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苍子有什么作用?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山苍子资源的综合利用_fix》

山苍子资源的综合利用

摘 要:山苍子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野生和人工栽培林,资源丰富,在世界香料市场占有一定的地位。山苍精油是合成紫罗兰酮系列高级香料的主原料,是出口换汇的大宗精油。本文集中综述了我国山苍子引种栽培情况、山苍子油成分的分析及综合利用。

关键词:山苍子;山苍子油;柠檬醛

山苍子(Litsea cubeba)又名山鸡椒、木姜子,属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季开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成熟的果实呈黑色,球形,直径4—6mm,约有250多种。主要产区在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诸岛、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中国约有46种,为我国主要的林副特产之一。它是我国富含柠檬醛的丰富天然植物资源,其中含柠檬醛达65—80%,柠檬醛是合成香料及制药工业重要的中间体,除野生外,人工栽培技术也相当成熟。据文献[1]记载,70年代初,我国栽培面积就已达6万多亩。统计资料表明[2,3],山苍子油一直是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一种天然植物油,年产量在2000—2500t,出口1500—2000t,产品远销美、英、法、德、瑞士、荷兰等国,占该项世贸总额的70%左右。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是这一资源生物圈,已经登录的有近50种,主要产地[3]为云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四川、福建、浙江、安徽、湖北、江苏、台湾等。尤其是落后的山区具有生长、栽培种植这些植物的物候条件的特殊优势,若在这些地区实现系列香料的集约化产业目标,这对经济相对薄弱的山区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速度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1 山苍子引种栽培与成分分析

1.1 引种栽培

山苍子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层较深的酸性土壤。选择良种应为椭圆形、叶背紫色、果大。种植密度幼龄期3000~4500株/hm2,始果期至盛果期保持1500~1800株/hm2,

最后稳定在750株/hm2左右,确保雌雄株比例为1:10,以利授粉结果,提高单产,同时雄株分布均匀、扩大散粉面,提高着果率。果实采收期在立秋前后,果实临熟、未转红时为宜,过早或过迟采摘不利含油量、含醛量提高。山苍子树为多年生的速生树种,种植2~3a后即可采籽,平均每株可采鲜籽2。5~3kg。

1.2 精油分析

山苍子油因种属、产地不同,其成分及含量略有差异。据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天津中药研究所等单位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MS联用、红外光谱及柱层析等方法分析,山苍子油主成分柠檬醛占60%~90%,其它依次为柠檬烯11.60%~17.49%、甲基庚烯酮3.10%~

7.40%。就柠檬醛而言,以脱毛木姜子精油含醛量为最高达90%,清姜木姜子、毛叶木姜子82.4%,清香木姜子8.25%次之,尖叶木姜子含量最低为60%。对江西山苍子测定出23个组分,湖南毛叶木姜子测出21个组分,四川脱毛木姜子测出22个组分[3]。

2 山苍子资源利用现状

山苍子为我国主要的林副特产之一,其最具利用价值的是果实,果实中含精油在3~4%。长期以来,我国以生产出口山苍子油为主要利用途径。近几年来,其深度利用仍无进展,且年平均出口山苍子油一直维持在2000t左右,产量分布(正常年景)依次为湖南400t,云南和福建各140t,江西130t,四川120t,贵州和浙江各100t。其他产地多在几吨或几十吨不等,有的产地仍处于自然状态,无所利用。

