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 校园招聘 |

【www.guakaob.com--校园招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篇一
《论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中竹意象的独特性》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篇二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古诗鉴赏》 课后限时作业(十四))》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李 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 箨(tuò):竹笋皮。 母笋:指竹子。

(1)“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夜千尺,冲霄直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竹子拔节上长、远离池泥的勃勃生机和非凡气势。

(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

【答案】 两首诗都表现了竹的生命力。李贺诗中的竹象征了胸怀大志、报效国家的人才,刘禹锡诗中的竹象征了不避贫困、随遇而安的君子。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绊,追求尊严和自由的理想。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 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 颔联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怅惘、孤独的情感。

(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 古人写悲秋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别,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不念个人得失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出新亭

[魏晋南北朝]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注】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南),地近江畔,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讵:岂,哪里。

(1)这首诗情景交融,请联系中间四句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 中间四句通过对落潮、晚云、远戍鼓、寒山松的描绘,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晚出新亭、乘船入江后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凄凉、冷落而又令人胆寒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孤舟远征的内心悲苦。“潮落”二句通过写落潮昏云,暗示诗人心潮不平,心情沉重。戍鼓声声,自非太平之日;天寒草衰,也非远游之时。“远戍”二句通过所闻所见来进一步渲染“离悲”气氛。

(2)杜甫曾赞美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请从炼字和修辞方面谈谈本诗斟词酌句的妙处。

【答案】 炼字:“寒山”二字,用得极妙,不仅使人看到秋山万木落叶的萧瑟景象,而且读来使人顿生寒意。

修辞:中间四句对仗工整,讲究声律,与唐人的五律相当接近;最后两句采用反问修辞,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注】 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 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或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

【答案】 “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之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了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

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神子

苏 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筵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拟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 苏轼在游览西湖时,一位少妇慕名拜见并为其弹奏了一首古筝曲,苏轼由此为她写下了此词。湘灵:古代神话中说尧帝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娥皇,一个名叫女英,她们死后成为湘水之神,故称为湘灵。唐代诗人钱起写有《省试湘灵鼓瑟》诗,内有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上阕以写景为主,但又不纯是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以景喻人,用芙蓉的美丽比喻少妇的美丽;“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以景拟人,表面上写白鹭在欣赏少妇仪态之美,实则写出了作者对少妇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少妇的赞赏之情。

(2)下阕写音乐,乐曲有怎样的特点?是怎样写出这种特点的?

【答案】 哀伤、悲苦的特点。直接抒发感受,写自己听到了哀怨的筝曲,但又不忍心去听;拟人手法,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用典故,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说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

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秦 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答案】 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 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作者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的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11.阅读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前调]阊门夜泊

[明]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 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作者在曲的前大半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这首曲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诗人表达的情感是羁旅之愁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

(2)这首散曲写夜泊、钟声、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在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案】 内容上:张继诗写的是半夜不眠;这首曲写的是从入定到拂晓似乎都难以入眠,时间跨度长。手法上:张继诗纯写羁旅愁怀;此曲结尾以喜悦反衬夜来的愁闷孤寂,有振起全篇之势。

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这首词上阕借物言志,用众多诗人常用之“柳”在诗中暗示别离,但纳兰性德所写之“柳”却让读者耳目一新,营造出一种新的审美感受。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这里的柳显然附着了一层作者独特的心灵色彩。以冰雪之后的柳之“寒”,写出作者那空孤、落寞和冰冷的情怀。柳本是远人骚客、娈妇、佳人思春之物。它摇曳、飘荡、飞絮飘花的季节,就足以使人睹物断肠了,更何况那春归无处以后,又面对着冰雨雪霜的摧残,只剩下满树扶疏垂飘的柔枝,映着天上一轮寒月,孤单地站立在午夜以后清冷的中庭。

(2)上下两阕相比较,色调有何变化?请找出体现这一变化的典型词句。

【答案】 下阕色调由寒转暖。词句如“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篇三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古诗鉴赏》 课后限时作业(十四))》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李 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 箨(tuò):竹笋皮。 母笋:指竹子。

(1)“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夜千尺,冲霄直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竹子拔节上长、远离池泥的勃勃生机和非凡气势。

