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谨的结尾

| 励志名言 |

【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文章结尾
关于严谨的结尾(一)

文章结尾

结尾是指文章最后一段或者一句。结尾写得好不仅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主题,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力量,使读者回味无穷。反之,如果写不好,就会影响全文的表达效果。

一、对结尾的要求。

(1)、要体现主旨。结尾不能游离主题,只有体现主题才能给读者完整的印象。

(2)、要耐人寻味。巧妙的结尾,总是让读者读后念念不忘,回味无穷。

(3)、要言简意赅。结尾不能拖泥带水,切忌冗长累赘。如:《小站》的结尾:“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简洁明了,点明了主题,算得上是画龙点睛之笔。

(4)、要因文而异。每篇文章虽然都有结尾,但不能千篇一律。应与全篇融为一体,做到以文定尾,因文而异。

二、结尾的方法。

(1)自然式。是按照文章记叙内容的时间或事件发展的顺序写完文章的,水到渠成,自然收束。这种结尾方法没有套话、空话,自然亲切。这种结尾法,适合写人、记事的文章。例如:《麻雀》的结尾:“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又如《月光曲》的结尾:“兄妹俩被美妙的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如《第一次包饺子》的结尾:“在爸爸的细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一个挺精致的饺子。”

(2)点睛式。是在文章的结尾,用含义较深的话把主题加以点明和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题式结尾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方法。 这种结尾法,适合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是我们常用的结尾法。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作者按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在总分述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变化和土特产及名贵药材后,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作结尾,总结了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如《大理石街》、《一个苹果》、《大森林的主人》等文章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如《后花园是我的乐园》的结尾:“我爱我的后花园,因为它不仅美丽,而且给我带来了快乐。我常想,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像这小小的花园一样,不仅美,还要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3)、抒情式。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结尾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结尾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在抒怀中点明主题,还可以增强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这种结尾法适合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如《再见了,亲人》的结尾:“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又如《海上日出》、《珍贵的教科书》、《桂林山水》、《桥》等课文均采用了这种方法。

(4)、写景式。是一种含蓄的结尾方式。它是运用写景烘托主题,引人深思。如果运用得好,还能深化主题。 这种结尾法一般适用于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例如:《草地夜行》一课结尾:“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作者先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接着描写“我”的心情,最后描写“我”鼓起勇气向前走的形象。比如《小气象员》的结尾:“风渐渐地小了,雪渐渐地小了,她像一株红梅傲然挺立在无边的银色世界中,胸前的红领巾是那么鲜艳,仿佛一团烈火在熊熊的燃烧,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这样的结尾,赞美了小气象员一心为集体的高贵品质。

(5)、引用式。引用诗歌、名言等作为结尾可以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如《亲亲与明理》的结尾:“柏拉图‘背叛’先师,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布鲁图在刺入恺撒最后一剑时说:‘不是我爱恺撒少,而是我爱罗马多。’当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真理发生冲突时,他们的言语和行为让人多么敬佩!”。

【关于严谨的结尾】

(6)、象征式。就是用具体的事物代表某种特殊的意义。用客观事物来寄寓主观情感,使感情化的景物成为人物心中的另一事物, 这种结尾法一般适用于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如《小草》的结尾:“我梦见第二年春天,小草又献给我们一件绿色的衣衫……”

(7)、鼓动式。也叫展望未来式。是在结尾部分叙述现状之后提出号召、希望、要求和表示决心,以达到鼓舞别人也鼓舞自己的目的,激励斗志。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结尾“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交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这样结尾紧扣题目,照应文章的开头,衔接文章的重点和主体,不仅能引起读者对文章全文的回味,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印象,而且会使读者受到启示和鼓舞。 (8)、照应式。是结尾和开头或者主体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主题突出,收到完整严谨的效果。如《颐和园》的结尾是:“颐和园的景色可真美啊!”与开头:“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首尾照应,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这种结尾法,适合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如《冬的个性》,主体部分出现“我爱冬。冬,是圣洁的象征”、“我爱冬。冬,是一位可敬的严师”、“我爱冬。冬,是孕育春天的摇篮”等段首句。结句又一次作点击:“我爱冬。我爱冬的圣洁、严厉和无私,我爱她那独有的个性!”

