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名言

| 励志名言 |

【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语录
弗里德曼名言 第一篇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语录

Governments never learn. Only people learn.

If you pu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charge of the Sahara Desert, in 5 years there'd be a shortage of sand.

Inflation is the one form of taxation that can be imposed without legislation.

Only government can take perfectly good paper, cover it with perfectly good ink and make the combination worthless.

Many people want the government to protect the consumer. A much more urgent problem is to protect the consumer from the government.

Most of the energy of political work is devoted to correcting the effects of mis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Nothing is so permanent as a temporary government program.

The government solution to a problem is usually as bad as the problem.

The Great Depression, like most other periods of severe unemployment, was produced by government mismanagement rather than by any inherent instability of the private economy.

The greatest advances of civilization, whether in architecture or painting, in science and literature, in industry or agriculture, have never come from centralized government.

The only relevant test of the validity of a hypothesis is comparison of prediction with experience.

The only way that has ever been discovered to have a lot of people cooperate together voluntarily is through the free market. And that's why it's so essential to preserving individual freedom.

The power to do good is also the power to do harm.

The problem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s how to set up an arrangement under which greed will do the least harm, capitalism is that kind of a system.

We have a system that increasingly taxes work and subsidizes nonwork.

关于城市发展的名言
弗里德曼名言 第二篇

关于城市发展的名言

1、城市是各种行业的中心。——威·柯珀

2、城市愈大,就愈感到孤独。——拉丁语【弗里德曼名言】

3、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里,这是一个人幸福的首要的条件。——欧里庇得斯

4、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贝聿铭

【弗里德曼名言】

5、而平淡无奇的城市,是一面平静的湖水。轻轻淹没期求。——安妮宝贝

6、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礼记·乐记》

7、城市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一种。当今,在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中,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突出的方面,环境污染、生态难民、资源战争、环境健康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利益,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问

题。因此,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欧阳志云

8、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帕特里克。格迪斯《进化中的城市》

9、城市本身被看作一种可悲的经济需要,不加控制地扩展到乡村。树木和农场遭到破坏,已给房屋和工厂或大范围的农业综合经营让出地方,水、空气和土壤遭到污染。这种退化也许是不可逆的,并导致某些灾难性的结局:人为的沙漠,海洋被废弃物污染,气候的突变,大批的物种灭绝或不适于呼吸的空气。因此,城市被看作是对我们栖息地的一种根本性的威胁。——(美)凯文·林奇

10、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

11、不要忘记,相比起数千年的农村文明,人类的城市文明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中国城市化的历史更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本人或我们不远的祖先都来自农村。

12、《圣经》告诉我们世界是怎样发展的:它以一座花园开始,汉座神圣的都市而告终。——布鲁斯克

13、“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F.M.罗古斯、L.J.伯德格

14、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尽可能地自治。社区应该是一个整体,不仅看起来像是一个整体,而且事实上也是一个整体。它应该会有一个最适宜的规模,这个规模不会变得不合理。——(美)凯文·林奇

15、你要想出名而不愿了解世界,就居住在乡村;你要想了解世界而不为人知,那就居住在城市。——科尔顿【弗里德曼名言】

16、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俄)鲁宾斯坦

17、人类用了5000多年的时间,才对城市的本质和演变过程有了一个局部的认识,也许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弄清那些尚未被认识的潜在特性。人类历史刚刚破晓时,城市便已经发展到了成熟形式,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城市的现状,我们必须掠过历史的天际线去考察那【弗里德曼名言】

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去探求城市远古的结构和原始的功能,这是我们城市研究的首要责任。——『美』刘易斯·芒福德

18、人们对资源消耗的态度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越来越脱离自然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现代城市,人们只要轻易触一下开关就可以使用到能源,水通过龙头控制,全世界各个地方的资源都能够在超级市场上买到,垃圾可以被冲走或者放到外面等人收集。实际上,我们城市生活方式的环境后果被隐藏了起来或者被打成包裹放在了很远的地方。其结果是在城市里,人们几乎没有追求相对环境造成很少损害的生活方式的活动机制,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的优势对他们而言是隐藏的。——『英』大卫·路德林

19、任何合理的城市规划必然是区域规划。——刘易斯·芒福德

20、是我们的高校钱多的没处花了吗?实际并不是,甚至是恰恰相反。我国许多高校已经成为银行“债务人”,有的大学贷款已高达10亿甚至20亿元,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蓝皮书提供的数据,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2000)亿元之间,由于贷款额度太高,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部分高校已经没有偿还能力。与此同时,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比例在20%左右,他们也迫切需要得到救助。——摘自“争建豪华大门折射大学精神之失”

