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人性美的名言篇一
《丑陋之下的人性美》
丑陋之下的人性美
——浅谈雨果笔下加西莫
多的艺术形象
美与丑只是一个概括定义,多美是美,多丑是丑,是没有具体的一个标准。美是建立在丑的对比基础之上的,相反丑也是相对美而言的,是对比产生的概念。《巴黎圣母院》整部小说充满了美与丑的鲜明对比,显露出真实的人性。
加西莫多是法国作家雨果在他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是小说人物圆心结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他虽然不是中心人物,但是是一个人物亮点,同爱斯梅哈尔达共同演绎了一段最净化人心灵的故事,加西莫多是一个“美”形成的关键形象,也是除女主人公外作者又一精心安排的人物,他是一个很普通但典型鲜活的角色,进一步把小说推向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果是在今天的电影里,就是一个最佳配角。然而,加西莫多离奇怪异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美与丑的关键艺术所在。
加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里的一个敲钟人,其相貌既丑又怪。一张畸形的大脸,四角形鼻子,嘴巴又像马蹄形,宽大粗厚眉毛还是红色的,一只左眼几乎要眯着了,右眼又被下垂肉瘤遮住着,参差不齐的牙齿还由一颗漏在外面,粗大的嘴巴,下巴像是分叉一样,还是一个驼背,两条腿向外撇,一跛一瘸,耳朵也由于长期的敲钟变聋了。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遗弃,从小就奠定了一个孤苦可怜的人。后来是
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洛德把它捡回圣母院养大的。一直以来克洛德就是加西莫多心目中敬仰的养父,在加西莫多成长的岁月中对养父充满了感恩之情。在克洛德遇到围攻和挑拨时,加西莫多奋勇冲上前去保护和他所不了解的“坏人”格斗。他也不分青红皂白去帮养父去抓爱斯梅哈尔达,反而自己被卫队抓捕。这一系列事件说明加西莫多对养父克洛德的忠诚和屈从,过着惟命是从,逆来顺受的奴仆生活。因为他地位底下,相貌丑陋,不得不远离世间人群,一个人住在没有人间温暖的钟楼。他还在愚人节的一天被推举为“丑人王”,因为他实在是太丑了,世间在再难找到的。像这样的人生就被赋予了生命的特殊内涵。
上帝用七天创造的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不幸的,赋予每个人的也至少还会保持平衡。加西莫多虽然外表极其丑怪,但是有着一颗仁慈、友善、朴实的心。他从小饱受磨难和欺凌,在社会中几乎没有任何用,被社会歧视着驱赶着。就连乞讨的生活也会被淘汰。但很幸运他成长在了圣母院,生活在神的庇护之下,心灵也受到神的洗礼。他只是一个敲钟人,每天向人间传播上帝的福音,而这在他心中是一份神圣的职责,不是敲钟那么简单,他的钟声带着上帝的的祝福,这也是最适合他的职业。像他这样一个在世俗中最容易迷失自己的人。也能得到了自己人生位置和生命活着的意义,他也有一颗向往生活的心,是一个朴实、忠厚、善良的人。他不会去偷抢欺诈,也不会陷害别人。因为他的无知和对养父的屈从他去抢爱斯梅哈尔达,他知道这样是不应该的,也因为这样加西莫多被抓,在被用刑时饥渴的他又得到爱斯梅
哈尔达喂的水,心里充满的感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抱,他心里永远铭记着。当爱斯梅哈尔达被陷害送上刑场时,加西莫多英勇冲入人群将其救出,安置在受到宗教犯规庇护的的圣母院避难,并且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保护,使副主教的霸占企图未能得逞,摘给她喜欢的花,又送来食物,还帮她去寻找她心目中的“太阳”法比。在流浪人得知爱斯梅哈尔达的避难权被取消,前来围攻圣母院就他时,阴险的副主教趁乱将她劫出,并威逼她屈从自己,遭到拒绝后便把爱斯梅哈尔达交给追捕官兵送上绞架,副主教得意的站在圣母院楼上观看行刑时,让加西莫多看穿她是被自己一直崇敬的副主教所害时,便愤怒地把他扔下楼顶摔死,最后加西莫多在悲伤中潜入公墓自尽于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旁边。这虽然是一个悲剧,但是再现了人心险恶的的坏人和心地善良的好人真实的一面,加西莫多似乎所有的丑陋外表都体现在他身上,这是很不幸的一面,而在这丑陋表面之下,他显露出来的是人性高尚的美,相对副主教、卫队队长法比是一个生命亮点,是一个虽然淳朴但流露出生命价值的真正的人性。
雨果笔下花了不少功夫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人民,加西莫多是一个最具典型的人物形象。他虽然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尽受社会的遗弃和排挤,在他不幸丑陋的外表下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拥有远远胜过那个似乎文明统治、所谓讲教养的的宫廷与教会的美德。他善良勇敢、互助友爱和舍一为人的人性美德是不幸生命里的最灿烂光芒,读懂雨果这一最具浪漫特色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心灵震撼,洗礼净化人性,丑陋之下坚强的美德值得我们深思。
人性美的名言篇二
《闪光的人性美》
闪光的人性美
作者:李华珍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10期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状态。从作者的经历、湘西美丽的环境、作品对社会的反思三个方面浅析这篇小说所展现的人性美。 关键词:人性美;地域文化;现实与超现实;反思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曾用笔名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他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直切的欲望!”并称自己创造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这种表现“人性”之常的创作宗旨,决定了他的创作疏政治而亲“人性”,即主要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
通过对沈从文先生的人生经历及他所创作的作品的整体把握,本文以小说《边城》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小说创作中表现的人性文化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特殊人生经历与特定的自然地域文化造就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特殊的创作风格。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在军队生活的那段时间,正是近代中国史上所说最混乱、腐败的军阀时代,当时所见让他看尽人世间的辛酸,人世的黑暗让他产生厌恶的心理,这些对他以后的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他追寻着陶渊明的足迹,去寻找那片充满欢笑与和谐的桃源世界。湘西,作为他所生活的故土,便在他心中构造着那片充满人世间真情的“世外桃源”,三十年代起,他心中的“湘西世界”便通过他的笔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他的代表作《边城》里得到充分的展现。
沈从文的小说里深入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叙述显得平淡自然,但是平淡而不造作,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在边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善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都投注在这片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乡村世界里。在作品中,老船工的古朴厚道,天宝的豁达大度,傩送对感情的执著,顺顺的豪爽慷慨,杨马兵的热诚质朴等,这些都体现在边城的人们身上,在他们身上都体现着一种人格的魅力,展现着理想人生形式的人性美,作者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刻画,将自己的感情融注在故事情节里,表现出作者对美丽的、充满人性美的桃源般的湘西世界的向往,在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争夺,对于作者来说,正是他所追寻的“世外桃源”。
二、现实与超现实——美丽的湘西桃源世界
《边城》把自然和谐的人生形式推向了极致,边地的美丽景色、淳朴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人物的美好心灵融为一体,表现了边地人们的人性之美。作者在《边城》中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作者将湘西极力渲染成世外桃源,其实也就是沈从文的文化价值寄托。
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用这种新的文化信仰为人们描绘着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自然、自主、自为的生命形态和美好人生,赋予翠翠等湘西人们以象征意义,她们是这种自然人性文化的象征和最完美的模特。翠翠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化和现代都市文明的浸染,完全是大自然孕育和教化的女儿,翠翠就是湘西健全人性和自主、自为、自然生命形态的活的标本,是一种原始本真的人性生命形式,是沈从文所要创立和张扬的自然人性文化至善至美的模特,作者就是要借她们——这些自然人性的模特,来反对人为的、社会的、道德的文化,表现出其对现实生活的愤慨,表现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能客观地反映生活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就是真实性。但是在当时,沈从文笔下的那个充满人性和谐的湘西世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作者借用现实的湘西,加以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塑造出这样一个美丽的和谐世界,表现了一个城市人对家乡或一种远去了的生活的怀念。《边城》寄托了沈从文对故园的本真怀念,然而不能说《边城》中的故乡就一定是本真之所寄,也不能说只有边城这世外桃源才叫真实,否则我们不能理解沈从文先生年轻时,为什么出走家乡,也不能解释他为什么晚年也终于没有离开城市而回到边城。
