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校园招聘】
歌声像什么比喻句篇一
《比喻句大全》
括号里的数字表示这句话出自课本的页数
一年级:
1. 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栋长长的房子。
2. 小小竹排画中游。(64)
3.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76)
4.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81)
5.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83)
6.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7.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79)
8. 河面闪着阳光笑,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79)。
9. 松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83)
10.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6)
11. 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
12. 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13. 我们像小鸟一样。
二年级:
1.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4)
2.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7)
3.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8)
4.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47)
5.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49)
6.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50)
7.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53)
8.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129)
9.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130)
10.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148)
11.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1)
12.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41)
13.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43)
14.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散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46)
15. 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50)
16.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51)
17.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100)
18.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105)
三年级:
1.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7)
2.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9)
3.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10)
4. 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13)
5.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13)
6.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那扇那,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43)
7. 海底的岩石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87)
8.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起来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88)
9.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91)
10.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101)
11.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111)
12.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的。(137)
13. 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138) (上册)
14.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2)
15.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2)
16.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3)
17.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8)
18.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9)
19.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上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11)
20.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么像串串彩色的珍珠啊。(12)
21. 头上的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18)
22. 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23)
23. 在这条路应该伸延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颗高高的橡树,他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像草原的哨兵一样。(28)
四年级:
1.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3)
2. 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8)
3.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11)
4.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1)
5.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象是天空着了火。(14)
6. 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29)
7. 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63)
8. 每根细丝嫌蜗牛的触角。(26)
9.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82)
10.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是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82)
11. 正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88)
12. 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91)
13. 我虽未见叶老先生,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127)
14. 阳光都变成绿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127)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43)
五年级:
1.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 )
2. 我和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4 )
3.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9)
4.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12 )
5.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12)
6. 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13)
7. 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14)
8. 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15)
9. 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夜幕中。(15)
10. 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26)
11. 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41)
12.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44)
13.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48)
14. 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68)
15. 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我触动的笔尖。(70)
16. 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101)
17. 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103)
18. 时间艰涩地流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 心房。(107-108)
歌声像什么比喻句篇二
《比喻句大全》
【比喻句大全】小学语文1-6年级比喻句集锦
括号里的数字表示这句话出自课本的页数
一年级:
1. 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栋长长的房子。
2. 小小竹排画中游。(64)
3.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76)
4.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81)
5.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83)
6.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7.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79)
8. 河面闪着阳光笑,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79)。
9. 松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83)
10.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6)
11. 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
12. 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13. 我们像小鸟一样。
二年级:
1.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4)