由于山苍子油主要依赖外销出口,历年来产量和价格随国际行情而变动起落,难以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由此既限制了这一野生资源的充分合理的利用,更不可能形成栽培种植的局面。引种栽培虽然技术成熟,但仅在福建、湖南、四川和浙江等省作过大面积山苍子人工林栽培的尝试。 就目前山苍子油利用现状,主途径低值出口已无法实现我国这一资源利用优势,实属高成本、低产出的作坊模式。因山苍子含醛量较高,在受热、受潮及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成酸或霉烂变质,要求就地收购,因此一直采用就地土法蒸馏提取含柠檬醛65%左右的粗油,再集中送至天然香料厂,蒸馏成含柠檬醛75%左右的精油,出口或运往其他香料厂进一步加工成不同规格的柠檬醛或紫罗兰酮系列半合成香料产品。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科学工作者和有关企业作了不懈的努力,如湖南安化、零陵、双牌县改进加工工艺,研制蒸馏装置,分别推出FYZ-75型、6YZ-75型蒸馏设备和芳香油速提机;为防止山苍子霉烂变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出油率,双波等进行了山苍子果实保存方法的研究;清华大学实验研究巴秋卡槽汽提取设备取得成效。中国山苍子油系列产品加工厂有40多家,多数已采用高效分馏塔,使我国山苍子油的加工生产有一定的改观[4]。 但无论如何,比起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超临界流体(SFE)分离纯化技术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加工水平较低,生产规模过小,自动化、连续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过高,质量较差,不仅没有高档香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连占世界第一的山苍子精油及其加工成的柠檬醛售价都很低,获益甚微。

在山苍子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科学工作者也进行了多领域的研究探索,目前在我国以山苍子油为原料加工成几十种产品,广泛用于制药、临床研究、合成香料、制备油脂等工业。

2.1 合成香料

主要是以山苍子油精制成85~97%的柠檬醛,用于调制香精和合成紫罗兰酮系列香料,以及制备药物中间体。我国生产柠檬醛的有原上海新华香料厂、沈阳新生香料厂等20余家;用柠檬醛合成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并部分出口的有原上海新华香料厂和原天津第一香料厂等几家[5];合成异甲基紫罗兰酮、二氢乙位紫罗兰酮、大马酮、柠檬醛二乙缩醛、柠檬腈等只有少数几个厂家。制备这些普通香料仅占用我国山苍子油10%左右,而国际公认的最高香料鸢尾酮等始终未能形成生产,大多数香精香料厂仍依赖进口高档香料调配香精。

2.2山苍子油是食品良好的增香剂与防腐剂

精制的山苍子油具有新鲜柠檬果香味,是我国GB2760-86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6],可直接用于糖果糕点、口香糖、冰淇淋、饮料、酱类调味品、调味油及焙烤食品等的调味增香。我们在川味酱中添加很少的山苍子油调味,意外发现此种酱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非常突出的防霉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山苍子油对黄曲霉、桔青素、总状毛霉、米根霉等多种霉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培养pH4.5时,山苍子油对多数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77mg/ml,与山犁酸钾的抗菌效力相近,比苯甲酸钠强,而当培养基pH6.5时,苯甲酸钠无效,山犁酸钾的抗菌效力也有减弱,

而山苍子油受影响很小,试验还发现,山苍子油具有较强的抑制黄曲霉产生黄曲霉素的作用[7]。对于易受霉菌和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玉米、核桃等类系列食品,山苍子油的防霉抑毒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实用价值。

自Maveety首先发现丁香对油脂和脂肪性食物具有抗氧化作用以来,人们相继发现一些食用香料植物如黑胡椒、肉豆寇衣、生姜、姜黄、迷迭香、众香子、肉桂等也有抗氧化作用。我们用山苍子油(俗称“过山香油”)调制的“过山香送辣油”防酸败的效果很好,经研究,发现山苍子油具有抗氧化活性,超过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两倍,优于姜油和肉桂油,如果将山苍子油制成微胶囊,则耐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可添加在柠檬(味)富脂饼干的和面中,经高温焙烤其抗氧化效能依然存在[8]。

2.3制药

用柠檬醛为起始原料经复杂反应可制备维生素A、E、K及叶绿醇,但因成本较高,还很难用于生产,估计不久将来,应用现代绿色化学技术有望改造合成路线,降低成本。山苍子油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武汉第四制药厂试制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达80%以上[9];北京中医学院研究山苍子油作为抗真菌药物也取得成功[10];湖北省中药研究所用山苍子油制备妇炎清栓剂已取得成果。目前多个医药研究单位利用山苍子油进行制备β-环糊精包合药物的研究[4],和在不断扩展山苍子油的应用范围。所以,山苍子油用于制备药物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4临床研究山苍子有什么作用?

