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医生招聘】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一
《对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管控措施》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控制措施
一、目的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最早发现、最早报
告、最早处置的前沿阵地,因此必须强化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病人、病
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控制治疗措施。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例》等。
三、措施: (一)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照甲类传染病处置的病人: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
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 进行医学观察和
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二)、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
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对于被传染病病
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三)、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人、疑似传
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并提供医疗救护、
现场救援、接诊治疗、不得推诿病人,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
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
疗机构,并使用专用车辆或用过的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1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二
《对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管控措施1311》
广顺医院传染病病人、
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控制措施
一、目的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最早发现、最早报告、
最早处置的前沿阵地,因此必须强化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
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控制治疗措施。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
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三、措施:
(一)、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照甲类传染病处置的病人: 对病人病
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疑
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
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 进行医学观察和采
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
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对于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
及医疗废物,必须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三)、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人、疑似传
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并提供医疗救护、
现场救援、接诊治疗、不得推诿病人,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
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
疗机构,并使用专用车辆或用过的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1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三
《乡村医生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乡村医生传染病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 )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
1、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2、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 )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3、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4、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 )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5、SARS的传播途径是( )
A. 飞沫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
E. 血液制品传播
三、填空题(每空2分)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 和 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小时内报告,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 、 和 ,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 和 。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 感染和 感染。
四、问答题(每题13分)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2、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控制中的主要职责?(至少三条)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B4、D5、D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CDE 3、ABCE 4、ABD 5、AC
三、填空题
1、甲型、乙型 2、6、48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4、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医源性、医院
四、问答题
1、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2、① 接受培训,做好分诊登记;
② 早发现(诊断)、报告、隔离、治疗;
③ 正确治疗、消毒、流观控制;
④ 参与流调、标本采集;
⑤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四
《对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管控措施》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控制措施
一、目的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最早发现、最早报
告、最早处置的前沿阵地,因此必须强化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病人、病
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控制治疗措施。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例》等。
三、措施: (一)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照甲类传染病处置的病人: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
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 进行医学观察和
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二)、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
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对于被传染病病
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三)、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人、疑似传
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并提供医疗救护、
现场救援、接诊治疗、不得推诿病人,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
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
疗机构,并使用专用车辆或用过的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1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五
《临床医生传染病知识测试卷》
医院_______ ____ 科室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7 题,每空格2分,共50分)
1、传染病报告卡中必须填写相应工作单位的有以下五种职
业: 、 、 、 、 。
2、传染病报卡上需填写诊断依据的五种法定传染病
为: 、 、 、 、 。
3、病例分类需注明急性或慢性的法定传染病有: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共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包
括 种,乙类传染病包括 种,丙类传染病包括 种。
5、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分为 小时和 小时内。
6、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有: 、 、 。
7、目前属于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 、 、 和 、 。
二、选择题(每题答案一个或多个,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可作为“甲肝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网络报告的是( )
①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等临床表现
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③血清抗-HAVIgM阳性
④血清抗-HA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③ E④
2、下列可作为“急性乙肝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网络报告的是( )
①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等临床表现
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AST升高
③HBsAg阳性
④血清抗-HBcIgM阳性 1:1000以上
⑤HBVDNA阳性
⑥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性
⑦恢复期血清HBsAg阴性,抗HBs阳性
A ①(或②)+③+④
B ①(或②)+③+⑤
C ①(或②)+③+⑥
D ①(或②)+③+⑦
3、下列可作为“丙肝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网络报告的是( )
①流行病学史:有感染HCV可能的接触史、诊疗史等
②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等临床表现
③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④血清抗-HCV阳性
⑤血清HCV RNA阳性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⑤ E ②+⑤
4、 下列可作为“丙肝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网络报告的是( )
①流行病学史:有感染HCV可能的接触史、诊疗史等
②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等临床表现 ③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④血清抗-HCV阳性
⑤血清HCV RNA阳性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⑤ E ②+⑤
5、下列可作为“戊肝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网络报告的是 ( )
①流行病学史:有感染HEV可能的接触史
②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等临床表现 ③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④血清抗-HEVIgM阳性
⑤血清抗-HEVIgG 阳性
⑥血源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型肝炎
A ①+②+③ B ②+③+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⑤+⑥
