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短路

| 励志名言 |

【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励志短路篇一
《短路计算》

表1-1 主变压器技术参数

2.1.2 变压器型号的表示含义

根据我国电力变压器国家标准,变压器型号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描述变压器的类别、结构、特征和用途,有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后一部分描述变压器的容量(单位为kVA)和绕组的电压等级。例如:OSFP9-240000

O—自耦;S—三相;F—箱壳外冷却介质为风冷;P—油循环方式为强迫循环

2.2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2.2.1 电气主接线概念

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系统。

主接线代表了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并对电器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拟定都有决定性的关系。

2.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

一、可靠性

具体要求:

1) 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

2) 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要保 证对一级负荷及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3) 尽量避免发电厂。变电所全部停运的可能性。

4) 大机组超高压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二、灵活性

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

1) 调度时,应可以灵活地投入和切除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系统调度要求。

2) 检修时,可以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的运行和对用户的供电。

3) 扩建时,可以容易的从初期接线过渡到最终接线。在不影响连续供电或停电时间最短的情况下,投入新装机组、变压器或线路而不互相干扰,并且对一次和二次部分的改建工作量最少。

三、经济性

1) 投资省

a) 主接线应力求简单,以节省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和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一次设备。

b) 要能使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不过于复杂,以节省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 c) 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于选择价廉的电气设备或轻型电器。

d) 如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及继电保护要求,110kV及以下终端或分支变电所可采用简易电器。

2) 占地面积少

主接线要为配电装置布置创造条件,尽量使占地面积减少。

3) 电能损耗少

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种类、容量、数量,要避免因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 此外系统规划设计中,要避免建立复杂的操作枢纽,为简化主接线,发电厂、变电所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一般不超过两种。

电气主接线关系着全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确定,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是本次变电站设计中心的主要环节,我们在电气主接线设计中,依据以下原则:

①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②具有运行维护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即要适应各种运行方式和检修维护方面的要求,并能灵活地进行运行方式的转换。在操作时简便、安全,不易发生误操作。

③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做好经济性。即投资省,电能损失小,占地面积小。

④保证电气主接线具有继续发展和扩建的可靠性。

2.2.3 设计步骤和内容如下

(1) 主接线方案的拟定与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电源和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变压器台数、容量以及母线结构等不同的考虑,可拟定出若干个主接线方案。依据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从技术上论证并淘汰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方案,最终保留2~3个技术上相当,又都能满足任务书要求的方案,在进行经济比较。对于在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容量发电厂或变电站主接线,还应进行可靠性定量分析计算比较,最终确定出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最终方案。

(2) 短路电流计算和主要电器选择

对选定的电气主接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并选择合理的电气设备。

(3) 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对最终确定的主接线,按工程要求,绘制工程图。

2.2.4 所选电气主接线

1) 330kV主接线的选择

330kV主接线的选择既考虑上述主要原则,同时结合国内长期运行的实践经验,确定其主接线形式为3/2断路器接线,因为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且目前我国330kV及以上系统广泛采用,实践证明其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且330kV、SF6、DF价格较高,分相式断路器占地面积较大,因此比双断路器接线有显著的经济性。

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一台半断路器的接线方式,为使母线潮流分布合理并在一串支路切除时保持系统功率平衡,在接线上,在一串上接一条电源线和一条负荷线路,并使靠近一组母线的支路送电与受电平衡,最终按4个完整串布置,二台主变分别引接至两组母线。该接线具有可靠性高,运行灵活,节省占地等优点。

图2-1 一个半断路器的接线

2) 110kV主接线的选择

方案(一): 采用单母线接线(图2-2)

其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少、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是:(1)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检修或发生故障时,各回路必须在检修和短路被消除之前的全部时间内停止工作,造成经济损失很大。

(2)引出线电路中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停止供电。

图2-2 图2-3

方案(二): 桥形接线(图2-3)

110kV侧以双回路与系统相连,而变电站最常操作的是切换变压器,而与系统联接的线路不易发生故障或频繁切换,因此可采用内桥式线,这也有利于以后变电站的扩建。

优点是:高压电器少,布置简单,造价低,经适当布置可较容易地过渡成单母线分

段或双母线分接线。

缺点是:可靠性不是太高,切换操作比较麻烦。

方案(三):双母线接线(图2-4)

优点:(1)供电可靠,通过两组母线隔离开关的倒换操作,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至于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检修任一组的母线隔离开关时只停该回路。

(2)调度灵活,当双母线的两组母线同时工作时,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联运行,电源与负荷平均分配在两组母线上。当母线联络断路器断开后,变电站负荷可同时接在主母线或副母线上运行。

缺点: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将隔离开关运行倒闸操作,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为了防止误操作隔离开关,需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装设可靠的联锁装置,同时其经济代价较高。

这种接线方式主要用于出线回路较多,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变电站中。

图2-4 图2-5

采用双母线接线,不带旁路母线,选择该主接线是因为:①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而不中断对用户的供电。②当一组母线故障时,仍然造成接于该组母线上的支路停电,但可以迅速切换至另一组母线上恢复工作,从而减少停电时间。③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时,只需断开该回路和与此隔离开关相连的母线,将其他所有回路部分换到另一组母线上运行,该隔离开关可停电进行检修。④检修任一出线断路器时,该支路短时停电,在断路器两侧加上跨条后,将各支路倒控在一条母线上工作,利用母联断路器代

励志短路篇二
《[励志]五种战胜恐惧的有效方法》

[励志]五种战胜恐惧的有效方法[励志]五种战胜恐惧的有效方法   2009-09-01世间极少无所畏惧之人.你可能惧高,怕蜘蛛,对陌生的环境感到不安,或害怕拒绝他人,无论你的恐惧来自什么,你可以让恐惧形成堡垒将你深深围困寸步难行,也可以正面迎击,将恐惧当做迈向新生活的契机,一切都是你的选择。对有些人来说恐惧足以让他们瘫在地上。多年前我作为学校顾问教高中生速降。有些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踏上悬崖边,感受攀着绳索蜿蜒向下的刺激。但有部分人学生极度畏高(更具体的说是怕摔下悬崖),无论我如何保证绳子不会断,他们完全可以控制降落的速度,他们就是害怕,都不敢走到悬崖边。恐惧也不总是件坏事情。显然有些事我们应该感到害怕,应该学会谨慎对待。但如果让恐惧占了上风,阻止我们进行适当的冒险,而我们也允许他把自己的手脚束缚住,只在足够安全的行动范围内活动,我们中的很多人将永远远离成功-或者我们可以欺骗自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生活没有带给我们富足但肯定有其他的礼物等待着我们。1.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天敌"。我是家里唯一一个不那么害怕蜘蛛的人。如果我妻子或孩子在家里发现了蜘蛛,不管他有多大个头,我都得放下手边的事情去把它处理掉。有一次,我外出公干,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她的声音显得惊慌失措,原来是因为她发现厨房里有只蜘蛛(我只能挂电话让一位邻居来帮忙消灭蜘蛛)。蜘蛛不会带给我很大的困扰,但如果是黄蜂,我一定落荒而逃。有一次我在刷墙,感觉有一只黄蜂正朝我飞过来,为了不让他继续靠近,有机会蛰我,我从二十英尺高的楼梯上跳了下来。别人对你害怕的东西可能并不感到恐惧,不过人人都有“天敌”,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用担心只有你一个人害怕这个东西了。你不会是一个人,并且对某些事物怀有恐惧不意味着你是弱者。小贴士:找个人聊聊你的恐惧-不准你会发现某个人曾经和你一样害怕某个东西,通过他们,或许你可以找到方法克服恐惧。