(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

【答案】 两首诗都表现了竹的生命力。李贺诗中的竹象征了胸怀大志、报效国家的人才,刘禹锡诗中的竹象征了不避贫困、随遇而安的君子。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绊,追求尊严和自由的理想。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 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 颔联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怅惘、孤独的情感。

(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 古人写悲秋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别,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不念个人得失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出新亭

[魏晋南北朝]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注】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南),地近江畔,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讵:岂,哪里。

(1)这首诗情景交融,请联系中间四句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 中间四句通过对落潮、晚云、远戍鼓、寒山松的描绘,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晚出新亭、乘船入江后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凄凉、冷落而又令人胆寒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孤舟远征的内心悲苦。“潮落”二句通过写落潮昏云,暗示诗人心潮不平,心情沉重。戍鼓声声,自非太平之日;天寒草衰,也非远游之时。“远戍”二句通过所闻所见来进一步渲染“离悲”气氛。

(2)杜甫曾赞美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请从炼字和修辞方面谈谈本诗斟词酌句的妙处。

【答案】 炼字:“寒山”二字,用得极妙,不仅使人看到秋山万木落叶的萧瑟景象,而且读来使人顿生寒意。

修辞:中间四句对仗工整,讲究声律,与唐人的五律相当接近;最后两句采用反问修辞,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注】 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 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或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

【答案】 “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之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了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

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神子

苏 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筵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拟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 苏轼在游览西湖时,一位少妇慕名拜见并为其弹奏了一首古筝曲,苏轼由此为她写下了此词。湘灵:古代神话中说尧帝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娥皇,一个名叫女英,她们死后成为湘水之神,故称为湘灵。唐代诗人钱起写有《省试湘灵鼓瑟》诗,内有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上阕以写景为主,但又不纯是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以景喻人,用芙蓉的美丽比喻少妇的美丽;“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以景拟人,表面上写白鹭在欣赏少妇仪态之美,实则写出了作者对少妇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少妇的赞赏之情。

(2)下阕写音乐,乐曲有怎样的特点?是怎样写出这种特点的?

【答案】 哀伤、悲苦的特点。直接抒发感受,写自己听到了哀怨的筝曲,但又不忍心去听;拟人手法,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用典故,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说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

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秦 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答案】 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 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作者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的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11.阅读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前调]阊门夜泊

[明]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 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作者在曲的前大半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这首曲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诗人表达的情感是羁旅之愁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

(2)这首散曲写夜泊、钟声、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在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案】 内容上:张继诗写的是半夜不眠;这首曲写的是从入定到拂晓似乎都难以入眠,时间跨度长。手法上:张继诗纯写羁旅愁怀;此曲结尾以喜悦反衬夜来的愁闷孤寂,有振起全篇之势。

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这首词上阕借物言志,用众多诗人常用之“柳”在诗中暗示别离,但纳兰性德所写之“柳”却让读者耳目一新,营造出一种新的审美感受。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这里的柳显然附着了一层作者独特的心灵色彩。以冰雪之后的柳之“寒”,写出作者那空孤、落寞和冰冷的情怀。柳本是远人骚客、娈妇、佳人思春之物。它摇曳、飘荡、飞絮飘花的季节,就足以使人睹物断肠了,更何况那春归无处以后,又面对着冰雨雪霜的摧残,只剩下满树扶疏垂飘的柔枝,映着天上一轮寒月,孤单地站立在午夜以后清冷的中庭。

(2)上下两阕相比较,色调有何变化?请找出体现这一变化的典型词句。

【答案】 下阕色调由寒转暖。词句如“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篇四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1》

诗歌鉴赏1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李 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 箨(tuò):竹笋皮。 母笋:指竹子。

(1)“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 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出新亭

[魏晋南北朝]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注】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南),地近江畔,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讵:岂,哪里。

(1)这首诗情景交融,请联系中间四句诗作简要分析。

(2)杜甫曾赞美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请从炼字和修辞方面谈谈本诗斟词酌句的妙处。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1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夜榜:夜航。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注】 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

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神子苏 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筵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拟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 苏轼在游览西湖时,一位少妇慕名拜见并为其弹奏了一首古筝曲,苏轼由此为她写下了此词。湘灵:古代神话中说尧帝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娥皇,一个名叫女英,她们死后成为湘水之神,故称为湘灵。唐代诗人钱起写有《省试湘灵鼓瑟》诗,内有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上阕以写景为主,但又不纯是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2)下阕写音乐,乐曲有怎样的特点?是怎样写出这种特点的?

