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火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怎么形容火篇一
《描写火的成语》

搜索“ 火 ”,找到 200 个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解释 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

后院起火

不食人间烟火

自相水火

真金不怕火

远水救不得近火

无名孽火

水流湿,火就燥

势如水火

杀人放火

急如风火

火烛银花

烽火相连

风雷火炮

灯火万家

传风扇火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

钻冰取火

钻冰求火

真金烈火

战火纷飞

远水不救近火

油浇火燎

油煎火燎

油干火尽

拥篲救火

银花火树

引风吹火

一家一火

以火止沸 〖解释〗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解释〗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解释〗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解释〗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解释〗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解释〗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解释〗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解释〗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解释〗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解释〗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解释〗形容十分急躁。 〖解释〗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解释〗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举州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解释】指反动统治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示例】~的 见“钻冰求火”。 比喻徒劳无功。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形容焦急。 形容痛苦或焦灼。 形容罄尽。 谓方法不当,事必不成。 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 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谓所有家当什物。 见“以汤止沸”。

烟断火绝

雪窗萤火

悬河注火

悬河泻火

性烈如火

心如火焚

心焦如火

心焦火燎

香火姻缘

香火不绝

无明业火

无名火气

窝火憋气

投膏止火

汤烧火热

探汤蹈火

水火无情

水火不兼容

水火不辞

水火不避

束蕴请火

束缊请火

束蕴乞火

束缊举火

十万火速

事火咒龙

石火光阴

石火风烛

石火风灯

烧犀观火

扇火止沸 指人烟灭绝。 同“雪窗萤几”。 谓以河水倾泻于火。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 见“悬河注火”。 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心中好象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指怒火。 见“无名火”。 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不敢或不能发泄。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谓生病发高烧。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 见“水火不避”。 谓不避艰险。 见“束缊请火”。 束缊:束一扎乱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比喻求助于人。 同“束缊请火”。 同“束缊请火”。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比喻为时短暂。 见“石火风烛”。 喻洞察事物。 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

入火赴汤

如蹈水火

清灰冷火

敲冰索火

七窍冒火

怒火冲天

明火持杖

履汤蹈火

燎若观火

撩火加油

救火拯溺

井中求火

解衣包火

解衣抱火

饥火烧肠

火树琪花

火上添油

火上加油

火山汤海

火热水深

火妻灰子

火耨刀耕

火灭烟消

火冒三尺

火龙黼黻

火尽薪传

火尽灰冷

火急火燎

火耕水种

狐鸣篝火

黑灯下火 喻不避艰险。 比喻处境艰难。 见“清灰冷灶”。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同“七窍生烟”。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同“明火执仗”。 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犹言火上加油。 见“救焚拯溺”。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见“解衣包火”。 形容饥饿难忍。 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见“火上浇油”。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喻艰难危险。 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焚妻灭子。指毁弃家室。 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见“火冒三丈”。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缀百家之衣。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比喻权势消失。 犹火烧火燎。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见“狐鸣鱼书”。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忿火中烧 犹言怒火中烧。

汉刘昆为江陵令,县多火灾,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后为弘农太守。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穴,行

反风灭火 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光武帝闻而异之,以为德政。《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诏

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

洞如观火

蹈汤赴火

蹈火探汤

蹈火赴汤

刀耕火耘

蹈赴汤火

大动肝火

厝火燎原

春风野火

传风搧火

不食烟火

不避水火

炳若观火

炳如观火

鼻头出火

鼻端生火

鼻端出火

抱火寝薪

抱火厝薪

熬油费火

明火执械

钻火得冰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火烛小心

判若水火

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

招风揽火

因风吹火 见“洞若观火”。 比喻不避艰险。 同“蹈汤赴火”。 同“蹈汤赴火”。 犹刀耕火种。 同“蹈汤赴火”。 大怒。 “厝”念cuò。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比喻迅猛之势。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 指不畏凶险。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解释】: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比喻人多力量大。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比喻招惹是非。 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真金不怕火炼 以火救火 引火烧身 星星之火 心急火燎

烟不出火不进 心急如火 星火燎原 烟消火灭 向火乞儿 薪尽火传 香火因缘 万家灯火 玩火自焚 水火之中 水火无交 石火电光 水深火热 水火不相容 吞刀吐火 顺风吹火 水火兵虫 十万火急 煽风点火 舌锋如火 如火如荼 如火燎原 如蹈汤火 泼油救火 敲冰求火 热火朝天 惹火烧身

披麻救火 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玩:玩弄;焚:烧。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惹:引;身:本身。引火烧自己。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 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怎么形容火篇二
《描写火的成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抱薪救火 杯水车薪 冰炭不同器 不吃烟火食 不通水火 不因人热 苍生涂炭 趁火打劫 称薪而爨 秤薪而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赤壁鏖兵 赤口毒舌 赤舌烧城 赤心报国 抽薪止沸 炊金馔玉 撮盐入火 厝火积薪 打得火热 刀耕火耨 刀耕火种 刀山火海 灯蛾扑火 灯火辉煌 灯烛辉煌 电光石火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洞若观火 飞蛾赴火 飞蛾投火 焚香礼拜 烽鼓不息 烽火连年 烽火连天 烽火四起 风风火火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釜底抽薪 付之丙丁 付之一炬 负薪救火 赴汤蹈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膏火之费 膏火自煎 槁木死灰 隔岸观火 篝火狐鸣 官法如炉 鬼烂神焦 赫然而怒 黑灯瞎火 轰轰烈烈 洪炉点雪 洪炉燎发 火耕水耨 火光烛天 火海刀山 火冒三丈 火然泉达 火伞高张 火上浇油 火上弄冰 火烧火燎 火烧眉毛 火树银花 火眼金睛 火中取栗 积薪厝火 急如星火 急于星火 交梨火枣 皎阳似火 近火先焦 救火投薪 救火扬沸 救民于水火 踞炉炭上 绝薪止火 狼烟四起 连天烽火 燎原烈火 燎发摧枯 烈火辨日 烈火轰雷 烈火见真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烈烈轰轰 炉火纯青 盲人把烛 明火执杖 明若观火 目光如炬 囊萤照读 囊萤照书 怒火中烧 炮火连天 披麻救火 泼油救火 七窍生烟 敲冰求火 燃眉之急 惹火烧身 热火朝天 如蹈汤火 如火燎原 如火如荼 茹毛饮血 煽风点火 舌锋如火 神焦鬼烂 生灵涂炭 十万火急 石火电光 数米而炊 束缊请火 水火兵虫 水火不相容 水火无交 水火无情 水火之中 水深火热 顺风吹火 四大皆空 吞刀吐火 玩火自焚 万家灯火 万民涂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未卜先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内如焚 夏炉冬扇 香火因缘 向火乞儿 薪尽火传 心急火燎 心急如焚 心急如火 星火燎原 星星之火 朽木死灰 烟不出火不进 烟消火灭 一片焦土 以火救火 因风吹火 饮血茹毛 引风吹火 引火烧身 忧心如焚 远水不救近火 招风揽火 真金不怕火炼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炙冰使燥 众人拾柴火焰高