2.不要想一步登天彻底消除恐惧。我的女儿们还在襁褓里时候,就跟着我的一个教六个月大的孩子游泳的朋友学习。第一天我朋友没有把孩子们往水里扔。她一步步让孩子们认识水,熟悉水,教他们怎样在水上漂浮,到最后孩子们都学会了游泳。如果你害怕在公共场合演讲,比方说,不想在一千人面前做演说。高中时候,我非常内向,如你所想,大二的演讲课给我带来不小的挑战。我第一次的演讲任务是在同学面前做个五分钟的自我介绍,我在恐惧中结结巴巴地讲了两分钟,我的眼界确实太狭隘。我觉得自己要在讲台上昏过去,所以我中断了演讲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那次作业我只拿了“F”,老师知道我真的是在同舞台作斗争,他让我课后去找他。老师很善解人意,还给我鼓励。他让我在他面前演讲,一个接一个。等到第二次我必须做演讲的时候,我表现得好多了。我大学继续学习广播新闻学,包括报道和停播校园新闻,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就要求和青少年进行数周的交谈。这段日子里每个星期我都要面对数百人。虽然有时候我想变成蝴蝶飞走,但比起高中时候我已近从容多了。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记得:即使只是一小步的迈进也是进步。建议:把害怕的东西,想克服的恐惧写下,列出你认为可以做到的开始直面恐惧的三个小步骤。选择一个明天就开始尝试。3.把恐惧当做成长的良机你真的不想害怕的,对不对?是否想过如果你不害怕了,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无论如何,你知道生活将更加美好。如果你能看到克服恐惧后的好处,或许你会发现值得冒险的世界。花几分钟列出消除恐惧的利弊:克服恐惧后可以获取哪些潜在利益?如果不再害怕,你的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不同?哪些事是你因为害怕而不能随心所欲去做的?不再害怕之后,你会失去哪些?如果你能客观的列出克服恐惧的好处,那么你离把恐惧当做成长机会的境界不远了。谚语有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许多类似的谚语(例如:无小人,无君子)都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舒展筋骨,我们就无法长大。在人体器官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肌肉不经常使用会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失去作用。这种真实性在生活中不见得会打折扣。建议:用一两段文字描述克服囚禁你许久的恐惧后生活将产生的不同,以及这种结果值得冒风险的原因4.留心自己对恐惧的阐述方式。有时候我们害怕一旦踏出舒适区,担心会变成现实。要让自己相信有理由感到害怕是件简单的事。我听一位智

者说过,“比起已发生过的事情,用何种方式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更为重要。”毋庸置疑-当想到害怕的事的时候,我们会联想到许多糟糕的画面,但是这些不会因此而成现实。对未知感到恐惧完全是人类的自然反应。你无法预知给威胁自己的人挂电话会有什么结果,你也不能确定老板会对你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做何反应。为什么不高瞻远瞩,把所有可能的结果列出来?把冒险带来的损失列出来?这张清单或许可以帮你看清恐惧来得有多无理。别忘了把可能带来的好处写上。建议:不要把事情往坏处想,要往好的方面想。5.失败并不是世界末日。如果说有一种恐惧为人类所共有,那一定是害怕失败。在一些戏剧中,失败意味着潜在的毁灭,或甚至是生命遭受威胁,但多数时候并非如此。害怕失败,害怕思想短路,害怕挑战性的工作,让我们失去丰富生活的机会和体验。如果害怕失败而不敢将想法付诸实践,你就把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你不做,有其他人会做。托马斯·爱迪生被认为在1878年发明了白炽灯,可真像是早在数十年前灯泡就已经被发明。1802年,大卫·汉弗莱发现电流可以使铂丝发光,但是铂太昂贵,他没有继续深究。1840年,詹姆斯·鲍曼·林德赛把铂灯丝固定在玻璃罩里,为了不让铂丝氧化,他抽出玻璃罩里大部分的空气,第一个灯泡产生。然而,铂那昂贵的价格再次成为阻碍,詹姆斯没能把它商业化。爱迪生的实验比前人晚了不止30年,通过借鉴前任的经验和数千次的实验,终于在众多材料中找到可适用于生产的灯丝,取材于炭化竹可连续发光1200小时的灯丝。爱迪生没有浅尝辄止,他继续设计了一个分流系统,保证了灯泡的寿命和实用性。人们会怀疑一切事物,但绝不会认为爱迪生完善灯泡的尝试是个败笔。爱迪生把每次失败都当做重要的一课-这种材料他了解过,不适用。不过更为重要得是,他没有让阻碍前人的困难挡住自己的脚步。失败可以是终结,也可以是带领我们走上另一条成功之路的经验,关键看我们怎样看待。"一次不行,再接再厉。"这句谚语虽年代久远,却不失为一个良方。建议:如果你害怕失去,那就把自己想成是个出师不利的人,这种情况下你能做些什么,把它们列出来。高瞻远瞩永远不会错。(出于这种考虑,科学家在航空飞机上安装了“多余”系统)。那么,您都害怕什么呢?

励志短路篇三
《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

第一节 概 述

一、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的短路故障原因

(1)自然方面的原因。如雷击、雾闪、暴风雪、动物活动、大气污染、其他外力破坏等等,造成单相接地短路和相间短路。

(2)人为原因。如误操作、运行方式不当、运行维护不良或安装调试错误,导致电气地设备过负荷、过电压、设备损坏等等造成单相接地短路和相间短路。

(3)设备本身原因。如设备制造质量、设备本身缺陷、绝缘老化等等造成单相接地短路和相间短路。

二、短路种类 1.单相接地短路

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最常见的短路是单相接地,约占全部短路的75%以上。对大电流接地系统,继电保护应尽快切断单相接地短路。对中性点经小电阻或中阻接地系统,继电保护应瞬时或延时切断单相接地短路。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单相接地电流超过允许值时,继电保护亦应有选择性地切断单相接地短路。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不超过允许值时,允许短时间单相接地运行,但要求尽快消除单相接地短路点。

2.两相接地短路

两相接地短路一般不超过全部短路的10%。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两相接地短路大部分发生于同一地点,少数在不同地点发生两相接地短路。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常见是发生一点接地,而后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在绝缘薄弱处将绝缘击穿造成第二点接地,此两点多数不在同一点,但也有时在同一点,继电保护应尽快切断两相接地短路。

3.两相及三相短路

两相及三相短路不超过全部短路的10%。这种短路更为严重,继电保护应迅速切断两相及三相短路。

4.断相或断相接地

线路断相一般伴随相接地。而发电厂的断相,大都是断路器合闸或分闸时有一相拒动造成两相运行,或电机绕组一相开焊的断相,或三相熔断器熔断一相的两相运行,两相运行一般不允许长期存在,应由继电保护自动或运行人员手动断开健全相。

5.绕组匝间短路

这种短路多发生在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调相机等电机电器的绕组中,虽然占全部短路的概率很少,但对某一电机来说却不一定。例如,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占变压器全部短路的比例相当大,这种短路能严重损坏设备,要求继电保护迅速切除这种短路。

6.转换性故障和重叠性故障

发生以上五种故障之一,有时由于故障的演变和扩大,可能由一种故障转换为另一种故障,或发生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故障(称之复故障),这种故障不超过全部故障的5%。

第二节 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一、阻抗归算

为方便和简化科计算,通常将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线路等元件的阻抗归算至同一基准容量Sbs(一般取100MVA或1000MVA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Ubs(一般取电网的平均额定电压Ubv)时的基准标么阻抗(以下不作单独说明,简称标么阻抗);归算至额定容量的标么阻抗称相对阻抗。

(一)标么阻抗的归算

1.发电机等旋转电机阻抗的归算

发电机等旋转电机一般给出的是额定条件下阻抗对值,其标么可按下式计算

XGXG

Sbs

(1-1) SGN

式中 XG——发电机在基准条件下电抗的标么值;

XG——发电机额定条件电抗的标对值; XG——基准容量(MVA);

SGN——发电机的额定容量(MVA); 于是有

XGXG

Sbs

SGN

——发电机额定条件下次暂态电抗的相对值。 式中 Xd

当基准容量Sbs为100MVA时,则

XGXG

2.变压器阻抗的归算 计算式为

XT

Sbs100

(1-2) XG

SGNSGN

uk%Sbs

(1-3) 