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秦 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分析末句中“瘦”字在词中的妙处。

2

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

也爱咱。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 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

11.阅读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前调]阊门夜泊

[明]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 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作者在曲的前大半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这首散曲写夜泊、钟声、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在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这首词上阕借物言志,用众多诗人常用之“柳”在诗中暗示别离,但纳兰性德所写之“柳”却让读者耳目一新,营造出一种新的审美感受。请作简要赏析。

(2)上下两阕相比较,色调有何变化?请找出体现这一变化的典型词句。

3

答案

1.(1)【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夜千尺,冲霄直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竹子拔节上长、远离池泥的勃勃生机和非凡气势。

(2)【答案】 两首诗都表现了竹的生命力。李贺诗中的竹象征了胸怀大志、报效国家的人才,刘禹锡诗中的竹象征了不避贫困、随遇而安的君子。

3.(1)【答案】 颔联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怅惘、孤独的情感。

(2)【答案】 古人写悲秋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别,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不念个人得失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

4.【答案】 中间四句通过对落潮、晚云、远戍鼓、寒山松的描绘,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晚出新亭、乘船入江后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凄凉、冷落而又令人胆寒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孤舟远征的内心悲苦。“潮落”二句通过写落潮昏云,暗示诗人心潮不平,心情沉重。戍鼓声声,自非太平之日;天寒草衰,也非远游之时。“远戍”二句通过所闻所见来进一步渲染“离悲”气氛。

(2)【答案】 炼字:“寒山”二字,用得极妙,不仅使人看到秋山万木落叶的萧瑟景象,而且读来使人顿生寒意。

5.

6.(1)答案】 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或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

(2)【答案】 “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之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了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

7.(1)【答案】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以景喻人,用芙蓉的美丽比喻少妇的美丽;“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以景拟人,表面上写白鹭在欣赏少妇仪态之美,实则写出了作者对少妇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少妇的赞赏之情。

(2)【答案】 哀伤、悲苦的特点。直接抒发感受,写自己听到了哀怨的筝曲,但又不忍心去听;拟人手法,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用典故,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说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

11.(1)【答案】 这首曲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诗人表达的情感是羁旅之愁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

(2)【答案】 内容上:张继诗写的是半夜不眠;这首曲写的是从入定到拂晓似乎都难以入眠,时间跨度长。手法上:张继诗纯写羁旅愁怀;此曲结尾以喜悦反衬夜来的愁闷孤寂,有振起全篇之势。

12.(1)【答案】 这里的柳显然附着了一层作者独特的心灵色彩。以冰雪之后的柳之“寒”,写出作者那空孤、落寞和冰冷的情怀。柳本是远人骚客、娈妇、佳人思春之物。它摇曳、飘荡、飞絮飘花的季节,就足以使人睹物断肠了,更何况那春归无处以后,又面对着冰雨雪霜的摧残,只剩下满树扶疏垂飘的柔枝,映着天上一轮寒月,孤单地站立在午夜以后清冷的中庭。

(2)【答案】 下阕色调由寒转暖。词句如“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4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篇五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0年1月26日8:30—11:00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座号、姓名、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时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2)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3) ,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 (5)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①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 “盗遁久矣,安从捕?”寝②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③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 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单。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跏艮。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 “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注]①片晷:晷,日光;片晷,时间短暂。②寝:搁置。⑧睚眦:小的怨恨。

(选自《明史·张淳传》)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以属淳 属:委托,交付

B.淳阳笑曰 阳:公开,当众;也通“佯”,假装

C.淳验无实即坐之 坐:定罪

D.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骇:害怕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康县吏民中许多人奸诈狡猾,连续上告七次,要求罢免县令,但张淳毫不在乎,仍日夜审读状子,惩罚恶人。

B.当地老百姓十分钦佩张淳,认为他像包拯一样断案敏捷,是非分明,所以把他称为“张一包”。

C.张淳关心永康县百姓疾苦,让官吏捐出自己的俸禄接济特别贫困、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很多女婴因此得以存活。

D.张淳执法严明,曾将一个劫了五斗米的罪犯杖打至死,从此,那些公开抢劫的人再不敢违法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4分)

译文: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唐]李贺

箨①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②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①箨;竹笋皮 ②母笋:指竹子

