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校园招聘】
相得益彰什么造句篇一
《造句》
我军战败后毫不气馁,立刻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虽然我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仍希望我的生命能开花结果。
养精蓄锐:经过上半年的养精蓄锐,总公司终于准备在各个领域和对手大干一场了。
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死得其所。
同学们齐心协力赢得了这次拔河比赛
千军万马正在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的一场厮杀
面对丛丛困难我们也要勇往直前的向前冲。
我喜欢他那种斩钉截铁的作风。
课堂上同学们总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放学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回家。
不论经历了什么挫折,都要锲而不舍地奋斗,
为了取得好成绩,小明每天都孜孜不倦的读书
大概是上了年纪,爬起楼来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不懂的事不要妄下断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和话语负责
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阿姨把房间打扫地一尘不染。
他们虽然出身于相似的家庭,但是性格却迥然不同。 虽然你们两人都精通象棋,但还是他要比你略胜一筹
商品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
爸妈总是心甘情愿的为孩子们付出着
下课了,同学们叽叽喳喳在谈论一些问题。 动物园里,老虎发出石破天惊的吼叫
战士们在疆场上,英勇杀敌,慷慨以赴,
你要是一直坚持你这种耀武扬威的个性不改,迟早会... 北京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惊叹 你写的文章和他写的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啊 ...
相得益彰什么造句篇二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作者:庄亚兰
来源:《教师·下》2013年第09期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的习作资源,积极渗透仿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等习作训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实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关键词:读写结合;激发兴趣;展开想象;挖掘潜能;表达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应用巩固学习的成果,学习和体会文章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教学中,如果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文本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下面,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一、仿写提供实践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小学生善于模仿,模仿是他们的年龄特征,是学习过程中的合理需要。朱熹也曾说过:“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引导他们的阅读取向。首先是能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提供范例。无疑教材就是这样的范例。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观察、研习、化用(能动模仿),可以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其次是富含优美的句子,便于学生积累的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类的阅读积累,能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语言素材库。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就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的好材料,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点”, 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出写的门道。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鸟的天堂》《第一场雪》两篇课文,作者的表达方法除了采用“动”“静”结合外,“点”“面”结合的写法也应用得非常好。教学这两篇课文后,可以试着让学生片断仿写。
二、续写激发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适当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我们知道,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张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如《月光曲》一文结尾写道:“贝多芬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了下来。”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想象贝多芬在记录曲子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在记录的过程中,他的神情是怎样的,会有哪些动作等。再如《跳水》一文,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以“过了一会儿,孩子醒来了……”为开头续写文章。这样的渗透写作训练,无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改写张开想象的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改写以其独特的写作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改写不仅要调整内容,也要求形式上创新。其作文要求放中有收,既给予学生很大的选择自由度,又不是无的放矢、散漫无边。在改写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分析文章的内容,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发散思维去想象,再进行创造性地表达。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教学中应重视这样的习作训练。例如《游子吟》课后有一道选做题:低声诵读《游子吟》,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缝制衣服的情景,再写下来。教学中要抓住这样的训练点让学生练习。再如教学完《草船借箭》《晏子使楚》后,可以让学生把它改成剧本,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写的剧本表演,这样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写作能力。改写还可以应用到文言文的教学中。例如学习《学弈》,可以试着让学生把它改写成记叙文。改写还可以改变叙述顺序,改变人称,改变故事结局,改变表达方式等。只要我们用心,可以发现许多读写的结合点,寻找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途径。
