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校园招聘】
桂林山水古诗篇一
《古诗词欣赏技巧及桂林阳朔山水诗词赏识》
古诗词欣赏技巧及桂林阳朔山水诗词赏识
——李灵资老师
一. 学习方法
①初读诗词,疏通文字
②细读诗词,理解词句
③朗读诗词,体会情感
二. 分析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③厌:满足。
[理解词语及句义]
解题: 解词: 句义: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理解诗意及诗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背景知识]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理解词义]
查找有关资料,理解字、词意思。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光融为一体。③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④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中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部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辽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兴趣。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理解词义]
补充词语解释: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赏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怀念之情。这是其中的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青、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做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3. 辨析
思考:三首诗各自描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第一首诗写的是作者独坐敬亭山看到的、感受到的。第二首诗写的是作者远望洞庭湖水和君山的景色。第三首词写的是江南的江花和江水。三首诗词都写山、水,但写法上不同,第一首运用拟人的写法写敬亭山;第二首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洞庭湖水和君山的美丽;第三首妙不可言,首尾呼应,词句对仗,反问结束,极富感染力。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分析:
1、观赏漓江的水
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观赏桂林的山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呢?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3、山水相映的景象
“„„连绵不断的画卷„„”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古人赞美桂林山水的诗词
桂林山水岂止是应该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她还应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她是当之无愧的双遗产。因为她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滴水都浸透了诗情画意,她已经是“人化的自然”了。 桂林的官方之所以不申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桂林山水的知名度已经足够了,中国大多数地方申遗是为了借遗产的广告效应搞旅游。而桂林不需要世界遗产名录来做广告,她早在千年前就有无数大诗人做的广告了。
唐代有一位叫任华的官员在漓江边给朋友送行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大诗人韩愈这样描绘桂林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杜甫诗曰:“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据考证,韩愈、杜甫从没去过桂林。没去过,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一定是耳闻了。可见在唐代桂林已经知名度很高了。
有人统计过唐代有30多位诗人写过桂林,宋代就更多了。如果说唐代的诗歌是对桂林山水情景交融的描绘的话,那么宋代的诗词对桂林山水就是直接的赞颂和打分了。
张孝祥的诗句“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还算是含蓄的;李纲的“雁荡武夷何足道,千岩原是小玲珑”;大诗人黄庭坚的“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张洵的“桂林山水冠衡湘”;邓公衔的“桂林岩洞冠天下”;曾几的“江山清绝胜中原”;张孝祥的“桂林山水之胜甲东南”等,就是直接的评判了。
过去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不知起于何时。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在对独秀峰石刻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这里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原来早在801年前的宋代,时任广西提点刑狱兼权府事的王正功,在为赴京城赶考的桂林考生饯行的宴会上,当众赋诗,最早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
历代诗人描绘桂林山水的诗歌,至今已有1万多首。这些诗描写山水之准确,比喻之贴切传神,情感之真挚,炼词造句水准之高,都是文学的奇葩。
对于诗人们从古到今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我并不感到意外。但是有一个现象让我感到意外:诗人们对桂林山水的描绘与今日地理和地质学家用科学语言对桂林山水的解释竟然相互呼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好像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一对孪生姊妹。诗人描述现象,抓住特征,科学家则分类命名,解释原因。
如诗人注意到了桂林的山与其他地方(如中原)的山不同。按照地质学家翁文灏对山的分类,山有褶皱山、断层山、蚀余山、火山等,但桂林的山的确无法归到以上几类中,勉强归的话,归到蚀余山还算差强人意。
褶皱山和断层山等抬升以后,受到河流的侵蚀,都会形成脊线,一条大山脉的脊线或者呈鱼骨状,或者呈梳子状等;但是在桂林的山上找不到山脉的脊线,山峰一个个是独立的,拔地而起;峰丛则一簇簇地像莲花一样,也无脉。