(1)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证明杜尔西内亚的美丽,堂吉诃德接受“白月骑士”的决斗,而且他们双方商定:谁输了,便让对方发落。结果堂吉诃德被撞下马来,他只好遵从“一年之内不准外出”的约定,结束了第三次游侠之旅。(《堂吉诃德》)

B.中秋节晚,年轻人同到花园中湖滨游玩,唱歌吹箫,玩得正高兴时,琴说“今晚可惜少了一个人”, “一个人”指瑞珏,因为儿子海臣吵着要她陪而只得留在房中。觉新黯然,琴自觉失言。 (《家》)

C.某日,宝钗叫黛玉到蘅芜院中,要她“跪下”,准备审她。原来昨天行酒令时黛玉无意中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话,宝钗“教导”黛玉“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黛玉心服口服。(《红楼梦》)

D.这一夜,玛丝洛娃久久不能入睡。她想,到了库页岛,得想办法嫁个当官的,或是个文书,决不能嫁给苦役犯。她还想起了很多人,但没有想起聂赫留朵夫。她的童年,她的少女时代,尤其是她的爱情,她从不回想,因为回想太痛苦。(《复活》)

7.填空题。 (7分)

(1)“嗳,我也是知道难的。但俗话说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腰还粗呢!”(《红楼梦》)

“我是横了心,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 ‘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着死了,也不能从命!”(《红楼梦》)

“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三国演义》)

这三句话分别出自谁之口?—————— (3分)

(2)“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初出茅庐首次立功的战役是 。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请举一例印证他这一特点。 (4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①,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3)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②也,宁戚。”(《论语·八佾》)

[注]①御:驾驭马车 ②易:周备。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指出实践孝道要从生活点滴做起,无论父母生养、死葬、追祭,都不可违背礼。

B.春秋时代,鲁国大夫,位高权重,有时使用鲁国诸侯之礼,严重违反礼制。因此孔子借孟懿子问孝之机,扣紧“礼”的精神,阐论实践孝道之方。

C.选段中“无违”的含义就是做什么事都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做到让父母高兴,才能真正体现“孝”内涵。

D.孔子从“生”“死”“祭”三个方面告诫孟懿子不要违越礼制,借讲孝之名阐述做臣子的道理。

(2)结合②③选段,谈谈你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礼”的理解。 (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开放:现代城市的本质

顾 土

①“人并不绝对需要一座都城。”这是19世纪法国一位作家的话。

②我也并不需要非住在都市里,我也不大愿意住在熙熙攘攘、满怀欲望、急功近利、互不相识的都市,但是,既然已经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而且还是自诩正在向现代化大都市靠近的城市,我又不能不期待早日遇见现代城市所蕴涵的一些优点,或者叫做长处。

③在现代城市的长处中,我最喜欢的大概是开放,这也是现代城市的本质,因为没有开放就不可能孕育城市的现代化。

④国际,是当今我们四周最常见的称呼.但是,我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游览,很少见到国际这样的称呼,只是当机场分国际国内航线时才冠以国际.有些国家的人似乎还不大喜欢国际这个叫法,大约国际和开放是那里的本性,好比吃饭喝水一样,用不着刻意提示,他们更愿意强调自己的本土性传统化和地域特色,在他们的眼里,本土、传统、地域与开放互不排斥,而且越是如此越足以吸引别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篇六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0年1月26日8:30—11:00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座号、姓名、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时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2)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3) ,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 (5)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①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 “盗遁久矣,安从捕?”寝②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

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③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 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单。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跏艮。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 “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注]①片晷:晷,日光;片晷,时间短暂。②寝:搁置。⑧睚眦:小的怨恨。

(选自《明史·张淳传》)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以属淳 属:委托,交付

B.淳阳笑曰 阳:公开,当众;也通“佯”,假装

C.淳验无实即坐之 坐:定罪

D.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骇:害怕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康县吏民中许多人奸诈狡猾,连续上告七次,要求罢免县令,但张淳毫不在乎,仍日夜审读状子,惩罚恶人。

B.当地老百姓十分钦佩张淳,认为他像包拯一样断案敏捷,是非分明,所以把他称为“张一包”。

C.张淳关心永康县百姓疾苦,让官吏捐出自己的俸禄接济特别贫困、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很多女婴因此得以存活。