四、巧用“留白”挖掘习作潜能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许多作品都讲究“留白”,即在写作手法上讲究言尽而意未尽,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文本进行补白,不但能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悟出文外之意、弦外之音,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激发,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如教学《小抄写员》这一课,课文中父亲发现儿子是在默默地帮助自己工作,顿时“全明白了”,他百感交集,痛心疾首,懊悔万分。这是从父亲角度对叙利奥的思想、行为的充分肯定和热情赞扬,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融,是最打动人心的文字。这段文字有情有境。教学中以此为切入点,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充满感受时写一写:“父亲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心想——”让学生写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父亲的心理活动,这样水到渠成,学生有感而发,习作也就自然而然。
再如,在课文《她是我的朋友》中,“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教学中,我曾这样设计:“一阵沉默过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想
——忽然又放下来了,他想——然后又举起来了,他又想——”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补白。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人物的内心,补白的内容很精彩。还有文中“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教学中我也曾这样设计: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样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想一想,再写下来。这样的小练笔,读写结合,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激发了写作兴趣,更好地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读后感体验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有许多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未完的感觉,让人思索和回味。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看法,可布置学生就文中的某些观点,联系现实生活,谈个人看法;或针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样的练笔可以让学生发表对所读文章的认识、收获、体会、感受,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有意可表,有文可写,这样的读写结合,提高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也就自然而然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善于挖掘课本习作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不拘形式地进行读写结合,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实验小学)
相得益彰什么造句篇三
《如何使读写整合相得益彰》
如何使读写整合相得益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读能导写,读能促写,读与写要有机结合。《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大部分是经典文章,在寓意、题材、体裁、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契机,以读导写、读写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的能力。
要想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找准契机,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一、凭借教材,达到读写迁移
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名篇,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着恰当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借鉴、迁移,逐步将思想、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等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进习作指导,我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
1、从仿写入手,实现表达方式的迁移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可分为全仿和点仿。小学阶段的仿写主要是点仿,也就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
法。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的“点”。因此从仿写入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如《喇叭花》一文中介绍了喇叭花盛开的时间,花朵的样子,颜色等。在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也从这几方面着手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卉。在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又让学生从水果的形状、颜色、滋味等几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一种水果。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入微地观察,使他们所描述的语句生动,形象了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从省略号入手
“补白”是指充分利用文本留白,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走进文本,超越文本的课堂练笔。学生进行想象补白的过程,既是学生由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感转化的过程,又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在与文本自由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创造的快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文章的补白包括:主题深化点的补白,情节高潮点的补白和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的补白。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会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节,它们会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唤起他们的想象。如《薄荷茶》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桃花捧着满满的一陶瓷小碗,心想:这些人啊,也真是的„„”《一枝白玫瑰》的课文结尾处写到“我”含着热泪离开了„„虽然课文省略了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的进一步描写、陈述,但这一空白却恰好给了孩子们推测或想象的空间。教学中我抓住这一情感触发点,让孩子们设想其他人去殡仪馆向那位女士告别时的情景。
孩子们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心声,这样既加大了阅读深度,又深化了主题。
3、从思想内容入手,实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若从教材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围绕一个认识点
或一个情感点发散开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样能达到读写的有机融合。
