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名言

| 励志名言 |

【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武则天的名言篇一
《武则天经典语录》

武则天经典语录

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2、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3、欲安其家,先安其国。——武则天

4、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5、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6、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8、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9、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武则天的名言篇二
《武则天最新经典语录集锦大全》

1、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2、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4、我大周有大将,经典语录,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5、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6、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7、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9、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10、欲安其家,先安其国。——武则天

11、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1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13、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14、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15、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16、这个老家伙,他太了解朕了。他这是以退求朕心安那。

17、改李尽忠为李进灭。

18、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19、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20、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2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2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的名言篇三
《武则天最新经典语录集锦大全》

1、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2、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4、我大周有大将,经典语录,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5、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6、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7、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9、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10、欲安其家,先安其国。——武则天

11、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1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13、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14、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15、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16、这个老家伙,他太了解朕了。他这是以退求朕心安那。17、改李尽忠为李进灭。

18、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19、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20、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2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2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的名言篇四
《武则天最新经典语录集锦大全》

1、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2、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4、我大周有大将,经典语录,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5、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6、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7、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9、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10、欲安其家,先安其国。——武则天

11、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1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13、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14、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15、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16、这个老家伙,他太了解朕了。他这是以退求朕心安那。

17、改李尽忠为李进灭。

18、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19、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20、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2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2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的名言篇五
《武则天最新经典语录集锦大全》

1、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2、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4、我大周有大将,经典语录,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5、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6、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7、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9、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10、欲安其家,先安其国。——武则天

11、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1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13、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14、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15、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16、这个老家伙,他太了解朕了。他这是以退求朕心安那。

17、改李尽忠为李进灭。

18、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19、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20、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2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2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的名言篇六
《武则天最新经典语录集锦大全》

1、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2、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4、我大周有大将,经典语录,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5、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6、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7、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9、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10、欲安其家,先安其国。——武则天  11、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1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13、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14、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15、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16、这个老家伙,他太了解朕了。他这是以退求朕心安那。  17、改李尽忠为李进灭。  18、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19、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20、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2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2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的名言篇七
《《武媚娘传奇》经典语录》

《武媚娘传奇》经典语录

1.改李尽忠为李进灭。

2.有些狗是喂不熟的。

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4.欲安其家,先安其国。

5.那夜与我共舞的是不是皇上?

6.顺境看不出人心,逆境才能。

7.不问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悔。

8.凡是美丽的东西,都是残忍的。

9.若是不相见,心中难免有牵挂。

10.只求快意人生,但求问心无愧。

11.国家大事怎比你我闺房描眉之乐。

12.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13.任何东西在权利面前,都可以被践踏。

14.生在这个盛世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15.这天下的担子太沉,我根本就扛不起。

16.人坚持,有的时候,只是别无选择罢了。

17.这便是这后宫的女人,生死一笑为君王。

18.所谓智者,不过是比旁人多了一份耐心而已。

19.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20.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21.把仇恨背负在身上数十年,想必也是个可怜人吧。

22.你怕沉醉在这爱情里面,忘记了自己是江山的主宰。

23.无论是谁都逃脱不了被喜新厌旧四个字打败的命运。

24.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25.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26.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27.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28.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29.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30.这个老家伙,他太了解朕了。他这是以退求朕心安那。

31.朕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朕一直在克制,直到遇见你。

32.你这一生,为这爱恨所累,终不能解脱,实在是太累了。

33.谁的眉心被画出江山的摸样,谁的指尖被梦涂上娇羞浓妆。

34.这棋盘本是方寸之地,可争一时输赢,没必要以性命相博。

35.难道它们活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女人手臂上的一颗朱砂痣吗?

36.你从来都桀骜不驯,绝不稀罕任何一个男人对你施舍的怜爱。

37.总有一天,我会走进你的心里,这一辈子让你只选我一个人。

38.我大周有大将,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39.无论命运怎样折磨你,你都会赖活着,什么都不为,就为自己。

40.萧瑟也罢,生机勃勃也罢,现在我的心里,只想得到一份安宁。

4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42.你如果要打那就打死我,否则有一天我出去了,一定会让你不得好死。

43.棋路变化万千,结局却归于一念之间,只要放下执念,便可豁然开朗。

44.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45.我如今不过是在皇宫里面蹉跎岁月,为了一份自己的执念,虚度光阴罢了。