100STN

式中 XT——变压器基准条件下电抗的标么值;

uk%——变压器基准条件下短路电压的百分值;

STN——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

3.电抗器阻抗的归算

计算式为

XT

SXL%ULNIbsXL% (1-4) bs2

100UbsLLN100Ubs

式中 XT% ——电抗器在额定条件下电抗的百分值;

ULN、ILN——分别为电抗器的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KA); 式中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4.线路阻抗的归算 计算式为

SbsSbs

ZL22UbsUav

SSbs

RRZLbsRL22UbsUav

 (1-5)

SSbsXLXbsX22

UbsUav

ZLRLjXL

ZLRLjXL

ZLZL

式中 RL、XL、ZL——分别为线路的电阻分量、电抗分量和阻抗的有名值(); Uav——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KV)。 式中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5.三绕组变压器等效阻抗的归算 三绕组变压器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

1(X12X13X23)2

1

X2(X12X23X13)(1- 6)

21X3(X13X23X12)

2X1

式中 X1、X2、X3——三绕组变压器三侧(高、中、低)归算后的等效电抗;

1

1X1

X12

X13

2

X23

X2

2

3(a)

图1-1 三绕组变压器电路图

(a)三绕组变压器原理电路图(b)三绕组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X12、X13、X2

3——三绕组变

压器三侧1-2、1-3、2-3之间的电抗;

6.分裂绕组变压器等效阻抗的归算

低压侧有两个分裂绕组变压器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2中

Kf1

X1X121X12X22

44

11

X2X2KfX12X22

22 (1-7)

X12

X12

1Kf/4

KfX22/X12

式中 X1——双绕组变压器高压侧等效电抗;

X12——高压绕组与总低压绕组间的穿越电抗; X2、X3——双绕组变压器高压侧分裂绕组等效电抗; X22——分裂组间的分裂电抗;

X12——高压绕组与一个低压绕组间的半穿越电抗;

。 Kf——分裂系数(分裂绕组间的分裂电抗与穿越电抗之比值)(二)阻抗有名值的计算

1

1

1

X1

2

3

X12

X2'

X2'2''

X2''

n

2''

2'

(b)

(a)

(b)

2'

(a)

2''

图1-2 低压侧有两个分裂绕组变压器电路图

(a) 低压侧有两个分裂绕组变压器的原理电路图;

(b)

低压侧有两个分裂绕组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1-3 多电源并联支路网络图

(a) 多电源并联阻抗网络图;(b) 多电源并联阻抗等效电路图

各电气元件的阻抗有名值可由对应的标么值和百分值求得

2Ubs

由标么值求阻抗有名值Z()ZZbsZ

Sbs



(1-8) 2Z%Z%Z%UN

由百分值求阻抗有名值Z()ZN

100100100SN

式中Z——阻抗有名值();

Z——阻抗标么值; Z%——阻抗百分值;

式中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二、常用网络变换

发电厂一次系统接线远比电力网的一次系统接线简单,阻抗网络图也相对简单得多,而出现最多的是多电源的并联支路网络图,如图1-3所示。

(一)多电源并联支路等效电抗的计算 1. 等效电抗的计算

图1-3中等效电抗X为

X

1

(1-9)

111XG1XG2XCn

式中 X——多电源的综合电抗;

XG1——支路1的总电抗; XG2——支路2的总电抗; XGn——支路n的总电抗;

2.电源各支路的分支系数计算 计算式为

支路1的分支系数支路2的分支系数

支路n的分支系数

Kbra.G1

1XG1

1

Kbra.G2

XG2 (1-10)

1

Kbra.Gn

XGn

式中 Kbra.G1、Kbra.G2、Kbra.Gn——分别为支路1、2、n的分支系数。 式中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二)多支路星形网络化简计算 多支路星形网络如图1-4所示。

励志短路篇四
《短路电流计算1》

荆各庄矿业公司

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 算 说 明

供电队 2006.6.1

35/6KV

一、计算说明

1.我矿主扇同步机为800KW,小于1000KW,故计算短路电流时,不做考虑. 2.在平均电压下每公里电缆的电阻标幺值直接选取

(Sb=1000MVA Up=6.3KV)

3.平均电压下每公里电缆的电抗标幺值(Sb=1000MVA Up=6.3KV) X﹡0 2.02

4.平均电压下电抗器(NKL-6-1000-10)电抗标幺值(Sb=1000MVA Up=6.3KV)

X﹡ 0 8.73

5.每公里架空线路电阻: LGJ-35 R= 0.85Ω/km LGJ-50 R=0.65Ω/km LGJ-70 R= 0.46Ω/km

6.平均电压下架空线路每公里电抗标幺值:(Sb=1000MVA Up=6.3KV) X﹡ 0 8.82 二、35KV系统:

荆各庄矿业公司由三台主变供电,一台冷备用,两台并列运行,由新城子来317线路(35KV)供电,311、318两线路备用。 1、基准值的选择:

基准容量:Sj1=1000MVA Uj1=37KV Uj2=6.3KV则 Ij1=15.6KA Ij2=91.6KA

双回路供电时,计算到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主开口处。 2、荆各庄矿业公司系统:

301主变 6300/35/6.3 UK%=7.41% 302主变 6300/35/6.3 UK%=7.43% 303主变 6300/35/6.3 UK%=7.47% 3、唐山供电公司提供的系统阻抗为: X﹡max=2.996 X﹡min=7.1736 4、变压器参数:

301 X﹡b= UK%* Sj/ Sb=7.41%*1000/6.3=11.76 302 X﹡b= UK%* Sj/ Sb=7.43%*1000/6.3=11.79 303 X﹡b= UK%* Sj/ Sb=7.47%*1000/6.3=11.86 5、35KV母线短路电流(d1)点:

I(3)﹡max=1/ Xmax* Ij1=15.6/2.996=5.207KA I(2)(3)max=3/2* Imax=0.87*5.207=4.509KA ich=2.55*5.207=13.278KA Ich=1.52*5.207=7.915KA

Sd= Sj*I﹡max= S﹡j*1/ Xmax=1000/2.996=333.78MVA I(3)min=1/ X﹡min**Ij1=15.6/7.1736=2.175KA I(2)min=3/2* I(3)min=0.87*2.175=1.884KA 三、6KV系统:

最大短路电流按两台主变并列运行计算: X﹡b max=11.79*11.76/(11.79+11.76)=5.887

最小短路电流按一台主变运行计算:

X﹡b min=11.86

(一)6KV母线短路电流(d2)点:

I(3)﹡max=1/ Xmax* Ij2=91.6/(2.996+5.887)=10.312KA I(2)max=3/2* I(3)max=0.87*10.312=8.930KA ich=2.55*10.312=26.296KA Ich=1.52*10.312=15.674KA

S﹡d= Sj*I﹡max= Sj*1/ Xmax=1000/(2.996+5.887)=112.575MVA I(3)min=1/ X﹡min**Ij2=91.6/(7.1736+11.86)=4.813KA I(2)min=3/2* I(3)min=0.87*4.813=4.168KA (二)6KV线路短路点短路电流: 1、井上部分:

变电站所带井上负荷:623 611 634 613 631 632 612 6110 6210 633 624 622 619 6311 621 614 639 (1)623电缆:变电站至综合厂MYJV22-3×70-167 电缆参数:R﹡=R﹡0*L=6.5*0.167=1.09 X﹡=X﹡0*L=2.02*0.167=0.34 系统阻抗: Z﹡2

2

max=X*max

R*=(0.345.8872.996)21.092=9.287 Z﹡min=

X*

2

R*2

min

=(0.3411.867.1736)21.092=19.404

d2-1点短路电流:

I(3)﹡max=1/ Zmax* Ij2=91.6/9.287=9.863KA I(2)max=3/2* I(3)max=0.87*9.863=8.541KA ich=2.55*9.863=25.151KA Ich=1.52*9.863=14.992KA