一些诗人注意到了桂林的喀斯特山峰与褶皱山、断层山的不同。如唐代的柳宗元在《訾家洲亭记》中说:“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这样说桂林的山:“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森列无际。”清代诗人袁枚说得就更清楚了,他的《独秀峰》一诗这样写道: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这还不算,他后来直接在散文中写出对桂林山的这一看法:“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随园全集・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二十九)这样的文学作品有些像地理学论文了。
南朝颜延之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唐代张固的诗“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说的都是喀斯特峰林平原上孤峰的特征。
宋代诗人刘克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这句诗就是对喀斯特峰林平原的形象化解释了。
诗人们用诗说桂林的气候。杜甫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白居易诗:“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今天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漓江流域由于季风的影响,5月至8月为雨季,与盛夏伴行,可为游客带来凉意。又因桂林在地貌上处于湘桂走廊,是南北气流的通道,这也是桂林夏日凉爽的另一个原因。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漓江水色的美和清澈是闻名的,假如漓江的水是浑浊的,那么桂林山水就黯然失色了。
韩愈的诗千古传诵: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蓟北处士的诗: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袁枚的诗: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他们写的都是漓江水的清澈。
漓江的水为什么清呢?地理学家的解释是这样的:在喀斯特地区,降水对地表和河水对流经地区的侵蚀是一种化学过程,并以化学溶液的形式搬运,这是喀斯特地区河流水体泥沙含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非喀斯特地区,山坡和地表会覆盖一层风化壳,或者发育成土壤,降水和河水侵蚀产生的是泥沙,河流以悬移质和推移质的形式把这些泥沙搬走。因此在非喀斯特地区,河流在雨季经常是浑浊的。
到了徐霞客这里,他则把诗人与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优美的文学游记,而且还是17世纪伟大的科学著作。他已经不是对山水游览赏玩,也不满足于对山水美的歌咏和赞叹,他开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探险和考察。桂林山水吸引了他,让他在此驻留了一月之久。他在桂林探索了100多个洞穴。他两探七星岩,按他对七星岩的描述画下图来,几乎就是现代洞穴探险家对洞穴的实测图。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陈述彭、施雅风、周廷儒对七星岩进行了实地测量,并画出图来,他们发现徐霞客的记述精准无误。
他辨析了“石山”和“土山”,他分清了“峰林”和“峰丛”,他命名了一系列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如他称石芽地貌为石齿、石萼,岩溶漏斗为井和龙并,洼地中积水为石潭、天池,称地下河为伏流,称天然桥为天生桥,称岩洞中的碳酸钙沉积物为石乳、乳柱、石笋、石盆、石田、石丸等。他对钟乳石的成因说是“皆玉乳之所融结”,“石膏日久凝胎而成”,对石潭的成因说是“皆平地下陷”,落水洞的成因说是“由于水捣成井”尽管这些发现和思考并非都是在桂林山水的考察中得到的,但桂林的确是他喀斯特考察用力最勤,也是他最喜爱的地方。
桂林山水古诗篇二
《四年级古诗三首、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古诗篇三
《江山如画-《桂林山水》古诗词》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一、《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六、《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桂林山水古诗篇四
《古诗三首、桂林山水练习题》
古诗词三首习题
一、默写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二、组词
螺( )潭( )庭( )谙( )亭( )
摞( )谭( )廷( )暗( )停( )
骡( )坛( )挺( )蜓( )
三、解词
敬亭山: 。闲: 。
厌: 。 洞庭: 。
和: 。潭面:
青螺: 。蓝: 。
忆江南: 。
谙: 。旧: 。曾: 。
四、填空
①《独坐敬亭山》通过描写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
者 。
②《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作
者 。
③《忆江南》是( )代诗人( )的作品。通过作者回忆曾经观光游览江南春景所留下
的印象,赞美了 。诗中的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 ),又抒发了( )。( )、( )
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这两句诗中( )中有( ),无论是( )与
( )都烘托了诗人 。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 )的手法写 。“相看
两不厌”,表达了 。“相”“两”二字同字同义重复,把
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
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总写 。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的 ;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 ,将洞庭湖的山光水色比喻成 。
(5)“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 )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六、解释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七、写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一、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将下面这四组相像的生字区分并组词吗?