(9)、发问式。 即结尾时以发问的形式(反问或设问)提出问题。 结尾具有启发、感染、强调和肯定的作用。这种结尾法适合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如:《一夜的工作》一课“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0)、启发式。即结尾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发,作者用恰当的词语能使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 这种结尾法适合于童话、寓言故事。例如:《小马过河》结尾:“„„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深思考:不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听人家怎么说,而应该自己去试一试。另外,如《草地夜行》、《在艰苦的岁月里》等课文的结尾均采用这种方法。

(11)、评价式。对人物或事物进行总结、评价,表达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狼牙山五壮士》的结尾:“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种结尾法一般适用于写人、记事的文章。

总之,不管什么方法结尾,都应该简洁明了,如果长篇大论,就会冲淡正文,喧宾夺主,给读者以“画蛇添足”之感,文章的感染力就大大削弱了。

(12)、回应文题式。结尾句子与文章题目相呼应,如《与诗人同行》文章选择了陶渊明、李白、苏轼三位诗人的诗歌及生平故事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从而展示了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突出了“课外阅读收获多”的主题。三个片段写得很充分,所以结尾不必赘述。于是用呼告手法喊出:“诗人啊!我愿与你同行!”。

(13)、留有空白式。《香茗》,通过品茶及听对门父女俩的对话来表达“弱者总给自己找借口”这一主题。文章结尾写道:“对门的谈话,让我思绪万千。我又呷了一口绿茶,确实很苦,但很快我就品尝到一股源自心底的清香,使我十分坦荡舒心。我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绿茶,向对门走去„„”

(14)、逆转或意外式。关键要出人意料,急转直下。作文《感激》,有位考生写了患绝症的舅舅与舅妈之间动人的生活故事,插叙中曾出现舅舅患病前舅妈说过的一段调侃话:“你舅舅就知道贫嘴,一个空话匣子,从没见他写个只言片语,老了连一封可以翻看的情书也没有。”结尾处写到舅舅终于溘然长逝,作者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出人意料地“点”出以下内容:“舅舅死后第三天晨报上,我们看见了舅舅的‘情书’,登在‘征婚启事’栏里,用醒目的黑体

字:‘吾妻,32岁,我以与她生活过5年的经历作证,她是最好的伙伴,是本人此生遇到的至宝,本想一生一世悉心珍藏,无奈天不遂人意,我将先她而去,谁能替我好好珍惜,我在天堂将感激不尽!’舅妈捧着这封情书,泪水直流。”

(15)篇末点题。推理式点题:如“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宽容与理解,少一些职责与推委;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骗与涣散„„”(《有一颗感恩的心》)。表决式点题:如“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前路阳光明媚,或是崎岖陡峭,我会坚定地——痛并快乐着。”(《痛并快乐着》)展望式点题:如“我,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感悟式点题:如“她让我懂得了宽容,学会了宽容。”(《宽容》)

练习:将本学期习作《我爱读书》、《20年后回故乡》、《我家的酸奶机》、《生活的启示》、《我爱汉字》(介绍自己怎样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爱》精心打造开头和结尾。

如何点题结尾
关于严谨的结尾(二)

一、点题的定义 点题,就是在文章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中心,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

二、点题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点明全文中心,使读者一目了然;

【关于严谨的结尾】

2.突出文章中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升华主题,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点题,是作文获取高分的妙招。点题,是挽救离题作文的妙药。

