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的生命和以高贵好看吗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浅析梁晓声后期作品的创作风格》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1 引言 第 1 页 共 16 页

作为知青作家代表的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进入文坛后,笔耕不断,创作出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梁晓声的前期作品主要是知青小说,知青文学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在现当代文坛上占有重要位置,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它更多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刺激,有着自己的精神资源,有着对时代的独特体验和思考,有着对时代或含蓄或直接的反应”而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与其他作家相比,他的知青小说着重于表现在困惑中的思索、奋进坚持和对自身经历的肯定,充满了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激情,因此评论界常以“青春无悔”来定义他的知青作品。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的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今夜有暴风雪》、《荒原作证》等,塑造了李晓燕、曹铁强、裴晓云等一系列在那段荒诞岁月里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他们把的全部信仰付诸到了这片土地,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至善至纯的真诚,坚毅和无限的牺牲精神。梁晓声先期创作笔调粗犷雄浑,思想豪壮奋进,充满理想主义的悲壮美。

进入九十年代,梁晓声把创作焦点对准社会底层人民,将强烈的道德观念注入其中,冷眼旁观,这世间人情冷暖。他为民立言,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表达他对社会现实敏锐的洞察和感悟,向我们展示着平民阶层的生存图景。在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父亲》、《司马敦》、《学者之死》、《贵人》、《浮城》等优秀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酸甜苦辣,聚散离合,他们也有追求有执着,但却与现实充斥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他们的理想幻灭时,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无奈、愤怒和反抗。 在评论界一致受到高度肯定的是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他所表达出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鼓舞了一代青年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为阴沉的文化氛围增添了一种激情和积极向上的力量。王蒙曾对梁晓声作过这样的评价:为知青树了一块丰碑。对于他90年代后的创作,关注度相对减弱,而且褒贬不一。 [1]

2 晚期风格形成溯源

作家的创作倾向和风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社会发展,社会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作家创作道路都能显示出时代文化的痕迹。当中国走上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第 2 页 共 16 页

现代化建设之路的时候,世俗文学日益兴起,对于梁晓声而言,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经历的变化,引导他从“知青情结”中走出来,将目光投向了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这是一个社会转型和个体经验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必然文学现象。

2.1 底层叙事的个人原因

底层是孕育苦难的天然场所,梁晓声面对底层生活,并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同样以平民的身份对晦涩的生活境遇发出质疑,揭示底层人民的人性之光。从佛洛伊德的观点看,一个人成年后的思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过去的经历,那梁晓声平民意识的形成也来源于“过去的经历”,事实确实如此:梁晓声经历过贫穷,生存扎根于底层人民之中,他熟悉平民的生活,希望通过手中的笔去书写他们;另一个方面,从贫穷中走出来的人更深刻的知道贫穷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继而会转变成一种同情,梁晓声正是怀着这种同情,抛开文学对社会批判性、触动性、改造性而去关注底层人民的。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梁晓声的很多作品都写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从梁晓声自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梁晓声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建筑工人的家中,其“祖上尽是文盲”,父亲在外工作,一家人挤在一个小破屋中,他家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欺负,在那个小院中过着“下下人”的生活。因为家庭的贫困,梁晓声在班里被人排挤鄙视,小小的他就体会到了贫穷带给人的畏惧,他因此而自卑,甚至不想去上学。晚上的时候,母亲经常给他讲一些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秦香莲、王宝钏、杜十娘、包公传等。这些故事曲折生动,蕴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而且贴近平民生活,坚守平民立场,传达平民情感,既能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也使梁晓声在这种感情倾向的渲染下,习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去感知生活。

