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

| 励志名言 |

【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一
《关于赞美珍惜友情名人名言名句》

关于赞美珍惜友情名人名言名句

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罗阿

到月亮上去不算太远;我们要走的最大距离还是在我们之间。——戴高乐

如果朋友是盲人,我就从侧面看他。——儒贝尔

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爱比克泰德

友情为人生之酒。——杨格

你的敌人和朋友携手合作,才能伤你的心。敌人大肆诽谤你,朋友赶忙传给你听。——马克·吐温

友谊是美德之手段,并且本身就是美德,是共同的美德。——费尔巴哈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

即使是最神圣的友谊里也可能潜藏着秘密,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不能猜测出朋友的秘密而误解了他。——贝多芬

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应该是给他人好处,而不是向他人索取。这种友谊最为可靠。——修昔底斯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马克思

对于聪明人来说,劝告是多余的;对于愚昧人来说,劝告是不够的。——莫里哀

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友谊是慷慨、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薄伽丘

友谊、活跃和青春的歌声会减轻我们的痛苦。——空茨凯维支

友谊往往是由一种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实现的共同利益结成的,只有在相互满足时这种关系才是纯洁的。——斯特林堡

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聪明的人们就应该尽上力量去建立友谊,而不应去结仇恨。——《五卷书》

朋友之间感情真诚,敌人就会无隙可乘。——萨迪

如果友谊一旦破坏了,连爱情也不能够再使它恢复。——《五卷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出自《游山西村》

经常想想自身的优势,了解自己才是最宝贵的知识,看准目标并且努力坚持,关键地方要好好把持,直到实现目标为止.

泥鳅跳,风雨到

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苏霍姆林斯基

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男人梦见小鸡,会做大官。

梦见小鸡

唯有努力,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一马当先,圆人生梦想半载奋斗笑吟三年等待。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二
《珍惜友谊的名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号YJBYS,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1、教材分析

《 》是××版小学语文( )年级( )册第( )单元的第( )篇课文,该单元以( )为主题展开。《 》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文章大意)。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这部分可以从课文的地位、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第一阶段:1—2年级;第二阶段:3—4年级;第三阶段:5—6年级)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句话):

难点(一句话):

4、教学时间:(根据要求安排)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现在讲的是第一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5、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归纳课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结合( )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

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设置目的就是完成教学目标)(时间控制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展播(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画面,例如歌曲、人物的形象画面等) ,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目的/效果怎样?):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写景:美丽的景象;写人:活动的情景) ,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同上):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例如课文中出现的含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所表现出来的意思和情感等)。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时,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写人:主人公表现情感的画面;写景:与内容相关的图片)。这一幅幅画面,不仅讲学生们带入( )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 ”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根据内容而定的) 图画,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根据课文内容)(如:草原的无限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

(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五环节(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新颖):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写景:优美的景象;写人:主人公的情感)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写景:可以按照课文内容画一幅图;写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大家分成两几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大家一起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感受)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三
《珍惜友谊的英语名言》

珍惜友谊的英语名言

★清华大学★英语系测试:为中小学生英语量身定做. 官方网站:

清华大学英语教授研究组提供

珍惜友谊的英语名言

2007年05月12日

珍惜友谊的英语名言 1.To find friendship offer friendship.

以友谊换友谊。

2.True friendship lasts forever.

真正的友谊恒久不变。

3.Friendship is like wine---the older the better.

友谊像美酒, 越陈越醇厚。

4.Fire is the test of gold, adversity of friendship.

烈火试真金, 苦难试友情。

5.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death without a witness.

没有朋友的生活等于孤独一人死去。

6.A ma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 keeps.

从其交友知其为人。

7.Write down the advice of him who loves you, though you like it not at present.

忠言虽难听, 必须记在心。

8.All are not friends that speak us fair.

当面说好话的并不都是朋友。

9.The man who agrees with everybody is not worth having anybody agree with him.

同意所有人的意见的人,不配得到任何人的同意。

10.Friends that desert us in the hour of need are friends in name, not in reality.

在困难时刻背弃我们的是有名无实的朋友。

11.Friendship is to be strengthened by truth and devotion.

友谊要以真实和忠诚来巩固。

12.A little help is worth a deal of pity.

一点帮助胜于一车同情。

13.Be slow in choosing a friend, slower in changing.

选择朋友要慢, 换朋友更要慢。

14.A real friend never gets in your way, unless you happen to be on the way down.

真正的朋友决不会挡住你的去路, 除非你在走下坡路时。

15.Joys shared with others are more enjoyed.