三、点题的技巧

作文点题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点题之笔的艺术可谓多姿多态,按点题之笔出现的位置分:1、标题点题。如以“路”为话题拟题为《走自己的路》《路在脚下》 2、篇首点题。落笔入题,紧扣标题,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如冰心《忆读书》一文开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总领全文,吸引读者。3.结尾点题。点睛之法,卒章显志,最为常见。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一语破的,既能让读者充分地、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同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柯里亚的木匣》,文章通过“埋匣”“挖匣”进而推进“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这一结论,阐明要辩证看待问题的道理。在文章结尾写道:今天我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时间在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4、过渡点题。过渡句在文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伟大的友谊》文中有一个过渡句:在生活上,恩格斯热诚的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句话突出了文章的重点,点明了文章的中心。5、反复点题。即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字面相同的词句重复出现,醒目扣题,反复扣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如《白杨礼赞》反复五次点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强调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歌颂了根据地的军民。6.呼应点题。有些文章,作者让题目或题旨文字出现于文章开篇与结尾,既突出中心,又使结构严谨,首尾圆合,题贯始终。

作文点题的方式,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大体可分三类。 1、通过抒情点题 :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作者的抒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文中有这个句子,犹如龙之有睛,使整篇

文章的内容活了起来。2、 通过描写点题 : 如《驿路梨花》中“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使整篇文章始终洋溢着梨花的芳香,让人真切的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3、 通过议论点题 。用议论点题,如《养花》的结尾:“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里作者用议论点题,既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养花的意义,使养花这件小事顿生光彩。中间点题。

作文点题的方法,按照运用的修辞手法分: 1.用比喻点题。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这里用比喻点题,形象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景揭示了文章的中心。2.用设问点题。如《海底世界》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里作者的设问紧扣题意,读者读开头便明确本文的中心大意。3.用引用点题。如《桂林山水》中:“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引用晚清诗人的一句诗来点题,既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美,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4.用反问点题。如《海上日出》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者用反问句结尾,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对海上日出奇观的赞美。

【关于严谨的结尾】

总之,作文点题要根据需要,大胆借鉴,灵活运用,给文章添色增辉。 中考作文时,结尾写得如何,对整篇作文影响很大,结尾写得好,能使文章增辉,反之,使文章减色。因而结尾的好坏也影响着作文的分数。【关于严谨的结尾】

那么,中考作文时如何写好结尾呢? 分析近三年满分作文优秀的结尾,可以归纳出下列几种方式。 一、“卒章显志”式的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也叫“画龙点睛”式,也就是在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用得最多的结尾方式。而“点睛”的方式又可分为下面几种: 1、用抒情式点题结尾。如“老师,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您的视野。感谢您的一路呵护,一路鼓励!”(《感谢恩师》)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用希望式点题结尾。如“把理解带到人吧,尽量给别人减少一分病苦,增添一分快乐!”(《最爱的人,别伤他最深》) 3、用推理式点题结尾。如“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宽容与理解,少一些职责与推委;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骗与涣散„„”(《有一颗感恩的心》)。作者用“有一颗

感恩的心,会„„”的句式,点明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主题。 4、用表决式点题结尾。如“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前路阳光明媚,或是崎岖陡峭,我会坚定地——痛并快乐着。”(《痛并快乐着》)既点明主题,又回应文题,可谓一箭双雕。 5、用展望式点题结尾。如“我,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6、用感悟式点题结尾。如“她让我懂得了宽容,学会了宽容。”(《宽容》) 7、用比喻式点题结尾。如“诚信是诚实,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不屈的脊梁。”(《诚信——世间最美的》)把诚信比作脊梁。 8、用号召式点题结尾。如“友善的微笑可以压倒一切,无论来自亲人还是陌生人,关键在于真诚和友好。让我们以友善的微笑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别人。那么,世界将会更美好的明天。”(《友善的微笑》) 9、用引用式点题结尾。如“请听一位名人关于学习的论述吧——当你感到痛苦悲哀的时候,最好是再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去学习呢?”(《一首诗的启示》)引用名言。再如“让我们再背一遍何其芳的诗吧:”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乐就在平凡生活中》)引用现代诗句。还如”云南是云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云南云》)引用古诗句。

10、用标题式点题结尾。如“21世纪的今天,不要再时时墨守成规。这个时代,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朋友,记住:我创新,所以我生存!”(《我创新,所以我生存》)用自身的标题作结尾。

