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累三害

| 励志口号 |

【www.guakaob.com--励志口号】

2015科举制度的利弊
三累三害 第一篇

第1篇: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不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从制度本身上来说,科举制度创立早期考查的范围相当广阔。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科举制度对及第者的优待和给予的荣誉是打动上千上万个读书人乃至社会上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学子们为了追寻自己中举的梦想而“头悬梁,锥刺骨”。同时也有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描写读书人读书时写照的传世诗句。

科举的积极作用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文化方面。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与繁荣;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如此说来,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总之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从社会角度来说,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

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最后,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kě dí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总之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先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的真正原因。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实际上,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条规来看,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也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这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科举在中国古代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从制度的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各种场合一再称赞中国古代考试的公平性,强调考试在政府选任官员中的重要性。就制度本身而言,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科举制度的积极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当今中国社会与科举制度关联最大的莫过于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了。就形式上来说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也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继承。能否正确认识科举制度,不再把科举制度当作贬义来批判,对科举制度能够进行比较客观深入的研究,对于我们完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第2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任何制度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科举也不例外,今天我们看待其优劣时,不能脱离中国历史的实际,更不能疏忽其发生和发展的背景。为了能进一步地了解各种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本文试图从历史研讨的角度动身,把对科举的各种评价分成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针对其合理性和其表现进行论述的,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针对其不合理性及其表现进行阐明的。

科举简介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根本制度。它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录,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止,整整连绵存在了1300周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昌盛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提高,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动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殊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认,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接替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遇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的利在于:开放考试,接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操纵朝政的局势;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程度的客观根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接洽,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恳读书的气氛;增进了文学的繁华,如唐以诗赋取士,增进了唐诗繁华。

(一)首先,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是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制度方面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在科举制度发生之前,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发展史上,先后涌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察举等制度。世卿世禄制度几乎完全不考虑个人才干,而仅以血缘关系为选拔根据,因而完全被大贵族所垄断。

1、汉代履行以察举为重要内容的选官制度,以推举为主,目的在于选拔道德修养和社会声望都出类拔萃的人才。

通过察举,汉代统治者确实选拔了不少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为汉代的繁华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人才资源。但察举制度存在着所有推举制度难以克服的弊端,即被推举者的范围被局限,加上缺少具体的考核手腕,被举荐者往往可以弄虚作假,使察举制度在汉代后期成为世族门阀获得政治特权的重要工具。

2、而科举制度则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开放,几乎所有士人都能报考,大大改变了世族门阀操纵朝政的局势,扩大了统治基础。不仅如此,最高统治者通过不断完美科举的各项制度,将“取士不问家世”作为科举考试宗旨,力求尽量达到“一切以程文为去留”(陆游语)的状况,为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提供了相对公平、客观的竞争环境。

士人能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症结在于能否在科场中写出高程度的文章。这样,世袭制、推举制中的人为因素,都被科场规制剔除,文章表达能力成为决议士人前途的重要因素,这对极不平等的传统社会而言,是一个历史性跨越。

(二)使选士与育士结合在一起。

科举制的涌现,把选士制和育士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行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道路。科举制通过必定的考试内容、方法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的人具有必定的文化修养,特殊是要会它所要考的内容。这就促使人们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特殊是儒家经典。因而,在实际上就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繁华,并且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尚。而统一的科举内容必然会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这就有利于大范围地普及教育。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培养大量的人才,这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痕迹中看得出来。其中彪炳史册的人才有寇准、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包拯、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王安石、苏轼、苏辙、苏颂、宋祁、曾巩、柳永、黄庭坚、秦观、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沈括、李纲、朱熹、陆九渊、范成大、文天祥等等,他们当中既科学家,又有文学家和政治家。这是科举制度具有选拔人才功能的最有力的明证。

(三)科举制度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展示了一些根本的原则。它们对当时和现在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①平等原则。不论出身家世,人人可以自由报名考试,一经考中,立即授予资历并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尽管很大程度上仍然保存必定的阴萌制)正是由于这个原则实现了当时社会的纵向流动。②公开的原则。通过层层选拔,试卷密封,考试人员隔离回避,使选拔过程化、标准化、公开化,这在必定程度堵塞舞弊行动的发生。可见,我们现在考试也采用了当时的一些先进的有借鉴意义的办法。③公平原则,也叫择优原则。考试成果张榜颁布,择优选取(尽管统治者主观决议作用占了很大的比重)等等。这些原则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巨大的历史遗产。科举制度的一系列近于近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的精华部分,为世界考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世界考试制度之源。

但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渐成为僵化模式,特殊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桎梏,暴露出种种弊端。对它消极性评价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清履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情势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发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育。

(一)科举制度的社会导向功能,使知识分子阶层全部精力投入到科举上,即使穷得要饭也不肯改行做点对自己,对社会有益的其它事。《儒林外史》里的周进、范进等,考到头发都白了也中不了,最后考中,乐极生悲,这不可以说不是一个悲哀。象他们俩这样的人在当时不是少数,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就在科举考试的大海中消磨挣扎,造成众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的读书人。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东西。从整体上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知识”构造是畸形的。

(二)国家只器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学校生徒离散,校舍陈旧,学业荒芜,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发生了不良的冲击作用。

(三)科举内容以与政治亲密相关的史学,文学为主,使中国文化偏颇于文、史,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迟缓,就连音乐、美术、舞蹈、戏剧、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必定的局限。后来成为中国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科举制度有很强的诱骗性。尽管科举制有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表面看来似乎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其实在当时的社会里,统治者或者说评分者的主观性往往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很多人为了通过考试,往往串通考官,考官或受贿赂或迫于各种压力,考前就有了录取名单,这其实也反映了科举制度也并非是那么公平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漏洞,这就导致了出身寒门的广大知识分子消费他们一生的时间在考取科举上而没有任何的收获,造成了社会人才的极大糟蹋。

(五)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以及华丽的诗赋,考试的方法迫使人以死记硬背为主。学校的教育部署又是围绕着科举制进行的,成果便导致了学校教育中重文、史,轻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情势主义的学习风尚。虽然历史上也不缺少改革不合理的科举内容的这种做法,但最终由于反对派的势力太过强大而以失败

告终。种种的这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广大知识分子终日埋头苦读,不重视研讨现实问题和自然科学,器重课本知识歧视实践活动,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窒息了思想的活力,形成了重威信轻创新,重继承轻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依靠性强而独立性弱的性情特点。另外,由于科举取士的名额太少,竞争又太激烈,不少人竟不择手腕地通关节、走后门,甚至出卖自己地人格、良知,败坏社会风尚。

心得体会

科举制度有弊也有利,它的存在与否要看当时它的哪一方面作用占重要地位,它的发生是必然的,是符合当时社会和统治者的需要的,在那个时候,它的积极性就大于消极性。但是它的灭亡也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已经缉捕了,它不再需要这样越来越多弊端的科举制度了,它呼唤另外一种更先进的制度出来,所以科举制度自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科举制度的废止至今也已经有100年了,但是我们不可以否认他曾经作出的贡献,也不要疏忽它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反而,我们更应当加以利用,为我们的当今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3篇:科举制利弊得失再检讨

在科举制兴起之前,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察举制”。所谓“察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考察、举荐。“察”是从上至下,是领导考察;“举”是从下到上,是群众推荐。这一制度形成的准确时间不太清楚,至少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就曾下诏求贤,要求各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之先河。至汉文帝,察举制度体制化,成为汉王朝选拔官员的一项正式制度,不断由各郡国向中央荐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此为统治阶级提供新鲜力量。

稍后,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的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应该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4个方面;三是将察举分为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进行。科目有孝廉、秀才。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上6百石以下的官员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他们提名之后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其出路一般是到中央政府任郎官。孝廉的名额有限制,东汉和帝时规定凡满20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满20万人的每两年举一人,不满10万人的郡国3年举一人。举孝廉是察举常科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所谓诏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察举人才,是临时性特科,人数不限、时间不定。

无论岁举还是诏举,这些被选中的贤良文学到了中央,还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程序才能获得任命。考试的办法主要有对策和射策两种。对策就是命题作文,射策就是抽签考试。凡属诏举上来的人士,一般由天子直接面试,大多问些皇上当时最关心的事情。

应该承认,领导考察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察举制,在实行的几百年中也为两汉王朝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只是随着政治腐败日趋严重,察举不实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东汉晚期,察举制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这一制度才逐步失去其创设之初的功能。

为纠正两汉察举制度的缺陷,曹魏政权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按照这一制度,中央政府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评定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划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推荐出仕人选,士人德才有变,“中正”有权升降其品级。

“九品中正制”的意义是将士人评议品级的权力由豪门名士之手收归中央,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汉以来豪门名士操纵察举的局面,从而使人才的选拔相对来说更加公平和公正。