钻火得冰 熬油费火 把薪助火 抱火厝薪 抱火寝薪 抱火卧薪 抱薪救焚 鼻端出火 鼻端生火 鼻头出火 冰炭不相容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不避水火 不避汤火 不食烟火 称柴而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趁火抢劫 城门鱼殃 赤口白舌 传风搧火 传风扇火 春风野火 厝火燎原 大动肝火 刀耕火耘 蹈赴汤火 灯火万家 蹈火赴汤 蹈火探汤 蹈汤赴火 洞如观火 石火风灯 石火风烛 石火光阴 反风灭火 飞蛾赴焰 飞蛾赴烛 飞蛾扑火 放火烧山 风雷火炮 烽火相连 忿火中烧 付诸一炬 覆宗灭祀 狐鸣篝火 火耕流种 黑灯下火 火耕水种 火急火燎 火尽灰冷 火尽薪传 火龙黼黻 火冒三尺 火灭烟消 火耨刀耕 火妻灰子 火热水深 火山汤海 火上加油

怎么形容火篇三
《包含“火”的成语》

成语

火耕水耨

火光烛天

火海刀山

火冒三丈

火然泉达

火伞高张

火上浇油

火上弄冰

火烧火燎

火烧眉毛

火树银花

火眼金睛

火中取栗

趁火打劫

厝火积薪

灯火辉煌

烽火连年

烽火连天

烽火四起拼音huǒgēngshuǐnòuhuǒguāngzhútiānhuǒhǎidāoshānhuǒmàosānzhànghuǒránquándáhuǒsǎngāozhānghuǒshàngjiāoyóuhuǒshàngnòngbīnghuǒshāohuǒliǎohuǒshāoméimáohuǒshùyínhuāhuǒyǎnjīnjīnghuǒzhōngqǔlìchènhuǒdǎjiécuòhuǒjīxīndēnghuǒhuīhuángfēnghuòliánniánfēnghuǒliántiānfēnghuǒsìqǐ典故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形容愤怒到极点。比喻形势发展迅猛。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形容战火遍及各地。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

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膏火之费

膏火自煎

篝火狐鸣

近火先焦

救火投薪

救火扬沸

烈火辨日

烈火轰雷

烈火见真金

烈火烹油

炉火纯青

明火执杖

怒火中烧

炮火连天

惹火烧身

热火朝天

如火燎原

如火如荼gāohuǒzhīfèigāohuǒzìjiāngōuhuǒhúmíngjìnhuǒxiānjiāojiùhuòtóuxīnjiùhuǒyángfèilièhuǒbiànrìlièhuǒhōngléilièhuǒjiànzhēnjīnlièhuǒpēngyóulúhuǒchúnqīngmínghuǒzhízhàngnùhuǒzhōngshāopàohuǒliántiānrěhuǒshāoshēnrèhuǒcháotiānrúhuǒliáoyuánrúhuǒrútú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比喻有才学的人的人因才得祸。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比喻声势气焰很盛。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形容炮火非常猛烈。惹:引;身:本身。引火烧自己。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

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

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石火电光shíhuǒdiànguāng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

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水火兵虫shuǐhuǒbīngchóng

水火不相容shuǐhuǒbùxiāngróng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水火无交

水火无情

水火之中

玩火自焚

香火因缘

向火乞儿

星火燎原

以火救火

引火烧身

钻火得冰

打得火热

刀耕火耨

刀耕火种

刀山火海

风风火火shuǐhuǒwújiāoshuǐhuǒwúqíngshuǐhuǒzhīzhōngwánhuǒzìfénxiānghuǒyīnyuánxiànghuǒqǐérxīnghuǒliáoyuányǐhuǒjiùhuǒyǐnhuǒshāoshēnzuānhuǒdébīngdǎdéhuǒrèdāogēnghuǒnòudāogēnghuǒzhòngdāoshānhuǒhǎifēngfēnghuǒhuǒ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指水和火是不讲情面的,如疏忽大意,容易造成灾祸。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玩:玩弄;焚:烧。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指彼此契合。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形容十分亲密。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十万火急

水深火热

薪尽火传

心急火燎

烟消火灭

抱薪救火

不吃烟火食

不通水火

城门失火,殃及

池鱼

撮盐入火

灯蛾扑火

电光石火

洞若观火

飞蛾赴火

飞蛾投火

风高放火,月黑

杀人

负薪救火shíwànhuǒjí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shuǐshēnhuǒrè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xīnjìnhuǒchuán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xīnjíhuǒliǎo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yānxiāohuǒmiè比喻事物消灭干净。bàoxīnjiùhuǒ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bùchīyānhuǒshí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bùtōngshuǐhuǒ形容跟人不相往来。chéngménshīhuǒ,y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āngjíchíyú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cuōyánrùhuǒ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déépūhuǒ比喻自己找死。diànguāngshíhuǒ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dòngruòguānhuǒ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fēiéfùhuǒ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fēiétóuhuǒ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fēnggāofànghuǒ,yuè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hēishārén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fùxīnjiùhuǒ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

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干柴烈火

隔岸观火

黑灯瞎火

积薪厝火

急如星火

急于星火

皎阳似火

绝薪止火

连天烽火

燎原烈火

明若观火

披麻救火

泼油救火

敲冰求火

如蹈汤火

煽风点火

舌锋如火

束缊请火

顺风吹火

吞刀吐火

万家灯火gāncháilièhuǒgéànguānhuǒhēidēngxiāhuǒjīxīncuòhuǒjírúxīnghuǒjíyúxīnghuǒjiǎoyángshìhuǒjuéxīnzhǐhuǒliántiānfēnghuǒliáoyuánlièhuǒmíngruòguānhuǒpīmájiùhuǒpōyóujiùhuǒqiāobīngqiúhuǒrúdǎotānghuǒshānfēngdiǎnhuǒshéfēngrúhuǒshùyùnqǐnghuǒshǔnfēngchuīhuǒtūndāotǔhuǒwànjiādēnghuǒ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形容情绪高涨。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形容黑暗没有灯光。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患无穷。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比喻煽动别人闹事。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