作者正是将现实中的湘西边地进行艺术的加工再塑造,从而展现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充满田园牧歌式的湘西桃园世界,让人无限地神往。
三、对社会的强烈反思,《边城》中体现人性的美
“反思性在哲学上指的是我思主体对思考本身的思考,在社会理论中,反思性指的是涉及理论自身,即所有知识都可以从社会方面加以解释。”《边城》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世界,正是作者自身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从而体现出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在《边城》里描写乡村中人们的生活,反映了湘西下层人们的生活,作者正是通过老船夫对子女的挚爱亲情,去和当时社会的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形成对照,去呼唤那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去追求那“无侮无忧”的远古社会,去保存那“遵从古礼”的美德。
在边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善良,老船工的古朴厚道,天宝的豁达大度,傩送对感情的执著,顺顺的豪爽慷慨,杨马兵的热诚质朴等。在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湘西人们的纯朴、真诚和豁达,正是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在当时,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时候,边地的美好生活图景只是作者的一种幻想,表现出作者自身的情感,从而反映边城人们的悲哀,鞭策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在小说《边城》里出于对过去人生形式追忆的茫然和对现实人生形式探索的失落,沈从文在想象中用理想之光烛照湘西人生历史图景,再造了完美的人生形式,以《边城》和《长河》唱出了理想的生命之歌。
从沈从文对鲁迅和其他小说家的评论,可清楚地看出,他努力建立一个小说的新传统,这个传统由鲁迅开始,他们都是摆脱许多二三十年代写作教条观念的拘束,贴近地去描写被物质文明毁灭的乡村小镇。这种作品的语言文字表现的风格特点是充满抒情的语言冷静、感伤、忧郁还混合着颓废、冷嘲、幻想美。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陈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潜心于表现的“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抨击了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了古朴美好的人性,体现出他的“希腊小庙”中所供奉的“人性”之美。
参考文献:
[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北京三联书店,1985-12.
[2]吴立昌.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2.
[3]沈从文.沈从文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11-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辉高级中学)
编辑 鲁翠红
人性美的名言篇三
《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
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
黑向荣
[摘要] 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投射到男女爱情、人物性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与习俗,乃至自然环境等各个层面,从而构筑出一个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而今已经变成一个“诗意”的象征符号,它映射出了人类灵魂深处的那些最为自然温馨的情感。就艺术手段对写作意图的准确表达,艺术要素与艺术要素间的协调有序以及作品蕴含渗透的主观情感对读者心理需求的准确定向来说,《边城》实在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 人性美
生命是人的最原始的起点。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摒弃的原始古朴的人性,祛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健康优美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沈从文以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湘西风士人情中蕴蓄的生命意味的把握,追求生命的自由本性、质朴自然的人性美,《边城》也从他的“乡土小说”系列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挖掘人性的文学。[1]《边城》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诗意的笔调,将散文的简洁和诗歌的抒情因素融入小说中,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通过几个生动有趣的画面,鲜明生动的主人公形象——翠翠,构筑了一幅宁静、祥和、和谐的生活图画,唱响了一曲细致悠远的边城生活的牧歌,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2]下面,笔者就几个方面来谈谈《边城》所描绘的人性爱和人性美,以及沈从文对故乡的风土人情的眷念和挚爱。
《边城》的情节很平凡。《边城》以撑船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互照应的田园牧歌情调,主要通过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父子手足之间的爱等世态人情的细致镂刻,生动地展现出边城人的健康、优美和质朴的人性爱和人性美的。
在湘西风景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是个乖巧伶俐、天真而不娇嫩的山村少女,是辰河边一朵挂露的蓓蕾,是青山下一只洁白的羔羊,是爷爷脚前脚后的一只惹人怜爱的猫咪,健康美丽、纤尘不染、心机全无、乖巧聪明、羞怯温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忠于恋人,整日与青山绿水做伴,全身闪烁着动人的人性美的光亮。祖孙俩相依为命,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那勤快、热情、勇敢大方的性格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孤苦无依的翠翠独自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在他们心里,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但当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忍痛割爱,成人之美,这更体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诚,又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互助互爱的德性,以一种优美而自然的“人性形势”演绎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
《边城》结构奇特。秀丽的山水与惊人的贫困相伴,勇敢淳朴的民性与野蛮愚昧并存,歌与哭,善与丑相难分,形成了一个奇异世界。初读,仿佛自己坐在江上,茶峒的民风和生活细节如两岸风光,行云流水而过。就说第一章,有对景的描写:从白河两岸风光,到小饭店门口的客人和老板调笑;有对情的跳写:水灾时男子救人的敏捷可观,妓寨的来历与风情;有忽而定格的特写“永远那么静寂”“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的小城生涯„„不同的空间、时间,不同的情绪、心理,其着眼的视角也都不一样,这样的文字在段落中穿插跳跃,深深浅浅。被很多人称道的翠翠和周围环境的和谐融洽、亲密无间、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正是表现了她的人性美。沈从文对现实的敏感,对世界的爱恋,对人生的洞见都在这个崭新的结构中得到包容,得到释放,获得最大限度的表达自由。
《边城》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方式,绘制了一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作者以特异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美的“神庙”的地基。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3]整个茶峒地区的社会环境如平静清澈的一池秋水,无波无澜、无沟无陵、无杂质无异味。人与人、人与自然间和谐统
一、亲密无间,处于一体化状态。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因此,他的作品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4]
