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校园招聘】
结果的意思篇一
《尿检结果的解释》
尿液分析结果解释与临床应用
一、尿液分析包括:
1、理学分析(量、颜色、透明度、PH、SG等)
2、化学成分分析(蛋白、糖、亚硝酸盐、胆红素、尿胆原等)
3、尿沉渣定量分析(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细菌、结晶等)
二、目前常见的临床检查模式:
1、尿液化学
2、尿液化学+显微镜
3、尿液化学+尿沉渣定量+显微镜
三、尿液分析的目的:
1、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
肾脏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 据中华肾脏病学会1999年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已超过7000万。1992—1996年,年均发生率为5%。
2、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已占糖尿病患者的近40%.
– 约50%的尿毒症患者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
– 因显性肾损害和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患者接近20%。
3、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1)尿感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据欧洲透析和移植中心的材料统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由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者占20%。
(2)妇女在一生的某一时期内曾患过尿感者约为10~20%。成年妇女1年内发生有症状的尿感者约6%,以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为最多见。
(3)在学龄儿童期,由于女性在尿路解剖和生理上有其特点,女性尿感的发生率为2%,结婚后尿感的发病率增加可达5%,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尿 感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到70岁时可达10%
可见尿感的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积极预防尿路感染。
4、其他系疾病的诊断:
尿液来自血液,其成分又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
一些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循环系疾病,肝胆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疾病等都可通过尿液分析作辅助诊断。
5、安全用药的监测:
– 可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庆大、卡那、磺胺等)。
6、中毒及职业病的辅助诊断:
– 重金属(铅、镉、铋、汞等)中毒均可引起肾损害。此时尿中该类重金属排出量增高并出现有关的异常成分。
四、尿液标本的收集
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正确地收集标本。
女性应避免阴道分泌物和月经血混入 。
女性应避免大量喝水后送检(如妇科B超后)。
男性应避免前列腺液和精液混入。
清洁干燥容器,收集后立即送检(应在4小时内检测完成)。
尿标本的种类:晨尿、随机尿、餐后尿,定时尿。
五、尿液标本的保存
尿液排出后可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受光照和接触空气尿中的尿胆原,胆红素等易氧化变质。
低渗或高渗尿中细胞易变形
生长细菌使尿素分解,产生氨可使PH增高,可使管型和细胞等溶解。 冷藏:最好4度保存,一般不宜加防腐剂。
化学防腐
– 甲醛:5ml/L,用于细胞和管型的检测。如浓度过大甲醛可沉淀蛋白质。甲醛作为还原剂会造成一些试验呈假阳性。
– 甲苯:5ml/L,用于一般化学成分的检查。
尿液分析
一、尿液的理学检验
1、尿量: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尿量的变化与气候,饮水量,食物有关。正常24小时尿:1.0—1.5 L 大于2.5L为多尿 小于0.4L为少尿 小于0.1L为无尿
2、尿色:健康人尿色主要源于尿色素 urochrome 及尿胆原。尿色素由肾产生,其产量较恒定,故尿色的深浅一般与单位时间尿量成正比。
异常的尿色
(1)黄褐色:胆红素尿(泡沫为黄色),变性血红蛋白尿等。
(2)淡红至红色: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
(3)暗褐色或黑色: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在强酸性尿中,黑色素尿等。
(4)乳白色(混浊):乳糜尿,脓尿,盐类结晶尿。
3、混浊度:透明,微混,浑浊。
二、尿液分析仪原理
一般用微电脑控制,采用球面积分析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试剂带上有数个含各种试剂的试剂垫,各自与尿中相应成分进行独立反应,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其颜色的深浅与成分含量成正比关系。试剂带中还有一个作为尿液本底颜色所产生误差进行补偿的“补偿垫”