由于山苍子油在治疗疾病中的独特作用,目前在临床研究方面也是个热点。例如,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用山苍子根和果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湖南医科大学进行的山苍子油乳剂抗菌机制的研究。可以预见,山苍子油在临床医疗方面的应用还将取得进展。

2.5山苍子果渣在饲料中的应用

据王红星等(1996)介绍,1986年田春添加10%的提取精油后的山苍子果渣饼喂猪,瘦肉率提高4%,经济效益显著。王红星等将含有5%植物精油(山苍子油和柠檬桉油)的自制防霉剂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对黄鸡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11]。

余伯良等(1998)[12]进一步对山苍子果渣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水分13.50%的山苍子果渣含粗蛋白19.82%,粗脂肪5.23%,粗纤维9.89%,还有多种氨基酸及钙、磷等矿物元素。仅湖南一地,年产山苍子果渣饼即达3万吨,估计全国年产约20万吨。如果全部利用,则相当于增加40万吨玉米饲粮所含的蛋白质。山苍子果渣的乙醇萃取物对多种霉菌均有抗菌性,抗菌效力与丙酸相近,优于辣椒和桔皮乙醇萃取物。如6%的山苍子果渣饼粉对饲料的防霉效果与0.3%丙酸相当。20万吨山苍子果渣若全部作为饲料防霉剂,可代替10000吨丙酸,能至少用于200万吨饲料的防霉。

除了在上述用途之外,山苍子精油中的柠檬醛与酚的缩合物可作为聚乙烯、聚丙烯合成丙烯腈橡胶的稳定剂;柠檬醛可作为聚氯乙烯聚合的终止剂,合成胡萝卜素作食用色素以及用于油墨提高印油的粘耐度、抗磨度、抗水性等等。山苍子果实提取挥发油后还可榨取30%-40%的脂肪油作为工业用油。

山苍子有什么作用?

2.6其它方面的应用

我国山苍子油年加工潜力约有5000吨,通过酸化水解、冷冻结晶、压榨工艺,可以分离出月桂酸、癸酸、豆蔻酸等脂肪酸系列产品,可作为椰子油代用品[9]。用山苍子核油还可以制备萤石

浮选剂。新近研究报道,用柠檬醛制备的(+)-耳壳藻内酯,其生理活性表明对艾氏腹水瘤有强抑制作用;用柠檬醛制备的(+)-二氢猕猴桃内酯,具有抗植物毒性等生理活性[4]。

综上所述,中国山苍子油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国际香料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山苍子在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山区丘陵生长旺盛,繁殖力强,人工栽培可获成功。在山苍子主产区建立原料基地,便于选种育种,逐步将野生驯化为栽培植物,提高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采用先进加工工艺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分子蒸馏、生物工程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深加工产品,使中国山苍子油在世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朱亮峰,陆碧瑶,李宝灵,等.芳香植物及其化学成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2、陈煜强,刘幼君.香料产品开发与应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

3、鲍逸培.中国山苍子油研究概况与进展.林产化学与工业,1995,15(2):73-77

4、陈学恒.我国山苍子油产业化技术浅评和利用对策.香料香精化妆品,2002,(4):31-37

5、鲍逸培.山苍子油的开发与利用.林产化工通讯,1990,(1):25-26

6、凌关庭主编.食品添加剂手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55

7、余伯良.山苍子油对霉菌抗菌性及其与黄曲霉产毒关系的研究.微生物学通报,1998,25(3):144-147

8、余伯良.山苍子精油及其残渣萃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1998,18(2):

21—25

9、陈兆森.山苍子的综合利用.林化科技通讯,1987,(1):16-20

10、周勇等.山苍子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柠檬醛真菌作用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1)

11、王红星,郭燕群,张继,等.天然芳香型饲料防霉剂对黄鸡采食量影响的测定.饲料研究,1996,

(6):8,25

12、余伯良,吴士业,刘达玉.山苍子果渣的营养成分及抗霉菌作用的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1998,

(8):29-31

篇二:《山苍子和野木瓜的开发与利用》

山苍子和野木瓜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

China is rich in wild plant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resources to become a hot topic today, if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ill be able to bring us more pleasant surprises. In this paper, Litsea promoter and wild papaya, for example, of the mountain and wild papaya cubeba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 summary of our curr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ir resources and conduct a prospect.