结构的严谨和完整
关于严谨的结尾(三)
【关于严谨的结尾】

结构的严谨和完整

福建长汀四中 李文镪

发表于2011第37期《学苑新报。语文天地》七年级版

仿径通幽【关于严谨的结尾】

一篇作文的开头是否严谨,可以从下面进行来检验:有没有把文章题目中的关键词写进去?有没有确定写作的范围?有没有对自己写的人或事件表明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如果是回忆倒叙类的文章,还要看有没有达到引出下文的目的?如果达到了这些方面的要求,这样的作文开头就是一个严谨的作文开头。

模本: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刘宗明《一件珍贵的衬衫》

仿文:在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个会笑的眼泪。那眼泪,时如绚烂的夏花,时如参天的古树,在我的记忆里微笑着,不断纷飞,温暖着我每一个成长的日子。在我经受失败煎熬的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它。

——福建长汀四中郑楸建《会笑的眼泪在纷飞》

【读有所得】模本范文的开头是否严谨呢?我们可以进行检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写出了题目中的关键词“珍贵”,同时也会引发读者发问:这珍贵的衬衫是怎么来的,从哪里得到的?这就是确定的写作范围;有没有写出自己对事件的态度?有,“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这句就是;是否能引出下文?能,“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这句就是引出下文的。仿文仿写的就是模本范文表述的这四方面的内容:关键词:眼泪纷飞;写作的范围:“会笑的眼泪在纷飞”的由来;作者的态度:温暖;引出下文:一次受失败煎熬的事。

作文结尾要做到严谨,要注意两点:首先要再次运用开头部分的关键词,做好呼应文章的开头,和开头形成首尾呼应。然后还要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自己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也就是把自己对所写的人、事、景中的感想、感受、感悟写出来,起点明或升华主旨的作用。 模本: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我深深知道,我经历的这件事,在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

——刘宗明《一件珍贵的衬衫》

仿文:窗外的阳光更加明媚灿烂,知了声叫得欢快,一切美好如初。会笑的眼泪在天空中纷飞飘扬。

我在心中珍藏了这个纷飞着的会笑的眼泪,珍藏了理解的往事,珍藏了这个瞬间。 ——福建长汀四中郑楸建《会笑的眼泪在纷飞》

【读有所得】

表面上看,这个模本范文和仿文好象没有相近之处,其实不然,仿文模仿的是模本范文内容的构成模式。模本中的结尾有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再次抓住开头的关键词“珍藏(收藏)”,从而和开头形成呼应。二是告诉读者自己对周总理平易近人的品质的景仰。仿文前一段通过景物的渲染,告诉读者妈妈对“我”的理解和爱带给我的心里感受,后一段则再次扣住“纷飞”、“眼泪”等开篇中出现的关键词,形成开头和结尾呼应。

作文除开头结尾外,中间的主体部分也要严谨,做到严谨的方法是:“承接开头、依序下笔”。“承接开头”就是要在文章开头引出下文后,紧接着开头的内容写,这样才不会东拉西扯、离题跑题;“依序下笔”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有理地写,就整篇文章的结构而言,记叙文类的作文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件发展、人物情感为序。

模本:走在田间小路上,呼吸着大自然的清香,放松崩紧的神经,用心倾听一切微妙的声响,用爱轻抚嫣然绽开的花蕾,淘气地给自己编一个五彩花环,也编织着一个少女的浪漫情怀,朝着空旷的田野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从未有过的愉悦中,我完全被大自然的美丽所折服,也充分享受着逃离带给我的自由。

躺在青青的草地上,细细品味这世外桃源般的神奇,我得意于自己义反顾的尝试。是的,人虽然哭着来到世上,但应该笑着面对每一个日子,应该用心珍惜每一个日子。于是,我尝试着选择了自然,选择了自由。在瞬间灵光的指点下,我挣脱枷锁,走向清新的自然,尝试着去寻找遗失的路,尝试着去寻找灵魂的自由……