但是到了南北朝,由于门阀大族势力重新抬头,“九品中正制”遭到严重破坏,负责人才选拔的官吏利用其掌控的考核权力,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任意品评,败坏吏治,天下汹汹,但争品位,不闻推让,最后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刘毅传》)。九品中正成了九品不中不正,所有上品皆为世家大族,而寒门弟子即便怀抱真才实学,也只能屈居下品。

鉴于“九品中正制”既压抑了大批寒士的进取之途,又妨碍了皇权专制的强化,因而当隋朝建国不久,即废除中正,另设“州都”负责举荐人才,但不再给士人划分品级,只需参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进行考察,分别荐进。炀帝即位后,又于大业三年(607)令各级文武举荐人才,共分10科: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又二年,诏诸州荐人分为4科: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显然,隋朝的选官办法是两汉察举制的沿袭与改良,依然无法解决人才选拔中的客观标准问题。

继隋而立的唐朝在开国后便调整官吏选拔制度,正式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令诸州进行人才选拔考试,报名资格是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资格认定后由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其合格者,由各州每年10月向中央推荐,谓之举进士,经考试合格者,皆称进士。这就将进士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目规定下来,并第一次明确每年10月到中央考试,明确州县地方考试只是预试,相当于后来的乡试,只有到中央的正式考试,才是国家大考。第二年,唐中央政府明确士人自愿报名,投牒自应,而不必再经过任何官府或官吏的举荐,这样便使下层寒士真正获得了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在唐朝,这种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这就叫作“分别科目”进行考试和选拔。又由于这些参加考试的士子由各地政府举送而来,所以科举两字的准确含义就是“分别科目,举送人才”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在唐朝最初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这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儒家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唐朝的官方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死记硬背比较容易,文学才能毕竟需要某种天赋,所以重诗赋的进士科比较难,而以儒家义理为主的明经科则相对容易。

科举制虽然在唐朝建立了,但这个制度的完善与定型并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还是到了北宋时期。北宋熙宁年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科举制度的改革首当其冲。其内容主要有:1、合并唐朝科举制中复杂的科目,只设进士一科。2、废除考试中的诗赋、帖经、墨义等形式,专以经义、论、策取士。3、殿试仅试策一道,且不得少于一千字。4、取士必须由学校逐次升等,最后参加中央组织的统一考试。这种办法也在明清确定下来,形成童生、生员(即秀才)、举人、进士4个固定的等级,重要的3个考试分别是州试、省试和殿试。州试由各地方举行,通过的举人进京参加由礼部在贡院举行的3天省试。殿试则由皇上亲自主持,在宫内举行。凡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再需要经吏部选试。

宋朝确立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期受到破坏,到了明朝全面恢复北宋比较严格的科举取士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与调整。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诏开科举,规定中外文臣都必须通过科举途径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科举考试成了官僚体制的重要构成。

1644年清兵入关,两年后,清政府举行首次科举考试,大体照搬明朝成例,在清一代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其形式与内容差不多完全承袭明王朝。

后来人总是说科举制度抑制人才的成长,殊不知,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拔方式的历史条件下,严格的考试制度可能是最好的选拔制度。而科举大概就属于这样的制度。

按照科举制的一般原则,它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或意义:

一是投牒自应,读书人不论出身、地位、财产状况,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再经过官吏的举荐。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大概是绝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下一切读书人的追求。这个制度之所以被日本、越南、韩国长期采纳,被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看重,其实就是它的“三公”原则。英国在19世纪中期开始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法以及由此而确定的文官制度,显然是对科举制的“制度移植”。【三累三害】

二是科举考试定期进行,不必再等候专门下诏才能举行。这有利于考试制度规范化、程序化,命题官总在琢磨着命题,考生们总在潜心准备,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一切结果都是可预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是考试格外严格,录取与否完全取决于考场文章的优劣,这便有效排除了世袭贵族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从而促成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保证了统治阶层的新鲜、活力与动力。严格的考场纪律和严厉的作弊惩处机制,保证了这项制度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据统计,明清两朝的进士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读过书但并没有做过官的人,是典型的“寒门”出身。

四是作为一个稳定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在其存在的1300多年中,为中国社会选拔了大量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历代进士接近10万人,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这些人当然并不都是精英和杰出人士,但他们在一层又一层的选拔中能够过五关、斩六将,破门而出,也并非等闲之辈。宋明以来的名臣能相、国之栋梁,除极个别特例,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是:不是进士入不了翰林,不是翰林入不了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吏的必由之路。

【三累三害】

五是科举制对知识普及和民间读书风气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推进和示范作用。功名利禄的引诱,光宗耀祖的期待,有时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一种鞭策、一种动力。因此从客观效果上说,科举入仕的风尚提升了民间社会的境界,净化了民间社会的风气,基层读书人虽然难免有着浑身的酸腐味,但正是这种酸腐味加大了民间社会的书香气。

当然,科举作为一种制度,在最充满活力的时候也潜伏着深刻的危机。王安石废除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等科目,改以经义取士,原本是认为唐代诗赋取士,华而不实,于是并多科为一科,一律改试经义。王安石的改革有其进步意义,更没有使之教条化的企图。然而法久必弊,王安石以经义策士的做法到了元代逐步僵化。至明初,或许是出于考试规范化、客观化的要求,总之,洪武年间诏开科举时,又对制度、文体提出明确要求。

洪武年间的科举考试文体虽然有要求,但并不明确,到了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科举考试日趋教条化,成为“八股”。所谓“八股”,通俗的说法类似于今日中学作文教育中的分段,即每篇文章均按照一定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8个部分组成:

破题规定用两句话点明题义,即将题目之义破开。其实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点题。也就是说,在开篇就必须用简略的文字点明题意,让读者知道你这篇文章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且规定点明题意只能用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概括题意、解释题意,但不能直说题意,要留有悬念。破题是八股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的表达。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其破题的两句话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一句破“子”字,后一句破“曰”字。这是比较标准的破题。

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紧要之点,是对主题的进一步补充,具有“导语”的功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句、五句皆可。

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多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常思”为开端引出下文,以圣贤口气开始议论,比较深入说明文章的用意所在,但最多不能超过10句。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处。这些是八股的前半部分。

接着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大部分才是八股文的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所以又称起二比、中二比、后二大比、末二小比。有的研究者说或称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比者,对也,是全篇正式的议论。这样,四股当中,每股都有两段比偶文字,句子的长短、字词的繁简,都要相对,合计共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换句话说,在这四段文字中,要求尽量使用排比句,要讲究词性相对、平仄相对。由此不难想象,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似乎并不太难,难的是这长篇大论都要讲究排比,讲究词性,讲究平仄,讲究韵律,这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八股文是融经义、策论、诗赋为一体的考试格式,所讲究的就是文辞。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中的四书义不得少于200字,多则不限。到了清乾隆年间,规定每篇文章不得超过700字。批评者总是以为八股文不仅体制僵硬,而且要代圣贤立言,于是八股文大都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文字,毫无文采和气势可言。清初学者徐大椿的《道情》在描写八股文的害处时说: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便作了欺人技。两句破题,三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个批评对于八股末流可谓切中时弊。因为随着科举制度日趋规范,命题自然越来越有规律可寻,于是一些不良补习老师不是要求士子认真读书,结合实际充分理解儒家经典微言大义,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聪明猜题、押题,结果正如顾炎武所批评的那样:士子连儒家经典都不要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几十篇范文而已。(《日知录·拟题》)这与现在高考中语文复习特别是作文复习的弊病有很大相似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灵性和创造性。

八股文后来的弊病当然不是制度创设者的原初本意,这个制度的设立主要的还是出于考试规范化、客观化等一系列公平公正性问题的考虑,因为只有在规定的字数内、时间单位内,才能考察各位考生的差异。这就像体育竞赛一样,所有竞赛者必须遵循同一规则,没有例外。而且作文的评估从来都是阅读者主观色彩最浓的一科,如果不对文章结构进行细密解析,阅卷者势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这个制度的创设犹如苏轼所说的那样,“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即要求所有试子在一定规则限制下,从事创新,一决胜负,衡量优劣。而这个“一定规则”,就是设定文章的特定章法、规则、结构、引证、论据、材料以及理论深度、文采等要素。如果作者不能紧扣题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当然也不能得分,所以那些补习老师就不断总结经验,终于归纳出能够紧扣题目、讲究文章气势、结构,而又能进行个性表达、张扬个性的办法。

在八股取士的几百年中,当然是鱼龙混杂,即便是那些所谓状元,也不是个个都是优秀人才,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我们不能因为高考选出来的并不都是优秀人才而将高考废弃,因为这种相对说来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制度,所选出来的毕竟优秀者居多。翻看明清进士题名录,就可以深切理解这个制度的利弊得失。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逐渐感到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于是他们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艰难旅程。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强调应将中国传统学问从文史经义扩大到科学技术。此后不久,冯桂芬更明确提出改变科举取士的方法与内容,严厉指责八股取士使“聪明智巧之士穷老尽气,销磨于时文、试帖、楷法无用之事”。这便将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以及蒲松龄《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对科举制的讥讽更加理论化、理性化,终于敲响了科举制的丧钟。