《边城》全文给人以醇厚、安详、自然、闲适的家园感觉,与当时动荡的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奸诈,没有欺压,没有鄙俗,没有地位、权势的区别,没有都市小市民的铜臭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天真温柔的翠翠,勤劳朴实的祖父,能干体贴的傩送,个个美好善良。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酋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故事的发展是两岸间夹的一水,与岸天然契合,波流却自成曲折,人物的一悲一喜就是水中潜流,无端而来,无奈而去,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邻里之爱,弥漫在作品中,缓缓地、悄悄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展示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等情感来塑造和表现人性之美的,多角度诠释沈从文先生所追求的“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一、通过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表现人性美
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是一个身上不沾一点灰尘,犹如一线山泉,透明、纯净。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就如湛蓝的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竹是天真、美丽、善良、羞怯、忠贞的翠翠的自然象征。而她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爱美,则更是真切感人。船总的两个儿子同父亲一样有着边城人的淳朴和善良。后来, 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 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 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年轻、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 还是应该忧愁。船总的两个儿子都爱上了小翠翠,即使他们在面对爱情的竞争时,他们也没有失去这种本性,一个走车路,一个走马路。当大老走车路不通时,二老主动提出两个人一同走马路,同在夜间到悬崖上为翠翠唱情歌。大老在比赛失败后负气出走,却意外身亡,二老没有独自享受自己的生活,而是远走他乡,成为一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人。翠翠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 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 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 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 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人性美体现在翠翠身上的品性美、童贞美和爱情美,同时体现在天保兄弟身上。作者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
正如沈从文自己说的关于创作《边城》的主旨:“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5]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讴歌了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
二、通过老船夫与女儿、孙女之间相互关爱表现人性美
《边城》展现人性美的第二个方面:老船夫对女儿、外孙女的挚爱。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主角,是“善”的化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象征,集善良、勤劳、朴实、憨厚、不贪利、重情义于一身。[6]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孙女,他更是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子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死于暴病,女儿为之殉情,他又毫不犹豫地担负起抚养孙女的责任。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管理着渡船。爷爷渡人时,翠翠用竹做出的竖笛吹奏曲子,爷爷快乐地唱。或爷爷渡人,翠翠在家中做饭;或爷爷给翠翠讲故事,讲本城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号,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翠翠的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最后,这种歌唱出了翠翠。„„一幅乐融融的天伦
之乐图,有谁见了,会认为翠翠是个无父无母的孤雏呢,或许还会艳羡翠翠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妒嫉她有一个疼她、爱她、视她如掌上明珠的爷爷吧!
如今他虽然清贫,但也很快活。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美丽、可爱的孙女翠翠,为了能给翠翠找一个可以依托的人,他不辞辛劳。他见天保对翠翠有意,便指出“马路”或“车路”求爱的途径,让天保正式向他提亲,但是翠翠没答应,好心办了坏事,他不气馁,在明白了翠翠心有傩送时,又为孙女与傩送的感情劳碌奔波,受到船总的冷遇,他怕翠翠的自尊受到伤害,不讲实情,忍气吞声,以至于郁闷忧愁,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辞世。从中表现了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性美的宽广胸襟,他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那种原始而又古老淳朴的美好人性。
小说正是通过老船夫这个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现亲子之爱的人性美,通过老船夫与子女间的挚爱亲情,去和当时社会的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形成对照,表明了作者那种向往“无悔无忧”的自然生活,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美好愿望。
三、通过老船夫对工作的敬业、对过渡人的慷慨表现人性美
老船夫对工作的敬业让我们当代人自愧不如,且人性之美熠熠闪光。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从年轻时就守在河边,一直充当摆渡人的角色,活了七十年,摆渡五十年,风里来雨里去,坚守岗位,“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人”。他把摆渡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质朴憨厚、侠义心肠,不仅拒收过客的钱财,而且还善待乡亲。老船夫本质上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个善良的中国乡下人。不论是早还是晚,不论自己的身体累还是不累,不论心里的情绪好还是不好,„„只要有一个人喊一嗓子要过渡,他便毫无怨言地飞快起身。
老船夫更在拉人过渡这一职业中表现出特有的人情味。有人过渡时,船将拢岸,老船夫“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老船夫的工作为公家所有,所以过渡人不必再另外出钱了。但也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也还是有人为求个心安理得,不管如何都要给钱。老船夫没办法只好收下,但随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个理。他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人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而老船夫“搭了一大把烟草在那人的担子上,那人也不做计较,爽朗的笑着走了”。他朴实本分得把自己本来就不多的酒送给别人喝,连酒壶也不会去问要回来。似乎,他们都没有经过“文明”社会的玷染,因为自然本能和自然情感都是如此真挚的流露。但以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世界似乎不复存在了,而作者却
以他独特的审美观点再加上幻想主义的手法,构造了一个“世外桃源”般自然的风光,纯净的风俗,不夹杂泥沙的温暖的人情,一种真挚的、纯洁的、令人向往的、既显示又有高于显示的社会关系呈现在我们面前。[7]
作品正是通过老船夫对自己工作的敬业和对过渡人的关心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的。
四、通过邻里之间的互爱互助表现人性美
《边城》中,最能体现人民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爱和人情美的,应该是沈从文对邻里之睦的生动、细致的描绘,也集中体现了他对质朴、自然的人性美的热烈追求。船总顺顺是人性爱与人情美的总代表,他大方洒脱,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只要向他求助,莫不尽力帮助。为人既明事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祖父一到河街上,且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的一点敬意。”乡邻之间相处得是多么真诚、融洽。而更让人感动的是,老船夫死了,全茶峒城里外都知道了消息,河街船总顺顺尽释前嫌,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碧溪山撑去。中午,船总顺顺派人扛了一口袋米,一坛酒,一大腿肥肉,并跟翠翠说:“你不用发愁,一切有我!”真好像他就是翠翠的至亲。城中杨马兵也来了,看看摸摸老友的尸体,又忙着做些应做的事情。其他的人也都来帮忙,安葬了老船夫。杨马兵留在碧溪山毅然承担起抚育孤雏的责任。日子一天天溜走,但翠翠在乡邻的热情帮助下,并未感到孤独无助。真个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茶峒地方乡邻之间这种和睦互助的关系,有谁会相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呢?没有明争暗斗,有的只是互帮互助,和睦共处,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温馨的爱的世界吗?与世外桃源仙境何异?