21、一直以来,城市都是沿着地区边缘向外扩大的,新形成的居住区渐渐融入原有城市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曾一度被视为城市范围以外的城郊和乡村,现在已经被塞进各大都市的腹内。——《街道与城镇的形成》

22、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四个要素:基础设施、教育、政府和好的环境,而中国在前三个方面做得很好,不过环境是个灾难。——《世界是和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名言】

23、要影响城市的发展,设计者就要有一个清晰的基本设计结构的观念,以推动城市建造的全过程:单栋建筑或一组建筑设计中的方法不能套用与整个城市规模的设计,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城市的地理范围如此之大,以至于人的思想不可能成为整个地区制定清晰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就城市的规模而言,其各个部分的建造和重建需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因此,用于城市局部的任何设计应当能够修正并延伸到不断扩展的地区中去。——(美)爱德蒙·N·培根

24、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苏格拉底

【弗里德曼名言】

25、特别强调,20世纪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其中史

关于经济学的名人名言
弗里德曼名言 第三篇

关于经济学的名人名言 “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 ——美国华盛顿国立气象研究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生命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 ——西方哲人如是说。 1520年以来,全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学。大学依靠梦想、希望生存下去——这就是大学的历史。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L·C·柏林格政治就像骑自行车:弯腰但要眼看前方,沉默但要拼命骑踏。 ——比利时首相伏思达一幅图胜过千句话。 ——中国俗语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们已经在做的事,无论结果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为止还根本不曾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事情。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Keynes):《自由放任的终结》(1926年)大海的表面很难保持平静,社会价值的均衡更是如此。它由供求决定:人为的或法律的东西,往往因为生产过剩和企业破产而反过来惩罚它们自己。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60年)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晓世间万物的价码,但对其价值却一无所知。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办企业。 ——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成本记录的是竞争的吸引力。 ——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年)生产成本若不影响供给,则不会影响竞争价格。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垄断者,通过经常保持市场存货的不足……以远远高于正常的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从而无论在工资还是在利润方面都提高他们的报酬。 ——亚当·斯密:《国富论》风险与知识呈反向变化。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利息论》(1930年)市场经济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够带来繁荣的经济,因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经济。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无穷无尽和神秘多样,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变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无法加以涵盖和设计。 ——维克拉夫·哈韦尔,《夏日静思》(1993年)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以及政策可能酿成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甚至更多,都记录在它的财政史上。那些明白怎样读懂这个历史所蕴涵的信息的人们,在这里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清醒地预感到震撼世界的惊雷。 ——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年)理论的和实证的研究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政府管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正是为了这些目标才颁布管制措施的。 ——斯蒂芬·布雷那、保尔·麦克韦(Stephen Dreyerand Paul Macavoy),《管制与放松管制》(1987年)为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 ——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平等和效率(的冲突)是最需要加以慎重权衡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在很多的社会政策领域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无法按市场效率生产出馅饼之后又完全平等地进行分亨。 ——阿瑟·奥肯(1975年)国际贸易的利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更有效率。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表扬一个人最好用公文,批评一个人尽量用电话。 ——美国实业巨子雅科尔致国民议会:我们正在同国外对手进行一场令人难以忍受的竞争。这个对手生产光线的条件十分优越,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占领我们的市场。这个对手不是别人,而是太阳。为此我们请求通过一项法律,关闭和堵塞所有的可以透光的窗户、通道和缝隙,使它无法损害我们这个为国家谋福利的产业。 ——签名:蜡烛制造商 F·巴斯夏砌一堵墙之前,我该问问清楚,圈在墙里边的和留在墙外边的都是些什么…… ——罗伯特·弗洛斯特当你能衡量你所谈论的东西并能用数字加以表达时,你才真的对它有了几分了解;而当你还不能衡量、不能用数字来表达它时,你的了解就是肤浅和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了解也许是认知的开始,但在思想上则很难说已经步入了科学的阶段。 ——凯尔文 勋爵(Lord Kelvin)亲爱的布鲁特斯,错误并不在于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裘力斯·凯撒》(JuliusCaesar)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和武断而又不公平地分配财富和收入。 ——J·M·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年)历史上,