伴随着此后一连串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更感到单单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改变中国的处境,他们特别指责科举制度贻害人才,试图以改革乃至废除科举制作为中国进步的首要或先决条件。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救亡决论》中强调,甲午后天下之理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就是中国不变法则必亡。但是中国变法将从何处入手?严复的答复很简单,就一句话,曰莫亟于废八股。他指出,不是说八股损害了中国,而是说八股取士的结果是中国无有用之才。他根据个人体验,归纳八股取士的弊病有三: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有了这三大害中的一害,不亡国灭种是不可能的,何况中国现在是三害兼有。

以八股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在清廷最高决策层那里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经过几十年的议论,这一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再明显不过了,但究竟应该怎样改革,是否可能一下子废除,在清廷最高决策层那里似乎很难下决心,因为这毕竟牵涉到无数青年才俊的出路,必须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所以,光绪帝在1898年6月11日宣布明定国是诏时,一是明确宣布创立京师大学堂,作为新知识教育的基地以及将来青年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培养基地,似乎期待以新学堂的创办去取代旧的教育体制;二是将以八股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的弊端大体指出,但对是否废除科举、怎样改革科举考试,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看法,似乎依然期待能够寻求一个最佳的妥善方案。

清政府在涉及到无数青年才俊前途的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取谨慎态度无疑是对的,以先立后破的方式着手创建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以便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过渡期的缓冲地,无疑也是政府应该采取的审慎态度。然而,清政府对科举考试制度模棱两可的暧昧态度,终于激起了主张变法维新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极端不满。6月16日,康有为利用面见光绪帝的机会,当面指陈八股科举考试制度的危害:

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应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湾、辽东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

这就将中国之所以衰败的根本原因归罪于八股取士制度,这当然符合新知识分子群体的一般认识。

康有为的建议获得了光绪帝的认同,光绪帝也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各自的教育制度,西方人所学为有用的实学,而中国人所学则基本上是没有用的东西。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当然是指以八股取士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

6月23日,光绪帝宣布废除八股取士制度,要求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不要再使用《四书》进行命题,而一律改试策论。同时又宣布这一改革并不从今年开始,而是三年之后正式施行,至于如何分场、命题、考试等一切详细章程,还可以再讨论,然后由相关主管机关制定公布。

在光绪帝指示下,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湖南巡抚陈宝箴稍后联名呈递《妥议科举新章折》,就废八股之后如何改进科举制度,如何保障青年知识分子的权益提供了全面的方案,比较务实地解决了废八股、改科举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矛盾。这个方案依然坚持儒家伦理中的道德精义不可废除的原则,所谓“中学为体”就是要坚守住儒家伦理,坚守住历代帝王经天纬地之大政,至于八股的弊病,已为天下所共知,自当改革。但由于科举体制为天下学术之所系,国家治本之所关,所以任何改革都当慎之又慎,妥议方案。他们认为,八股科举考试的弊病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所谓改革也只是局限于这样5个方面:一是正名。将多年来沿袭的所谓八股考试正名为四书义、五经义,以示复古,其格式大略如讲义、经论、经说;二是定题。四书义出四书原文,五经义出五经原文,或全章,或数章,或全节,或数节,或一句,或数句均可,不得删改增减一字,亦不得用其义而改其词;三是正体。所有考试文章,以朴实说理,明白晓畅为贵,不得涂泽浮艳,作骈俪体,亦不得钩章棘句,作怪涩体;四是徵实。所有考试的作文准其征引历史事实进行陈说,博采群书,详加论证,应当鼓励,但不得违背经旨,更不得以无所顾忌的时文混入其中;五是闲邪。若周秦诸子之谬论,释老二子之妄谈,异域之方言,报章之琐语,凡一切离经叛道之言论,都必须严加屏黜,不准阑入。

果能做到这样5个方面,张之洞、陈宝箴相信,所谓八股考试的格式虽然有所改变,但考试衡文的宗旨与要求,仍与清真雅正之圣训相符,这样自然也不会引起考生们的反对,因为毕竟没有从根本上废弃他们赖以发展的道路。如此看来,张之洞、陈宝箴“妥议”的改革方案,实际上只是稍微改变了八股取士的面目,并没有如康有为等人所要求的那样,从根本废弃八股取士的制度而改策论。但是,张、陈方案的好处是逐渐变革,是在保留旧的考试形式的前提下逐步变化其内容,这样自然比较容易被那些生员们所接受,因而引起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也就小很多。

至于考试的形式,张之洞、陈宝箴的方案仍主张三场定案,但对三场考试的内容与形式略有调整。根据他们的设计,大抵第一场的宗旨在于选出那些博学之士,第二场于博学中求通才,第三场于通才中求纯正。先博后约,先粗后精,这样所选拔的人才既无迂暗庸陋之才,亦无偏颇狂妄之弊。三场考试各有重点,前两场以中西经济时务之学为主,后一场侧重于考察这些生员对儒家伦理精义的认识与理解,范围限定在四书义、五经义。至于录取的顺序,他们建议不必等待三场考试全部结束,而是从第一场开始就进行淘汰,分场发榜,下第者先归,这样三场下来,考生越来越少,“寒士无候榜久羁之苦,誊录无卷多错误之弊,主司无竭蹶草率之虞”。一举三善,人才必多。

至于三场考试之后的殿试,张之洞、陈宝箴认为不仅不应废除,而且应该加强,应该加以改进。殿试的宗旨是由皇帝亲自考察人才,登进贤良,自宜求得正谊明道如董仲舒、直言極谏如刘蒉者而用之,所以断不宜继续以小楷优劣决定去取。实际上所有经过殿试的考生都将被授予相应的官职,他们日后的主要工作是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所以那些文艺小楷之类的内容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在殿试中再出现,而应该以他们的政治见识、实际能力为依据,授予相应的官职,从而鼓励他们汲汲讲求强国御敌之方,以切于任官修政之急务。

当然,词章书法,润色鸿业,也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自亦不可尽废。不过,朝廷如果确实需要此类人才时,自可颁布特旨,偶一为之,不必列为常例,略如过去南书房等招考故事。

应该承认,张之洞、陈宝箴的设计在默认八股取士制度必须改革的前提下,对旧的考试制度进行了相当大的改革,这主要体现在内容上,至于形式,这个方案尽量不做大的调整,以免引起激烈的反弹,造成无谓的争论。所以这个方案,既迎合了新的潮流,又充分照顾了数百年来所形成的旧习惯,是一个新旧两宜的折衷选择。7月19日,清政府以这个方案为蓝本颁布废八股后的新科举方案。至此,由康有为等人所鼓吹的废八股运动,终于由张之洞等“稳健改革家”的“稳健方案”得到落实。

张之洞等人的稳妥方案只是暂时平息了新旧冲突,实际上随着新知识的传播,科举制本身就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特别是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后,各地新教育风起云扬、热火朝天,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对新知识需求的加大,极大地压缩了科举生源。至1904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这样一来,科举制虽然继续存在,但已不是青年学子的进身之阶,青年学子纷纷进入洋学堂或直接出国留学,科举制的存在已经意义不大。1905年9月,清政府肇准袁世凯、张之洞立停科举的奏请,宣布自第二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寿终正寝。

一百年后回观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我们不能因为科举制到了近代的不适应而彻底否定其历史上的贡献。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为中国文化发展与繁荣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一切学问家,至少在隋朝之后,差不多都是通过科举制度而获得功名,跻身于上层社会,并由此获得作出相应贡献的活动基础。他们有的虽然出身清寒,但由于勤奋苦学,终于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从下层知识分子阶层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臣或学者大师。显然,科举制度尽管存在相当多的负面作用,但它毕竟是中国传统社会制造社会精英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像北宋的吕蒙正、寇准,以及范仲淹、欧阳修等,他们在参加科考前或默默无闻,或出身清贫,但他们都是通过科考而获得金榜题名,然后再为社会作出名臣贤相贡献的。【三累三害】

