的诗语言鲜亮,色彩清丽,具有流动的质感,让人觉得世上一切都鲜明,灵动。他的诗一般歌颂一种空泛的人生理想,寻求人的尊严和爱情的自由。但他的人生追求,却常常如同一匹拐腿的瘸马,虽然也想冲出黑暗迎接光明,但却始终无法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对于新诗的贡献在于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富于节奏感,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美的享受。如著名的《再别康桥》。他的诗有不少都描绘出优美深邃的意境,但给人的震撼力偏弱。

二、绝望的死水

闻一多是新月派中理论和创作全面发展的诗人。他的《死水》贯彻了自己的理论,以设想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齐而著称于世。闻一多惯于锤炼字句,所以他的诗中有不少警句。从主题上看,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许多诗中都燃烧着炽热的感情,深受人们喜爱,如著名的《七子之歌》中的一节后来被用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颂歌。《死水》一诗表达了诗人对黑暗腐败的抗争,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应该看到,闻一多大部分的诗都未能达到他自己理论要求的标准,而且过分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必然使诗句不太自然。

三、“新月”星空下

新月派其他诗人中著名的还有朱湘,孙大雨,陈梦家,林徽音等。朱湘的诗追求形式的完美和音调的匀称,风格恬淡平静,十分自然,近于六朝民歌的风格。孙大雨的商籁体诗歌较为成功地把西洋诗的技巧引进过来。林徽音是著名才女,她与徐自摩的恋情曾哄动一时。

五 意象的森林

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发展常常受到现实的干预,而且西方诗艺和中国本土习惯的融合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现代新诗要在突破传统中走向现代化,语言形式的问题又一次成为相当棘手的事情。

一、朦胧的珠链

李金发是中国象征主义的开山鼻祖,他的诗歌的思想基调十分阴暗悲凉,而在艺术上偏爱用阴冷的色彩,神秘的暗示,新奇的想像,因而迷离恍惚,晦涩难懂。但那种奇幻的美也十分吸引人。他的艺术直觉是敏锐的,常常能触发到常人所不能道的感觉,他惯于使用新奇的想像和比喻来表现复杂微妙的内心感受。但由于他的中文功底很差,用中文来表达象征的寓意时往往意有未逮,他的诗作中杂有相当多的生僻古字和外文词语,而又很难和其他汉字交溶在一起,这也是他的诗难懂的原因之一。和李金发诗风接近的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等人也有类似的毛病。但废名的诗却常常能把象征的意境和古诗词的神韵结合起来,说明一个玄妙的哲理。

二、从雨巷中走出

戴望舒因写了“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该诗以一种悠长的雨巷和带有悲剧色彩的丁香一般的姑娘,构成了一种朦胧的理想化的气氛,以象征来暗示飘忽不定的心态。诗的语言典雅华美,音律和谐,广为传诵。后期他的诗逐渐由追求诗的外在音节转向探往内心的节奏,同时在创作题材上,开始关注更多的社会现实。戴望舒的诗意象浓郁而又不晦涩,所以读者很多

三、距离的组织

卞之琳是现代著名的智性诗人。他的诗歌语言极为精练,讲究句法的组织,在现代汉语白话的基础上汲取文言与欧化句式甚至方言来丰富表达的方式。他还十分擅长营造意境来表达哲理,如著名的《断章》只有短短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鉓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却传达了十分深邃的哲理。卞之琳的诗风特点是不过分地贴近景物,而将距离拉开,从遥远的角度进行观照,这样往往能得出新奇的结论。

四、“流连光景惜朱颜”

何其芳的诗的形式优美著称,他或许是现代诗人中语言最精美的。他的《预言》的主体内容就是表现一个年轻人对于爱情的歌颂和感伤。他的诗受到晚唐绝句和五代词风的影响颇深,因而在意境上少有现代的塑造。但他的情感的真挚和语言的华美仍足以动人。

五、抒情圣手

冯至早期的诗多为爱情短诗,他的诗设想奇特,如《蛇》一诗中用蛇来表达对恋人的相思之情,颇有想像力。冯至的叙事诗在中国现代诗中独树一帜,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贡献。但他的叙事诗中也充满了浪漫感伤的情调,似乎字字从诗人心中流出。鲁迅曾将冯至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四十年代后,冯至的诗加入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他的十四行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

