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里特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德谟克利特(整理)》

德谟克利特

他生于公元前460年,死于公元前370年,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约公元前500年—约公元前440年)是他的导师。德谟克利特是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但比苏格拉底年轻一些。它的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公元前440年以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州社会最繁荣的伯利克里时代,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和雅典奴隶逃亡事件。他的伦理思想与赫拉克利特的伦理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与苏格拉底则是对立的。

德谟克利特出身于富商之家,本人也经商。为了追求知识,他借远出经商的机会游历过许多东方国家和希腊各地。因为耗费了全部财产,在回到家乡时已经穷困潦倒,最后不得不依靠他的兄弟来供养。他性情开朗,知识渊博,著述极为丰富,据说有五十多种。他一生从事过多方面研究。他对哲学、法律、伦理教育、修辞,以及天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问都有很深的研究,队音乐、绘画、诗歌以及兵法、农医等技艺,也无不通晓。他与赫拉克利特不同,比较善于接触现实,熟悉当时的风俗民情、社会动态,了解国内外所达到的科学水平,文辞也不晦涩难懂。①马克思曾经指出,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史家策勒尔也曾赞扬德谟克利特,说他“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要超过所有的古代的和当代的哲学家,在思维的尖锐性和逻辑正确性方面要超过绝大多数哲学家。”

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伯最早提出了原子论学说,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它们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自古以来就在无限的虚空中永远运动着。德谟克利特接受并发展了他的老师留基伯的原子论思想。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从无中创生,也不能消灭,任何变化都是他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原子是最微

小、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它没有性质上的差别,但有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上的差异。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②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结构方式构成了世界万物的千差万别。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他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万物的产生是原子以不同方式的组合,消灭则是它们的分离。

德谟克利特是这样用原子论解释认识论问题的: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这就是他的“影像说”。他还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阶段,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例如原子和虚空就不能为感官所认识,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因为理性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幸福论

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实现真正的幸福”等问题做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幸福论思想。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的本质就是快乐。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快乐有肉体的、物质的、精神的、灵魂的快乐。德谟克利特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不排斥肉体和物质的快乐,③他说:“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绿点一样。”但他认为对于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快乐。因为精神完善可以弥补躯体的不足,没有智慧的精神,躯体再强壮也没用。如果只享有感官快乐,那么人类跟动物就没什么两样了,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所以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高尚的快乐”,而不是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情欲,“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他的居所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也就是说幸福不在外在,而在于我们的内在深处,在这种充满幸福感的愉悦中,灵魂可以平静、安泰的生活,不会受到任何恐惧。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与灵魂的快乐,这是一种朗悦的境界。如何达到这种境界,以实现灵魂的快乐呢?

第一, 节制欲望。这是一种物质的节制,人们只有通过享乐上的节制和生活上的宁

静淡泊,才能得到愉快。因为物质享乐是短暂的,而短暂过后则隐藏着巨大

危险。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德谟克利特提出了“适度”的思想。在拥有财富

和享乐的问题上,德谟克利特认为他们是好的,但必须要有节制。这种节制

会使快乐增加并增强享受的感觉。贪欲走向灭亡,欲求不多,就能感到满足。

一个人如果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同样能给人以快乐,

有节制的欲望会使贫穷和富足一样有力量。

第二, 做到心灵的安适和宁静。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生活的目的在于灵魂的安宁。

然而若使灵魂得到安宁,首先要区分快乐和不快,划清有利和有害之间的界

限。④快乐和不快总是同行的,而作为有理性的人,在追求幸福和快乐以前,

就应该考虑到快乐的后果正确划定和区分快乐,尽量追求快乐,避免不快。

其次,是灵魂安宁要在追求物质性的幸福和精神性的幸福中保持适度。他说德谟克里特

“恰当的限度对一切事物都是好的”。再次,他认为人还要学会自觉“按照

哲学所提供的好处来安排生活”,很好的思想,很好的说话,很好的行动,

借以排除烦恼,适应生活上的匮乏,拥有一种平衡的性格,从而过上惬意而

有规律的生活。

第三, 追求理性和知识。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的快乐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但是这

种境界只有那些具备高度理性、智慧和文化教养的人才能达到。他认为理性

可以为情欲提出限度,约束情欲,辨别令人惬意的。长久的快乐,并把他们

同暂时的、易逝的、随后会带来痛苦的快乐区分开来。如果人们拥有足够的德谟克里特

理性和知识,就可以对事物做有益或有害的判断,使事物的发展和个人的满

足得到合理的结合,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相反的,如果人们缺乏理性知识,

对事物充满无知,则会易于犯错误,甚至滑入罪恶的深渊。德谟克利特说过:

“美好的东西只有通过学习和巨大的努力才能获得,而丑恶的东西却能使你

无师自通。”因而唯有理性知识,才能把行为的道德方式同必须限制个人的

本能表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快乐和灵魂上的幸福。

第四,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要正直、诚实。对事物的赞美要符合实际情况,

应该赞美好事,那些对坏事也加以赞美的不过是“是一个骗子的行为”。其

次,要加强道德自觉性,做到“慎独”。德谟克利特说:“即使当你独自一人

时,也不要说坏话或者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他认为个人要做到“慎独”,就要经常的进行自我反省,特别是对于自己的

过错的反省。再次,要加强人们的道德教育。“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人性

并无先天的善、恶,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并非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

后天道德教育的结果。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具有法律约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此外,他认为只有道德教育还不够,还要进行道德实践,“应该热心的致力

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因此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生的真正幸福在与灵魂的快乐和安宁。只有节制欲望,做到灵魂的安宁,追求理性和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达到灵魂的快乐。 参考文献

①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②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32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

118页。

④ 《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赫拉克利特、伊壁鸠鲁著作集》,第157页。

篇二:《德谟克利特及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仑、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德谟克利特研究过天文、地质、数学、物理、生物等许多学科,提出了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他对逻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论理学、心理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许多方面,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遗憾的是到今天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德谟克里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1、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

2、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

德谟克里特

生,也不能被消灭。

3、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但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4、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5、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

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

6、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仑、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三年几何。他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仑,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

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他又整天写着“荒诞”的文章,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有些人企图占有他剩下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但是,聪明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终于被判无罪。

德谟克利特研究过天文、地质、数学、物理、生物等许多学科,提出了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他对逻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论理学、心理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许多方面,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遗憾的是到今天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根据这样的理论,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了他的天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合体,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空间产生一种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里没有神存在的空间,他认为原始人在残酷而奇妙的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的匮乏,只有臆造出神来解释一切的未知。其实,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原子是一 种最小的、不 可见的、

不能再分的物质微 粒;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也是实在 的存在。他认为万物是由于原子的大小、 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及其彼此碰撞结 合而成的。

篇三:《德谟克里特的人生哲学》

德谟克里特的人生哲学

人生的目的在于灵魂的愉快,这与快乐完全不同,人们由于误解把二者混同了。在这种愉快中,灵魂平静地、安泰地生活,不为任何恐惧、迷信或者其他情感所苦恼。他把这种愉快称为幸福,此外还给它取了许多别的名字。

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罗马哲学家。

选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2004年7月] 人应当怎样活着

1、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2、 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追求神圣的东西;追求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俗的东西。

德谟克里特

3、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4、 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德谟克里特

5、 在患难时忠于义务,是伟大的。

6、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7、 作了可耻的事而能追悔,就挽救了生命。

8、 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

9、 蠢人活着却尝不到人生的愉快。

10、 蠢人是一辈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满意的。

11、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12、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13、 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们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他们放纵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14、 人们通过享乐的节制和生活的协调,才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既不稳定又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把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了。因为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时刻想念着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由于贪得无厌,终于做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来。因此,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把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们的痛苦,自己就会庆幸命运比他们好了。采取这种看法,就会生活得更安宁,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

15、 应当认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便把国家治理好。决不能让争吵破坏公道,也不能让暴力损害公益。因为治理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保证,一切都系于国家。国家健全就一切兴盛,国家腐败就一切完蛋。

16、 在民主国家里受穷,胜于在专制国家里享福,正如自由胜于受奴役一样。

17、 内战对双方都有害,它使胜败双方同遭毁灭。

18、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办好大事,例如进行战争;不团结是办不到的。

19、 法律的目的是使人们生活得好。可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要人们愿意幸福。对遵守法律的人,法律才是有效的。

20、 统治权自然属于上等人。

21、 你要象使用四肢一样使用奴隶,让这一些干这种活,让那一些干那种活。

22、 应该洞察到人生是脆弱的、短促的、多灾多难的,所以应该只要一份中等财富,把大量努力用在必需的事情上。

篇四:《有关思想的名人名言》

1、思想是会享用它的人的财产。 爱默生

2、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费斯克

3、思想的伟大不在于能否容纳琐碎小事,而在于能否用自己的影响使小事变成大事。对小事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对大事真正感兴趣。有关思想的名人名言。 罗斯金

4、书籍的使命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对生活的认识。 科尔查克

5、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6、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 乌申斯基