贫穷带来苦难,梁晓声出生在社会最底层的家庭中,这些贫穷的经历伴随着梁晓声的成长,让他对苦难生活的描写始终难以释怀。他对贫穷的敏感,对苦难的情结,使他赋予了出身底层的人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以至于他的大多作品主人公都是来自贫困家庭。《苦恋》中那些生在农村的女孩子们,同样对爱情有着纯洁憧憬和坚守,却被封建思想和残酷的现实所残害。《贵人》中的芸和素,两个出身贫寒却不甘平庸的女大学生,为了得到追求前程的经济基础,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与身体,委身于各自的“贵人”,我们鄙视唾弃她们的同时,又怎能不去同情怜惜她们的命运呢。还有《荒弃的家园》里的芊子,《表弟》中的表弟等等,这些小人物,他们生活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过着不起

品、这些人物中倾注了无限的真诚。 眼的生活,可也正是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最为真实的一面。梁晓声在这些作

1968年,梁晓声插队北大荒,开始了知青生活,先后当过农工、小学教师和报导员。在这一时期,他满怀“红色”热情,投身到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中,和所有的知青们共患难,直到最后走上文学之路。经历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上一辈革命者,大都存在“知青情结”,梁晓声同样也是,正是因为珍视这段回忆,将浓挚的感情投注到其中,才成就了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的辉煌。其实,知青群体是平民阶层的一类特殊人群,它是顺应特殊时代而产生的,它加深了梁晓声的平民记忆,让他再也无法远离平民阶层。之后离开北大荒到北京城,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梁晓声也从“知青情结“中慢慢淡化出来,创作的视野随之而变。面对退却了英雄主义光环的庸常的人们,他依然将写作的镜头对准了社会最底层的人民。

梁晓声的出身,他的生活经历,都已经注定了他与平民阶层的不可剥离。那些苦难的岁月对于他来说已经渐行渐远,他已经“无法还原于苦难的历史处境,反观过去,苦

[2]难仅仅成了此时庆幸有余的代价。”时间会把苦难过滤,留下来的,将会是特殊的美感。

对于梁晓声而言,这些苦难是他宝贵的生命经验,也是使得他在当代作家群中关切平民生活尤为突出的根源。

2.2 底层叙事的社会原因

作家都是时代的产儿,梁晓声也不例外,他所处于的时代决定了他的生活命运,同时也决定了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80年代中后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社会的转型打碎了一部分人对改革不切实际的想法,也给思想文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经济多元化为思想多元化提供了社会条件和氛围,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又促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这些都要求人们用相应的话语去重新审视和评定这个新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逆反,使人们不再执着于单纯的信仰,而开始注重利益的获取和自我享受。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被腐蚀消磨,物欲的赤裸裸的膨胀,使道德、理想、责任不断淡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财富的过分集中和贫富差距不断增大。九十年代以来,对于“人文精神”的变质,不断的遭到思想文化界的质疑。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在当时的文化情境中实现与商业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的对抗,这在当时仍

正如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对于伤痕文学的影响一样。 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梁晓声平民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这

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转,致使中国社会阶层开始分化重组,梁晓声在《中国社会主义各阶层分析》中写到:“对中国而言,生产力正在摆脱落后,经济基础正在摆脱虚弱,商业时代正方兴未艾地孕育着,阶级正日益加快地分划为阶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新的平民阶层也开始重新聚合。他们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拥有自己特有的经济收入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阶级意识,成为当代社会上新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活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他们的关注也是文学所不能忽视的。因此在这个时期,一批优秀的作家超越改革文学的局限,开始对我国整个历史进程进行反思。其中有:张承志、韩少功、梁晓声、刘醒龙、谈歌、张炜等。这些作家的现实批判是历史与道德的完美统一。他们的批判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二是追求大写的“人”,倡导惩恶扬善。

梁晓声因此也意识到创作中张扬的“人民性”应该是默默承受历史后果的平民大众,而非历史开拓成果的享有者。而此时,不断壮大的平民阶层作为读者也要求文学可以现实化,那些距离他们生活相对较远的文学作品则被他们所摒弃,他们希望文学可以表现平民生活,可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对于平民文学的需求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文学家们也开始调整自己介入社会的角度。因此,梁晓声平民化的创作风格是文学和平民阶层双向选择的结果。