六、带血的歌

九叶诗派在40年代开始创作,但却到80年代才成名。他们的成就在于将现代主义跟现实主义有机契合,并加以创造性的拓展。穆旦(查良铮)是九叶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的诗不仅集中思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而且着力刻画矛盾重重的内心冲突。他摆脱了一般现实主义作者机械模仿现实的创作手法,而追求一种客观化和间接化的效果,设法使意志和情感得到戏剧化的表现。他的诗饱含激情,但又富有深沉的哲理,标志着中国新诗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六 现实的介入

中国新诗的发展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在国破家亡的形势下,诗人们不可能对国家民族的困境无动于衷,但是过分地强调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也可能陷入一种口号式的创作。

一、“属于别一世界”

三十年代左翼作家的创作强调诗歌的大众化和通俗化。殷夫的诗以鲜明的形象和饱满的激情竖起爱的旗帜和恨的丰碑,被鲁迅称为属于别一世界。中国诗歌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革命诗歌社团。蒲风的诗受到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使诗歌成为战斗的武器。臧克家的诗

布局严谨,语言纯朴,注意字句的锤炼,给诗歌运动带来良好影响。田间的诗被誉为战斗的诗,注意运用意象和场景的直接描写。

二、七月流火

艾青的诗以内在的律动传达出整个时代和民族的情绪要求,他完全摆脱了一般革命诗的平庸呐喊,而用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意象来给读者以暗示和启迪。艾青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但他也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他的诗浸透着一种忧郁意识,于平易中隐隐可见民族的苦难。在艾青的影响下形成的七月诗派重视以自由的形式来描写战争的场面,诗中洋溢着爱国的激情。

三、民歌体与叙事风

从抗战后期到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大地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延安文艺座谈会确定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具体到诗歌方面,即要求诗歌在内容上反映革命,形式上强调诗歌要适应群众的欣赏水平。这直接导致了民歌体和叙事诗的产生。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是其中代表。

四、战歌与颂歌

建国化的中国诗人的新诗创作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痕迹,表现在诗歌形态上,即是战歌和颂歌的盛行。即对于人民的歌颂和对于敌人的抨击。个人的声音在集体的大合唱中湮没无闻。个人只有在被集体认可时才有意义,这客观上导致了叙事诗的发达。郭小川的《一个和八个》贺敬之的《雷锋之歌》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诗歌。在这种环境下写出的诗歌,容易粗制滥造,而且严重缺乏个性。

七 彼岸的风景

50年代以后,大陆本土的诗歌处于严重的停滞状态,而海峡对岸的台湾诗人却迸发出强烈的创作激情。他们对中国新诗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们对于现代诗歌的借鉴已经达到相当深入的程度,并且在将现代诗歌本土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独来独往一匹狼

纪弦是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始作俑者,曾经制定了现代派的“六大信条”,他继承了大陆二三十年代象征派和现代派的诗风,在台湾掀起一个现代主义的高潮。他的诗作狂野不羁,有一种天地之间独来独往的气势。《狼之独步》《飞的意志》《生之箭》等是他的代表作。他擅长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并注重锤炼字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不过他也时有幽默风趣的诗作,而在字里行间又流露出深沉的悲哀。

二、美丽的错误

郑愁予以怀乡诗出名,其诗风哀婉流丽,如《错误》一诗以春闺的误会对应旅人的漂泊情怀,蕴含了浓浓的乡愁。而题目实际上也暗寓着对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担忧。其他如《老水手》《船长的独步》《如雾起时》也是如此。郑愁予的诗跟古典诗的意境十分接近,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的古典诗人。 余光中是台湾现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兼容中西,变化多端,成就很大。但就其核心而言,乡愁可谓是他创作的主旋律。他的诗歌中有非常多的古典意象,湘江楚水,秦月汉关,都表明了他对故土的热爱和眷念。他早期创作格律诗受到新月派的影响,多写个人的浪漫情怀,中期则大张现代主义旗帜,到了后期,又复归于现实主义,因此他的诗歌历程可以看作是台湾现代诗歌发展的缩影。他的诗擅用各种修辞手法,并且很重视韵律和节奏,不少歌都被谱成歌曲传唱。