同样,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到结尾时,我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师:假如你是当时撤离的群众(战士)之一,在得知壮士们牺牲的消息后,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作品:
(1)一位小战士眼里噙着泪,说:“我们的安全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一定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你们报仇的!”
(2)一个放牛娃拉着母亲的手,边甩边央求道:“妈妈,让我也去参军吧,我会向他们一样做个勇敢的战士,一定要把日寇打回老家去。”
(3)七连连长攥紧拳头,忍着泪对全连战士说:“他们的任务完成得是多么出色啊!为了不暴露我们撤离的方向,他们跳崖牺牲了,他们的举动可歌可泣!他们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战士!鸣枪——为他们送行,同他们告别!”„„
学生通过学习被壮士们可贵的品质波动情感时,练笔给了他们将感悟凝结下来,应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机会,让他们把对壮士的认识与崇敬集中了起来、提炼了出来。
4、抓缩写
缩写就是把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字数,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章,而且能保留它的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缩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适当删减,也就是删去文章中的次要人物、次要内容;另一种是适当概括,即把文章中的叙述、描写及对话进行概括。这两种方法通常结合运用。比如《穷人》的缩写,我首先要求学生列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口述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按字数要求开始缩写。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简要的写出故事的梗概。我们知道,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5、抓情绪
许多时候,教师会带领学生进入到一篇文章学习的高潮,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高涨,兴奋点也被激起来了,正是进行作文创作的好时机。比如,在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后,学生对五壮士产生无比敬佩之情,表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时候,我让孩子们掏出本子,把自己想对五位壮士说的话写下来。孩子们兴趣浓烈,才思如泉涌:壮士前辈你们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把敌人引上绝路,明知对自己也是一条死路,也要去做,你们这种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地震中的父与子》学完,也让学生美美的说说生活中的父爱。学生:父亲给了我生命,更给了我战胜一切的力量;父爱无处不在,你骄傲时的一句批评,你受伤时的一句安慰,你写作业时的一杯牛奶„„学生的兴奋点一旦被激起,就会觉得不吐不快,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课外阅读,并内化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为的是让学生多读,多感受生活。但多读还不行,还应多写,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开始我要求学生每天一定要坚持阅读,并从课外读物中摘录好词佳句。摘录好词、好句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是从读学写,以写促学写的需要。满以为这样做会使学生的写文“底子”增厚,但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学生为了迎合老师只是穷于翻书看报,囫囵吞枣的摘抄一大堆词句,只见其在笔记本上“开花”,就是不见其在写中“结果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消化摘抄的词句。后来,我采用“一日一练”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让学生在摘录的内容后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摘录的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写话的内容很广泛:可以点评,
可以谈理解,谈感悟,也可以进行应用方面的写作,如遣词造句,仿写段落,写写读后感等。
这样的摘录笔记,既是读的记录,也是写的成果,更是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读写有机结合的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写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汲取写作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能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了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写话了,写话能力也能有所提高,同时达到我们课题的研究目的。
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习作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并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能以读悟写,以读促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总之,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才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出路,只有多读胸中才会有本,只有勤写笔下才能生花。
相得益彰什么造句篇四
《成语造句》
1:刘诚的作文写的特别棒,老师夸她文思敏捷。
2:小明聪明过人,每次考试都是90分以上. 3:每个老师打心底里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
4:这次考试小红一鸣惊人,全班第一。 5:春天的公园里桃李争妍,牡丹盛开,到处都是游人赏花。
6:小刚很聪明,每次都考年级第一,人人都说他爸爸后继有人,将来他必定会有出息的。
7:学校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宗旨办学,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人才。
8:革命战士们以身许国,得以使祖国统一. 9: 每个有志青年,都应有报效祖国的碧血丹心。
10: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个嫉恶如仇、勇敢正直的人。
11:他是一个大义灭亲的人,因为他向警察举报了他犯罪了的父亲。
12:由于敢怒敢言,他一直得到朋友同事们的尊重。
13:鲁迅不畏强权,横眉冷对当局的反动统治。
14: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
15: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16:美丽的桂林可谓是湖光山色的美景之地,在大家看来真的是人间天堂。
17:假山配上池水, 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18:在这桂子飘香、明月清风的夜晚,每个人的心都陶醉了。
19:杭州是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
20:站在山上眺望,骄阳下的大海,与平时相比更多了一份水光接天的感觉。
21:这里江山如画,十分惬意,真是休假的好地方。
相得益彰什么造句篇五
《二年级造句练习》
二年级造句练习(一)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