46.这城墙里的人,穷其一生想要走出去。城墙外的人,拼了命地想要闯进来。

47.你安心地走吧,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如果有来生的话,一定要为自己而活。

48.我对一个人的情,不会因为他做对了什么,或者是做错了什么,而有所增减。

49.若是有缘,你见到他的那一刹那,便就能感觉得到,就好像我们曾经认识一样。

50.你不会真的相信,真有什么金兰之谊吧。记住,背后捅刀子的,往往是你最亲近的人。

51.若是能按照自己的心性,行自己所思,逐自己所爱,痛痛快快在这世上走一遭,也就足矣。

52.什么梦想,夙愿,都不过是年轻时候的执念罢了。一觉醒来,真觉得自己已经老了,累了。

53.这世上的情事,其实就是百般纠缠,其解决之道,无外乎只有两种,要不执着,要不成全。

54.你说为朕舞一曲兰陵王是独一无二的,可对于朕来说,能舞此曲的比比皆是,要多少有多少。

55.所谓知己,讲究的便是一份自然而然的心有灵犀,要是全部说出来才能理解,那就索然无味了。

56.一想到他就会流泪,因为得不到,黑夜里彻夜难眠,你知道吗,对于一个女人而言,什么才是天道吗?

57.你是说你吗?你知道我身上有多少伤疤,心中有多少憾事,我这一生中最追悔莫及的是什么,什么都不知道,还敢接这话。

58.我让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无论是谁,都有发渐白,齿渐落,五衰齐至的那天。倘若所托非人,现在的她,就是将来的我。

59.这深宫后廷就是一个舞台,台上台下皆是戏。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痛痛快快地唱一出属于自己的好戏吧。莫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

60.多少年来,朕一直在克制,束缚自己,直到遇见你,才找到了作为一个人向往自由,追逐快乐的本性,所以,这一次,朕破例,任性一次。

61.所谓的成熟,不过是做一个里外两张皮的双面人,明明内心愤恨,却要装着一副笑呵呵阳光洒脱的样子,虚伪地去维系一份表面上的和气。

62.有些人,有些事,只要遇到了,经历过,只要在这个世上,它真的发生过,哪怕是只有一瞬间,它就是永远。

63.瞒不住,那就别撒谎。

64.终为落花一朵,却无流水可付。

65.你说这太极宫与长安的西市又有什么分别呢?这宫里的女子,跟西市上摆放的这些器皿丝绸又有多大的分别呢?都是始于被人挑选,终于被人厌弃,无论是谁,都逃脱不了被喜新厌旧四个字打败的命运。

66.这点家事,朕还是做得了主的。

67.爱一个人,就是要给他(她)选择的权利。

68.只要我还活着,就没来迟。

69.有的人败于天时,有的人失于地利,有的人输于人和,但最终斗不过命。

70.知道责任就是长大。

71.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

72.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73.军事事宜都可以记不得,但女人穿什么裙袽朕一定要记得。

74.一个人做了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他(她)为什么这样做。

75.就算不惜一切代价,变成恶魔,我也落子无悔。

76.什么虚伪的姐妹情深,最终,都敌不过一个女人对男人的痴心妄想。

77.再慷慨激昂的曲子,也终有曲终人散的一天。

78.与其在这里怨天尤人,不如珍惜眼前,这一番花开花落。

79.性命,江山。我都可以不要。只要你能开心,幸福。

80.就算所有大臣反对,就算与全天下为敌,我都要竭尽所能带她回宫。

81.穷,则穷凶极恶;达,则为富不仁。

82.我不怕你是个小人,只要你不是无能的小人。

83.在这皇宫里有输赢,没对错。

84.爱恨相依,恨之深处,至少也是一种情分。

85.承诺往往是谎言的开始。

86.懂得什么时候说老实话才是真正的聪明。

87.忠心的小人,有时比那些难以驾驭的君子更有作用。

88.此人大半生在宦海中沉浮,即使没被染过,也不可能是纯白,微臣一定能找到他的证据。

89.在这宫里,平安远比真相重要得多。

90.真情是一时的,权利才是一世的。

91.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权利才守护得了爱情。

92.这样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不义之徒,本宫怎会轻信。

93.这就是后宫的女人,要么无欲无求,要么永不生情,否则结局都是一样的。

94.哪有不磨而利的剑,不跌而飞的鹰。文韬武略皆可以习之,唯有仁善的本性是学都学不来的。

95.我要成为陛下手中那把最锋利的剑,让陛下这一辈子都舍不得放下我。

96.唯有制衡,才是社稷安稳之道和治国良方。

97.真相也许就是太平的终结。

98.能力和赞美,其实就是一片沃土,若是一不小心,就会滋生出权欲和野心。

99.这世上没有人永远挂着微笑。

武则天的名言篇八
《武则天》

武则天的名言篇九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8.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1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7.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9.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2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2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2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24.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3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3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35.学不可以已。 ——《荀子》