我国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假如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将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本文就山苍子和野木瓜为例,浅谈了山苍子和野木瓜的综合利用,简述了我国目前对它们的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并就此展开展望。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 开发 利用 山苍子 野木瓜 价值

【正文】

我国是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很多植物都具有开发价值。这些资源植物大致可分为功能性油脂植物、香料植物资源、色素植物资源、饮品植物、淀粉植物资源、山野菜植物资源、蜜源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绿化植物资源、单宁植物资源等这几个方面,其中大多数同时具有多种开发价值。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但由于目前科技水平及观念落后,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仍未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因此,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主要是以山苍子及野木瓜为例,浅谈了它们的一些开发价值、应用及我国目前的开发现状。

1. 山苍子的综合利用

1.1山苍子油合成高级香料

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酸,是芳香植物精油中柠檬醛含量最高的一种。柠檬醛与丙酮在碱的作用写缩合生成假性紫罗兰酮,再经催化环化则可得到紫罗兰酮,紫罗兰酮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合成维生素E。山苍子有什么作用?

1.2山苍子油是食品良好的增香剂与防腐剂

精制的山苍子油具有新鲜柠檬果香味,可直接用于糖果糕点、口香糖、冰激凌、饮料、酱类调味品、调味油及焙烤食品等的调味增香。研究表明,山苍子油对黄曲霉、总状毛霉、米根霉等多种霉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经研究,发现山苍子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姜油和肉桂油。

1.3山苍子在医药上应用山苍子有什么作用?

夏季时节,当山苍子果实成熟后即可采集,去枝叶,晒干,做荜澄茄入药。山苍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胃寒所致的呃逆呕吐、脘腹疼痛等症,也可用于寒症小便不利及小儿寒湿郁滞引起的小便混浊,还看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消化不良等症。山苍子根煎水热敷或热浸可治疗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腰腿病及跌打损伤。山苍子油还可作为合成维生素E、K、A等的原料,以发挥其在医药上的作用。由于山苍子油在治疗疾病中的独特作用,目前在临床研究方面也是热点。此外,山苍子还具有平喘、抗过敏、抗心律常、抗血诠、抗菌、抗病毒、抗阴道滴虫。可以预计,山苍子油在医药方面的应用还将取得进展。

1.4山苍子油用于作物虫害防治

据报道,山苍子油用于防治茶树、棉花黄萎病,防治茶毛虫和红绣草药病都有一定的作用,且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又有宜人的香味,因此,在防治储粮害虫、食品害虫、卫生害虫、杀菌防霉及防治作物病害等方面具有突出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1.5山苍子果渣在饲料中的应用

山苍子果渣是数量相当可观的良好的饲料及饲料天然防霉剂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1.6山苍子的园林以及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价值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不但要求绿化城市,而且要求能够有保健功能和彩化,以及香化等综合功能性。山苍子作物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芳香木本植物就当仁不让了。山苍子树形优美,枝叶繁茂。其中圆叶豹皮樟树干通直,干型挺拔。

山苍子除了上述香料、食品、医药及饲料工业、园林上的重要用途之外,在诸如塑料、油墨等生产中叶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2.山苍子资源利用现状

山苍子为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之一,我国山苍子油年产量达2000余吨,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年出口量达3500吨左右,产品远销美、日、英、法、德、瑞士、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在国家香料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山苍子产量虽然高,但整体生产水平低,出口以初级原油为主,就目前山苍子油利用现状,主要途径低值出口已无法实现我国这一资源利用优势,实属高成本。低产出的作坊模式。因山苍子含醛较高,在受热、受潮及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成酸或霉烂变质,要求就地收购。目前加工处于低值单调、低水平的利用阶段。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加工水平较低,生产规模过小,品种单调,自动化、连续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过高,质量较差,不仅没有高档香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连占世界第一的山苍子精油及其加工成的柠檬醛售价都很低,获益甚微。在山苍子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科学工作者虽也进行了多领域的研究探索,但没有形成一个从品种。种植栽培到科学的提取分离、副产品的加工利用的科学的合理的开发体系。