走了很长的路,我累了,倚着田边的一棵柳树就睡着了,甜甜地睡了,虫鸟的鸣叫像母亲的催眠曲一般温柔……在自由的睡梦里,我很甜……

——福州考生《在尝试中成长》

仿文:那是一个烦闷的夏日午后,知了聒噪地鸣叫。放学后,教室只剩我一个人了。我恶狠狠地将试卷揉成一团,塞进沉重的书包里。一路上忐忑不安,就像走在棉花上,没有一点感觉。

家中,父母早已坐在沙发上等候多时。我不敢想象风平浪静的现在,过会儿会变成怎样的狂风骤雨般。的确,离95分的目标我相差甚远。

“上星期的试卷给我看看。”还没等我回过神来,父亲低沉的声音把我的心拽回现实。无意中,我对上了父亲炯炯的目光。想到几秒后这道目光也许会像锋利的钢针直插心中,我的手就微微地颤抖,手心沁出了一层汗。我闭上眼睛,握握拳头,深呼一口气。慢悠悠地拉开了书包拉链,摸索着找出了皱巴巴的试卷。稍稍抚平后壮士般地递了过去。

赫然在目的“68”,还有布满试卷的红叉再次映入眼帘。我低下了头,险些把头埋进衣领里。“唉!”空气里荡漾着一声叹息。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我好像要被窒息,不知不觉中,眼角渗出的液体,滑过我的脸庞。意料之中的责骂声却没有紧跟其后,妈妈在沙发上站起了身,走向我,然后摸了我的后脑勺,很轻很温柔:“没关系,哪能每回都就是九十几,失误一次很正常。以后我们不再给你定目标了。”

我诧异地抬起头来,浮在她脸上的不是愤怒与失望,而是举世无双的笑靥。她又揉揉我的肩膀,轻轻拍了两下,说:“笑笑,别哭了。”恍惚间,觉得耳边传来曼妙的歌声:“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福建长汀四中郑楸建《会笑的眼泪在纷飞

1、在段首运用事物特征做中心句引领全段。许多同学常常感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会犯东拉西扯,不知所云的毛病。其原因是不善于运用人、事、物、景的特征作为中心句来引领全段,并在中心句的引领下,写好体现中心句的人、事、物、景。

【举例】小学毕业后,我们的分歧扩大了。我考上了向往已久的重点中学,而你却在一所镇属中学就读。虽还经常聚在一起,但彼此还是敏感地察觉出对方的变化:我要买四大名著,你却要买爱情小说;我认为“最好不要在太阳夕下时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东升时投入工作”,而你却认为说这话的人纯粹是傻子。我认为:“一个人的力量真是渺小,在历史的长河里,我恐怕只是一滴小水珠。所以我觉得,用生命点燃一枝蜡烛,比在对黑暗的诅咒中度过一生强一千倍。”你听了这话却没有丝毫没有欢娱。你漠然地说:“就因为人生太短暂,所以才要及时行乐。享受人生,才是爱惜青春。”我惊讶地回头望去,彩伞遮蔽着你,我没有看到你的表情。 ——《女友》

【品读】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其中的一个片段。一对小学时的好朋友,在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相同的人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彼此的分歧不断扩大而最终成为陌路人。小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很好地抓住了“我”和女友因人生观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歧这个特征,并把这个特征作为段落的中心句(“我们的分歧扩大了”)放在段首,然后在这个中心句的引领下,把“我”和女友的分歧具体地描述出来。由于有了这个表现特征的段首中心句,整段文章显得特征突出,叙事描写紧凑。

【读有所得】

“仿文”模仿的是“模本”的以事件发展为序的写作顺序。仿文《会笑的眼泪在纷飞》的这个正文部分,一开始没有其他罗嗦的语言,直接承接文章开头的最后一句“每当我经受失败煎熬的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它。”开始叙述自己失败的事件,做到了开篇和正文之间连接的严谨。在叙述事件过程中,作者遵循了以“回家路上”——“回到家后父亲的态度”—— “回到家后母亲的态度”——“我对母亲态度的感受”这样一个事件发展的过程,娓娓叙述,从而使主体部分的结构非常的清晰,各部分内容间做到了严谨。