S﹡d= Sj*I﹡max= Sj*1/ Zmax=1000/9.287=107.677MVA I(3)min=1/ Z﹡min**Ij2=91.6/19.404=4.721KA I(2)min=3/2* I(3)min=0.87*4.721=4.088KA

(2)623电缆:综合厂至打铁房 MYJV22-3×70-178

电缆参数:R﹡=R﹡0*L=6.5*0.178=1.157 X﹡=X﹡0*L=2.02*0.178=0.36 系统阻抗: Z﹡2

max=X*2

maxR*=(0.369.287)2(1.1571.09)2=9.905

Z﹡2

2

min=

X*

min

R*=(0.3619.404)2

(1.1571.09)2

=19.891 d2-1-1点短路电流:

I(3)max=1/ Z﹡max* Ij2=91.6/9.905=9.248KA I(2)max=3/2* I(3)max=0.87*9.248=8.009KA ich=2.55*9.248=23.582KA Ich=1.52*9.248=14.057KA

Sd= Sj*I﹡max= Sj*1/ Z﹡max=1000/9.905=100.959MVA I(3)﹡min=1/ Zmin**Ij2=91.6/19.891=4.605KA I(2)min=3/2* I(3)min=0.87*4.605=3.988KA (3)623电缆:打铁房至二十亩地炼钢厂

YlJV22-3×95-200+LGJ-35-220

线路参数:R﹡=R﹡2

0*L1+R*L2* Sj / Uj2=8.3*0.2+0.85*0.22*1000/6.32=6.372

X﹡=X﹡01*L﹡1+ X02*L2

=2.02*0.2+8.82*0.22=2.344

系统阻抗: Z﹡2

max=X*2

max

R*=(2.3449.905)2(6.3722.247)2=14.977 Z

﹡min

=

X

*2

min

R

*2

=(2.34419.891)2(6.3722.247)2=23.847

d2-1-2点短路电流:

I(3)max=1/ Z﹡max* Ij2=91.6/14.977=6.116KA I(2)max=3/2* I(3)max=0.87*6.116=5.296KA ich=2.55*6.116=15.596KA Ich=1.52*6.116=9.296KA

Sd= Sj*I﹡max= Sj*1/ Z﹡max=1000/14.977=66.769MVA

励志短路篇五
《ch15短路计算》

第15章

短路分析

(Short-Circuit Analysis)

ETAP短路分析程序分析了配电系统中三相,线-地,线-线,线-线-地情况下故障的影响。该程序分析计算系统中总的短路电流和单个电动机、发电机以及连接点的作用。故障划分以最新的ANSI/IEEE (C37系列) 和IEC(IEC909等)版本为标准。

本章介绍了在短路分析中可能用到的工具的定义和使用方法。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短路分析中用到的标准,更容易的分析输出结果,本章也对相关理论和标准作些介绍。

ANSI/IEEE短路工具条 (ANSI/IEEE Short-Circuit Toolbar) 和IEC短路工具条(IEC Short-Circuit Toolbar) 部分告诉您如何开始一个短路电流计算,打开并查看输出报告,或选择输出选项。 短路分析案例编辑器( The Short-Circuit Study Case Editor) 部分告诉您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分析案例,需要什么参数,如何设定。显示选项(Display Options)部分告诉您显示系统参数和输出结果时需要哪参数,如何设定等。

ANSI/IEEE计算方法 (ANSI/IEEE Calculation Methods) 部分介绍了本程序中使用的标准并详细介绍了使用的计算方法。特别对1/2, 1.5-4, 30周波网络, ANSI标准的乘数因子的计算以及高/低压回路断路器瞬时和中断功能作了定义和讨论。需求数据部分 (Required Data) 介绍了进行计算所必需的数据以及在什么地方输入这些数据。如果使用IEC标准进行短路分析,IEC 计算方法 (IEC Calculation Methods) 部分就IEC标准应用,通用IEC技术术语作了说明和定义,以及对所有重要结果的计算方法包括对初始对称短路电流,短路电流峰值,对称短路中断电流值和稳态短路电流等的计算方法作了说明和定义。最后,短路电流分析输出报告 (Short-Circuit Study Output Report) 部分对输出报告和格式作了说明和解释。

15.1 ANSI 标准短路分析工具条(ANSI Short-Circuit Toolbar)

当您处于短路模式下,该工具条是激活的,在短路分析案例编辑器中将其标准设为ANSI。

点击该按钮进行ANSI C37标准下的三相故障分析,计算故障母线的暂态对称/不对称均方根值,暂态不对称峰值,中断对称均方根,中断调节对称均方根短路电流。该程序检验保护设备额定闭锁,并根据故障电流调节中断容量,对不当设备进行标识等。

发电机和电动机由他们的正序初始参数电抗决定他们的模式。

3相故障 - 30周波点击该按钮进行ANSI标准下的三相故障分析,它记录故障母线30周波后的短路电流的均方根值。

发电机由正序暂态电抗决定其模式,电动机的短路电流忽略不计。

点击该按钮进行ANSI标准下的线-地,线-线,线-线-地,三相故障分析。它计算故障母线½周波的短路电流的均方根值。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模式由他们的正序、负序和零序的初始参数的电抗决定的。在所有的不对称故障计算中(1/2周波,1.5-4周波,30周波),认为电机的负序阻抗等于它的正序阻抗。在进行系统正序,负序和零序连接时,要考虑到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接地形式和绕组连接方法。

点击该按钮进行ANSI标准下的线-地,线-线,线-线-地,三相故障分析。它计算故障母线1.5-4周波的短路电流的均方根值。

发电机由正序、负序和零序次暂态电抗各等值电路来模拟,电动机由正序、负序和零序暂态电抗各等值电路来模拟。在进行系统正序,负序和零序连接时,要考虑到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接地形式和绕组连接方法。

点击该按钮进行ANSI标准下的线-地,线-线,线-线-地,三相故障分析。它计算故障母线30周波的短路电流的均方根值。

发电机由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抗决定其模式,电动机的短路电流忽略不计。在进行系统正序,负序和零序连接时,要考虑到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接地形式和绕组连接方法。 为STAR保存故障电流(Save Fault kA for STAR)

点击该按钮保存瞬时对称短路电流(有效值),以便在STAR保护设备配合分析中使用。以下部分将被保存:

• 对称短路中瞬时对称故障电流(ANSI)

• 不平衡短路中(线对地)A相对称短路电流(ANSI)

查看显示选项部分,熟悉单线图中短路电流注释的显示选项,该对话框也包含ANSI短路分析结果和相关的设备参数。它也包括了3相和不平衡故障结果和它们各自的贡献(线-地,线-线和线-线-地)。显示选项同时显示弧闪分析结果。

弧闪分析风险性计算点击该按钮基于在短路分析编辑器弧闪页中所选择选项运行弧闪分析风险性计算(NFPA 70E or IEEE 1584)。用于决定入射能的三相电流基于ANSI短路标准。

报警(Alert)

进行一个设备短路分流计算后,点击该按钮打开报警栏,里面记录了将要和已经违反分析案例中设定的设备。

短路报告管理器(Short-Circuit Report Manager)

短路输出报告由Crystal报告格式输出。报告管理器共有四页(完整,输入,结果,总结)可供您查看两种形式下输出报告的不同部分。Crystal报告的格式显示在ANSI短路分析中输出报告管理器中的每页上。

根据您所选格式的不同,您可以打开输出报告的全部或是一部分。

也可以在分析案例工具条中点击查看输出报告按钮来查看输出报告。所选程序目录中有所有输出文件的列表,短路电流计算可以调用。想要查看任何一个输出报告,点击输出报告的名字,再点击查看输出报告按钮就可以了。

中断当前计算(Halt Current Calculation)

通常情况下停止按钮是灰色的。当短路电流计算开始时,这个按钮是可用的,呈红色停止图标,点击会中断短路电流计算。

获取在线数据(Get Online Data)