D.张淳执法严明,曾将一个劫了五斗米的罪犯杖打至死,从此,那些公开抢劫的人再不敢违法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4分)

译文: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唐]李贺

箨①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②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①箨;竹笋皮 ②母笋:指竹子

(1)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证明杜尔西内亚的美丽,堂吉诃德接受“白月骑士”的决斗,而且他们双方商定:谁输了,便让对方发落。结果堂吉诃德被撞下马来,他只好遵从“一年之内不准外出”的约定,结束了第三次游侠之旅。(《堂吉诃德》)

B.中秋节晚,年轻人同到花园中湖滨游玩,唱歌吹箫,玩得正高兴时,琴说“今晚可惜少了一个人”, “一个人”指瑞珏,因为儿子海臣吵着要她陪而只得留在房中。觉新黯然,琴自觉失言。 (《家》)

C.某日,宝钗叫黛玉到蘅芜院中,要她“跪下”,准备审她。原来昨天行酒令时黛玉无意中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话,宝钗“教导”黛玉“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黛玉心服口服。(《红楼梦》)

D.这一夜,玛丝洛娃久久不能入睡。她想,到了库页岛,得想办法嫁个当官的,或是个文书,决不能嫁给苦役犯。她还想起了很多人,但没有想起聂赫留朵夫。她的童年,她的少女时代,尤其是她的爱情,她从不回想,因为回想太痛苦。(《复活》)

7.填空题。 (7分)

(1)“嗳,我也是知道难的。但俗话说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腰还粗呢!”(《红楼梦》)

“我是横了心,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 ‘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着死了,也不能从命!”(《红楼梦》)

“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三国演义》)

这三句话分别出自谁之口?—————— (3分)

(2)“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初出茅庐首次立功的战役是 。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请举一例印证他这一特点。 (4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①,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3)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②也,宁戚。”(《论语·八佾》)

[注]①御:驾驭马车 ②易:周备。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指出实践孝道要从生活点滴做起,无论父母生养、死葬、追祭,都不可违背礼。

B.春秋时代,鲁国大夫,位高权重,有时使用鲁国诸侯之礼,严重违反礼制。因此孔子借孟懿子问孝之机,扣紧“礼”的精神,阐论实践孝道之方。

C.选段中“无违”的含义就是做什么事都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做到让父母高兴,才能真正体现“孝”内涵。

D.孔子从“生”“死”“祭”三个方面告诫孟懿子不要违越礼制,借讲孝之名阐述做臣子的道理。

(2)结合②③选段,谈谈你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礼”的理解。 (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开放:现代城市的本质

顾 土

①“人并不绝对需要一座都城。”这是19世纪法国一位作家的话。

②我也并不需要非住在都市里,我也不大愿意住在熙熙攘攘、满怀欲望、急功近利、互不相识的都市,但是,既然已经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而且还是自诩正在向现代化大都市靠近的城市,我又不能不期待早日遇见现代城市所蕴涵的一些优点,或者叫做长处。

③在现代城市的长处中,我最喜欢的大概是开放,这也是现代城市的本质,因为没有开放就不可能孕育城市的现代化。

④国际,是当今我们四周最常见的称呼.但是,我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游览,很少见到国际这样的称呼,只是当机场分国际国内航线时才冠以国际.有些国家的人似乎还不大喜欢国际这个叫法,大约国际和开放是那里的本性,好比吃饭喝水一样,用不着刻意提示,他们更愿意强调自己的本土性传统化和地域特色,在他们的眼里,本土、传统、地域与开放互不排斥,而且越是如此越足以吸引别人。

⑤村寨可以是封闭的,本乡本土,同宗同族,除了兵荒马乱、流民迁徙、入赘招亲,难得有外人进来。前现代的城市也可以是半封闭的,交通不便、安土重迁、自给自足,直至管束式的户籍制度、警惕式的生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篇七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福建省三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0年1月26日8:30—11:00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座号、姓名、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时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2)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3) ,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 (5)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①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 “盗遁久矣,安从捕?”寝②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

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③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 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单。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跏艮。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 “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注]①片晷:晷,日光;片晷,时间短暂。②寝:搁置。⑧睚眦:小的怨恨。