3 晚期创作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仔细的品读梁晓声的后期作品,就会发现有一条起伏的感情线贯穿其中。无论从叙事内容,叙述手法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是在慢慢发展变化的,不变的是其平民的叙事角度和立场。梁晓声寄予在作品中的感情经过了由脉脉温情到迷茫颓败转而犀利的过程,这是社会现实不断转变在他眼中的映射,他对平民阶层充满了同情和理解,但同时也对这个社会越来越深的道德堕落、人性丧失发出了质疑和批判。我们从梁晓声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弧上的舞者》中,可以理解到梁晓声用“弧”的意义来定位自己,始终围绕着平民阶层这一核心,进行自己的创作,而且为了更准确更贴切地表达平民世界,他也在不断地摸索寻找到底应该“站在社会之环的哪一段弧上呢”,梁晓声始终就像是一个和读者面对着面,蹲着谈心的人,离我们很近,他一直默默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命

运,在平民化创作的道路上不断追寻。 3.1 梁晓声的温情叙述

历史对文革的否定,对于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红色”热情的红卫兵青年们,无疑是一种情感上的伤害,曾经以为的当家作主、轰轰烈烈,为此付出的青春和汗水,在十年之后被证明只是政治上的工具。他们的苦苦追求变得不再有现实价值,就像是被无情出卖的英雄,用自己的豪言壮志换来了历史的抛弃,这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失落感。梁晓声也发出过“仅仅用同情的眼光将付出了青春和热情乃至生命的整整一代人视为可悲的一代人,这是最大的可悲,也是极不公正的”这样的感慨。

所以,当他把目光渐渐从知青身上转移开,在后期创作的最初阶段里,梁晓声更关注于平民生活中温情感人的生活场景。当激情成就了历史不经意的荒谬和错误,当失落迷茫开始占据心房的时候,梁晓声更愿意把受到挫折的心交还给他最依赖的平民阶层。在最初的时候,梁晓声将诗意化、浪漫化的手法融入到对平民生活的叙述,创作了《父亲》、《母亲》、《黑纽扣》、《人间烟火》等一系列亲情小说,主要是挖掘平民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凡,赞美他们纯真的亲情爱情,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着力表现平民在逆境中不屈的抗争精神,迷茫中的坚毅勇敢,让人感受到平民在灰暗生活环境下的温情之光。对生活中情感的描写,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它是感动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桥梁,罗曼罗兰就说过这样的话:“在客观的写实主义上还必须加上使它温暖的心灵的抒情主义”,[3]梁晓声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在梁晓声转型之后最初所创作的亲情小说中,融入了大部分自己的亲身经历,把小说的虚构性降到了最低,他所刻画出的“父亲”“母亲”的形象代表了曾经那个时代的父母们,他们生在旧社会,经历了那个年代的苦难波折,政治纷争甚至是战争:“六岁给地主放牛,十二岁闯关东,亲眼见到过国民党怎样残害老百姓,也被日本人抓过当劳工,要不是押劳工的火车被抗联伏击,很难想象,他今天还活着„„”就是这样的老一辈父母亲们,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也不会用柔声细语表达内心的感情,他们只是会严厉的批评或者无言的沉默,但是他们的爱却是无比的深沉和凝重!梁晓声说过:“母亲不仅把她要强、硬朗的性格传给我,还把她做人就要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孝道的,善良的,正直、正派的人的思想传给了我”。他创作的这些亲情小说正是对曾经忧伤而温馨的过往的追忆,这些文字读起来哀而不伤,悲而不苦,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

篇二:《《清名(梁晓声)》阅读过程》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梁晓声的生命和以高贵好看吗

《清名(梁晓声)》阅读过程

(1)如果不是子诚的缘故,我是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2)子诚曾经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3)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

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4)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5)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

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在小路上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6)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7)‚八十三了。‛ (8)‚八十三还采茶?!‛

(9)我望着老妪的背影,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10)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经常穿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她的丈夫嗓子也好,称得上是脱口成秀。‚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竟能马上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R&P歌手‛。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然而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年轻的徐阿婆一急之下,卖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的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梁晓声的生命和以高贵好看吗

