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医生招聘】
医生的心思篇一
《医生的心思》
9、医生的心思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生字9个,积累词语7个;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描写生字 “况、费、检、仅、查”;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思、络绎不绝、审视、笑容可掬”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语气;联系课文的前后内容,合理想象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3、理解威廉·格里辛格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合理想象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2、理解威廉·格里辛格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揭示课题。
提示:注意“医”的书写笔顺、“心思”的读音、理解“心思”的意思。
2、根据课题提问。
提示:这位医生是谁?他的心思是什么?
【设计意图】重视字词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同时,激发孩子对课文学习的思考,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第1节,初步感知医生。
1、检查预习情况: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说说这位医生是谁?
讨论:这个名字在书写时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提示:这个小圆点在书写时占一格。小圆点的前面是人的名,后面则是人的姓,和我们中国人正好相反,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称呼他为——格里辛格医生。
2、学习第1节,初步了解医生情况。
(1)轻声读读第一小节,想一想你对格里辛格医生有了哪些了解?
完成填空:因为 ,所以 。
(2)随机学习句子。
①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
提示:学习生字“德”(创编顺口溜)、积累表示“著名”的词语。
②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
提示:注意“络”和“绎”的字形比较、联系句子理解“络绎不绝”的意思、积累表示人多的词语。
3、讨论释疑:医生的心思是什么?
(1)医生的心思是什么呢?用横线划出第一节中的两句句子。
(2)学习重点句子。
①他极不愿意浪费他人宝贵的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 提示:联系上下文用“因为( ),所以( )”句式说话,用“之所以„„是因为”句式引读句子。
②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意浪费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
提示:理解词语“利索”,比较“简练”、“简洁”、“简短”的区别(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4、小结:结合课文第一小节和板书内容进行引读与叙述。
三、学习2-14小节,理解医生的心思。
1、感悟课文的写法。
提示:课文2-14小节正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习惯。
2、学习课文4-11节。
(1)请读读2-14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作者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2)同桌分角色读一读4-11小节文字,注意分清对话的内容。
(3)指名一组同学读,听听他们一问一答有没有分清角色。
提示:尽管下面省略了提示语,我们也能分清对话的内容,是因为作者在描写第一次问答时,交代清楚了对话的双方,一位是——格里辛格医生,另一位是
——女病人。
(4)再请一组读,听听有什么感觉。
提示:问句和答句都很简短。
(5)快速找找医生问了几个问题共有几个字。
提示:四个问题只有11个字。格里辛格医生真是——说话简练。
(6)师生分角色读,想一想:医生的问题是想了解些什么?
提示:造成病情的原因、 时间、 做了什么处理、现在的感觉。
【设计意图】重点段落的层层推进式学习,让孩子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医生语言的简练与精妙,且注意到文章内容的前后照应,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增浓。
四、总结课文内容。
格里辛格医生这些问话虽然简短,但这都为他最后能够针对女病人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了依据,这也就是他想要了解的——最重要的情况。这样,他就能节省——(引读第一节中揭示“原因”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格里辛格医生,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节(引读)。
2、学们也学习了4-11节,通过一段医生和女病人的对话,了解了格里辛格医生用简短的语言了解了病人的重要情况。
3、一起再来读读这段对话。
二、学习课文第12节。
1、我们了解了格里辛格医生语言的简练,这节课我们要去了解格里辛格医生做事的利索。
提示:复习“利索”的意思、了解做事利索的前提是认真细致。
2、读4-11节,找一找: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格里辛格医生的认真?
提示:“审视”就是仔细看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格里辛格医生工作的认真。
3、读读第12节,圈出关键词,说说自己的感受。
提示:从“仔细”看出格里辛格医生工作认真,从“迅速”、“仅”、“几分钟”可以看出医生做事的利索。
4、想象:在这几分钟内,格里辛格医生可能做了哪些事?
提示:检查伤口内是否有玻璃碎片、用药棉止血、涂碘酒消毒、简单包扎
5、说话练习: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下列几个词组连成一句话。
提示: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三、学习第13、14节。
1、感情朗读14节。
(1)理解“笑容可掬”的意思。
提示:“掬”是双手捧的意思,“笑容可掬”可不是把笑容捧在手里的意思,而是指笑容——满面,满脸——笑容,笑得——开心、灿烂。
(2)朗读指导:面带笑容地读读这句话。
2、理解关键句:不用付钱,谢谢您。
(1)一起读读句子,想想你对划线的句子有什么疑问。
提示:看病收钱天经地义,可格里辛格医生不收钱,反而——谢谢她,这是为什么?