3.山苍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山苍子资源的利用缺乏统一管理,林业、外贸、供销部门竞相收购山苍子油,使收购价格波动较大,影响林农采收的积极性,加上资源分散、采收不便、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2)选育工作滞后。品种良莠不齐。大多数也采用野生种子进行播种育苗,没有建立优良的采种母树林基地。

(3)经营规模小,管理粗放,产量低,油质差,未进行经营管理和综合利用,采收时将整株砍倒采集果实,造成产量低而不稳定,油质差。

(4)加工落后,产品单调,我国目前仍以粗加工为主,主要生产山苍子油,加工设备简陋,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到现在,我国对山苍子加工工页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相对薄弱,推广力度更是不足,对新产品的开发投入不多;产品单调品牌少,竞争力强。

(5)未能对山苍子资源进行集约经营管理和综合利用,有些林农只顾眼前利益,将整株砍倒采集山苍子果实,造成:“近山光,远山荒”的局面。

4.野木瓜的实用价值

4.1野木瓜的药用价值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野木瓜具有镇痛、止痛、解痉、抗炎、消肿等作用。临床上用于各种手术止痛、腰椎骨质增生、风湿性肌炎、紧张性头痛等疾病;同属多种其它植物也有祛风止痛、利水通经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水肿、肾下垂、疝气等症。因临床治疗显著。目前,野木瓜资源已得到较好的开发与利用,仅江西的赣南地区其每年野生药材的收购量就在100吨以上。野木瓜已成为当地山区重要的野生药材资源。

4.2野木瓜的食用价值

大多数野木瓜属植物的果实均可食用,长期以来,江西、湖南各地民间素有食用野木瓜

果实的传统;每年的深秋季节,在一些山区的集贸市场上常有野木瓜鲜果出现。此类浆果一半呈长椭圆形或卵形,个大者可达300g以上。成熟期为每年的9至11月份,熟时多为橙黄色,黄瓢,可食部分为发达的胎座组织。果味香甜,口感独特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很好开发潜力的山珍野果。此外,野木瓜种子的含油率达35.2%,可用于榨取食物油。

4.3野木瓜的观赏价值

野木瓜属为常绿藤本植物,生产速度快,适应性强;植株整齐、清秀,形态优美,花朵芳香宜人,果实绚丽,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

5.野木瓜资源利用现状

野木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野生资源极为丰富,对本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除个别种外,其余大部分种类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工作尚未深入开展。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我国具有明确药用价值记载的野木瓜属植物共5种2亚种:

野木瓜:产于广东、广西、香港、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贵州、云南。全株药用,祛风止痛、利尿消肿;果实主治急性胃肠炎。

西南野木瓜:产广西、贵州、湖南、湖北、四川,根、藤茎、果实入药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羊瓜藤:产甘肃、陕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藤茎、叶入药、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黄蜡果产湖南、广西、贵州,茎、叶、果实入药,可舒筋活血,解毒利尿,调经止痛。

钝性野木瓜:产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四川、贵州,藤茎、叶入药,可镇痛祛风,利水通经。

那藤: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根、藤茎入药,祛风散瘀、止痛、利尿消肿;果实可杀虫解毒消肿。

五指那藤:产于广东、广西、湖南,茎、叶入药,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果实主治疝气。

6.展望

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前景,无论是在观赏方面还是药用方面、食用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天然的原材料,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假如能适当的开发各种植物的价值,让各种植物发挥其最多的功效,它将为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范繁荣,马祥庆,王荣溪.福建山苍子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

【2】 余伯良、吴士业,刘达玉.山苍子果渣的营养成分及抗菌霉作用研究.粮食与饲料工

业.1998,(7)

【3】 余伯良、吴士业.山苍子——一种值得发展的高效经济林木

【4】 刘勇,刘贤旺,范崔生. 野木瓜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价值[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篇三:《山苍子油的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

山苍子油的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

程超(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程超,讲师,研究生,

主要从事于食品化学与资源开发工作

摘要:本文以新鲜的山苍子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山苍子油的提取,并通过 Fenton 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山苍子油在体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可以提高山苍子油的得率,山苍子粗油可以有效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

关键词:山苍子油;抗氧化;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TS2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7-2764(2005)01-0061-018

The Elimination of Free Radical in Vitro of Litsea Cubeba Oil

Cheng Chao(The Bio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in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445000,China)山苍子有什么作用?