(一)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简称比密 SG
是尿中溶解物质浓度的指标,不仅取决尿中质点的数量,已取决于质点的密度和溶解度。
原理:高分子电解质的羟基与尿中电解 质反应,放出 H 离子 ,使指示剂变色。
深蓝—绿色—黄色。
影响因素:
– 碱性尿可使结果偏低;
– 强酸性尿可使结果偏高;
– 高浓度的蛋白质可使结果偏高
实验室解释:
– 参考范围1.005一1.030
– SG用于度量肾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浓缩稀释功能。
– 反映尿中阳离子多少与比重计结果不一。
(二) PH
原理:试纸中含指试剂 如甲基红,酚酞,溴麝香草酚蓝等,可反应尿PH值4.5-9.0
变异范围。
影响因素:
– 放置过久细菌繁殖可使PH增高;
– 饮食因素可使PH增高;
– 剧烈运动可使PH减低。
实验室解释:
参考范围:4.6-8.0 。新鲜尿多为5.5-6.5,存放后因细菌分解尿素可使PH偏高;
如PH低于4.0,可使蛋白质和酮体呈假阴性;
如PH高于8.0,可使蛋白质呈假阳性,SG,GLU偏低。
协助诊断代谢性酸碱失衡。
(三) 亚硝酸盐 NIT
原理:尿路感染时,一些肠杆菌科的细菌(大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可将尿液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临床上把NIT测定作为尿路感染的快速过筛试验。
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
– 饮食中的硝酸盐含量过低(少吃蔬菜,水果);
– 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时间过短;
– 尿量过多;
– 感染细菌缺乏硝酸盐还原酶如葡萄球菌;
– 尿中vitc等还原物质浓度太高;
– 假阳性,由于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未加防腐剂。
(四) 蛋白质 PRO
原理:指示剂的蛋白误差(protein error)
影响因素:
– 尿液过酸(PH小于4)或过碱(PH大于8),超过试纸缓冲能力,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
– 主要测定白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粘蛋白,球蛋白等不呈阳性; – 大剂量青霉素可呈假阴性;
– 大剂量洗必泰可呈假阳性。
– 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不具病理意义(功能性,体位性,摄食性);
– 病理性见于肾小球,肾小管各种损害,泌尿道炎症,结石,肿瘤。
(五) 酮体 KET
原理: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和丙酮反应呈紫色
影响因素:
– 丙酮易挥发,乙酰乙酸不稳定,应采用新鲜尿标本;
– 对乙酰乙酸检测灵敏度最高,丙酮为乙酰乙酸的1/10-1/20,â -羟丁酸不反应。
实验室解释:
– 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体的成份可不同,即使同一病人不同病程已有差异;
– 阳性见于:糖尿病,运动,饥饿,呕吐等 。
(六) 尿糖 GLU
原理:尿糖在膜块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释放出[O],[O]作用于膜块中的色素原而呈色。
影响因素:
– 反应灵敏度与时间,温度有关;
– 高浓度酮体或vitc可使尿糖呈假阴性;
– 大剂量青霉素可使尿糖呈假阴性;
– 尿液被过氧化物或次氯酸盐污染可呈假阳性。
实验室解释:
肾糖阈血糖>8.4mmol/l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尿糖排出量与糖尿病轻重平行。
遗传性尿糖:由于肾糖阈下降而致,虽然尿糖阳性,但血糖及糖耐量正常。如:肾小管对糖重吸收功能降低而致.
肾性尿糖;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因肾小管受损,导致糖重吸收障碍。 少数并发肾小球硬化病例,因肾小球滤过减低,肾糖阈升高,虽然血糖升高,反而导致尿糖阴性。
妊振期妇女,因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相对吸收下降,致血糖正常,尿糖+。 甲亢,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进食后1/2—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尿糖,但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
弥漫性肝病病人,葡套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下降,肝糖原储存降低,进食后1/2——1小时血糖可升高,出现糖尿,但FPG偏低,餐后2—3小时血糖正常或偏低。
急性应激状态时,胰岛素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 OGTT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恢复正常。
某些药物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作用引起 OGTT下降,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如:噻嗪类利尿剂药,呋塞米,阿斯匹林,口服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
(七) 胆红素 BIL
原理:直接胆红素在强酸性介质中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呈紫红色。 影响因素:
– 高浓度vitc和亚硝酸盐呈假阴性;
– 大剂量氯丙嗪,盐酸苯偶氮吡啶(泌尿道止痛药)的代谢产物呈假阳性。 实验室解释:
– 阻塞性和肝细胞性黄疸,血中结合胆红素(酯型)升高呈阳性;
– 溶血性黄疸,血中游离胆红素(非酯型)升高,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呈阴性。故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严重溶血性黄疸时,红细胞大量破坏的同时损坏肝细胞,酯型胆红素升高可呈阳性。
(八) 尿胆原 UBG
尿胆原 urobilinogen
是胆红素在肠道被细菌还原所产生,体内产生尿胆原的数量,反应了人体排泄胆汁到肠腔的功能。
原理:尿胆原与膜块中的对二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影响因素:
– 尿久置后尿胆原氧化为尿胆素呈假阴性;
– 尿胆原含量受饮水影响大;
– 内源性吲哚,卟胆原可致假阳性。
实验室解释:
--病毒性肝炎时,可引起脾亢—红细胞溶血,肠内过多尿胆原吸收后不能充分处理,致尿胆原阳性。
--完全梗阻性黄疸时,无胆汁进入肠道,肠内无尿胆原和胆红素,故尿胆原降低或消失。
--肝细胞性黄疸时,肝细胞功能障碍,故摄取并重新向肠道排泄尿胆原的能力减弱,因而有较多的尿胆原通过肝脏而随尿排出,尿中尿胆原为阳性
(九) 白细胞 LEU
原理 :白细胞内的酯酶作用于膜块中的吲哚酚酯,产生吲哚酚,并与重氮盐反
应呈紫色缩合物。
影响因素:
–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不含酯酶,不被检出;
– 久置白细胞破坏,酶失活;
– 温度增高,游离血红蛋白,组织细胞可使阳性增高;
– 乳糜尿,高浓度蛋白质,大剂量先锋霉素,庆大霉素可使结果偏低或假阴性;
– 污染甲醛,呋喃坦啶可致假阳性。
实验室解释:
– 泌尿系及临近器官有感染性病变。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白细胞明显增多;
– 肾结核,肿瘤时增多;
– 肾移植后有排斥反应者,尿中大量出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一周内尿中可出现较多的中性粒细胞,以后逐渐恢复正常;
– 成年女性生殖系有炎症时,常有阴道分泌物混入,除可见成团的脓细胞外,并有大量上皮细胞。
(十) 红细胞 ERY
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过氧化氢释放出[O],
[O]可使色素原(邻甲苯胺)被氧化而呈色,本法既可与完整红细胞反应也可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
影响因素:
– 大量vitc可致假阴性;
– 尿中过氧化物酶可致假阳性。加热煮沸10分钟再测可去除干扰;
实验室解释:
– 肾小球疾患,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等可有血尿;
– 尿路感染可有肉眼血尿;
– 尿路结石可引起发作性血尿或持续性的血尿,常伴有肾绞痛;
– 肿瘤可引起无痛性血尿;
– 先天性病变:多囊肾,微血管瘤等;
– 结核,以血尿和酸性脓尿伴尿路刺激症状;
结果的意思篇二
《判别分析的结果解释》
量进入判别模型,其他5个变量未进入。5步的Wilks 的 Lambda检验均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说明5步中分别纳入判别函数的变量对正确判断分类都是有作用的。
分析中一共提取出了来年各个维度的典型判别函数,期中第一个函数解释了所有变异的99.3%,第二个函数解释了0.7%。
说明建立的各个判别函数有无统计学意义,上表显示第一个判别函数有意义,第二个判别函数搭边。
说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在第一个判别函数中比较重要,人均进出口贸易总额、移动电话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在第二个判别函数中比较重要。
说明判别结果正确。
结果的意思篇三
《重要化验结果的解读》
结果的意思篇四
《试验研究结果的解释[1]..》
结果的意思篇五
《spss聚类分析结果解释》
结果的意思篇六
《检验结果解释制度》
检验结果解释制度
合理的解释检验结果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参考范围1969年Grasbeck推荐用参考值一词代替正常值,至1977年得到公认。于1978年国际化学联合会推荐有关实用方案。通常参考范围的确定是以大多数人常见的数据为基础,也就是参考总体中的99%、95%与80%的参考个体所分布的范围,其余则为可疑或异常。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时,常以95%的参考个体测定值的分布范围为参考范围,其余5%参考个体被划为异常。参考范围是解释检验结果正常与否的依据,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二..生物属性带来参考范围的差异主要是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域及妊娠等原因引起的差异。
三.检验方法不同引起的差异目前,对于同一项目的检测方法可能有多种;即使使用同一种检测方法,由于仪器不同及试剂的来源不同检测结果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简单地引用文献、国外甚至厂商介绍的参考范围不可取。