与众同乐, 其乐更乐。

16.It’s good to have money to buy things that money can buy, but it’s better not to lose things money cannot buy.

有钱去买能买得到的东西当然不错, 但不丢失用钱买不到的东西更好。

17.We shall never have friends if we expect to find them without fault.

指望朋友没有缺点, 就永远不会有朋友。

18.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19.He that plants trees loves others besides himself.

植树的人, 不但爱己, 而且爱人。

20.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团结则存, 分裂则亡。

21.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

益友难得。

22.A friend exaggerates a man's virtue, an enemy hiscrimes.

朋友宣扬人的美德,敌人夸大人的罪过。

23.A friend in court is better than a penny in purse.

曩中有钱,不如朝中有友。

24.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四
《珍惜友谊的英语名言》

珍惜友谊的英语名言

2007年05月12日

珍惜友谊的英语名言 1.To find friendship offer friendship.

以友谊换友谊。

2.True friendship lasts forever.

真正的友谊恒久不变。

3.Friendship is like wine---the older the better.

友谊像美酒, 越陈越醇厚。

4.Fire is the test of gold, adversity of friendship.

烈火试真金, 苦难试友情。

5.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death without a witness.

没有朋友的生活等于孤独一人死去。

6.A ma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 keeps.

从其交友知其为人。

7.Write down the advice of him who loves you, though you like it not at present.

忠言虽难听, 必须记在心。

8.All are not friends that speak us fair.

当面说好话的并不都是朋友。

9.The man who agrees with everybody is not worth having anybody agree with him.

同意所有人的意见的人,不配得到任何人的同意。

10.Friends that desert us in the hour of need are friends in name, not in reality.

在困难时刻背弃我们的是有名无实的朋友。

11.Friendship is to be strengthened by truth and devotion.

友谊要以真实和忠诚来巩固。

12.A little help is worth a deal of pity.

一点帮助胜于一车同情。

13.Be slow in choosing a friend, slower in changing.

选择朋友要慢, 换朋友更要慢。

14.A real friend never gets in your way, unless you happen to be on the way down.

真正的朋友决不会挡住你的去路, 除非你在走下坡路时。

15.Joys shared with others are more enjoyed.

与众同乐, 其乐更乐。

16.It’s good to have money to buy things that money can buy, but it’s better not to lose things money cannot buy.

有钱去买能买得到的东西当然不错, 但不丢失用钱买不到的东西更好。

17.We shall never have friends if we expect to find them without fault.

指望朋友没有缺点, 就永远不会有朋友。

18.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19.He that plants trees loves others besides himself.

植树的人, 不但爱己, 而且爱人。

20.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团结则存, 分裂则亡。

21.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

益友难得。

22.A friend exaggerates a man's virtue, an enemy hiscrimes.

朋友宣扬人的美德,敌人夸大人的罪过。

23.A friend in court is better than a penny in purse.

曩中有钱,不如朝中有友。

24.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25.A friend is a second self.

朋友是另一个我。

26.A friend is best found in adversity.

患难见真友。

27.A friend is never known till a man have need.

不到患难时,永远不能认识真正的朋友。

28.A friend is not so soon gotten as lost.

交友慢,失友快。

29.A friend to every body is a friend to nobody.

广交友,无深交。

30.A friend without faults will never be found.

没有缺点的朋友是永远找不到的。

31.A good friend is my nearest relation.

良友如近亲。

32.Admonish your friends in private, praise them in public.

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表扬你的朋友。

33.Friendship multiplies joys and divides griefs.

友谊可以增添欢乐,减轻悲伤。

34.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

人生没有朋友,犹如人生没有太阳。

35.All are not friends that speak us fair.

说我们好话的未必都是朋友。

36.A true friend is known in the day of adversity.

苦难才能看出真正的朋友。

37.You shall judge a man by his foes as well as by his friends. If a man does not make new acquaintance as he advances through life, he will soon find himself alone.

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结交新朋友,他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很孤独。

真正的朋友从不追究你的过错,也从不嫉妒你的成功。

38.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9.A true friend is one who overlooks your failures and tolerates your successes.

真正的朋友从不追究你的过错,也从不嫉妒你的成功。

40.Let's wish our friendship forever.

让我们一起祝愿友谊地久天长。

41.Friendship the older it grows the stronger it is.

友谊地久天长。

42.A true friend is known in the day of adversity.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

43.Friends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 greet.