赏( ) 漓( ) 桨( ) 峦( )
尝( ) 璃( ) 浆( ) 恋( )
二、同学们,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把下面的短语补充完整吗?
三、同学们,你来当小法官判读下面句子的正误吧!对的写“T”,错的写“F”
1.“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 )
2.“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 )
3.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
4.“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和“这样的水被这样的山围绕着”的意思是一样的。
5.因为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了一道道水纹,所以我才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
四、你能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吗?
欣赏 观赏
1.这首曲子创作地很出色,值得大家好好( )。
2.西湖的美景非常值得人们( )。
罗列 陈列
3.光是( )事实是不行的,必须加以研究分析。
4.博物馆里( )着许多出土文物。
五、同学们,你知道下面哪些句子是比喻句吗?用横线画出来吧!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2.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3.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加上绿树红花,游船渔舟,让你感觉到仿佛走进了画卷一样。
五、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把正确的答案写出来吧!
1.“这样的山_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_这样的山”,桂林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漓江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把漓江水比作是“无暇的翡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______之情。 3.“……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相连,形态万千。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桂林山水》片段选读练习
片断练习(一)(37分)
我看见过波澜(nán lán)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
(xiá xá)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sì shì)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é wù)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我会在文中的括号内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4分)
2、我会写出反义词(6分)
波澜壮阔( ) 扩散( ) 无暇( )
3、我会给文中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4、我会根据读音组词(4分)
juàn( ) dǎo( )
卷 倒
juǎn( ) dào( )
5、我会给下列的形近字组词(3分)
瑕( ) 棉( ) 泰( )
假( ) 绵( ) 秦( )
6、这两段描写了漓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7、用“像„„像„„”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归纳:(6分)
(1)漓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漓江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9、这两段文章采用的修辞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并用“————”在文中画一个排比句。(3分)
10、我会缩写句子。(4分)
(1)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2)我们乘着木船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片断练习
(二)(13分)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 )云雾迷蒙,( )绿树红花,( )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根据读音组词。(2分)
jiān ( ) mēng( )
间 蒙
jiàn ( ) méng( )
2、在括号里填写合适词,这些词是 词。(2分)
3、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的诗句结尾,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情。 (2分)
4、填空。(7分)
(1)“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段话除了写山、水相依,互相辉映外,还写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这些景物。(5分)
桂林山水古诗篇五
《《古诗三首》《桂林山水》备课模板》
《古诗三首》《桂林山水》备课模板
主备人
第 一 单元单元备课
课题:1、古诗词三首(
课题: 2、桂林山水(页)
桂林山水古诗篇六
《桂林山水简介名句诗词》
一、桂林山水的名句
“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 ----当代军事家、政治家、诗人陈毅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唐.杜甫
“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宋.黄庭坚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近代爱国诗人误迈。”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清.袁枚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于流”
“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唐代诗人沈彬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 ---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明.孔镛《象鼻山》
“重峦叠峰瞰江流,空明一径通人游”,明.周进隆《再题叠彩山》诗,道出了木龙洞的特点。
“城边一峰拔地起。嵯峨俯瞰漓江水。江流到此忽一折,百道滩声咽江底” -------清代诗人张联桂题咏伏波山的诗句。 “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清.徐沄《画山》
二、有关桂林山水的诗词
王昌龄【送谭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李频【赠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李渤【桂林叹雁】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陈叔达【早春桂林殿应诏】
金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
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王昌龄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李商隐【桂林】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许浑【送杜秀才归桂林】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愁君
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三、桂林山水简介: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名句长期找不到确切出处,有人认为是南北宋时有此句的。在清代爱国诗人吴迈曾引用该句作了一首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桂林山水古诗篇七
《桂林山水》
教案设计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田矿小学
姓名: 史海玲
通讯地址: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田矿小学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