四..注意两类错误问题目前参考范围的制定多数是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以均值±2 s作为参考范围的上限、下限,不论用什么方法,总是有少数正常人的测定值作为异常值来对待,而在患者中,又有少数人测定值在参考范围内。前者为第一类错误,即假阳性的错误,后者为第二类错误,即假阴性错误。尽管这两种错误发生的概率较小,属小概率事件,但解释结果时必须注意。根据这两类错误基本上发生在参考范围上限、下限附近,因此当测定值接近参考范围上限、下限时,临床上不要轻易下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最好过一段时间复查以对比分析。
五..临界值的问题在定性测定中,判断阴性、阳性存在临界值的问题。目前许多定性测定、快速测定的方法(如干化学方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不同厂家的试剂条,其灵敏度并不相同,因此判断阴性、阳性的临界值并不相同,如测定粪便隐血,用化学方法的试纸条,灵敏度为0.2 mg/L,而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方法可达5 pg/L。尿10项测定中,不同仪器、不同试纸条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如尿蛋白测定“+”检出限低值为300 mg/L,高值为2 500 mg/L,而且这些快速方法与常规方法的临界值也不相同,如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做HBsAg测定,其敏感度一般为2 ng/ml,但ELISA法测定可达到0.5 ng/ml甚至更低。在目前对许多试验临界值如何界定尚无同一规定时,临床解释结果时务必充分注意。
六..敏感度及特异性敏感度及特异度是反映该检验项目临床应用价值的两项重要指标,所谓“敏感度”指的是某病患者该试验阳性的百分率,“特异度” 指非该病患者该试验阴性的百分率。当前没有一个项目其敏感度及特异度都达到100%,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一般来说敏感度高的试验阴性时对排除某病有价值,特异度高的试验阳性时对确诊某病有意义。根据概率论的原理,可以根据该项试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计算出阳性似然比,并根据验前概率推算出验后概率,对临床诊断帮助意义更大。
七.医学决定水平医学决定性水平是一个阈值,高于或低于该值,据此决定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医学决定水平的应用可在临床诊断中排除或确认某种情况,或对某种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可提示医生采取不同处理的措施。例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测定,其参考值范围为5 U/L~40 U/L。它有三个决定性水平,第一个决定性水平为≤20 U/L,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病种;第二个决定性水平为>60 U/L,对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并应进行其他检查以求确诊;第三个决定性水平为>300 U/L,通常与急性肝细胞损伤有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
八.动态观察判断
1“窗口期”的问题在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中比较明显,即使感染了某种病毒,其标志物的检测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出现阴性,对此情况,可采取间隔一定时间后在行复查的办法予以核实。
2标本质量问题当检测结果异常时或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时,应检查标本采集、保存、送检情况,有无溶血、乳糜血,还应考虑药物影响等等,均应循证后进行复查。
3两次检验结果有差异的判断在除外标本采集错误或不合格的情况下,主要考虑有两种情况:病情确实有了变化;试验误差引起。检查室内质控对于区分这两种情况会有所帮助,但有时仅凭2次检查很难区别,可以多次检查后,从检验结果的变化趋势可以作出判断。
九.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涉及患者隐私的结果必须保密,不得外露.
(一)、 患者隐私权主要涉及内容包括:患者个人身体的秘密,主要指患者的生理特征、生理心理缺陷和特殊疾病,如奇特体征、性器官异常,患有性病、妇科病等;患者的身世和历史秘密,包括患者的出生、血缘关系,如系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生育婚恋史及其他特殊经历:患者的性生活秘密,包括夫妻性生活、未婚先孕、堕胎、性功能缺陷等;患者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秘密,包括夫妻生活关系,家庭伦理关系、亲属情感状况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
(二)、 医疗行为中有意识无意识地侵犯病人隐私的情形有如下几种:
1. 医生询问病情隐私被候诊患者或他人“旁听”;
2. 化验单随时公开引出各种有关隐私被泄露;
3. 医学观摩未经病人同意隐私变成活教材;
4. 床头卡曝光病情泄露患者疾病隐私;
5. 以书面形式(撰写医学论著、科研论文等)公开病人隐私;
6. 少数医、技、管人员以口头形式宣扬病人隐私;
7. 病案管理人员因工作疏忽造成病案损坏、丢失、被盗而发生病人隐私泄露;
8. 电子病案技术的应用,由于网络系统不完善、操作人员不注意保密,密码被他人窃取进入医生、护士工作站,病人隐私被泄露;
9. 少数院外办案人员调阅、复印病历,窥探到与本案无关的病人
结果的意思篇七
《统计方法选择与结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