三、诗人之镜

洛夫与余光中被并称为台湾诗坛的双子星座,但他的诗风跟余光中炯然不同。他认为诗歌是个人生命的体验,主要表现人的潜意识和内心冲突,他对传统采取一种反抗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诗歌观。代表作《石室之死亡》十分晦涩,主要用西方的精神分析学说来探讨人类的命运

和价值。他使用了许多西方现代诗歌的手法,认为诗作应该依赖于心灵的自动表现,而不必在乎逻辑和语法的约束。七十年代后,他的诗风有回归现实的趋向,尝试以现代精神来观照历史传统。

八 朦胧的崛起

朦胧诗的崛起可以说是共和国诞生后诗歌的最重大事件。一大批优秀的诗歌青年,用一种跟前人迥乎不同的语言,驱歌着理想与爱情,呼喊着自由与真诚,他们的诗曾一度被认为是晦涩,但时至今日,他们作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创造者的地位却已经奠定下来。但是朦胧诗的发展不久就被更年轻的一种诗风所扼制,因此朦胧诗的崛起就如人们对它们的称呼一样,短暂而朦胧,只是昙花一现。

一、奔涌的暗流

六十年代当全国人们普遍被政治气候所压迫时,一群诗歌少年开始新诗的探索。郭路生(食指)的诗的《相信未来》曾被广大知青传抄。七十年代这些热爱诗歌的青年开展地下活动,定期交流诗作,许多以后的知名诗人由此诞生。如食指,北岛,芒克,江河,严力等。1978年底,《今天》诞生,意示着新的诗风即将浮出水面。

二、自由的抗争

北岛是朦胧诗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由和民主的强烈需求,诗风凝重,语句犀利,具有非常强的概括性。他的《回答》被誉为是一代人的心声。他的诗歌最大的特色在于具有如岩石一般坚韧的质地,许多警句式的诗行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憾。

三、情感的呼唤

舒婷是新时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朦胧诗人。她的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呼喊人的真诚和包容。《致橡树》表达了女性独立的决心。《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炽热情感。她的诗带有传统女性温情的调子,但又具备现代女性的刚强气质。

四、寻找光明

顾城被称作是“童话诗人”,他的诗歌简单,纯洁,却又能一针见血,直指人心。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传诵一时。他似乎是用孩童的眼睛去看待万事万物,希望寻找他心目中的纯美境界。但这种诗风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他对寻找陷入痴迷,他就很难自拔,因而也会丧失诗歌本应有的智性的光辉。

五、太阳的反光

在朦胧诗的其他诗人中。杨炼,江河两人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史诗意识,追求历史与时代感觉的融合。杨炼的《半坡》《幽居》《降临节》等系列组诗对文化有强烈的自主性追求,江河的《太阳和它的反光》用宁静,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命和宇宙相辉映的图景。此外如梁小斌,王小妮,严力,也都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诗歌。

九 诗神的狂欢

朦胧诗的兴盛只维系了短短几年,一群更加年青的诗人便又登上诗坛。而且各种流派,理论纷至沓来,一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诗歌呈现出无序的混乱状态,并且渐渐变得无法控制。新生代对于诗歌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们彻底地把诗歌从政治,哲学等因素中救赎出来,变成独立的个体。或者正因如此,诗神也禁不住翩然起舞,狂欢不止。但是诗歌的过于泛滥和缺乏标准已经开始出现苗头,这意味着诗歌的黄金时代已近结束。

一、“潮水已经漫到脚下”

朦胧诗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旧的诗歌秩序,而长期受压抑的诗人不约而同地嘣发起出创造之泉,特别是一些接触到西方现代诗歌的年青诗人,他们的诗歌观念的更新可谓一日千里。1984年前后,出现了pass北岛,舒婷的口号,经过几年的蕴酿,1986年,《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合作