(11)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

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12)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多岁时,三十几岁的

独生儿子病故了。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13)‚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14)‚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老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15)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16)‚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一位副县长,名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17)‚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18)‚啊!‛我一时失语。 (19)‚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20)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三百元钱。

(21)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

(22)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23)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24)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25)‚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26)‚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下雨的傍晚,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 服……

(28)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我似乎倾听到了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反反复复,二字而已。梁晓声的生命和以高贵好看吗

(29)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30)‚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

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

②第(28)段,作者为什么‚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3分)

(10)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11)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

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12)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多岁时,三十几岁的

独生儿子病故了。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13)‚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14)‚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15)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16)‚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

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18)‚啊!‛我一时失语。

(19)‚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20)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三百元钱。

(21)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

(22)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23)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24)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25)‚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26)‚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梁晓声的生命和以高贵好看吗

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下雨的傍晚,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 服……

(28)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我似乎倾听到了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29)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30)‚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

(2)(3分)①阿婆愿意还清‚说春‛换来的小米,她求得清名的认真并不被人们所理解。(1分)②她虽然身患重病非常穷困但是坚决还清贪官资助她的钱财,她的认真让有关方面非

常尴尬。(1分)③这位追求清名却不被世俗之人理解的最终患病去世的老人同古代传说中永赴生命末端的独行侠类似。(1分)

【评分参考】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

18. 作者在文中多处写到徐阿婆‚竭力挺直身板‛,有何用意?(4分)

(5)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在小路上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23)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27) 以后几日的傍晚,下雨的傍晚,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 服……

(28)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我似乎倾听到了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18.(4分)作者运用细节描写,①表现徐阿婆敢于同重病与穷困顽强抗争的坚强性格。(2分)②凸显她一生要挺直腰板,清清白白做人的品德风范。(2分)

【评分参考】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

17.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7分)

①第(3)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17.(7分)

(1)(4分)

①清明季节正是采摘春茶的时节,把故事放在这样的时节展开(1分),为下文作者多次见到徐阿婆,了解徐阿婆做好了铺垫(2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

②把故事发生地放在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茶村(1分),为塑造人物提供一幅清丽的背景(1分),衬托(比喻)文中主人公优秀品质如同茶村一样美丽动人(2分)。 ③把故事发生地放在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茶村(1分),为塑造人物提供一幅清丽的背景(1分),为下文写徐

篇三:《往日生活的温情记忆——评梁晓声《父亲》》

往日生活的温情记忆——评梁晓声《父亲》

《父亲》:梁晓声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梁晓声的作品精选集《父亲》,收录了《父亲》《普通人》《初恋杂感》等作品,这些文章回顾了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细腻的笔触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过去时代的温存。 梁晓声几乎把笔触集中在社会生活的底层人群,努力发掘他们平凡琐碎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凡。这些人物并不只是令人同情的对象,他们有倔强的个性,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人性的光辉。卖茶叶蛋的“老妪”虽然生意冷清却始终保持诚信,为了退还作者“施舍”给她的

两毛钱在寒风中站了半天;默默无闻的“赵大爷”拿着微薄的工资,尽心尽力地干着各种脏活、累活,任劳任怨,赢得了大院里每一个人的尊敬。他们虽然穷,但是很善良;虽然没文化,但是很文明;虽然与任何名利无缘,但是很敬业。正是这样的深切关注,使得这本书总体上哀而不伤,悲而不苦,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乐观品格和浪漫情怀。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些人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勇于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梁晓声如此痛楚地呼喊:“正是他们,那些在历史进程中享受不到文化教育而在创造着文明的千千万万,如同冰层岩一样,一层一层地积压着,凝固着,坚实地奠定了我们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父亲》一书中收录的作品主要采取“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通过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场景叙述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心理感受和精神品格。作者并没有置身事外地去批判,也并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表明态度,而是用冷静的叙事来代替激烈的评论,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强烈批判与反思。从这种间接的批判性叙事中,读者又能明显感觉到作家对悲剧性人物给予的深切同情和关爱。他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连接到一起,参与人物的命运,使理性的否定和批判孕育在真切的情感之中,让两者相互交融。