6、以下传染病“病例分类”无“临床诊断”的有( )
A 淋病 B 梅毒 C麻疹 D 猩红热
7、下列疾病是乙类传染病的有( )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麻风病 C登革热 D新生儿破伤风 E猩红热
8、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
A.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B.突发已知病因的单病例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9.下列可作为“菌痢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网络报告的是
①仅有腹泻、稀便
②急性起病,腹泻、腹痛、里急后重
③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
④大便常规检查红细胞≥10/HPF
⑤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E ①+⑤
10、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何种措施?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观察
D.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六
《乡村医生传染病培训试题》
乡村医生传染病培训试题
单位名称: 职务: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
2、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
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3、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4、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传染病爆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6、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7、传染病分几类:()
A、2B、3 C、4D、5
8、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医院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 )种:
A、35 B、39 C、37 D、40
10、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
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
11、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
A、艾滋病 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D、伤寒和副伤寒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
的:()
A、全国人大B、国务院
C、卫生部 D、省人民政府
1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
的:()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4、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单个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15、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急救中心(110) 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
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
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5、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8、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9、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10、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 4、C 5、C 6、C 7、B8、A9、C 10、A 11、C 12、B13、B14、C15、D
二、是非题1、是2、非 3、非4、非5、是 6、非7、是 8、是9、非10、是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七
《乡村医生传染病培训试题》
乡村医生传染病培训试题
单位名称: 职务: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
2、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3、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4、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传染病爆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6、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7、传染病分几类:()
A、2B、3 C、4D、5
8、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医院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 )种:
A、35 B、39 C、37 D、40
10、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
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
11、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艾滋病 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D、伤寒和副伤寒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
A、全国人大B、国务院
C、卫生部 D、省人民政府
1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4、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单个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15、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急救中心(110) 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
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
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5、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8、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9、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10、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 4、C 5、C 6、C 7、B8、A9、C 10、A 11、C 12、B13、B14、C15、D
二、是非题1、是2、非 3、非4、非5、是 6、非7、是 8、是9、非10、是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八
《乡村医生传染病培训试题》
乡村医生传染病培训试题
单位名称: 职务: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
2、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3、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4、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传染病爆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6、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7、传染病分几类:()
A、2B、3 C、4D、5
8、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医院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 )种:
A、35 B、39 C、37 D、40
10、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
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
11、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艾滋病 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D、伤寒和副伤寒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
A、全国人大B、国务院
C、卫生部 D、省人民政府
1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4、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单个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15、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急救中心(110) 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
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
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5、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8、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9、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10、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九
《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制度
1、门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和确诊病例时,要在门诊日志上认真登记,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等)。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公共卫生科。
2、门诊部各科室负责人要每周核查门诊日志,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补报和订正传染病报告卡。公共卫生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门诊日志,并与检验室有关数据核对,避免漏报和错报现象的发生。
3、对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人,门诊医生要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或订正报卡上报公共卫生科
4、要做好门诊日志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以备后查。
5、做好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肠道病人的预检分诊登记。 6 、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处罚当班医生人民币50元,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
医生发现疑是传染病患者篇十
《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诊制度》
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诊制度
一、 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来院病人中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引导到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
二、 初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如我院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应及时报告医务科、院感科,同时联系传染病医院转诊,转诊时同时将病人及病历复印件一并转入传染病医院就诊。
三、 发现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或其他重大烈性传染病病人应立即先行隔离,再转诊。
四、 对合并患有传染病的危重病人,应当立即就地隔离抢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治疗。
五、 对诊断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按规定填写传染病及结核转诊卡,转诊至石棉县传染病医院就诊。
六、 危重传染病病人如使用我院救护车护送,医务人员、救护车司机要做好自身防护,运送车辆在转运结束后应做好消毒工作。
七、 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按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处置,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垃圾视污染情况进行无害化处置后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中分类收集,集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