有关谨慎的名言
关于严谨的结尾(四)

1、头要冷,却要热。——日本

2、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

3、谨慎的人脑后有眼。——威·罗伯逊

4、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有关谨慎的名言。——英国

5、言为世范,行为士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6、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中国

7、然而没有一种利剑是单刃的,每把剑都有双刃,一边伤了人,另一边便伤了自己。——雨果<悲惨世界>

8、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9、用时不爱惜,就要损坏;做时不慎重,就要失败。——蒙古族

10、一盎司的小心值一磅的学问。——英国

11、在你下剪刀之前要量三次。有关谨慎的名言。——意大利

12、成事每在穷困日,败事多在得志时。——中国

13、事前谨慎总比事后补救强。——爱·科克

14、艰难之日要坚定,顺利之日要谨慎。——蒙古

15、加倍小心总是好的。——法国

16、我宁愿在光天化日之下凭着我短绌的天资到处碰壁,也不肯在黑暗中凭着谨小慎微使自己得救或者发财。——拉美特里

17、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经办衣>

18、言行如走棋,一动思三步。——中国

19、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西班牙

20、行谨则能坚其志,21、谨慎的人才能稳操胜券。——斯梯尔

22、话说得太多,就难免说些废话。——高尔基<母亲>

23、严谨慎重,智慧之母。——德国

24、多言不可与谋,多动不可与久处。——明·薛宣<读书录>

25、浅河要当深河渡。——日本

26、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唐·白居易

27、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默生

28、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尉缭子

29、小船应当靠近海岸行驶。——美国

30、得意之事不可再做,便宜之处不可再住。——中国

31、没有谨慎的态度,智慧再多也无济于事。——德国

32、永远谨慎乃是至高无上的价值。——马克·吐温<夏娃日记>

3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34、四周的东西是你的,脚底下的也的你的;地上的东西是你的,地底下的也是你的,这样的人才算是站稳了!——高尔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35、机运永远战斗在谨慎者一边。——欧里庇得斯

36、人们唯一的防御力量就是谨慎。——玉外纳

37、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

38、谨慎纯粹是一种心的质性,它是凭感觉而不是凭理智进行的,它所能达到的限度是相应地更广阔、更崇高的,使它能够觉察和避免根本不存在的任何危险。——马克·吐温<冉·达克>

39、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清·玄烨

40、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英国

41、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

42、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辛克莱

43、谨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频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发挥作用,对微小的事情产生影响。——塞·约翰逊

44、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45、不要对任何人都敞开你的心胸。——<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

46、慎重对待问题就是智慧的一半。——英国

4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48、太害怕被欺骗的人,失去豪爽的本领。——法国

49、谨慎是安全之本。——英国

50、怒多横言,喜多狂言。——明·吕坤<续小儿语>

51、小谨慎多制胜,感情冲动事多难。——绪儒斯

52、必须全心全意地致力于你所从事的工作。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时,不可立刻有所行动;可是在经过考虑之后,纵然考虑错误,也该断然地去做。——<托尔斯泰传>

53、事前的谨慎包含着事后的宽恕。——德国

54、事前要思免后悔。——元·关汉卿

55、谨慎是智慧的长子。——法国

56、当竞争与敌视同你比邻而居时,谨慎就会茁壮成长。——格拉西安

56、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 贝弗里奇

57、浅河要当深渡。——日本

58、靠谨慎比靠鲁莽更能制胜。——塔西佗

59、每个人都应该知足,不该妄想越轨。——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60、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来证明看起来什么也不怕的人,是多么害怕对什么都小心翼翼的人。——雨果<论司各特>

61、事前的谨慎,胜于事后的追究。——日本

62、出门要三稳:身稳,手稳,口稳。——中国

63、言有物,行有格。——<礼记·缁衣>

64、地雷手在一生中只能犯一次错误。——苏联

65、重视结避的人,开始就会谨慎。——日本

66、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宋·苏轼

关于谨慎的经典语录
关于严谨的结尾(五)