货币一直这样困扰着人们:要么很多却不可靠,要么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 ——J·K·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不确定的年代》(The Ageof Uncertainty,1977年)产业革命是既无开头也无结尾的乐章,它仍在奏响。 ——E·J·霍布斯鲍恩(Hobsbawm),《革命的时代》(1962年)我相信物质主义。我相信健康的物质主义所带来的一切:可口的食物、干净的房屋、干燥的鞋袜、缝纫器械、排水管道、热水供应、沐浴卫生间、电灯、汽车、良好的道路、明亮的街区、远离本城的休假、新颖的思想、快马良驹、投机的交谈、影院、歌剧、交响乐、流行乐队,等等。我相信这一切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那些还未享用过这些东西便离开了尘世的人们,也许很可能如圣人一般地高雅、如诗人一般地富有,然而那却是由于他们本来就高雅、就丰富,而绝对不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这些物质享受。 ——弗朗西斯·哈克特(Francis Hackett)进城的途中务必与人为善,因为回家的路上你可能会遇着他们。 ——威尔逊·米茨纳(Wilson Mizner)据说列宁曾断言,捣毁资本主义制度的最有效办法是破坏它的货币。不断地借助通货膨胀,政府可以密而不宣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部分财富。 ——J·M·凯恩斯(1883-1946年)贸易是所有强暴欲的天敌。它促使人们独立并充分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引导人们管理自己的事务并教会他们如何走向成功。因此,贸易鼓励人们追随的东西是自由而不是革命。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40年)稳定经济的任务,要求我们能够控制住经济、使之不至于偏离持续高就业之路太远。就业率过高将导致通货膨胀,而过低又意味着衰退。灵活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两条路中间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 ——约翰·肯尼迪总统(1962年)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 ——保罗·克鲁格曼(1990年)资本主义的原罪是,有福时并不一定为大家共享;社会主义的先天美德是,有难时大家一定同当。 ——W·邱吉尔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观念,无论对错,都远较一般人所了解的为有力。这个世界甚少受其他人的统治。负实际责任的人尽管认为不太受知识分子的影响,但通常都是某些死去经济学家的奴隶。 ——J·M·凯恩斯生活中很少有哪一样是有永恒的价值的,诺贝尔奖居然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P·萨缪尔逊 1984年4月27日美国里根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演说中说:“在最短期内完成最大进步的,不是组织最严密的社会,也不是天然资源最富的社会,而是人民获许自由创造、竞争和建设;人民获许自由思考、自由作经济决定,及从负担风险中取得利润报酬的社会。美国深信奖励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自由人建立自由市场,可促成人人获益之发展。” ——R·里根总统的讲话说到经济发展问题,我只不过是要说明和解释不同国家及其不同阶段从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所表现出的模式问题。这个定义或许太狭隘,但是考虑到收入模式(incomepatterns)时,我们会考虑社会的许多其它方面。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将经济发展限定在这个定义上,直到它将我们引向一个更明晰的关于经济发展的含义。 ——R·卢卡斯(R.Lucas,1998年)我们决不应迷失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扩大他们的选择余地……如果在经济增长(通过人均收入来衡量)与人类发展(以人的寿命、文化或者成功比如自尊来反映,但不易度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这两者之间的统一是有益的。但这两种表达方式并不十分相关。 ——P·斯特里顿(P. Streeten, 1994年)增进我们的财富与宝藏通常的方法是借助于国际贸易,在那里,我们必须总是会观察到这样一个规律:从贸易金额来看,我们年年卖给陌生人的商品数额都大于我们向他们购买的数额。 ——托马斯·孟(Thomas Man),1664年两个人都会制造鞋子和帽子,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在每一行业都处于优势,但是,在生产帽子方面,他仅能以1/5或者说20%的势超过他的竞争者,而在生产鞋子方面,他胜出对手1/3即33%;为了双方的利益,何不让这个具有优势的人专门生产鞋子,而另一个处于劣势的人专门生产帽子呢?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年国际贸易研究的近期发展使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数字例子的方法来处理各种各样的理论问题.应用下面的无差异曲线的图形可以相对简单和方便地说明与分析有关的问题。 ——瓦西里W.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1933年澳大利亚