同时,由于科举制度是将权力、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这就必然造成中国人极端重视教育、重视知识,鼓励人们头悬梁、锥刺骨式的刻苦求学精神。结果也必然促进中国文化的昌盛与繁荣。第一个进入中国本土的传教士利玛窦将中国社会看作是一个“文凭社会”;丁肇中以为“中国从来就是一个考试社会”,所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当然应该成绩普遍优秀。因此可以说,中国科举制度的一个最大优点,是促成了中华民族整体性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一切有学问的人的风气。也正是在科举制度下,使官吏的选拔有了一个文化知识水平的衡量标准,从而在中国建立起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文官体系。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贵族政治、武人政治和宗教政治所可能带给中国社会的弊病,实际也为中国社会从中世纪走向近代提供了政治制度层面的支持,因为文官政治是近代社会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原则。文官选拔促成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超阶级的绝对公平,就是说科举制的最大功能是使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管理阶层的成员不停的流动,即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只要他具有相当的物质基础而向心于学问,都可通过科举考试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一经考取便无可争议地进入统治阶层,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因此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科举制度的公正性,为了防范贵族官僚攫取更大的权利,都格外注意打击那些科场舞弊的行为。可以说科举制度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所可能采取的最公正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它确实扩展了国家吸引人才的社会空间,使社会上下层在和平与合法的状态中保持经常地不间断的对流,不仅缓和了阶级矛盾,使相当一部分具有异端思想品格的下层民众看到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除了造反外,尚有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可以获得。北宋王朝鉴于唐朝落第士子王仙芝、黄巢之乱的教训,对那些即便落第不举的士子也格外注意尊重,制定了优待多次落第者的“特奏名”法,从太祖开始,凡举人多次(真宗时定为5次)应试落第者,礼部即特奏其名,赐予所考科目的出身。此后士子潦倒不第者,均愿再接再励,反复应试,以求获得一个出身,“是故乱不起于中国,而起于夷狄”。

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统治阶层的下层出身者,他们对民间疾苦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便自然为统治阶级不断输入新的血液,保障了国家机器的相对活力与效率。它在政治层面的意义,便是造成了一个脱离狭隘的地域、家族利益,脱离武装势力集团的知识分子阶层。而这个阶层之所以能够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主要是凭借考试的权威性与公平性,而考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又主要是通过皇权得到保证,因此当他们进入统治集团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便竭力维护中央政权的利益,将中央政权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从而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用今天的眼光看,科举制的问题一是容易造成“官本位”的社会心态。知识阶层是社会文化的代表,然而科举制度却垄断了这个阶层的几乎全部精力。行政权力至上,这就决定了富依赖贵、财依赖权,否则财富便没有保障。地主富商要想继续发财或逃避破产,主要依靠政治手段而非经济手段,于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所有富裕之家几乎无不谋求科举仕进,至少也要培养出一个能与当地官府打交道的秀才,从而维护自己家族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宋真宗的那篇有名的《劝学文》宣称“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便真实地道出了科举制下读书人的实际目的。于是整个中国传统社会虽然人们都在追求知识,但这种追求说到底都是为了仕,为了当官,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只有仕才能保障自己的富贵和享受。所谓“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云云,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这一方面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官本位的社会心态,另一方面也实在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无数青年长时期将精力消耗在科举考试的准备上,结果却如冯桂芬所指出的那样,他们将应举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出入科场、头白身衰仍锲而不舍,还年复一年地为“今科虽失,而来科可得,一科复一科,转瞬之间其人已老”。(《校邠庐抗议·改科举议》)人人都期待跻身于统治阶层,但最终能够实现理想的毕竟是少数。

【三累三害】

科举制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导致中国人知识结构的畸形,这个问题越到近代越突出。在科举制下,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应付考试,必然将全部精力都用在科举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上,结果造成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的牢笼中挣扎,眼不离四书五经,终日所学只是做官应举的学问,而对于那些真正对国计民生有用的真知识,却不屑一顾。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落后不必说,即便是那些实用工艺技术虽然还算发达,但却一直是那些非知识分子出身的匠人所为,而被正统知识分子视为“奇技淫巧”。科举制下知识分子满脑子都是官方所允许的那些东西,始终只善于考试而不善于自由地创造性的思维。

第4篇:古代科举制度利弊

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和公务员考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承题:科举什么是科举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富kě dí国,科举一度成为一个“贬义”的词语。第一,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实际上,世人对于科举制度众说纷纭,高榜题名,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也使一些知识分子,用固定的格式写。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第二、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糊名。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必出现“仁者见仁。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体现出了任人唯才,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智者见智”,“科举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三联如起讲。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不过八股变为六股合理的看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摘要,后股。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四五联如中股。

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也是八联十六句,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否则,没有科举制,所以叫做八股文。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赋的发展与繁荣,入手。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关键词,学子们为了追寻自己中举的梦想而“头悬梁,对科举制度进行比较合理的评价、歌,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光宗耀祖。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合共八股,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然后经过分科考试,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最后,次联如承题。正因为如此,起股,六七联如后股,一切的一切,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评价不一,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便将使政治窒息。从制度的角度来说。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各朝又有复试。首联如破题,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在中国古代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并且官官相护,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其次。更多的时候持的是否定的观点,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作为考试内容,不再把科举制度当作贬义来批判,从隋王朝开科取士。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作弊是人的问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乾隆以后;从社会角度来说,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第5篇:清代小说中所反映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极为重要的选官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人们通过自愿报名,或者经过一定的学习,可以参加不同科目和不同级别的考试,再由主管机构根据各人的考试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委以不同层次的官职。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建立,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举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止,沿行将近一千四百年,其间几乎不曾断绝,它为历代封建王朝选取了难以计数的官吏。因此,了解这一制度的发展史,对于了解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构成、当时的社会时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等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从清代小说中描述的有关科举制度的情况,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利弊。

下面我从它产生的背景、发展历史、名目、方法、利弊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个社会的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有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和目的,科举选官制度之所以出现于隋唐时期也有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政治环境。自东汉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分裂状态之中。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分裂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还是从衰败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来看,都不可能为象科举制度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而隋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之间虽然也有王朝间的更替,也有较大的动乱,但每一王朝都有较长的较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科举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因而才使得科举选官自隋之后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为其产生及确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地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官吏制度逐渐被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选官制度所代替。因为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其出身、门第。

3、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摆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种种影响,至隋唐时期进入成熟时期。其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不断扩充,分工越来越细;赋税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各项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科举选官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为满足封建统治对各种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

科举选官制度历经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其间虽曾有过中落偃伏,但基本上一直沿用不废。特别在唐、宋、明、清,更是高峰迭起,愈趋完备。在这四大王朝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中,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唐、宋、明清三个阶段。

五代十国、辽、金、元时期,或者基本上沿用前代,或者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都没有代表性,研究的价值不高。

而明清则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科目基本上只有一科,用以划分等级的是不同级别的科举考试。而考试内容,以及与考试相关的事务都有严格的规定。除授官职也有了严格的制度,科举成为人们入仕的唯一途径。总之,明清时期的科举选官制度已经是全面的系统的选官制度了,并且与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其他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了。

三、科举制度的名目

科举的名目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常科、制科、武科。

1、常科。也称常举、贡举,即每年按时举行的分科考试。

常科的名目以隋唐为最多,而且时增时减,前后总计不少于三四十种。常见的名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各科考试的内容、录取的人数各不相同,考试后所授的官职也不尽相同。

2、制科。意思是指皇帝下诏召集一些知名人士而举行的临时性考试。

唐代制科的名目繁多,“多至八十有六”,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等名目最为著名。宋代的制科名目更多,而且地位也比唐时要高些,但却常常中断,甚至被废除过。(后期其地位日渐衰落)。明清时没有制科或者很少,其作用也已淡化。

3、武举。其始创于唐武则天时,开了后世的先河,各朝代几乎都有武举科,考试也基本上以骑、射、弓、马、武术为主,有时还有策论等文字考试。武举考试中者基本上进入军队担任职务,高低则由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

四、科举选官的方法

科举考试制度自隋唐延续至清,其间有很大的变化。就考生的成分来说,一般都要求本人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家人奉公守法。一般都要求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或考试,如有违反,则予以除名等惩处。考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二是未在学校学习的普通百姓,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后参加各级考试,直至取得最高级别的考试资格。

就考试的程序来说,各个朝代都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大类别,国家级的为最高级别,地方级的一般又分省、县两级(所以有连中三元之说),顺序都是从低级到高级。而且每个级别的考试都有复试,以确保公正和不遗漏人才。

为了确保科举选官制度的实施,各朝都先后制定了许多的规则,内容涉及到科举制度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所有参与其事的人员的条件、功过等等都有明确的优惠、限制以及赏罚等条例。在此不去一一赘述。

就科考后的任用来说,各朝虽有不同,但不难看出其共同之处:一是复试合格之后才授予相应的官职,复试不合格的还可以参加下一次的复试;二是通过考试的都享有相应的特权;三是通过科举的官员比例越来越高,升官速度也较快(他们多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四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考后的任用也越来越难。

五、科举制度的利弊

(一)从历史的一般情况看,一项政治制度能够在一定的社会中得到确立,并能长久地被予以实施贯彻,该制度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性,有其繁荣人类文化成果的积极一面。科举制度的合理性、进步性、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1、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与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避免了人的主观作用,淡化了门第、家世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由于读书人有了一条读书、考试、作官的三位一体的仕进之路,缓解了中小地主不能进入仕途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减少了社会的不安定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不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2、隋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等朝代,通过科举制度,把原来分散的选官权力完全收归中央,设专门的机构负责考试,又设机构负责中第者的任用,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保证社会安定是极为必要的。宋以后各代,再无地方割据局面出现,且经济、文化多出现盛世,可见其积极意义。