朋友可相逢,高山永分离。

有0人推荐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五
《于珍惜时间,友谊,理想,勤奋的名人名言各两条》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六
《古诗》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简析

情景交融

将感情融会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因事即理 就着某一事情或画面的叙写阐明某种道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对西林的景物描绘之后发表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对比衬托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陪衬。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动景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是反衬。这种表达技巧常见于怀古诗中,它往往通过今昔对比反映盛衰变化。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通过对越宫遗址对比描写,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借助修辞

诗词中用得较多的修辞有比喻、借代、排比、夸张、拟人、设问、反问等。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运用了夸张、比喻。杜甫《江村》“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

托物言志

借写某一物表明某一中心。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蝉言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虚实结合

虚写和实写相结合。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表达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使用典故

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一方面使诗词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在考题中出现的典故应

是大多数考生熟悉的。如1996年高考题中出现的三个典故就是如此,“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南阳卧龙,成名八阵图中”,依次是曹操、孙权、诸葛亮。

渲染烘托

在诗词中经常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如何鉴赏古诗?

要点:

一、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从形象出发,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二、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

艺术的特质在于它的形象性,而鲜明的形象和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不可一概排除。当然,艺术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就诗歌来说,诸如比喻、夸张、景物烘托、气氛渲染等等,都是成功的艺术手法,而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 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三、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

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样,必须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形象的依据,而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评价,则是艺术形象的主观因素。为了使笔下的艺术形象符合生活的真实,诗人必须经过一段认识、酝酿的过程,即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在众多的素材面前,经过选择、取舍、概括,最后才构成艺术形象。因此,在探讨作品中具有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的同时,不能忽视逻辑思维。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在作品中为逻辑思路,又弄清楚词和词、句和句的逻辑联系,那么就能透彻地理解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手法。

四、注意作品中的“典故”运用。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1、点化前人语句。点化不同于直接引用,而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有的诗句经点化后,比前人说的更具体、更生动形象了。

2、引用神话故事。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3、明用历史故事。在引用历史故事时,明白地指出是何人何事,这是明用。暗用历史故事。比明用隐蔽,因为没有明白地指出是什么,所以难以一眼看出,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一般用来讽今。

4、反用历史故事。明用和暗用历史故事,都是正用其意,反用历史故事,则是反用其意。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五、注意作品中的“意境”。

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

1、触景生情。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2、缘情写景。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违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就染

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花容与鸟鸣本是赏心悦目的,但让处于战乱中的作者看来,却成了“花溅泪”、“鸟惊心”;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感情一致的东西,人“无计留春住”,花亦然。 3、情景分列。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如杜甫的《蜀相》: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反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4、寄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四句全是写景,如果说有君子、小人之寄托的话,那是穿凿,但在写景中,也寄有作者的情感,即对西涧春日景色的喜爱。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写了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5、景略情在。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象这样的诗词,是否就没有意境呢?也是有的。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了,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

六、注意作品的“含蓄之美”。

古人对含蓄之美高度重视。所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注意到作品中的“含蓄之美”。一般而言,含蓄之美在诗词中的体现有如下的情形:

1、化景物为情思。古诗词中不乏这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如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首句展示了广漠壮阔的风光,堪为千古绝唱。“一片孤城万仞山”,次句写高山反衬下的孤城,透视也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羌笛何须怨杨柳”,引入羌笛之声,一“怨”字托“笛”寄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春风不度玉门关”,明写边远苦寒,暗含着无限

乡思离情。

2、托物起兴,意味隽永。如巧用双关、象征等手法来写,更为别致。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首句托“红豆”起兴,暗喻后文相思情,用语清纯又极富形象性。“春来发几枝”,寄语设问,饶有情趣,读来倍倍觉亲切。“愿君多采撷”,仍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示友人珍重友谊,用语诚恳动人。“此物最相思”,此句既切“相思子”之名,又合相思之情,妙用双关,加上这“最”字更显含蓄深婉。全诗选择象征赤诚友爱的红豆来寄托情思,语浅情深,意味深长。

3、于看似漫不经心的客观描写中流露深情。比如上面提到的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首句明写地点,次句暗写环境、时间,特定的氛围为下文特定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此二句交待人物,写她们正闲坐谈论天宝遗事。看似冷静的字里行间其实隐藏着深情:美丽的宫女由于长期被子幽避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中,成日价寂寞无聊地对着宫花出神,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想自己则早已红颜憔悴,往事怎堪回首?然而除了说说玄宗遗事又别无话题,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是描写当时的情景,又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短短二十字的绝句内涵如此丰富,难怪古人评之:“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容斋随笔》)