有富余的农业土地供给,但人烟稀少。与其他大部分国家相比,其地价低廉,但工资昂贵;因此,那些需要大量土地投入而较少劳动力投入即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价格就低廉。 ——伯蒂尔·奥林(Bertil Ohllin),1933年为了便于分析推理,古典理论把许多条件都假定为给定的,但据我看来,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国际贸易的作用及原因的话,这些条件反倒正是需要我们研究弄清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国际贸易关系的分析中我们不应忽略这些条件的重要性。 ——John H.Williams,1929年大部分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很久以来一直都至少在私底下有过这样的怀疑,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型并不能自圆其说地解释世界贸易的行为……我们很难将在制成品贸易中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与标准的贸易理论所假设的情况一致起来。 ——Paul Krugman,1983年在政治号召力上仅次于关税能增加就业这种论调的流行观点是,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准必须得到保护,以避免受到外国廉价劳动力的毁灭性竞争。在美国之外也同样流行着这种论点的翻版,即欧洲的行业不能与技术先进的美国生产体系展开竞争。 ——Wolfgang F.Stolper and Paul A.Samuelson,1941年自由的企业造就了这个国家,但自由贸易将使其毁灭。五年来,我一直在呼吁对所有进口品均征收20%的关税。我们要立即采取这样的行动,否则我们的工业基础将被侵蚀弱化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发生了战争,我们也不能够生产出东西来保护自己。我们的人民将无家可归,因为我们正在出口工作机会并进口外国人的福利。 ——June M.Collier,President,NationalIndustries,Inc.,1985年自由贸易已被证实对全球经济是有利的,但从来没有人证明过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最好的经济政策。 ——Tibor de Scitovszky,1942年在国际贸易的问题上,人们似乎都习惯于不理睬经济学家们的忠告、建议。经济学家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站在了反对贸易保护的立场上……而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势力的抬头……更凸显出了经济学家们不具备对贸易政策的政治影响力。 ——Robert E.Baldwin,1989年但是,在多数文明国家的交易中还保留着如此多的原始风尚,以致几乎所有独立的国家都选择一种它们自己特有的货币来昭示它们的民族性,这给它们自己和它们的邻国都带来了不便。 ——John Stuart Mill,1848年因此,供求弹性的研究可以说是汇率理论的核心。 ——Fritz Machlup,1939年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质上不是为了汇率稳定和经常项目余额。尽管如此,合理稳定的汇率水平和可长久维持的外部余额是正常经济运行的重要表现,特别,当这些变量偏离它们的合理水平时,它们就应该成为政策制定者关心的对象。 ——经济顾问委员会,1990年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我们不以国际经济的眼光来探讨政策问题的话,我们告诉学生的就会是一些“错误”的答案。 ——Joseph E.Stiglitz,1993年可变汇率制是一类把各国通过贸易而产生的相互依赖性与一国内部货币政策的最大独立性结合起来的汇率制度;这类汇率体制可允许各国根据自己的标准尽力追求货币稳定,其政策错误不会影响到邻国,邻国的错误也不会涉及到本国。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53年在浮动汇率制下,美国经济经历了近20年前所未有的金融动荡。 ——刘易斯E.莱尔曼(Lewis E.Lehrman),1990年有人认为外汇市场并没有在有效地运作。从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这种观点正在抬头;但另一方面,从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后,却…… 在我们考察了各种基本的改革方案之后,我们无法确定是否这些改革方案的缺陷就会少于现行的(管理)浮动制本身所具有的不足。 ——Jeffrey A. Frankel,1996年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挑战。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当我们把这同一行星上的人类进行划分的时候,一个行星成了两个世界:富有的世界与贫困的世界。 ——雷那恩·维茨,1986年四分之三以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然而,他们只享有16%的世界收入,与此同时,20%的最富裕人口,却享有85%的全球收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然,发展中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然而,坚持它们之间没有共同之点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任何超越单个国家的范围讨论发展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 ——帕德玛·德赛,哥伦比亚大学第三世界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们的普遍贫困。 ——朱利安·韦斯特,牛津大学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发