这里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古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边城人的性情、行为本身就表现了茶峒子民之间的互敬互爱,相互理解与尊重。像老船夫拒收过渡人塞来的钱;到集市买肉时卖肉的老板给他多称一些;还有船总顺顺也总是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老船夫过世时,面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顺顺尽释前嫌,忙前忙后„„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质朴的边城人民之间浓浓的一份真情。良好的民风世代相传,造就了边城的山水情。
作者正是通过“邻里之爱”来展示这块净土上的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从而体现作者拒绝“现代”,厌恶“文明”,以此来寄托他重塑民族品德的希望。
五、通过两兄弟间的手足情深表现人性美
《边城》中,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天保,已十八岁,性情如他们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小儿子傩送,十六岁,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
人性美的名言篇四
《沈从文与人性美的构建》
沈从文与人性美的构建
沈从文曾这样表述自己的文学主张:“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重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它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作品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反思。本组以人性美作为出发点来探讨沈从文的小说。
一、沈从文为什么关注人性美
第一,沈从文生于风光如画的湘西凤凰。他自小谙熟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那块土地,谙熟这一带人民的爱恶哀乐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乡俗民风,因此形成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
第二,沈从文生长在闭塞的湘西,虽然他也受到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但更多是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哺乳。因此,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歌颂的态度。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都是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以及非常美丽和善良的人物。
第三,沈从文早年热爱美术。在美术绘画上颇有造诣,后来虽然弃画从文,但养成了画家审美的习惯方式,对社会的观察也是以一个画家的目光看的。所以他的作品中多是清新婉丽的形象,看不出丑恶和残忍。
二、沈从文怎么样抒写人性美
(一)人物塑造
在湘西的山明水秀中,受着自然的养育,远离尘嚣,生活着的小女儿烂漫如花、清纯如水、他们的心灵没有沾染半点世俗的纤尘,那么诚实无邪、聪明伶俐,是人类天性的真正代表;老爷爷世故如松、刚强如石,人生沧桑、生活磨难并不曾损蚀他们的淳朴,那么忠厚善良、慈爱可亲,是我们古老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这些少女和老人的形象成了作家人性美思想的象征。
1、清纯美丽的少女形象
沈从文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少女形象,《边城》中乖巧可人、执着多情的翠翠,《萧萧》中纯朴自然、不谙世事的童养媳萧萧,《三三》中善良天真、任性调皮的三三,《长河》中俏丽可爱、勤劳谦虚的夭夭......这些少女形象都无一不展现了优美、健康、朴素动人的人性美。他们没有受过近代文明的玷污、侵染,他们保留了人类天性中最善良美好的一部分,这正是沈从文精神世界的外化形态。
2、忠厚善良的老人形象
沈从文笔下的老人形象多是人生阅历丰富、饱经沧桑的形象。他们成熟理性却不失善良宽容;他们充满人生智慧,总能给迷茫中的青年启示与指导;他们面对人生的无常,多了一份稳重与镇定。《边城》中的爷爷、《长河》中的老水手都是这类形象的代表。沈从文在他们身上挖掘到了人性丰富的内涵和底蕴,是他人性美的另一重要表现。
(二)情节设置
1、爱情
爱情是沈从文抒写人性美的载体。《边城》中翠翠与傩送这对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没有山盟海誓言壮语,有的只是乡村自然的朴素纯情。作者着重表现了湘西人天生的恋爱观:爱情必须以爱为前提。湘西人的爱情不受权势、金钱等物欲污染,具有一种自然的爱与美的情感。爱情在作者笔下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抒写和展示,闪现出一种人性自然美的光辉。
2、亲情
《边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老船夫对女儿、对外孙女的挚爱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他对自己女儿和外孙女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沈从文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是其一贯追求的审美理想,他把表现人性看成是美之极致,视作文学表现的终极理想。
人性美的名言篇五
《人性美的悲哀_解读汪曾祺的_陈小手_》
中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人性美的悲哀
——解读汪曾祺的《陈小手》
○王永平
摘 要:汪曾祺的小说《陈小手》篇幅虽极其短小,但文中所渗透的主旨意蕴却是意味深长的,评论者大多集中在对旧军阀的残忍与封建恶习的罪恶的批判上,这显然有失偏颇。本文依据汪曾祺小说的创作风格,紧扣文本,从人性的角度,对《陈小手》进行新的解读,认为该小说反映的根本在于人性美的悲哀。关键词:汪曾祺 《陈小手》 人性美 悲哀
汪曾祺的小说具有散文和诗性的美,其主题风格更是彰显了一种淳朴的人性美,冲淡平和之气溢于字里行间。如20世纪80年代极受赞誉的《受戒》,写的是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少女小英子如梦似幻般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无视佛规戒律的僧俗之间奇妙和谐的人性美;《大淖记事》描述了秀丽可人的巧云与年轻风流的锡匠十一子纯真赤诚的情爱世界,虽曲折哀淡却摇人心旌,展示了充满民俗风情的大淖沿岸特有的健康的人性美。在汪曾祺所创作的诸多小说中,《陈小手》历来较少受到世人的评论。笔者认为,小说《陈小手》虽然情节简单,文字短小,但文本所渗透的主旨意蕴却是意味深长的:“活人多矣”的男性产科医生陈小手为何惨遭团长毒手?陈小手为何难以在当时那个社会生存下去?作者仅仅是想揭示军阀的残忍愚昧与黑暗社会的罪恶吗?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根据汪曾祺特有的创作风格,认为作者在本文中反映的根本在于人性美的悲哀。下面试着从三方面来阐释此论点。
一、人性的愚昧与丑陋对世人的浸淫
汪曾祺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1]
(P238)
的枪下。
小说开场,作者就叙述了当地特有的民情风俗:“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小孩,都是请老娘。”这让我们对新生命的诞生仿佛有种种深深的忧虑,因为:首先,老娘毕竟不是医生,不懂医道,当然不如产科医生顺当;老娘接生虽然有土办法,似乎也享有盛誉,但若遇到产妇胎位不正或其他特殊情况时,也是束手无策。接生乃人命关天之大事,岂能儿戏!然而令人感到荒唐可笑的是,男人学产科,“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所以陈小手在这一带的出现,自然会被视为异类。
新生命的诞生最能触动人的心弦。作者善于把握住这一点,于是借“接生”这个广为人知的话题,向读者揭示了一个荒谬而可悲的世界:在“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大防”等封建观念的桎梏下,人们早已失去了对事物最简单最基本的判别能力,习惯于逆来顺受。我们知道,只要能够使孩子顺顺当当地生下来,能够使新生命鲜活地来到这个世间,能够尽量减少产妇的痛苦,至于接生者是男是女,倒是无关紧要。但文本中的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愚昧与丑陋大行其道:“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看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善于接生的陈小手在世人的心目中倒显得无关紧要。小说末尾团长所言更是发人深思,“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由此可想而知,人性的愚昧与丑陋是何等荒唐地浸淫着世人的心!