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怎么形容火篇四
《百度知道上关于描述火焰的回答》

百度知道上关于描述火焰的回答

描述火焰的成语

1) 后院起火

2) 不食人间烟火

3) 自相水火 :〖解释〗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4) 真金不怕火: 〖解释〗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5) 远水救不得近火: 〖解释〗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6) 无名孽火 〖解释〗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7) 水流湿,火就燥 〖解释〗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8) 势如水火 〖解释〗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9) 杀人放火 〖解释〗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10) 急如风火 〖解释〗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11) 火烛银花 〖解释〗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12) 烽火相连 〖解释〗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13) 风雷火炮 〖解释〗形容十分急躁。

14) 灯火万家 〖解释〗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15) 传风扇火 〖解释〗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16)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解释】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示例】~的

17) 钻冰取火 见“钻冰求火”。

18) 钻冰求火 比喻徒劳无功。

19) 真金烈火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20) 战火纷飞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21) 远水不救近火 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22) 油浇火燎 形容焦急。

23) 油煎火燎 形容痛苦或焦灼。

24) 油干火尽 形容罄尽。

25) 拥彗救火 谓方法不当,事必不成。

26) 银花火树 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

27) 引风吹火 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28) 一家一火 谓所有家当什物。

29) 以火止沸 见“以汤止沸”。势。(此注释来自汉典,编者加)

30) 以火去蛾 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31) 烟断火绝 指人烟灭绝。

32) 雪窗萤火 同“雪窗萤几”。

33) 悬河注火 谓以河水倾泻于火。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

34) 悬河泻火 见“悬河注火”。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心如火焚 心中好象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心焦火燎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香火不绝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无明业火 指怒火。 无名火气 见“无名火”。 窝火憋气 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不敢或不能发泄。 投膏止火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汤烧火热 谓生病发高烧。 探汤蹈火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水火无情 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 水火不兼容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 水火不辞 见“水火不避”。 水火不避 谓不避艰险。 束蕴请火 见“束缊请火”。 束缊请火 束缊:束一扎乱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比喻求助于人。 束蕴乞火 同“束缊请火”。 束缊举火 同“束缊请火”。 十万火速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事火咒龙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石火光阴 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石火风烛 比喻为时短暂。 石火风灯 见“石火风烛”。 烧犀观火 喻洞察事物。 扇火止沸 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扇风点火 谓进行鼓动或煽动。 入火赴汤 喻不避艰险。 如蹈水火 比喻处境艰难。 清灰冷火 见“清灰冷灶”。 敲冰索火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七窍冒火 同“七窍生烟”。 怒火冲天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明火持杖 同“明火执仗”。 履汤蹈火 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燎若观火 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撩火加油 犹言火上加油。 救火拯溺 见“救焚拯溺”。 井中求火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解衣包火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饥火烧肠 形容饥饿难忍。 火树琪花 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火上添油 见“火上浇油”。 火上加油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火山汤海 喻艰难危险。 火热水深 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火妻灰子 焚妻灭子。指毁弃家室。 火耨刀耕 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火灭烟消 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火冒三尺 见“火冒三丈”。 火龙黼黻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

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88) 火尽薪传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89) 火尽灰冷 比喻权势消失。

90) 火急火燎 犹火烧火燎。

91) 火耕水种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92) 狐鸣篝火 见“狐鸣鱼书”。

93) 黑灯下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94) 忿火中烧 犹言怒火中烧。

95) 反风灭火 汉刘昆为江陵令,县多火灾,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后为弘农太守。

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穴,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光武帝闻而异之,以为德政。《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诏问昆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

96) 洞如观火 见“洞若观火”。

97) 蹈汤赴火 比喻不避艰险。

98) 蹈火探汤 同“蹈汤赴火”。

99) 蹈火赴汤 同“蹈汤赴火”。

100) 刀耕火耘 犹刀耕火种。

101) 蹈赴汤火 同“蹈汤赴火”。

102) 大动肝火 大怒。

103) 厝火燎原 “厝”念cuò。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104) 春风野火 比喻迅猛之势。

105) 传风搧火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106) 不食烟火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 107) 不避水火 指不畏凶险。

108) 炳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109) 炳如观火 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110) 鼻头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111) 鼻端生火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112) 鼻端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113) 抱火寝薪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

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114) 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115) 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116) 明火执械 解释】: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117) 钻火得冰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118)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

和衷共济。

119) 火烛小心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120) 判若水火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121)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122)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

也要受到限制。

123) 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

124) 因风吹火 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125) 真金不怕火炼 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126) 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127) 引火烧身 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

家的批评帮助。

128) 星星之火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129) 心急火燎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30) 烟不出火不进 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131) 心急如火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32) 星火燎原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

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133) 烟消火灭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134) 向火乞儿 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135) 薪尽火传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136) 香火因缘 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

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指彼此契合。

137) 万家灯火 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138) 玩火自焚 玩:玩弄;焚:烧。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

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139) 水火之中 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140) 水火无交 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141) 石火电光 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142) 水深火热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

极端痛苦。

143) 水火不相容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144) 吞刀吐火 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145) 顺风吹火 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146) 水火兵虫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

人祸。

147) 十万火急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148) 煽风点火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149) 舌锋如火 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150) 如火如荼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

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151) 如火燎原 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152) 如蹈汤火 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153) 泼油救火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154) 敲冰求火 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155) 热火朝天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156) 惹火烧身 惹:引;身:本身。引火烧自己。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

157) 披麻救火 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158) 炮火连天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159) 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160) 明火执杖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161) 怒火中烧 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162) 炉火纯青 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

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163) 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164) 烈火见真金 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

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165) 烈火烹油 比喻声势气焰很盛。

166) 烈火辨日 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167) 燎原烈火 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

量。

168) 烈火轰雷 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169) 救火投薪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

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170) 救火扬沸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171) 绝薪止火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