展的内在含义,即使拥有再多有关发展的资料也无济于事。 ——丹尼斯·古雷特:《严酷的选择》发展必须被重新定义为是对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祸害: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贫民窟、失业和不平等发起的进攻。利用总增长率作为衡量的标准,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如果从就业、正义和根除贫困等方面来考察,则发展并没有取得成功,或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 P·P·斯特里顿单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其实并无多大价值,除非将它们应用于实际,除非它收到了成果,除非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前世界银行行长 刘易斯·T·普雷斯顿欠发达国家当今的增长状态,同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前夕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别。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西蒙·库兹涅茨如果增长没有被转化到人民生活中,它的意义何在? ——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一个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成员都是贫困潦倒的社会不会是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 ——亚当·斯密,1776年一个没有社会正义,而且也无意于争取社会正义的社会是把它自己的前途置于危险之中。 ——巴西,教皇约翰·保罗教皇二世,1980年 21世纪的未了之事是消除贫困。 ——圣索玛维亚,1995年联合国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我们时代的中心问题,最后很可能是世界如何对待不断扩大的人口数量。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总干事 杰姆斯·格拉斯现今各国政府和它们的人们所做的影响人口前途的事将会为下一个世纪的发展战略设定条件。 ——世界银行前行长 A·W·克劳森与人口有关的目标与政策是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1994年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行动纲领世界许多地方都能目睹一种新现象——无就业的增长。即使当产出增长时,就业的增长也大大落后。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3年人类发展报告》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现为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人民经受的苦难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它已经导致劳工越来越被排斥在社会之外,越来越不平等……和一系列的社会弊端。 ——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世界就业报告》城市日益拥挤,城市失业稳步上升……“边缘人”,即城乡结合部为生存而挣扎的不幸者,其人数已超过5亿,到1990年达到20亿。我们怎能想像人类秩序能在如此一大堆的不幸状况下维持下去呢? ——世界银行前行长 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我们确信,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是努力纠正目前的发展战略偏向城市的倾向。 ——埃德加·O·爱德华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 90年代初,世界上有近半数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的人口分布格局、感到不满意,主要问题是城市区域的迅速扩大。 ——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经济发展长期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农业部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贡纳尔·缪尔达尔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担,必将由农业活动占主导地位的那部分经济——即农业部门来承担。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 弗郎西斯·布兰查德当今人们所亲眼目睹的环境恶化,绝大部分主要是由于两类人,即10亿最富有的人和10亿最贫困的人造成的。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 纳菲斯·萨德克,1991年必须把可持续性强调为发展的指导原则。 ——联合国前秘书长 布特罗斯·加利环境恶化构成了对人类安全的威胁。 ——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学校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既是不发达的反映,又是不发达的结果。不发达造成了学校质量低劣和数量不足,但是,真正严重的危险是,不发达国家的学校有可能逐渐成为不发达恶性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布基纳法索前教育部长 约瑟夫·凯泽伯事实上,任何认真的评论家都认为第三世界的教育早就应该有重大的改革了。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 理查德·乔利对人民投资,如果这样做是正确的话,……将为持续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过去,资源开发欠佳的国家,开展对外贸易……有时能起到工业革命的作用。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46年因为他已经具有,故还要给予,使之富裕;但对于没有的人,连他原有的都应剥夺。 ——《马太福音书》25:29 西方国家必须认识和理解现行经济条件阻碍发展并使我们经济滞后的程度,我们不能接受让南方国家为北方国家施加的不平等付出代价的做法。 ——阿根廷前总统 劳尔·阿方辛,1987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欠发达国家国内逐步开放的同时,世界市场仍旧

是受限制的。如果世界市场不取消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卖到哪儿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人 威廉·德雷伯三世,1992年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金融村……但占世界人口20%最穷的人口几乎没有从已经增长的经济全球化中受益,他们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只有1%。 ——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展中国家里许多重债国的问题是引起经济上与政治上关注的根源,亦能威胁到世界的稳定。 ——“七国集团”工业国宣言,1988年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痛苦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国际状况罪恶影响的见证者,这种情况并非我们所创却被加在我们头上,使我们成了资本的净输出方。在拉丁美洲,我们被要求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是发达国家绝对不愿在它们的经济中实施的。 ——巴西前总统 何塞·萨拉尼,1987年如果我要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总统的话……,我对于衣冠楚楚,带来国际货币基金和花旗银行贷款的绅士们的畏惧,远超过那些留着大胡子、嘴里唠叨革命的游击队员。 ——刘易斯·拉普汉:《帝国化妆生舞会》,1990年第三世界对国际秩序必须要求的是……实际资源的真正流动,而不是目前的“援助”文字游戏。 ——第三世界社会科学家圣地亚哥决议,1973年外国援助必须和普遍公认的政策目标相联系——尤其与消除贫困的战略计划相联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北方国家把我们说成是不幸的牺牲品,在给予贷款和援助运用上武断支配,是为了把南方的困难永久化。 ——纳尔逊·曼德拉,联合国社会理事会,1995年如果我们能预先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地位和走向,我们就能更好地判断应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亚伯拉罕·林肯需要重新推崇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是由于强硬的意识形态干预,而是由于灵活可行的实用主义的考虑。 ——南方委员会总干事 曼莫罕·辛格,1989年这不是国家或市场的问题:因为每一个都具有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当我们把这同一行星上的人类进行划分的时候,一个行星成了两个世界:富有的世界与贫困的世界。 ——雷那恩·维茨,1986年四分之三以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然而,他们只享有16%的世界收入,与此同时,20%的最富裕人口,却享有85%的全球收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然,发展中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然而,坚持它们之间没有共同之点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任何超越单个国家的范围讨论发展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 ——帕德玛·德赛,哥伦比亚大学第三世界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们的普遍贫困。 ——朱利安·韦斯特,牛津大学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发展的内在含义,即使拥有再多有关发展的资料也无济于事。 ——丹尼斯·古雷特:《严酷的选择》发展必须被重新定义为是对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祸害: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贫民窟、失业和不平等发起的进攻。利用总增长率作为衡量的标准,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如果从就业、正义和根除贫困等方面来考察,则发展并没有取得成功,或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 P·P·斯特里顿单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其实并无多大价值,除非将它们应用于实际,除非它收到了成果,除非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前世界银行行长 刘易斯·T·普雷斯顿欠发达国家当今的增长状态,同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前夕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别。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西蒙·库兹涅茨如果增长没有被转化到人民生活中,它的意义何在? ——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一个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成员都是贫困潦倒的社会不会是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 ——亚当·斯密,1776年一个没有社会正义,而且也无意于争取社会正义的社会是把它自己的前途置于危险之中。 ——巴西,教皇约翰·保罗教皇二世,1980年 21世纪的未了之事是消除贫困。 ——圣索玛维亚,1995年联合国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我们时代的中心问题,最后很可能是世界如何对待不断扩大的人口数量。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总干事 杰姆斯·格拉斯现今各国政府和它们的人们所做的影响人口前途的事将会为下一个世纪的发展战略设定条件。 ——世界银行前行长 A·W·克劳森与人口有关的目标与政策是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1994年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行动纲领世界许多地方都能目睹一种新现象——无就业的增长。即使当产出增长时,就