《父亲》的创作保持着严谨的现实主义风格,以朴素的笔墨,颇具思辨性的语言,最大程度地对时代特征进行描摹。尽管他不太注重艺术表现形式的变化与探索,有时其坚定的肯定性与激烈的批判性也会让人心存疑虑,但他的写作无疑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品格。如《狍子的眼睛》中,作者表现对于生命认知的变化,并非通过对猎杀的直接批判,而是通过描述狍子的目光,交待了生命的平等与宏大,也正是这种目光,让作者噙满泪水,若有所思。情感的力度似乎已不需要更多繁杂的艺术表现形式,透过笔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思绪。书中一个个用人性关怀支撑起来的生活框架,都源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及情感经历。

细细品读《父亲》,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梁晓声是一位穿越过时代艰难险阻的记录者,一位从转型的历史场域穿行而过的求索者。岁月荏苒,但他对生命的思考、对时代的担当并未因为时光流转、人事浮沉而有改初衷。他曾对学子们说:“将身边发生的记录下来就是遗产,都是有意义的。你们要做最能够领略文化之美的人,并将这种美传达给更多的人。这不是什么高标准,而是一个底线。”这就是梁晓声,因为本真且拥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因为始终不渝地坚持内心的操守,他的作品才可以那么爱憎分明,刻画得那么入木三分。尽管他的观点人们未必都赞成,但他的存在、他的言说,会让人扪心自问,会激起人们诚恳的激辩,让人们由衷倾听。

平凡的人物生活,不平凡的时代思考,作者的文字并非刀光剑影却一针见血。而这种睿智似乎是隐藏在平和之中,是一种暗力,透过平实的文字,凝练出对时代的反思和对人性光辉的坚守。

篇四:《梁晓声经典语录语句》

1、女人的心灵是一个宇宙,男人的心灵不过是一个星球而已。站在任何一个星球上观察宇宙,即使借助望远镜,你又能知道多少、了解多少呢?

2、一个男人的一百个男朋友,也没有一个好女人好;一个男人的一百个男朋友,也不足以替代一个好女人。好女人是好男人寻找自己,走向自己,然后又豪迈地走向人生的百折不挠的力量。

3、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出息,不是因为女人在数量上太多,而是因为男人在质量上太劣。梁晓声经典语录语句

4、生命对人毕竟只有一次。在它旺盛的时候,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自然地生长,不因是一棵草而自卑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飞舞?

5、男人在骗人的时候比他一向更巧舌如簧;女人在骗人的时候比她一向更漂亮多情。

6、友谊,好比一瓶酒,封存的时间越长,7、如果说女人的嫉妒之陪衬物常常是眼泪,那么男人的嫉妒之陪衬物却极可能是鲜血。

8、那些挥霍无度的男人和那些终日沉湎于享乐的女人——当他们和她们凑在一起的时候,()人生便显得颠狂又迷醉。

9、女人是男人的小数点,她标在他一生的哪一阶段,往往决定一个男人成为什么样的男人。

10、男孩儿成长为一个男人的时候,总想要离开家;女孩儿成长为一个女人的时候,总想要建立一个家。梁晓声经典语录语句

11、女人是因为产生了爱情才成为女人的。

12、“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篇五:《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带着一份热望再次阅读它,似乎隐隐约约窥见深入人的精神骨髓的主题,我满怀虔诚地想要弄明白,究竟作者采用怎样的独特方式将自己的思考渗入到他的信仰之中。昆德拉用他敦厚松弛的文笔基底孕育精神信仰的婉转绰约,燃到尽头的温存化做浓浓密密的欣喜。我小心翼翼地提着昏暗的灯笼,探寻着这一思想的光源。