2.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7)
3.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8)
4.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47)
5.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49)
6.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50)
7.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53)
8.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129)
9.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130)
10.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148)
11.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1)
12. 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41)
13.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43)
14.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散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46)
15. 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50)
16.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51)
17.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100)
18.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105) 三年级:
1.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7)
2.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9)
3.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10)
4. 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13)
5.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
(13)
6.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那扇那,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43)
7. 海底的岩石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87)
8.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起来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88)
9.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
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91)
10.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101)
11.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111)
12.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的。(137)
13. 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138) (上册)
14.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2)
15.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2)
16.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3)
歌声像什么比喻句篇三
《比 喻》
歌声像什么比喻句篇四
《简介比喻及比喻的类型》
简介比喻及比喻的类型
一、什么是比喻。
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以此喻彼,用一事物比方说明另一事物,增强语言的具体性、
实感性和生动性。例如:共产党像太阳。
二、比喻的基本格式。
一般来说,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被描写或说明的事物,即被比方的事物——本体;
(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即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喻体;
(三)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通常叫做喻词或比喻词。
比喻的基本格式为:本体——比喻词——喻体。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
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就不能构成比喻:
同类相比。例: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例: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像。例: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
雷锋、焦裕禄、李素丽等。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比喻的类型。
根据比喻辞格句式即比喻句的结构形式,一般把比喻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明喻:也叫直喻,就是直接明显地打比方。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都同时
出现,二者之间一般用“像、好像、好比、好似、如、比如、似、犹如、如同、仿佛、
像„„一样、如„„似的、如„„一般等比喻词作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二)暗喻,也叫“隐喻”,比明喻进了一步,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本体事物和喻体事
物都同时出现,但是它们被说成是一体的,一般不再用作比喻的语气。它们当中进行联
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用“是、成、叫、算、当、成为、等于、变成”之类的词语作为比
喻词。暗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合”的关系了。
暗喻的四种格式:
1、使用喻词的暗喻。
例如:理想是一个人心中的太阳。
2、省略了喻词的暗喻。
例如:交际——架设于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3、不用喻词,本喻体构成偏正关系的暗喻:
(1)有“的”字的:
例如:打开记忆的仓库,扬起青春的风帆。
(2)无“的”字的:
例如:人生大舞台,心窗,题海等。
4、不用喻词,本喻体构成同位关系的暗喻:
(1)“本体+喻体”式。
例如:祖国母亲。
(2)“喻体+本体”式。
例如:祖国的心脏北京,母校。
(三)借喻:直接借助喻体来描写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借喻不说出本体事物,
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呐喊·故乡》
“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
五、特殊的比喻形式汇举。
“特殊的比喻”:由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表达上的特殊要求而形成的一般比喻之外的特殊
修辞方式。
(一)从本体和喻体的数量搭配和对应关系看。
1、群喻:又称“连喻”,几个喻体分别说明几个本体。
例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得像火,粉的像
霞,白得像雪。”——朱自清《春》
例如:“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
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
——夏衍《包身工》
例如:“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
的兀立如柱„„”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群喻虽由成群的比喻构成的,但是本体和喻体是一对一的关系,有多少本体就有多少喻
体。
2、双喻:在一个结构紧密的单句里,并用两个喻体来比方一个本体。
例如:“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 ——范成大《念奴娇》
3、博喻:接连使用两个以上的喻体来比方同一本体。喻体和本体是多对一的关系。
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
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例如:“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
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陆定一《老山界》
博喻因为本体是比较复杂的、色彩丰富的形象,不是一个喻体所能描述详尽周到的,必
须每个喻体由每一个角度去突出共同本体的特色。
4、约喻:约喻与博喻正好相反,它是用一个喻体表现几个本体,即几个本体联合起来
用一个喻体来比方。
例如:“那些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在绿色
缎面上的彩色图案。”
——碧野《天山景物记》
运用约喻能够既生动形象又简约凝炼地反映出几个本体组合形成的某方面的整体形象。
(二)从本体和喻体的感官转化看。
5、通感:又叫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
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觉相通,互相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
体味余韵,渲染深化意境的修辞方式。
(1)形容的通感。
例如:“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形容的通感虽然有感官上的转移的特点,但是修辞格表现在个别词语上,绝对没有比喻
关系。因而作为一种独立辞格较好。
这里顺便谈一下移用辞格的概念:
移用:将惯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用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起到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作用
辞格。
例如: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朱自清《威尼斯》
这里的“节奏”一词语原来是专指音乐方面的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
长短的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旋律。这里被用来形容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的高低错
落,像音乐节奏那么和谐。
(2)比喻的通感。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比喻的通感在形式上和明喻差不多,不同的是本体和喻体不是相似关系,而是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的相通关系,只限于人的五种感觉沟通,使用范围不如明喻广。
(三)从本、喻体的易位情况看。
6、逆喻:又称为倒喻,是本体和喻体互易其位的比喻,即喻体置前,本体移后。
例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
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词人用倒喻的方法借景抒情,用浙东的秀水明山比喻朋友分离时的眼泪和愁眉,委婉含
蓄,别致生动。
(四)从本体和喻体的回环形式看。
7、互喻:指在相邻的两句里,上句的本体到下句里成了喻体,而其喻体到下句里成了
本体,即先用喻体比本体,再用本体比喻体。(Α像Β,Β像Α)