题。

172) 近火先焦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173) 救民于水火 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174) 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175) 交梨火枣 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176) 火海刀山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177) 火光烛天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178) 急于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179) 火冒三丈 形容愤怒到极点。

180) 火上弄冰 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

181) 火伞高张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182) 火眼金睛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

能够识别真伪。

183) 急如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184) 火上浇油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185)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

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186) 火耕水耨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怎么形容火篇五
《包含-”火”-字的成语》

1▲抱薪救火 △bàoxīnjiùhuǒ △典故: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不吃烟火食 △bùchīyānhuǒshí △典故: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

丽,不同一般。 △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

集》卷九引《直方诗话》:“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

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

例子: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

观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

3▲不通水火 △bùtōngshuǐhuǒ △典故: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出处:《汉书·孙宝传》:“杜门不通水火。” 4▲趁火打劫 △chânhuǒdǎjiã △典故: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

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例子: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hãngmãnshīhuǒ,yāngjíchíyú △典故: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

或祸害。 △出处:北齐·杜弼《檄梁文》:

“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例子:我是个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时代,“~”,无端惹出许多是非。(柯灵《回看

血泪相和流》)

6▲撮盐入火 △cuōyánrùhuǒ △典故: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例子:为是他性急,~,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明·施

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

7▲厝火积薪 △cuîhuǒjīxīn △典故: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处: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

偷安者也。” △例子: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

崩,不可收拾。(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8▲打得火热 △dǎdãhuǒrâ △典故:形容十分亲密。 9▲刀耕火耨 △dāogēnghuǒnîu △典故: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出处:《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10▲刀耕火种 △dāogēnghuǒzhîng △典故: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出处:《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例子: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的那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已逐渐消失了。

11▲刀山火海 △dāoshānhuǒhǎi △典故: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例子:此刻,面前即使横着~,我们也必须打过去。(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 12▲灯蛾扑火 △dããpūhuǒ △典故:比喻自己找死。 △出处:《梁书·倒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例子: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惹焰烧身”。(明·施耐庵《水浒

全传》第二十七回)

13▲灯火辉煌 △dēnghuǒhuīhuáng △典故: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例子: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见~,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七回) 14▲电光石火 △diànguāngshíhuǒ △典故: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

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例子:但看还没有十分看明,又如~一样飞也似地过去了。(郭沫若《学生时代·孤山的梅

花》)

15▲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dōnghánbàobīng,xiàrâwîhuǒ △典故: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

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16▲洞若观火 △dîngruîguānhuǒ △典故: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例子:否则怎样,他却没有说。但这是“~”的,否则,就不给。(鲁迅《华盖集续编·记

“发薪”》)

17▲飞蛾赴火 △fēiãfùhuǒ △典故: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18▲飞蛾投火 △fēiãtïuhuǒ △典故: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例子:不然进入他家,如~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时悔之晚矣。(明·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

19▲风风火火 △fēngfēnghuǒhuǒ △典故: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例子:妈千叮咛万叮咛,务必要平稳,切不可像在娘家门上那样~,得罪了人,日后过门

咋做媳妇呢?(王吉呈《女御史》)

20▲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fēnggāofànghuǒ,yuâhēishārãn △典故: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

行径。 △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

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例子:~,无粮同饿,得肉均分。(明·冯梦龙《警世通方·范鳅儿又镜重圆》) 21▲烽火连年 △fēnghuîliánnián

△典故: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22▲烽火连天 △fēnghuǒliántiān △典故: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

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例子:倾城将士,两两相遇,虽然是件韵事,倘使相遇在~之下,便不欢乐了。(清·曾朴

《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23▲烽火四起 △fēnghuǒsìqǐ △典故: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24▲负薪救火 △fùxīnjiùhuǒ △典故: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处:《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

矣。”《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例子: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25▲赴汤蹈火 △fùtāngdǎohuǒ △典故: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例子: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同死同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

五回)

26▲干柴烈火 △gāncháiliâhuǒ △典故: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形容情绪高涨。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这烈火干柴怎得瞒。” △例子: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如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清·曹雪芹《红楼梦》

第六十九回)

27▲膏火之费 △gāohuǒzhīfâi △典故: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膏火之费,吾视君皆

未易办也。” 28▲膏火自煎 △gāohuǒzìjiān △典故:比喻有才学的人的人因才得祸。 △出处:《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例子:~熬,多财为患害。(晋·阮籍《咏怀诗·八》) 29▲隔岸观火 △gãànguānhuǒ △典故: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处: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例子:他原是在~呀。(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30▲篝火狐鸣 △gōuhuǒhúmíng △典故: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

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又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31▲黑灯瞎火 △hēidēngxiāhuǒ △典故: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例子:老二,这是怎么回事,~的把我找来。(老舍《神拳》第二幕) 32▲火耕水耨 △huǒgēngshuǐnîu △典故: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出处:《史记·平淮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 △例子:诸欲修水田者,皆以~为便。(《晋书·食货志》) 33▲火光烛天 △huǒguāngzhútiān △典故: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出处: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例子:城里到处~,枪炮齐响,有钱的人纷纷逃难,穷若的人民水断粮绝。(老舍《吐了一

口气》)

34▲火海刀山 △huǒhǎidāoshān △典故: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例子:~无所惧,艰难困苦炼英雄。 35▲火冒三丈 △huǒmàosānzhàng △典故:形容愤怒到极点。 36▲火然泉达 △huǒránquándá △典故: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37▲火伞高张 △huǒsǎngāozhāng △典故: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38▲火上浇油 △huǒshàngjiāoyïu △典故: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例子:这么一来,大家的情绪就象~似的。 39▲火上弄冰 △huǒshàngnîngbīng △典故: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 40▲火烧火燎 △huǒshāohuǒliǎo △典故: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例子:她遭到了不幸,比个寡妇还不如。往后怎么办?想到这里,她心里~,呆呆坐着,

急得一身汗。(老舍《鼓书艺人》十九)

41▲火烧眉毛 △huǒshāomãimáo △典故: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例子:~,且顾眼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 42▲火树银花 △huǒshùyínhuā △典故: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

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

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例子:~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柳亚子《浣溪沙》词) 43▲火眼金睛 △huǒyǎnjīnjīng △典故: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

识别真伪。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杂

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例子: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炒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明·吴承恩《西

游记》第七回)

44▲火中取栗 △huǒzhōngqǔlì △典故: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

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例子: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