3、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历代科举考试都比较重视文学诗赋,宋代还曾专设词科,而且历代各级考试几乎都设有一场科考,规定必须有诗赋一首,都刺激了人们在诗词上大下工夫。无疑科举起了推动作用。

4、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前,学校尤其是基层学校一直处于零散杂乱的状态。而隋唐以后,特别是明清,把学校与科举考试紧密地集合起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网络化学校教育体系,促进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使封建统治者得以系统地培养符合自己统治所需要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二)很明显,科举制度的弊端是伴随着它本身的产生而产生的,而且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日渐显露,主要表现在:

1、科举制度把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科考上来,人的聪明才智全部用来应付各种考试,因此有人曾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特别是明清时,科考成为人们入仕的唯一的途径,更使人们成为应付科举考试的机器。而到明清时则专以四书五经为其考试内容,又规定了八股文为专门的科考文式,使读书人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根本忽视实际才能的培养,成了一批可怜的书虫。科考中了以后也只能是封建统治者的奴仆。

《范进中举》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现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全篇大致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又骂了一顿”,写范进在考中秀才后胡屠户对他的“贺喜”和教训以及后来范进瞒着岳丈参加乡试而被骂的情形。作者借胡屠户之口,介绍了范进中举前贫寒的家境、困顿的生活:吃的是“每日小菜饭”,“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烂不堪的麻布直裰。同时,又利用胡屠户“贺喜”时对女婿的教训,反映了范进精神的猥琐和麻木不仁。屠户岳丈一顿市侩的教训竟然使范进“唯唯连声”,“千恩万谢”。而当范进向其借钱参加乡试时,又被夹七夹八的骂得“摸不着门”。偷试回来,又遭其痛骂一顿。这样,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刻画了范进科场乞丐的典型形象,也揭示出社会风气对人的灵魂的扭曲和异化。为下文中举发疯作了铺垫。第二部分从“到出榜那日”至“邻居各自散了”。写范进喜极发疯,再被“打”醒的情景。形象、深刻地刻画了范进、胡屠户及众人的心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中先宕开一笔,让范进斯文扫地,为解家中无米之炊而去集市卖鸡换米。再写报录人报喜,邻居急告。范进确认自己“中了”后,喜极而疯。紧接着围绕救醒范进,描写了众人的活动和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胡屠户前倨后恭的态度和势利小人嘴脸,第三部分从“范进迎了出去”至篇末。主要描写张静斋对范进的攀亲贺喜,送钱送房,极尽恭维拉拢之能事。进一步展示世态炎凉。【三累三害】

2、科举制度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的发展,使人们耽溺于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之中,形成了不务实际的社会风气,而这些却实现了统治者梦寐以求的思想的大一统。但这种思想上的大一统却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落后了。当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时,人们才从浑浑噩噩中惊醒,才发现世界上除了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人们开始认识到科举考试的危害,并群起而攻之,开始要求废除这一误人误国的科举制度。1905年,在全国的声讨中,清朝被迫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聊斋志异》广泛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批判了科举制度。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考弊司》《叶生》《王子安》等等。这些作品对考场的黑暗、考官的混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考生的变态心理作了入木三分的刻划。

《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靠弊司司主虚肚鬼颁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要先割脾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者可以免割。可是他在堂上悬挂的楹联却是“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正是对人间黑暗的考场和寡廉鲜耻的考官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

作者不仅写了科举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副食和精神摧残。王子安因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而失去理智,自以为中了进士翰林,大摆进士翰林的架子,闹出了许多悲剧性的笑话。叶生因屡试不第竟一病不起。在《王子安》中作家对考生们的心理和神态,作了穷形尽相的描绘,他们入场考试,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他们盼望喜报,坐立不安,如痴如狂,对秀才士子灵魂的这些刻画细致入微。作品通过对知识分子变态心理的描写,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侵蚀人们的灵魂的。所以《聊斋志异》的更深刻之处,是它揭示了腐败制度对民族精神之摧残。

由于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国家挑选行政系统的官员,科举考试的内容必然集中在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等政治性的内容上。社会中最有才华的成员将最大量的精力集中于对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和研究之上。同时,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出于维护统治统治秩序的需要,必然将论证这种统治秩序合理性的政治理论奉为唯一的、统治性的政治理论,其他政治理论则被视为异端而遭到排斥和镇压。因此,科举考试中对考生考试成绩的评定,不是以其对政治方面的理论创新能力的高低为标准,而是以其对权威政治理论的熟悉度为标准的,因此科举考试的推行并不能刺激政治方面理论的更大发展。

由于科举制度能够一举改善参加考试者的政治地位,进而改变阶级属性,整个社会都盛行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读书的内容就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就是对权威政治理论的熟悉。其他的、尤其是涉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即使研究者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可能成为该研究者阶级地位跃升的凭借。因此,在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不涉及科举考试内容的其他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被社会普遍观点认为是不务正业的“奇技淫巧”而倍受轻视,因此,这造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边缘地位,这无疑大大抑制了中国古代社会在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上的进步。

所以,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利弊不言而语。

2016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三累三害 第二篇

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第1篇)

近日,根据郊区纪委的统一安排,开发区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失德之害》和《执法犯法的贪腐恶行》,我深受教育和启示。在认真贯彻学习《廉政准则》之时,在领导、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失德之害》警示教育片中实际案例,对我内心产生了深层次的触动。纵览他们触目惊心违法犯罪的轨迹,清楚看到他们就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演绎了一幕幕淋漓尽致的权钱、腐败交易之戏。既为他们通过个人不懈努力而取得的进步旋即失去感到惋惜。同时,透过他们的案例真实地看到了社会腐蚀领导干部龌龊和丑恶的一面。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这些真实的案例再次警示我们: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使用权力,在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时刻不忘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永葆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本色。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经深思后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真正履行好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责任,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从个人角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坚持学习,增强党性修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作为共产党员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一定要时刻把加强学习、增强党性锻炼作为自己做人做官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约束,廉洁自律。严格落实《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时时处处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明辨是非得失,思贪欲之害,弃非分之想,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防腐抗变的能力,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从工作而言,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无论是在工作方向的确定上,还是在工作重点的选择上;都始终围绕开发区方针目标抓落实。认认真真干有利于职工的事业,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对重大事项和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公示,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告制度,落实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完善决策失误纠错与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坚持廉洁从政。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一项权利建立一项制度,规范一项工作流程”,结合实际加强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清理确认行政权力,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制作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和创造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机制和模式。制定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三是自觉接受监督。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签订《廉政准则》承诺书,自觉接受监督。总之,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我感到,为官者,就必须做到:树立为民思想,做事公平、公正、公开,工作尽心、尽职、尽责,这样才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第2篇)

在郊区纪委和**开发区党委的统一安排下,我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失德之害》和《执法犯法的贪腐恶行》后,我深受教育和启示。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在领导、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失德之害》中原广西自治区福主席孙瑜、楚雄原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红卫、以及原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宝全等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捞一把,而且从中收受他人贿赂巨款,成了金钱的俘虏。纵览他们触目惊心违法犯罪的轨迹,清楚看到他们就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演绎了一幕幕淋漓尽致的权钱腐败交易之戏。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横行霸道,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孙瑜、杨红卫等案例中,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要廉洁从政,为人民用好权、掌好权。再次警示我们:

1.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些贪官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根源在于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思想上蜕化变质。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使用权力。监督的实质是监督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一种贡献,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如果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则是一种犯罪,最终也会毁了自己。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凡滥用权力者,必将受到制裁。从而做到警钟常敲,时时警醒自己,时刻不忘权力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民公仆的本色。

3、牢记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抓好反腐倡廉。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尤其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继承和发扬。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廉政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廉政的表现。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有了地位和权力,生活改善了,物质条件提高了,不享受白不享受,于是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怕苦怕累;有的将物质享受作为待遇高低的标尺来衡量,有的甚至因此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档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第3篇)

近日,按照郊区纪委的统一安排,我们集中收看了警示教育片《失德之害》和《执法犯法的贪腐恶行》。《失德之害》是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针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失范失德事件时有发生的实际而联合拍摄的一部警示教育片。该片制作精心,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过对原广西自治区副主席孙瑜、楚雄原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红卫、以及原国家药检局郑筱萸,天津市原检察院检察长李宝全等典型案例剖析,发人深省,是一部对党员干部开展道德警示教育优秀的可视教材。

《执法犯法的贪腐恶行》是长治市纪检委根据我市近年来查办的典型案例于近期组织拍摄的一部警示教育片,该片主题突出,剖析深入,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现身说法,以案释纪,以案明法,具有很强的警示性和启示性。

看了两部警示教育片,掩卷深思,感受颇丰,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如何来进一步提升和锻炼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履行职责和权力,真心实在地为