(2)读读句子,找找答案。
提示:您简洁的叙述,使我今天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
3、深入理解“医生的心思”。
(1)引读第一节和板书相关内容。
提示:因为他艺术高明,每天看病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他想多看几个病人,所以他极不愿意——只想——
(2)再读第一小节,哪句话也能帮你解决刚才的问题?
提示:可是有许多病人不能体会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3)小结:很少有人了解医生的心思,唯有这个女病人给了医生意外的惊喜,正合了医生的——心思。难怪,格里辛格医生笑容可掬地说——
4、揭示学习名言。
提示: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为更多病人看病。
四、拓展学习。
1、讨论:格里辛格医生的语言是否简洁?
2、讨论:如何使语言更简洁?
提示:费用?免费。何故?省时。谢谢!再见!
3、讨论:语言简练的格里辛格医生为什么在课文的结尾显得有点啰嗦? 提示:课文结尾的叙述语言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医生的心思。
4、拓展: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简洁的语言?
提示:如保修、报警、急救、请假等。
5、明确:简洁与否要看实际情况决定。
【设计意图】对重点句子的深入理解、剖析、改编、研讨,让孩子进一步理解语言的精妙,激发孩子使用简洁语言的兴趣,更明确了孩子学习表达的欲望。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提示:根据板书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医生的高尚医德。
2、复习词语。
提示:重点词语交流识字好方法。
3、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并默出。
(2)改编最后一节的对话,使对话更简洁。
(3)收集表示珍惜时间的诗和名言。
(4)(选做)说话练习:如果你发烧了,你将怎样向医生介绍你的病情呢?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整体回顾,人物的形象更显高大,而课后分层作业的布置使孩子的积极性更高,对孩子来说,也更有针对性,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9、医生的心思
附板书: 著名医学家 做事利索 说话简练
医术高明 极不愿意 只想 医德高尚
医生的心思篇二
《9.医生的心思》
医生的心思篇三
《医生的心思》
医生的心思篇四
《9、医生的心思》
医生的心思篇五
《医生的心思》
医生的心思篇六
《《医生的心思》教学反思》
《医生的心思》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板块展开:教学一开始,谈话引入,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激起学生兴趣。读题后引导学生质疑,激励学生学会思考,激发读书兴趣。在整体阅读,识记生字部分,着重进行书写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生字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端正。第三环节深入课文、理解课文首先要求学生用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说话,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果关系的句式概念,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词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让学生尽早地进入文本学习。学习课文重点句,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并通过想象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表达出来。但是本题的想象要符合生活实际,不需要太多展开。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作准备,鼓励学生结合平时受伤后处理伤口的生活经验进行说话训练,大胆发言。最后通过填空,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体会医 生的心思,感受医生高尚的医德。
本课安排造句练习。教学时,我先通过例句的朗读引导学生区别词意,让学生辨别 三个词语的不同含义,然后让学生选一个词说一句话。“简洁”、“简短”和“简练” 在词意上很接近,学生造句时往往搭配不当。为了设计坡度,化解难点,我调整教学策 略,从词语搭配入手,先让照样子填写词语,再造句,使学生真正能够分清词意。造句 是学生在达到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之后,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如何将这些语汇调遣 并组织起来进行表达,如何让自己的表达在内容上更简明得体,如何让自己的表达在结 构上更衔接连贯、井然有序,如何让自己的表达在修饰上更有表现的张力与摄人心魄的 魅力,是学生们头疼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去寻找适宜的句子形式,或指导学生 去创造新的句子形式去进行表达。二年级正是学生规范语言文字基础的阶段,教师应重视 和指导学生从造句起步,为写作打下基础。
在引导学生默读第一小节后,我要求学生们完成填空:“因为格里辛格是个
医术的 医生,所以。”学生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因为格里辛格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所以前 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看见他。” 可是有的学生不同意这个答案,他说:“因为格里辛格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所以 前来就医的人挤满了诊所。”见我赞同他的答案,又有学生说:“因为格里辛格是个医 术高明的医生,所以前来就医的人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看见他。” 显然,孩子们从课文的语句中找到了很多可以组成因果关系的句子。于是我要求他 们结合课文第一节的内容,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学生想了一想,纷纷举 起了小手。“因为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所以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 天才能看见他。”“因为格里辛格医生要给更多的人治病,所以他养成了利索、简练的 习惯。”“因为格里辛格医生极不愿 意浪费他人宝贵的时间,所以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因为许多人不能体会医生的心思,所以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描述自 己的病情。”??学生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在他们踊跃发言的时候其实不断地积累,运 用着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通过这个说话练习,既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又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思维训练,在 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语文课堂上应少一些繁琐的分析, 这样的设计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句子,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
医生的心思篇七
《五年级语文阅读之医生的心思》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 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加上标点(3分)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2分)
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他们”指的是“添油加醋”是指 。(3分)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2分) 6、给这段文字加一个合适的标题。(1分)
1
医生的心思篇八
《二年级语文下册 医生的心思教案 沪教版》
医生的心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2个,积累词语10个。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描写生字5个:“况、描、述、仅、叙”。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思、络绎不绝、审视、笑容可掬”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语气。联系课文的前后内容,合理想象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3、理解威廉·格里辛格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象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小朋友生病了会到医院请医生看病。你是怎样与医生交谈的呢?