别人~。(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45▲积薪厝火 △jīxīncuîhuǒ △典故: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

患无穷。 △出处:《汉书·贾谊传》:“夫抱火

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46▲急如星火 △jírúxīnghuǒ △典故: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例子:闺臣心内虽~,偏偏婉如同田凤翾的哥哥田廷结了婚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

九十四回)

47▲急于星火 △jíyúxīnghuǒ △典故: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48▲交梨火枣 △jiāolíhuǒzǎo △典故: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出处:《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49▲皎阳似火 △jiǎoyángshìhuǒ △典故: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50▲近火先焦 △jìnhuǒxiānjiāo △典故: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

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51▲救火投薪 △jiùhuîtïuxīn △典故: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

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不

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52▲救火扬沸 △jiùhuǒyángfâi △典故: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 53▲救民于水火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典故: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54▲绝薪止火 △juãxīnzhǐhuǒ △典故: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汉·枚乘《上书谏吴书》:

“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55▲连天烽火 △liántiānfēnghuǒ

怎么形容火篇六
《调火岗位描述》

调火工岗位描述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欢迎来到调火岗位指导工作,我叫张建,是一名岗位操作工,我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加热和废气设备,并通过控制合理的加热制度,保证炉温的稳定和均匀,从而保证焦炭和煤气的质量合格。

一、焦炉概况及主要构成介绍

我厂现有两组四座焦炉,年产260万吨冶金焦,4×65孔TJL-5550D型捣固焦炉,T代表太原,JL代表焦炉,5550代表炭化室高度五米五,平均宽度五十厘米,D代表单热式。其特点是宽炭化室、双连火道、废气循环、下喷、单热式焦炉。主要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炉顶区以及基础和烟道组成。炭化室是将煤炼成焦炭的部位,两端有炉门。燃烧室位于炭化室两侧,煤气和空气混合燃烧加热炭化室,每个燃烧室由32个立火道组成。每座焦炉燃烧室数比炭化室多一个,长度与炭化室相同。斜道区位于炭化室和燃烧室下面,蓄热室的上面,是连接蓄热室和燃烧室的通道区。蓄热室位于斜道下部,通过斜道与燃烧室相通,吸收下降时废气的热量,并在上升时预热空气的炉室。炭化室封顶砖以上部位为炉顶。砌有装煤孔、上升管孔、看火孔、烘炉孔,拉条沟及轨道,炉顶区有一定的厚度,以承载导烟车的荷重。为减少炉顶散热,改善炉顶的操作条件,炉顶不受压部位砌有隔热砖。基础位于炉体的底部,它支撑整个炉体,炉体设施和机械的重量,并把它传到地基上去。烟道:烟道分机、焦侧分烟道和总烟道。其作用是汇集焦炉加热系统排出的废气,并引导废气到烟囱排走。

二、岗位职责

1. 当班期间对煤气、废气系统设备、地下室旋塞、限位进行全面检查。

2. 打扫完清洁区卫生后,班长带领全体调火工进行查火,查火时必须带笔和笔记本。

3. 从业务上指导煤气系统,以保证加热制度的合理稳定。

4. 熟悉炉体构造、加热系统设备及仪表运行情况、气体流程。

5. 定期测量各种温度和压力,保证测量和记录的准确性。

6. 定期检查各种煤气设备,保证煤气畅通无阻。

7. 按照车间的指标,在规定时间内调节好温度,并保证炉温稳定。

8. 熟悉交换传动设备构造、原理,并做好维护、保养。

9. 了解红外线高温计构造及性能,能够熟练操作,并做好维护、保养。

10. 定期校正所有红外线测温仪保证其准确性。

11. 与其它相关岗位配合好,及时了解入炉煤水份情况及池放气量的大小,完成一些相关调节。

12. 保证记录完整准确,字迹清晰,记录表无破损。

13. 保证岗位文明卫生,物品摆放有序。

三、岗位流程

现代炼焦是指烟煤隔绝空气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成为焦炭,这一过程称为高温炼焦。

用于高温炼焦的工业炉称为焦炉,现代焦炉是指以生产冶金焦为主要目的,可以回收炼焦化学产品的水平式焦炉,它由炉体和附属设备组成。

焦炉炉体主要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炉顶区以及基础和烟道组成,焦炉的附属设备主要包括:护炉铁件设备、荒煤气导出设备、加热设备及炉门修理站。

主要有以下工艺流程,具体介绍如下:

1、焦炭生产工艺流程:煤场配合煤由受煤坑到煤皮带经粉碎机粉碎后经煤皮带煤中转上煤塔,由给料机、捣固机捣固成煤饼、用装煤车将煤饼装进炭化室高温干馏成焦,焦炭由推焦、拦焦车到熄焦车、熄焦塔熄焦,冷却一定时间后送往运焦工段。

2、荒煤气导出流程:炭化室荒煤气由上升管经桥管喷洒和阀体进入集气管,由п型管、经吸气管道,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同氨水一起,经气液分离器进入鼓冷工段。经化产净化回收后供回炉燃烧和合成甲醇使用。

3、三气流程:

这是我岗位的主要流程,其作用是通过合理的控制进入焦炉的煤气量与空气量的混合,使其能完全燃烧,从而使耗能达到最优状态。

具体的流程:焦炉加热用的回炉煤气进入预热器到地下室煤气主管,再经加减旋塞、孔板盒、交换旋塞及下喷管进入砖煤气道,最后进入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底部,同时空气通过废气开闭器进入蓄热室,空气经预热后进入焦炉燃烧室的立火道汇合后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1/3左右由下部循环孔进入上升立火道,其余废气经斜道,再经过蓄热室,由格子砖把废气的部分显热回收后,经过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最后排入大气。上升气流的煤气和空气与下降气流的废气由加热交换传动装置定时进行换向。

四、主要相关设备及保养备

1. 现有年产冶金焦260万吨捣固焦炉两组四座。其中:焦炉炭化室长15980mm,有效长15140mm;高5505mm,有效高5200mm;机侧宽490mm,焦侧宽510mm,平均宽500mm,