民谋富址,干好事,这是至关重要的,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德,国之基也,德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警示教育片的每一个反面典型其根本一点就是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品质,根本说不上政治品德,行贿受贿,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搞色与权钱的肮脏交易,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牢房,关于道德,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讲了许多,在纪念自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号召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现在我们读起来仍感振聋发聩,尽管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健康的情趣爱好,仍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所以端正每个人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常修用权之德、常系爱民之情、常思贪欲之害。这些反面典型的惨痛教训令人震撼,发人深思,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官用权是暂时的,面对各种诱惑,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

除了德这外,就是要认真做到遵章守纪,要深入学习理解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园,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权力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老百姓办好事,用得不好谈民谈事甚至滋生腐败,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当今时代,发生的许多伤害群众利益的腐败事件,已经严重挫伤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因此,自觉的学习和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约束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这也是今次观看警示教育片的切身体会,牛安林作为一名政法干部,知法犯法,滥用职权,最终葬送自己的一切,严重地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细节决定成败,平时要从点滴做起,在家要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子女,社会上要做一名遵纪守纪的好公民,在单位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积极向上的好职工,一个人才能有大小,但如果这个人品德高尚,遵章守纪,积极向上,尽心尽责,那会对家庭、对社会、对人民,就不愧为一名合格的人,即使才能不大,但相信通过后天的努力,一定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们要努力做社会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编辑:圆圆)

2016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三累三害 第三篇

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演讲稿一: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它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他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据于墙外。从此以后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花园里也没有了春夏秋只有冬天永远留在了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园里立刻生机勃勃巨人看到后再次将孩子们赶出花园园里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巨人觉醒了随即拆除了高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人们常说:曾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快乐也一样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那个巨人他两次将孩子们赶出花园给花园带来了冰雪寒冬让孩子们失去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同样孤单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园里明媚的景色还有这样一句名言把你的痛苦与别人分担你的痛苦会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会增加一倍分享快乐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个时间充满温情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其实很多时候与别人分享快乐既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了别人一个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既然这样真诚与别人分享如果自己是一团火就点亮别人如果自己是一盆水就洗净别人如果自己是一个粒种子就长出更大的稻穗如果自己是一弯月就给夜行人送去清辉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请不要吝啬你的笑!

谢谢大家!

演讲稿二: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一面镜子

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巅峰时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一个深秋的午后,他从医院里逃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忽然,一阵略带嘶哑又异常豪迈的乐曲吸引了他。不远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着一件磨得发亮的乐器,向着寥落的人流动情地弹奏着。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怀中挂着一面镜子! 年轻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弹奏完毕时问道:"对不起,打扰了,请问这镜子是你的吗?"

"是的,我的乐器和镜子是我的两件宝贝!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常常靠这个自娱自乐,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这面镜子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盲人微微一笑,说:"我希望有一天出现奇迹,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这面镜子看见自己的脸,因此不管到哪儿,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带着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个盲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而我...他突然彻悟了,又坦然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每次化疗他都会感受到死去活来的痛楚,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跑过。

他坚强地忍受痛苦的治疗,终于出现了奇迹,他恢复了健康。从此,他也拥有了人生弥足珍贵的两件宝贝: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人,一定要有乐观和坚强的品质,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演讲稿三: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同学们:

感谢大家给我一个上台的机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是不可猜疑的。-----

每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来的。比如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他没有从小的勤奋努力学习,他也不可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巨人。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就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过。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证明镭的存,千辛万苦,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经过他们的勤奋、努力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证实了镭的存在。这是一次多么让人惊叹的事实。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才证实了镭的存在。因此,要想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从小"肯学"、"敢学"。

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2]

演讲稿一:

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它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他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据于墙外。从此以后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花园里也没有了春夏秋只有冬天永远留在了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园里立刻生机勃勃巨人看到后再次将孩子们赶出花园园里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巨人觉醒了随即拆除了高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人们常说:曾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快乐也一样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那个巨人他两次将孩子们赶出花园给花园带来了冰雪寒冬让孩子们失去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同样孤单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园里明媚的景色还有这样一句名言把你的痛苦与别人分担你的痛苦会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会增加一倍分享快乐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个时间充满温情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其实很多时候与别人分享快乐既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了别人一个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既然这样真诚与别人分享如果自己是一团火就点亮别人如果自己是一盆水就洗净别人如果自己是一个粒种子就长出更大的稻穗如果自己是一弯月就给夜行人送去清辉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请不要吝啬你的笑!

谢谢大家!

演讲稿二:

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一面镜子

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巅峰时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一个深秋的午后,他从医院里逃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忽然,一阵略带嘶哑又异常豪迈的乐曲吸引了他。不远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着一件磨得发亮的乐器,向着寥落的人流动情地弹奏着。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怀中挂着一面镜子!

年轻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弹奏完毕时问道:“对不起,打扰了,请问这镜子是你的吗?”

“是的,我的乐器和镜子是我的两件宝贝!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常常靠这个自娱自乐,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这面镜子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盲人微微一笑,说:“我希望有一天出现奇迹,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这面镜子看见自己的脸,因此不管到哪儿,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带着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个盲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而我...他突然彻悟了,又坦然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每次化疗他都会感受到死去活来的痛楚,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跑过。

他坚强地忍受痛苦的治疗,终于出现了奇迹,他恢复了健康。从此,他也拥有了人生弥足珍贵的两件宝贝: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人,一定要有乐观和坚强的品质,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演讲稿三:

同学们:

感谢大家给我一个上台的机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是不可猜疑的。-----三联阅读

每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来的。比如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他没有从小的勤奋努力学习,他也不可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巨人。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就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过。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证明镭的存,千辛万苦,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经过他们的勤奋、努力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证实了镭的存在。这是一次多么让人惊叹的事实。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才证实了镭的存在。因此,要想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从小“肯学”、“敢学”。

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3]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有这么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这个贼等了好久,就是没等到曾国藩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4]

演讲稿一:##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它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他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据于墙外。从此以后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花园里也没有了春夏秋只有冬天永远留在了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园里立刻生机勃勃巨人看到后再次将孩子们赶出花园园里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巨人觉醒了随即拆除了高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人们常说:曾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快乐也一样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那个巨人他两次将孩子们赶出花园给花园带来了冰雪寒冬让孩子们失去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同样孤单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园里明媚的景色还有这样一句名言把你的痛苦与别人分担你的痛苦会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会增加一倍分享快乐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个时间充满温情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其实很多时候与别人分享快乐既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了别人一个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既然这样真诚与别人分享如果自己是一团火就点亮别人如果自己是一盆水就洗净别人如果自己是一个粒种子就长出更大的稻穗如果自己是一弯月就给夜行人送去清辉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请不要吝啬你的笑!

谢谢大家!

演讲稿二: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一面镜子

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巅峰时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三累三害】

一个深秋的午后,他从医院里逃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忽然,一阵略带嘶哑又异常豪迈的乐曲吸引了他。不远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着一件磨得发亮的乐器,向着寥落的人流动情地弹奏着。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怀中挂着一面镜子!

年轻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弹奏完毕时问道:“对不起,打扰了,请问这镜子是你的吗?”

“是的,我的乐器和镜子是我的两件宝贝!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常常靠这个自娱自乐,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这面镜子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盲人微微一笑,说:“我希望有一天出现奇迹,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这面镜子看见自己的脸,因此不管到哪儿,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带着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个盲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而我...他突然彻悟了,又坦然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每次化疗他都会感受到死去活来的痛楚,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跑过。

他坚强地忍受痛苦的治疗,终于出现了奇迹,他恢复了健康。从此,他也拥有了人生弥足珍贵的两件宝贝: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人,一定要有乐观和坚强的品质,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演讲稿三: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同学们:

感谢大家给我一个上台的机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是不可猜疑的。

每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来的。比如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他没有从小的勤奋努力学习,他也不可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巨人。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就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过。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证明镭的存,千辛万苦,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经过他们的勤奋、努力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证实了镭的存在。这是一次多么让人惊叹的事实。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才证实了镭的存在。因此,要想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从小“肯学”、“敢学”。

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5] =2016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大全(范文一)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剃发。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没多久就学会了如何剃发,当他第一次帮人剃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

究竟是什么给小和尚的一片好心带来害人害已的结果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用冬瓜作练习时养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习惯,尽管为自己的师兄剃发时心里想着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却不听使唤,习惯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个小小的坏习惯害了他。

虽然这个故事有几分夸张,我们也不可能会是一个为别人理发的小和尚。可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的坏习惯呢?比如:随地吐痰、随意骂人、说脏话、随手乱扔乱撂、经常大声喧哗、在楼道里追逐打闹、自习课上说话等,如果有,它们迟早会给你带来或大或小的麻烦。

这个故事再一次告诫我们: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使是很小的,也不容易改掉,最终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能够使我们在各个方面受益匪浅:平时不浪费一分一秒,努力学习就会使成绩上升;尽自己的一份力维持班级的卫生,就很有可能使班集体成为“卫生模范班”,如果每个同学都这样,学校也会变得干净漂亮,我们在其中学习、生活也会心情舒畅;平时坚持锻炼身体,就可能在运动会上一展风采;帮同学讲解问题,也许会使自己有新的发现;在家中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给父母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同学们,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现在,从自我开始吧!