经济学大师名言
弗里德曼名言 第四篇

1、领导者的业绩不在于个人干了多少,而在于能否把全体成员积极性调动起来。——巴纳德

2、技术进步、投资增加、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诺斯

3、天上不会掉馅饼,企业主也不可能大发慈悲,工人工资的增长,只能来源于人对自身的投资,从而使素质提高,劳动效率大大改进。——舒尔茨

4、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的产权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学大师名言。——诺斯

5、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的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亚当斯

6、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麦克利兰

7、所谓”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0、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利润是节欲的报酬。——西尼尔

11、一个公司如果有很多具有成就需要的人,那么,公司就会发展很快;一个国家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麦克利兰

12、未来的文盲将是那些没有知识和不会更新知识的人。经济学大师名言。成年人被淘汰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习能力下降。()——德鲁克

13、成功的监督活动,要求一个人的才干要远远超过指导别人工作的能力。——西斯克

14、实验室只能产生伟大的设计,但是伟大的产品只产生在市场营销当中。——科特勒

15、对商品生产而言,扩张市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亚当斯密

16、”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适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只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菲德勒

17、消费支出依赖于未来的预期收入。——弗里德曼

18、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舒尔茨

19、消费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给他人留下印象,也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者花钱是为了让他们的朋友及邻居嫉妒,以及跟上其朋友及邻居的消费水平。——凡勃仑

20、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李斯特

21、金钱完全可能是用于高尚目的的一种手段。——马歇尔

22、只有在实现了创新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熊彼特

关于城市发展的名言
弗里德曼名言 第五篇

1、城市是各种行业的中心。――威・柯珀
2、城市愈大,就愈感到孤独。――拉丁语
3、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里,这是一个人幸福的首要的条件。――欧里庇得斯
4、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关于城市发展的名言。――贝聿铭
5、而平淡无奇的城市,是一面平静的湖水。轻轻淹没期求。――安妮宝贝 
6、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礼记・乐记>
7、城市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一种。当今,在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中,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突出的方面,环境污染、生态难民、资源战争、环境健康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利益,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关于城市发展的名言。因此,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欧阳志云
8、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

为活着找一个理由:足以颠覆世界观的10本书
弗里德曼名言 第六篇

两年前的我,与一般浑浑噩噩的大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时的生活,无非是上课睡觉,下课游戏,有空还会摆弄一下文字,可大多是一些无病呻吟的青春随想。现在想来,一切都toosimple,sometimesna·ve。

直到那个姓罗的胖子出现。为活着找一个理由:足以颠覆世界观的10本书。老实说,一开始我是把他的语录当相声听的,然而从那诙谐的语言中,迸发出的是思想的火花。

于是我对一切“约定俗成”的东西产生了怀疑。比如,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么?暂住证存在的逻辑是什么?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属于侵犯自由吗?除此之外就更不用说,当我听到美国的医疗制度是如此人性化时,所受到的震撼了。还记得那些难忘的夜晚,在无边的黑暗中,然而,一个神奇国度里的平庸脑袋,是很难凭一己之力就想通什么大事的,最多只能像个酒鬼一样原地打转。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书籍,它可以让读者和几千年前的先哲直接对话,汲取几千年来沉淀下的思想精华。