2、 医生在听你讲述病情时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位医生的心思。
3、 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心思”
4、 板书课题:医生的心思
二、整体阅读,识记生字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学一学,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划出来。
2、 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3、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认读生字。
“德”字右半部“心”上有一横。(十四个人一条心)
“甚”字最后一笔是竖折。书空
指导“叙”和“仅”的书写,注意右半部分的位置和大小。
(2)出示多媒体课件,认读词语。
“德国”、“络绎不绝”、“甚至”、“浪费”、“情况”、“描述”、“一言不发”、“审视”“笑容可掬”、“叙述”
(3)联系上下文理解“络绎不绝、描述”
4、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医生的心思是什么。
三、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1、 默读第一节。
(1)格里辛格是个怎样的医生?
高明——高超
完成填空:因为格里辛格是个 的医生,所以 。
(2)结合课文第一节的内容,用“因为 ,所以 。”练习说话。
(3)在文中用“——”划出有关医生的心思的语句。交流:威廉·格里辛格医生的心思是什么?
①出示句子:他极不愿意浪费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 ②指名读、齐读
③重点抓住“极”“只”“最重要”这几个词的理解。进行朗读指导
④想象说话:在医生眼里“最重要的情况”是什么?
(4)出示句子:可是有许多病人不能体会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指导朗读:理解“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就是——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指导读好“总是” “反反复复”
(5)小结过渡。
2、学习课文2―14小节。
(1)自由读2―14小节。思考:这里有几次对话?
(2)能区分这里面谁说的话吗?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读熟。
(3)质疑: “读完最后一节,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这令人高兴的事是什么?为什么看病不用付费呢?医生为什么还要谢谢病人„„
(4)学习医生和女病人的对话
①出示有提示语的对话朗读。
②去掉提示语再读。
③想象一下,医生和病人说话时的神情。
④同桌合作表演,想象:威廉·格里辛格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⑤再读课文2-14小节。思考:这是怎样的医生?这是怎么样的病人?
板书:( )的医生 ( )的女病人
联系上下文理解“审视”“笑容可掬”
(5)完成填空,学习最后一个小节。
师:医生的心思是 ,女病人简洁的叙述正好 ,所以 。
(6)教师小结:罗嗦的病人缠着医生反反复复地述说病情,浪费了医生很多的时间,而对
这位说话简洁的女病人的治疗只用了几分钟,这正符合医生的心思。女病人节省了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板书: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为更多病人看病。
(7)说话练习:当女病人走出病房时,看到外面走廊里拥挤不堪的队伍时,她会对病人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再次感受医生的心思。
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
2、积累词语
3、选字填空
简洁 简练 简短
为了能给更多的认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 )的习惯。
“玻璃碎片儿。”女病人( )地回答。
您( )的叙述是我今天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
4、收集珍惜时间的诗句或名言。
教学效果反馈
说话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当然说话训练不能脱离阅读教学,它应恰当的包容于阅读教学之中,使两者达到和谐的统一。结合本单元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想象说话。我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女病人走出病房时,看到外面走廊里拥挤不堪的队伍时,她会对病人说些什么呢?”问题提出后,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有的孩子瞪大了眼睛在苦想,有的孩子直挠头。不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孩子举手了,他站起来说:“你们也来看病呀,这可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接着一个孩子说:“你们也是慕名而来的吧,希望你们也能像我一样,尽快看好病。”这时,我便因势利导:“说得真好,那怎样才能够尽快看好病呢,她还会提醒病人些什么呢?”话音刚落,一个孩子便站起来说:“你们看病时,一定要注意节省时间,说些最关键的内容。”接着,又有一个孩子说:“你们看病时,千万别总是重复自己的病情,否则很多病人就来不及看病了。”又有一个孩子说:“你一定要节省时间,节省了医生的时间就等于节省了你的时间,说不定还能帮你省钱呢。”后来,孩子们发言越来越精彩,本课的说话训练也很圆满的完成了。
当然,我的这节课还存在很对的不足,如:在关键词语的理解上形式过于单一,学生还未能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在女病人与医生对话这一环节中,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与表演,似乎有些流于形式。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钻研,多请教,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