谢谢大家!

2016小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大全(范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争当有学识的中华少年》。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人们尊称为最有学问的“圣人”。为什么孔子会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呢?《国学》课本里《孔子相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做我们老师的人,我们要像孔子一样虚心请教问题。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到爸爸妈妈在下棋,一会儿爸爸赢了,一会儿妈妈又赢了。我感到很好奇,就问他们在玩什么。爸爸告诉我,这叫五子棋,哪一方最先有五颗棋子连成一条直线就算获胜。于是,我就请求爸爸教我下棋。从最开始的一直输,到偶尔的赢一两局,我慢慢掌握了下五子棋的诀窍。现在,我和妈妈下棋已经难分伯仲,经常是棋子都下完了还不能决出胜负,爸爸直夸我是“下棋高手”呢!

你看,在生活中总有自己不懂的事情,那就必须问。请不要让虚荣心堵住了自己的嘴。堵住了你的嘴,就是堵住了开启知识的大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有虚怀若谷的精神,是会受益终生的。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016乡镇班子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7篇
三累三害 第四篇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1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谋事要实、做人要实、创业要实)是作风建设的标杆、领导干部的标尺,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前扎紧制度藩篱、严格实行他律,到现在自我约束成为习惯、变成自律自觉。可以看出,作风建设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让作风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强调自律,更强调他律;强调制度约束更强调价值引领,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强自我修为,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积极的去追求修身的更高境界。

“要我做”,是以外在的方式给人的一种规定,缺乏主动性,人的懒惰本性就会激发出来。一年以来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禁令频出,成为在公务员头上的一道道紧箍咒,除“四风”树新风之效捷报频传。然而,制度再密集,不去执行就是一纸空文,执行不力或者执行走样,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一个政党的每个人都处于这种“要我做”的状态,作风建设不仅永远在路上,有时还会走退路。他律是低境界,只是不违反制度规定和相关约束;自律是较高境界,会清醒地认识到不可为之事,不突破底线,不闯红线;自觉是高境界,能在自律的同时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并自觉律他。“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就是强调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彻底抛弃“要我做”的心态和状态。

“我要做”,是内心的一种自我服从,是实现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的一种成就感、荣誉感,是跟自己感受、愿望、利益等密切相关的事情。领导干部要清醒的认识到,作风建设“要我做”,不如“我要做”,要自觉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自我修炼,自我完善,把先贤的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习性功力,既加强“修”又注重“养”,于公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公而忘私;于私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克己慎行,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思想境界高、个人修养好、工作能力强,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的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主动的自我转变,才能将作风建设由他律变为自律,由外在规则变为内在价值,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怎么做”,“三严三实”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进一步强化党性原则,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少明确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创造经得起考验的实绩。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2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要做到不“失其本心”就必须要心存敬畏。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倡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干部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纷纷落马,究其根本,就是私我太重、特权太浓、滥情太深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中对严以律己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严守政治规矩,做到为政清廉。严以律己是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原则,为党员干部指明了立身之本、为政之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党员干部要重点从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绷紧严以律己这根弦,时刻做到敬畏、敬业、敬独,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思想上严以律己,做到敬畏。作为一名公安机关的党员干部,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任。要始终保持敏锐的政治辨别力,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无论面对任何风险、经受何种风浪,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不忘把廉洁从警作为主线,努力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要不断地深入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以先进典型事迹鼓舞士气,以反腐警示录里的典型案例为反面镜子,时刻警醒自己,守住做人的底线,洁身自好,以身作则,慎独、慎微、慎初;要始终保持淡泊之心。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在职务升迁上要有感恩心,在待遇反差上要有平常心,在名利得失上要有进取心,不求事事完美无缺,但求事事尽力而为,无愧初心。只有固守淡泊以明志,才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人生,居功不傲,得意不狂,受挫不悲,浮财不图,不为各种烦恼所左右;才能在当今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世态百相前凝神静气。

二、工作上严以律己,做到敬业。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任劳任怨,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朝秦暮楚,不得陇望蜀,不得过且过。解决好“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的问题。坚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维稳、反恐、应急处突、案件侦破、为民服务等公安工作上来,充分发扬铁人精神,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认真肩负起“一岗双责”责任,切实带好队伍,在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效能建设上,抛开私心杂念,不做老好人,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违纪违法的现象,敢抓敢管,顶真碰硬。积极倡导以廉为荣的良好风气,教育引导民警正确看待和行使权力,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推动公安事业发展上,用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题上。敢于直面改革发展难题,善于应对复杂严峻局面,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不做不敢作为、不愿作为和无所作为的干部。

三、生活上严以律己,做到敬独。敬独的意思就是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在独处一室、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和时刻检点自己,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要慎微,从小事严起,从细微做起。要切实管好每个小节,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要慎始,把好第一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开始就要慎重小心,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始终保持警钟长鸣,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坚守道德底线,严守党纪国法红线,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要慎情,防止为情所累、为情所伤、为情所误。要正确对待亲情,教育引导亲属和亲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要正确对待友情,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净化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和朋友圈,远离“小圈子”、“小兄弟”、“小团伙”。

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以精进之心对事,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清廉,一门心思干好工作,踏踏实实履行职责,保持一个干净的心灵、一个清白的名声、一个廉洁的口碑,以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展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论述精辟、意义深远,对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创业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作为分管城建工作的领导干部,应该认真践行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自觉运用“三严三实”的要求来指导城建工作,不断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为居民营造宜居环境。

一是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通往成功的指路灯,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就能创造奇迹。我们党能够取得今天辉煌成绩,正是与其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分不开的。城建工作因其自身特殊性,与开发商接触很多,与项目资金接触很多。如果不严以修身,则很容易被“拉下水”、被腐蚀掉,把党委政府的城镇建设意图很难落到实处,很容易建成“豆腐渣”工程。所以作为管理城建工作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以修身,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坚决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城建意图,把每项工程都建设“安全工程”、“放心工程”、“群众满意”的工程。

二是严以用权,坚持用权为民。决定了城建工作做锦上添花之事可立竿见影,得到上级的好评;如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表面见不到成果,则得不到上级的认可,所以大家都不乐意做这项工作。而恰恰相反,居民对做这样的工作十分赞同,那么我们应坚持权为民所用,扎扎实实做这样打基础管长远的群众欢迎赞同的工程。

三是严以律己,始终廉洁城建。清正廉洁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只有清廉方能取信于民、只有清廉才能干事创业。廉洁既是城建工作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城建工作人员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城建工作人员要牢记廉政纪律是不可触碰逾越的高压线,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增强廉政意识,切实提高思想警惕,严格践行城建“八不准”纪律及其他廉政规定,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严起,廉洁从政、清白做人。

四是谋事要实,实事求是谋划城建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做好城建工作的前提,但不切实际的城建规划非但无助于城镇健康发展,反而可能导致“乱尾楼”、“断头路”“今天建明天拆”工程的发生。谋事要实就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谋好城建的事,规划好城建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我们一定要坚持“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始终做到城建工作有谋划,且据实谋划、从细谋划,才能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

五是创业要实,脚踏实地做好城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创业要实,就城建工作而言,就是要真干事、敢担责、解问题、创实绩。具体来讲就是要认真对待城建各类项目、仔细研究项目事项、准确定性各类项目投资、合理提出项目实施方案,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城建项目工程。

六是做人要实,永葆本色做好城建人。做人要实,就是要忠诚老实、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这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也是对城建人本色最好的诠释。忠诚老实是城建人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城建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我们要不辞辛劳、不畏困苦的连续加班、带病工作场面就是最好的体现,人民城建人民建,建好城镇为人民,我们一定要老实做人,实在做事,不讲条件,不讲客观,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城建人。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4

自全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学习体会有以下三是:

一是深刻体会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去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续和深华,是对当代共产党人党性、作风、品德的要求,切中时弊符合当前实际。针对性、警醒性非常强。

群众是什么?是执政的根基,是政权的基石,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最朴实,最实在,最实际,可以说群众是最实事求是的。他们最渴望的、最希望的是党委政府能够为他们做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的所难所忧。最反感的是干部高高在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而这次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的三实三实,谋事要实,就是针对这种状况而定的。但是在已往工程当中,仍不少见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并且手法更隐蔽和高明,还有不少是打着为民办实事的幌子,令广大群众深恶痛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一名基层的共产党员,就是要像毛主席所教导的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样才能够取信于民。比如近几年来,在XX债台高筑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是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今年,是我们XX镇为群众办实事最多的一年,总投资近1亿元的水、电、路、福利院改造、农村基础设施相继展开,年底或明年初都要相继完成,将极大地改善全镇基层设施水平,提高全镇人民群众地生活质量。