关于自尊的古诗篇六
《关于现代古诗创作》

关于现代古诗的创作

诗被称为“文学之祖,艺术之根”,是由诗人按照特定的韵律和音节要求,将丰富的情感凝练于方寸之间的一种艺术文体。“诗”与“歌”情同兄弟。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诗以言情,歌以咏志。”狭义上讲,诗诗一种文学体裁,但从广义来说,诗是人的感情在音乐上的升华。诗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哲学的美,宗教的美。来源于自然,作用于心灵。

诗人作诗,是对美的追求,是对情感的抒发。美与情感不分高低贵贱,诗与诗的区别仅仅是体裁与艺术层次。不论古体诗,亦或现代自由诗,诗的内涵没有高下之分。强辩美丑者,盲人摸象尔。 古体诗作为一种先辈中国人的经典之作,引得无数后人竞相模仿。像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就是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词”属于古诗中的“杂言,长短句”)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歌的变迁

古诗的创作主要有四大要素:押韵、四声、平仄、对仗。然而在不同的时期,古人对古诗的创作要求是不同的。南北朝之前,诗的题材多取自民歌,因此诗的格式是很自由的。按音律来讲,《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统称为“古体诗”。到了唐代,官方对科举中的诗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按照唐朝的官方语言,颁布了《唐韵》,明确地对诗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作出严格规定。无论科举或是民间诗作,都必须按照《唐韵》的要求成诗。此后的诗无论绝句亦或律诗,统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需要注意的是,《唐韵》的基础是魏晋时期兴起的音律书籍,参照则是唐代的日常用语。也就是说,虽然官方对诗作有严格规定,但是没有超出当时的“普通话”范围。这样不仅能快速形成一套对诗作的审美标准,也能在国内外快速普及这一文学体裁,提高民众对文化的需求。

唐代之后,地域和人民组成复杂,各种语言充斥与融合,政治上已经不具备推广统一的文化条件。因此,宋朝不仅在韵律上参照宋代口语特点重新编纂新标准《广韵》,而且在对诗作的创作上进一步降低要求,古体诗之一的“长短句”也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成为“词”。后来到了苏东坡的时代,更是脱离了词牌对配曲的束缚,成为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外的一种文学体裁。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诗的创作不是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不论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创造力的发展,都会对诗的创作产生影响。到了现在,如果依旧抱着旧韵律来作古诗,只会让诗作不和谐,既死板,又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所以,现代人写古诗,应该按照现代的韵律,参考现在的语言。古代的韵律与格调,只适合用来研究古文学,于后世文学发展无益。

现代的诗作要求

一、押韵。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押韵的目的在于达到声韵和谐,同类的音乐构成了回环效果,更容易激发人的情感。

上面说到了,古人对诗作的韵律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韵脚,必须在同一韵中。

例如:上平韵的第一韵“冬”(取第一字为标题)。

一冬:东通同桐童中忠终冲虫崇戎融丛公工功宫红鸿洪翁隆胧蓬蒙朦风枫冯雄穷

陈子昂 送魏大将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诗中,标记有下划线的字必须压同一韵“一冬”行,不得有例外。

《广韵》中对韵律的要求,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共206韵部,上面的例子“一冬”,便是属于上平声的一个韵部。韵部即是押同一韵的字的集合。

现在在普通话中,不需要参考古人的标准了,但是为了韵律的美感,还是要讲究押韵。相对的,要求宽泛很多,只要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韵母都可以押韵。比如:eng、ing、ong,带这三个韵母的平声汉字就可以押韵,完全可以突破古人的标准,进行搭配混用。再者,古四声中的“去声”今天几乎已经不存在,不论诗创作还是诵读都可以无视“去声”字。

二、四声

古代的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实际上只沿用到宋代。宋代民族融合,政局不稳,语言自然优先适应大众需求,逐渐形成了类似今天汉语的新四声。到了宋朝灭亡,元朝建立,唐代的语言基本已经面目全非。到了近代,汉语基本已经形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新四声,入声早就不复存在。