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多音字与四字词
一、四字词语
1、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2、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3、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金光闪闪
4、奇形怪状 四海为家 和蔼可亲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5、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来来往往 风景优美
6、不约而同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7、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8、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9、无影无踪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10、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11、十全十美 吞吞吐吐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雪中送炭
12、助人为乐 迫不及待 展翅欲飞 四处张望 成百上千
13、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人造卫星
14、航空母舰 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15、百花盛开 科学技术 十分茁壮 各种各样 指手画脚
二、多音字组词
1、都:① dōu(都是) ② dū (首都)
2、为:① wãi (为人) ② wâi (因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5、兴:① xìnɡ(高兴)
6、长:① zhǎnɡ (长大)
7、乐:① lâ (快乐)
8、曲:① qū ( 弯曲)
9、相:① xiānɡ (相信)
10、难:① nán(困难)
11、还:① hái (还有)
12、种:① zhînɡ(种田)
13、发:① fā (发现)
14、转:① zhuàn(转动)
15、干:① ɡān (干净)
16、教:① jiāo(教书)
17、漂:① piào(漂亮)
18、扎:① zā (一扎)
19、当:① dānɡ(当时)
20、传:① chuán(传达)
21、角:① jiǎo(角落)
22、假:① jiǎ (假如) ② bâi(背景) ② xīnɡ(兴奋) ② chánɡ (长江) ② yuâ (音乐) ② qǔ (曲子) ② xiànɡ(相片) ② nàn(难民) ② huán(还书) ② zhǒnɡ(种子) ② fà (头发) ② zhuǎn(转身) ② ɡàn(干活) ② jiào(教学) ② piāo(漂流) ② zhā(扎花) ② dànɡ(上当) ② zhuàn(传记) ② juã (主角) ② jià (放假)
23、好:① hǎo (好人) ② hào (好学)
24、少:① shǎo(多少) ② shào(少年)
25、行:① xínɡ(行动) ② hánɡ(一行)
26、处:① chù(到处) ② chǔ (处方)
27、朝:① cháo(朝向) ② zhāo(朝阳)
28、中:① zhōnɡ(中间)
29、重:① zhînɡ(重要)
30、奔:① bēn (奔跑)
31、空:① kōnɡ(天空)
32、觉:① jiào(睡觉)
33、倒:① dǎo(倒下)
34、喷:① pân (香喷喷)
35、分:① fēn (分开)
36、没:① mãi(没有)
37、卷:① juàn(卷子)
38、禁:① jìn (禁止)
39、弹:① tán (弹琴)
40、模:① mï (模型)
41、了:① le (走了)
42、着:① zhe (看着)
43、只:① zhǐ(只要)
44、结:① jiē(结巴)
45、曾:① cãng(曾经)
46、应:① yīng(应该)② zhînɡ(打中) ② chïnɡ(重做) ② bân (投奔) ② kînɡ(空白) ② juã (自觉) ② dào(倒水) ② pēn (喷火) ② fân (水分) ② mî (埋没) ② Juǎn(卷尺) ② jīn (不禁) ② dàn (子弹) ② mú (模样) ② liǎo (了解) ② zháo(着火) ② zhī(一只小鸟) ② jiã(结束) ② zēng(姓曾) ② yìng(报应)
相得益彰什么造句篇六
《七年级下册四字成语解释造句》
七年级下册成语解释和造句
1、人迹罕至: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造句:南城县东百余里龙门山,山巅有寺,幽僻孤寂,~。
2、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造句: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
3、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造句:美国发生了骇人听闻的9.11恐怖袭击。
4、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造句:洪水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的抗洪工程安然无恙。
5、荒草萋萋:形容杂草丛生的样子。荒草,名词,杂草。萋萋,形容词,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造句:这里荒草萋萋渺无人烟,是动物和昆虫的乐园!
6、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造句: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7、燕然未勒:意即未平定边疆的战乱,“燕然”,山名,即今蒙古杭爱山。
8、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
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造句:《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可歌可泣”。
9、鲜为人知:鲜:很少;为:被。 很少有人知道。 造句: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0、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华等全都显露在外面,多指不成熟,骄傲,甚至盛气凌人。或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
造句:他颇有才华,可惜锋芒毕露,别人很难和他合作。
11、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造句:《西游记》是本家喻户晓的名著。
12、鞠躬尽瘁: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造句:】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13、妇孺皆知:孺:小孩。皆:都。妇女和小孩都知道。表示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 造句: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14、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表示否定。镂刻不停,比喻坚持到底,不放弃。
造句:略
15、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造句: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
16、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造句:农民伯伯兀兀穷年的的干了一辈子,却是帮地主干活!
17、警报迭起:指警示的信号反复响起。 造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
18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
造句:他站在台上慷慨淋漓的演讲。
19、沥尽心血:沥:滴。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或耗尽心思和精力。
造句: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沥尽心血。
20、潜心贯注:付出所有的心血,灌输到某件事物中。形容专心致志,高度集中。潜心:专心 潜:通"全",整个.
心会神凝: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而深.