。他所创造的独特的艺术世界表现了一个人道主义者的
悲悯情怀,对人性的极大关注。在《陈小手》中,作者写的是旧军阀统治时代苏北高邮里下河水网的故乡之事。虽然缺少《受戒》中那种清新的田园风情,缺少小和尚与农家少女那种醉人的初恋与浓郁的乡情,却多了一份生命的沉重感,多了一份对旧社会中人性的愚昧与丑陋的温婉的批判。
小说中陈小手处在一个军阀当道、愚昧守旧思想十分浓
82
厚的动荡年代,来到一个非常偏僻落后的小城行医,凭着一双巧手与一匹快马,成为当地一位出名的男性产科医生,但他的行医受到了人们的非议,最终惨死在一个“联军”团长
XIANDAI YUWEN
2009.11
中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因此,作家正是以普通的日常生活为基点,把真挚的目光投向生活的阴暗角落,开掘人性的虚伪、丑陋与鄙俗,使作品流溢出冷峻的色彩。面对一个个被扭曲的心灵,作家以清醒的头脑关注人性,把笔触伸向人性的深处,想从中折射出人类的生存现状,引起我们对生活的审视和反思。
二、人性美只能昙花一现
传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传统中有美好的内容,但也有陈腐的东西。汪曾祺的不少作品极力发掘深藏在我们民族传统中优美的心灵和性灵,并以近乎虔诚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这种传统美德。他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2]
(P228)
根性是人性美的刽子手,当美的人性违背或触犯民族劣根性的天条时,民族劣根性会毫不容情地举起屠刀进行杀戮。文中特立独行的陈小手自然逃不过这个厄运,其人性美的光辉只能是昙花一现了。
三、终将柔情付流水,人性美的悲哀笼罩心头
汪曾祺说:“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我有一个朴素的古典的想法: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3](P702)在小说《陈小手》中,陈小手凭借一双妙手,怀着一颗济世的“柔情”,不知救助了多少“呻吟惨叫的产妇”,使她们“母子平安”。可以说,陈小手有着正面的积极的品性,博爱、慈善,实在是人性美的化身。尽管如此,陈小手的种种善举义举却有悖于当时的“风尚”,当时的“风尚”亦即对封建礼教与恶习的愚忠与顺从。读者几乎不能从文中看到世人对陈小手的赞誉,看到更多的却是世人对他的蔑视、嘲讽乃至致命的打击。令人可悲可叹的是,陈小手纵有千种“柔情”,也奈何不了“联军”团长的阴险、无情与绝情!为这个团长的胖女人接生成功而“累得筋疲力尽”的陈小手,万万没有料到,这个团长居然会恩将仇报,卸磨杀驴,将他枪杀。枪杀陈小手之后,团长还愤愤不平,认为“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至此,极具个性力量的陈小手遭到了扼杀,人性美遭到了残酷的毁灭。
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陈小手的悲剧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因此它代表了一种社会的悲剧。美好的人性是不可能在人性泯灭的旧社会长久存在下去,更矫治不了当时邪恶的人性。陈小手的悲剧在当今社会似乎更有其现实意义,因为民族的劣根性还或多或少地残存于社会的诸多角落,类似于陈小手的悲剧不可能遗灭殆尽,“不问苍生问鬼神”、以怨报德等等非人性化的现象常有发生。在艺术上,汪曾祺曾把儒家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审美标准,“反对在艺术中的剑拔弩张,张皇使大,激烈的内容要出之以平和,在平淡中看出最深的喜悦和悲哀。”[4](P155)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本文中对人性美的思考折射出一种深沉的悲哀基调。当然,这种悲哀是寄寓于平淡的文字叙述中,让读者去思考,去比照,去警醒,去拍案叫绝!
这既是令作者向往和憧憬的美,也使得他的作品流溢出
动人的美感。
在当时如此污浊的氛围中,陈小手的出现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呈现出人性美的光环。
其一,陈小手有一颗济危救困的心,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了当地唯一一名男性产科医生。即使遭到同行医生的歧视与排斥,也丝毫不影响他的特立独行。
其二,陈小手既有高明的医术,又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更有高尚的医德。说他医术高明,是因为他能充分利用自己那双比一般女人的手更小更柔软细嫩的手,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且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因而“活人多矣”;说他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是因为他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与生命意识,认为“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为此,他喂养了一匹脚步又快又细又匀的白马,以备急用),更不在乎同行的医生的鄙视,而是尽其所能作好接生事宜;说他更有高尚的医德,是因为他从不在乎人家酬金的多少,也从来不趁人之危,事先漫天要价,当确保母子平安之后,才接过男主人的红包,“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事后也从不邀功请赏,也绝不多叨扰。
其三,陈小手无高低贵贱等级观念,对于请者能同等视之。不管对方是大户人家,还是中小户人家,有请必“飞奔而去”。陈小手是真正站在最人性的角度,心中担忧的是“呻吟惨叫的产妇”、母子是否平安。至于对方是为富不仁者,是旧军阀恶魔,还是贫困弱小者,他是一概不论。
概而言之,作者似乎在陈小手身上倾注了博大的儒家“仁爱”思想,借写陈小手这双巧手,思考怎样去关爱民众,怎样去同情并救助弱小。
尽管陈小手集“能”与“仁”于一身,身上充满了人性美的光辉,却终究因民族劣根性的根深蒂固,其人性美失去了长足的发展空间,必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笔者认为,所谓一个民族的劣根性就是指:一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都有共同的、严重的缺点;这种缺点可能是由于人种关系天生的,也可能是这个民族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当然,民族劣根性是
注释:
[1][2]汪曾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中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
个宽泛的概念,在本文中体现为奴顺、保守与愚昧。民族劣﹙王永平 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530001﹚
83
odern chineseXIANDAI YUWEN
2009.11
人性美的名言篇六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人性美》
人性美的名言篇七
《浅谈黑骏马的人性美(再修改版)》
浅谈《黑骏马》的人性美
洱源县玉湖初级中学 张元祥
[内容提要]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洁白的羊群„„那是我们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每当听到腾格尔悠长的歌声,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片美丽的草原,还有多年前读过的《黑骏马》,白音宝力格、索米娅、奶奶、其其格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那美丽的草原汇成一支草原之歌。白音宝力格对生活的感悟;索米娅的美丽、坚韧、博大善良;其其格在逆境中的顽强;老奶奶的慈爱,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黑骏马》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关键词]
感悟 母爱 苦难 坚韧 博大 善良
[正文]