需要明确的是,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猎奇、更不是为了打发时间。为活着找一个理由:足以颠覆世界观的10本书。人应该受好奇心的驱使。读书可以让我们不再愚蠢可笑,可以让我们不再彷徨无措,可以让我们不再没有信仰。总之,迷茫的感觉可不好受,人人都希望能够朝着某个目标坚定地走下去。但人生可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试错”,缺乏理论的指导,经验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而已。现实点说,懂点历史,你就不会再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懂点经济,你就不会再傻乎乎地买房;懂点政治,你就不会再给别人当枪使。当然,哲学是最能动摇世界观的,而科学,至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上考虑,也是必须了解的。

非虚构类的书应该趁年轻时赶快读,这不仅仅是“接受能力强”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在具备一定的知识之前,是读不懂<卡拉马佐夫兄弟>和<堂吉诃德>这种有深刻内涵的小说的。

下面的10本书,涉及的领域很广,每一本都足够经典,按照顺序读完后世界观崩溃应该是免不了的。苏格拉底说过,一种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人都需要信仰,因为人人都需要为“活着”找一个理由。人人都害怕病痛和死亡,只有信仰能够让我们坦然面对。读书就是一个寻找信仰的过程。

1、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作者:高华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评语:接近真理应该从破除谎言开始,这是我读过的最靠谱的中共党史书,既不像某某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样带有小说色彩,又不像某某私人医生回忆录一样带有过多主观因素,也不像某某最后的革命一样隔阂太深。作者高华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体制内的身份让他有“近水楼台”之便,再加上其严谨的文风、详实的考据、冷静的分析,使得此书质量极高。印象中他只有一次使用贬义词来形容某领袖的行为,想必实在是忍不住了。很遗憾本书的时间线到中共七大就结束了,不过有句俗话,叫做“三岁看到老”。

2、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作者:任东来/陈伟/白雪峰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评语:很明显,不用知识多丰富,很多中国人凭直觉就知道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不正常”。然而,到底“正常”是个什么样,就不能凭空瞎想了。值得庆幸的是,有些人在大洋彼岸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如果你是一个听到“自由民主”就两眼放光的人,就不能错过这本书,以免被某些“爱国人士”讥讽为“无脑粉丝”。如果你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也可以从中知道“自由民主”并不是美国人的“意识形态工具”,他们确实言行合一,并因此强大。与同类书相比,本书胜在故事性和典型性较强,前人的探索和挫折都一目了然,而且,你一定会叹服于那精美如艺术品般的政治制度。

3、自由选择

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评语:一直以来,经济中的“自由”与“福利”两派互相扯皮,争执得不可开交,在他们之间做选择似乎已经变成了纯粹的“个人喜好”问题。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坚定地扞卫着自由市场理念,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证明,“自由”不仅在审美上优于“福利”,而且在效用上也明显胜出——与此相对的是,“福利”只是虚伪和低效的代名词。那个大胡子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大多数情况下政治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而私有财产就相当于自由最后的堡垒。书中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起码在看完后,你不会再“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了。

4、西方哲学史

作者:伯特兰·罗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评语:追求真理的路上怎能少得了哲学,它是“万学之学”,是解决人类最深刻问题的,只有思考哲学,人才能真正成为“人”。别张口就来什么学校里教的“唯物”、“实践”了,这只是“洗脑”造成的机械重复,而不是你自己的选择。事实上,哲学无所谓好与坏、真与假、对与错,这纯粹是个人的喜好问题。但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全赖于哲学的指导,这进而决定了个体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哲学好比一团乱麻,大哲学家罗素的这本书是理出头绪的不错选择,至少,它全面。你会看到,关于世界本质竟可以有如此多迥然相异的观点,至少在这点上,就不得不佩服自古希腊以来的各位先哲。鉴于作者本身的立场,你可能因此讨厌柏拉图和尼采,也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但“眼界大开”肯定是免不了的。而这只是个开始,认知的大门一旦被开启,世界观不经历几次推倒重来是不会最终建成的。

5、物理世界奇遇记

作者:乔治·伽莫夫/罗素·斯坦纳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评语:爱因斯坦说过,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这么一来“现代科盲”的世界就是可怕的,由于常识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平,导致现实生活原始乏味;又由于没有中世纪的虔诚信仰,导致精神生活颓废萎靡。而如果这种人没事闲的开始探求真理,那就肯定要出事了,最后必然落入神秘主义的“泥沼”。当然,形而上学也没什么不好,但是至少应该“兼听则明”。乔治·伽莫夫的这本经典科普着作,堪称文科生的福音,他用一种别开生面的手法,将物理知识融入主人公汤普金斯先生的一个个“白日梦”中,使得教科书里的理论不再“冷冰冰”。最为功德无量的是,本书能够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世界因此变得愈发奇妙起来。