造句:他心会神凝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气冲斗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气:气
势;牛、斗: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南斗六星)、牛宿。 气冲斗牛虽然是个中性词,但使用时偏于褒义,北斗星牵牛星都是正义美好的象征。
造句: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举青龙刀望忠便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造句: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歹徒残忍的杀死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的时候,顿时义愤填膺。
参差不齐:参差:长短、大小不一致。又引申为有差别,不一致。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不能用于时间等。
造句:我班50人;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2.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终止。 (戛:拟声词。戛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造句:.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造句:每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或觉悟。
毛骨悚然恐惧的样子。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造句::这阴冷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造句:我因为生病没能和同学去看电影,而怏怏不乐。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姗姗: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现指走路迟缓的样子。迟:晚。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
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冻饿之虞:为吃饭穿衣而忧虑。虞:忧虑,担心。 造句:改革开放之后,农村人民不再有冻饿之虞。 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及:到。急得不能再等待了,形容心情急切。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孜:勤奋。不倦:不知疲倦。
造句: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孜:勤奋。
相得益彰什么造句篇七
《二年级造句练习》
二年级造句练习(一)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多音字与四字词
一、四字词语
1、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2、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3、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金光闪闪
4、奇形怪状 四海为家 和蔼可亲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5、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来来往往 风景优美
6、不约而同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7、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8、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9、无影无踪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10、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11、十全十美 吞吞吐吐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雪中送炭
12、助人为乐 迫不及待 展翅欲飞 四处张望 成百上千
13、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人造卫星
14、航空母舰 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15、百花盛开 科学技术 十分茁壮 各种各样 指手画脚
二、多音字组词
1、都:① dōu(都是) ② dū (首都) 2、为:① wãi (为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② bâi(背景)
5、兴:① xìnɡ(高兴) ② xīnɡ(兴奋)
6、长:① zhǎnɡ (长大) ② chánɡ (长江) ② wâi (因为)
7、乐:① lâ (快乐) ② yuâ (音乐)
8、曲:① qū ( 弯曲) ② qǔ (曲子)
9、相:① xiānɡ (相信) ② xiànɡ(相片)
10、难:① nán(困难) ② nàn(难民)
11、还:① hái (还有) ② huán(还书)
12、种:① zhînɡ(种田)
13、发:① fā (发现)
14、转:① zhuàn(转动)
15、干:① ɡān (干净)
16、教:① jiāo(教书)
17、漂:① piào(漂亮)
18、扎:① zā (一扎)
19、当:① dānɡ(当时)
20、传:① chuán(传达)
21、角:① jiǎo(角落)
22、假:① jiǎ (假如)
23、好:① hǎo (好人)
24、少:① shǎo(多少)
25、行:① xínɡ(行动)
26、处:① chù(到处)
27、朝:① cháo(朝向)
28、中:① zhōnɡ(中间)
29、重:① zhînɡ(重要)
30、奔:① bēn (奔跑) ② zhǒnɡ(种子) ② fà (头发) ② zhuǎn(转身) ② ɡàn(干活) ② jiào(教学) ② piāo(漂流) ② zhā(扎花) ② dànɡ(上当) ② zhuàn(传记) ② juã (主角) ② jià (放假) ② hào (好学) ② shào(少年) ② hánɡ(一行) ② chǔ (处方) ② zhāo(朝阳) ② zhînɡ(打中) ② chïnɡ(重做) ② bân (投奔)
31、空:① kōnɡ(天空) ② kînɡ(空白)
32、觉:① jiào(睡觉) ② juã (自觉)
33、倒:① dǎo(倒下) ② dào(倒水)
34、喷:① pân (香喷喷) ② pēn (喷火)
35、分:① fēn (分开) ② fân (水分)
36、没:① mãi(没有)
37、卷:① juàn(卷子)
38、禁:① jìn (禁止)
39、弹:① tán (弹琴)
40、模:① mï (模型)
41、了:① le (走了)
42、着:① zhe (看着)
43、只:① zhǐ(只要)
44、结:① jiē(结巴)
45、曾:① cãng(曾经)
46、应:① yīng(应该)
47、间:① jiān(中间)
48、撒:① sā(撒娇)
49、见:① jiàn(看见)
50、藏:① zàng(宝藏)
51、称:① chēng(称呼)
分享 ② mî (埋没) ② Juǎn(卷尺) ② jīn (不禁) ② dàn (子弹) ② mú (模样) ② liǎo (了解) ② zháo(着火) ② zhī(一只小鸟) ② jiã(结束) ② zēng(姓曾) ② yìng(报应) ② jiàn(黑白相间) ② sǎ(撒下) ② xiàn(见牛羊) ② cáng(捉迷藏) ② châng(称心)
4
上一篇:形容心情好的古诗
下一篇:爱情在回忆中最美好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