如果把这部作品视作茶余饭后消遣的小说,那你就错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小说背景设在二战后捷克被苏联入侵的那段时间,情节也不是特别吸引人,主要人物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以及其他配角。在对这四个人物的生活描写中,有爱情,有性,昆德拉是在用灵魂写作,用灵魂舞出生命的曲线。同样,灵魂是兼并了私心,兼并了狭隘的。思想的高尚和明丽,不禁让我们对生命产生种种理性思考。这是一种大而神圣的境地,是任何脱离私心脱离狭隘的思想者的圈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否则,思想与写作,将不能摩擦出其"理性的感情"的火花。

生命的"虚无"与"实在"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头。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为着各自的重担而努力,但每个目的地却都有着其本质上的空虚。这也正是人生悲剧的所在,盲目的"进取心",无知的"向上精神"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变得有"意义"和"满足"了。而真正卓立不凡的精神往往是孤独的,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便再也没有什么能支撑自我了。

在这里,思想上作者抨击"虚无"的舞台。它令作者以致更多的散落在世界某一角落的人们费神。可是只有经历了如此痛苦的费神时期,思想才能在一定广度范围之内产生它的荣耀式自身结晶。他试图探清这种"虚无"与"实在"的存在性,对人类的精神进行层层剥削,表露的仍是作者流放在字里行间的一览无余的"怜悯"。怜悯很多种--对"挣扎"的概括,对"死亡"的倾心,对不完满情节的恣意渲染等。

昆德拉的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围绕昆德拉本人及其作品,有着种种的不解,甚至误解。实际上,不解甚至误解是人类精神所不可避免的。再说随着国际文学界对昆德拉的不断解读,也开拓了我们认识昆德拉的视角,为我们阅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在精神上给与我们的引领值得我们深刻领悟。他立足于前人踏出的存在主义之路,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从人存在的现实境况出发来看待和思考存在的。

存在之轻与存在之重

最初接触这部作品时,是上大学时,那时我还较为幼稚,但年轻的心中燃烧着激情,作品中的那句“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于是我联想到了自己人生……

孩提时代,我满怀期待和兴奋的踏上人生的旅途,一路上,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之情,对路边的风景充满了好奇,对遥远的天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后来,我渐渐不再迷恋那些景观,为了心中的那份渴望,全心致力于设定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当历尽千辛万苦实现了心中的目标,却突然觉得它远不如当初想象中美好,所以常常借助想象力渴望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却疏远了眼前的现实。常常相信下一站会更幸福!心总是飞向未来。

即使疲倦了追求一个目标,但仍不会心甘情愿的降落下来,返回到地面,即便乘着疲惫的想象力,无力的,心灰意冷的挣扎于早已厌倦的大地的上空,尽管满心茫然,也许找不到栖身之处,也依然会奋力挣扎。我知道自己的灵魂动荡而且燃烧着火焰,它不愿在自己狭隘的躯壳中居停,却总喜欢非分的幻想和憧憬,这种心灵深处的热狂,正是我的不可救药的致命伤;我知道,我一直在追寻高于现实的生存目标,纵然陷于虚幻,这样的追寻使我感觉到存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会满怀信心的追寻下去,生活下去。总感觉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情绪,一种烦闷,难以排遣,驱之不散,心里有一团东西,时而熄灭,时而燃烧,渴望这团火能点燃全部的激情,连同灵魂一起燃烧起来,燃起熊熊火焰,直到永远……这就是我在满怀理想和憧憬,满怀着对于未来的无限希望时,在无意识状态下所理解的生命之重吧。

生命究竟是需选择"重"还是"轻",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感叹到生命不堪重负,生命很残酷,是因为,在我们面临一次次选择与抉择时,会犹豫不决,会背负思想包袱,会患得患失,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深感到压力了,于是我们会觉得生命如此沉重。于是我们开始想不要去肩负压力和重任,不要去遵从责任,不要去履行职责,选择轻的生活。然而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