ETAP能量管理系统安装完成时,Sys Monitor为名称的单线图是在线的,点击该按钮您能够将实时数据导入到离线的单线图中并运行一个潮流分析。注意,运行负荷、母线电压和分析案例编辑器将被在线数据更新。

获取存档数据(Get Archived Data)

ETAPS 回放功能安装后,所有的图形显示都处于回放模式,点击该按钮,可以获得存档数据到您的图形显示中并运行潮流分析。注意:运行负荷、母线电压和分析案例编辑器将被存档数据更新。

励志短路篇六
《内层短路工艺因素》

产品工艺

浅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工艺因素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表面封装元器件趋向小型化、轻量化和多功能化像小外形集成电路(SOIC),它的引线分布在器件的两侧,引线中心距1.27毫米、方形扁平塑封的集成电路(QFP),引线分布在器件的四边,引线中心距1-0.8-0.65毫米、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PLCC),引线呈“J”型,引线中心距为1.27毫米、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LCCC),它以分布在器件四边的金属化焊盘代替引线和金属化焊盘球栅阵列分布于芯片的底部(BGA)等。所以,表面器件的微型化的要求,促使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上和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更趋向高密度、高可靠和多层次方向发展。研制和开发多层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使印制电路板制造手段更加高、精和尖方能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

就多层印制电路板研制和生产过程而言,经常发生某些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层,随着电子装联向更高密度发展,布线密度越来越高,很多内外层导线宽度和间距只有0.10-0.075毫米、小孔和微孔其中有埋孔、盲孔等。如球栅阵列——种组装结构形式。根据组装结构形式要求,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上和制造上必须满足它的外层布线密度为0.10-0.125毫米和内层为0.10-0.075毫米、孔径为0.25-0.35毫米等设计要求而且是六层板。这就要求层间对位要非常准确。但往往由于工艺上的差错,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层短路现象时有发生。而其内层短路是多层印制电路板最大的质量问题,这是因为多层印制电路板若内层存在短路缺陷,即成为难以修复的产品。如果在电装后发现此类缺陷,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解决好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产生内层短路的主要工艺因素,才能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工艺对策。

一、 原材料对内层短路影响:

多层印制电路板材料尺寸的稳定性是影响内层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基材与铜箔的热膨胀系数对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层影响也必须有所考虑。从所采用的基材的物理特性分析,层压板都含有聚合物,它在一定的温度下主要结构会发生变化,通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大从数聚合物的特有性能,仅次于热膨胀系数,它是层压板最重要的特性。在通常使用的两种材料比较分析,环氧玻璃布层压板与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Tg120℃和230℃,在150℃以下的情况,环氧玻璃布层压板的自然热膨胀大约0.01in/in,而聚酰亚胺自然热膨胀只有0.001in/in。(见下图)

从有关技术资料获知,层压板在X、Y方向热膨胀系数每增高1℃为12-16ppm/℃之间,而Z方向热膨胀系数是100-200ppm/℃,它的数值比X、Y方向增大一个数量级。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当温度超过100℃时层压板及孔体之间的Z轴方向膨胀是不一致的,并且差异变大。电镀通孔要比周围的层压板的自然膨胀率要低。由于层压板热膨胀比孔体快,这就意味着通孔体沿层压板形变方向被拉伸。这个应力条件在通孔体中产生了张力的应力,当温度升高时,该张力应力将继续增高,当应力超过通孔镀层的断裂强度时,镀层将会断裂。同时层压板较高的热膨胀率,使内层导线及焊盘上的应力明显增加,致使导线与焊盘开裂,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所以,在制造适用BGA等高密度封装结构对印制电路板的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要特别进行认真的分析,选择基材与铜箔的热膨胀系数基本要达到相匹配。

二、 底片制作和使用误差对内层短路的影响

电路图形的制作是通过CAD/CAM系统进行转化而最后生成电路图象转移用的比例为1:1光绘底片。再将此片采用转移方法生成生产用的重氮底片。在转化与生成制板用的底片过程中,就会产生人为和机械的误差。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制和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往往在以下几个方面容易产生偏差:

1、 层与层之间在冲制定位孔时,由于视觉的差错,而产生层与层之间偏差。

2、 光绘底片复制成重氮底片时,人为和设备所造成的偏差。

3、 底片转移电路图形成像时产生的位移现象,导致成像孔位的偏差。

4、 底片保存和使用过程,由于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导致片基伸长与缩进而造成的底片通孔位置的偏差。

5、 图形转移过程由于人为视觉差异和定位精度,所造成的孔位偏差。

6、 片基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偏差。

这些是印制电路板制造过程的综合误差,根据军标和国际标准规定,其综合误差值不应大于导线的宽度。如果超过标准和工艺规定尺寸范围,就会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为了确保底片制作质量和使用质量的可靠性,就必须加强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使制造BGA结构器件所需的多层印制电路板,从投料开始对每道工序必须制定正确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工艺方法和对策。

三、 定位系统的方法精度对内层短路的影响

在底片生成、电路图形制作、叠层、层压和钻孔过程,都必须进行定位,至于采用何种形式的定位方法,

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这些需要定位的半成品都会因为选择的定位精度的差异,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产生短路现象。究竟选择何种定位方法,应由所选用的定位的精度适用性和有效性而定。多层印制电路板层间对位工艺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八种:

⊙两园孔销钉定位方法。

⊙一孔一槽定位方法。

⊙三园孔或四园孔定位方法。

⊙四槽孔定位方法。

⊙MASS LAMINATE定位方法。

⊙对位粘贴定位方法。

⊙蚀刻后定位方法。

⊙X-射线钻定位孔方法。

这八种工艺方法而言,就精度和可靠性分析,以四槽孔定位工艺方法适合此种六层印制电路板的定位加工。当然影响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层间定位精度因素很多,此文所论及的光绘底片、层压芯材、上垫板及制造所采用的定位设备、生产工艺设备、工艺环境条件、工艺技术和加工操作过程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由于定位精度的差异和工艺方法选择上的区别,最容易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产生偏移、致使内层产生致使的质量问题-内层短路。

四、 内层蚀刻质量对内层短路的影响

内层蚀刻过程易产生末蚀刻掉的残铜点,这些残铜有时极小,如果不采用光学测试仪进行直观的检测,而用肉眼视觉很难发现,就会带到层压工序,将残铜压制到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部,由于内层密度很高,最容易使残留铜搭接到两导线之间而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短路。

五、 层压工艺参数对内层短路的影响

内层板在层压时必须采用定位销来定位,如果装板时所使用的压力不均匀,内层板的定位孔就会产生变形、压制所采取的压力过大产生的剪应力和残余应力也很大,层缩变形等等原因,都会造成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内层产生短路而报废。

六、 钻孔质量对内层短路的影响

1、 孔位误差分析

为了获得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气连接,钻孔后焊盘与导线的连接处最小要保持50μm。要保持这么小的宽度,钻孔的位置精度要很高,产生的误差要小于或等于工艺所提出的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但钻小孔的孔位误差主要由钻床的精度、钻头的几何形状、盖、垫板的特性和工艺参数而定。从实际生产过程所积累的经验分析是由四个方面造成的:相对孔的真实位置钻床的振动造成的振幅、主轴的偏移、钻头进入基板点所产生的滑移和钻头进入基板后由于受玻璃纤维的阻力和钻屑引起的弯曲变形。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内层孔位偏移而产生短路的可能性。

2、 根据上述所产生的孔位偏差,为解决和排除产生误差超标的可能性,建议采用分步钻孔的工艺方法,可以大减少钻屑排除的效果和钻头温升。因此,需要改变钻头的几何形状(横截面积、钻芯厚度、锥度、排屑槽角、排屑槽和长度与刃带比率等)来增加钻头的刚度,孔位精度就会大改善。同时还要正确的选择盖垫板和钻孔的工艺参数,才能确保钻孔的孔位精度在工艺规定的范围以内。除了上述保证条件外,外因也是必须注视的焦点。如果内层定位不准,在钻孔时通孔偏位,也同样导致内层断路或短路。

简易实用手册

第一章 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在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各种溶液占了很大的比重,对印制电路板的最终产品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无论是选购或者自配都必须进行科学计算。正确的计算才能确保各种溶液的成分在工艺范围内,对确保产品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印制电路板生产的特点,提供六种计算方法供同行选用。

1.体积比例浓度计算:

 定义:是指溶质(或浓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之比值。 举例:1:5硫酸溶液就是一体积浓硫酸与五体积水配制而成。

2.克升浓度计算:

 定义:一升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举例:100克硫酸铜溶于水溶液10升,问一升浓度是多少?