Abstract:In this article,using fresh Litsea Cubeba as raw material, the oil of its was extracted by water stream evaporation and ultrasonic wave. At the same time, the elimination effect in vitro of Litsea Cubeba oil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ng rate of Litsea Cubeba oil was enhanced by ultrasonic,and Litsea Cubeba Oil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elimination of free radical.

Keywords:Litsea Cubeba Oil; Antioxidation; Free radical

山苍子油为淡黄色到棕黄色油状液体,柠檬醛是其主要成分占 60%~80%,最高可达 90%,是合成香料及制药工业重要的中间体[1,2]。除此之外,还含有甲基庚烯酮,香茅醛,蒎烯、茨烯、拧烯及松油醇等,是合成紫罗兰酮系列高级香料的主要原料,也是食品工业良好的天然增香剂。

研究表明山苍子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文利用 Fenton 反应法产生羟自由基,其容易与甲基紫上的共轭双键结合,从而使其褪色。通过加入山苍子油与甲基紫竞争结合羟自由基,从而间接测定出山苍子油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3]。此外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其自氧化产物在 420nm 呈现最大吸收峰,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能清除自由基的物质,使其吸光度低于对照组,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抗坏血酸可终止反应,使吸光度值稳定,便于测定[4]。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山苍子:购于湖北省恩施市。

1.2 试剂

1mol/L FeSO4溶液:称取 5.567g FeSO4•5H2O 固体,用双蒸水定容至 20ml;1mmol/L 甲基紫溶液;:称取 0.0078g 甲基紫粉末定容至 20ml;30%H2O2溶液;市售30%H2O2用高锰酸钾法标定,浓度为 7.64mol/L。取 1ml H2O2稀释至153ml,从中取1ml 加双蒸水定容至 20ml,即为 2.5mmol/L H2O2溶液;0.2mol/L KF 溶液:称取 0.0376g KF 固体加双蒸水至 2ml;Tris-HCL 配制:称取 1.21g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双蒸水定容至50ml;从中取25ml 与10.95ml0.2mol/L HCL 混合,加双蒸水至 100 ml 即为 0.05mol/LTris-HCL缓冲溶液[5];45mmol/L 邻苯三酚溶液,用 0.05mol/LTris-HCL溶解(pH=8.2);5%抗坏血酸溶液;蔗糖脂肪酸酯:HLB 值 13。

1.3 仪器

UV755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水蒸汽蒸馏装置:JY92-Ⅱ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芝科器研究所。

2 实验方法

2.1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苍子粗油工艺流程

鲜果→样品瓶→一次蒸馏提取→二次蒸馏提取→分离→装瓶、密封、冷藏 鲜果→研碎→超声波粉碎→一次蒸馏提取→二次蒸馏提取→分离→装瓶、密封、冷藏

2.2 实验操作

在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时,对原料进行粉碎。称取鲜果研碎,将碎末放入锥形瓶中,加水至刻度,锥形瓶放入装有冰块的大烧杯中,超声波粉碎,取出锥形瓶将料液倒入 500ml 磨口圆底烧瓶中,连接好水蒸汽蒸馏装置。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沸珠,蒸馏至烧瓶中剩少许水时,加 100ml 蒸馏水进行二次蒸馏。提取的油水混合物用分液漏斗分离,将粗油装入10ml 容量瓶中,密封、冷藏。

未经超声波处理的鲜果也采用上法提取。

2.3 山苍子粗油得率计算

山苍子粗油得率(%)=(m2-m1)/m ×100%

式中:m1—100ml 容量瓶重(g);m2—粗油与容量瓶质量(g);m—取样鲜果质量(g)。

2.4 甲基紫溶液的制备

取 3 份 150ml 蒸馏水分别加入 1.5ml 甲基紫溶液,用 1mol/LH2SO4溶液调 pH 为 3.5 后,将其均分成 9 份装至 100ml 锥形瓶中。