特蕾莎属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一条狗)。

如果说托马斯不断地在轻与重之间游走抉择,特雷莎也尝试着去接受托马斯的存在哲学。当她无法忍受托马斯有一次在肉体上的背叛,她开始了向轻的试探,和一个工程师发生了关系,可是这次行为只给她带来了更深的痛苦,更重的负担,认真是特雷莎的行为方式,认真让她陷入痛苦的绝境,虽然她努力从行为到精神上向自己的爱人托马斯靠近,然而她最终还是失败了,她永远背负沉重的负担,而这沉重恰恰也是对托马斯的一种吸引。

托马斯对女人具有强烈猎奇心理,对性的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对特蕾莎蕴藏着深深的爱,人性的肉体与灵魂两重性矛盾凸现出来。托马斯对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发思考,并将看法投向颇有尖锐的杂志,在读者来信中刊发了,他不断受到各种压力,但拒绝收回刊发的思想,因而他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之处。

最喜欢的人物是萨比娜。那个独立的,有丰富的"内涵"的女子。辗转于两个男人或完满或不完满的爱情之中,流离于本性或孤独或幸福的状态之中。她有着非常吸引人的个性,个性包裹着那具寻找独特寻找自由的灵魂之身。所以当读到她戴着一顶与她美丽而冷漠的外表极不相称的圆礼帽出现在镜中时,不禁被她的神秘之美所折服。

轻重选择的对立与两难,构成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境况,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在这个哲学命题上找到印证,它与善恶无关,究竟是选择轻还是选择重,昆德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与了阐释。在一个极限悖缪的时代,轻与重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追求意义,选择承担,并不一定就能收到预期的沉重感,反而常常导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是,这轻松之中不也包含着生命的沉重吗?

灵与肉的冲突

肉体与灵魂,使人类得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人类总是理想化地希望自己的灵肉统一,以把握一个更为真实可感的自我,然而,昆德拉却以一个特定的性爱情境,揭示出灵与肉的

分离,使人类再次陷入对自我的无把握之中。

托马斯与特里莎彼此相爱,可是看待灵与肉的态度却不一样:托马斯认为,爱情与性是互不相干的,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的欲望,却会引起同眠共枕的欲望。在他看来,使爱从属于性,是造物主最稀奇古怪的主意。灵与肉在托马斯身上自觉的分离着,他一边深爱着特丽莎,一边又和不同的女人欢愉,他在爱情上是忠贞的,在行为上却是放荡的。

特雷莎则要求灵与肉绝对的统一。特雷莎有一个外表美丽而内心粗俗的母亲,她一直在向特雷莎灌输一个观念,特雷莎你与其他人没有区别,你和其他人的身体都是一样的,你没有什么好隐藏的,这令特雷莎感到羞愧和恼怒。特雷莎的一生,就是在与这种观念抗争,她认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灵魂决定了这种个性,否定了肉体的差异,也就否定了灵魂的差异。她带着这种抗争,来到了托马斯身边,寻求救赎,她向他表明她是独一无二的,可是托马斯却把她混入了其他的女人,对她们的身体施以同样的爱抚,把她又扔回了原来的世界。特雷莎的“嫉妒”成为她沉重的痛苦,直到死才得以摆脱,而这种痛苦正源于特雷莎对灵与肉绝对的要求。

灵与肉的冲突显示了人类对把握自我的无能为力,作为人存在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突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悖论,即人不愿再灵肉分离中生活,却只能以灵肉的妥协与调和谋得现实的安适。昆德拉借此对现代社会所导致的人行分裂和异化进行了批判。

和许多小说家不同,昆德拉的小说直指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托马斯,小说中的人物只是以不同方式而存在的个体,昆德拉只提出问题,不回答问题,在无法重演的过去和无法预定的未来,让我们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光亮。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

第二次看这本小说了。第一次看得有点快,觉得小说其实不好看。第二次看得稍微慢点,还是觉得小说不好看。小说就是小说,是讲故事的,把一个故事讲得好听就是好小说。

但是该小说目的不是讲故事,故事只是一个载体,小说好像由许多“哲思散文”组成。作者在书中,一章接着一章大发议论,发表哲学高见。就是这些高见影响了故事的流畅性,也加深了小说的思想深度和高度。不过,这些高见倒是合乎我胃口,我只是不喜欢小说写得如此艰深抽象。所以我在此好心提醒,没有一定人生阅历又不喜欢思辨的人不要看这本书,看了也白看,因为你看不懂。