100/10=10克/升

3.重量百分比浓度计算

(1)定义: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理的百分比表示。

(2)举例:试求3克碳酸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质重量百分比浓度?

4.克分子浓度计算

 定义:一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克分子数表示。符号:M、n表示溶质的克分子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如:1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溶液,它的克分子浓度为1M;含1/10克分子浓度为0.1M,依次类推。 举例:将100克氢氧化钠用水溶解,配成500毫升溶液,问这种溶液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

解:首先求出氢氧化钠的克分子数:

5. 当量浓度计算

 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符号:N(克当量/升)。 当量的意义:化合价:反映元素当量的内在联系互相化合所得失电子数或共同的电子对数。这完全属于自然规律。它们之间如化合价、原子量和元素的当量构成相表关系。 元素=原子量/化合价 举例: 钠的当量=23/1=23;铁的当量=55.9/3=18.6 酸、碱、盐的当量计算法:

A 酸的当量=酸的分子量/酸分子中被金属置换的氢原子数

B 碱的当量=碱的分子量/碱分子中所含氢氧根数

C 盐的当量=盐的分子量/盐分子中金属原子数金属价数

6.比重计算

 定义:物体单位体积所有的重量(单位:克/厘米3)。 测定方法:比重计。 举例:

A.求出100毫升比重为1.42含量为69%的浓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克数?

解:由比重得知1毫升浓硝酸重1.42克;在1.42克中69%是硝酸的重量,因此1毫升浓硝酸中

硝酸的重量=1.42×(60/100)=0.98(克)

B.设需配制25克/升硫酸溶液50升,问应量取比量1.84含量为98%硫酸多少体积?

解:设需配制的50升溶液中硫酸的重量为W,则W=25克/升 50=1250克

由比重和百分浓度所知,1毫升浓硫酸中硫酸的重量为:1.84×(98/100)=18(克);则应量取浓硫酸的体积1250/18=69.4(毫升)

波美度与比重换算方法:

A.波美度= 144.3-(144.3/比重); B=144.3/(144.3-波美度)

第二章 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  

在电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参数的计算如电镀的厚度、电镀时间、电流密度、电流效率的计算。当然电镀面积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确保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必须比较精确

的计算所有的被镀面积。目前所采用的面积积分仪(对底片的板面积进行计算)和计算机计算软件的开发,使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面积更加精确。但有时还必须采用手工计算方法,下例公式就用得上。

1. 镀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厚度代号:d、单位:微米)d=(C×Dk×t×ηk)/60r

2. 电镀时间计算公式:(时间代号:t、单位:分钟)t=(60×r×d)/(C×Dk×η

3.

4. k) 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公式:(代号:、单位:安/分米2)ηk=(60×r×d)/(C×t×Dk) 阴极电流以效率计算公式:Dk=(60×r×d)/(C×t×Dk)

第三章 沉铜质量控制方法

化学镀铜(Electroless Plating Copper)俗称沉铜。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技术是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关键之一。严格控制孔金属化质量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而控制沉铜层的质量却是关键。日常用的试验控制方法如下:

1.化学沉铜速率的测定:

使用化学沉铜镀液,对沉铜速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速率太慢就有可能引起孔壁产生空洞或针孔;而沉铜速率太快,将产生镀层粗糙。为此,科学的测定沉铜速率是控制沉铜质量的手段之一。以先灵提供的化学镀薄铜为例,简介沉铜速率测定方法:

(1)材料:采用蚀铜后的环氧基材,尺寸为100×100(mm)。

(2)测定步骤:

A. 将试样在120-140℃烘1小时,然后使用分析天平称重W1(g);

B. 在350-370克/升铬酐和208-228毫升/升硫酸混合液(温度

65℃)中腐蚀10分钟,清水洗净;

C.在除铬的废液中处理(温度30-40℃)3-5分钟,洗干净;

D. 按工艺条件规定进行预浸、活化、还原液中处理;

E. 在沉铜液中(温度25℃)沉铜半小时,清洗干净;

F. 试件在120-140℃烘1小时至恒重,称重W2(g)。

(3) 沉铜速率计算:

速率=(W2-W1)104/8.93×10×10×0.5×2(μm)

(4) 比较与判断:

把测定的结果与工艺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判断。

2.蚀刻液蚀刻速率测定方法

通孔镀前,对铜箔进行微蚀处理,使微观粗化,以增加与沉铜层的结合力。为确保蚀刻液的稳定性和对铜箔蚀刻的均匀性,需进行蚀刻速率的测定,以确保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

(1)材料:0.3mm覆铜箔板,除油、刷板,并切成100×100(mm);

(2)测定程序:

A.试样在双氧水(80-100克/升)和硫酸(160-210克/升)、温度

30℃腐蚀2分钟,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干净;

B.在120-140℃烘1小时,恒重后称重W2(g),试样在腐蚀前也按此

条件恒重称重W1(g)。

(3)蚀刻速率计算

速率=(W1-W2)104/2×8.933T(μm/min)

2式中:s-试样面积(cm) T-蚀刻时间(min)

(4)判断:1-2μm/min腐蚀速率为宜。(1.5-5分钟蚀铜270-540mg)。

3.玻璃布试验方法

在孔金属化过程中,活化、沉铜是化学镀的关键工序。尽管定性、定量分析离子钯和还原液可以反映活化还原性能,但可靠性比不上玻璃布试验。在玻璃布沉铜条件最苛刻,最能显示活化、还原及沉铜液的性能。现简介如下:

(1)材料:将玻璃布在10%氢氧化钠溶液里进行脱浆处理。并剪成50×50(mm),四周末端

除去一些玻璃丝,使玻璃丝散开。

(2)试验步骤:

A.将试样按沉铜工艺程序进行处理;

B. 置入沉铜液中,10秒钟后玻璃布端头应沉铜完全,呈黑色或黑褐

色,2分钟后全部沉上,3分钟后铜色加深;对沉厚铜,10秒钟后玻

璃布端头必须沉铜完全,30-40秒后,全部沉上铜。

C.判断:如达到以上沉铜效果,说明活化、还原及沉铜性能好,反

则差。

第四章 半固化片质量检测方法

预浸渍材料是由树脂和载体构成的的一种片状材料。其中树脂处于B-阶段,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具有流动性并能迅速地固化和完成粘结过程,并与载体一起构成绝缘层。俗称半固化片或粘结片。为确保多层印制电路板的高可靠性及质量的稳定性,必须对半固片特性进行质量检测(试层压法)。半固化片特性包含层压前的特性和层压后特性两部分。层压前的特性主要指:树脂含量%、流动性%、挥发物含量%和凝胶时间(S)。层压后的特性是指:电气性能、热冲击性能和可燃性等。为此,为确保多层印制电路板的高可靠姓和层压工艺参数的稳定性,检测层压前半固化片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1.树脂含量(%)测定:

(1)试片的制作:按半固化片纤维方向:以45°角切成100×100(mm)小试块;

(2)称重:使用精确度为0.001克天平称重Wl(克);

(3)加热:在温度为566.14℃加热烧60分钟,冷却后再进行称量W2(克);

(4)计算: W1-W2

树脂含量(%)=(W1-W2) /W1×100

2. 树脂流量(%)测定:

(1)试片制作:按半固化片纤维方向,以45°角切成100×100(mm)数块约20克 试

片;