前文也说过,现代人仿写古诗,必然要用到现代口语。追求古老且早已消亡的“古四声”,只是不合时宜的反古行为,根本不利于传播和鉴赏。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但鉴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结果,辨别四声很容易,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平仄

古代诗人将四声分为平仄两类,其中,平声就是“平”,上声、去声、入声则是“仄”。按照汉语最终的演化,现在的“平”就是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声、去声。

要仿写古诗,就要先了解古诗的构成原理。这里以律诗为例。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它有以下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

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律诗和绝句讲究“粘”和“对”。

“粘”指出句(单数句)和前一个对句(双数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对”指对句(双数句)和出句(单数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别,入声,属于“仄” )

这个例子只是对平仄的要求之一,类似的限制还有很多,对于作诗的人来说,平仄恐怕是最难的地方。有人就说了,既然现代人写诗,不必拘泥于古法,还讲究平仄做什么呢?

我们前面说过,诗是一种音乐美。平仄就是起到了音乐中高低起伏的作用,不分平仄的句子犹如痴儿说梦话,毫无美感可言。于是有人就总结出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样的划分很片面,有违平仄的要求,却给我们创作提供便利。在平仄混搭的基础上,自行决定平仄的位置,同时兼顾文字的内容、音乐的和谐。这样就考校了一个人的文学基础和音乐基础,决定了诗歌的艺术级别。

关于自尊的古诗篇七
《有关感恩的诗句》

有关感恩的诗句、名言、故事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日本谚语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 日本谚语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日本谚语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诸葛亮报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关于幸福

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以天下百姓的安乐为幸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 罗曼.罗兰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 徐特立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法国小说家 雨果. V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美国总统 林肯.)

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

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

挚友如异体同心。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一时好话不可信,百年朋友见真心。

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理想犹如罗盘指引你人生的道路。

生活如歌,或高或低,因为诚信而悦耳;生活如酒,或浓或淡,因为诚信而变香醇.

人生如同一条路,敢于走蜿蜒曲折那条小路的是勇者,走平平坦坦的大道的弱者。

希望犹如夜空中的北极星,使你在黑夜中前行而不绝望。

人生是一首歌,成功是高音,失败是低音,理想是主旋律;成功是一首歌,努力是高音,失意是低音,理想是主旋律;青春是一首歌,永不懈怠是高音,消沉是低音,理想是主旋律。

理想,是灰暗中的一抹亮色;理想,是昏暗中的一缕阳光,借着理想的斑斓色彩与灿烂阳光,我们在成长。 希望,让原本平淡乏味的生活变得精彩绚丽,让郁闷的心情立即变的阳光灿烂,犹如山野里的花到处绽放。 理想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理想是荒原上的一颗种子,燃起生命的希望。

志当存高远.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战国)孟子

成功的名言警句

成功人士三部曲:敢想,敢干,能干。 失败的是事,绝不应是人。

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不论成功或失败,皆存乎自己。

关于自信与志的名言警句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我们的恐惧总较我们的危险较多。 “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 志当存高远。

你可以这样理解 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 (我是可能的)。

志不强者智不达。

志不立,则无航之舟,无勒之马。 ————王守仁 志在顶峰的人,不会在半坡退却。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操 头虽长低气不屈。————(北宋)苏轼 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底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战国)孟子

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言不信者,行不果 人无信不立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光阴有脚当珍惜,书田无税应勤耕

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日月忽其不淹今,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今,恐美人之迟暮.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一句好话,可以受用一生,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求学)——孔明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励志奋斗:

无所求则无所获。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战国)孟子

付出: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 迅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 迅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

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岳 飞 我不配做一盏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巴 金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职。——南宋〃李纲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 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秋谨

一个人总得慷慨一点,才配受人感谢。——托马斯•哈代

给予是能使人产生优越感的。——雨 果

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薛文清 (公正)

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丘吉尔

信念: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 .罗兰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

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宁肯折断骨头,不能放弃信念 (蒙古)

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查〃丘吉尔)

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

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明)徐谦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吕氏春秋》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战国)孟子

珍惜:

孔雀爱惜尾巴,好人珍惜名誉。——蒙古谚语

关于自尊的古诗篇八
《古典诗歌鉴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22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