著名作家张承志的小说《黑骏马》通过对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爱情悲剧的描写,再现了草原民族的社会生活,歌颂了他们朴实、善良、勤劳的美德。在一遍遍阅读小说的过程中,白音宝力格、索米娅和老奶奶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使我发现蕴涵在他们身上那些让人折服的精神。在一遍遍解读他们命运的同时,我读到了人性中的善良、朴实、宽容、博大;读到了坚韧和进取。透过他们,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
一、 从苦难中感悟人生,勇敢追求美好明天的白音宝力格 《黑骏马》通过“我”骑着黑骏马重回草原寻访曾经热恋的、远嫁的“妹妹”为主线,采用古老歌谣与现实相叠合的结构形式,表现了一种成熟的思想和精湛的创作技巧,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就是骑着马
走过的一首古老歌谣。
出生于干部家庭的白音宝力格,从六岁起便被父亲寄养到蒙古族老奶奶膝下,从此就成了一个帐篷里的孩子,与同岁的索米娅一块干活,也一块在小学里念过三年蒙文和算术。草原拥抱着他,融化着他,使他慢慢成熟。
十三岁这年,也是蒙古儿童第一次得到众人礼遇的年头,他得到一匹马——一匹黑色的骏马(钢嘎∙哈拉)。当钢嘎∙哈拉成为三岁马时,白音宝力格也过了十五岁,是男子汉啦。当一个颀长、健壮、曲线分明,在阳光下向他射着异彩的姑娘——索米娅向他跑来时,异样的兴奋和萌动,突然间从心田里破土而出的时候,根本没有理解,甚至不知道这就是青春的来临,只记得心中涌起的,那神圣的激动,索米娅的美丽敲击了白音宝力格的心扉,并在一瞬间完成了一次惊人的启蒙——男子汉原来完全不仅仅是拥有一匹骏马。
十七岁那年秋天里的一天,当祖孙三人把一秋天拾来晒干的白蘑菇运到供销社去卖。等返回伯勒根河湾的时候,天色已晚,他们架起篝火,奶奶唱起这样的歌:“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亲人”奶奶不愿索米娅跨过这条河,给了那遥远的地方,奶奶希望他们俩就在自己的家里成亲!这样,一个宝贝也不会丢掉。奶奶好心的饶舌,反而使他们真的疏远了,但爱情的种子已经在彼此的心中萌芽,一种象明媚春光一样的幸福未来已经迫不及待地要闯进他们的破毡包里来了。
白音宝力格十七岁那年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参加旗里开办
的牧技训练班。这就让白音宝力格有了一个抉择:等半年以后回来,十八岁的他将带着魁梧的身量和铁块一样的肌肉,还有一身的本领回到草原,以坚毅的神情和成熟的大人气,向索米娅建议他们的生活。他们将有一个使整个草原羡慕不已的家,在幸福中照顾好奶奶、让她享受一个充满安慰的晚年。在白音宝力格看来,他追求的是纯洁而又美丽的爱情,在他的意识中,人生是美好的、纯洁的、文明的。这一点,我认为在索米娅送白音宝力格到旗里的途中表现得最具体。在车上,白音宝力格第一次明白的向索米娅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他们紧紧地拥抱着,用青春的火热和暖人心怀的美好憧憬,驱走了拂晓前秋夜的寒冷。这种爱情,汹涌而来,把不安宁的,富有活力的情绪注入到那已经黑暗而沉寂了太久的草原。小说这时出现了大段关于日出的描写,话语已不能形容,这是他一生中见到的最美好、最壮丽的一次黎明,见过的如朝霞一样美丽的姑娘。他们在心里由衷的感激着太阳和大地,感激着草原母亲,感激着她们醉人的开始。此时,在白音宝力格的世界中,他觉得那天的太阳也曾显示过最纯洁、最优美的人间感情,而这份最纯、最美的感情却如同那片美丽的朝霞,燃烧过,但随即便被黑夜吞噬,当他再回到草原时,萦米娅已经被草原上的黄毛希拉奸污并怀有身孕。
怎样面对爱人被侮辱?由于对人生不同的认识,对美不同的评判标准,不同的世界观以及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每个人的做法都不尽相同,白音宝力格也同样如此。他追求的是纯洁而高尚的爱情,美好而文明的人生。所以对于黄毛希拉的行为,他不仅是无法容忍的,而且
是深恶痛绝的,他认为这是丑恶的,这就是站在前进了的现实中对古老草原“自然法律”的历史评判。他追求的生活是一种美的生活,绝不允许沾染上那些愚昧的落后的而又丑恶的东西。面对索米娅的忍让和奶奶无所谓的态度,白音宝力格作为新的精神的一面展现出来,从根子上讲他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牧人,他发现了自己与这里的差异,他不能容忍奶奶习惯了的草原的习性和它的自然法律,尽管他爱草原爱得那样一往情深,但有一种渴望在召唤他,驱使他去追求更纯洁、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更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于是历史与现实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最终以白音宝力格的愤怒出走达到高峰。因为他要循着一条纯洁的理想之路走向明天。九年后,白音宝力格重回草原寻找昔日的青春与爱情,此时,历史已无情的跨越和改变了一切:年青时朝霞般活泼美丽而纯洁的恋人已经定格在回忆中,而相逢后的索米娅并不像白音宝力格所想象的那样情感迸发,一切都是平淡的、默默的。这一切不能不为主人公的激情染上了无法挽回的懊丧和伤感色彩。然而作者并没有把主人公停留在这一格调上。白音宝力格认为,即使失去了美好的一切,即使自己只能在忐忑不安中拔涉草原,去找寻往昔的姑娘,而且明知她已不再属于自己,即使知道自己无非是在倔犟地决心找到她,而找到她也只能重温那可怕的痛苦,但仍然认为,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因为自己毕竟那样地生活过,因为生活毕竟给过自己一个那样难忘的开始,觉得能做个内心丰富的人、明晓爱憎因由的人,毕竟是人生之幸。现在的白音宝力格,慢慢懂得人生的真谛,从个人命运中去感悟民族的过去和现在,把个人命运放在源远流长的
人民生活长河里加以观照。当索米娅转为正式职工,孩子们就要喊她“老师”时,白音宝力格在她的脸上看到一种复活了的美丽神彩,那是羞怯和紧张都遮掩不住的,一种难得出现的神彩。白音宝力格感受到索米娅走完了草原上所有姑娘走完的那条蜿蜒在草丛里的小路,经历了她们都经历过的快乐、艰难、忍受和侮辱。往日的索米娅已一去不返,草原上又成熟了一个新的女人,而白音宝力格也将怀着一颗更丰富、更湿润的心去迎接明天,就象那首古老歌谣中那个骑着黑骏马的牧人一样。
二、 一个可敬的、伟大的女性——草原的女儿索米娅
索米娅是白音宝力格的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她象一片燃烧着的朝霞,照耀了白音宝力格的生活,给草原带来了生机和美丽,但她随即便被黑夜吞噬。
年少的索米娅,有白音宝力格为伴,有慈祥的奶奶,生活安定而又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和两小无猜的白音宝力格彼此萌发了爱的种子。此时的索米娅沐浴着爱的阳光,她是草原上最美丽,最快乐的女孩。同样,小说中那大段日出的描写,是他们美好、纯洁的爱情的象征,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那个朝霞中的姑娘就是美的化身。索米娅有着美好的爱情,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幻想,然而,命运的不幸,使她的希望象肥皂泡似的破灭了。草原上那些丑恶的东西就象黑夜追逐着太阳一样,它们玷污着,甚至是扼杀着过于脆弱的美好的东西。所以,索米娅也不能逃脱黄毛希拉的侮辱,而更残酷的是,索米娅怀孕了。女性的本能让她不忍放弃腹中的孩子,并且拼命地护
人性美的名言篇八
《论范从文《边城》中的人性美》
论范从文《边城》中的人性美
平南县官成镇官南小学:胡泳
内容摘要: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 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是他一往情深创作的“ 湘西小说”。这个小说世界的基石是: 人性。而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建造着自己的人性的“希腊神庙”,构筑了一个理想化了的“湘西世界”:人们宁静自足的生活,有着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信仰简单而执著的地方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描写出了作者心之向往的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在《边城》中,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人与自然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关键词:
沈从文;《边城》;老船夫;翠翠;人性;人性美;爱;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湖南省凤凰县人。他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苗、侗 、土家族汇居的地方。沈从文热爱他的湘西故土,对蛮荒质朴的湘西,有一种难舍的眷眷深情,许多作品都是以湘西社会为背景展开的,除了对湘西社会风俗人情的描绘外,他也关注个体的生命,民族的命运,并从人性这个独特的角度来诠释生命。在表现人性美方面,沈从文竭力推崇的是人性应该善良,人应该
充满爱心,人性美应体现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上。他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只想造希腊神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他说过:“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 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读过他的湘西小说后, 我们发现: 在创作中, 他一直在寻找着对生命力的发露, 对人性, 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评判, 对大自然的崇尚、契合与交流。正是在对这三者的描绘中, 表现了他理想中的“ 人生形式”, 表达了他张扬人性之美和重建民族精神与美德的愿望。在表现人性美,表现淳朴民风的作品中,最突出的当然是他1934年创作的代表作《边城》。
《边城》,这是一个简单、优美而又充满忧伤的故事。由四川到湖南一条官路上一个叫“茶峒”的地方,生活着一个以摆渡为生的老人及其相依为命的外孙女翠翠和一条黄狗。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边城》中作者写了亲情、乡情、爱情三种人情关系,并把这三种人情美与自然景物的美,边城风俗的美浑然一体,以清新明丽的色调写出边城儿女们的人性美。
作者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社会形态,这里没有绳墨规矩的束缚,也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制约。这个社会中的人和事是那么质朴、单纯,
虽然也有贫富等级之分,但人们都在一种淳厚古朴的人情中享受着一定的人格平等,富人也与穷人一样的豪爽,慷慨和救人之急,他们的心灵同样单纯、温存、善良。边城人的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美的光彩,边城社会的人际关系也体现着善和美,可见边城是一个以“人性皆美”作为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 《边城》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方式,绘制了一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作品中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①促使作者以特异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美的“神庙”的地基。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
所以不可否认,沈从文的《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别致的艺术精品。《边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边城》的出现,人性美的永恒主题划上了令人回味的音符。
说起《边城》的人性美、人情美,首先体现在主人公翠翠身上。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作者所着重表现的是翠翠的品性美、童贞美和爱情美。他笔下的翠翠,与青山绿水作伴,心灵上没沾染一丝尘埃。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就如湛蓝的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祖孙俩在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
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幼小的翠翠正是在这种祥和而又古朴的小屋里,从爷爷那里继承了自己应该继承的东西,弘扬了本该弘扬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由少时争着坐渡船夫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子到站在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想那迷人的夜晚,到后来便有了青春期少女们同有的心事。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头上,站在渡船上沉静地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的酸涩苦甜,吞咽着自己为自己酿造的人生苦酒。 后来,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溘然长逝。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的归来。 翠翠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
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在作者的笔下,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在这人杰地灵的偏僻之地,两颗年青的心靠拢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尚不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
其次这种处处洋溢的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同样体现在天保兄弟身上。作者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在他们心目中,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甚至头脑里没有这些概念。他们慎重选择爱人,但在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又能忍痛割爱,成人之美。正如小说所写:弟弟一开口,哥哥却因为明知不是敌手,更不能开口了。爱情本身有排他性,按茶峒的习俗也是不兴情人奉让的,但他们却都以互助互爱的德性,以一种作者所理想的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
其三、作品展现人性美还通过老船夫对女儿、对孙女的挚爱来体现的。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十七年前,当他
人性美的名言篇九
《浅谈《边城》中的人性美》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目
姓 名 教育层次
学 号 申请学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学 校
哈 尔 滨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人性美的名言篇十
《战争中的人性美》
战争中的人性美
作者:燕宇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08期