2.5 羟自由基·OH 的产生

取二份甲基紫溶液,一份边搅拌边加入 1mlH2O2和 0.2mlFeSO4溶液,反应 10min 后,加入 1 滴 KF 溶液以消除 Fe3+的干扰,以水为参比,于 580nm

处测吸光度值,记为 A1;另一份不加 Fenton 试剂,测吸光度值记为 A0,ΔA=A0–A1。用 ΔA 间接表示·OH 的生成量,ΔA 越大,·OH 的生成量越多。

2.6 羟自由基·OH 清除率的测定

取0.1ml 粗油加入到10ml含0.1%蔗糖脂肪酸酯的乳化液中。取 5 份甲基紫溶液,分别加不同体积粗油乳化液,于 580nm 处测吸光度值,记为 A2。

·OH 清除率=(A2- A1)/(A0-A1)Χ100%

2.7 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在一系列试管中加 5ml 0.05 mol/L 的 Tris-HCL 缓冲液,对照组分别加不同体积的粗油乳化液,混均在420nm 处测定吸光度,记为 A0,实验组Ⅰ分别加不同体积的乳化液并混匀,再加入 100μl 抗坏血酸溶液,待计时至5min 时,立即注入反应体系中,混匀以终止反应在 420nm 处测定吸光度,记为 A1。实验组Ⅱ不加乳化液,按上述方法终止反应后,再加入对应的不同体积粗提液并混匀,在 420nm 处测定吸光度,记为A2[5]。

抑制率(Y )=(A2- A1)/(A2- A0)Χ100%

山苍子有什么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苍子粗油的提取

山苍子油是一种极易挥发的香精油,通过水蒸汽可使山苍子油从其鲜果中浸提出来。该法提取时间较长,粉碎后沸腾历害,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 表 1 超声波处理对山苍子得率的影响

Tab1 Influence of ultrasonic wav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oil

超声波处理 未处理

得率(%) 1.180 5min 1.355 10min 1.405 15min 1.407 20min 1.408

由表 1 可知超声波处理鲜果后,山苍子油得率有所提高,粉碎 10min 后,

粗油得率基本保持稳定。本实验所用山苍子鲜果较嫩,工艺复杂,提取粗油有部分损失。故得油率与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相比微偏低。

3.2 初始反应 pH 值的确定

pH 对 Fenton 体系的进行影响很大,因为过低的pH 会导致 Fe(OH)3沉淀的生成,同时对甲基紫的吸光度值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此对初始 pH进行了确定。

实验研究发现,在 pH=3.5 时最利于 Fenton 反应的进行,甲基紫的颜色与 pH 关系如下:pH1.0→1.5:绿→蓝;pH2.0→3.0:蓝→紫;pH≥3.0 的酸性溶液中呈紫色,于 580nm 处有最大吸光度值,所以初始 pH确定为 pH3.5。

3.3 甲基紫浓度的确定

甲基紫的浓度不同,在 580nm 处的吸光度值也不同,从而导致精确度下降,为了增加实验的准确性,在此对甲基紫的浓度进行了确定,具体见表 2。 表2 不同浓度甲基紫溶液的吸光度

Tab 2 The absorbance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Methyl Violet

浓度(mmol/L) 0.0067

吸光度 0.399 0.01 0.585 0.0133 0.827 0.02 0.983

从表 2 可以看出,甲基紫浓度在 0.01mmol/L 时,吸光度值近 0.7,此时测定精密度较高。

3.4 山苍子油对·OH 的清除作用

利用 Fenton 体系产生·OH,添加不同浓度的山苍子油测定其清除率,为了保证山苍子油能与反应体系充分融合,采用蔗糖脂肪酸酯做乳化剂配成一定浓度的山苍子油乳化液(具体配制方法见实验方法中的2.5),结果见表 3 和图 1。

由图 1 可看出,山苍子油乳化液用量与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存在一定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08881.html

    上一篇:丢掉烦恼的句子

    下一篇:一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