有时候,我情愿看些能消磨时间而且有趣的不大用脑子的小说,精神之欢喜,好过思辨之无聊。看类似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样的小说,人容易变得神经兮兮,自以为是深沉,看透人生,其实只不过看了本怪小说而已。

既然这样,为什么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呢?呵呵,人是虚荣的。看这本可以显示自己有品位,显示自己阅读兴趣非凡,显示自己的思想达到某种高度。许多时候,阅读有时候是种炫耀。如暴发户炫耀他的钱,读书人炫耀他所看过的书。尤其说自己看懂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多么荣耀。

生命,我多么喜欢的词语。写文章时候,我爱使用生命这个词,来显示自己在思考。生命之轻,何其忧伤的的词语。生命轻飘飘如羽毛,被空气托起来,无法控制自己的飞翔方向,难道不让人伤感吗?这让我想起电影<阿甘正传>的开头和结尾,那飘飞的羽毛,是不是暗示生命之轻?生命之轻,竟然无法承受?!哲学意味多么浓啊。

作者是不按传统的模式来写的,什么情节,什么对话啊,不大考虑,小说中处处可见的就是思辨的光芒,对生命的议论,对性的议论,对爱情的议论,对共产主义的议论。作者无疑在书中思考灵和肉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否就是轻和重的关系?不过看完整本书之后,我强烈感觉到,作者最后鉴定的结果就是生命很轻,性是很轻的,爱情是很轻的,共产主义是很轻的,一切都是荒诞荒谬的,于是人生显得很虚无,这是不是也轻?所以一句话,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有些地方简直写得莫名其妙的(用莫名其妙这个词,我是下了很大决心,因为一用这词,就意味我没有读书“品味”)。比如小说中,特别写到斯大林儿子之死,并由此讨论粪便和上帝关系、粪便和尊严关系等等、最后得出生命其实空虚,也因此强烈讽刺了斯大林。最后一章,就专门写一条狗的死亡,该章就叫卡列宁的微笑。卡列宁是谁?是托马斯和特雷莎的宠物狗。那么卡列宁的微笑意思就是狗的微笑。这章写得非常好,没有看过那个作者写一条临死的狗,写得如此出色,把人心写得如此脆弱。但是也没有人写狗写得如此高深。

虽然我读两遍了小说,但是总感觉自己还没有读透。()可能作者本身就是在乱发议论,冒充深沉,自以为是哲学家,想说点人生道理却说得一滩糊涂,或者作者根本没有说透什么,所以我看不透。也可能我还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和思辨能力去理解作者。

我有理由怀疑作者没有说明白。因为他所写的关于生命之轻的思考,过分依赖于比喻,暗示,故事,意识流等等。这些描写是很含糊的,留下太多的空白。读者自以为是理解了,其实这些理解只是在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而已,把自己的理解当成作者的思想。也就是说,有人觉得自己理解了,可能从头到尾都是误解。说好听点,就是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

另外的怀疑理由是,是否因为翻译?我们读者没有能力直接阅读原版小说,只能依靠翻译。所谓的翻译犹如别人嘴巴里咀嚼过的米饭,带着口水,喂到我们嘴里,我们吃到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来的香味和滋味。隔着这层口水,我们有什么资格评价一本难懂的小说?所以不评说,本文充其量是——读译作后感。

我不敢过分怀疑,因为这本小说实在太有名。我口口声声说不相信权威,其实还是有点相信,因为这不是权威啊,而是权威中的权威,成为经典了。所以我要谦虚地说:好好读书,天天琢磨。不过我想:“得了吧,还琢磨?就是要琢磨,也要过几年再琢磨,在那时,说不定不用琢磨就读透该书,会明白到底是作者太高深还是我太愚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37932.html

    上一篇:有关意念的名言

    下一篇:残酷的话

    热门标签

    HOT