战争,表面上与女人无关,战斗,似乎也是男人之间的博弈,但它却从未远离过女人。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以争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为由;多少次战争背后隐藏的是胜利一方对失败者女人的占有;战争,让多少女人失去丈夫、父亲,又留下了多少女人独守家乡……而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下简称《黎明》)也是有关女人的战争,不同的是,这些女人是战士,是女兵,她们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爱国主义精神与人性的美。
一、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黎明》中表现的人物不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每个都是普通的小人物,有血有肉的人物总能打动人,没有特意突出某个人形象,没有过分褒扬某个人物。前苏联最擅长将莎士比亚悲剧搬上银幕的导演高利·柯静采夫曾说:“自由地把悲剧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其方法是把悲剧中所表现的生活加以具体化。”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们看,影片中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创伤,首先将人们日常的生活展现在大家面前,战争破坏了这种正常秩序与正常生活。
准尉瓦斯柯夫一出场就与少校争论,因军队汇报问题受到批评;紧接着画面中出现的是他端碗吃饭的场景,这样的日常生活场景搬上银幕无疑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形象,与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准尉面对敌人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形成对比,这样刻画的人物性格富有变化,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
科娃尔科娃亲手杀死第一个敌人时,她的恐惧、恶心,她将那把杀人的刀扔进了湖里,她不是一个天生什么都不怕的人,她是一个真正的人,作为人,面对杀人这样残酷的事情,多少是会有些畏惧的,这也更好地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只有真正有人性的人才会恐惧杀人,才会畏惧战争。瓦斯科夫鼓励她:“是否胆怯只有在第二次战斗时才能看出来。”面对第一次战斗,年仅十七岁的姑娘在看到瓦斯科夫即将开枪的瞬间她闭上了眼睛……这些表现都不是“高大全”的英雄,但是他们却是最真实的人。
二、浪漫的女性形象
身穿军装,头戴船形帽,腰间系着腰带,背上扛着一把枪,这是女兵们的形象。热尼娅是上校的女儿,出身高贵, 是个很骄傲的姑娘,听到丽塔丈夫牺牲的消息之后哽咽了,因为她的家庭是在战争中被摧毁的,兄弟姐妹还有妈妈都是被机枪扫射死的。她也曾经有过美好的爱情,虽然她爱上了一个有家庭的男人,但是只要能与他在一起,她就是幸福的,而战争蒙蔽了这些美好。
索尼娅在女生宿舍朗诵了一首爱情诗,每个女兵心中都有一段忘不掉的爱情故事,她们本应该有美好的家庭,在父母、男朋友的呵护下成长,但是却因战争经历了另外一种让人痛心的成熟。
女兵们洗完澡后相互调侃,这是一个放松的时刻,她们看着镜中的自己,审视着大家的身材,这是最真实的女性。女性,应该是妈妈,是女儿,她们需要爱情,需要浪漫,从来没有人认为女人天生就是战士。放松的她们在留声机的背景音乐中尽情欢乐,放声歌唱,舞蹈,弹吉他,这才是女人们该做的事情。
三、黑白与彩色的蒙太奇交替
影片在展现女性性格特征时,通过三种不同的色调来表现,黑白色代表现在,代表战争,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灰暗;彩色代表女兵们过去的生活,女兵们作为姑娘,作为母亲,作为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女儿的生活,过去的生活丰富多彩,而战争给这些美好都蒙上了一层灰色;橘色,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丽塔住在军营里,她每晚偷跑出去给生病的母亲和女儿送食物,就在这天凌晨四点钟她跑出去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两名德国士兵,于是战争警报拉响了。残酷的战争带来了无数的灾难,毁灭了千千万万的家庭,我们从不断交替出现的彩色画面中还原了女兵们的日常生活,她们不是在憧憬,她们是在回忆过去,那些美好和浪漫本来应该属于她们每一个人,属于每一个苏联人民,战争中那些杀戮者的没有人性,让我们看到了敌人的残酷与丑恶。女兵们的相互帮助,奋力抗敌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坚持与善良,战争就是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虽然最终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但是却让人们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妻离子散,家庭破灭……瓦斯科夫说:“我们这里没有女性,在战争结束之前,我们都是中性。”战争中,每个人都时刻警惕着,随时准备着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静悄悄的黎明只有鸟鸣声,就像没有战争、没有枪声般十分惬意,多么美好!可偏偏要有战争来将它打破。但是,这里的黎明是黑色的,没有一点色彩,是黯淡无光的,就是在这片宁静的森林中,悄悄地每个人都在努力与敌人斗争,悄悄地每个女兵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于黑白色的画面,我只想说,悄悄地在战斗,悄悄地有人在牺牲。
四、舍小家,为大家
影片《黎明》分为两集,第一集——《在第二梯队》,第二集——《地方的战斗》,热尼娅在林中砍伐树木误导德军时,为了获得德军的信服,跳入冰冷的水中唱着那首《喀秋莎》,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可她早已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她只能够想到大家,为和平牺牲生命也值得,上岸后她冰冷的发抖的身体让人心疼;叶利扎韦塔接受回营地汇报信息的任务后,她立即出发,快要溺入沼泽地的时候她在拼命地挣扎,她坚信在战争结束后准尉会和他一起唱歌,她不顾一切想要完成使命,她的救命声没人能够听到,最后挣扎着牺牲在了沼泽地中;看到同胞被炮弹射死,她们没有时间去留恋,她们不敢哭泣,没有机会伤心,只能继续坚强的投
入战争,屏住呼吸继续寻找敌人的位置;任卡唱着歌把敌人引走,坚持向前跑着,直到被射中,身体都被射穿了,仍然坚持不倒下。丽塔中弹后不想连累准尉,自杀了,只是交待他去看看自己的儿子和妈和重病的妈妈。她们都舍弃自己的生命去保卫祖国,坚持为祖国效力,坚持为苏联服务。
瓦斯科夫在战斗中一直高喊着口号,给敌方造成错觉,一个人在静悄悄的树林中战斗,即使胳膊中弹后仍然引诱敌人,他在进入德军领地之后,听到广播中传来:“某些地方发生了地方的战斗……”仅此而已,也许,地方的战斗并不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但是每一位战士都是在用生命做赌注,女人们已经暂时忘却了她们作为妈妈,作为女人的身份,她们为的是整个集体的利益。瓦斯科夫捣毁德军根据地之后,俘虏了三个德国兵,他跟在他们身后,通过主观镜头我们看到,他已经迷迷糊糊,晃晃悠悠,脚下站不稳了,但是,他坚持到最后一刻,坚持到支援军队的到来……他说:“因为在我们后面是俄罗斯,说简单一些是我们的祖国。”他是为女兵而战,为祖国二战,为和平而战。
参考文献:
[1]《苏联电影》1971年第1期,转引自《中外文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玫瑰与枪炮共舞》,雷凌航.
[2]《红色经典里的“人”》——论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邓谦林.
[3]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代前言”[M].王金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燕宇(1991-11),女,汉族,山西洪洞人,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戏剧与影视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