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衣少食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一位缺衣少食》

一位缺衣少食、无依无靠的贫苦妇女。无意中救了一个妖怪。

妖怪为了报答她,提出可以满足她的三个心愿。但有一个条件:无论提出什么要求,她的仇人都将得到她所得到东西的一倍。

于是,妇人首先向妖怪提出了两个心愿:

第一是要一笔钱,

第二是要一栋房子。

这样,她的仇人便得到了两倍于她的财产。

在得到了维持生计的东西后。妇人又提出了第三个心愿……

你想想,她会提出一个什么要求,能让她的仇人受到惩罚,而确保自己能好好生活下去呢?

答:

她自己剩下半条命……

这样仇人就没有命了!

篇二:《谜面》

谜面:0+0=0

谜面:0+0=1

谜面:1×1=1

谜面:1的n次方

谜面:1:1

谜面:1/2

谜面:1+2+3

谜面:3.4

谜面:33.22缺衣少食

谜面:2/2

谜面:20÷3

谜面:1=365

谜面:9寸加1寸

谜面:1÷100

谜面:333,555

谜面:5,10

谜面:1,2,3,4,5

谜面:1,2,3,4,5,6,0,9

谜面:1,2,4,6,7,8,9,10

谜面:2,3,4,5,6,7,8,9缺衣少食

谜面:7/8

缺衣少食

谜面:2,4,6,8

谜面:4,3

数学老师给语文老师出的数字谜,数字都可以变成谜语来猜了。数学开启卖萌路,数学界沸腾了,宇宙沸腾了,这些谜语,先不看答案你能猜出几条?

谜面:0000

谜底:四大皆空

谜面:0+0=0

谜底:一无所获

谜面:0+0=1

谜底:无中生有

谜面:1×1=1

谜底:一成不变

谜面:1的n次方

谜底:始终如一

谜面:1:1

谜底:不相上下

缺衣少食

谜面:1/2

谜底:一分为二

谜面:1+2+3

谜底:接二连三

谜底:不三不四

谜面:33.22

谜底:三三两两

谜面:2/2

谜底:合二为一

谜面:20÷3

谜底:陆续不断

谜面:1=365

谜底:度日如年缺衣少食

谜面:9寸加1寸

谜底:得寸进尺

谜面:1÷100

谜底:百里挑一

谜面:333,555

谜底:三五成群

谜面:5,10

谜底:一五一十缺衣少食

谜面:1,2,3,4,5 谜底:屈指可数

谜面:1,2,3,4,5,6,0,9 谜底:七零八落

谜面:1,2,4,6,7,8,9,10 谜底:隔三差五

谜面:2,3,4,5,6,7,8,9 谜底:缺衣少食

谜面:7/8

谜底:七上八下

谜面:2,4,6,8

谜底:无独有偶

谜面:4,3

谜底:颠三倒四

篇三:《慧观极难得,复串习散乱,》

般若品释·讲记 1

慧观极难得,复串习散乱,

焉有遮方便?

得解脱需要正因,也就是要以智慧观察诸法的真实性。苦是由业所感,业是以烦恼而造作,烦恼源于执著自我,只有以智慧观照诸法性空,才能放下妄执,止息烦恼,从而脱出惑、业、苦的循环。

但是慧观极为难得,因为这需要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观察世间众生的状况,有多少人连“空性”二字都没听过;多少人虽然遇到讲说空性的教典,却无缘听到善知识开示空性,甚至听到的是颠倒说空,不幸堕在断灭见里;还有人耳朵听到了空性法要,却如聋如盲、不能理解;又有人只是简单结个缘,心里没有认真做过思维、抉择;还有人听完后,浅浅地、相似地想几下,然后就不愿意深入观察下去,由于量不够,也不能根除疑惑、引发定解;还有人虽然引生了定解,却不能做到绵密观照……。所以,既得到空性定解,又能绵密观照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既不能生起慧观去除妄执,反面又在不断串习散乱,这样听任业识昼夜不断地驰散,焉能有顿时制止的方便呢?也就是乃至没有生起慧观前,就一直在错认虚幻的影像为实有,由此不断散逸在虚妄的六尘中攀缘、妄执,就会招来无穷无尽的生死,就会有一个个的苦报接踵而来。看到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沉溺在苦海中无法自拔,就油然生起不忍的悲心!

为令堕恶趣,彼中魔亦勤,

邪道复众多,难从疑超越。

2 般若品释·讲记

为了让众生堕入恶趣,这世间中的天魔也使尽伎俩,千方百计地扰害行者。而且世间的邪道非常众多,又很难辨认,一旦误入邪道就千生万劫难以脱离。不但如此,自己心里还有很多疑惑难以超越。

为什么难以超越呢?因为引生定解才能断疑,而这又须要对修法的所缘和行相做出到量的抉择。修任何法都要认定所缘和行相。比如修出离心,所缘是纯一苦性的轮回法,行相是出离轮回苦海的誓愿。只有对“轮回周遍是苦性”这一点由抉择生起定解,才能一心寻求出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解脱道上。但抉择所缘和行相而引生定解非常难得,所以说“难从疑超越”。

暇满难再得,佛世亦难值,

惑流难超越,呜呼苦相续!