4、从侧面入手反映正面思想,写到精采处,往往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如《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首句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已暗寓自伤老大之情。“乡音无改鬓毛衰”,具体写自己“老大”之态,以不变的乡音衬托变化了的鬓毛,为下文作了铺垫。“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描写里含蓄着难言的深情。在儿童,淡淡的一笑一问之间,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内心却不能不产生无限感慨:数十年漂泊生涯经历过怎样的风霜雪雨?如今年迈衰颓回归故里,面对这反主为宾的场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怎能一个愁字了得”?这“笑”的背后岂不是“一把辛酸泪”?诗篇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弦处之音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全诗虽写哀伤之情,却以欢乐场面入手,虽写自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特别是后两句,如此贴切自然,确有“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之妙。

5、讽咏时事,寓意精警。如《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首句描写烟雾茫茫,迷蒙冷寂的水上夜色,连用二“笼”字,意味深长。“夜泊秦淮近酒家”,前四字承上写景又点题,后三字自然引出下文。“商女不知亡国恨”此句是曲笔,因为谁都知道,真正不知亡国恨而沉醉在这乐曲(因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声中的是那班贵族官僚。“隔江犹唱《后庭花》”,微妙地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连成一线,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凉和无限的感慨,堪称发人深省之作。

6、以小见大,言微旨远。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内容,写眼前景物又较注重细节的描写。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写昔日人来人往的朱雀桥,今天又荒凉冷落了。“野花草”往往象征衰败,“野”字增添了荒凉景象。“乌衣巷口夕阳斜”,夕阳西下,再点上一“斜”字,何此惨淡?“旧时王谢堂前燕”,把“燕子”想象成历史的见证人,似乎信手拈来,却足以使人想起乌衣巷昔日的繁荣。“飞入寻常百姓家”,“寻常”突出了今日与往日之不同,寄托着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全诗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堂前燕”等细小景物,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旨:封建权贵势倾一时,终究逃不脱衰亡的命运。

7、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所谓“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刚开了头又煞了尾”。如《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此二句表面上是在与李龟年的交往过程,流露的却是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和郁积心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七
《趣味语文题》

趣味语文

一、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 ) 流芳百世( )

井然有序( ) 指鹿为马( )

固若金汤( ) 精雕细刻( )

雪中送炭( ) 伶牙利齿( )

二、 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 ) 形容说话轻薄( )

形容能说会道( ) 形容惊诧无言( )

形容不善辞令( ) 形容随声附和( )

三、 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

表示差不多时用( )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

表示把握大时用( )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 )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

表示距离远时用( )

四、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 ) 陈残云( ) 王任重( )

刘海粟( ) 丁慧中( ) 甘如饴( )

焦若愚( )

五、 成语填空:

()服()服 ()德()德 ()讹()讹

()牙()牙 ()老()老 ()计()计

神()()神 精()()精 痛()()痛

欺()()欺 将()()将 日()()日

微()()微

六、 宝塔诗如何读?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七、 怪体诗如何读?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八、 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九、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

十、 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 1256789( )

1+2+3( ) 333 555( )

3.5( ) 5 10( )

9寸+1寸=1尺( )

答案来了:

一、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二、 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 ) 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 ) 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 ) 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

三、 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 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 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 十万八千里)

四、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甘如饴(甘之如饴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五、 成语填空:

(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将(门)(有)将 日(复)(一)日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八
《诗词》

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①。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①拂金徽,指弹瑶琴。

(1)开篇运用桃花源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试结合上阕内容进行分析。

(2)本词中“红露”“朱唇丹脸”都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 (1)桃花源是陶渊明文中的理想境界,桃花源中的生活是陶氏对心中社会的向往,但现实社会中难以寻到。开篇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志趣。

(2)“红露”“朱唇丹脸”都是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及对尘世生活的不满。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词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春词》的作者是_______。(1分)

(2)刘禹锡的诗句“蜻蜓飞上玉搔头”写得十分精彩,细细体味,这句诗对表现主人公 的形象具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3)两首诗都点到了“愁”字,但描写方法同中有异,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1)白居易 (2)含蓄地刻画出主人公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神态,还暗示这位

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也意味着她的处境如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孤寂。(答出两点即可) (3)两首诗都把愁当作有形之物来写,很形象(1分);但白诗较直接地写女子眼中含愁,刘诗则全是融情于景,以景写愁(2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共同点是什么?

(2)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不同点是什么?