(2)称重:使用精确度为0.001克天平准确称重W1(克);

(3)加热加压:按压床加热板的温度调整到171±3℃,当试片置入加热板内,施加压力

2为14±2Kg/cm以上,加热加压5分钟,将流出胶切除并进行 称量W2(克);

(4)计算:树脂流量(%)=(W1-W2) /W1×100

3. 凝胶时间测定:

励志短路篇七
《继电保护单选题集》

第一章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错选或不选为0分。)1、无限大容量系统的特征为( C )。A.当被供电系统中负荷变动甚至发生故障,电力系统母线电压应维持不变,频率不作要求B.当被供电系统中负荷变动甚至发生故障,电力系统母线频率应维持不变,电压不作要求C.当被供电系统中负荷变动甚至发生故障,电力系统母线电压及频率基本维持不变D.当被供电系统中负荷变动甚至发生故障,电力系统母线电压及频率不作要求2、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与接地设施相连接的接地方式称为( A )。A.中性点直接接地 B.中性点经电阻接地C.中性点经电抗接地 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3、发电厂、变电站的电气系统,按其作用分为一次系统和( C )。A.模拟系统 B.数字系统C.二次系统 D.变换系统4、电力系统发生相间短路时的主要特征是( A )。A.电流增大 B.电流减小C.电压升高 D.功率因数增大5、电力系统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通过电弧或其他较小阻抗形成的一种非正常连接称为( B )。A.开路 B.短路C.断路 D.虚接6、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仅有( A )。A.正序分量 B.负序分量 C.零序分量 7、规程规定:6-10kV电网中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A时,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 B )。A.直接接地 B.经消弧线圈接地 C.经电阻接地 8、低压配电网中保护中性线代号为( C )。A.N B.PE C.PEN D.ABC9、电力网根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又分为输电网和( C )A.高压网 B.低压网 C.配电网10、高压配电网是指电压在( B )及以上的配电网。A.1kV B.35kV C.110kV 11、以下设备中,属于一次设备的是( A )。A.隔离开关 B.继电器 C.操作电源12、低压配电网是指( C )网络A.10 kV B.35 kV C.220/380V13、当发生不对称短路时,对于接地短路除了有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外,还有(B)分量。A.接地 B.零序 C.短路接地14、电力系统等值电源阻抗不超过短路电路阻抗的( D ),或电力系统等值容量不超过被供电系统容量的( 50 )倍时,可视为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A.5%~20%,50 B.10%~20% ,100 C.5%~10%,100 D.5%~10%,5015、短路全电流中的最大瞬时值称

为短路冲击电流,其值约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D)倍。A.2 B.3 C. 1 D. 1.8√2第二章 电力系统概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错选或不选为0分。)1、对于反应故障参数降低而动作的欠量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计算为( D )。A. 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小计算值除以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B. 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大计算值除以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C. 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除以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小计算值D. 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除以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大计算值2、继电保护反映电力系统元件和电气设备的( D ),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和设备的承受能力,自动发出信号、减负荷或延时跳闸。A.故障 B.完好状态C.正常运行状态 D.异常运行状态3、二次系统中,由信号发送机构、接收显示元件及其回路接线构成,实现准确、及时显示一次系统和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系统称为( A )。A.信号系统 B.操作电源系统C.测量及监测系统 D.控制系统4、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 C )四性。A. 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预防性 B.安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C. 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快速性 D.原则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5、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发生各种类型短路故障,将伴随着很大的短路电流和( A )。A.电压降低 B.电压升高 C.电压逐渐升高 第三章 线路保护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错选或不选为0分。)1、上下级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按照选择性要求,其动作时间应为( A )。A.本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值大 B.下条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值大C.上下级整定值相等2、零序电流II段保护与( A )构成线路接地短路的主保护。A.零序电流I段保护 B.零序电流III段保护C.瞬时电流速段保护 D.限时电流速段保护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近后备灵敏系数计算为( A )。A.最小运行方式本线路末端两相短路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B.最大运行方式本线路末端三相短路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C.最小运行方式下级线路末端两相短路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 D.最大运行方式下级线路末端三相短路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4、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远后备灵敏系数要求( A )。 A.大于1.2

B.大于1.3 - 1.5 C.小于 1.2 D.小于1.3 - 1.55、三段式电流保护中( C )构成线路的后备保护。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6、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瞬时电流速断的特点为( A )。A.无动作延时,通过动作电流的整定保证选择性,只能保护线路始端一部分B.带有短延时,通过动作电流的整定和短延时保证选择性,可以保护线路全长C.带有较长延时,通过动作电流间的灵敏度配合、动作时限的配合保证选择性,7、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校验条件为以本线路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 A )进行校验。A.最小短路电流 B.最大短路电流 C.任意电流 8、距离保护装置反应( B )而动作。A.测量阻抗增大 B.测量阻抗降低 C.电流增大 D.电压降低9、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为线路全长,灵敏度校验应选择( B )进行校验。A.对保护最有利的情况 B.对保护最不利的情况C.随便一种情况 10、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为( A )。A.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B.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可能出现的最小短路电流C.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11、电力系统发生相间短路时的主要特征是( A )。A.电流增大 B.电流减小C.电压升高 D.功率因数增大12、电流继电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作为测量和起动元件,反应( C )而动作。A.电压增大超过定值 B.电流减小超过定值C.电流增大超过定值 D.电压减小超过定值13、继电保护中相间短路通常仅考虑两相短路、( C )几种情况。A.单相接地短路 B.二相断开C.三相短路 D.一相断开14、零序电流的大小与接地故障位置有关,接地故障点位于保护安装地点( A )位置,零序电流数值较大。 A.附近 B.中间 C.远离 15、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校验条件为以本线路( C )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小短路电流进行校验。A.首端 B.中间C.末端 D.任意一点16、为保证零序电流保护有较稳定的保护区和灵敏度,考虑中性点接地的多少、分布时,应使电网中对应零序电流的网络尽可能( C )。A.灵活,可随时调整 B.有较大变化C.保持不变或变化较小 17、零序电流通过变压器的( D )和接地故障点形成短路回路。A.

A相 B.B相 C.C相 D.接地中性点18、规程规定,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不小于本线路全长的( B )。A.1%-5% B.15%-20% C.25%-30% D.45%-50%19、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校验条件为以本线路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A )进行校验。A.最小短路电流 B.最大短路电流 C.任意电流20、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故障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等于各非故障线路对地电容电流之和,由此可以实现( A )。A.基于零序电流大小选出故障线路B.基于零序功率选出故障线路C.基于零序电压大小选出故障线路21、电压继电器的文字符号表示为( D )。A. KS B. KAC. KM D. KV22、对单侧有电源的辐射形电网,当短路点距离系统电源越近,短路电流( B )。A.越小 B.越大 C.无论远近均相等23、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根据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流大小及方向特征,实现故障检测与选线的装置为( C )。A.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B.自动重合闸装置 C.绝缘监视装置 D.接地选线装置24、本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与下级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有重叠区,当在重叠区发生故障时由( B )。A.本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跳闸 B.下级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跳闸C.均动作跳闸 D.均不动作25、本线路的零序电流II段保护动作时间的整定原则为( A )。A.与下级线路零序电流I段保护配合 B.与本线路零序电流I段保护配合 C.与下级线路零序电流II段保护配合 D.与电流速断保护配合26、线路纵差保护可以反应( A )的故障。A.两侧电流互感器之间任何地点 B.本条线路一部分C.本条线路全部和下条线路一部分 D.下条线路27、时间继电器在继电保护中主要实现( C )。A.启动保护 B.出口跳闸C.动作延时 D.动作信号第四章 变压器保护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错选或不选为0分。)1、零序电流通过变压器的( D )和接地故障点形成短路回路。A.A相 B.B相 C.C相 D.接地中性点2、变压器励磁涌流中含有明显的( D )分量,其中二次谐波分量比例最大。A.周期 B.非周期C.间断角 D.高次谐波3、电力系统中变压器通常采用Y,d11接