例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闪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8、顶喻:在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比喻,涉及三种事物,第一个比喻的喻体兼任第二个
比喻的本体,即本体——兼体——喻体。(Α像Β,Β像С)
例如:“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嘏《江楼感旧》
(四)其他特殊的比喻形式。
9、反喻:用否定形式构成的比喻。
例如:“困难不是铁,不是钢,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谚语
10、扩喻: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构成平行句式,本体在前,喻体在后,不用喻词。
例如:“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谚语
11、引喻:喻体在前作引子,引出后面的本体,不用比喻词。
例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
毛泽东《发对党八股》
12、较喻:比喻兼比较,即在某一相似点上,本体超过或不及喻体。
例如:“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曹禺《日出》
13、讽喻: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来打比方,表达作者的某种寓意。例如:《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等。
歌声像什么比喻句篇五
《比喻句》
括号里的数字表示这句话出自课本的页数
一年级:
1. 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栋长长的房子。
2. 。(64)
3.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76)
4.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81)
5.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83)
6.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7.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79)
8. 河面闪着阳光笑,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79)。
9. 松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83)
10.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6)
11. 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13. 我们像小鸟一样。
二年级:
1.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4)
2. 就说“”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7)
3.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8)
4.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47)
5.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49)
6.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50)
7.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53)
8.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129)
9.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130)
10.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148)
11.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1) 12.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41)
13.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43)
14.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散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46)
15. 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50)
16.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51)
17.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100)
18.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105)
三年级:
1.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7)
2.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9)
3.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10)
4. 有的往篮里塞着,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13)
5.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上下飞舞着。(13)
6.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那扇那,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43)
7. 海底的岩石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87)
8.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起来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88)
9.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91)
10.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101)
11.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111)
12.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的。(137)
13. 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138) (上册)
14.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2)
15.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2)
16.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3)
17.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8) 18.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9)
19.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上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11)
20.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么像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12)
21. 头上的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18)
22. 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23)
23. 在这条路应该伸延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颗高高的橡树,他是那
么粗壮结实、挺拔,像草原的哨兵一样。(28)
四年级:
1.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3) 2. 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8)
3.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11)
4.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1)
5.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象是天空着了火。
(14) 6. 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29)
7. 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63)
8. 每根细丝嫌蜗牛的触角。(26)
9.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82)
10.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是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82)
11. 正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88)
12. 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91)
13. 我虽未见叶老先生,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127)
14. 阳光都变成绿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
歌声像什么比喻句篇六
《巧妙的比喻》
巧妙的比喻
比喻是画家手中的颜料,为景物增色;比喻是诗人想像的翅膀,
为抒情添彩;比喻是哲人智慧的火花,点亮永远激励人们前进
的真理之灯。巧用比喻,可摹难绘之景,可状难抒之情,可写
难明之理。
巧妙的比喻可绘难绘之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比
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又一幅美妙的画卷。岑参的“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严冬中生机勃
勃的“春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是
东坡居士笔下惊涛骇浪、碧波万顷的江水。伟大领袖毛泽东的
诗词更是遍用宏伟、瑰丽的比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
与天公试比高”,“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将宏丽的景物与
革命豪情巧妙地溶为一体。“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
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甸着彩虹似的梦”,这是徐志摩笔
下令人向往的康桥胜景。
巧妙的比喻可抒难言之情。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咏叹愁情的千古绝唱。苏
轼词“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则将离情凄苦抒发得淋
漓尽致。在这方面,贺铸的词也毫不逊色,他的“试问闲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将愁情化入景物,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巧妙的比喻可写难明之理。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
量”,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比喻巧妙地
揭示了知识、读书的重要性。宋朝理学家朱熹的诗句“问渠哪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沉舟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都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哲理,用巧妙的比喻将它们表达出来是那些
古贤先哲的成功。
总之,比喻可让你妙笔生花,文采飞扬。试一试神奇的比
喻效果吧!