(3)两作者在寻觅春天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找出相关的句子。

[参考答案] (1)作者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是共同之处。

(2)不同之处是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3)白居易是“长恨春归无觅处”,黄庭坚则是“除非问取黄鹂”。

四、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填空,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上片末句,作者用沈约之典自指。 -

(1)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2分),他是宋代词坛上“_______”派词人最杰出的代表。

(2)词的上片运用什么手法?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3分)

(3)唐代皎然《诗式》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 “此情惟有落花知”一句也有多重意思,试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东坡居士 豪放

(2)乐景、哀景相衬,其哀伤之情更深 (“乐景写哀”1分)。“风压轻云贴水飞,乍 晴池馆燕争泥。”作者先用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画面”1分)。 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却接着说一句“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画面展开,结合作者情况分析1分) ’

(3)“唯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①人们对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而落花能够理解 作者的心情,正是由于②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仿;但尤为不幸的是落花无言,③即 使它(落花)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另表述亦可,但表述要点要清晰,也

要合情理。二点1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李 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此词系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

(1)“别时容易见时难”化用了李商隐《无题》诗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双层含义是什么?

(2)这首词以景起笔,由景及情,将_______与现实、欢乐与_______交织在一起,抒发了______________之情。

[参考答案]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层是水流花落春归,也比喻自身面临的厄运。

(2)梦境忧思抒发了亡国的悲哀与无奈。

六、南吕[干荷叶] [元]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1)①开首三句“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写荷塘秋景:残荷败叶,秋风严霜,一

片萧瑟气象。这里,诗人用“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字来描绘残荷的形象,颇为传神。它突出了两点,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色彩与形态都有明显的衰颓之气,给人以凄凉之感。

②接着,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描写残荷:“减了清香,越添黄”。荷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的花枝艳丽,清香袭人,然而时入晚秋,花残叶败,无论色、香均已不存,更显苍凉萧飒。这两句,连同上面柄叶色彩与形态的描写,构成了一幅口口口口图。

③末两句“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点明花残叶败的原因,有画龙点睛之妙。_______二字,形容秋荷的冷落,不仅十分贴切,而且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读到这里,我们才深切体会到,这首小令表面上句句都是写秋荷的衰谢,实际上处处都在抒发作者自己的感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诗人再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从而产生苦闷和悲哀,这是封建时代文人特殊的心态。这首散曲,把景物描写和心境的显示交融表现,浑然一体,艺术上颇见功力。

(2)[干荷叶]与《沁园春·雪》相比,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相同点:

②不同点:

[参考答案] (1)①干 苍 老 荷叶干枯,其色青黑;梗柄凋萎,随风俯仰。 ②深秋败荷③寂寞 年华渐逝,老境逼人。

(2)相同点:都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不同点:《沁园春·雪》有题目,[干荷叶]无题目;

《沁园春·雪》是中调,[干荷叶]是小令;

《沁园春·雪》是双调,[干荷叶]是单调。

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①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3分) ②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5分)

[参考答案]①七言绝句,喜悦、赞赏;贬斥、嘲讽。②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

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②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地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③第一首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④第二首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第一首。

九、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①—③题(8分)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相思(王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日:“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

①.上面的背景材料表明:唐代绝句是可以与_______艺术结合在一起的。(1分)

②.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3分)

③.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杜甫诗中的“落花时节”,含有哪些寓意。(4分) 答:

[参考答案]①音乐(歌唱、说唱)②爱情(或:友情)故国(或:故君、家国)之思③(1)具体的日寸令,在晚春与李龟年相逢。(2)象征二人飘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 (3)象征着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极盛而衰的社会真实,表达家国之痛。(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①考查文学常识和分析能力。②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③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命题者选取了两首相近的诗,并附诗歌写作背景。比较全面考查了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赏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是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无疑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渊薮,它们的名字就是以勾起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流露了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透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象是即景书事,又象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会从这四个字上头联想起世运的哀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却又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旬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上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问寓藏着无限感慨。

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乱,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入,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无疑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

四句诗,从歧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闻,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心灵创伤。

王维《相思》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昧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而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足怪的。

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你认为该词中,哪两句的描写最为精彩?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该词描写简洁平实,但情感却凄惨悲凉,说说本词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此两句炼句精巧,平淡中蕴藏奇妙、描写中渗透感情,值得细细咀嚼玩味。

(2)本词写出了恋者旧情难续、空度元夜、独赏灯月的精神苦痛,场景欢乐、心中悲苦,去年欢快、今年忧愁。对比,使本词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九
《优美诗词集锦》