3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3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39.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4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4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4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

4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武则天的名言篇十
《唐朝六位宰相至理名言》

 李德裕的“名言”:朝廷大官,应该让公卿贵族子弟担任。因为他们从

小就受熏陶,对朝廷中的一些礼仪制度很熟悉,不教自会。而寒门出身的人,即便很有才华,但登第做官后,一切从头学起,就很难熟悉了。①

这真是啥人说啥话。李德裕门第显赫,他的爷爷李栖筠做过御史大夫,父亲李吉甫在唐宪宗的时候做过宰相。或许受家庭条件的影响吧,李德裕从小就不喜欢科举,也没参加过科试,尽管像他父亲一样,他后来也做了宰相,但他最初走入仕途完全靠的是门荫。所以,对那些从科举入仕的同僚,他大都瞧不起。

不过,他之所以持这样的成见,关键的还是源于他与牛僧孺的党派之争。有唐一代,李德裕与牛僧孺的党派之争,持续时间之长,水火不溶之势,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和李德裕比,牛党的领袖——牛僧孺的祖上、父亲都没做过什么大官,他纯是“科班”出身,走入仕途完全靠的是个人的努力。这就难免给李德裕留下攻击的“弱点”。

然而,李德裕的这句话固然有一定道理,却不符合逻辑。熟悉朝廷礼仪制度,确实是做一个好官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按照唐制,官员的提拔,要从“德行、才用、劳效”这“三实”上考察②,可制度终归是制度,要提拔谁特别是要用谁当宰相,说到

底,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皇帝的“喜好”才是一个人被重用的唯一

条件。这一点,李德裕自己忽起忽落,最后客死他乡的遭遇,就是很好的例证。

苏味道的“名言”:在官场上处事不要整的太明白,一旦整错了,必然遭到责备,凡事模棱两可左右逢源最好。③

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朝廷里的大员没挨过整的寥寥无几,苏味道就是其一。苏味道的能力虽然很一般,但他对历代宰相怎么为官处事的那一套很有研究,深谐官场之道。他的为官秘诀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模棱两可,这一点,表面上看和郑板桥信奉的那个难得糊涂好像差不多。当时的人给他送了一个外号叫“苏模棱”。

这多少有些令人费解:武则天那么精明,怎么会用这样的人当宰相呢?这不犯糊涂吗?其实,这恰恰是武则天的精明。武则天刚坐上龙椅的时候,“群情不附”。为此,在人的使用上,她采取了两手抓。一手就是任用酷吏、亲信,以打击异己,树立威信。一手就是任用“和事姥”式的人物做宰辅,以缓和矛盾,平衡局势。武则天用苏味道,显然用的是他的“特长”。

耐人寻味的是,这么一个看起来毫无原则,毫无主见的人,却对他的弟弟要求很严。因为身居相职,有实权,他的弟弟常常求他办事。但苏味道似乎很“正经”,经常予以回绝,惹得他弟弟动不动就当面

把他一顿凌辱,可他一点也不介意,坦然待之。这真叫人犯琢磨:如此“泾渭分明”的苏味道,哪个是真实的呢?看来,人这个感情动物,有时候真的很复杂。

李义琰的“名言”:做大官,再住进大房子,我不是不想,怕的是弄不好会惹火烧身,招来灾祸。④

人都有七情六欲,这很正常。关键的是,凡事都有个度,过了度就物极必反了。李义琰当宰相的时候,唐高宗因为患头风病,朝廷上的日常事务基本都由武则天处理,人称“二圣”。也正因为此,武则天的野心逐渐开始膨胀,有不少大臣也开始倒向她这一边,可李义琰似乎并不买武则天的帐。