3锥度20mm;有效容积35.4m,装干煤量35.1t,炭化室中心距1350mm,加热水平800mm,

炉顶厚1245mm。 2. 加热设备:主要包括煤气管道、预热器、加减旋塞、交换旋塞、流量孔板、冷凝水封和自动放散水封。作用是:控制加热煤气能安全进入燃烧室燃烧,保证温度达标。(煤气预热器其作用是使焦炉煤气在通过预热器时被间接蒸汽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防萘及冷凝物从焦炉煤气中析出堵塞管路和管件。水封槽其作用在于接受管道中排出的冷凝水和焦油,它既可以排出冷凝液又可以防止煤气漏出。在调火的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检查保证其内的水满流。放散水封工作原理:换向时在煤气切断后,煤气管道中的压力急速升高。为缓和煤气压力升高后带来的危害,设置自动放散水封。自动放散水封的联结管插入液面深度300mm,当煤气压力高于3000pa时,煤气便冲破水面由放散管中逸出。作用:为缓解煤气主管压力。④加减旋塞是用来调节、切断煤气的。⑤交换旋塞通过搬杆与拉条相连,交换时,通过拉条带动搬杆,从而控制交换旋塞的开、关。为保证交换机负荷正常,旋塞严密,交换旋塞每月清洗一次。具体方法如下:在下降气流时进行,关闭加减旋塞,卸下搬把和尾部螺丝取出芯子,将芯子油垢铲掉,煤油洗净,

最后用布擦净,均匀抹少量黄油。安装时不要安反,更不能错号,应按原来位置安装好。)

3. 废气设备:主要交换开闭器(又叫废气盘),总分烟道闸板,总分烟道。作

用:控制进入焦炉的空气量和排出的废气量。(交换开闭器由筒体和两叉部组成。两叉部的两个通道分别与两个蓄热室的小烟道口相连接,开闭器筒体下口与烟道相通。在进空气时,打开空气口,砣盘落下与烟道隔开,空气经两叉部进入相对应的两个蓄热室。换向后,空气口关闭,砣盘提起,排出废气。在筒体下部设有调节吸力的小翻板。在空气口处设有调节进风量的挡板。同样为保证交换机负荷正常,不出现卡砣现象,废气跎杆应该每一周用砂纸砂一次,保证光洁。另外废气盘上各轴套要经常清洁加油。总分烟道闸板轴定期润滑,保证其灵活,方便调节)

4. 测温设备:主要是光学高温计:其型号为CIT-JH型手持式焦炉红外温度计,配套多炉组控制软件系统同时使用。测量范围700℃——1600℃。作用是:用于各种焦炉系统的直行温度、横排温度、蓄顶温度及其他温度的测量。

5. 测压设备:斜型微压计一台。作用:用于测量看火孔压力,蓄顶吸力。

6. 换气设备:防爆轴流风机4台。型号BT35-11,风量:25280m3/h,功率:4KW,风压:345Pa,转速:1450r/min。作用:用于地下室煤气区域通风换气。

7. 抽水设备:排污泵1台。型号50QW12-15-1.5 ,出口直径50mm,额定流量12m3/h,额定扬程15m,搅拌直径1200mm,功率1.5KW。作用:主要用于地下室末端水池排水。

8. 照明设备:隔爆型照明灯,主要分布机焦侧烟道及地下室。作用:用于烟道

及地下室照明。

五、岗位指标 焦炉的加热制度主要内容有温度制度、压力制度,即俗称的“九温五压”。为确保焦炭在规定时间内沿高向、长向均匀成熟,必须制定和严格执行焦炉的加热制度,并根据结焦时间、装煤量、装煤水分、加热煤气、气候等实际变化,对焦炉加热制度进行调节。具体的参数作用及参数控制如下:

1. 焦饼中心温度:指结焦末期焦炉炭化室中心断面处焦炭的平均温度,它是判

断全炭化室焦炭是否成熟的指标。要求控制在950℃~1050℃。

2. 直行温度:指全炉机侧、焦侧测温火道温度,代表全炉的温度,是直接影响

焦炭成熟的主要参数。要求控制:根据生产计划定,但不能低于1200℃。同时均匀系数K均应达到0.85以上,安定系数K安应达到0.85以上。均匀系数K均计算:

K均2M (A机A焦)2M

式中:M——焦炉燃烧室数。

A机、A焦——为机、焦侧不合格火道数,燃烧室(除边炉外)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平

均温度±20℃以上为不合格火道温度,边炉超过±30℃以上为不合格火道温度。

安定系数K安的计算

K安2N(A'机A'焦)2N

式中:N——昼夜直行温度的测量次数

A'机——机侧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偏差±7℃以上的次数。

A'焦——焦侧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偏差±7℃以上的次数。

3. 横排温度:指焦炉同一燃烧室各火道的温度,是检查沿燃烧室长向温度分布的合理性、保证焦饼均匀成熟的指标。要求控制:单排、十排K横﹥0.90,全炉系数K横﹥0.8。

K横=考核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考核火道数

考核火道数:一般指除机、焦侧各4个边火道以外的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对每个燃烧室、实测火道温度与标准线差超过±20℃以上为不合格火道;对十排横排燃烧室,平均温度曲线与标准线差超过±10℃以上为不合格火道;对全炉横排燃烧室,平均温度曲线与标准线超过±7℃以上为不合格火道。

4. 炉顶空间温度:指焦炉炭化室顶部空间粗煤气温度,该温度的高低对焦化产品有重要影响,温度偏高,易降低焦油、粗苯产率,并使粗苯中甲苯含量下降,煤气中的CH4减少,H2增加,煤气多而热值低,炭化室顶易结石墨;若太低,上部焦炭将出现

生焦。为使焦化产品的产量最大化,要求炉顶空间温度控制在800℃~830℃。最高不超过850℃。

5. 边火道温度(炉头温度):指焦炉燃烧室两侧的端火道温度。通常边火道受摘炉门、推焦、装煤操作等影响,散热多、温度低而波动大,不但易造成生焦,导致推焦困难,还会损坏炉体。要求炉头温度控制在:炉头温度均匀系数K均>0.9,炉头温度与

标准火道温度差应小于150℃。

测温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K头=测温火道数

式中 测温火道数不包括边燃烧室边火道。

不合格火道数:每个炉头火道温度与平均温度差大于±50℃的火道。

6. 蓄热室顶部温度:指蓄热室顶部空间度,用其检查蓄热室温度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蓄热室有无局部高温漏火、下火等情况。通常控制:蓄热室顶部温度不能超过1320℃,不能低于900℃,蓄热室顶部温度与立火道温度约差150℃。