20110722

把自己当成别人,审视自己便无我。把别人当成自己,换位思考便慈悲。把别人当成别人,尊重他们是智慧。把自己当成自己方圆满。坚持自己,活在当下。

20110816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②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③去,萧萧班④马鸣。

【注释】

①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②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③兹:现在。

④班:分别。

【简析】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 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 “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 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 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 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句,嵌入“班”字,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工。

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 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①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②情。

何日平胡虏③,良人④罢远征。

【注释】

①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②玉关:即玉门关。

③虏:对敌方的蔑称。

④良人:丈夫。

【简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③歇④,王孙自可留。

【注解】

①螟:夜色。

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③春芳:春草。

④歇:干枯。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登高:九月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习俗。

茱萸:药性植物。重九俗以结子茱萸枝插头。

【简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相思

王维

红豆①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②,

此物最相思。

【注解】

①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②采撷:采摘。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①绮窗②前,

寒梅著花③未。

【注解】

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②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开花。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渭城①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②轻尘,

客舍③青青柳色④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⑤无故人。

【注解】

①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西安市。

②浥:湿润。

③客舍:旅馆。

④柳色:柳象征离别。

⑤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 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五

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所谓《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乐天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20110921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①,

问君何所之②。

君言不得意,

归卧③南山陲④。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注解】

①饮君酒:劝君喝酒。

②何所之:去哪里。

③归卧:隐居。

④南山陲:终南山边。

【简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潘金莲“颇有些颜色”,“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珍重友谊的名言诗句篇十
初二语文课后10首古诗赏析》

1。长歌行

题 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早寒江上有怀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

兴的作用。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是诗人孟浩然游历长安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一首诗。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其中前半部分写景,描写洞庭湖周围的景色,写出了水天相接、浩瀚无涯的气势。这景是为下边的抒情做准备的,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欲济”“羡鱼”的比喻,委婉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丞相引荐的愿望。作者的表达确实很委婉: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面对浩渺无涯、波涛震荡的洞庭湖,抒发出“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的慨叹,表达虽不露痕迹,但希望援引之心却昭然可见。“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说明自己虽然是在野之身,但并不是初衷,还是愿意出来做官的,只是没有找到适当的门路而已。最后两句作者巧妙引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另翻新意,写出自己欲“钓”不能、白白地羡慕他人钓鱼的心情,表现自己寄希望于执政者的心情。这首诗从大处落墨,把洞庭湖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美;又由洞庭湖之景,借用古代的典故,写出自己的感慨和渴望,含而不露却又用意分明

5。黄鹤楼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6送友人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

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7刘禹锡《秋词》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8。鲁山山行

赏析一:

这首诗是由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梅尧臣是宋诗开山祖师,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的心情,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路高迷糊了的优雅心情,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象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

开头一句即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第二句交代喜爱的原因:“千山高复低”。按常理,应该是“千山高复低”的景象,使得诗人感到正好与自己喜欢山野风景的情趣相合,现在倒过来写,强调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也是诗的构思所决定的。第二联第一句便承“千山”写“好峰随处改”。“好峰”便是“千山”;“随处改”,到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复低”的具体化。第四句扣题目“山行”,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当然也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开拓了山野的境界。第三联两句通过“熊升树”、“鹿饮溪”进一步写山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霜落”。如果说“千山高复低”是相对的静态景物的话,这两句则是专写动态景物。所以中间两联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最后两句写人家的所在。人家在哪里?在遥远的白云只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

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另外,诗境的揭示与开拓也留给人不尽的余韵。

9浣溪沙(苏轼)

【赏析】

词人为我们讲了一个忽阴忽晴的春天的故事,他讲得巧妙而又含蓄。他讲到古代那位因为失意而身心受损的沈约,我们知道其实讲的就是他自己。他说他听不到那能传书的鸿雁的鸣唱,我们便知道他得不到亲友的消息。他说他只听到鹧鸪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我们便知道他在思念远方的子由——他“千里共婵娟”的弟弟。听话听音。他的比兴寄托,哪里“唯有落花知”呢?

正直的词人一生屡遭贬谪。这次又是哪一年春天?贬在何处?是杭州,还是湖州、黄州、惠州、儋州?这恐怕真个要叩问落花了,虽然落花不语。不过我们分明知道,诗人一定会从忧郁中超越,依然旷达,一任平生烟雨。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68236.html

    上一篇:团体的句子

    下一篇:禁毒拒毒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