(选自《明史·张淳传》)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以属淳 属:委托,交付

B.淳阳笑曰 阳:公开,当众;也通“佯”,假装

C.淳验无实即坐之 坐:定罪

D.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骇:害怕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康县吏民中许多人奸诈狡猾,连续上告七次,要求罢免县令,但张淳毫不在乎,仍日夜审读状子,惩罚恶人。

B.当地老百姓十分钦佩张淳,认为他像包拯一样断案敏捷,是非分明,所以把他称为“张一包”。

C.张淳关心永康县百姓疾苦,让官吏捐出自己的俸禄接济特别贫困、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很多女婴因此得以存活。

D.张淳执法严明,曾将一个劫了五斗米的罪犯杖打至死,从此,那些公开抢劫的人再不敢违法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4分)

译文: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唐]李贺

箨①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②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①箨;竹笋皮 ②母笋:指竹子

(1)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证明杜尔西内亚的美丽,堂吉诃德接受“白月骑士”的决斗,而且他们双方商定:谁输了,便让对方发落。结果堂吉诃德被撞下马来,他只好遵从“一年之内不准外出”的约定,结束了第三次游侠之旅。(《堂吉诃德》)

B.中秋节晚,年轻人同到花园中湖滨游玩,唱歌吹箫,玩得正高兴时,琴说“今晚可惜少了一个人”, “一个人”指瑞珏,因为儿子海臣吵着要她陪而只得留在房中。觉新黯然,琴自觉失言。 (《家》)

C.某日,宝钗叫黛玉到蘅芜院中,要她“跪下”,准备审她。原来昨天行酒令时黛玉无意中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话,宝钗“教导”黛玉“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黛玉心服口服。(《红楼梦》)

D.这一夜,玛丝洛娃久久不能入睡。她想,到了库页岛,得想办法嫁个当官的,或是个文书,决不能嫁给苦役犯。她还想起了很多人,但没有想起聂赫留朵夫。她的童年,她的少女时代,尤其是她的爱情,她从不回想,因为回想太痛苦。(《复活》)

7.填空题。 (7分)

(1)“嗳,我也是知道难的。但俗话说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腰还粗呢!”(《红楼梦》)

“我是横了心,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 ‘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着死了,也不能从命!”(《红楼梦》)

“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三国演义》)

这三句话分别出自谁之口?—————— (3分)

(2)“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初出茅庐首次立功的战役是 。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请举一例印证他这一特点。 (4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①,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3)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②也,宁戚。”(《论语·八佾》)

[注]①御:驾驭马车 ②易:周备。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指出实践孝道要从生活点滴做起,无论父母生养、死葬、追祭,都不可违背礼。

B.春秋时代,鲁国大夫,位高权重,有时使用鲁国诸侯之礼,严重违反礼制。因此孔子借孟懿子问孝之机,扣紧“礼”的精神,阐论实践孝道之方。

C.选段中“无违”的含义就是做什么事都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做到让父母高兴,才能真正体现“孝”内涵。

D.孔子从“生”“死”“祭”三个方面告诫孟懿子不要违越礼制,借讲孝之名阐述做臣子的道理。

(2)结合②③选段,谈谈你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礼”的理解。 (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开放:现代城市的本质

顾 土

①“人并不绝对需要一座都城。”这是19世纪法国一位作家的话。

②我也并不需要非住在都市里,我也不大愿意住在熙熙攘攘、满怀欲望、急功近利、互不相识的都市,但是,既然已经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而且还是自诩正在向现代化大都市靠近的城市,我又不能不期待早日遇见现代城市所蕴涵的一些优点,或者叫做长处。

③在现代城市的长处中,我最喜欢的大概是开放,这也是现代城市的本质,因为没有开放就不可能孕育城市的现代化。

④国际,是当今我们四周最常见的称呼.但是,我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游览,很少见到国际这样的称呼,只是当机场分国际国内航线时才冠以国际.有些国家的人似乎还不大喜欢国际这个叫法,大约国际和开放是那里的本性,好比吃饭喝水一样,用不着刻意提示,他们更愿意强调自己的本土性传统化和地域特色,在他们的眼里,本土、传统、地域与开放互不排斥,而且越是如此越足以吸引别人。

⑤村寨可以是封闭的,本乡本土,同宗同族,除了兵荒马乱、流民迁徙、入赘招亲,难得有外人进来。前现代的城市也可以是半封闭的,交通不便、安土重迁、自给自足,直至管束式的户籍制度、警惕式的生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19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