1、事前谨慎总比事后补救强。--爱・科克

2、机运永远战斗在谨慎者一边。--欧里庇得斯

3、出门要三稳:身稳,手稳,口稳。--中国

4、在你下剪刀之前要量三次。关于谨慎的经典语录。--意大利

5、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清・玄烨

6、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英国

7、怒多横言,喜多狂言。--明・吕坤<续小儿语>

8、人们唯一的防御力量就是谨慎。--玉外纳

9、慎重对待问题就是智慧的一半。--英国

10、事前的谨慎,胜于事后的追究。--日本

11、事前的谨慎包含着事后的宽恕。关于谨慎的经典语录。--德国

12、事前要思免后悔。--元・关汉卿

13、四周的东西是你的,脚底下的也的你的;地上的东西是你的,地底下的也是你的,这样的人才算是站稳了!--高尔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14、太害怕被欺骗的人,失去豪爽的本领。--法国

15、头要冷,却要热。--日本

16、我宁愿在光天化日之下凭着我短绌的天资到处碰壁,也不肯在黑暗中凭着谨小慎微使自己得救或者发财。--拉美特里

17、小船应当靠近海岸行驶。--美国

18、小谨慎多制胜,感情冲动事多难。--绪儒斯

19、行谨则能坚其志,20、严谨慎重,智慧之母。--德国

21、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2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23、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

24、言为世范,行为士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25、言行如走棋,一动思三步。--中国

26、言有物,行有格。--<礼记・缁衣>

27、一盎司的小心值一磅的学问。--英国

28、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辛克莱

29、艰难之日要坚定,顺利之日要谨慎。--蒙古

30、加倍小心总是好的。--法国

31、话说得太多,就难免说些废话----高尔基<母亲>

32、多言不可与谋,多动不可与久处。--明・薛宣<读书录>

33、地雷手在一生中只能犯一次错误。--苏联

34、得意之事不可再做,便宜之处不可再住。--中国

35、当竞争与敌视同你比邻而居时,谨慎就会茁壮成长。--格拉西安

36、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 贝弗里奇

37、成事每在穷困日,败事多在得志时。--中国

38、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39、不要对任何人都敞开你的心胸。--<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

40、必须全心全意地致力于你所从事的工作。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时,不可立刻有所行动;可是在经过考虑之后,纵然考虑错误,也该断然地去做。--<托尔斯泰传>

41、重视结避的人,开始就会谨慎。--日本

42、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英国

43、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默生

44、用时不爱惜,就要损坏;做时不慎重,就要失败。--蒙古族

45、永远谨慎乃是至高无上的价值。--马克・吐温<夏娃日记>

46、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来证明看起来什么也不怕的人,是多么害怕对什么都小心翼翼的人。--雨果<论司各特>

47、谨慎纯粹是一种心的质性,它是凭感觉而不是凭理智进行的,它所能达到的限度是相应地更广阔更崇高的,使它能够觉察和避免根本不存在的任何危险。--马克・吐温<冉・达克>

48、谨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频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发挥作用,对微小的事情产生影响。--塞・约翰逊

49、谨慎的人才能稳操胜券。--斯梯尔

50、谨慎的人脑后有眼。--威・罗伯逊

51、谨慎是安全之本。--英国

52、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西班牙

53、谨慎是智慧的长子。--法国

54、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经办衣>

55、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

56、靠谨慎比靠鲁莽更能制胜。--塔西佗

57、没有谨慎的态度,智慧再多也无济于事。--德国

58、每个人都应该知足,不该妄想越轨。--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59、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中国

60、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

61、浅河要当深渡。--日本

62、浅河要当深河渡。--日本

63、然而没有一种利剑是单刃的,每把剑都有双刃,一边伤了人,另一边便伤了自己。--雨果<悲惨世界>

64、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唐・白居易

65、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尉缭子

6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67、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宋・苏轼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43025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