线方式,为使变压器差动保护回路正常时电流为0,电流互感器采用( B )和相位补偿接线。A.保护接线 B.幅值调整C.谐波制动接线 D.涌流制动接线4、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作为变压器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和( C )的后备保护。A.过电流保护 B.零序电流保护 C.气体保护 D.负序过电流保护5、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限与( A )配合,按阶梯原则整定。A.相邻元件后备保护 B.电流速断保护C.变压器差动保护 D.零序电流保护6、在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由于电流互感器变比标准化造成的不平衡电流采取( A )的措施。A.电流平衡调整 B.电压平衡调整C.调整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D.调整电压互感器的变比7、变压器保护中( A )为变压器及相邻元件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A.过电流保护 B.零序电流保护C.过负荷保护 D.速断电流保护8、变压器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可以反应引出线的短路故障以及( D )。A.过电压 B.过负荷C.油箱漏油造成油面降低 D.变压器绕组、套管故障9、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校验不满足要求时改用( D )。 A.过电流保护 B.零序电流保护C.过负荷保护 D.差动保护10、变压器油箱内故障包括绕组与铁芯之间的单相接地故障、一相绕组匝间短路及( B )等。A.引出线上的相间故障 B.绕组间的相间故障C.引出线的套管闪络故障 D.套管破碎通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11、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时将( B )。 A.延时动作于信号 B.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C.给出轻瓦斯信号12、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当任一相差动回路电流的二次谐波含量满足制动判据时即闭锁保护称为( A )。A.最大相制动 B.分相制动 C.分相差动 D.三相差动 13、变压器气体保护用于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各种故障以及( D )。A.过负荷 B.引出线的套管闪络故障C.引出线上的相间故障 D.油箱漏油等造成油面降低14、变压器励磁电流存在于( A )。A.电源侧 B.负荷侧 C.电源侧及负荷侧15、根据变压器励磁涌流特点,当保护鉴别不是励磁涌流时须( A )。A.开放保护 B.闭锁保护C.起动合闸 D.发

励志短路篇八
《广东短路电流报告》

第一章 前 言 .................................................................................................................. 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4

第二节 短路电流问题和短路电流限制器 ................................................................. 5

第三节 本次规划任务的主要工作 ............................................................................. 7

第二章 短路电流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 8

第一节 短路电流简述 ................................................................................................. 8

一 、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 .............................................................. 8

二、 短路的物理过程及计算方法 .............................................................. 9

三、 等效电压源算法与IEC短路电流计算标准的介绍 .................. 10

第二节 短路电流研究的目标与基本思路 ............................................................... 17 一、 短路电流研究的目标:..................................................................... 17

二、短路电流研究的基本思路.................................................................... 18

第三章 主要限制短路电流方法 .................................................................................. 20

第一节 改变系统的网架结构 ................................................................................... 20

一、分割系统 .................................................................................................... 20

二、分割母线 .................................................................................................... 22

第二节 增加系统计算阻抗 ....................................................................................... 24

一、选择发电厂和电网的接线方式 .......................................................... 24

二、采用高抗变压器和变压器支路串联电抗器 ................................... 24

三、线路电抗器 ............................................................................................... 24

四、短路电流限制器 ...................................................................................... 25 第 1 页

第四章 各规划年份的短路电流水平及限制措施分析 .............................................. 31

第一节 2010年短路电流分析 ................................................................................ 31

一、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简介 ........................................................................ 31

二、短路电流规划方案分析 ........................................................................ 36

三、 2010年短路电流规划三套方案最终效果 .................................... 42

四、三相方案下单相短路电流分析 .......................................................... 43

第二节 2015年短路电流分析 ................................................................................ 44 一、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简介 ....................................................................... 44 二、短路电流规划方案分析 ............................................................................... 51 三、2015年短路电流规划三套方案最终效果 ...................................... 55

四、三相方案下单相短路电流分析 .......................................................... 56

第三节 2020年短路电流分析 ................................................................................ 57 一、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简介 ............................................................................... 57 二、短路电流规划方案分析 ............................................................................... 61 三、2020年短路电流规划三套方案最终效果 ...................................... 62

四、三相方案下单相短路电流分析 .......................................................... 63

第四节 2010,2015,2020三运行年方案综合分析 ............................................ 64

第五章 广东省短路电流研究综合分析 ...................................................................... 67

第一节 广东短路电流的主要特征 ......................................................................... 67

一、短路电流区域分布特点 ........................................................................ 67 第 2 页

二、广东省短路电流逐年递增.................................................................... 67 三、500kV与220kV网络的短路电流特点 ........................................... 70

四、三相短路电流与单相相短路电流的关系........................................ 70

第二节 影响广东省短路电流的原因分析 ............................................................. 71

一、电源设备 .................................................................................................... 71

二、输电设备 .................................................................................................... 72

第三节 不同限制短路电流措施的比较 ................................................................. 72

第四节 从限制短路电流角度对广东电网规划的建议 ......................................... 73

一、发电厂建设 ............................................................................................... 73

二、发电厂的网络接入点选择.................................................................... 74

三、变电站的建设 ........................................................................................... 74

四、断路器更换 ............................................................................................... 74 五、220kV网络架构 ...................................................................................... 75

第六章 结 论 .............................................................................................................. 76

第 3 页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高速发展,广东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覆盖全省的电网已经建成,基本满足发电、供电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和今后数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广东电网的建设还是相对滞后的。主要表现在:负荷密度高而且发展快速的地区,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区,仍然存在电网“卡脖子”现象;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与主电网为单回500千伏线路联系,联系薄弱;小水电较多的山区丰水期电力送出部分受阻。

为贯彻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电东送”进程,国家决定“十五”期间西部增加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加上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大部分地区小火电由于发电成本显著提高而少发甚至停发,负荷大幅度向系统转移,给电网增加了压力。同时,由于地方小火电退役,要求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这都给广东电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广东省广电集团公司成立电网规划小组,开展广东电网规划工作。

随着广东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广东负荷的快速增长,电网的短路电流问题给电网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高压电网中,如何避免短路电流水平提高带来的技术或者经济上的麻烦,是电力系统规划者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课题是清华大学电机系柔性输配电研究所与广东省电力设计院的合作项目。本次研究的工作目的在于,分析西电东送条件下广东电网的系统规模扩大后日趋增大的短路电流问题,提出降低系统短路电流水平的方法与措施,探讨广东电网应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lternative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 第 4 页

FACTS)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于广东电网短路电流研究方面,广东省电力设计院曾于1998年联合贵州工学院开展过短路电流研究,与之相比,本次广东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工作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 研究范围是针对“西电东送”力度明显加大的广东电网;

(2) 研究对象主要为500kV电网和220kV电网;

(3) 在考虑传统限流措施的基础上,探讨应用新技术的可行性。

本次研究的内容涉及2010年、2015年、2020年三个规划年份的广东电网数据。由于网络规划设计数据随着网络规划要求变化很快,本次计算的网络数据与规划的网络数据是有差别的,如果广东网具体落实某些限流措施时,对这些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要进一步校核确定。

第二节 短路电流问题和短路电流限制器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带动了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由于单机容量和发电厂容量、变压器容量以及城市工业中心负荷的不断增加,电网之间电气联系的日趋紧密,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也迅速提高。过大的暂态故障电流会产生强大的机械力,破坏电力系统中的元件设备;大的稳态潮流电流也会造成变压器和其它用电设备的过热损坏。这就要求电网内各种电气设备,比如断路器、变压器、互感器、以及变电站的母线、构架、导线、支撑瓷瓶等,必须满足短路电流水平提高所带来的更苛刻的要求。当电网联系加强或者发电出力增加时,输电线路断路器的切断容量可能不满足要求。更换断路器以及相关的电气设备当然是一种办法,但是会面临下列问题:

●更换设备投资巨大;

●目前合乎要求或更换的设备,在不远的将来,还可能再次出现不满足要求。 第 5 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23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