第二点体会是,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于律已,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个地方的风气如何,关键看干部,看关键的少数。一个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关键看干部,看关键的少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做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做到严以律已,严以修身,严以用权。在党的国法面前,必须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群众,要遵守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德。作为一名党员,虽说不要求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但毕竟也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要用更高的标准,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因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论位置高低,都或多或少掌握一点权力,稍有不慎,便会形成大错,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危害。要求下级做的,自己率先做;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率先不做,这样才能在干部中有威信。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才能带出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班子,带出一个作风优良,敢打下硬仗的班子。如果自己不以身作则,宽以待已,严予待人,只革别人的命,不革自己的命。久而久之,干部就会看轻你,内心自然看不起你,最后也就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整个班子就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最后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莫大的危害和损失。

体会之三,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核心是通过这个专题教育,培养锻炼出一批又严又实的干部队伍,目的是为推进四个全面伟大战略布署提供队伍保障、作风保障、思想保障和制度保障。

严也好,实也好,其核心就是时刻保持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觉悟、修养、作风、能力。教育的是干部,保障的是发展,锻炼的是作风,改变的是作风。

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果体现在发展上来,可以通俗地说,一个地方多少年来老是山河依旧,涛声依旧,没有任何一点发展和变化,就根本谈不上三严三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培养又严又实的作风,为加快发展提供队伍保障。我们XX地处偏远,发展不够,加快发展是最大的实际和任务,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冲淡这个中心,任何以其它工作,以其它理由冲淡发展、放松发展都是有害的,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永远的中心,这一点时刻都不能放松。

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体现在制度建设上来,制度是管道,是管根本的。党有党规,国有国法。我们党也是在多年革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把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并行之有效的经验作法加以提炼,升华为党纪党规,用于指导实践。要切实用制度的笼子来规范权力,规范言行。要的是广大党员干部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切实做到言之有矩,行之有规。近年来,党中央、省委、市委明确提出,一手抓规章制度,有力有效地规范广大党员的言行,也提振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也为四个全面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5

中央组织部近日发出通知,对全国组织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作出部署。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善于用恰当的比方揭示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行动准则,是一剂醒脑洗心的“良方”。严字当头,从实处干起,最能体现共产党人的“认真”二字。“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严加约束,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总想突破规矩自由自在,我们拿什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从严要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观。牢记“三严”“三实”,就能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始终懂得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真正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从严格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就可以做出让百姓满意的成绩来。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实践证明,严师才能出高徒,严才能生威。严是改进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要求别人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把“四风”的势头遏制住,党员领导干部须常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字当头,以修身增强党性,以慎行管好权力,以守纪保持形象。让“三严三实”变成每位党员的实践行为,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的各项规定,就要切实做到执政为民、勇于担当。只有这样,在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才能获得群众信赖,才能感染和带领群众,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把我们的梦想化为现实。

“三严三实”,是突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色重要体现。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在谋实事方面,而不是用夸夸其谈的语言来点缀。没有诚信的品行,难以赢得群众的信赖,更难以创伟业、干大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是作风建设的丰富内涵,要从“实”字入手,做到蹄疾步稳,一步一个脚印把作风建设推进下去,从而取得实效。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要认清“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道理,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树立起群众心中的“亲民”形象。

为官莫忘“严”与“实”。只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将他律变为自律,变外在的规则为内在的价值,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三严三实”的精神实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6

在修身不严方面,有的理想信念缺失,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关系,缺乏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有的思想迷茫,在复杂社会思潮面前分不清是非,做“墙头草”和“变色龙”,对一些诋毁诽谤党和政府的反动言论视而不见、装聋作哑,甚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去制止,不敢亮剑。有的宗旨意识淡薄、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甚至与民争利。有的党性修养缺失,讲关系不讲是非、讲人情不讲原则,圆滑世故、见风使舵,编制关系网。有的精神家园失守,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的情趣低俗,抹牌赌博,吸毒嫖娼,追求物质享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有的失德现象严重,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当面称兄道弟,背后暗刀子捅人,戴着假面具、成为“双面人”。

在用权不严方面,有的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把权力当成图谋私利、搞特殊化的工具。有的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是自己辛苦换来的”,觉得公权私用、公款私分、职务消费、理所当然。有的公权私用,管不住自己,管不住家人,权为妻用,利为子谋,决策以自我为中心,用权以利益为取向。有的甚至滥用职权,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出了问题撂挑子,缺乏担当。有的与老板关系庸俗,权力与资本结盟,成为滋生腐败的泥潭,权钱交易的染缸。

在律己不严方面,有的自我要求松松垮垮,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不拘小节,随心所欲。有的认为自己有职无权,党纪党规没有约束的必要,把对自己的要求降得很低,放任自流。有的纪律意识淡薄、规矩意识弱化,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思想防线垮塌,沉迷于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图安逸、重享受,三公经费超标。有的在高压态势下仍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搞“四风”,变换不同手法,为“四风”问题披上“隐身衣”,玩“捉迷藏”。有的将纪律和规矩视为“自助餐”,对组织决定搞“选择性服从”,顺其心愿的就服从,不合心愿的就不服从,心无敬畏、行无底线,不讲身份、不顾形象,不能说的要说,不能做的要做。

在谋事不实方面,有的急功近利,只顾眼前,杀鸡取卵,寅吃卯粮,突出的表现在信访矛盾协调和征地方面,为了单方面完成某个任务,解决某个问题,丧失原则底线,搅乱工作秩序,前面“政绩”没开花,后面恶果已成实。有的热衷于唱高调、喊口号、汇假报,明知不现实,也要瞎忽悠。有的把上级指示当教条,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主要精神没吃透,结合实际不紧密,不能有的放矢、创造性开展工作。

在创业不实方面,有的借口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要求严了、紧箍咒紧了,为自己不担当、不作为找理由,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得过且过混日子,为官不为。有的习惯当“甩手掌柜”,该抓的事不抓,该管的事不管,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后退。有的喜欢“造势”、“作秀”,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路边工程,一俊遮百丑。有的善于搞文字游戏,作表面文章,计划、方案一大堆,都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丢在桌上,就是落不到实处。有的喜欢当“差不多先生”,干什么事情都满足于一般的目标、一般的结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在做人不实方面,有的习惯当老好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为人圆滑世故,处事聪明透顶。有的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建小圈子、立小山头、编“关系网”,把正常的同志关系扭曲成庸俗的人身依附关系。有的不踏实干事,一心忙于“走路子、跑门子”,整天想着“钻空子、挪位子”。有的目无组织纪律,对集体议定事项,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不服从组织安排和决定。有的理解上级精神老是“跑调”,执行上级决定总爱“走样”,有的知道高压之下“出头鸟”当不得,就做起了“钻地鼠”,穿上了“马甲”,玩起了“变形计”,明着来不行,就暗地里来。有的阳奉阴违,把矛盾上交,把问题往领导身上推,自己旁观看笑话,等等。

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7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践行“三严三实”,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应该领悟“深学、笃行、严律”的六字真谛,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做起。

一、深学:领其要、会其神

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论述,寥寥数语,但蕴意深厚,我们唯有深刻学习、认真领会,方能彻悟。一是学其“接地气”。走群众路线,树亲民形象,视群众为衣食父母,真正做到接地气,聚民气,成和气。

二是领其“铁手腕”。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对待作风问题不留情,让我们的政策在群众的赞美声中贯穿始终。

三是会其“敢担当”。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百姓装在心中,成为担当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和一面镜子,让我们的为民服务在不推诿、不退避、不折腾中身体力行。

二、笃行:履其职、尽其责

“三严三实”,唯有笃行,方能落到实处。一是锤炼纯而又纯的政治品格。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思考问题和谋划工作,要始终围绕党委的意图,围绕群众所忧、所惑、所怨、所难,真正在工作中把替党负责和替人民负责紧紧联系起来,切实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决以最可靠、最忠诚来捍卫自己的阵地。

二是熔铸精益求精的业务本领。坚持精细如钟,做细心工作的人。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学一些,既要向书刊、网络等媒介学习,又要向身边的人、向群众学习;既要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知识,又要涉猎其他知识;既要深入了解机关,又要调查研究基层。

三是锻造实事求是的行事作风。坚持公正如山,当公道正派的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将责任意识强化到极致,做到极其负责、极其用心、极为细致。牢固树立“无小事”理念,视常为圣、视平为要、视小为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把好每一个关口,在困难面前不绕道走,不上推下卸,不当“二传手”,绝不跑冒滴漏、冷硬横推。

三、严律:净其魂、稳其心

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论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领导干部的真情厚望,我们唯有自我修炼、自我约束,方能自我塑造。一是“慎独”。每日三醒吾身,警醒自己,正其心,诚其意,表里如一;不为诱惑所迷,不为名利所累,真正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二是“慎始”。悟懂“当官就不能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的深刻道理,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三是“慎微”。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一穴溃堤。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54062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