7、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

8、人只是一棵芦苇,自然界最脆弱的,但是一棵运用思想的芦苇。要摧毁他,无须全宇宙都武装起来,一股气,一滴水,都能够致他死命。但是在宇宙摧毁他时,人依然比摧毁者高贵,因为他知道自己死,帕斯卡尔

9、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想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 苏霍姆林斯基

10、生活是恼人的牢笼。一个有思想的人到成年时期,对生活有了成熟的感觉,他就不能不感到他关在一个无从脱逃的牢笼里面。 契诃夫

11、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托尔斯泰

12、思想和智慧是高尚的美德。 海塞

13、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此话最为重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敌人,还是人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 佛家妙语、如果我们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够控制我们的情感。 w。克莱门特。斯通

14、生活中常常是这样:流言一传十,十传百,会把任何伟大的,造福于民的、经过苦苦思索、历尽种种磨难才获得的思想歪曲成于己、于真理都无益的邪说。 艾特玛托夫

15、人人都抱怨缺乏记忆力,但没有一个人抱怨缺乏健全的思想。 拉罗什夫科

16、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它把青年拉向一方面去,而生活和利益的实际要求把他们拉向另一方面去,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总是占上风的,于是,大多数受教育的青年人经过了一段热烈的青春迷恋时期之后,就走上了已经踏平的道路,而且渐渐走得习惯了。 柯罗连科

17、思想是比任何东西都坚固的城墙,因为它绝不会倒塌,也不会交到敌人手中去。 安提斯德内

18、思想感情的一致产生友谊。 德谟克里特(希腊)

19、实践是思想的真理。 车尔尼雪夫斯基

20、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雨果

21、思想必须以极端的方法才能进步,然而又必须以中庸之道才能延续。 瓦莱里

22、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对于思想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则不然。 歌德

23、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伏尔泰

24、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拿破仑

25、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歌德

26、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苏霍姆林斯基

27、如果要想在众多的书籍中发现思想,结果就会大失所望,思想存在于河川、海洋、丘陵和森林、日光和天然的风之中。 杰弗利斯

28、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 罗曼·罗兰

29、书本理论是高尚的。第一代学者吸收了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用自己的心灵重新进行安排,再把它表现出来。进去时是生活,出来时是真理;进去时是瞬息的行为,出来时是永恒的思想;进去时是活生生的思想。它能站立,能行走,有时稳定,有时高飞,有时给人启示。它飞翔的高度、歌唱的长短都跟产生它们的心灵准确地成正比。 爱默生

30、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脸上装出一副心如止水的神气,故意表示他们的冷静,好让人家称赞他们一声智慧深沉,思想渊博;他们的神气之间,好像说,“我的说话都是纶音天语,我要是一张开嘴唇来,不许有一头狗乱叫!”我看透这一种人,他们只是因为不说话,博得了智慧的名声;可是我可以确定说一句,要是他们说起话来,听见的人,谁都会骂他们是傻瓜的。() 莎士比亚

31、士兵不要思想,有领袖替他们思想。 希特勒

32、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纪伯伦

33、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 罗曼·罗兰

34、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 特赖因

35、问题永远不在于如何使用头脑里产生崭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而在于如何从头脑里淘汰旧观念。 迪伊·霍克

36、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37、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38、思想上的错误会引起语言上的错误,言论上的错误会引起行动上的错误。 皮萨列夫

39、若是一个人的思想不能比飞鸟上升得更高,那就是一种卑微不足道的思想。 莎士比亚

40、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 莎士比亚

41、我们当然有着思想准备,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必然归宿,从而同意这样的说法:每个人都欠大自然一笔帐,人人都得还清帐——死亡是自然的,不可否认的,无法避免的。 弗洛依德

42、人生每多失望,能把思想寄托在高贵的性格、纯洁的感情和幸福的境界上,也就大可自慰了。 福楼拜

43、思想的价值和思想的影响力是成正比的。 布尔沃一利

44、善于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变,不会思考的人晕头转向。 克柳夫斯基

45、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居里夫人

46、深刻的思想就像铁钉,一旦钉在脑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法把它拔出来。 狄德罗

47、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荣格

48、书籍里的道理是高贵的,老一辈的学者汲取了他周围的世界,经过推敲,在心里把它重新整理好,再陈述出来。它进入到他心里的过程是人生,从里面出来的却是真理;进去的时候是短暂的动作,出来的却是不朽的思想;进去的是琐事,出来的却是诗歌。它过去是死的事实,而现在则成了活的思想。它既可以守,又可以攻;它一忽儿忍耐,一忽儿飞翔,一忽儿又给人以灵感。 爱默生

49、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威武赫兹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3324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