7. 小烟道温度:指废气排出温度,其主要是为了检查蓄热室的热交换情况是否良好,并发现因炉体不严密而造成漏火、下火等情况。要求控制:小烟道温度不能超过450℃,不能低于250℃(主要是保证烟囱的吸力足够)。

8. 炭化室墙面温度:一般与焦饼中心温度同时测量,测量炭化室墙面温度是为了检查焦饼上下加热均匀性,间接观察燃烧室上下温度分布情况,要求焦炉煤气加热时,焦饼上下温度差应小于70℃。

9. 冷却温度:立火道温度在换向后20S最高(即极限温度1450℃),由于每个立火道的直行温度测定的时间不同,为便于比较全炉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必须测出换向期间下降气流测温火道的下降量,即为冷却温度。 我焦炉分四段,冷却下降温度平均值为32.5℃。

10. 炭化室底部压力:指焦炉炭化室粗煤气析出时形成的压力,要求控制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应大于5pa。测量炭化室底部压力是为了检查和确定集气管压力,使炭化室内的压力符合确定的压力制度。

11. 看火孔压力:以看火孔压力基准来确定燃烧系统的各点压力。 看火孔压力过大不便于测量温度和观察火焰,且散热量大,上部横拉条的温度高,但可减少向火道内落灰并有利于高向加热。看火孔压力负压会造成吸入冷空气并造成火焰燃烧不正常。要求控制:0~5Pa。

12. 蓄热室顶部吸力:主要是检查焦炉加热系统内煤气、空气和废气量的分配、

横排温度分布、看火孔压力是否合理的指标。要求控制:与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差:上升气流为±2Pa,下降气流为±3Pa(边炉除外)。

13. 蓄热室阻力:是指小烟道与蓄热室顶部之间的压力差。主要是为了检查格子砖的堵塞情况。

14. 燃烧系统的五点压力:主要指看火孔压力;上升气流时蓄热室顶部与小烟道压力;下降气流蓄热室顶部与小烟道压力。主要是为了检查焦炉燃烧系统实际压力分布和各部位阻力情况。

15. 空气过剩系数a:为保证煤气能完全燃烧,供给的空气量必须多于理论空气量,两者之间的比值称为空气过剩系数。a对焦炉加热十分重要,a过大,废气量大,带走热量增多;a过小,不能完全燃烧,可燃成分随废气排出;故a过大过小都会增加煤气耗量;同时a还影响焦饼的高向加热。焦炉煤气加热要求控制a为1.2~1.25。

六、岗位危险源及安全规程

主要危险源:主要存在煤气泄漏时引起煤气中毒、着火、爆炸;蒸汽烫伤;机械伤害及高温中暑等。

需注意的安全事项:

1. 作业时,必须劳保穿戴齐全;

2. 在炉顶作业,应注意导烟车的行走方向及出焦炉号除尘孔火焰的方向,避免、机械伤害和火焰烧伤;

3. 在地下室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应注意气流是否流通,在交换过程中及时停止作业,作业时如感到头晕、眼花、呕吐、四肢无力等情况,应立即退出现场,到上风侧休息;

4. 做好煤气系统的安全检查等;

5. 打开看火孔盖时,站在上风侧,不准正对看火孔;

6. 炉顶清扫用的工具要先检查后使用,使用的看火钩必须有横梁,严禁将金属等物掉进立火道、炭化室,严禁火道内掉入铁器;

7. 在停止加热时,应停止焦炉出炉,严禁在焦炉周围动火;

8. 严禁在炉顶测温、看火时坐卧轨道休息;

9. 严禁开看火孔盖时不清除余煤就开盖;

怎么形容火篇七
《关于火的文章》

高考满分作文: 薪尽火传

2007年广东卷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绑在藤蔓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谓的薪尽火传,大概便是那么一回事,人的骨肉最终会化为尘土,但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三世乃至万世地传递下去。这便是人类伟大之处的体现。传递,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 有位革命者写过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正是对精神传递最好的诠释。为什么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会有那么多烈士们前仆后继?那一串数不清的名字,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这是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革命的精魂。我们的眼前似乎看到无数的灵魂在闪光。但其实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辈的生命之薪传递下来的精神之火。

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需要传递,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千百年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传递下去,便是我们对它的责任。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中,还有多少个丛飞?多少个焦裕禄?多少个任长霞?是他们传递着这个火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去留住这些星星之火,然后传递给我们以及子孙后代。

也许传递一个口信,传递一封邮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传递一种精神,尤其是人类文明中最为珍贵的精神,却常常需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

薪尽了,火仍可以传,仍不得不传。传递是我们生存的印记,是我们的生命在世界上镌刻的痕迹。而这些火,正是照亮我们个人甚至是整个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去了它们,前路便将陷入黑暗。

传递,是生命流逝的足迹,更是生命流传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

传递心灵之火

广东考生

微风阵阵,蒲公英的种子漫天纷飞。它不仅在传育后代,更在传递着希望。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最终它们归于尘土。它们不仅在落叶归根,更在传递着生命的延续。 潺潺流水,最终将东流,归于大海。它们不仅是在汇集,更是在传递沿途的风光。

传递,使万事万物绵延不已,生生不息。传递,更使我们的心灵之火永不泯灭。

蒲公英,落叶,流水在四季轮回中传递着它们各自的精神,力量,(。)在那虽然没有思想感情的大自然中创造了属于他们的精神魅力。使它们的心灵之火生生不“熄”。然而,在新奇的动物世界中,传递也是依然继续着。

一个农夫想要杀掉山羊给生病的妻子进补,然而,当农夫举起刀时,山羊却突然跪下。农夫觉得奇怪,难道山羊这动物也怕死?后来,农夫才发现原来山羊已经有了山羊宝宝,为了保住孩子才向农夫跪求生的。小山羊出生后,在山羊妈妈喂奶时,它总是跪着吃奶。山羊跪乳,也许就是母子之间爱的传递吧!母山羊为了保住孩子,不惜向农夫下跪求生,这种母爱是伟大的,动人的。也许小山羊知道母亲的关怀,懂得母亲的爱,为了感恩,为了报答,小山羊跪着吃奶,以报

答母亲的爱。小山羊的行为那同样是让人动容的。也许便是母亲山羊这种无私的爱传递给了小山羊,让它也对母亲展现关爱吧!在传递爱的心灵之火时,动物们表现得淋漓尽致,山羊跪乳,乌鸦反哺,这,便是最好得证明!