6、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作者:曹天元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评语:无论用什么语言来称赞这本书都毫不为过,第一次对于世界观的根本撼动将出现在此处。量子物理的魅力是无穷的,其理论之荒谬、预测之精准、应用之成功,让每个科学家都困惑不已,而作为此学科根基的三大原理,更是推倒了经典物理的巍峨大厦。量子物理的研究对象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所以会自然而然地触及“世界本质”等哲学问题,并最终不可避免地攀升到了“形而上学”的高度。而吊诡之处就在于,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一直坚决与各种“超验”、“迷信”、“非理性”做斗争的科学,其最尖端的理论竟然对“世界本质”做出了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解释。另外,作者曹天元的文笔非常有特色,他是用史诗的笔法写科学史,整本书读起来气势蓬勃、激动人心。

7、自私的基因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出版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评语:基因早已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名词,似乎任何具有高中生物水平的人,都能够对其“侃侃而谈”一番,然而鲜有头脑思考过基因与生命的深刻联系。作者理查德·道金斯从进化论的角度,将时光追溯至43亿年前——也就是首个“复制者”诞生的时期——并结合各种生物学模型,指出了一个隐秘而又惊人的“事实”。第二次对于世界观的巨大撼动将发生在这里。基因是隐藏在我们体内的操纵者吗?一切生命体是否只是基因的求生机器?人类的行为准则是确保基因的利益吗?读完此书,一直扑朔迷离的“灵魂”问题,或许在你心中也会有一个答案。

8、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作者:里德利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评语:千万别被书名骗了,乍看之下是关于遗传学的,但是其内容隐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随着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地球上首次有物种解读了自身的建筑蓝图,这不仅令生命的本质渐渐浮出水面,而且再次引爆了关于“自由意志”的古老争论。作者里德利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为基因立传,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向读者揭示科学的重大发现。如果基因能够决定智力、相貌、性别、性格、情绪、寿命、疾病、本能、记忆,那么人类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吗?我们是否只是被基因控制的“牵线木偶”?难道“自由意志”真的是一种幻觉?还好本书极为精彩的最后一章给出了一个折中的解答,使读者的心灵得到了莫大安慰。

9、平行宇宙

作者:加来道雄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评语:只有人类才会思考自己为何存在,这也是千百年来困扰着哲学家们的终极问题。从前我们自以为处于宇宙的中心,是“上帝的选民”,然而现代科学揭示了这一可怕的真相:人类犹如弃儿,在宇宙的角落里孤独求生,天文数字庞大的数量级在无情地嘲讽世人的渺小和卑微。物理学家是最不惮于提起上帝的,宇宙真是上帝的杰作?那么上帝是谁的杰作?这一切都如此神秘而有趣。作者加来道雄是着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书中能看出他也是一个科幻迷,不时抛出的小故事,既契合主题又引人深思。人类想要见到“上帝”,就一定得靠宇宙学,然而公式中的世界却愈发显得光怪陆离。

10、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

作者:卡尔·波普尔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评语:一本真正的巨着,堪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旧的世界观将在此全面崩溃。需要指出的是,无论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多么辉煌,它仍然需要哲学在认识论上给予指导,这就是“科学哲学”存在的理由。卡尔·波普尔梳理前人思想,将所有精华融会贯通,对“伪科学”做出了深刻的批判,进而提出了科学的评判标准。这还不够,他更敏锐地指出,无论是逻辑、经验还是直觉,在认识上都存在致命的缺陷,人类永远不可能掌握客观真理。哲学前进到波普尔这里,发生了惊人的爆炸式飞跃,只见以前的哲学家们被一个个拉出来游街,某个大胡子也不例外,其“历史决定论”在波普尔的反驳面前就相当于杂耍。如果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形而上学将在此被击垮。

后记:至此,旧的世界观已经不复存在,一切价值都将被重估,一股虚无主义的味道扑面而来。这一切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我们寻找上帝,却发现上帝死了。然而,这就是现实。尼采说过,你怎么可能重生呢,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新的信仰亟须建立,而长路漫漫,这也许将耗费一生。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在路上。(励志书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703450.html

    上一篇:呼吁和平诗句

    下一篇:喜欢孤独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