有一次,高宗想正式下诏叫武则天堂而皇之地管理朝政,李义琰据理力争,高宗才放弃了这个打算。等到高宗死后,武则天以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任命已经退休的李义琰为怀州刺史,但李义琰思前想后没有接受。他为什么不接受呢?因为他怕,怕武则天报复。果不其然,武则天掌握了大权后,杀了不少异己者,但李义琰却安然无恙。 还有一次,他的弟弟给他买了一些木料,叫他盖一个大房子,他说什么也不肯。后来,那些木料因为闲置的时间长了,日晒雨淋都腐烂了。他为什么不盖大房子呢?还是因为那个字:怕。也就是说,他不是不想,他怕的是因此招人嫉恨,给人留下批评的口实。看来,人要活得坦然,还真得像李义琰那样,心里头存着这么一点“怕”的念头。惟有“怕”,才能自警;唯有“怕”,才能知足;唯有“怕”,才能吃得香睡得实。

崔日用的“名言”:我一辈子做事,都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从来不固守最初的打算。一想到这一点,那种滋味就如同芒刺扎在背上。⑤

官场这碗饭不好吃,其中的甘苦,只有亲历者自知。唐中宗李显复位,经睿宗,到玄宗即位,这期间唐室最高集团的内部,势力交织,明争暗斗,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站错了队,跟错了人,就意味着身败名裂。但正像史籍所评,崔日用“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⑥。这是他的聪明处,也正是他的圆滑处。

崔日用先是攀附武三思,等到武三思被诛,中宗暴亡,韦后称制,崔日用审时度势,又马上攀附上了时任太子的唐玄宗。崔日用为什么看好了唐玄宗呢?当时的几股势力中,睿宗俨然一个傀儡,不足论;韦后虽然临朝称制,但德行有亏,人心早已背之;太平公主虽然权势熏天,但外强中干;他看好李隆基的,在很大程度上用的就是这种“排他法”。

但不管怎么说,这步棋,崔日用真的走对了,他终于混来了位极

人臣的地位和荣耀。不过,他付出的代价似乎是:很累,累心。他的脑筋得时刻转动着,不停算计着,因为只要打个盹儿,就可能反过来被别人算计掉。吃啥样的饭,出啥样的力,这个理儿,他懂。 李林甫的“名言”:任用一个人,关键看他的才干,不必注重他的文章水平,皇帝要任用一个人,还需要理由吗?⑦

历史是人创造的,记录历史的典籍也是人写的,这就免不了带有写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十分有趣的是,有的史书,撰写者似乎特别敬业,按照他的评判标准,“好人”、“坏人”等等之划分,早已经给你搞定,你只要到目录里一找就可以了。比如说李林甫吧,《新唐书》就把他列入了《列传·奸臣》里。然而,这客观吗?

在帝制的时代,皇帝就是一手遮天的大老板,在大老板手下工作,干好了,受奖赏;干砸了,被炒掉,很正常。维护老板的尊严和地位,秉承老板的意图行事,是一个“员工”基本的“职业道德”。在这一点上,李林甫做的十分突出,唐玄宗之所以那么信任李林甫,这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然而,说他不择手段也好,损人害己也罢,李林甫就是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这顶帽子,他带了一千多年;对他的评价,也人云亦云了一千多年。不过,从李林甫的这句话里,确实能感受到他的“独特”。看来,李林甫做宰相一做二十来年,并非偶然,绝不是一个“奸”字所能概括。

魏徵的“名言”:陛下您从谏如流,所以,我才敢向您直谏。如果您不喜欢我直谏,我敢冒犯您吗?⑧

按照哲学的说法,任何事物偶然中都有必然。魏徵的直言敢谏,似乎无人可及,早已经成为忠贞耿直的形象载入青史。这看起来很偶然,然而,偶然中真的有必然。魏徵对唐太宗说的这句话,真实而且简明地道出了这种必然。

凡事都是俩好嘎一好,魏徵不是糊涂蛋,他的耿直,其实藏着大智若愚。不顾对方的反应,瞎干蛮干的事他不会干。关于他那些直言敢谏的轶闻,你就品吧,闪耀着的实在是他的睿智与理性,也不乏带点不露痕迹的圆滑与世故。

人与人的交往,特别是与领导的交往,的确有讲究。聪明的部下,会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语言,让领导接受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最愚蠢的行为导致最难堪的后果是:尽管打着合理化建议的大旗,领导却对你的话充耳不闻,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没当狗放屁。更糟糕的是,换来一副小鞋穿,那就更难受。

①《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纪》 ②《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二》 ③《旧唐书卷九十四·苏味道传》 ④《旧唐书卷八十一·李义琰传》 ⑤《旧唐书卷九十九·崔日用传》 ⑥引同⑤

⑦《旧唐书卷一百六·李林甫传》 ⑧《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徵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8521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