在我们目睹这动物界得心灵传递时,别忘记,在人类群中,我们也在传递着心灵之火。

放眼古代,陶渊明向我们传递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使我们面对金钱名利时怀有淡泊情怀;李白向我们传递着“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屈,使我们面对困难时仍能自尊自强;杜甫向我们传递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情怀,使我们中间出现了一位爱国侨领在庄世平,虽然庄老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相信,他那种心系国家,视国家利益为第一位的爱国情怀将在我们中间继续传递。

纵观现代,心灵之火依然传递。感动中国的爱心组织“微尘”,在原来仅有几人的情况下,随着爱心之火 传递,爱心组织迅速壮大,为国家,社会带来了爱心,让我们都沉浸在爱的氤氲里。 峭壁上的苍松传递着它的坚毅,使悬崖边形成了一片绿茵;蜜蜂在花丛中传递着它的辛勤,使整个蜜蜂花丛都为生命努力;人类,在日常交往中,传递着技艺,经验,但也传递着美好的精神,思想,使得这只美好得心灵之火绵延不绝,生生不“熄”。

让生命之火燃烧起来

茫茫荒野,一望无际。当猿人走出森林,踏上征程时,他的心中是否茫然无措?前路漫漫,且不说有猛虎磨牙吮血,且不说有巨蛇贪婪的眼神,单是那寒风冰雨足以让他痛苦不堪。然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带来了生的希望。对,就是它,火!

火就是希望。人类有了火,便拥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用火驱赶猛兽,用火抵御严寒,人类得以生存;用火开辟土地,营建家园,用火煮熟食物,告别难以下咽的生肉,人类有了火得以发展壮大。不然,怎会有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高喊:“人,宇宙之灵长,万物之精华!”怎会有如此文明繁荣的地球?火,是人类的希望。

希望就是火。人生有了希望,便如同有了火的温暖,火的活力,火的气息。没有希望的人生就如一潭没有活力的冰水,冷冷冰冰,没有朝气,终日消沉,因为它没有火的存在。

是什么让司马迁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寻访古迹,搜集资料,还要忍受世俗的冷嘲热讽,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希望,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希望。

是什么让一个矿井工人深埋地下却竭尽全力,求得生存?是希望,是求生的希望,如同一把火,将生命的潜力发挥出来,将人的本能挖掘出来,历经数十天折磨,依然意志坚定,不放弃,不退缩。

是什么让钟南山面对“非典”肆虐的攻击依然沉着?是什么让白衣天使们勇往直前,直面“非典”?是希望,是坚信必胜的希望,才会在激流中,在荆棘丛中不断前行。

希望的魅力在于即使遭遇逆境,也能激起你内在的潜能。

希望的伟大在于即使身遭不幸,也能鼓起你前进的风帆。

希望的力量在于即使失败挫折当前,也能激励你不断向前。

希望就像烈火,点燃你的生命,让生命在燃烧中得以体现,在发光发热中展现真正的价值。 那么,请点起你的生命之火,让燃烧的火光照出真正的自我,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让生命在创造真善美中得到永恒!

火的遐思

清晨,迎着火红的朝阳,沐浴着火红的霞光,我们来到了圆明园展览馆。望着展览馆四周那触目惊心的断石柱,破石桥,我不禁怒火中烧,眼前仿佛看到了那场灭绝人寰的熊熊大火。

满怀悲愤,我走进展览厅,看见那里陈列一块断裂的石碑。碑上记载着:“圆明园占地30多平方公里,园内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罗列国内外名景四十多处,共有建筑物145处„„”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超精堪。馆内最精致的展品是个小巧玲珑的宫殿模型,小宫殿有围屏,绫帐„„十分华丽,我仿佛看到了当时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多么的美丽,多么豪华!它凝聚着中国行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血汗!看着馆内陈列的破碎瓷片和武器,我想到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进行了多么艰苦卓绝的斗争!想到英法联军是怎样在血泊中疯狂地将圆明园洗劫一空,是怎样点燃罪恶的大火,烧毁了这座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宝库。

亲爱的朋友,您怎么能想象得到那数不胜数的楼台殿阁,亭榭轩馆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花园竟毁于一场大火?那人间仙境般的“武陵春色”“断桥残雪”;那巧夺天工的“西洋楼”“远瀛馆”„„如今却只有废石嶙嶙,杂草丛丛,而造成这一切的是火!是那烧了三天三夜的罪恶的大火!那场大火烧出了帝国主义狰猝面目,烧出了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也烧醒了沉睡多年的中华民族。

不是吗?就从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火后,短短的一个世纪以来,觉醒的龙的子孙们为祖国奉献了多少抗争的躯体,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春歌!不就是昨天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由星星之火发展成熊熊烈火。烧红了大江南北,烧亮了长城内外,烧遍神州大地!

我想起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美丽的凤凰是由丑陋的火鸟燃烧而成了。”而美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不就是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的熊熊大火中诞生的吗?火!革命的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从此屈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华巨龙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腾飞和拼搏!

腾飞呀腾飞,中华巨龙!拼搏呀,拼搏,中华健儿!看!天安门广场点燃亚运圣火,规模空前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胜利举行。每个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振奋,无不摩拳擦掌,为迎奥运做贡献。我们要让全世界睁开眼睛看中国!

“东亚病夫”变成了东方雄狮。新中国的史册将由我们这一代来书写!望着展览馆内一件件会说话的展品,我更感到了肩头的沉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交给我们青年一代的革命火炬,我们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帝国主义者早就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党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我们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我们要让手中的革命火炬越烧越旺,和霸权主义顽强斗争!

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我万分感慨地走出圆明园大门,眼前是一片火红的夕阳,夕阳辉映下那触目惊心暗红色的断壁残垣,将我心中的怒火又一次点燃!龙的传人啊!让我们铭记这条血写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灭亡!我爱圆明园展览馆,因为他牵动我的情思,给我启迪,给我以鞭策!给我以力量!遥望天边火红绚丽的彩霞,遥望镶上红边连绵的远山,我热血沸腾,壮志凌云!朋友们,让我们用火一样的激情去迎接祖国那火红灿烂的明天!

怎么形容火篇八
《“火”表达什么意义?——从“火”的语用分析来看语词意义的不确定性》

怎么形容火篇九
《火山岩描述》

怎么形容火篇十
《“开火文化”是怎么火起来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14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