这样外在有天魔伺机扰乱,又很容易被邪师、邪法引诱而误入歧道,内心又很难从疑网中超出。一转眼间一生就过去了,心里并没有生起了达实相的智慧,最后两眼茫茫地死去。死后要想再得到暇满人身实在太难了。经上说:得人身者如指甲上的尘土,失人身者如大地上的尘土。在生时没有修善积福,广发大愿,就感不到圆具修法顺缘的暇满之身。这样死后被恶业力所牵堕入恶道,那就万劫难复了!

不但暇满人身难以再得,佛出世也极难值遇。佛如天月,众生心如水。水清净,天月才现在水中。众生的心清净,佛身才应化在世间。但是众生造恶力强、行善力弱,

般若品释·讲记 3

内心被罪业垢染盖覆,就无法感得诸佛现身出现于世。这样没有善缘听闻佛宣说妙法,启开内心的觉悟,就会一直深陷在愚蒙中,妄动执著不已,烦恼之流怎么可能截断呢?所以说“惑流难超越”。

在见到众生烦恼相续不断、无法遮止时,就悲愍地说:“呜呼苦相续!”就是由不断起惑造业就有无尽的苦的轮转。要停止苦的轮转只有明见空性、止息惑业。但众生很难集聚引生证空智慧的因缘,所以一直将在众苦相续中漂流。

如是虽极苦,愚犹不自知,

众生住苦流,呜呼当悲愍!

“极苦”,指源源不断地发生苦,指的是流转大苦、轮回总体的苦。只要众生还没有截断五取蕴的相续,轮回中林林总总的苦就都会陆续发生!虽然自己处在极苦的状况中一直被惑业牵制,但心识愚蒙的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在苦海当中,是被惑业系缚、拘禁在三界牢狱里的无期囚犯,还自以为我多快乐!我好成功!好幸福!还认为世间有各种各样有实义的事在等待自己去追求、去尝试、去拥有。每天都打着轮回的如意算盘,想着未来怎么创业成名,怎么发财致富,怎么享受人生……,轮回的计划一项接着一项!这就是处在极苦的轮回中还不自知啊!

人们不知道自己正深陷在漫无边际的大苦海中,即将被苦浪吞没。又像人坐在飞车上非常狂热、高兴,不知道这辆车马上就要坠下悬崖粉身碎骨!所以众生都没有自知

4 般若品释·讲记

之明啊!真要明白自己眼下的处境,就会唯一希求出离,就不会再对世间法抱有希望。纯粹是苦的事情有什么值得希求呢?

“苦流”是指苦苦、坏苦、行苦三苦相续,或者惑、业、苦循环相续,或者五取蕴结蕴相续,或者生死相续。这期间每刹那的身心都跟着惑业而转,毫无自主,因此是行苦;或者每刹那都有烦恼种子、苦种子随逐不舍,成为引发后苦之因,这也称为行苦。由于始终是苦因的状况,因此就在遇缘时不断地出现苦受和乐受,成为苦苦和坏苦。众生一切时都在跟着烦恼和业的力量转,丝毫不能超出惑业的拘系,像这样随惑业流转不得自在,就是陷在苦流之中。但众生浑然不知自己住在苦流当中,因此不求出离。

也就是,无量众生都不认识有漏皆苦的真相,他只认得苦受是苦,其它乐受、舍受不认得是苦。健康时不认得是苦,平静时不认得是苦,成功时不认得是苦,男欢女爱、感官刺激、有荣耀、有地位时不认识是苦。这就值得悲愍啊!自己整个住在苦流之中,连一刹那的安乐都没有,却还浑然不知!

如人数沐浴,复数入火中,

如是住极苦,犹自以为乐。

就如同有人热得难受,就跳进水里沐浴。泡久了,又凉得难受,又出来跑到火边取暖。不断地烤下去,又觉得灼热难受,又跳进水里……,这样反复不断地做。这就是

般若品释·讲记 5

苦啊!受冷苦逼迫,就希望得到温暖,得温暖时误以为真的得到了乐,就贪婪地想在里面多享受一下。时间一久,又受热苦逼迫,又跳入凉水,又以为得安乐了,又贪婪地耽著在上面,想多享受一下,受用久了又变成冷苦。又出来烤火……

这是比喻众生都把安乐寄托在“受”上面,认为当下得到了乐的感受,就决定是真安乐!其实不是。比如吃了好东西当下有乐受,认为这是真实的安乐,就沉浸在乐受中不愿离开。但是好东西吃多了,又变得难受,就又开始换花样,看哪种东西吃起来舒服,又认定是安乐,时间一久又冒出苦来。像一般人家过年,一开始特别盼望吃大鱼大肉,认为是享受,吃了十几天吃腻了,就只想吃蔬菜。吃到蔬菜,觉得清爽,这回得安乐了!吃久了,又觉得好久没吃到鱼、肉,肚里没油水,不满足……,这就是众生执苦为乐啊。

用挑担子的比喻来说明,一个人先是用右肩挑担子,这是负重的状态,当然是苦,不会是安乐。挑得时间久了,苦受很重,右肩受不了,就换在左肩上挑。这一下觉得轻松了,误以为得了乐,其实还是负重状态,还是苦!挑得时间一久,苦又明显现出,就又换肩……,这个过程从始至终都是苦,而不是乐。

无数人都认定乐受就是安乐。以这个误认,在六根接触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而有乐受时,心里就执定“这下得到快乐了”!心就马上铺在上面,岂不知耽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8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