【简评】本文作者围绕“比喻”这个话题,采用“横列式分层
论述结构”,从三个方面展开联想:
巧妙的比喻可写难写之景;
巧妙的比喻可写难抒之情;
巧妙的比喻可写难明之理。
比喻的魔力
“我们的名字,是夜里海波上发出的光,痕迹也不留地就泯灭
了。”
这是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节短短的句子,这简短的字句,
却真实地让我体会到比喻的魅力——确切地说,那是一种魔
力。
《飞鸟集》的诗句是诗人内心历程的记录,犹如旅途中的鸟儿
随意留下的一个个散乱的足印,虽散乱,却又是有迹可寻的。
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某个感性的清晨,或者黄昏,一触即发
的灵感或是顿悟,令诗人信手匆匆地记下心中那一闪即逝的火
花。而那巧妙的比喻,便是诗句最突出的色彩,是诗句的灵魂。
正是那比喻的魔力,让每个字句充满漂泊的美感,既深沉而又
意味无穷。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诗人常常用诗人的心,发
掘一些平常的事物间的相似或是联系,把世事的纷繁归于简
洁,这便是哲理充满智慧的巧妙。另加一句:“荷叶上的小露
珠对荷叶下的大湖说‘你不过是荷叶下的一颗更大的露珠罢
了。’”这些妙喻不仅有深层的内涵,而且那如孩子般天真质
朴的语言,给人以纯净的美的享受。
“鸟的歌声是曙光从大地反响过去的回声”。诗人的字句里,
显出对光明的神往。在贫乏的或者沉默的日子里,大自然的每
一件事物都可以激发诗人丰富的想像与跳跃的激情。这些美丽
的情感都可以经过巧妙的比喻的魔法抒发得淋漓尽致,于是鸟
儿的形象便成为我们眼前活灵活现的光明使者。而诗人奇妙的
联想和对光明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他们还创造了很多这样巧
妙的比喻——
“黄昏的天空,在我看来,像一扇窗,一盏灯火,灯火背后的
一次等待。”
“夜之黑暗是一只口袋,盛满了发出黎明的金光的口袋。”
诗人的比喻充满了对希望的渴求和对爱的憧憬,这是独属于比
喻的绝无仅有的巧妙能力,它将人们丰富的难以抒发的情绪生
动地抒发了出来。
巧妙地比喻便是“飞鸟”那飞行的翅膀,是那么活力无穷。
【简评】
本文作者只就一个作家的一部书中的“比喻”来展
开议论,亦能写出“比喻”的魔力。不同于前一篇的广泛联想。
巧妙的比喻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
女诗人将曲折的一生浓缩为片言丝语,在繁富精致中
暗透着死亡的气息。这应该就是生命和死亡的对峙吧。生命何
其精彩,何其辉煌,而死亡却并不因其精彩,因其辉煌而却步,
它极有节律地前进,直至侵噬生命的全部。而后又开始了新的
生与死的轮回。在这往复的过程中,截取一瞬间的景象,没有
开始,没有结束,然而我们凝神看它时,过去发生的,现在进
行的,将来出现的却都在眼前了。好的比喻,应该比它自身的
文字更辽远,更广阔。
初看这句话时,正值心路历程中满布阴霾的一段,仿
佛心灵深处的某个机关被拨动,紧锁多日的愤怒、压抑早已溶
作无奈,汹涌而出,连舌尖上都是涩涩的苦味,不禁为张爱玲
的绝世才华所倾倒。也许,我们都有过想飞的年龄却折断翅膀
的经历,或者她的要求更低,而生活却拒绝满足。但是,只有
张爱玲的敏感和纤细,才能创造这样的比喻。而远年的我读来,
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奈和悲凉。
当我跌跌撞撞地走过那段阴霾,从疼痛中学会了成
长,我又想起了那个比喻。那略带冷漠的、置身事外的口吻如
凉水一般为因年轻而时常发热的心降温:美丽的愿望不一定会
实现,现实之中总有失败,当你的心中升起一个愿望,务必留
足够的空间给相应的失败。好的比喻,绝不是密室中的一幅名
画,长年维持着同样的面孔;它应该是人生路上一处风景,随
着你脚步的移动,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完善人生的美。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长者和我谈起了这个比喻。他
耐心地听了我的评价,而后语重心长地说:“一尘不染的长袍
并不美,缺少了生活的气息。爬满了蚤的长袍,固然悲凉,却
有蕴味。回首人生,遗憾与成功都是一种美,少了遗憾,成功
便不为成功了。你要爱生活,就要爱生活的全部,否则就无法
领悟生活的真谛了。”一旁看电视的叔叔猛然插道:“年轻人
该有锐气,拿起杀虫剂,管它蚊虫跳蚤!生命设置的挑战,应
当勇敢迎战!”我的心里拂过了几股清新的风。好的比喻,应
该如魔镜一样,在众人心中投下万千各异的形象。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
【简评】本文的写法又有所不同,作者仅仅只围绕诗人张爱玲
的一个比喻来写,有议论,有抒情,也有记叙。记叙简洁,议
论深刻,抒情真挚。真是“开塘不如挖井”,然而,这种写法,
非功底厚实者不能为之。
诗般母语
湖北一考生
是什么,如稚拙的图画,刻在出土文物那沧桑的剖面;是什
么,如风霜渲染过的枫叶,夹在唐诗宋词发黄的纸页间;是什
么,如行云如流水,从老人的唇齿间娓娓道来,印在纳凉顽童
歌声像什么比喻句篇七
《比喻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